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分类参考表

合集下载

一般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一般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1.I≥c,,>0.70
0.65≥f,>0.55
0
1.20≥f,>0.80
1.50≥c,,>0.70
0.70≥f,>0.60
0
10.0≥Es>5.0

0.90≥f,>0.70
0.70≥c,,>0.30
0.55≥f,>0.40
0
0.80≥f,>0.55
0.70≥c,,>0.30
0.60≥f,>0.45
0
5.0≥Es>2.0

0.70≥f,>0.40
0.3≥c,,>0.05
0.40≥f,>0.30
0
0.55≥f,>0.40
0.30≥c,,>0.05
0.45≥f,>0.35
0
2.0≥Es>0.2
注:f,,c,为抗剪断强度,限于硬质岩;软岩应根据软化系数折减。
结构面、软弱层和断层的抗剪断与抗剪强度
类型
抗剪断强度
抗剪强度
备注
f,
c,
f
c
胶结的结构面
0.80~0.60
0.250~0.100
0.80~0.60
0
表中参数限于硬岩;软质岩结构面应进行折减;应根据粗糙度选大值或小值。
无充填的结构面
0.70~0.45
0.150~0.050
0.70~0.50
0
岩块岩屑型
0.55~0.45
0.250~0.100
0.50~0.40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手可捏碎,辧开。
1、;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
2、中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
3、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等。
极软岩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手可捏成团。

岩石粒度分类

岩石粒度分类

一、沉积岩表1-1 沉积岩基本类型的划分表1—2 碎屑粒级划分表1—3 蒸发岩矿物晶粒粒级划分表1—4 非蒸发岩矿物晶粒粒级划分表1—5层厚划分表1—6 互层、夹层、条带二、岩浆岩三、火山岩表3—1火山碎屑类型与粒级划分表 3—2 火山碎屑岩类岩石的分类1、火山碎屑岩是指含有大于75%火山碎屑的固结了的岩石。

没有固结的火山碎屑集合体,叫火山碎屑堆积物。

2、火山碎屑按粒级分为集块(岩块)、角砾、凝灰三级。

岩石命名均以全岩中相应粒级火山碎屑大于50%者作岩石基本名称。

例如火山碎屑岩中,集块级火山碎屑物含量大于50%者,称集块岩;角砾级火山碎屑物含量大于50%者,称火山角砾岩;凝灰级火山碎屑物含量大于50%者,称凝灰岩。

多粒级的火山碎屑岩,按少前多后的原则用复合术语来命名,例如角砾凝灰岩、集块角砾岩等。

3、当有两种火山碎屑组成时,应按少前多后的原则进行命名。

如玻屑晶屑凝灰岩。

晶屑岩屑凝灰岩等。

当玻屑、晶屑和岩屑三种火山碎屑含量相近且含量均大于20%时,称复屑凝灰岩。

4、命名时应尽量定出与熔岩相应的岩性,并用此岩性作基本名称的前缀.例如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英安质火山弹集块岩,粗面质熔结凝灰岩等。

