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2011年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2011年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2006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免征额:课税对象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数额中,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2.保值国债:在国债发行时已确定利率基数,但为了避免物价上涨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国债利率还随市场的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涨。

3.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4.信用:经济上的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5.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所要达到和实现的某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个历史范畴。

2.我国现行税率可分为三种: 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3.国债的发行价格一般有三种: 平价折价溢价

4.财政信用措施主要有: .公债和财政贷款

5.信用的职能有资金再分配提供和创造货币

6.股份制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形式。

7原始存款的策源地是中央银行,派生存款的策源地是商业银行

8.中央银行具有政策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

9.外汇市场有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之分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属于( B )范畴1.B

2.C

3.A

4.C

5.B。

6. B

7. A

8. B

9. A 1 0. B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

2.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 C

A个人消费的需要B.企业生产的需要C社会的公共需要D.家庭的生活需要

3.劳动力再生产费用也是决定( A )高低的主要因素。

A.剩余产品价值率

B.产品合格率

C.工资增长率

D.物价指数

4.国债是指( C )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方式,通过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

A.企业

B.团体

C.政府

D.个人

5。财政补贴的对象是( B )。

A.政府机构

B.企业和居民

C.失业者

D.伤残人

6.( B )是商业银行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

A.银行资本金

B.存款负债

C.向中央银行借款

D.同业拆借

7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A )、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国农业银行

8.( B )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保险。

A.原保险

B.再保险

C.单一保险

D.综合保险

9.( A )是金融机构之间旨在调剂资金头寸余缺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的货币市场业务方式。

A.同业拆借

B.票据承兑

C.票据贴现

D.国债回购业务

l0. ( B )是由银行发行的一种票据,俗称钞票。

A.支票

B.银行券

C.大额存款单

D.股票

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4 5.

1.财政具有( ACE )职能。A.资源配置C.收人分配E.经济稳定

2.税收三要素是指(. ABC )。A.纳税人B课税对象C. 税率

3.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政府采购政策B政府采购法则C.政府采购程序D政府采购管理

4.决定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是(. BD )B 平均利润率D借贷市场中资金供求对比状况

5.国际租赁包括(ABCDE )。

A.金融租赁B经营租赁C.维修租赁D衡平租赁E.回租租赁和综合性租赁

五、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

1.财政在社会再生产四大环节中属于流通环节。1.“流通”改为“分配”

2.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是纳税人。2.“纳税人”改为“征税对象

3.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3.“广义”改为“狭义

4.利率灵敏性率大于1,市场利率上升,银行收益减少;市场利率下跌,银行收益增加。

4.“大”改为“小”

5.掉期交易一般是为了投机牟利5.“投机牟利”改为“轧平头寸”

六、问答题(第1,2,3题,每题6分,第4题7分,共25分)

1。税收有哪些特征?如何理解?

①强制性:指国家依据法律征税,而并非一种自愿缴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2分)

②无偿性: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就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需要付给纳税人任何代价。<2分)

③固定性: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收比例,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

2.简述分税制的概念及其优点。

分税制是在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人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2分)

优点:

①有利于理顺并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消除政府之间财力分配的随意性,使各级政府真正建立起独立的一级预算。<1分)

②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促进整个财政收人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中央财

政收人占全国财政收人的比重,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1分)

③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和政府职能的转移,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理调整

④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财政支援,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1分)

3.简述制约信用扩张与收缩的因素。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了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减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以及实现金融的宏观调控,中央银行用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必须缴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它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和派生存款量成反比。(3分)

②付现率:亦称现金漏损率,指借款人以现金形式支取贷款的数量占贷款总量的比例。借款人以提取现金形式支取贷款,使得银行的存款余额减少,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便的情况

下,意味着银行必须减少贷款的发放,由此引起整个银行体系信用规模的缩小。(3分)

4.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①融通资金的功能: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一是资金供需双方的融资;二是金融机构间的融资;三是地域间的资金转移,有利于国际与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往来。(2分)

②积累资金的功能: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方运用股票、债券的发行筹措资金,从事生产活动;资金盈余方则通过购买股票、债券,将自己一部分积蓄提交给证券发放者,从事投资活动,这样,以金融工具为媒介,完成了资金投资、增值、积累的全过程。(2分)

③降低风险的功能:金融市场拥有众多的金融工具可供投资者选择。金融工具有高度的风险性,金融市场的运作有以严格的法定规则为依据。这一切使投资者一方面能分散风险,另一方面有可得到法律的保护,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2分)

④宏观调控的功能:金融市场是中央银行推行货币政策的场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吞吐基础货币,直接调控社会货币供应量。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买卖和发行,实质是资金的重新分配和组合,利率的变动使资金得以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的宏观调节。<1分)

七、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假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原始存款为20。万元,试计算存款乘数、派生存款扩张倍数、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大总额、派生存款总量

1.解: 存款乘数=1=1000=10派生存款扩张倍数=10-1=9

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大总额=200 X 10=200。万元派生存款总量=2000一200=1800万元

2.一张票据面额为400。元,60天后到期,年贴现率为1000,计算:银行向持票人的付现额为多少?

