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4
2023-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模拟题(含答案)

2023-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模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关于问卷编制,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A.题目不要太多B.问题表述要简洁C.避免使用让人感到紧张或有压力的用语D.要尽量使用专业性术语2.对于自发的,原本就有兴趣的学习任务,外部物质奖励往往会降低个体的内在学习动机,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A.行为强化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自我价值理论D.自我决定理论3.行,是我国古代教育方法论中的重要范畴,在“行”这方面,主张“合其志功而观焉” “言必信、行必果”的是()A.墨子B.韩非子C.荀子D.孔子4.第一次按实际需要将同一学校分为经义斋和治事斋,实行分科教学,从而使实用学科取得了与儒学同等的地位,这一教学管理制度是()A.苏湖教法B.三舍法C.六等黜陟法D.积分法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发展先行”“教育预见”“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三种现象,其中“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现象产生根源在于:A.制度化教育弊端B.非正规教育的弊端C.学校教育的过度发展D.学习化社会来临6.当已知一个复合现象A(C、D、E)是引起另一个复合现象B(c、d、e)发生的原因,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7.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中,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以下不属于程序教学理论主张的是()A.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B.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C.学科本位的教学内容D.程序教学方法8.以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为目的的教育理论是()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B.认知主义教学理论C.人本主义教学理论D.实用主义教学理论9.以下哪一种论述不能体现教师劳动的专业性()A.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B.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C.教师要拥有教师资格证书D.教师要开朗活泼10.主张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其倡导者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奥古斯丁11.从利的角度,从知识也是一种谋生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知识教育的重要作用的人物是()A.颜之推B.韩愈C.王充D.嵇康12.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中,有一种理论的前提假设是“雇主由于不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因而雇用的决定便成为一种不确定的投资,成为一种风险投资。
2024年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年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从19世纪70年代四批留美幼童的籍贯看留学意愿和本地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当时留美幼童求学最多的两个省份是()A.福建、广东B.江苏、浙江C.浙江、福建D.广东、江苏2.我国最早将手工、图画、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戊辰学制3.课程评价的理论和模式有多种,其中一种的核心思想是,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通过测量目标的达到程度判断教学效果。
课程的有效性取决于课程实施时学生行为发生的变化,评价者关注课程是否真正发生了作用。
这种评价理论是()A.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B.科学——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C.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D.人文——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4.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
A.开放式问题B.事实性问题C.态度性问题D.封闭式问题5.为统一经学,唐太宗诏令孔颖达等对儒经进行统一解释并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
这部儒学经书的名称为()A.《熹平石经》B.《五经正义》C.《开成石经》D.《三经新义》6.关于人为教育、事物教育和自然教育的实施,卢梭的主张是A.人为教育、事要教育配合趋同于自然教育B.自然教育、事物教育要配合趋同人为教育C.自然教育、人为教育要配合趋同事物教育D.人为教育、事物教育、自然教育要分别独立实施7.“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的观点提出者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8.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努力学习,而面对不喜欢的老师则不愿意努力学习。
此时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A.成就动机B.认知动机C.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9.普雷马克原理是指()A.用低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B.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C.用低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D.用高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10.在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程度上,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种观点是()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成熟论D.相互作用论11.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小学、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4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4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以下属于教育科学定性研究特性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倾向于采用演绎的思维方式B.把自然情景作为资料的直接来源C.更加关注研究过程,而不只关注研究结果D.资料收集与呈现通常采用文字或图片的方式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2题:根据伦理原则,不能用以检验“体罚会导致儿童反社会行为”这一假设的研究方法是( )。
A.经验总结法B.教育访谈法C.教育实验法D.教育问卷法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3题:根据( )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
A.教育目的不同B.研究方法不同C.研究内容不同D.研究阶段不同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将教育研究分为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
第4题:为了探讨家庭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提出了“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身心发展相关”的研究假设,这个假设属于( )。
A.方向性假设B.非方向性假设C.解释性假设D.预测性假设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5题: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从未解决或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
有新意和时代感。
这一选题的基本要求是( )。
A.创新性B.价值性C.规范性D.可行性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问题新颖,有研究价值,即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从未解决或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第6题:按时间范围,以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学术文献的方法是( )。
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顺查法是指按时间范围,以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学术文献的方法。
第7题: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的观察类型是( )。
A.全结构式观察B.准结构式观察C.半结构式观察D.非结构式观察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8题:教育观察记录方法的分类中,主要用于对儿童成长和发展做传记式记录的方法是( )。
