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专题资料
中考语文专项必刷题之古诗文默写专题(天津版)

中考语文专项必刷题(天津版)古诗文默写专题1.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④,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⑤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⑥,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理解性默写。
①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②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答案】随君直到夜郎西海日生残夜枯藤老树昏鸦雾凇沆砀应傍战场开不知何处吹芦管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要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填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藤、凇、沆、砀、罔、殆”等字容易写错。
2.古诗文默写填空。
①,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③,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④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⑤文中体现哲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⑥苏轼在《水调歌头》下片以“,”两句对偶句式来宽慰自己,表现了他达观的处世态度,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欲渡黄河冰塞川直挂云帆济沧海先天下之忧而忧千里共婵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渡、沧、婵、畔、圆”等字词容易写错。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一古诗文默写点训人教福建课件

一二
二、理解、情境型默写 1. 《次北固山下》中体现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的哲理句
是: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一二
2. 《〈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兴趣是最好的”的句子 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 。
一二
9. [2024年1月泉州期末]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都热衷于描绘自然:《观沧海》
中的“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描写了瑟瑟秋风中 大海汹涌澎湃的宏伟气象;《次北固山下》中的“ 潮平
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写出了江面开阔、风平浪静 的景象;《天净沙·秋思》中的“ 枯藤老树昏鸦 ”和 “ 古道西风瘦马 ”,以苍凉的图景烘托了天涯沦落人 的凄苦之情。
一二
3. 《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描写边塞月夜独特景色的两 句诗是: 回乐烽前沙似雪 , 受降城外月如霜 。
一二
4.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写风雨梦境, 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是: 夜
阑卧听风吹雨 , 铁马冰河入梦来 。
一二
5. 《〈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 学习者有重要意义的句子是: 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
一二
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一二
6.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峨眉山月歌》)
一二
7.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一二
8.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词曲默写复习资料全套

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词曲默写复习资料全套七年级上册1.XXX[东汉]XXX(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XXX涌起。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观沧海》中写水波荡漾、山岛高耸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盛夏时节,美丽的易水湖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
看到湖边一片郁郁葱葱,人们不禁想起XXX《观沧海》中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两句诗。
(7)《观沧海》中统领全篇,点明地点和观察对象的句子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XXX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XXX(1)XXX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两句选取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XXX生残夜,XXX入旧年。
乡书那边达?归雁洛阳边。
(3)《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一句,写出了春天潮流涨满后,江水浩渺,江面似乎与XXX的开阔情形。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瓜代这一天然纪律的句子是:XXX生残夜,XXX入旧年。
(5)思乡之情,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吟诵的永恒主题,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那边达?归雁洛阳边”两句就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眷恋之情。
4.天净沙·秋思[元]XXX(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天净沙·秋思》中用宁静美好的景色来衬托孤寂悲苦心情的句子是:小桥流水人家。
专题:古诗文默写-七年级语文上学期(部编版,含解析及答案)