2.解: 贴现付现额=4000 X (1一10% X 60/360) -=393

3. 33元

------------------------------------------------------------------------------------------------------------------------- 2007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财政职能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2.财政政策:指政府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与手段。

3.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是国家关于各类银行及各级银行对信贷资金管理权限划分的规定。

4.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借助一些短期的、数量化的金融指标作为实现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的传导体和指示器。

5.保险:可以从两个角度定义:一方面,保险是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另一方面,保险是一种因合同而产生的法律关系。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1.国债具有三个特征(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2,以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为标准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3.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大致分为:(高度集中分散管理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

4.我国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理。

5.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6.信用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

7.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包括三个环节: (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8.西方通货膨胀成因理论中,需求拉上论侧重(社会总需求)的过度;成本推动论侧重(社会总供给)的增加。

得分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在财政收人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是( C ) A. C B. V. C. M D. C+V

2.国家征税的依据是( C )。

A.生产资料所有权

B.产品所有权

C.国家政治权力

D.剩余价值支配权

3.财政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转移的支出是( B )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可控性支出

D.不可控性支出

4.下列属于公用经费的是( A )。A.公务费B.工资C.职工福利费D.补助工资

5。财政赤字是否具有扩张社会需求的作用,主要取决于( C )。

A.财政透支

B.动用上年结余

C.是否具有“创造货币”的性质

D.发行国债

6.( B )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形式。A.私人B.股份制C.国家D.中央

7.保险是一种( B )制度。A.经济管理B经济补偿C.社会保障D.社会福利

8.( D )是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以避免汇率风险。

A.即期外汇交易

B.远期外汇交易C,地点套汇D.掉期交易

9.一般而言,社会成员中,通货膨胀的受害者是( C )。

A.政府

B.企业

C.居民

D.投机商

10 ( A )是因进出口商品而引起的收支。

A.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

C.单方面转移

D.特别提款权

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1.影响财政收人规模下限指标的因素一类是刚性的.下列中属于刚性因素的有(ACDE)

A.国防费支出C.行政管理费支出D警察部队支出E.教育费支出

3.分税制包括(ABCE )等多方面内容。A.分税B分权C.分征E.分管

4.商业银行的管理原则可概括为(ACE) A.盈利性原则C.安全性原则E.流动性原则

5.金融市场的功能有(.ABDE )

A.融通资金B积累资金C.管理资金D降低风险E。宏观调控

得分评卷人

五、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

1.财政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1.“企业”改为“国家”

2.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保险的核心内容。2.改为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3.信用是一种经济上的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双方面让渡。“双”改为“单”

4.借款负债是商业银行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选.“借款”改为“存款

5.信托的基本职能是信用服务。信用服务”改为“财务管理

六、问答题(第1,2,3题.每题6分,第4题7分,共25分)

1.简述财政三大职能的含义。

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改变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分)

收人分配职能是指国家财政通过集中性收支调节社会上收人与财富的分配,使之达到公

平与公正的分布状态。<2分)

经济稳定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实现记经济稳定的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

支平衡、合理的经济增长率。(2分)

2.简述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实质。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问规定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

管理职权的一项根本制度。(4分)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处理预算资金分配和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问题3.简述中央银行三大职能的含义。

政策职能:根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应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和制定金融政策通过利率信贷汇率政策等措施,改变社会货币信用的总量和方向,影响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和利润.最终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微观领域得到落实。(2分)

管理职能: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全和稳定,防止金融紊乱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必须采

取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措施,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2分)

服务职能:中央银行有义务对政府、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主要体现

在其办理的各种业务中。(2分)

4.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

紧缩政策: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达到收缩货币供应F}_以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紧缩财政支出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紧缩货币政策的措施主要有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2分)

供给政策:通过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以弥补供需缺口,从而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和

方法。供给政策运用的措施一般有:降低所得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等。(2分)

控制物价和工资:政府采取限制物价和工资上升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的过猛势头,但不宜长久使用。(2分)

币制改革:当通货膨胀已达到恶性程度时,应该是实行币制改革。历史上曾采用过废弃、

恢复和减值三种。(1分)

七、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l.假设法定准备金率为20%,原始存款为400万元,试计算存款乘数、派生存款扩张倍

数、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大总额、派生存款总量。

2.一张票据面额为3000元,60天后到期,年贴现率为1000,问:银行向持票人的付现额

为多少?

1.解:

存款乘数=1/20%=5

派生存款扩张倍数=0一1二4

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大总额=400 X } =2000万元

派生存款总量二2000-400二100。万元

2.解:

贴现付现额=3000 X (1一10肠X60; 360)=2950元

2008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起征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

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时,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2.复式预算: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

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3.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和调节货币信用量的经济政

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大内容。

5.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政治)条件

2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为标准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补偿性支出)(消费性支出)( 积累性支出)

3.财政政策工具可以分为(财政措施)(财政信用措施)

4.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制部分基金制)

5. 1994年,我国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

6.目前,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托合作类金融机构)

7.保险职能有: (分散危险)(组织经济补偿)(融通资金)

8(汇率)是外汇买卖中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率。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D 2. A 3. C 4. A 5. C6.. A 7. A 8. B 9. C 10. B

1.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D )。

A,社会产品C+V+M B.折旧基金C C.职工劳动报酬收人V D.剩余产品价值M

2.财政是以( A )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国家B.企业C.个人D.法人

3.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 )。A.控股制B.财政供给制C.招标制D.财政透支

4.综合财政计划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 )计划。

A.国家预算

B.银行信贷收支

C.现金收支

D.企业部门财务收支

5.(C)是指政府的借贷活动,其主要形式是由政府发行债券以筹措资金。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U.消费信用

6.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A )。A.国家预算管理体制B.税收管理体制C.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D.文教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

7.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A)

A.国家预算拨款

B.自由资金

C.企业存款

D.居民存款

8.派生存款的策源地是( B) 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专业银行D.政策性银行

9(C)是指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A.货币政策

B.货币政策目标

C.货币政策工具

D.货币政策的依据

10(B)是一国货币同关键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A.套算汇率

B.基本汇率

C.兑换收人

D.交叉相除法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ACD 2. ABCU 3. BCDE 4. ACE 5. ABCD