若火山碎屑物有两种以上岩性,数量都不少,可用术语“复成分”作前缀进行命名。

如复成分火山角砾岩、复成分岩屑凝灰岩等。

5、当异源碎屑较多而又需反映这一特点时,可用“异源"作前缀进行命名。

如异源火山角砾岩、异源岩屑凝灰岩等。

6、当火山碎屑主要由特定形态和内部构造的火山弹、火山渣或浮岩组成时,可以火山弹、火山渣、浮岩作前缀进行命名。

如火山渣角砾岩、火山弹集块岩、浮岩角砾凝灰岩等。

7、当需反映特征的结构构造时,可将牲的结构构造作前缀进行命名。

如火山泥球凝灰岩、球泡熔结凝灰岩等.8、如需反映特定的堆积条件,例如成层性,可在岩石基本名称之前加“层状”作前缀。

如层状玻屑凝灰岩、层状晶屑凝灰岩等。

9、如需反映产状时,也可在岩石基本名称之前加相应产状作前缀,如岩颈角砾岩、岩墙熔结凝灰岩等。

岩石分级表

岩石分级表

岩石分级表注: 1. 松实系数是指土石料体积的比例关系,供一般土石方工程换算时参考;2. 块石实方指堆石坝坝体方,块石松方即块石堆方。

附录 3 岩石类别分级表12.2 11.6~)14.1 13.4 ~)29022(20.1~25)(261~320)36027.5(25.1~30)(321~400)140016001600180014~1616~181. 特别坚实的细粒花岗岩 23002. 花岗片麻岩 23003. 闪长岩 22004. 最坚实的石灰岩 23005. 坚实的玢岩 29001.安山岩、玄武岩、坚实的角闪岩3100 2.最坚实的辉绿岩及闪长 岩 2900 3.坚实的辉长岩及石英岩 28001. 钙钠长石质橄榄石质3300 玄武岩 2. 特别坚实的辉长岩、3000 辉绿岩、石英岩及玢岩 15.5(14.9 ~18.2)(18.3 ~24)>2432.5 1800 20(30.1 ~ 40) 2000 18~20 32.5 (40.1 ~ 60) 2000 2500 20~25 >60 >2500 >25附录 4 河道疏浚工程分级表1. 土、砂分级表续上表2. 水力冲挖机组土类划分表附录 5 岩石十二类分级与十六类分级对照表附录 5 岩石十二类分级与十六类分级对照表附录 6 钻机钻孔工程地层分类与特征表附录7 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及材料用量表1、混凝土配合比有关说明(1) 除碾压混凝土材料配合参考表外,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以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如设计龄期超过28d,按表7-1 系数换算。

计算结果如介于两种强度等级之间,应选用高一级的强度等级。

表7- 1(2) 混凝土配合比表中混凝土骨料按卵石、粗砂拟定,如改用碎石或中、细砂,按表7-2 系数换算。

表7-2注:水泥按重量计,砂、石子、水按体积计(3)混凝土细骨料的划分标准为:细度模数 3.19 ~ 3.85 (或平均粒径 1.2 ~2.5mm)为粗砂;细度模数 2.5 ~3.19 (或平均粒径0.6 ~1.2mm)为中砂;细度模数 1.78 ~2.5 (或平均粒径0.3 ~0.6mm)为细砂;细度模数0.9 ~1.78 (或平均粒径0.15 ~0.3mm)为特细砂。

一般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一般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完整程度结构面发育程度主要结构面的结合程度主要结构面类型相 应 结 构类 型组数平均间距m完1~2>1结合好或结裂隙、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构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坚硬程度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 岩极软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MPaf r >6060≥f r >3030≥f r >1515≥f r >5f r <5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坚硬程度等级定 性 鉴 定代 表 性 岩 石硬 质 岩坚硬岩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

未风化~微风化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

较硬岩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

1、微风化的坚硬岩石;2、未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

软 质 岩较软岩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轻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

1、中风化~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2、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枚岩、泥灰岩、砂质泥岩等。

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手可捏碎,辧开。

1、;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2、中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3、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等。

极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手可捏成团。

1、全风化的各种岩石;2、各种半成岩。

整合一般层面较完整1~2>1结合好或结合一般裂隙、层面块状或厚层状结构2~31~0.4结合差块状结构较破碎2~31~0.4结合差裂隙、层面、小断层裂隙块状或中厚层状结构≥30.4~0.2结合好镶嵌碎裂结构结合一般中、薄层状结构破碎≥30.4~0.2结合好或结合一般各种类型结构面裂隙块状结构≤0.2结合差碎裂状结构极破碎无序结合很差散体状结构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平均间距为主要结构面(1~2组)间距的平均值。

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完整性指标>0.750.75~0.550.55~0.350.35~0.15<0.15注: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度与岩块压缩波速度之比的平方。

土壤及岩石分类表

土壤及岩石分类表

定额 分类
普氏 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用尖锹开 0.5~ 0. 6 挖
一、 二类 土壤 Ⅱ


