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是什么立春在二十四节气中,是第一个节气,在立春的时候,天气也逐渐回暖,人们也开始换下厚重的衣物,那么立春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春季的开始立春日: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
《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
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或者是农历正月,为立春日,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立春是富有潮汕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潮汕地区人们在立春当天,都会举行“打春牛”,“抬春色”,“吃春饼、春卷”等传统民俗活动。
立春的气候变化立春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约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
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
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春节气吃什么1、春盘春盘又称“五辛盘”,是细切五种辛辣的生菜盘装而成。
《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
”这一风俗传到唐、宋、金、元。
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其中说到用藕、豌豆、葱、蒌蒿、韭黄和粉丝作春盘。
宁津一带用葱、蒜、椒、姜、芥切而调食之,称为五辛盘,它既可以下酒佐餐,又可以作为礼物相互馈送。
也有馈送青韭、黄柑的。
2、春饼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
”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第一个节气——立春

《立春》立春,别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是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
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
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
2024年立春节气为:2月4日立春中文名:立春外文名;Beginning of Spring别名:岁首、岁节、改岁、正月节、立春节气候特点:气温回升、风和日暖所属季节:春季时间:每年公历2月3日-5日交节后一节气:雨水风俗食物:春饼、萝卜、春卷等农事活动:耙耢保墒涵义:阳气上升、万物更生、新岁开启节气活动活动一: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就要准备好相关事项,然后进行表演。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
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活动二:送春立春这天,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各户,谓之“送春”。
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
活动三:贴宜春字画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
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
活动四:咬春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
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老北京人讲究时令吃食,立春这天要吃春饼,吃春饼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盘的,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
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活动五:春游春游是立春节气的风俗活动之一,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立春PPT

谓来节
之者。
立续立
也于,
。此建
立。始
夏而也
、春。
秋木五
、之行
史料及诗歌
谚语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七六
五
四
三
二一
。 要 想 庄 稼 好 , 一 年 四 季 早 。
。 立 春 雨 水 到 , 早 起 晚 睡 觉 。
田 头 。
。 读 书 不 离 案 头 , 种 田 不 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人日立春
--唐. 卢仝tóng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一/年/之/计/在/于/春
PART 03
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
➢ 二十四节气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 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与太阴月相无关。
➢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 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 ,就形成 了24个节气。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 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
气候特征
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如公历)不同,公历的月长 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 天象决定,无须通过人为调整,所以干支历节气 是完全吻合天象规律(天体运行位置)。
气候特征
立春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 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节气介绍
到南的义相由春 江地地并差于, 西区域不悬中意 赣,只适殊国味 州冬是用,幅着 一春位于“员风 线分于全立辽和 。界北国”阔日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立春,别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和、生长,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
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供大家阅读参考。
名目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立春吃什么传统食物立春躲春是什么意思立春节气吃什么肉合适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在节气中,“立”是开始的意思,所以立春即有春天开始之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中国幅员宽敞,各地气候相差悬殊,“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所对应的地域只是我国华南地区,分界线在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