(4)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5)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答案】
(1)山岛竦峙
(2)夜阑卧听风吹雨
(3)匹夫不可夺志也
(4)遥怜故园菊
(5)尚思为国戌轮台
(6)河流大野犹嫌束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本题中的“望乡、遥、戌、嫌、罔、殆”等字词容易写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7)《次北固山下》中点明昼夜春冬交替规律的哲理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论语>十二章》中阐明学习和思考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文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5)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精编本文档总结了高考必背的64篇古诗词及其理解性默写练题,并附有答案。
通过默写练,有助于学生记忆古诗词,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以下为本文档的目录:目录唐诗1. 《登高》王之涣2. 《将进酒》李白3. 《春夜喜雨》杜甫4. 《春夜喜雨》杜甫(古文)5. 《望岳》杜甫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7.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8. 《静夜思》李白9. 《悯农》李绅10.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1. 《江雪》柳宗元1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13. 《苏幕遮》唐·无名氏14. 《长恨歌》白居易15. 《池上》白居易16. 《秦时明月汉时关》张养浩17. 《滁州西涧》韦应物18. 《登高壮观》王之涣19. 《黄鹤楼》崔颢20.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陆游21. 《观书有感》韩愈22.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上元丹丘作》白居易23. 《春望》杜甫24. 《枫桥夜泊》张继25. 《江畔独步寻花》杨万里26.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27. 《游子吟》孟郊2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29. 《相思》王维30.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3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2.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33. 《拟行庭赋兼怀故人》欧阳修34.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35. 《清明上河图》张懋修36.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3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38.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李煜39. 《临江仙·满庭芳》杨万里40.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1.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王季正42. 《圆舞曲·功名梦》陆游43. 《浪淘沙令·北戴河》曹禺44. 《夜雨寄北》杨万里4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王之涣46. 《金缕衣·元夕》唐寅47.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48.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古文)49.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50.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宋词5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52. 《减字木兰花·紫骝金鞍》刘克庄53.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54. 《卜算子·咏梅》55. 《八声甘州·寄张济之广州刘郎中》李清照56.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古文)57. 《庐山谣》宋·杨万里58. 《满江红·登吴趋府寄宣州李使君》岳飞59. 《·赤壁怀古》苏轼60. 《长恨歌·自京城至吴门水陆》白居易61. 《·过洞庭》杨万里62. 《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杜牧63.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6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古文)练题每篇古诗词附有理解性默写练题,通过默写来检验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4 1 (古诗文课内篇)--古诗词背诵默写

专题4.1 (古诗文课内篇)--古诗词背诵默写七年级上册1. 《观沧海》 [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 《潼关》 [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七年级下册1. 《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 《逢入京使》 [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初中中考古诗词默写116道题

初中中考古诗词默写116道题一、古诗词默写题目(20题)二、解析。
1.- 答案:江春入旧年。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海上日出残夜将尽,新春已到的景象,蕴含着新旧交替的哲理。
- 答案:了却君王天下事。
解析: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君主完成收复失地等大事,从而赢得生前身后的美名。
- 答案:大渡桥横铁索寒。
解析: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壮举。
2.- 答案:造化钟神秀。
解析:“造化”指大自然,这句诗说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集中于泰山。
- 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表达了诗人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扬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
- 答案:忽如一夜春风来。
解析:以春花喻冬雪,意境壮美,富有浪漫色彩。
3.- 答案: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啄春泥”写出了燕子忙碌地衔泥筑巢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
解析: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
- 答案:千里共婵娟。
解析: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4.- 答案:采菊东篱下。
解析: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时,不经意间看到南山,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 答案: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燕然未勒”表示战事未平,没有建立功勋,所以不能归家。
5.- 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
解析:诗人借景抒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阻挡。
- 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描绘了乡村景色的多变,也蕴含着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哲理。
- 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
解析:描写了军营里分食牛肉的场景,展现了军队生活的一个侧面。
6.- 答案:苔痕上阶绿。
解析:写出了陋室台阶上青苔碧绿的景象,从侧面表现出陋室的清幽。
-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
解析:强调了学习中思考的重要性,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
7.- 答案:入则无法家拂士。
解析:这是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述国家兴亡的条件,与下句“国恒亡”相呼应。
- 答案:家书抵万金。
2024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练习带答案)

