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
常见的加密方法

加密方法:了解常见的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加密是一种保护敏感信息不受未经授权者访问、使用或窃取的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密方法:1.对称加密:这是最早的加密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的加密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同样的密钥被用于加密和解密数据。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包括AES (高级加密标准)、DES(数据加密标准)和Blowfish。
2.非对称加密:与对称加密相反,非对称加密使用两个密钥:公钥和私钥。
公钥用于加密数据,而私钥用于解密数据。
这种方法提供了一个更安全的加密方式,因为只有拥有私钥的人才能解密数据。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包括RSA(罗纳德·里维斯特、阿迪·萨莫尔和伦纳德·阿德曼发明的一种公钥密码体制)和ECC(椭圆曲线密码)。
3.哈希算法:哈希算法是一种将任何长度的数据转换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的算法。
哈希值通常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因为同样的数据总是产生同样的哈希值。
但是,不同的数据往往会产生相同的哈希值,这被称为“哈希碰撞”。
常见的哈希算法包括SHA-256(安全哈希算法256位)和MD5(消息摘要算法5)。
4.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使用公钥和私钥的特殊加密技术。
发送者使用私钥对数据进行加密,接收者使用公钥解密数据。
这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来源。
数字签名通常用于电子邮件、软件下载和电子商务。
5.基于口令的加密:这种方法使用用户提供的口令来加密和解密数据。
口令通常被转换为一种特殊的格式,然后用于加密数据。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保护个人文件和文件夹。
6.基于生物特征的加密:这种方法使用用户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来加密和解密数据。
只有用户的生物特征才能解密数据,这提供了一种非常安全的加密方式。
7.量子加密: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加密技术。
它使用量子力学的原理来保护数据,包括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等。
这些加密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单独或联合使用,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密码学中的对称加密算法与非对称加密算法比较

密码学中的对称加密算法与非对称加密算法比较密码学中的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是两种常见的加密方式。
它们各有优势和不足,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基本原理、安全性、应用领域。
一、基本原理对比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3DES、AES等。
对称加密算法中,明文被分成若干个固定长度的数据块,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加密操作将明文转换为密文,加密和解密操作是互逆的,即密钥相同时,加密操作的逆操作就是解密操作。
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一对密钥,即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ECC等。
公钥可以公开给任何人使用,而私钥必须保密。
非对称加密算法中,通过公钥对明文进行加密,然后使用私钥对密文进行解密。
二、安全性对比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主要依赖于密钥的保密性。
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所以密钥的泄露可能导致所有的加密数据被破解。
因此,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管理非常重要。
另外,由于对称加密算法的加密速度较快,因此很适合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密。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主要依赖于数学难题的复杂性,如大数分解问题、离散对数问题等。
通过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非对称加密算法可以实现相对较高的安全性。
但是,由于非对称加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所以在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密时,效率较低。
三、应用领域对比对称加密算法通常用于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如文件加密、网络通信加密等。
由于对称加密算法的加密速度快,因此在需要高效加密和解密的场景下很常用。
非对称加密算法除了保证数据的机密性,还可以实现数字签名、密钥交换等功能。
数字签名用于对数据的完整性和认证性进行保护,密钥交换用于在通信双方之间安全地传输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
非对称加密算法由于其安全性较高的特点,适用于需要保证数据安全性和身份验证的场景。
总的来说,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密方式。
对称加密算法适用于加密大量数据,并需要高效加密和解密的场景;非对称加密算法适用于保证数据安全性和身份验证的场景,但在加密速度方面相对较低。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原理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原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这两个名词听起来有点高深,但其实它们就像一对小情侣,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魅力。