2023-2024年度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模拟题

2023-2024年度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模拟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强调德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给人们某种道德观,而是教会人们如何选择一种道德观的德育理论流派是()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2.将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规定为义务教育性质,“无论何色人等皆应该受此教育”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3.建立在对学生道德发展状况与需要的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德育模式是()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4.有学者称,“教育这个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如果只用于保守固有文化,阻碍社会的进步,如果不顾当前事实的需要,应用这个工具灌输不能实现的幻想,也足以增加社会的混乱”,这种观点表明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A.显性功能B.隐性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5.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萵人的能力,只是用来区别不冋人能力的手段,这种观点属()A.冲突论B.文凭理论C.结构理论D.劳动力市场理论6.随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施行,中国经学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其标志是A.设置博士B.守师法家法C.建立察举制D.创办太学7.反映测量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程度的指标是()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8.古代希伯来的教师被称为()A.“拉比”B.“古儒”C.“专家”D.“校父”9.在观察研究中,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的记录方法是()A.描述记录法B.轶事记录法C.连续记录法D.日记记录法10.学习“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这类学习主要属于()A.智力技能的学习B.认知策略的学习C.言语信息的学习D.运动技能的学习11.夸美纽斯建立全国统一学制的设想的理论基础是()A.班级授课制B.教育适应自然C.泛智教育论D.直观教学原则12.二战后,日本提出的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化原则、国际化原则、信息化原则和终身教育的原则,提出这一报告的机构是()A.临教审B.教育改革推进本部C.文部省D.东京大学13.关于教育学科性质,乌申斯基的看法是A.探讨个人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B.人类教育问题:科学C.如何了解人和培养人的高级艺术D.学校教学目的高级艺术14.普雷马克原理是指()A.用低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B.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C.用低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D.用高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15.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知识来源和板书设计,以下不属于教学设计的特点是()A.指导性B.操作性C.层次性D.预演性16.苏联20世纪30年代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是()A.使学校类型统一化B.全面批判西方教育理论C.新大学运动D.提高教育质量1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A.国子寺B.国子监C.礼部D.京师大学堂18.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中控制程度最高的是( )A.前实验B.准实验C.真实验D.单组实验19.认知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以下不属于布鲁纳理论基本主张的是()A.理智发展的教育目标B.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C.学科知识结构D.程序教学方法20.“要求所有儿童均接受四年的基础学校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观察阶段的教育。
2024年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年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要求所有儿童均接受四年的基础学校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观察阶段的教育。
观察阶段的教育旨在给予学生充分发展能力和特长,以便通过考试遴选进入不同类型的中等教育机构” 这个计划是()A.魏玛宪法B.《改组和统一普通公立学校的总纲计划》C.高等教育总纲法D.汉堡协定2.在朱熹教育阶段划分中,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的是()A.幼儿教育B.小学教育C.中学教育D.大学教育3.某单位想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年龄层次职工的学习需求,其中50岁以上22人,40-49 岁30人,30-39岁48人,30岁以下29人,分别从50岁以上,40-49岁,30-39岁,30岁以下四个年龄段的职工中采取随机取样抽取子样本,该取样方法称为()A.简单随机取样B.系统随机取样C.分层随机取样D.整群随机取样4.下面关于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表述正确的是()A.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于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开始B.20世纪20~5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使教育心理C.20世纪50年代,奥苏泊尔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D.20世纪80年代,杜威实用主义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5.我们希望教育所培养人的品格是,不仅具有善意,而且能够坚定实现善良的品格。
其他任何品格都软弱无力,是伪善,而不是真善。
这种教育观点的哲学基础:A.存在主义B.永恒主义C.实用主义D.要素主义6.下列属于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的是A.根据背景推测照片中人物的身高B.预测神舟飞船返回地面的时间、地点C.测算某一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D.评价某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A.国子寺B.国子监C.礼部D.京师大学堂8.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这一学习观的心理学家是()。
2023-2024年度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年度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法国教育史上,曾经颁布过这样的法案,其中规定:“对于擅自不送子女上学读书,也不在家中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家长,届时按违反国家法律处治,情节严重者将受到起诉,甚至被投进监狱。
”这部法案应该是()A.《课程宪章》B.《阿斯蒂埃法》C.《费里法案》D.《哈比改革法》2.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实践中,以“骑士七技”为主要学习内容的阶段是()A.家庭教育B.礼文教育C.侍从教育D.社会教苻3.“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
”这是采用()A.简单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系统随机取样法D.整群取样法4.宋老师除了给学生上语文课之外,还经常对学生进行生活和心理指导,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这表明他扮演的职业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也是()A.学习者B.教育管理者C.研究者D.家长代理人5.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是()A.差异性和阶段性B.差异性和顺序性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D.阶段性和顺序性6.王老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的课中将学生分组,组织各组围绕课本里描述的同伴冲突事件编写同伴调解的剧本。
最后,各组登台演出相互评议,形成了一个最优质的方案。
