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研究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传媒大学 808《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考试题型 考试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 808《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考试题型 考试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包含了汉语言文学大学本科的两门主要基础课:古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语言部分主要考查古代汉语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应用古代汉语阅读和翻译古代文章的能力,文学部分主要是考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以及相关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运用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考试的内容第一部分古代汉语(一)古汉语通论:汉字学方面的知识1.传统“六书”理论2.汉字的形体演变与结构方式3.古今字、通假字、假借字4.汉字的繁简、异体问题5.汉字形体构造与词的本义问题重点内容:用六书说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说的价值及局限;汉字形体的演变规律;异体字问题。

(二)古汉语通论:词汇及词义方面的知识1.古今词义的异同2.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3.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重点内容:本义的确定;引申的类型;引申序列的确定。

(三)古汉语通论:古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知识1.古代汉语的一些基本句式2.古代汉语的特殊语法重点内容: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与条件;被动句的发展。

(四)古汉语通论:文史类工具书的知识重点内容;文史类基本工具书的概况;相关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五)古汉语通论:古书的传承与古代的注疏1.古书版本的基本知识【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2.古代注疏的基本体例(六)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1.古人的衣食住行2.古人的姓氏名号3.古代官职及天文地理知识4.古代的婚丧嫁娶重点内容:古代名物制度;古人姓氏名字的关系及反映的精神观念。

(七)古汉语通论:汉语音韵学知识1.反切2.四声(八)古汉语通论:文体、修辞与声律1.赋的构成2.古汉语的修辞3.诗的格律问题4.词牌及词律问题5.曲律与元杂剧问题重点内容:诗律;词律;元曲曲律;元曲用词特色。