用锹开挖 0.6~ 0. 并少数用 8 镐开挖
三类 土壤
四类 土壤

松石

含有重量在50kg 以内的巨砾(占体积10% 以 2100 上)的冰碛石 1800 矽藻岩和软白垩岩 胶结力弱的砾岩 各种不坚实的版岩 石膏 1900 2600 2200
定额 分类
普氏 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大 于 小 于 用爆破方 2500 60 法开挖
第 3 页,共 3 页
小于 200
部分用手 小于 凿工具、 1.5~ 1. 2 3.5 部分用爆 破法开挖
第 1 页,共 3 页
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 用轻 天然湿 极限压 钻孔 开挖方法 紧固系 度下平 数 碎强度 机钻 及工具 均容重 1m 进 Kg/m3 凝灰岩、和浮石 Ⅵ 灰岩多孔和裂隙严重的石灰岩和介质石灰岩 中等硬变的片岩 中等硬变的泥灰岩 石灰石胶结的带有卵石和沉积岩的砾石 次坚 石 Ⅶ 风化的和有大裂缝的粘土质砂岩 坚实的泥板岩 坚实的泥灰岩 砾质花岗岩 泥灰质石灰岩 Ⅷ 粘土质砂岩 砂质云片岩 硬石膏 严重风化的软弱的花岗岩、片麻岩和正长岩 滑石化的蛇纹岩 普坚 石 Ⅸ 致密的石灰岩 含有卵石、沉积岩的碴质胶结的砾岩 砂岩 砂质石灰灰质片岩 白云石 普坚 石 坚固的石灰岩 Ⅹ 大理岩 石灰岩质胶结的致密砾石 坚固的砂质片岩 粗花岗岩 非常坚硬的白云岩 Ⅺ 蛇纹岩 石灰质胶结的含有火成岩之卵石的砾石 石英胶结的坚固砂岩 粗粒正长岩 1100 1200 200~ 2700 400 2300 2200 2000 400~ 2800 600 2500 2300 2300 2200 2300 2900 2500 2400 2500 800~ 2500 1000 2500 2500 2700 2700 2700 2600 2600 2800 2900 2600 2800 2700 2700 1200 ~ 1400 18.5 用爆破方 12~ 14 法开挖 1000 ~ 2000 15 用爆破方 10~ 12 法开挖 11.5 用爆破方 8~ 10 法开挖 600~ 800 8.5 用爆破方 法开挖 6~ 8 6 用爆破方 法开挖 4~ 6 3.5 用风镐的 爆破法来 开挖 2~ 4 Kg /c m2 m in f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坚硬程度
坚硬岩
较硬岩
较软岩
软 岩
极软岩
饱和单轴抗压
强度 MPa
fr>60
60≥fr>30
30≥fr>15
15≥fr>5
fr<5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坚硬程
度等级
定 性 鉴 定
代 表 性 岩 石






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
未风化~微风化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
0.60≥f,>0.45
0
5.0≥Es>2.0

0.70≥f,>0.40
0.3≥c,,>0.05
0.40≥f,>0.30
0
0.55≥f,>0.40
0.30≥c,,>0.05
0.45≥f,>0.35
0
2.0≥Es>0.2
注:f,,c,为抗剪断强度,限于硬质岩;软岩应根据软化系数折减。
<0.15
注: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度与岩块压缩波速度之比的平方。
f干/f湿<0.75为软化岩石。岩石质量按RQD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极差的RQD<0.25%

岩层厚度划分:巨厚层h>1m;厚层1≥h>0.5;0.5≥h>0.1;h≤0.1。
相 应 结 构 类 型
组数
平均间距m
完整
1~2
>1
结合好或结合一般
裂隙、层面
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构
较完

1~2
>1

岩石分类表

岩石分类表

交代变质岩类
称蚀变作用。 矽卡岩 石英长石类 泥质岩类 根据原岩成分 碳酸盐岩类 分类 基性岩类 镁质岩类 是在中酸性侵入岩与钙镁质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经气成 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岩石。
注:一般基性岩中含较多铁镁矿物,故色 深;中酸性岩和中性岩中铁镁矿物少,故色 浅。
流纹岩(相当于花岗岩成分的喷出岩)、 英安岩(相当于化岗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成 分的喷出岩)
纯橄榄岩、橄榄岩、橄辉岩、辉石岩、角闪石岩 苦橄(玢)岩、玻基纯橄岩、科马提岩、金伯利岩、 辉长岩、苏长岩、苏长辉长岩、橄长岩、斜长岩、碱性辉长 岩、辉绿岩 拉斑玄武岩、高铝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粒玄武岩或粗玄武 岩、细碧岩 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玢岩、微晶闪长岩 辉石安山岩、角闪安山岩、黑云母安山岩、橄榄安山岩、玄 武安山岩、粗岩安山岩 碱性花岗岩、碱长花岗岩、花岗岩、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 岩、更长环斑花岗岩、紫苏花岗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 (玢)岩、微晶花岗岩 流纹岩、斑流岩、霏细岩、石英角斑岩、英安岩、碱性流纹 岩、玻璃质喷出岩 碱性正长岩、闪长正长岩、辉长正长岩、正长斑岩 钙碱性粗面岩、粗面安山岩、碱性粗面岩、角斑岩 深成侵入岩 浅成侵入岩 霞石响岩、白榴石响岩、黝方石响岩 云母煌斑岩、闪辉煌斑岩、碱性煌斑岩 辉长细晶岩、闪长细晶岩、斜长细晶岩、钠长细晶岩、花岗 细晶岩 伟晶辉石岩、辉长伟晶岩、花岗伟晶岩、正长伟晶岩、霞石 正长伟大晶岩 是火山碎屑岩向熔岩过渡的一个类型,熔岩基质中可含量 90%-10%的火山碎屑物质,按主要粒级碎屑划分为集块熔岩、 角砾熔岩和凝灰熔岩。 是以熔结方式而形成的一类火山碎屑岩,主要产于火山颈、 破火山口、火山构造洼地和巨大的火山碎屑流与侵入状的熔 结凝灰岩体中。 是火山碎屑岩物质达90%以上的岩石,按粒度大小分为集块岩 (多分布于火山通道附近构成火山堆,或充填于火山通道 中)、火山角砾岩(多分布在火山口附近)和凝灰岩。 是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岩间的过渡类型,火山碎屑物质9050%,其它为正常沉积物质。