1.税收具有(ACD )的特征A.强制性B.层次性C.无偿性D.固定性E.深刻性

2.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的内容有(ABCD)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D.社会优抚E.社会分配

3.金融工具一般具有(BCDE )的特征。

A.无偿性

B.有偿性

C.流动性

D.安全性

E.收益性

4中央银行具有(ACE )职能。A.政策B资源配置C.管理D分配E.服务

5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有(ABCD)

A.紧缩政策

B.供给政策

C.控制物价和工资

D.币制改革

E.调节自然失业率

五、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

1.财政作用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作用”改为“职能”

2.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都属于社会分配的非生产性支出。“分配”改为“消费”

3.中央国库业务由财政部代理。“财政部”改为“中国人民银行”

4.降低风险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降低风险”改为“融通资金”

5.保险是一种经济管理制度。“管理”改为“补偿”

六、问答题(第1,2,3题,每题6分,第4题7分,共25分)

1.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

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即在全国或整个地区建立一个管理机构,集中管理社会保障事务。其优点是社会互助、协调性较好,政令畅通,运行简便,成本低,保险落实。(2分)分散管理模式:即在立法与行政监督上集中统一,但在运作管理上是分散的,属于不同的机构。其优点是适应性较好,参保的企业、团体、个人的主体意识较强,积极性高启动较快,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即把统一性强的保险项目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把独立性强的项目或环节分散管理。其兼有前两者的优点,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大多数是发达国家。(2分)

2.简述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和特点。

预算外资金是指根据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财政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自收自支的那部分财政资金。(2分)特点:自主性(1分)专用性(1分)分散性(1分)灵活性(1分)

3.简述中央银行一般性政策工具的内容。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规模,从而间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2分)再贴现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和准备金,间接干预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2分)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直接参与有价证券买卖,从而影响和控制市场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一种操作方法。(2分)

4.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有哪些?简单说明。

需求拉上论:经济运行过程中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社会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起的币贬值,物价总水平的上涨。(2分) 成本推动论: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菲利普斯曲线论:即使社会尚未充分就业,同样可能产生通货膨胀,而且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循反方向移动,弗里德曼提出“自然失业率”理论,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修正:当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物价不断上升,反之相反结构失调论: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1分)

国际传导论:现代社会国际经济交往增多,一国通货膨胀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传导至他国,引起他国共同发生通货膨胀。(1分)

七、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假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 ,原始存款为600万元,试计算存款乘数、派生存款扩张倍数、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大总额、派生存款总量。

存款乘数二1-. 2000=10

派生存款扩张倍数=5一1=4

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大总额=600 X 5=3000(万元)

派生存款总量=3000一600=2400(万元)

2.一张票据面额为20000元,60天后到期,年贴现率为1000,计算:银行向持票人的付现额为多少?

贴现付现额= 20000 X (1一10 } X 60/360) =19666. 67(元)

5信托:是财产的所有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鉴定合格,将其财产委托信托机构全

权代为经营、管理或处理的行为。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人分配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2.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3.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有(成本一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

4.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5.我国统一货币流通包括领域(现金流通)和(转账结算)领域。

6.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是特殊的金融管理机构。

7.信托的职能有(财务管理资财融通信用服务)

8.紧缩财政政策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三、单项选择(每题i分.共to分) l. B 2. B 3. C 4. B 5. C 6. A 7. D 8. B 9. C 10. B

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 B ) A.政治和文化B.经济和政治C.经济和效益D.政治和历史

2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主要是起因于( B )的不同

A.纳税人一

B.课税对象'

C.税率

D.加成和减免

3.( C )的利率是根据市场物价变动幅度而浮动的。

A.固定利率国债

B.市场利率国债

C.保值国债

D.普通国债

4.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 B )审查和批准。A.政协B.人民代表大会C.法院D.财政部门

5.在编制预算时就已经安排了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人,称为( C )

A.决算赤字

B.财政赤字

C.赤字财政

D.财政结余

6.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A)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7.银行在技术上的创造货币能力能否发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D)

A.银行贷款

B.银行存款

C.提现率

D.社会再生产等若干内在因素

8.( B )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A.中央银行C.保险公司

B.商业银行D.证券公司

9.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同时具备( C)

A.强制性、相关性、可控性

C.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l0.表示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称为(B )

A.升水C.平价

B.贴水D.兑换收人

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l. ACD 2. BCDE 3. ACE 4. ACE 5. ABCDE

1.财政是个( )范畴。A.经济B.政治C史化D.分配E历文

2.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有( )几个方面。

A.企业税后留利

B.国家预算资金D.发行新债收人

C.预算盈余E.偿债基金

3。内在稳定器主要包括( )

A.累进的公司(企业)所的税

B.增值税

C.个人所的税

D.消费税

E.有明确条件规定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4.保险的职能有( )

A.分散危险C.组织经济补偿E.融通资金

B.组织收人D.安排支出

5·具有代养性的西方国家通货膨胀成因理论有( )

A.需森上论

B.成本推动论E.国际传导论

C.菲利普斯曲线论

D.结构失调论

五、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

1.财政是国家凭借全社会生产资料所有权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

“全社会生产资料所有权”改为“政治权力”

2.财政补贴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改为“国家”

3.信用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和创造货币的职能。“提供和创造货币”改为“资金再分配”

4.商业银行存款是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商业银行存款”改为“流通中货币”

六、问答题(第1,2,3题,每题6分,第4题7分,共25分)