说明:古代汉语考试内容详参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二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部分(一)诗歌《诗经》(四首)氓[卫风]七月[豳风]采薇[小雅]何草不黄[小雅](二)文1.历史散文尚书(一篇)无逸左传(三篇)宫之奇谏假道秦晋肴之战【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2郑子产相国国语(一篇)邵公谏弭谤战国策(三篇)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鲁仲连义不帝秦2.诸子散文论语(两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长沮桀溺耦而耕章孟子(二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鱼我所欲也章荀子(一篇)劝学篇庄子(一篇)养生主[节录]韩非子(二篇)内储上[节录]说难[节录]3.辞赋楚辞(三篇)湘君湘夫人哀郢秦汉部分(一)辞赋贾谊赋(一篇)鵩鸟赋(二)诗歌乐府民歌(五首)战城南【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3有所思陌上桑十五从军征焦仲卿妻[并序]古诗十九首(录三首)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三)文司马迁文(二篇)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节录]班固文(一篇)苏武传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一)辞赋王粲赋(一篇)登楼赋陶渊明辞(一篇)归去来兮辞[并序]鲍照赋(一篇)芜城赋(二)诗歌曹操诗(三首)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神龟虽寿]蔡琰诗(一首)悲愤诗曹植诗(三首)送应氏[步登北邙阪]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4阮籍诗(三首)咏怀诗[夜中不能寐][嘉树下成蹊][洪生资制度]左思诗(二首)咏史[郁郁涧底松][皓天舒白日]陶渊明诗(五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清晨闻叩门]杂诗[白日沦西阿]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谢灵运诗(一首)石壁精舍还湖中作鲍照诗(三首)梅花落拟行路难[写水置平地][对案不能食]谢脁诗(二首)玉阶怨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庾信诗(二首)寄王琳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道]乐府民歌(七首)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今夕已欢别]读曲歌[打杀长鸣鸡]西洲曲企喻歌辞[放马大泽中]琅琊王歌辞[新买五尺刀][敕勒歌](三)文【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5诸葛亮文(一篇)出师表孔稚珪文(一篇)北山移文郦道元文(一篇)江水[三峡](四)小说干宝《搜神记》(一则)李寄刘义庆《世说新语》(四则)过江诸人周处王子猷居山阴石崇要客燕集唐五代部分(一)诗歌王维诗(二首)渭川田家山居秋暝高适诗(一首)燕歌行岑参诗(一首)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诗(四首)蜀道难峨眉山月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诗(四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新安吏登高【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6韩愈诗(一首)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柳宗元(一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刘禹锡诗(一首)西塞山怀古白居易诗(二首)上阳白发人琵琶行李贺诗(一首)雁门太守行杜牧诗(二首)过华清宫泊秦淮李商隐诗(一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杜荀鹤诗(一首)山中寡妇(二)文王勃文(一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韩愈文(四篇)师说进学解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文封建论种树郭橐驼传三戒[并序]钴鉧潭西小丘记陆龟蒙文(一篇)野庙碑[并诗](三)传奇【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7李朝威传奇(一篇)柳毅传(四)词李白词(一首)菩萨蛮[平林漠漠]温庭筠词(一首)菩萨蛮[小山重叠]冯延巳词(一首)谒金门[风乍起]李煜词(二首)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虞美人[春花秋月]宋金部分(一)词范仲淹词(一首)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晏殊词(一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欧阳修词(一首)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词(二首)雨霖铃[寒蝉凄切]望海潮[东南形胜]王安石词(一首)桂枝香[登临送目]苏轼词(四首)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秦观词(二首)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雾失楼台]【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8周邦彦词(二首)六丑[正单衣试酒]苏幕遮[燎沉香]李清照词(二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张元干词(一首)贺新郎[梦绕神州路]陆游词(一首)清商怨[江头日暮痛饮]辛弃疾词(四首)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永遇乐[千古江山]姜夔词(一首)扬州慢[淮左名都]张炎词解连环[楚江空晚](二)诗歌梅尧臣诗(二首)田家语汝坟贫女王安石诗(二首)河北民泊船瓜洲苏轼诗(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吴中田妇叹题西林壁黄庭坚诗(二首)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投荒万死鬓毛斑][满川风雨独凭栏]范成大诗(二首)【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9后催租行四时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杨万里诗(二首)插秧歌初入淮河[船离洪泽岸头沙]陆游诗(四首)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示儿文天祥诗(一首)正气歌元好问诗(一首)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惨淡龙蛇日斗争](三)文范仲淹文(一篇)岳阳楼记欧阳修文(三篇)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秋声赋王安石文(一篇)答司马谏议书苏轼文(三篇)留侯论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四)话本碾玉观音元代部分(一)诗歌刘因诗(一首)白沟【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0岳鄂王墓萨都剌诗(一首)早发黄河即事杨维桢诗(一首)题苏武牧羊图(二)文吴澄文(一篇)送何太虚北游序李孝光文(一篇)雁山十记[大龙湫记](三)戏曲关汉卿杂剧(一种)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马致远杂剧(一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第三折]王实甫杂剧(一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高明戏文(一种)琵琶记(糟糠自厌)(四)散曲马致远散曲(一首)天净沙[秋思]张养浩散曲(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睢景臣散曲(一首)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明代部份(一)诗歌高启诗(一首)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李梦阳诗(一诗)秋望【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1鲥鱼王世贞诗(一首)登太白楼陈子龙诗(一首)易水歌夏完淳诗(一首)别云间(二)文宋濂文(一篇)送东阳马生序刘基文(一篇)卖柑者言归有光文(一篇)项脊轩志宗臣文(一篇)报刘一丈书袁宏道文(一篇)徐文长传徐弘祖文(一篇)游黄山后记张岱文(一篇)柳敬亭说书张溥文(一篇)五人墓碑记(三)小说冯梦龙小说(一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四)戏曲汤显祖传奇(一种)牡丹亭[惊梦]李玉传奇(一种)清忠谱(五)散曲【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2朝天子[咏喇叭]陈铎散曲(一首)水仙子[瓦匠]冯惟敏散曲(一首)玉芙蓉[喜雨]薛论道散曲(一首)黄莺儿[塞上重阳]清代部份(一)诗歌吴伟业诗(一首)捉船行顾炎武诗(一首)流转吴嘉纪诗(三首)海潮叹船中曲[侬是船中生][断梗不怨风]王士禛诗(三首)秦淮杂诗[年来肠断秣陵舟]真州绝句[晓上江楼是上层][江干多是钓人居]郑燮诗(一首)渔家袁枚诗(二首)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渡江大风蒋士铨诗(一首)岁暮到家汪中诗(一首)白门感旧黄景仁诗(一诗)圈虎行【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3苏堤春晓(二)词陈维崧词(二首)点绛唇[晴髻离离]醉落魄[寒山几堵]朱彝尊词(二首)桂殿秋[思往事]解佩令[十年磨剑]顾贞观词(二首)金缕曲[季子平安否][我亦飘零久]纳兰性德词(二首)长相思[山一程]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张惠言词(二首)木兰花慢[尽飘零尽了]水调歌头[今日非昨日](三)小说蒲松龄小说(三篇)青凤窦氏黄英(四)戏曲洪昇传奇(一种)长生殿[惊变]孔尚任传奇(一种)桃花扇[馀韵]本部分考试内容详参朱东润主编六卷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修订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宋初“三体诗”和晏殊词。

