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古诗词默写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理解性默写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理解性默写

知识一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一、文言文(20篇)(一)必修(10篇)《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强化练习】❶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❷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❸在《<论语>十二章》中,“, ”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一生去实践,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❹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❺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4 1 (古诗文课内篇)--古诗词背诵默写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4 1  (古诗文课内篇)--古诗词背诵默写

专题4.1 (古诗文课内篇)--古诗词背诵默写七年级上册1. 《观沧海》 [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 《潼关》 [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七年级下册1. 《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 《逢入京使》 [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九年级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默写》含答案古诗文默写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故曰:驭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

C.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案】D【详解】A.“驭”应为“域”;B.“息”应为“熄”;C.“俊”应为“峻”;故选D。

2.古诗文默写,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A.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B.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C.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D.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

E.切问而静思,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F.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答案】AF【详解】本题考查对易错字和古诗词的辨识、记忆。

需要学生在准确记忆古诗词的同时注意字词的正确性。

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诗句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注意诗句书写的顺序。

A.正确;B.有误,应为“惟解漫天作雪飞”;C.有误,应为“系向牛头充炭直”;D.有误,应为“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E.有误,应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F.正确;故选:AF。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答案】D【详解】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这个诗句意思和张华一人远走他乡的事实矛盾,引用不得体;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这句话重点说的是交往人物的学识丰富,和读书乐趣无关,引用不得体;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这个诗句运用比喻修辞,把塞外的雪比成梨花,不是真写梨花,引用不得体;D.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这和前文“不求甚解”语境相符,引用得体;故选D。

【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古诗词默写与应用(后附答案)

【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古诗词默写与应用(后附答案)

小升初专项复习—古诗词默写与应用附答案班级姓名学号一、补全下列常见的古诗文名句1、小荷才露尖尖角,。

——《》(朝代)(作者)2、少小离家老大回,。

——《》(朝代)(作者)3、众鸟高飞尽,。

——《》(朝代)(作者)4、,死亦为鬼雄。

——《》(朝代)(作者)5、,听取蛙声一片。

——《》(朝代)(作者)6、,轻烟老树寒鸦,。

——《》(朝代)(作者)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代)(作者)8、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

——《》(朝代)(作者)9、昔我往矣, 。

今我来思,。

——《》(出处)10、一径深,树头花落。

——《》(朝代)(作者)11、,春风吹又生。

——《》(朝代)(作者)12、,人来鸟不惊。

——《》(朝代)(作者)13、,门泊东吴万里船。

——《》(朝代)(作者)14、洛阳城里见秋风,。

——《》(朝代)(作者)二、补充诗句,并将诗句中隐藏的成语写在横线上。

1、欲把西湖比西子,。

()2、我劝天公重抖擞,。

()3、草长莺飞二月天,。

()4、,要留在人间。

()5、九州生气,。

()三、根据描述写诗句1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2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3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4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5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6、出了儿童放牧归来吃完饭后不脱衣服就睡觉的情形:7、写出了儿童借风使船的状态:7、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8、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9、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10、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11、告诉我们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四、古诗应用题: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4、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古诗文默写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古诗文默写

课题四 古诗文默写—真题试做
返回栏目导航
二、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 分,共6分)
1.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
3.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在《论语·子张》中,子夏认为,“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
考情预测: 纵观河北中考近几年的命题情况,考查内容上,诗、文、词、曲并
重,名句与非名句并重。题型上,要强化对运用型默写的练习,尤其应加 强对含有3 500个常用字之外汉字的文言诗句的积累与训练。
课题四 古诗文默写—真题试做
返回栏目导航
2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一、(2022·河北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每空1分,共5 分) 【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 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所写的是一些事物、一种情境,而所 表现的却是一种情致。 【乙】李白的诗里有一种豪迈之气。他偏好那些宏大的、壮观的物象, 如大鹏、沧海、长风、雪山等,构成了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
返回考点聚焦导航 返回栏目导航
考点 一 直接型
【典例一】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2020·河北中考)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 的句子。 1.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 。 (秋瑾 《满江红》) 3.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6.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 不知其旨也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