1.简述国债的特征。

有偿性: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财政资金,政府必须作为债务如期偿还。还要按事先规定的条件向认购者支付一定数额的利息。(2分)

自愿性:国债的发行和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认购者买与不买,购买多少,完全由认购者自己根据个人和单位情况自主决定,国家并不能指派具体的承购人.灵活性: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一般完全由政府根据财政资金的丰裕程度灵活加以确定.不能通过法律形式预先加以规定。<2分)

2.简述相机抉择稳定器的概念及主要的财政政策工具。

相机抉择稳定器指为了使经济达到预定的总需求水平和就业水平,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所采取的财政措施.相机抉择稳定器主要包括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规定;调整转移支付条件;调整加速折旧政策等。<3分)

3.简述中央银行一般性政策工具的内容。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信

用创造规模,从而间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再贴现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和准备金,间接干预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直接参与有价证券买卖,从而影响和控制市场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一种操作方法。(2分)

4.简述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

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货币金融业的总和,它由经营国际货币业务的金融机构所组成。

国际金融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它不受任何一国法规的确管制;市场的范围广,包括西方国家所有的离岸金融业务中心,非居民投资者和借款人可以任意选择投资和借款地点;(2分)

市场上的借贷活动,主要是在外国贷款人或投资人与外国借款之间进行的;市场上的借贷的货币,以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为主。<1分)

七、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00,原始存款为300万元,试计算存款乘数、派生存款扩张倍数、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大总额、派生存款总量。

存款乘数=1/20%二5

派生存款扩张倍数“5一1=4

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大总额二300 X 5=1500万元

派生存款总量=150。一300=1200万元

2。一张票据面额为1000元,60天后到期,年贴现率为1000,计算:银行向持票人的付现额为多少?

贴现付现额二1000 X (1一100o X60/360)=983. 33元

财政与金融课程作业: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外部效应:指的是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私人得益与社会得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3、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 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运动。 5、汇价: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6、货币头寸:是商业银行每日收支相抵后,资金过剩(多头寸)或不足(少头寸)的数量。 二、填空题 1、市场失灵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公共产品、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 2、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税收收入、企业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3、税收的形式特征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4、信用的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 5、财政支出的原则有:量入为出、优化支出结构、公平与效率兼顾。 6、金融创新主要发生在五个方面:金融工具创新、交易技术创新、市场形态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方式创新。 7、中央银行一般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政策。 三、判断题 1、利息来源于劳动者所创造出的价值的一部分。(√) 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3、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专门 从事商业性的金融活动。(×)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发放贷款,而不是吸收存款。(×)5、金融创新,是指来自金融业内部的种种创造性的变革。(√) 6、信托以信任为核心,资财为基础,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 7、证券行市是指在证券流通市场上买卖证券的价格。(√) 8、货币流动性程度,即指货币变为现款的能力。(√) 9、金融工具交易的方式按达成交易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交易和间接交易。(√)10、证券业监管方式有:官方监管、自律、社会公众监督。(√)11、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发行过度,主要表现是个别物价上涨。(×)12、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存量。(×)13、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14、外汇交易泛指国际上不同货币之间的各类买卖业务。(√)15、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外汇汇率一起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三大支柱。(√)16、狭义的国际储备即指借入储备。(×)17、货币能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四、简答题 1、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答: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学界的三类观点: A、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增加产出的效应。①,提高货币供给,可刺激有效需求,满足财政赤字的弥补需求;②,通货膨胀通过物价上涨中利益的得失,利于高收入阶层的国民收入再分配;③,物价上涨,企业的利润提高,从而刺激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 B、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益,具有减少产出的效应。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生产过程紊乱、生产性投资减少、破坏了商品的正常流向、改变了原有收入和财富占有的比例、市场混乱、囤积居奇、投机活动猖獗),妨碍着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都证明了这一点。 C、中性。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实际上不产生任何影响。由于公众存在合理预期,在一定时间内会对物价上涨作出合理的行为调整,这种调整会抵消通货膨胀产生的各种影响。 2、利用外资的形式有哪些? 答: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中外合作。 3、我国弥补财政赤字,基本上有哪几种方式? 答: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A,筹集财政收入(遵守利益兼顾、增产节约开辟财源、正确处理筹集收入与发挥经济杠杆功能、区别对待合理公平的原则); B,发行国债(国债的管目标:1,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2,满足投资者的需求,3,利息成本最小化,4,减少国债流动性。); C,控制财政支出(遵守量入为出与收支结合、厉行节约与讲求效益、统筹兼顾与全面安排的原则); D,严格执行国家预算。 4、企业投资行为引起债权债务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答:合同是债权产生最主要的原因。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司法上权利。相对於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司法上义务。债权和债务都不能单独存在,否则即失去意义。债发生的原因主要可分为契约、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债的消灭原因则有

财政与金融 习题集 含答案

《财政与金融》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财政与金融》(编号为02004)共有单选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判断分析题,论述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论述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购买支出的是()。 A. 财政补贴支出 B. 债务利息支出 C. 行政管理费支出 D. 社会保险费支出 2.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社会福利 B. 社会保险 C. 社会救济 D. 商业保险 3.财政收入的规模,从根本上讲决定于()。 A. 社会消费的规模 B. 生产的规模 C. 商品交换的规模 D. 建设资金需要的规模 4.从社会经济所有制构成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所有制经济。 A. 国有 B. 集体 C. 个体 D. 中外合资 5.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来看,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 A. C B. V C. C+V D. M