学习要求:①准确了解宋初诗风和文风的整体面貌及其基本走向;②重点掌握王禹偁诗歌、西昆体诗歌的创作特征;③重点掌握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识记:①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②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白体”。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二)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识记:①《西昆酬唱集》;②杨亿的生平;③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理解:①西昆体;②晚唐体。

应用:①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②林逋诗歌的特点。

(三)晏殊的令词识记:①晏殊的生平;②《珠玉词》。

应用: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欧阳修、王安石以及梅尧臣、苏舜钦等的文学创作。

学习要求:①识记并理解有关北宋中叶诗文革新的情况;②重点掌握欧阳修的各体文学创作成就,深入理解他在诗文革新中的领袖地位;③重点掌握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创作的特点,深入理解他们对宋诗风格的影响;④重点掌握王安石的各体文学创作成就;⑤翔实理解曾巩、苏洵和苏辙散文创作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理解: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

(一)欧阳修的文学贡献识记:欧阳修的生平。

理解:①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②《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应用:①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②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③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④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二)梅尧臣和苏舜钦识记:①梅尧臣的生平;②苏舜钦的生平。

理解: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应用:①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②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三)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及其他识记:王安石的生平。

理解:①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对词境的开拓;②王令诗歌的特点。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对外汉语同等学力加试(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知识)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对外汉语同等学力加试(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知识)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知识
一、考试内容及要点
一、先秦文学
了解先秦文学的发展变化,重点掌握诗经、诸子散文、屈原与楚辞
二、秦汉文学
了解秦汉文学的发展变化,重点掌握汉代辞赋、《史记》与汉代历史散文、汉乐府民歌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变化,重点掌握建安诗人、陶渊明、南北朝诗人、魏晋南北朝辞赋
四、隋唐五代文学
了解隋唐五代文学的发展变化,重点掌握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等诗人及其诗派作品
五、宋辽金文学
了解宋辽金文学的发展变化,重点掌握欧阳修、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等诗人、词人及其作品。