初中中考古诗词默写116道题

初中中考古诗词默写116道题

初中中考古诗词默写116道题一、古诗词默写题目(20题)二、解析。

1.- 答案:江春入旧年。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海上日出残夜将尽,新春已到的景象,蕴含着新旧交替的哲理。

- 答案:了却君王天下事。

解析: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君主完成收复失地等大事,从而赢得生前身后的美名。

- 答案:大渡桥横铁索寒。

解析: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壮举。

2.- 答案:造化钟神秀。

解析:“造化”指大自然,这句诗说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集中于泰山。

- 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表达了诗人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扬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

- 答案:忽如一夜春风来。

解析:以春花喻冬雪,意境壮美,富有浪漫色彩。

3.- 答案: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啄春泥”写出了燕子忙碌地衔泥筑巢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

解析: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

- 答案:千里共婵娟。

解析: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4.- 答案:采菊东篱下。

解析: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时,不经意间看到南山,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 答案: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燕然未勒”表示战事未平,没有建立功勋,所以不能归家。

5.- 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

解析:诗人借景抒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阻挡。

- 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描绘了乡村景色的多变,也蕴含着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哲理。

- 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

解析:描写了军营里分食牛肉的场景,展现了军队生活的一个侧面。

6.- 答案:苔痕上阶绿。

解析:写出了陋室台阶上青苔碧绿的景象,从侧面表现出陋室的清幽。

-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

解析:强调了学习中思考的重要性,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

7.- 答案:入则无法家拂士。

解析:这是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述国家兴亡的条件,与下句“国恒亡”相呼应。

- 答案:家书抵万金。

2024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练习带答案)

2024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练习带答案)

2024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练习带答案)一、篇目一览课文:《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唐诗三首石壕吏/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卖炭翁/ 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诗经·邶风》子衿/《诗经·郑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送友人/ 李白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卜算子·咏梅/ 陆游二、理解性默写考点解析1.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角度:比兴手法、声音描写、地点描写、起兴理解:以雎鸠鸟的鸣叫声起兴,点明地点,引出下文对“窈窕淑女”的描写,营造了清幽宁静的氛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角度:比兴手法、人物描写、爱情主题理解:以“窈窕淑女”引出君子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流”这一动作,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对“窈窕淑女”日夜思念、追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角度: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求而不得的苦闷。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角度: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描写了男子因相思而产生的焦躁不安。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采”这一动作,进一步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乐器、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想象用琴瑟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芼”这一动作,进一步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乐器、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想象用钟鼓来取悦心爱的女子,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2.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至九年级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至九年级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古诗词理解默写梳理七上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论语>十二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12、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5..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7.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1-3单元古诗词
一、背诵默写
1.楼上黄昏欲望休,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同向春风各自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里落花谁是主?
3.青鸟不传云外信,__________________。

4.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5.__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____________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

6.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

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天寒白屋贫。

__________________,风雪夜归人。

11.__________________,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__________________。

12.霜落熊升树,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云外一声鸡。

13.__________________,时有幽花一树明。

__________________,满川风雨看潮生。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5.山,__________________。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__________________。

山,__________________。

天欲堕,__________________。

16.西风烈,__________________。

霜晨月,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8.天高云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屈指行程二万。

19.六盘山上高峰,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长缨在手,
__________________?
20.池塘生春草,__________________。

——谢灵运《登池上楼》
21.余霞散成绮,__________________。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2.__________________,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23.浮香绕曲岸,__________________。

——卢照邻《曲池荷》
24.__________________,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
25.__________________,落叶满长安。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26.__________________,荞麦花开白雪香。

——王禹偁《村行》
27.有情芍药含春泪,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春日》
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后出师表》
29._____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30.__________________,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李纲
31.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病起书怀》
3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农村夜景生动形象且富有情趣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关于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赠汪伦》)34.《七律.长征》点明全诗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强化主题,升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5.《江南春》中暗含着对人世沧桑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点明“时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2.后两句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结合
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