先说说对称加密,简单点说就是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秘密游戏。
你们俩有一个密码,这个密码就是你们交流的钥匙。
你给他发消息,他用同样的密码解开,这样就能明白你想说啥。
很简单吧?就像你跟好朋友约定一个暗号,别人根本听不懂。
这个加密方式的好处就是速度飞快,省事儿得很,尤其适合大批量的数据传输。
想象一下,如果你们俩在一间小房子里,互相传递纸条,这样小而美的过程简直没谁了。
不过,话说回来,问题也来了。
这种方式最大的麻烦是,密码得保密呀。
如果你们的密码被别人知道了,那就麻烦大了,谁都能看你们的秘密。
这就像是你们的房子被不速之客闯入,瞬间所有秘密都曝光了。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大家需要经常换密码,听起来可麻烦了,但为了保密,总得有点牺牲嘛。
接下来咱们聊聊非对称加密,这个听起来就复杂多了。
想象一下,你们俩不是一个密码,而是有一把公钥和一把私钥。
公钥就像是大大的邮箱,谁都可以投信进去,但只有你自己才能打开那个邮箱。
私钥就是你心里的小秘密,谁也不可以碰。
这种方式好就好在,即使公钥被别人知道,也没事,反正他打不开你的私钥。
这就像你把信放进一个只能你打开的箱子,别人只能干瞪眼。
非对称加密虽然安全,但是速度就慢了,想象一下,你写了信,得先放进去再用私钥打开,感觉像是在慢慢滴水。
对于大数据量的处理,真是让人挠头。
还有就是,公钥和私钥的管理也得小心,别搞丢了,不然可就成了“空箱子”了。
所以,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就像两种不同的饮料,前者是冰镇可乐,爽快又刺激,后者是香醇咖啡,慢慢品味,两者各有千秋。
你想要速度,选择对称加密;想要安全,非对称加密就是你的最佳选择。
就像生活中,有时候你需要快速解决问题,有时候又想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只要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你就能在数字世界里如鱼得水,畅通无阻。
对了,网络安全这个大背景下,了解这些加密方式就显得特别重要。
对称加密算法与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与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也称为秘密密钥算法,是使用同一个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一种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的主要特点是加密和解密过程使用的密钥是相同的,即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相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3DES、AES等。
非对称加密算法,也称为公钥密码算法,是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一种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主要特点是加密和解密过程使用的密钥是不同的,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不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DSA等。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原理是使用一对密钥,分别称为公钥和私钥。
公钥可以公开向外界传播,私钥只有持有者自己知道。
发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钥进行加密,接收方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
这样,即使公钥被截获,也无法获取到私钥,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是密钥的传输和管理较为简单,发送方和接收方无需共享密钥。
然而,非对称加密算法的缺点是算法运算速度较慢,适合对少量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对称加密算法适用于需要高效加密和解密大量数据的场景,比如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加密、文件加密等。
非对称加密算法适用于需要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场景,比如数字签名、加密密钥的分发等。
综上所述,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是现代密码学中常用的两种加密算法。
它们在加密和解密的原理、密钥的使用方式、应用场景等方面有所差异。
对称加密算法适用于高效加密大量数据的场景,非对称加密算法适用于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实现原理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实现原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是现代密码学中常用的两种加密算法,它们都是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而设计的。
它们的实现原理有所不同,下面将依次介绍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实现原理。
一、对称加密的实现原理对称加密算法是一种使用相同的密钥加密和解密的算法。
它的实现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密钥生成:首先需要生成一个随机的密钥,该密钥用于加密和解密过程。
通常情况下,密钥的长度越长,加密的强度就越高。
2.加密过程:在加密过程中,使用该密钥将明文数据转换为密文数据。
对称加密算法通常使用位运算和逻辑运算来实现数据的混淆和重组,以达到加密的目的。
3.解密过程:在解密过程中,使用相同的密钥将密文数据恢复为明文数据。
解密的过程和加密的过程相反,是通过逆向的位运算和逻辑运算来实现的。
对称加密算法的实现原理非常简单和高效,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密钥的安全性。
由于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因此密钥的保护非常重要。