六、元代文学
了解元代文学的发展变化,重点掌握元代散曲、关汉卿及其作品、西厢记
七、明代文学
了解明代文学的发展变化,重点掌握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明代戏剧,汤显祖等内容
八、清代文学
了解清代文学的发展变化,重点掌握长生殿、桃花扇、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doc - 湖北师范学院研究生处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doc - 湖北师范学院研究生处
3、古书的用字现象: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假借字
4、古汉语词汇:单音词
复音词
同义词
5、古汉语词义系统:
(1)字的本义/词的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语境义
(2)古今词义的异同
6、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7、古汉语句法:
(1)判断句
否定句
填充题: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名词解释题:4小题
每小题5分
共20分;
判断题: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3小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分析题:4小题选做2小题
每小题20分
共40分
(五)主要参考书目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修订本
第七章 明代拟话本
第八章 明代诗文
第九章 明代散曲和民歌
第八编 清初至清中叶文学
第一章 长生殿
第二章 桃花扇
第三章 清代其他戏曲作家作品
第四章 聊斋志异
第五章 儒林外史
第六章 红楼梦
第七章 清代其他小说
第八章 清代诗词文
第九编 近代文学
即考查解读赏析古代文言文的能力
1、《左传》相关篇目
2、《战国策》相关篇目
3、《论语》《礼记》相关篇目
4、《孟子》相关篇目
5、先秦诸子相关篇目
6、《诗经》经典篇目
7、《楚辞》经典篇目
8、《史记》《汉书》相关篇目
9、《文心雕龙》《昭明文选》相关篇目
全四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三、考查范围
第一编 上古至战国文学

考研《中国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考研《中国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大纲
培养单位:20年6月
科目名称
中国文学基础
科目代码
701
考试范围及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
考试范围:从先秦文学到近代文学,共七个部分。
考试要点:
一、先秦文学(《诗经》、屈原与楚辞、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二、秦汉文学(汉赋、《史记》、汉乐府及其名篇);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建安文学及其代表作、陶渊明、田园诗、山水诗、玄言诗、永明体、宫体诗、骈文、小说);
四、隋唐五代文学(唐代文学繁盛的背景、初盛中晚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主要作家的题材内容与艺术风格、古文运动、唐传奇、词的起源与唐五代词);
五、宋元文学(宋词繁盛的背景、主要词人及其代表作、欧阳修、苏轼、黄庭坚与江西诗派、中兴四大诗人;元散曲、元杂剧、宋元南戏);
六、明代文学(主要诗文流派及其代表作家、明代小说、明代戏曲、小品文);
周建忠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最新版
2013年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六册)
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修订版
2002年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最新版
1998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
董健、丁帆、王彬彬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最新版
2011年
七、清代与近代文学(清词、清代诗文、清代小说、清代戏曲)。
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范围: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内容;
考试要点: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作品有较好的了解,有较大的阅读量与阅读范围。
试题结构:
一、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辽宁师范大学2020年708文学理论与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

辽宁师范大学2020年708文学理论与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

“文学理论”考试大纲(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主要考查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2.唯物史观3.艺术生产4.美学、历史的批评标准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5.毛泽东文艺思想6.文艺的“源”与“流”三、文学的性质7.文学的情感属性8.文学的形象属性9.文学的超越属性四、文学的价值与功能10.文学的真善美价值11.文学的功能五、文学创作12.创作冲动13.艺术构思14.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15.抒情与宣泄16.创作个性六、文学作品17.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18.文学作品的形象七、文学接受19.接受动机20.文学经典八、文学批评21.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标准22.文学批评的方法23.文学批评的写作九、文学的历史演变24.原始艺术的发生25.文学发展的动力26.文学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27.文学风格28.文学流派29.文学思潮十、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30.媒介演变的形态31.文学与图像文化“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注意:中国古代文学考核“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有关内容。

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主要考查知识点:1.《诗经》2.《左传》3.《孟子》4.《庄子》5.楚辞6.汉代辞赋7.《史记》8.《汉书》的体例9.汉乐府10.《古诗十九首》11.曹植的诗歌12.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13.陶渊明14.玄言诗;山水诗;永明体15.晋宋之际的诗坛诗风16.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17.初唐四杰;陈子昂18.王维、孟浩然及盛唐山水田园诗19.高适、岑参及唐代边塞诗20.李白21.杜甫22.白居易23.韩愈的文学创作24.柳宗元的诗文创作25.唐传奇26.柳永27.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28.苏轼29.李清照30.陆游31.辛弃疾32.关汉卿33.王实甫和《西厢记》34.元杂剧的其他代表作家与作品35.高明和《琵琶记》36.明代小说的代表作家与作品37.《三国演义》38.《水浒传》39.《西游记》40.明代诗文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作者41.汤显祖与《牡丹亭》42.《聊斋志异》43.《儒林外史》44.《红楼梦》45.清代诗文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46.《桃花扇》。