6.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是()。 A. 9级全额累进税率 B. 5级超额累进税率 C. 9级超额累进税率 D. 20%的比例税率 7.下列税种中,属于所得课税的有()。 A. 农业税 B. 关税 C. 耕地占用税 D. 证券交易税 8.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 A. 20% B. 30% C. 33% D. 40% 9.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A. 设立偿债基金 B. 依赖财政盈余 C. 预算列支 D. 举借新债 10.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 A. 处理预算资金上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B. 处理国家与企业的物质利益关系 C. 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D.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1.我国从1994年起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A. 总额分成 B.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C. 分税制 D. 划分税收,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12.货币流通量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变化。 A. 正比 B. 反比

财政与金融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4

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财政: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2、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3、财政收入: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务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是国家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价值形态。 4、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5、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6、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7、免征点: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8、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 9、间接税: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10、国债:即国家公债,是指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二、填空题 1、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社会条件。 2、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3、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 4、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5、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相应地可将财政预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大类。 6、分析与确定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数据法和要素分析法。 7、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8、课税对象是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 9、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10、对特定的纳税人实行加成税征,加一成等于加正税税额的10%

《财政与金融》A卷试卷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A卷) 专业:学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财政属于( )范畴。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2.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 A个人消费的需要 B.企业生产的需要 C社会的公共需要 D.家庭的生活需要 3.劳动力再生产费用也是决定( )高低的主要因素。 A.剩余产品价值率 B.产品合格率 C.工资增长率 D.物价指数 4.国债是指( )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方式,通过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 A.企业 B.团体 C.政府 D.个人 5.财政补贴的对象是( )。 A.政府机构 B.企业和居民 C.失业者 D.伤残人 6.( )是商业银行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 A.银行资本金 B.存款负债 C.向中央银行借款 D.同业拆借 7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国农业银行 8.( )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保险。 A.原保险 B.再保险 C.单一保险 D.综合保险 9.( )是金融机构之间旨在调剂资金头寸余缺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的货币市场业务方式。 A.同业拆借 B.票据承兑 C.票据贴现 D.国债回购业务 l0. ( )是由银行发行的一种票据,俗称钞票。 A.支票 B.银行券 C.大额存款单 D.股票 11.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 A.社会产品 C+V+M B.折旧基金C C.职工劳动报酬收人V D.剩余产品价值 M 12.财政是以( )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A.国家 B.企业 C.个人 D.法人 13.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A.控股制 B.财政供给制 C.招标制 D.财政透支 14.综合财政计划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计划。 A.国家预算 B.银行信贷收支 C.现金收支 D.企业部门财务收支 15.(C)是指政府的借贷活动,其主要形式是由政府发行债券以筹措资金。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16.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 )。 A.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B.税收管理体制 C.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D.文教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 17.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 A.国家预算拨款 B.自由资金 C.企业存款 D.居民存款 18.派生存款的策源地是( )。

财政与金融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4学习资料

财政与金融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 4

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财政: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2、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3、财政收入: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务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是国家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价值形态。 4、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5、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6、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7、免征点: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8、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 9、间接税: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10、国债:即国家公债,是指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二、填空题 1、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社会条件。 2、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3、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 4、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5、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相应地可将财政预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大类。 6、分析与确定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数据法和要素分析法。 7、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8、课税对象是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 9、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10、对特定的纳税人实行加成税征,加一成等于加正税税额的10%

财政与金融试卷

财政与金融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固有的功能。它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 2.社会保险制度包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3.税收的基本要素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和税基、税率。 4.金融是指简单来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5.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职能有四个:服务职能、调节职能和管理职能。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形式不包括 ...( C ) A.增值税 B.营业税 C.财产税 D.消费税 2.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经常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其划分标准是( ) A.预算收入的性质 B.预算的级次分类 C.收入来源的经济部门 D.财政收入的组织形式

3.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的方法转移税收负担的税负转嫁方式称为( A ) A.前转 B.后转 C.散转 D.税收资本化 4.预算年度的期限通常为( A)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四年 5.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B) A. 商业银行 B. 中央银行 C. 政策性银行 C. 非银行金融机构 6.我国一般采用的利息率是(B ) A. 年利率 B. 月利率 C. 日利率 D. 厘利率 7.一国制定和执行政府货币政策的金融机构是(B) A. 商业银行 B. 中央银行 C. 政策性银行 D. 专业银行 8.保险最基本的职能是(B ) A. 经济补偿 B. 分散风险 C. 筹集资金 D. 防灾防雨 9.保险合同的内容是指(A) A. 保险合同的形式和条款 B. 保险利益

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财政与金融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征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 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时,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2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腑的商品和劳务,也包括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3.复式预算: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预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4.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和调节货币信用量的经 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大内容。 5.信托:是财产的所有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鉴定合格,将其财产委托信托机构 全权代为经营、管理或处理的行为。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2.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3.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有成本分析法、效益最低选择法、费用公共劳务收费法。 4.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5.我国统一货币流通包括现金流通领域和转账结算领域。 6.中央银行是的银行、的银行、的银行,是特殊的金融管理机构。 7.信托的职能有财务管理、资财融通、信用服务 8.紧缩财政政策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 B )。 B.经济和政治 2.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主要是起因于( B ) B.课税对象 3.( C )的利率是根据市场物价变动幅度而浮动的。 C.保值国债 4.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 B )审查和批准。 B.人民代表大会 5.在编制预算时就已经安排了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称为( C )。 C.赤字财政 6.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A )。 A.商业信用 7.银行在技术上的创造货币能力能否发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D )。 D.社会再生产等若干内在因素 8.( B )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财政与金融》作业参考答案