岩石的分类、风化、软化系数、破碎表

岩石的分类、风化、软化系数、破碎表

岩石的分类岩石按强度分类表岩石类别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MPa)代表性岩石硬质岩石>30 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闪长岩、玄武岩、石灰岩、石英砂岩、石英岩、大理岩、硅质砾岩等软质岩石 5~30 泥质砂岩、钙质页岩、千枚岩、片岩等极软岩石<5 粘土岩、泥质页岩、泥灰岩等注:1、本表适用于确定天然地基容许承载力的分类。

2、当地基为软质岩石时,在确保不浸水的条件下,可用天然湿度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

当受水浸时,软质岩的强度按浸水后的强度考虑。

3、岩石试件直径为7~10cm,试件高度与其直径相同。

岩石风化程度岩石风化程度表风化程度风化系数(k f)野外特征微风化k f>0.8 岩质新鲜、表面稍有风化迹象弱风化 0.4<k f≤0.8 1、结构未破坏、构造层理清晰。

2、岩体被节理裂隙分割成块碎状(20~40cm),裂隙中填充少量风化物。

3、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仅沿节理面出现次生矿物。

4、锤击声脆,石块不易击碎,不能用镐挖掘,岩心钻方可钻进强风化 0.2≤k f≤0.4 1、结构已部分破坏、构造层理不甚清晰。

2、岩体被节理裂隙分割成块碎状(2~20cm)。

3、矿物成分已经显著变化。

4、锤击声哑,碎石可用手折断,用镐可以挖掘,手摇钻不易钻进全风化k f<0.2 1、结构已全部破坏、仅外观保持原岩状态。

2、岩体被节理裂隙分割成散体状。

3、除石英外其他矿物均变质成次生矿物。

4、碎石可用手捏碎,手摇钻可钻进注:风化系数(k f)等于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岩石在水中的软化系数岩石在水中的软化系数表岩石名称软化系数(k R)不软化的岩石k R>0.75软化的岩石k R<0.75注:软化系数(k R)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岩石破碎程度岩石破碎程度表岩块名称野外观察特征大块状岩体多数分割成40cm以上的岩块碎块状岩体多数分割成20~40cm以上的岩块碎石状岩体多数分割成2~20cm以上的岩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坚硬块状岩层,裂隙面闭合无泥质充填物,Rb>60Mpa
岩石基本稳定,较长时间不支护出现小块掉落
胶结好的砂岩、石灰岩
III
中等稳定岩层
1、中硬岩层,Rb=20-40Mpa
2、层状岩层以坚硬层为主,夹有少量软岩层
3、软坚硬的块状岩层,Rb=40-60Mpa
岩石能维持一个月以上稳定,会产生局部岩块掉落
岩石分类参考表
围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
岩层描述
岩石稳定状态
岩种举例
类别
名称
I
强稳定性岩层
1、坚硬、完整、整体性强、不易风化,Rb>60Mpa
2、层状岩层,胶结较好,无软弱夹层
岩石稳定,长期不支护无碎块掉落现象
玄武岩、石英岩、石英质砂岩、矛口石灰岩
II
稳定岩层
1、比较坚硬,Rb=40-60Mpa
2、层状岩层,胶结较好
砂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石灰岩等
IV
弱稳定岩层
1、较软岩层,Rb<20Mpa
2、中硬层状岩层
3、较坚硬的块状岩层,Rb=20-40Mpa
岩石的稳定时间仅有几天
泥岩、胶结不好的砂岩、硬煤
V
不稳定岩层
1、高风化、潮解的松软岩层
2、各类破碎岩层
岩石很容易产生冒顶片帮
泥岩、软质灰岩,破碎砂岩等
V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