福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大纲

福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大纲一、选择题1.《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代,才被奉为儒家经典之一,被称为《诗经》。

A. 秦B. 汉C. 三国D. 西晋【参考答案】B2.《左传》的体例是:。

A. 编年体B. 国别体C. 纪传体【参考答案】A3.以下诗歌中表现“弃妇”题材的作品是:。

A. 《关雎》B. 《邶风·静女》C.《卫风·氓》D.《豳风·七月》【参考答案】C4.《战国策》的体例是:。

A. 编年体B. 国别体C. 纪传体【参考答案】B5.《诗经》以下作品中反映青年男女美好感情的是:。

A.《关雎》B.《生民》C.《氓》D.《七月》【参考答案】A6.以下史书中体例为纪传体的是:。

A.《春秋》B.《左传》C.《史记》D.《战国策》【参考答案】C7·先秦诸子中,文风感情充沛,气势极盛。

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的是。

A.孔子B. 墨子C. 孟子D. 庄子8·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

A.孟浩然B. 谢灵运C. 鲍照D. 陶渊明【参考答案】B9·先秦诸子中,的文风多以三言两语为章,言简意赅,用意深远,发人深省见称。

A.《论语》B.《庄子》C.《墨子》D.《荀子》【参考答案】A10·《哀江南赋》是南朝流落北朝时的代表作。

A. 庾信B. 谢灵运C. 陶渊明D. 谢朓【参考答案】A11·《燕歌行》是的代表作?A. 刘祯B. 曹操C. 曹丕D. 曹植【参考答案】C二、文学史知识填空题1.《诗经》中《雅》分为、。

【参考答案】《大雅》《小雅》2.《左传》,西汉人称为,或称为,作者相传为鲁人。

【参考答案】《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左丘明3.今本《庄子》仅存33篇,其中《内篇》思想连贯,风格一致,构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为庄子所作。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思想存在一定差异,为庄子门人、后学所作。

红楼梦考试大纲

红楼梦考试大纲

红楼梦研究考试大纲(课程代码:27038)一、课程性质《红楼梦研究》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选修课。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

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罕有其匹。

由于《红楼梦》是一部未完稿,作者又采取了严格的现实主义笔法,“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声两歌”,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这就形成了《红楼梦》的两大特点:一伟大;二复杂。

其伟大在于写得最好,影响最大;其复杂在于争议最多,最难理解。

本课程全面介绍《红楼梦》的创作背景、作者、版本、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性、地位影响及研究概况,兼有导读和研究的性质。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座艺术迷宫,那么本课程首先便引导你一步步走进迷宫,去领略五彩缤纷的红楼世界,去认识红楼人物,去了解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和原因,去体味爱情悲剧的艺术境界;其次,帮助你用审美的眼光去观照《红楼梦》中的人物和事件,去作出价值判断和美学判断,去进行比较、鉴别、分析、综合,去透过现象看本质;再次,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学习和借鉴《红楼梦》的艺术经验、思想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思想修养与艺术修养。

二、学习和考试要求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一,认真阅读《红楼梦》原著,熟悉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二,掌握《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及主要艺术特征;三,了解《红楼梦》的时代背景、版本、作者、地位影响及研究概况。

考试要求是:一是必要的记忆,如作者主要生平事迹,重要版本的特点,小说情节的分期,各时期的大事件,一些重要的人物、时间、地点等;二是注意理解,如对作品的主题、艺术性等等;三是分析综合,如人物形象,以及相互比较等等。