《财政与金融》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答: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P2 2、答: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P5 3、答: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务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是国家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价值形态。P11 4、答: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P23 5、答: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P24 6、答: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P25 7、答: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P25 8、答: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P27 9、答: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P27 10、答:即国家公债,是指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P43 二、填空题 1、经济、社会 P1 2、国家 P4 3、剩余产品 P5 4、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P5 5、税收、非税收 P11 6、经济数据法、要素分析法 P17 7、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P22 8、课税对象P24 9、税源 10、10 P25 11、增值、消费、营业、关税P30 12、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P31 13、从价、从量 P32 114、一般、级差 P38 15、有偿P43 16、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P44 17、平价、折价、溢价值 P48 18、公募法、承受法、出卖法、支付发行、强制摊派 P49 19、分期逐步、抽签轮次、市场购销、到期一次性 P51 20、金融市场利率、政府的信用状况、银行利率水平、社会资金供给状况。P20 三、单项选择题

(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金融保险)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902)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一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①、剩余产品 ②、社会产品 ③、必要产品 ④、社会财富 2、对国有企业利润征收的所得税属于() ①、企业收入 ②、债务收入 ③、税收收入 ④、其他收入 3、下列税种中,属于所得课税的有() ①、农业税 ②、关税 ③、耕地占用税 ④、证券交易税 4、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最常用的一种手段,是将利润() ①、转移到高税国实现 ②、转移到低税国实现 ③、隐瞒 ④、抽逃 5、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是() ①、资源性国有资产 ②、经营性国有资产 ③、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④、有形国有资产 6、我国财政支出中的补偿支出是() ①、基本建设支出 ②、债务支出 ③、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④、挖潜改造支出 7、实现以外延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方式是() ①、基本建设 ②、大修理 ③、更新改造 ④、改建重建 8、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①、社会福利 ②、社会保险 ③、社会救济 ④、商业保险

9、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①、设立偿债基金 ②、依赖财政盈余 ③、预算列支 ④、举借新债 10、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 ①、处理预算资金上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②、处理国家与企业的物质利益关系 ③、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④、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1、我国最基本的信用形式是() ①、商业信用 ②、银行信用 ③、国家信用 ④、消费信用 12、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中央银行制度是属于() ①、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 ②、复合型中央银行制度 ③、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 ④、准中央银行制度 13、在商业银行的传统负责业务中处于最重要地位的业务是() ①、资本金 ②、各项存款 ③、发行债卷 ④、借款 14、信托机构接受委托,对其财产进行经营、管理或处理的业务是() ①、信托类业务 ②、委托类业务 ③、代理类业务 ④、融资租赁业务 15、保险职能中,能体现保险经济活动内在功能的是() ①、融能资金 ②、组织经济补偿 ③、分散危险 ④、增加投资收益 16、证券交易所经纪人与外界证券商或客户的中介者,叫做() ①、证券代理人 ②、证券买卖者 ③、掮客 ④、证券咨询机构 17、目前,我国将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Mo通常是指() ①、企业单位的活期存款 ②、流通中现金 ③、居民储蓄存款

财政与金融期末试卷

第1页,共4页 第2错误!未指定书签。页,共4页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学院: 座号: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密 封 试卷编号: 2017级会计专业《财政与金融》期末试卷 试卷类型: A 卷 2018~ 2019学年 第一学期 考试时间:90分钟 出题单位 出题老师 印刷份数 教研室主任 院部主任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成绩 题分 20 20 20 20 20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20分) 1、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是( )。 A 、计划财政 B 、家计财政 C 、公共财政 D 、生产建设财政 2、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收支分配活动是( )。 A 、金融 B 、财政 C 、个人分配 D 、公司财务 3、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上,必须考虑区域和城乡间的发展差距,这体现了公共财政( )特征。 A 、弥补市场失效 B 、提供公平服务 C 、非盈利性 D 、法制性 4、各国政府普遍运用的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 A 、税收 B 、国有资产收益 C 、专项收入 D 、债务收入 5、下列选项中,成为我国财政收入基础的是( )。 A 、工业 B 、农业 C 、交通运输业 D 、商业服务业 6、发行公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 )。 A 、筹集建设资金 B 、稳定物价 C 、弥补财政赤字 D 、调节经济 7、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是( )。 A 、税收对象 B 、纳税环节 C 、纳税人 D 、税率 8、被认为最具负担公平的税率制度是( )。 A 、比例税率 B 、实际税率 C 、平均税率 D 、最低税率 9、我国各级政府预算的审批机关是( )。 A 、本级政府 B 、本级财政部门 C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D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0、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 A 、C 部分 B 、V 部分 C 、M 部分 D 、V 和M 部分 11、纸币之所以能够产生,跟货币执行( )职能的特点有关。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2、货币制度基本的内容是规定( )。 A 、货币材料 B 、货币单位 C 、货币名称 D 、价格标准 13、当央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时,将导致货币的供应量(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确定 D 、不变 14、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 )形式提供的信用。 A 、商品 B 、货币 C 、资本 D 、证券 15、实际利率等于( )。 A 、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之差 B 、名义利率加通货膨胀率之和 C 、市场利率减官定利率之差 D 、市场利率加官定利率之和 16、由国家根据立法采取强制行政手段加以实施的保险是( ) A 、商业保险 B 、社会保险 C 、平安保险 D 、社会福利 17、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范围是( )。 A 、生产领域 B 、流通领域 C 、消费领域 D 、货币领域 18、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首要目标是( )。 A 、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形式增长 B 、信贷收支平衡 C 、充分就业 D 、国际收支平衡 19、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必须向中央银行交纳的存款为( )。 A 、支付准备金 B 、特别存款 C 、超额准备金 D 、法定存款准备金 20、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中国 D 、意大利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20分) 1、财政支付的形式包括( )。 A 、无偿拨付 B 、货币形式 C 、有偿贷款 D 、实物形式 E 、公用经费 2、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包括( )。 A 、对个人贷款 B 、收购金银、外汇 C 、买卖政府债券 D 、对金融机构贷款 E 、对工商企业贷款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担负( )的职能。 A 、配置资源 B 、收入分配 C 、调控市场 D 、稳定经济 E 、稳定政治 4、财政支出的无偿使用形式具体有( )形式。 A 、财政贴息 B 、财政拨款 C 、政府采购 D 、转移支付 E 、税式支出 8、下列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是( ) A 、保险公司 B 、投资银行 C 、国有商业银行 D 、股份制商业银行 E 、信用社 6、市场机制存在的被称为“市场失灵”的固有缺陷包括( )。 A 、垄断 B 、外部效应 C 、公共物品 D 、私人产品 E 、收入分配不公 7、财政转移性支出具有的特点包括( )。 A 、无偿性 B 、有偿性 C 、等价性 D 、非等价性 E 、随意性 得分 得分