2024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练习带答案)一、篇目一览课文:《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唐诗三首石壕吏/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卖炭翁/ 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诗经·邶风》子衿/《诗经·郑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送友人/ 李白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卜算子·咏梅/ 陆游二、理解性默写考点解析1.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角度:比兴手法、声音描写、地点描写、起兴理解:以雎鸠鸟的鸣叫声起兴,点明地点,引出下文对“窈窕淑女”的描写,营造了清幽宁静的氛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角度:比兴手法、人物描写、爱情主题理解:以“窈窕淑女”引出君子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流”这一动作,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对“窈窕淑女”日夜思念、追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角度: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求而不得的苦闷。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角度: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描写了男子因相思而产生的焦躁不安。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采”这一动作,进一步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乐器、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想象用琴瑟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芼”这一动作,进一步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乐器、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想象用钟鼓来取悦心爱的女子,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2.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锦帽貂裘,
。
3 .郦道元《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 的句子是: _____,_____。
4 .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 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_____, _____”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
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在在王湾对“__ ___,_____”的新旧交替的感叹中。
3境“_、,_鸟情要”_境求的_运根句,用据子_型这很_默一多_写情,_题境请_:,写_设填出。置写连生指续活的定中两篇的句目一:的个相_具应_体诗情句。
自学指导一
1、内容下面4个小题。 2、方法:独学、对学、交流、展示、归
纳方法。 3、时间:2分钟 4、要求:分析下列试题,总结续写性默
写注意事项。
取胜原因的诗
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
2.杜牧《泊秦淮》中讽刺统治阶级沉溺酒色、
醉生梦死而不图存亡的诗
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写作者想像与亲人
剪烛夜谈的诗句
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4.人们常化用李商隐的《无题》中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锡《陋室铭》)
。(刘禹
12、 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归雁入胡天。
13.纷纷暮雪下辕
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4.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 。 (李白《渡荆门送别》柏)影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用过河、登山来比喻自己 因受到重重阻力,而无法实现远大理想的诗句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 亲贤臣 ,远小人 的主要原因。
”是诸葛亮总结西汉兴盛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对仕宦升沉、 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 古名句是:
中考常见诗词默写题型
(2014 河南)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2、郦道元《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
的句子是: _____,_____。 3、1(舍_、时上昼_直间句夜 _接都)”_型去,的_默哪或”感写儿是叹(题了出中《:?两;浣主它头它溪要在写在沙是孔中晏》出子间殊(上“(“一句逝_出曲(者_中新下如_间词句斯_写酒)夫_两一写,,头下不)句等 4、2句杯_、(的)_理补含》_解充义的,型题或惋_默型特惜_写)点与_题中,欣_:国要慰_提古求中”供代填;的诗诗写它新人词这在旧及中一在交诗,王替诗篇描湾的句,写对感点“叹“出花中_某”。_一、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李贺在《雁门太守行理》解中型写默敌写人兵临城下,战云笼
罩,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旺盛的诗句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 复甲习光时向应日准金确鳞把开握。诗 文的意思,做题时应审清
要点归纳:
题意,根据题目的提示找 出相应的语句,正确默写。
自学检测二
1.杜牧的《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
16.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
海。(李白《行路难》)
17.当余之从师
也, 负箧夜屣行深山巨谷中 。(宋濂《送
东阳马生序》)
18.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王
湾《次北固山下》)
19.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诸葛亮《出师表》)
2。(杜
自学指导二:
复习目标:
• 1、通过中考常见诗词默写题型,能说出古诗 文默写的几种类型及答题方法,并学会运用这 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 2、能够默写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名句。并 能够根据要求答题。
中考常见诗词默写题型
(2015 河南) 古诗文默写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山河破碎风飘絮,
。
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
一、直接型默写: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4.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直接型默写
要点归纳
平时要熟记熟背,答 题时认真细致,务必做到 不添字、漏字、不写错别 字。
自学检测一: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来形容教师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背诵是基础 理解是核心 书写是关键
了解题型特点 掌握解题方法
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2011年版) (1)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
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中招考点:
古诗文默写一直坚持以“课表推荐背诵的50篇(首) 古诗文“为考查范围,考查学生对名篇佳句的默写及 理解迁移能力,且一直是4小题8分。前两题是直接性 默写题,第三题是理解性默写题,第四题是主题默写 题,且选取的篇目都是1篇课标文言文,4首课标古诗 词。
,
”
4.赞美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5.明月千里寄相思。“
,
”(《闻王昌
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
和牵挂;“
“(水调歌头) 明月寄托了苏轼对
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
,
”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中考常见诗词默写题型
(2014 河南)古诗文默写
1 . 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1、内容下面6个小题。 2、方法:独学、对学、交流、展示、归
纳方法。 3、时间:5分钟 4、要求:分析下列试题,总结理解性默
写注意事项。
理解型默写: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 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陶渊明《饮酒》一诗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 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诗经《关雎》)
2.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诗经《蒹葭》)
3.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6. 秋风萧瑟
《观沧海》) 7.采菊东篱下,
《饮酒》)
,洪波涌起。(曹操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9.择其善者而从之而从 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
10. 城阙辅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