这堂课使用的学习方法有()A.角色扮演法、实践锻炼法、情境模拟法B.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C.实践锻炼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D.实践锻炼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7.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人教学论》,但有人认为此书尚不足以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因为是此书()A.宣扬教符为现时生活做准备B.只谈教育实务,不谈教育理论C.并非教育理论著作,而是教学理论著作D.这本书的研究方法是自然思辨8.某班一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是:72、80、56、87、80、94、76、92,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76B.78C.80D.829.根据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下列反映学生需求的是A.小张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尊重B.小王希望自己规划假期活动C.小赵希望自己的英语发音越来越好D.小李希望得到最新款手机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发展先行”“教育预见”“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三种现象,其中“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现象产生根源在于:A.制度化教育弊端B.非正规教育的弊端C.学校教育的过度发展D.学习化社会来临11.具有强烈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色彩,于20世纪初在我国兴起,其内涵为“教育是国家的工具,教育是国家的任务,其主旨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反对社会革命,通过加强国家的观念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
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人教学论》,但有人认为此书尚不足以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因为是此书()A.宣扬教符为现时生活做准备B.只谈教育实务,不谈教育理论C.并非教育理论著作,而是教学理论著作D.这本书的研究方法是自然思辨2.下面不属于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A.教育调查报告B.教育实验报告C.政策文件D.学术论文3.某高中二年级3班一组学生在英语测试中的成绩分别是:94、80、67、87、85、98、76、9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76B.86C.80D.944.“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徳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一观点出自()A.《墨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5.认为“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的学者是()A.王守仁B.王夫之C.黄宗羲D.颜元6.关于教育学科性质,乌申斯基的看法是A.探讨个人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B.人类教育问题:科学C.如何了解人和培养人的高级艺术D.学校教学目的高级艺术7.对于课程的定义,各类教育著作可谓见仁见智,其中一种定义认为课程“就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这种课程观点是()A.课程即教学科目B.课程即学习经验C.课程即文化再生产D.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8.基于夏山学校实践,尼尔认为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当孩子的自我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其自我中心就会变成利他观念,以及对别人的自然关心。
这种观念涉及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9.称老百姓和儿童为“最伟大的老师”是()A.晏阳初B.梁淑溟C.陶行知D.陈鹤琴10.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这一学习观的心理学家是()。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3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在撰写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过程中,“资料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检验方式”这部分应该放在A.前言B.方法C.结果D.讨论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报告及其构成。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是对整个教育实验研究的全面总结,其基本框架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及附录等部分。
其中方法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1)研究课题中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2)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的方法;(3)实验的设计;(4)实验的程序;(5)资料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检验方式。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第2题:在撰写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过程中,搜集的原始数据、典型案例、观察资料等应该放在A.前言B.方法C.结果D.讨论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报告及其构成。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是对整个教育实验研究的全面总结,其基本框架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及附录等部分。
其中结果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1)对研究中所搜集的原始数据、典型案例、观察资料,用统计表、曲线图结合文字进行初步整理、分析。
(2)在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些逻辑的或统计的技术手段,得出研究的最终结果或结论。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第3题:下列关于讨论、结论的表述错误的是A.结论呈现的是研究中的客观事实B.讨论是主观的认识与分析C.结论可以在相同的研究中重复出现D.结论是研究者将研究引向理论认识和实验应用的桥梁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讨论与结论的区别。
讨论与结论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结论呈现的是研究中的客观事实,并可以在相同的研究中重复出现;而讨论则是主观的认识与分析,是研究者将研究的结果引向理论认识和实验应用的桥梁。
讨论部分可以使研究者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4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符合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思想的是
A.直接的知识要优于书本知识,故书本知识应予以摒弃
B.打破学科组织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
C.儿童经验虽然是重要的,但学科课程体系也不可破坏
D.打破知识的学科界限,按照儿童的兴趣组织课程内容
答案:B
[解答] 陈鹤琴毕生致力于儿童心理研究,提倡“活教育”,创办和发展了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
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是对“活教育”课程论的概括性表述。
尽管陈鹤琴主张从自然和社会中直接获得知识,但并未绝对强调经验,决然否定书本。
尽管“活的”和“直接的”知识要“大大优于”书本知识,但是只要恰当地用作参考资料,“书本是有用的”,问题是不能像通常那样“把书本作为学校学习的唯一材料”。
“活教育”的课程打破了学科组织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通过“五指活动”来实现。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 为反对宗教改革运动,天主教为加强对教育的统治和控制,西班牙人罗耀拉创办了耶稣会学校,其在组织管理方面以______文件作为组织纲领。
A.《耶稣会章程》和《教学指南》
B.《耶稣会章程》和《教学大全》
C.《圣经》和《耶稣会章程》
D.《耶稣会章程》和《教学大纲》
答案:B
[解答] 该题主要突破点在于区分路德派、加尔文派以及英国国教派在教育问题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是______
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答案:C
[解答]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
本题指的是演示法。
演示法主要是展示实物和使用教具。
参观法是指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而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
参观法和演示法比较容易混淆。
参观法主要是到校外一定场所直接观察,演示法主要是展示实物和使用教具。
实验法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
讨论法是针对如何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
4. 下面哪一次教育法规,确立了我国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即“两基”、“两全”、“两重”______。
A.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答案:B
[解答]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我国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简称为“两基”、“两全”、“两重”。
5. “学习即回忆”是的观点。
A.普罗塔拉格
B.苏霍姆林斯基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