财政与金融历年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大学河南省轻工业学校函授站考试题A 课程:财政与金融学考试日期年月日 专业班号: 姓名:学号: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货币的本质性是( A ) A.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 B.商品 C.单纯储存的物品 D.信贷资金 2.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B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3.传统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是( B ) A.信用中介和流通中介 B.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 C.流动中介和支付中介 D.支付中介和信用创造 4.一般情况下,债券的利率比储蓄利率( B ) A.高 B.低 C.相等 D.不确定 5. 当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通常在金融市场上(B ) A.卖出债券B.买进债券 C.上调利率D.下调利率 6.欧洲货币市场的中心是( B ) A.纽约 B.伦敦 C.法兰克福 D、东京 7.财政收入中占比重最大的收入是( A )。 A.税收收入 B.债务收入 C.企业收入 D.其他收入 8.在下列支出中,属于国家财政最基本的支出是( B )。 A.价格补贴支出 B.基本建设支出 C.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D.文化教育支出 9.在税制要素中,决定征税范围的要素是( B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附加与加成 10.下列属于国债形式特征之一的是( C )。 A.固定性 B.强制性 C.有偿性 D.年度性. 11.从现行税制来看,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行为应缴纳( D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关税 D.营业税 12.按照有无担保为标准,贷款可分为担保贷款和( A )。 A.信用贷款 B.委托贷款 C.长期贷款 D.流动资金贷款 13.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通常会( A )。 A.加快 B.减慢 C.不变 D.不一定 14.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或应付多少外币的汇率表示方法是

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1)

财政与金融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征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 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时,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2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腑的商品和劳务,也包括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3.复式预算: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 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4.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和调节货币信用量的经济政 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大内容。 5.信托:是财产的所有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鉴定合格,将其财产委托信托机构全 权代为经营、管理或处理的行为。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2.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3.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有成本分析法、效益最低选择法、费用公共劳务收费法。 4.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5.我国统一货币流通包括现金流通领域和转账结算领域。 6.中央银行是的银行、的银行、的银行,是特殊的金融管理机构。 7.信托的职能有财务管理、资财融通、信用服务 8.紧缩财政政策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 B )。 B.经济和政治 2.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主要是起因于( B ) B.课税对象 3.( C )的利率是根据市场物价变动幅度而浮动的。 C.保值国债 4.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 B )审查和批准。 B.人民代表大会 5.在编制预算时就已经安排了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称为( C )。 C.赤字财政 6.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A )。 A.商业信用 7.银行在技术上的创造货币能力能否发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D )。 D.社会再生产等若干内在因素

2020年10月全国财政与金融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财政与金融试题 课程代码:0004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可以遇到的财政现象是() A.企业发行股票 B.国家投资兴建电站 C.银行对企业贷款 D.保险公司支付赔款 2.财政收入中的国家资源管理收入属于()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其他收入 3.将税收分为从价税与从量税的分类标准是() A.按课税对象 B.按税收的计量标准 C.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D.按税负能否转嫁 4.一国要对本国税法中规定的居民的所得行使征税权,这种税收管辖权称为()A.居民管辖权B.国民管辖权 C.公民管辖权 D.地域管辖权 5.不从事经营活动,不能实现增值,只能有效、合理地加以使用的国有资产,属于()A.经营性国有资产B.资源性国有资产 C.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D.非资源性国有资产

6.更为广泛地被发达国家所采用的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是()1 / 7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投入产出”比例法 7.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的新产品试制、中间试验和重要科学研究补 助费等支出称为() A.农林、水利、气象等方面的基本建设投资支出 B.农林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C.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 D.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 8.一般而言,文教科学卫生等事业单位提供的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A.个人消费的需要B.公民消费的需要 C.企业消费的需要 D.社会公共需要 9.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发行国债的方式称为() A.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B.公募拍卖方式 C.连续经销方式 D.直接推销方法 10.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这种编制形式称为() A.单式预算 B.复式预算 1

2017年电大财政与金融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财政与金融作业1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 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2、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3、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各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 部分预算外收入。 4、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5、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6、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 7、免征额: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8、直接税:指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 9、间接税:指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10、国债: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二、填空题 1、经济;社会 2、国家 3、剩余产品 4、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 5、税收;非税收 6、经验数据法;要素分析法 7、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8、课税对象 9、税源 10、10 11、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12、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 13、从价定率;从量定额 14、一般;级差 15、有偿 16、有偿性;灵活性;自愿性 17、平价;溢价;折价 18、公募法;承受法;出卖法;支付发行法;强制摊派法 19、分期逐步;抽签轮次;到期一次;市场购销;以新替旧 20、金融市场利率;国家信用好坏;银行利率水平;社会资金供求状况 三、单项选择题