如果密钥被泄露,那么加密的数据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二、非对称加密的实现原理非对称加密算法是一种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算法。
它使用了两个密钥,一个是用于加密的公钥,另一个是用于解密的私钥。
它的实现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密钥生成:首先需要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
公钥用于加密数据,私钥用于解密数据。
公钥是公开的,可以被任何人获取,而私钥是保密的,只有数据的接收方才能知道。
2.加密过程:在加密过程中,使用公钥将明文数据加密为密文数据。
非对称加密算法通常使用数学运算中的一些难解的问题,如大数因子分解和离散对数问题,来实现加密的过程。
3.解密过程:在解密过程中,使用私钥将密文数据解密为明文数据。
解密的过程是基于加密的算法的数学原理,只有拥有私钥的人才能够进行解密操作。
非对称加密算法相较于对称加密算法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由于使用了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即使公钥被泄露,也无法破解密文数据,因为只有私钥才能解密。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工作原理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工作原理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工作原理如下:
对称加密的原理是数据发送方将明文(原始数据)和加密密钥一起经过特殊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
接收方收到密文后,若想解读原文,则需要使用加密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复成可读明文。
非对称加密的原理是甲方首先生成一对密钥同时将其中的一把作为公开密钥;得到公开密钥的乙方再使用该密钥对需要加密的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甲方;甲方再使用另一把对应的私有密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这样就实现了机密数据传输。
非对称加密的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不是同一个密钥,需要两个密钥来进行加密和解密。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到您,如果您对这两种加密方式有更深入的需求,建议您咨询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士或查阅相关书籍文献。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和⾮对称加密
1. 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指的就是加密和解密使⽤同⼀个秘钥,所以叫做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只有⼀个秘钥,作为私钥。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DES,AES,3DES等等。
2. ⾮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指的是:加密和解密使⽤不同的秘钥,⼀把作为公开的公钥,另⼀把作为私钥。
公钥加密的信息,只有私钥才能解密。
私钥加密的信息,只有公钥才能解密。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RSA,ECC
md5是⼀种不可逆的加密,⼀定记住是不可逆的。
虽然现在很多算法也可以将md5解密出来但是md5还是具有很⼤程度上的不可逆,⽽且加⼤解密难道使⽤双重加密,很多登录的地⽅⽤到md5加密,那么有些⼈会问我⽤md5加密了服务器怎么解密呢,你要是这么想就错了。
登录时输⼊⽤户的密码这个密码被md5加密后在服务器也存的是这个md5的字符格式,也就是说服务器的数据库存的就是这个格式的字符串,所以服务器那边为什么要解密呢,只要⽐较你客户端发送的md5字符串和它数据库字符串进⾏⽐较就⾏了,⽽且现在APP运营商也很多都不敢保存⽤户的明⽂密码这是对⽤户信息的不负责。
所以在这⾥⼀定记住md5加密是不可逆的。
很多⽹上的解密也只是简单的解密,⽐如你解密得到9,你知道是1+8=9还是2+7=9还是3+6=9呢,想解密也就不⽤md5了,现在md5也只是⽤于数据库存储数据。
常见的几种加密算法

常见的几种加密算法在信息安全领域中,加密算法被广泛应用于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几种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和哈希算法。
1. 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同一个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包括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3DES(Triple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AES(AdvancedEncryption Standard)等。
对称加密算法速度快且适合加密大数据量,但由于密钥同样需要传输,因此密钥的安全性成为对称加密算法的一个主要问题。
2. 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一对密钥,即公钥和私钥,分别用于加密和解密。
公钥可以公开,任何人都可以用公钥加密数据,但只有私钥的持有者才能解密数据。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包括RSA算法、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算法和ECC(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安全性较高,但加密和解密的过程相对较慢,因此通常与对称加密算法结合使用,提高效率。
3. 哈希算法:哈希算法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并具有不可逆性和唯一性。
哈希算法常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常见的哈希算法有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SHA-1(Secure Hash Algorithm 1)和SHA-256等。