对于理解性试题,应掌握要点,简明扼要地提出论点及引用的论据。

对于综合分析试题,在阐明观点的基础上,要作具体分析。

分析深刻或有新见解者,可得高分。

记忆性试题和理解性试题,均出自教材。

分析性试题,也不超出教材范围,但必须在熟悉原著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圆满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研究考试科目代码:[046]一、考试要求考生应具备系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切实把握重要的古代作家作品,把握古代各种文体发生发展的脉络,具备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原始文学1.神话的定义2.我国神话的特点及保存状况3.掌握《鲧禹治水》、《女娲造人》、《后羿射日》、《黄帝蚩尤之战》等神话。

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概况1.《诗经》的性质与时代2.《诗经》的编辑与流传,“采诗”与“删诗”、“三家诗”、“毛诗郑笺”第二节《诗经》的内容与艺术成就1.《诗经》的体制与主要内容2.《诗经》的艺术特色3.掌握《七月》、《生民》、《东山》、《氓》、《採薇》、《芣苢》等作品。

第三章历史散文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1.什么是甲骨卜辞,《易》卦爻辞?2.《尚书》的文学价值。

3.《春秋》的体例与笔法第二节《左传》1. 《左传》的名称、体例、与《春秋》的关系、春秋三传。

2. 《左传》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3. 《左传》艺术成就4.掌握《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公子重耳之亡》等篇章。

第三节《国语》与《战国策》1.《国语》的文学成就2.《战国策》的思想特征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4.要求掌握《勾践灭吴》(《国语》)、《苏秦始将连横》、《邹忌讽齐王纳谏》、《易水送别》、(《战国策》)等篇。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第一节诸子散文繁荣原因及其分期1.诸子散文繁荣原因2.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脉络第二节《论语》与《墨子》1.《论语》的文学成就2. 《墨子》对论说文的贡献3.掌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等作品。

第三节《孟子》1.孟子主要的哲学观点与政治主张2.《孟子》的文学特色3.掌握《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齐桓晋文之事》章等篇章第四章《荀子》与《韩非子》1. 《苟子》的主要文学成就2. 《韩非子》的主要文学成就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一节楚辞的来源1.什么是楚辞2.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第二节屈原的生平、时代和思想1.屈原的家世与生平主要事迹2.屈原的思想构成第三节屈原的作品1.屈原的艺术成就2.掌握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山鬼》、《涉江》等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汉赋的特征、渊源及其繁荣原因第一节1.汉赋的特征与渊源2.汉赋繁荣于汉代的原因第二节汉赋的发展演变及主要作家1.汉赋发展的分期2.枚乘、司马相如、张衡在赋史上的贡献第三节汉赋的评价1.汉赋的题材、内容与其思想意义2.汉赋的艺术表现第二章司马迁与《史记》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1.司马迁家世与生平中对其创作《史记》有促进作用的素因第二节《史记》的体制与思想内容1.《史记》的性质与体制2.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指导思想3.《史记》的思想内容第三节《史记》的艺术成就1.全面掌握《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叙事、语言等方面的艺术成就,能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2.掌握《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等篇章3.《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第四节《汉书》1.《汉书》在体制上对《史记》的继承与发展2.《汉书》在艺术上的特征第三章汉乐府诗歌1.“乐府“释义2.汉乐府诗的分类3.汉乐府诗歌思想内容上的主要特点4.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的特色5.掌握《陌上桑》、《上邪》、《孔雀东南飞》等作品第四章汉代五言诗第一节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1.掌握汉代五言诗的发展过程,各阶段五言诗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家、作品。

