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默写考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默写考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默写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诗句的创作背景与题材对应正确的是:A. 战争时期,歌颂壮烈牺牲的战士B. 自然景观,描绘美丽的山水风光C. 爱情故事,描述纯洁美好的情感D. 家庭生活,写实平凡的日常琐事2. 以下古文段落作者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A. 曹操,《孟德新书》:“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B.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C. 白居易,《琵琶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D. 苏轼,《赤壁赋》:“世古帝王州县社稷者,痛哭之余何益哉!”3. 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 “西山慢阻修竹径”——诗句中的破折号正确使用B. “你知道的,他一直在关心你。

”——逗号正确使用C. “她说:‘你为什么这么做?’”——冒号正确使用D. “生活是一本书,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东西”——逗号使用错误4. 下面哪个诗句的韵脚形式为“XXAAXX”?A. 不见故人泪先尽B. 曾经沧海难为水C. 多少楼台烟雨中D. 鸟宿池边树5. 请根据上下文补全空白部分的正确词语: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我独自漫步。

____一片洁白,世界仿佛沉默了。

雪花轻轻飘落在我的肩头,给我带来了一丝冷意,却让我心里暖洋洋的。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题阅读下列古文,回答问题。

【文段一】唐太宗御碑鉴于太行之颠,碣石之巅。

碑以正方体铸就,百尺高七,阴雕所备。

【问题一】唐太宗御碑鉴于哪两个地方?【答案】太行之颠,碣石之巅唐太宗御碑的形状是什么?【答案】正方体【问题三】唐太宗御碑的高度是多少?【答案】百尺高七【问题四】唐太宗御碑的特点是什么?【答案】阴雕所备【文段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题五】这首诗是哪位诗人的作品?【答案】王之涣【问题六】诗句中“白日依山尽”指的是什么情景?【答案】太阳落山诗中的“黄河入海流”表达了什么意思?【答案】事物自有其去处和发展的趋势【问题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完整版)高考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完整版)高考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名句名篇默写专题练(二)整编教师: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共48小题,1空1分,共100分)(1)《庄子·逍遥游》中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用“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了出来。

(4)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茫茫江水浩瀚无际,天光水色浑然一体的景象,与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有着一样的意境。

(5)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6)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用了六个意象,动静对比明显,色彩鲜明,描绘出有声有色的秋江图景。

(7)《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8)杜牧《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内走廊蜿蜒曲折,屋檐凸起犹如牙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屈原《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煜在《虞美人》中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遥想故国、不忍追忆的沉痛情感。

古诗默写高中试题及答案

古诗默写高中试题及答案

古诗默写高中试题及答案一、默写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______。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______。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沉痛感受。

3.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______,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4.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______,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

5.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______,应是绿肥红瘦。

”这句诗描绘了雨后春景。

答案:1. 低头思故乡2. 城春草木深3. 人有悲欢离合4. 欲穷千里目5. 知否,知否二、古诗鉴赏题(每题5分,共10分)1. 阅读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请分析这句诗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2. 阅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请分析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和诗人的情感。

答案:1.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落日余晖与孤鹜飞翔、秋水与长天相接的宁静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2. 这句诗通过春花秋月的更迭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往事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三、古诗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1. 早晨告别了白帝城,彩云间,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之内就能返回。

2. 渭城早晨的细雨湿润了轻尘,客栈旁的柳树呈现出一片新鲜的绿色。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48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48题,附参考答案)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古代圣人更加圣明的原因是“(),()”。

2.《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化用《论语·子罕》中“逝者如斯夫”,表达万物看似流逝却并未真正逝去的两句是“(),()”。

4.《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5.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6.《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万象为宾客”。

7.《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一起行动的句子是:“(),()”。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9.《燕歌行》中揭示主旨,以汉代名将来和现实中的将军作对比的句子是:“(),()”。

10.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以“(),()”告诫北宋王朝执政者要防微杜渐,力戒纵欲。

1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在总结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说:自己并不能让树“硕茂”,只是能“()”;也不能让树“早而蕃之”,只是能“()”。

1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

13.《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描写了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借以表现自己的郁闷和愁怅的诗句是:“(),()”。

14.周邦彦曾自称“京华倦客”,在《苏幕遮》一词中,表现诗人淡泊功名、厌倦漂泊希望早日归乡的诗句是:“(),()”。

15.《大道之行也》中·强调社会制度是公有制的一句话是“()”,强调社会实行民主选举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五组10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五组10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荀子·劝学》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4.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要赏罚得当: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

5.韩愈在《师说》中用“,”两句分析人们在学习中存在很多疑难问题的原因,并深深叹息。

6.《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的语句是“,”。

7.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谋士的办法。

8.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9.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10.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写到自己对旧项脊轩的改造,首先对屋顶进行了修复,其目的是:“使不上漏”,接着作者“,”,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12.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向任安解释自己收集史料、分门别类编撰《史记》的初衷是:“,,。

”13.《过秦论(上)》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突显他政治上的功业的两句是“,”。

14.《礼运》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义相近。

15.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其中提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发育迟缓的两句是:“,”。