哈希算法计算速度较快,但由于将不同长度的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可能存在哈希碰撞的问题,即不同的数据产生相同的哈希值。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加密算法,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加密算法,例如同态加密算法、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等。
同态加密算法可以在不解密的情况下对加密数据进行特定运算,保护数据的隐私性。
椭圆曲线加密算法是一种基于椭圆曲线数学问题的加密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的SOLOGEN
L0GO
非对称加密
1、乙方生成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并将公钥向其它方公开。 2、得到该公钥的甲方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乙方。 3、乙方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专用密钥(私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乙方只 能用其专用密钥(私钥)解密由对应的公钥加密后的信息。 在传输过程中,即使攻击者截获了传输的密文,并得到了乙的公钥,也无法破解密文, 因为只有乙的私钥才能解密密文。 同样,如果乙要回复加密信息给甲,那么需要甲先公布甲的公钥给乙用于加密,甲自 己保存甲的私钥用于解密。
算法 原理
分组 模式
企业的SOLOGEN
L0GO
DES
概述 3.五种分组模式 算法 原理 (1) EBC模式 (2)CBC模式 (3)CFB模式 (4)OFB模式 (5)CTR模式
分组 模式
企业的SOLOGEN
L0GO
对于具有n个用户的网络,需要n(n-1)/2个密钥,在用户群不是 很大的情况下,对称加密系统是有效的。但是对于大型网络,当 用户群很大,分布很广时,密钥的分配和保存就成了问题。 对称密码算法的优点是计算开销小,加密速度快,是目前用于信 息加密的主要算法。它的局限性在于它存在着通信的贸易双方之 间确保密钥安全交换的问题。此外,某一贸易方有几个贸易关系, 他就要维护几个专用密钥。它也没法鉴别贸易发起方或贸易最终 方,因为贸易的双方的密钥相同。另外,由于对称加密系统仅能 用于对数据进行加解密处理,提供数据的机密性,不能用于数字 签名。因而人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密码体制。
RS A
企业的SOLOGEN
L0GO
公钥加密系统可提供以下功能: A、机密性(Confidentiality):保证非授权人员不能非法获取信息, 通过数据加密来实现 B、确认(Authentication):保证对方属于所声称的实体,通过数 字签名来实现 C、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保证信息内容不被篡改,入侵 者不可能用假消息代替合法消息,通过数字签名来实现 D、不可抵赖性(Nonrepudiation):发送者不可能事后否认他发送 过消息,消息的接受者可以向中立的第三方证实所指的发送者确实发 出了消息,通过数字签名来实现。可见公钥加密系统满足信息安全的 所有主要目标。
企业的SOLOGEN
L0GO
DES
概述 1.概述 DES算法全称为Data Encryption Standard,即数据 加密算法,它是IBM公司于1975 年研究成功并公开发表的。DES 算法的入口参数有三个:Key、 Data、Mode。其中Key为8个 字节共64位,是DES算法的工作 密钥;Data也为8个字节64位, 是要被加密或被解密的数据; Mode为DES的工作方式,有两种: 加密或解密。
企业的SOLOGEN
L0GO
虽然RSA的安全性依赖于大数的因子分解,但并没有从理论上证明破 译RSA的难度与大数分解难度等价。即RSA的重大缺陷是无法从理论上 把握它的保密性能如何。 此外,RSA的缺点还有: A)产生密钥很麻烦,受到素数产生技术的限制,因而难以做到一次一 密。 B)分组长度太大,为保证安全性,n 至少也要 600 bits 以上,使运 算代价很高,尤其是速度较慢,较对称密码算法慢几个数量级;且随 着大数分解技术的发展,这个长度还在增加,不利于数据格式的标准 化。因此,使用RSA只能加密少量数据,大量的数据加密还要靠对称 密码算法。
企业的SOLOGEN
L0GO 公钥密码体制的算法中最著名的代表是RSA系统,此外还有:背 包密码、McEliece密码、Diffe_Hellman、Rabin、零知识证 明、椭圆曲线、EIGamal算法等。 RSA加密算法是最常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CFCA在证书服务中 离不了它。RSA是第一个比较完善的公开密钥算法,它既能用 于加密,也能用于数字签名。 RSA以它的三个发明者Ron Rivest, Adi Shamir, Leonard Adleman的名字首字母命名,这个算法经受住了多年深入的密 码分析,虽然密码分析者既不能证明也不能否定RSA的安全性, 但这恰恰说明该算法有一定的可信性,目前它已经成为最流行 的公开密钥算法。
通过试算我们找到,当d=7时, e×d≡1 mod f(n)同余等式成立。因 此,可令d=7。从而我们可以设计出 一对公私密钥,加密密钥(公钥)为: KU =(e,n)=(3,33),解密密钥(私钥) 为:KR =(d,n)=(7,33)。
企业的SOLOGEN
L0GO
RS (2)英文数字化。 A 将明文信息数字化,并将每块两个数字分组。假定明文英文
企业的SOLOGEN
L0GO
混合密码体制
针对如何能有效地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以及实现数据的保密性、 完整性和有效性问题,通过对非对称加密算法(RSA)和对称加密算法 (Triple-DES)两种数据库加密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混合加 密算法,并且对混合算法性能进行了测试,该混合算法能很好的解决 数据加密和密钥传输问题,而且算法的保密强度很高,运算效率与对 称算法相当.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享受开放性便利的同时也受到网络安 全问题的威胁,身份认证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传统对称 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认证方式各有其优缺点.混合密码认证 模型(Hybrid Encryption Model for Authentification,HEMA),具 有明显优于两种传统体制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开放性网络应用 技术,如移动代理和多代理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及其它需要用户身份 认证的场合.