2.《古诗十九首》的思想艺术特点3.掌握《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明月何皎皎》等作品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文学第一节曹操、曹丕1.曹操在文学上的成就2.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3.掌握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曹丕《燕歌行》等作品4.“建安风骨“第二节曹植1.曹植创作的分期,各阶段的创作面貌2.曹植五言诗的成就与特色3.曹植的辞赋成就4.掌握《白马篇》、《杂诗》、《送应氏》、《洛神赋》等作品第三节建安七子与蔡瑛1.“建安七子”2.王粲的诗文成就及其代表作《七哀诗》3.蔡琰的代表作五言悲愤诗第二章正始作家与西晋时诗人第一节阮籍、嵇康1.阮籍、嵇康生活的时代环境2.阮籍五言诗的思想艺术特征3.嵇康的文学成就4.掌握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嵇康《赠兄秀才参军》(息徒兰圃)等作品第二节陆机左思1.陆机诗文创作的成就2.左思《咏史》诗的思想艺术特点3.掌握陆机《赴洛道中》、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等作品第三节西晋其他诗人1.“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所指诗人2.潘岳文学成就3.郭璞《游仙诗》思想艺术特点第三章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的时代、生平与思想1.陶渊明一生的分期2. 陶渊明的思想特点第二节陶诗的思想内容1.正确理解陶渊明的“静穆”与“金刚怒目”第三节陶渊明的艺术成就1.结合作品深入全面把握陶诗的艺术成就2.掌握《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等作品第四节陶渊明的地位和影响1.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陶渊明对后世诗人的影响第四章南朝诗文第一节谢灵运、鲍照1.谢灵运山水诗创作的成就与不足2.鲍照对诗歌题材的开拓3.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4.掌握谢灵运《登池上楼》、《石壁精舍还湖中作》,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拟行路难》等作品。

第二节齐、梁、陈诗人1.“永明体”的特点及代表作家2. 谢朓对山水诗的贡献3. 沈约在诗史上的贡献4. 何逊、阴铿的诗歌成就5. 南朝“宫体”诗的特点及代表诗人6. 掌握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沈约《别范安成》等作品。