16.《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17.《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大全(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大全(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强化训练1.古诗文填空。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3)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

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

(《诗经·氓》)(5)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

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 古诗文填空。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2)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4)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论语·为政》)(5)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3.古诗文填空。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2)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高考默写开放试题及答案

高考默写开放试题及答案

高考默写开放试题及答案一、古诗文默写(共10分,每空1分)1. 李白的《静夜思》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用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3. 《诗经·关雎》中,描述君子追求淑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4.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描绘了壮阔景象并表达了诗人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5. 杜甫的《春望》中,通过描绘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二、现代文默写(共10分,每空1分)1.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童年时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2. 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送子上大学时,感人至深的描述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3. 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梦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一梦想在文中被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车是他的饭碗,也是他的自由)4. 巴金的《家》中,描述主人公对封建家庭束缚的反抗情绪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不愿意做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5. 冰心的《小桔灯》中,小桔灯象征着希望与温暖,文中描述这一象征意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桔灯的光虽微弱,却照亮了前行的路)三、开放性默写(共10分,每题5分)1. 请默写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色的一段文字。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52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52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杜甫的《登高》中,“()”一句描绘秋天落叶飘摇的悲凉之景,“()”一句则直述自己身体不好还孤身登高。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传说中刘裕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瞻慕追怀。

4.“相见时难别亦难”,越是情深,越是感觉到相会的甜美,离别时就会越觉得难以割舍,《鹊桥仙》中的“(),()”就是这个意思!5.《侍坐》中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态度是:“(),()”,这里也侧面看出他的谦逊。

6.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

7.《论语·里仁》中孔子用“(),()”两句来概括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

8.《将进酒》中,“(),()”两句写痛饮豪饮的盛宴。

9.《过秦论》一文中“(),()”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10.《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足它、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11.在《陈情表》中,为了打消晋武帝对前朝旧臣的猜忌,李密在文中用“(),()”两句表明自己醉心官场,贪慕名利。

1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

13.《离骚》中屈原自述出生高贵的两句是:“(),()”。

14.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而北望故都,又“()”,视线常被遮断。

15.《报任安书(节选)》中,作者列举周文王、孔仲尼在困境中完成其作品的句子是:“(),()”。

16.在表现怀人主题的古代诗歌中,诗人经常采用“对写”手法,从对方着笔,婉曲含蓄地表达情感,可谓“此处思念,彼处着墨”,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答案
诗文默写(一)
(1)罗幕轻寒,斜光到晓穿朱户
(2)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
(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目遇之而成色,用之不竭
(5)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古诗文默写(二)
(1)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
(2)惊涛拍岸,江山如画
(3)往者不可谏,今之从政者殆而
(4)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屈原放逐,厥有《国语》
古诗文默写(三)
(1)可以横绝峨眉颠,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3)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4)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5)今两虎共斗,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古诗文默写(四)
(1)世人皆浊,众人皆醉
(2)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
(3)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
(4)逝者如斯,而卒莫消长也
(5)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
古诗文默写(五)
(1)可以濯吾缨,可以濯吾足
(2)人道寄奴曾住,气吞万里如虎
(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至丹以荆卿为计
(5)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亦若是则已矣
古诗文默写(六)
(1)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
(2)青山隔送行,夕阳古道无人语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
(5)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古诗文默写(七)
(1)春花秋月何时了,小楼昨夜又东风
(2)一片神鸦社鼓,尚能饭否
(3)其身正,其身不正
(4)秦爱纷奢,奈何取之尽锱铢
(5)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
古诗文默写(八)(1)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
(2)千古江山,舞榭歌台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5)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
古诗文默写(九)(1)剑阁峥嵘而崔嵬,所守或匪亲
(2)沧海月明珠有泪,此情可待成追忆
(3)钻之弥坚,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古诗文默写(十)(1)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
(2)羽扇纶巾,故国神游
(3)任重而道远,不亦远乎
(4)丰草绿缛而争茂,其所以摧败零落者(5)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古诗文默写(十一)(1)凝绝不通声暂歇,此时无声胜有声
(2)乍暖还寒时候,晚来风急
(3)而乱大伦,行其义也
(4)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
(5)北海虽赊,东隅已逝
古诗文默写(十二)(1)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
(2)尔来四万八千岁,可以横绝峨眉颠
(3)友多闻,友善柔
(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古诗文默写(十三)(1)新浴者必振衣,受物之汶汶者乎
(2)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3)道之以政,道之以德
(4)春光融融,风雨凄凄
(5)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诗文默写(十四)(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锦瑟无端五十弦,庄生晓梦迷蝴蝶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戍卒叫,楚人一炬
(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诗文默写(十五)(1)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来
(2)浪淘尽,故垒西边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4)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5)关山难越,萍水相逢
古诗文默写(十六)(1)秋月春风等闲度,暮去朝来颜色故
(2)昨夜西风凋碧树,欲寄彩笺兼尺素
(3)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4)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道之所存
古诗文默写(十七)(1)封狼居胥,烽火扬州路
(2)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
(3)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4)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5)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古诗文默写(十八)(1)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
(2)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
(3)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5)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