1-5 B B D C B 6-10 C B A B D 四、多项选择题 1、ACE 2、ACD 3、ABC 4、ACD 5、C 6、ABC 7、ABCD 8、ABCDE 9、ABCDE 10、BCDE 五、判断正误 1-5 X X X X X 6-10 X X √ √ X 11-15 √ √ X √ X 六、计算题 1、解:应纳增值税= 1500000*17%-110000 = 145000(元) 2、解:应纳个人所得税=(1500-800)* 10% - 25 + 5000 *(1-20%)*20% + 500*20% = 945(元) 财政与金融作业2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活动的第二阶段,是国家(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 资金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分配活动,是政府履行其职能而支付的相应费用的资金。 2、量入为出:指在合理组织财政收入的基础上,根据收入安排支出,支出总 量不能超过收入总量。 3、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 供社会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行为。 4、教育事业费:主要指各级教育部门的事业费,包括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中 小学及幼儿教育经费、国家批准设立的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教育部门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以及广播电视教育经费等。 5、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 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6、社会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后仍能享有 基本的生活保障。 7、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实行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目标,将一部分财政 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方式。 8、国家预算:是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是国家财 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9、国家决算:是对预算执行的总结和终结。 10、预算外资金:是指根据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财政部门 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自收自支的资金。

财政与金融-习题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习题册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2.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简答题: 1.简述财政的基本职能。(定义职能原因) 答: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在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分配关系.财政职能是由财政本质所决定的财政所固有的功能和职责,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有以下三种职能: (l)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在市场经济中,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 (2)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从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项目,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在政府对收入分配不加干预的情况下,这种分配往往是不公平的,而市场对此无能为力,只有依靠政府财政的分配只能才能对这种不公平现象加以调节。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通过税收调节、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手段来实现。 (3)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相机抉择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达到稳定经济的目标。 案例分析: 1.外部性怎么解决? 答:1。外部性指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性。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指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了利益和好处,而所有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补偿。如企业的科研活动。负外部性指产品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损害,但未给受害者应有的补偿。如企业生产的污染行为。 2.解决外部性的解决方法如:征税与补贴,可以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费,抑制产生负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对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激励产生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采取征税与补贴的方法,存在不足:征税与补贴问题上难以量化,征收补贴的数量难以清晰界定,这易助长腐败现象,破坏经济市场。 3。为弥补征税与补贴方法的不足,我们可以将外部性内部化,利用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从产权学派获悉, 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楚,并允许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或社会产值最大化的安排。利用政府有形的手,清晰界定产权,以及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使交易成本降低。这就是外部性内部化,以此解决外部性的问题。 第二章 名词解释:

财政与金融复习(简答)11

《财政与金融》复习提纲 1.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及主要内容。P6 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改变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有: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产业部分之间的配置;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2.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及主要内容。P8 经济稳定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实现经济稳定的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合理的经济增长率。 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有:调节社会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 3.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如何进行分类?p11 按收入形式分类,财政收入可分为税收形式和非税收形式。 税收收入是国家依据国家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的一部分财政收入。 非税收收入是指除税收形式以外的其他财政收入形式。主要有国有企业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4.税收有哪些特征?如何理解?p11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的特征。 税收三性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也是一切社会形态下税收的共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依据法律征税,而并非一种自愿交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就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需要付给纳税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收比例,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 5、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P36 个人所得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和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具体内容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6.简述国债的特征。p44 (1)有偿性。政府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财政资金,必须如期偿还。 (2)自愿性。国债的发行或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认购者买与不买,购买多少,完全由认购者自己根据个人或者单位情况自主决定,国家并不能指派具体的承购人。 (3)灵活性。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一般完全由政府根据国家财政资金的丰裕程度灵活加以确定,不能通过法律形式预先加以规定。 7.简述决定国债利率高低的因素。P50 (1)国债利率应参照金融市场的利率而决定。 (2)国债利率主要以银行利率为基准,一般应略高于同期银行存款的利率水平。 (3)国债利率也应视政府信用的状况而决定。 (4)国债利率还应根据社会资金供给量的大小而决定。 8.简述量入为出原则的涵义及要注意的问题。P67 量入为出,是指在财政收入总额已定的前提下,根据财政收入的规模确定财政支出的规模,用收入制约支出,即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果。 坚持量入为出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实事求是地估量国家财力。第二,要对财政收入的来源是否正常进行认真分析。 9.如何控制行政管理费的规模?p80

《财政与金融》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35070

一村一《财政与金融》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答: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P2 2、答: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P5 3、答: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务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是国家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价值形态。P11 4、答: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P23 5、答: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P24 6、答: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P25 7、答: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P25 8、答: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P27 9、答: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P27 10、答:即国家公债,是指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P43 二、填空题 1、经济、社会 2、国家 3、剩余产品 4、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 5、税收、非税收 6、

经济数据、要素分析法 7、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8、纳税人 9、税源 10、10 11、增值、消费、营业、关税 12、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 13、从价、从量 14、一般、级差 15、有偿 16、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17、平价、折价、溢价值 18、公募法、承受法、出卖法、支付发行、强制摊派 19、分期逐步、抽签轮次、市场购销、到期一次性 20、金融市场利率、国家信用环境、银行利率水平、社会资金供给状况。 三、单项选择题 四、多项选择题 五、判断题 六、计算题 1、答:10000*150=1500000元; 1500000/(1+17%)-110000元=107948.70元。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1+税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