第五章南北朝民歌1. 南朝民歌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2. 北朝民歌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3.掌握《西洲曲》、《木兰辞》等作品第六章北朝诗文第一节庾信1. 庾信的创作分期2. 庾信的诗文成就及特点3. 掌握《代咏怀》(榆关断音信)、《寄王琳》等作品第二节北朝散文1. 郦道元《水经注》的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2.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第七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小说溯源及其兴盛原因1. “小说”一词的涵义2. “志怪”小说兴盛于魏晋南北朝的原因3. “志人”小说繁荣的原因第二节志怪小说1.《搜神记》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第三节志人小说1.《世说新语》的作者与体例、主要内容2.《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第八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与批评第一节《典论·论文》与《文赋》1.曹丕《典论·论文》的主要理论价值2. 陆机《文赋》的主要理论价值第二节《文心雕龙》1.《文心雕龙》的体制与结构2.《文心雕龙》的主要理论建树第三节《诗品》1.《诗品》的体制2.《诗品·序》的主要观点3.《诗品》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概论1.唐代文学的分期及各期主要特点2.唐诗繁荣的原因第二章初唐诗坛第一节贞观诗风1.贞观诗风的特点2.“上官体”的特点与价值第二节“四杰”与“沈宋”1.“四杰”在唐诗发展历程中的贡献与局限2.“沈宋”的诗歌成就3.杜审言的诗歌成就4.掌握骆宾王《在狱咏蝉》、卢照邻《长安古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从军行》、宋之问《度大庾岭》、沈佺期《独不见》等作品第三节陈子昂、张若虚1.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及其评价2.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3.掌握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感遇·兰若生春夏》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作品第三章盛唐诗歌第一节盛唐前期诗人1.贺知章的绝句特点2.张说对唐诗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二节山水田园诗派1.山水田园诗兴盛于盛唐的原因2.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特点3.王维的生平与思想4.王维诗的艺术特点5.掌握孟浩然《过故人庄》、《夜归鹿门歌》,王维《山居秋暝》、《汉江临眺》、《使至塞上》、《竹里馆》等作品第三节边塞诗派1.边塞诗概念的界定2.高适、岑参诗创作的不同特点3.王昌龄七言绝句取得的成就4.掌握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王昌龄《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王之涣《凉州词》等作品第四章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与思想1.李白的个性与其思想构成第二节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与特点1.李白乐府与歌行的特点与成就2.李白七言绝句的特点3.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4.掌握《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独坐敬亭山》等作品第三节李白的地位和影响1.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李白对后世的影响第五章杜甫第一节杜甫的家世、生平与思想1.杜甫的家世与其一生的分期2.杜甫的思想特征第二节杜甫诗的思想内容1.杜甫的“诗史”性质第三节杜甫的艺术成就1.杜甫的艺术风格2.杜甫叙事诗成就3.杜甫律诗成就4.掌握杜甫《兵车行》、《石壕吏》、《春望》、《羌村三首》、《登高》、《江南逢李龟年》、《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等作品第四节杜甫的地位与影响1.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杜甫对后世的影响第六章大历诗风第一节刘长卿与韦应物1.刘长卿五律创作的特色2.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特色3.掌握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韦应物《滁州西涧》、《寄全椒山中道士》等作品第二节大历十才子与李益1.大历时期的诗歌内容与艺术风格总体特色2.李益边塞诗的成就3.掌握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等作品第七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第一节韩孟诗派1.韩孟诗派的主要成员及总体特征2.韩愈诗歌成就与特点3.孟郊诗歌特点4.贾岛诗歌特点5.李贺诗歌的艺术特征6.掌握韩愈《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孟郊《寒地百姓吟》《游子吟》、贾岛《题李凝幽居》、《暮过山村》李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作品第二节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1.刘禹锡、柳宗元的政治遭遇2.刘禹锡诗的主要题材与艺术特色3.柳宗元诗的主要题材及艺术特色4.掌握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竹枝词》柳宗元《渔翁》《江雪》《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等作品第八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第一节白居易的生平与思想1.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2.白居易的思想构成第二节白居易的诗论及其讽谕事1.白居易诗歌创作主张及其利弊2.白居易讽喻诗的特点第三节白居易《长恨歌》与《琵琶行》1.《琵琶行》与《长恨歌》的主题2.掌握《琵琶行》、《长恨歌》、《轻肥》、《卖炭翁》等作品第四节元稹张籍王建1.张籍、王建的乐府诗的特点2.元稹诗歌创作成就3.掌握张籍《野老歌》王建《望夫石》元稹《遗悲怀》等作品第九章唐代散文1.了解唐代政治变革与文体文风改革的内在联系2.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3.韩愈、柳宗元古文创作的艺术成就4.晚唐古文衰落与骈文复兴的情况5.掌握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杂说》柳宗元《三戒》《钴鉧潭西小丘记》等作品第十章晚唐诗坛第一节杜牧1.杜牧诗歌创作主张2.杜牧七绝的创作特色3.掌握《过华清宫绝句》、《赤壁》、《山行》等作品第二节李商隐1.李商隐的生平与其诗歌的题材内容2.李商隐爱情诗的成就3.李商隐诗的艺术成就4.掌握《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安定城楼》、《乐游原》等作品第三节其他晚唐诗人1.温庭筠诗的艺术特色2.韦庄《秦妇吟》的内容3.韩偓“香奁集”诗作特色第十一章唐代传奇与变文1.唐传奇概念的界定2.唐传奇繁荣的原因3.唐传奇发展各阶段概貌、代表作品4.掌握《柳毅传》、《李娃传》、《虬髯传》等作品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5.了解俗讲与变文的特色及产生背景第十二章唐五代词1.了解词的起源及主要特点2.掌握“敦煌曲子词”、“花间词”等名词3.韦庄词与温庭筠的区别4.李煜在词史上的贡献5.掌握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韦庄《菩萨蛮·人人说尽江南好》、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