立春时(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摄氏度以上算入春),那一线以南地区,已有春的气息了;但我国93%的陆地面积上都还是冬,到黑龙江,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时才入春。
“立”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意义。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
春气始而建立也。
”另《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左河水)。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立春节令,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阳和起蛰,品物皆春。
人们对“春”很重视,将有“双春”之年视为大吉年份。
返回名目立春吃什么传统食物1、春饼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在一些地区立春有吃春饼的风俗,东北,北京一带春饼口味最为可口,相传春饼作为潮州传统名小食,是由潮州古代民间小食演化过来的有待考证。
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
2、春盘春盘又称“五辛盘”,是细切五种辛辣的生菜盘装而成。
《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
”这一风俗传到唐、宋、金、元。
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其中说到用藕、豌豆、葱、蒌蒿、韭黄和粉丝作春盘。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风俗及传说故事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风俗及传说故事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风俗及传说故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节气在古代的时候又称为岁首。
立春一到,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增高了,日照延长了,降雨也开始了。
以下是职场和大家分享的资料,提供参考,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风俗及传说故事一 1、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
然后,才能正式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gōu)芒神接回来。
2、祭祀祖先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
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
”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
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
”3、咬春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用葱、蒜、椒、姜、芥五种辛辣食物调和而成)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4、踏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5、戴春鸡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
每年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
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6、佩燕子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
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
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
所以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只要你能在庭房檩条下或房檐的墙壁上,搭上一小页垫板,上写“春燕来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筑起窝来。
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
“不吃你家谷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窝儿子。
”所以向阳人家都喜欢在自己院落房舍里,招惹燕子繁殖生息。
每年立春这天,人们都喜欢佩戴“燕子”,特别是小孩,父母早就给他(她)们准备好了,他们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兴高采烈,雀跃有余。
二十四节气春天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二十四节气春天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是中国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开始。
它通常出现在公历的2月3日或4日,在中国民间,立春也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下面将介绍关于立春的起源、习俗和饮食等方面的内容。
立春这个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文明时期。
在农历中,立春是春季的开始,意味着冬天即将过去,大地开始复苏。
立春一词的本义是“生发之始”,代表着大自然的更新和万物的复苏。
在中国民间,立春是一个热闹的节日。
据传统习俗,在立春这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是踏青。
当天,人们会结伴而行,到郊外或公园进行郊游、登山等活动,欣赏春天的美景,呼吸新鲜的空气,放松身心。
另外,立春也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那就是吃春节的剩余食物。
立春这天,人们会烧掉春节期间剩下的爆竹和纸钱,还会准备丰盛的饭菜,团聚一家人,互道祝福。
在饮食方面,立春有一些特定的食物与之相关。
首先是春饼,春饼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食物,有着悠久的历史。
春饼一般采用面粉、肉馅和各种蔬菜制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其次是吃春笋。
春笋是春天生长的嫩笋,营养丰富,口感鲜美。
人们相信吃春笋能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迎接春天的到来。
此外,还有一些与立春相关的风味小吃,如豆花、花生糖等,都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除了庆祝活动和饮食习俗,立春也是人们开始农事活动的重要节点。
立春之后,气温逐渐回升,大地逐渐解冻,农民们开始耕种、播种,为新一年的农作物做好准备。
这个时期也是人们注意养生的时候,通过适当的锻炼、饮食调理等方式,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春季常见的疾病。
总之,立春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它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是农民开始农事活动的起始点。
在中国,人们通过各种传统习俗和饮食习俗庆祝立春的到来,希望春风吹动好春光,万物复苏。
立春同时也提醒我们注意春季养生和农田管理,为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做好准备。
立春节气是什么意思_立春节气的特点整理

立春节气是什么意思_立春节气的特点整理立春节气是什么意思_立春节气的特点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和立夏、立秋、立冬一样,表示着一个季节的开头。
也就是说,立春意味着春季的开头。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立春节气是什么意思,盼望大家喜爱!立春节气是什么意思立春又叫立春节、朝节、岁节、岁旦,其主要是当太阳到达黄经315°的时候,大多在公历2月3日、4日或者5日这三天。
立,开头的意思;春,代表着暖和、生长。
立春就是指天气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天气渐渐回暖,即将进入暖和和煦的春天,百花即将在这个季节盛开。
立春节气的特点立春时最主要的特点是气温会回升,天气会渐渐变暖,日照时间也会变长。
在农夫们看来,立春的到来,意味着要开头春耕播种了。
立春的前一节气是大寒,后一个节气是雨水。
当立春季节到来时,我国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等地已经进入了春天,有着春天的气息,有的地区甚至开起了花朵。
但是,由于我国地区比较宽阔,北方大部分地区直到谷雨或立夏的时候才会入春。
北方地区入春的时间比南方地区稍晚一些。
立春的气候变化立春一到,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增高了,日照延长了,降雨也开头了。
农谚提示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立春时竹北方备耕也开头了。
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一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立春时的南方却另有一番生气,“春江水暖鸭先知”,池塘里或小溪旁,鸭鹅在水中展翅,自由欢快地游荡玩耍觅食。
动物们用自己的身体来直接感受春的暖意,而人们用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
春天乍暖还寒、冷暖交替,这样忽冷忽热的天气,更加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
立春祝愿语1、立春到了,我托春为你赶走残冬,日子兴隆;我托春为你带来暖风,事业高升;我托春为你天空点晴,爱情长兴!我托春为你花开鸟鸣,春天火红!立春欢乐!2、立春到,雨飞飘,问候祝愿来打搅:乍寒还暖,别感冒;常常熬炼,身体好;心情放松,莫苦恼;年近岁晚,多花销,愿你奖金多发钱包饱,新年过节哈哈笑!3、立春是春天的开头,春回大地之际提示你:护肝养阳留意身体,饮食多吃辛温、甘润食物,猛烈运动要避开,保持开心好心情。
2024年什么时候是立春节气

2024年什么时候是立春节气2024年什么时候是立春节气?快收藏!2024年2月4日10点42分21秒迎来立春节气,这一天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廿)五。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
立春节气每天坚持多喝水吗?每天坚持多喝水,能够增强身体系统的循环速度,缓解紧张的身体机能,提升预警能力和能量消耗。
其实喝水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减肥。
如果你每天摄入16盎司的水,一年就能瘦掉5磅。
立春节气不要急于减穿衣服春天因气候变化大,加上阳光普照,常让人忽略初春的善变与寒冷。
因此衣着最好慢慢减少,不要一下子换上夏季的短袖短裤,寒邪伤肺,容易导致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中老年人不要急于减穿衣服。
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捂的度就是不能过汗,如果天气很热了还里三层外三层的捂着,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立春节气彻底大扫除远离过敏春天是过敏、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所以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春季大扫除。
大扫除尽量选择天气好、空气清洁时进行,扫除前先开窗通风,尽量用湿扫代替干扫,防止室内扬尘,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用吸尘器,尤其要彻底清洁床下、沙发下、衣柜等卫生死角,被褥也最好拿到室外晾晒,地毯、窗帘每次换季时都应该清洗。
立春节气气候是什么?从现代气候学标准看,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不能和当时全国各地的自然物候现象(即春季应有的景象)吻合。
如2月初“立春”后,我国华南已经花红柳绿了,然而华北大地仍会大雪纷飞。
现在比较科学的划分,是把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的始日,作为春季开始。
相连的广州起步北上,开始旅程,2月中旬先是到了昆明、下旬则越过云贵高原进人四川盆地,3月中旬到达武汉三镇、下旬越过郑州和济南,4月上旬抵达京津地区、中旬跨过山海关来到塞外沈阳城、下旬经由长春到达哈尔滨,5月20日前后,才能光临我国最北的地方—漠河。
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不但春临大地的时间有早有迟,春姑娘在各地停留的时间也有长短之别,如西北地区土壤干燥,春季升温迅速,整个春季仅40多天,可谓来去匆匆;而云南昆明等地则四季如春,被誉为“春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二十四节气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交接点。
立春代表着一年中正月的开始,它对应《易经》的《地天泰》卦,《易经》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
“三阳”表示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
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节后气温逐日回升,我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春耕。
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5天为一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蛰居的虫类开始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水面还有浮冰,鱼开始游到水面上。
近十年立春的具体时间:
2016年2月4日17:46:00
2017年2月3日23:34:01
2018年2月4日5:28:25
2019年2月4日11:14:14
2020年2月4日17:03:12
2021年2月3日22:58:39
2022年2月4日4:50:36
2023年2月4日10:42:21
2024年2月4日16:26:53 2025年2月3日22:10:13
附:二十四节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