字母编码表为按字母顺序排列数值,即: 则得到分组后的key的明文信息为:11,05,25。 (3)明文加密 用户加密密钥(3,33) 将数字化明文分组信息加密成密文。由 C≡Me(mod n)得: 因此,得到相应的密文信息为:11,31,16。 (4)密文解密。 用户B收到密文,将其解密,只需要计算,即 用户B得到明文信息为:11,05,25。根据上面的编码表将其转 换为英文,我们又得到了恢复后的原文“key”。
目前混 合密码 机制仍 在飞速 发展中
企业的SOLOGEN
L0GO
发送 方 对称密钥 接收方 私钥 接收 方
加密过程 解密过程 明文 数据 密文 被加密 的密钥
对称 密钥
接收方 公钥 密文 密文
对称 密钥
对称密钥
加密过程 被加密 的密钥 数据 密文
解密过程 明文
企业的SOLOGEN
L0GO
企业的SOLOGEN
L0GO
02 04 06 10 12
目录
17
Contents
21
Page
why
对称加密
DES
非对称 加密
RSA
混合密码 体制
感谢
1
2
3
4
5
6
7
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
企业的SOLOGEN
L0GO
why 在这样一个全球电子互联,电脑病毒 和电子黑客充斥,电子窃听和电子欺 诈肆虐的时代,安全不再是问题的时 代已经过去。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 保证计算机数据安全一直是研究的热 点。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是密码技术, 密码技术有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 密技术之分。
算法 原理
分组 模式
企业的SOLOGEN
L0GO
DES
概述 2.算法原理 DES算法把64位的明文输入块变 为64位的密文输出块,它所使用 的密钥也是64位,主要分为两步: (1)初始置换 其功能是把输入的64位数据块按 位重新组合,并把输出分为L0、 R0两部分,每部分各长32位, 其置换规则为将输入的第58位换 到第一位,第50位换到第2 位……依此类推 (2)逆置换 经过16次迭代运算后,得到L16、 R16,将此作为输入,进行逆置换, 逆置换正好是初始置换的逆运算, 由此即得到密文输出。
企业的SOLOGEN
L0GO
对称加密
1.特点: 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的是同一把密钥 2、过程: 发送方对信息加密 发送方将加密后的信息传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对收到信息解密,得到信息明文
密钥发送方 (= 密钥接收方) 明文 发送方 加密 密文 Internet 密文
密钥接收方 明文 解密 接收方
企业的SOLOGEN
L0GO
对称加密算法用来对敏感数据等信息进行加密,常用的算 法包括: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速 度较快,适用于加密大量数据的场合。 3DES(Triple DES):是基于DES,对一块数据用三个不 同的密钥进行三次加密,强度更高。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 是下一代的加密算法标准,速度快,安全级别高;
对称加密算法是应用较早的加密算法, 技术成熟。在对称加密算法中,数据发 信方将明文(原始数据)和加密密钥一 起经过特殊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 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收信方收到 密文后,若想解读原文,则需要使用加 密用过的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对密 文进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复成可读明文。 在对称加密算法中,使用的密钥只有一 个,发收信双方都使用这个密钥对数据 进行加密和解密,这就要求解密方事先 必须知道加密密钥。
企业的SOLOGEN
L0GO
简介
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 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钥 (private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 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 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 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 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 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 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 称加密算法。
企业的SOLOGEN
L0GO
混合密码体制
基于单一密码体制下的密钥管理系统都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完美地 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对于非对称密码体制的组合公钥技术,在 安全性要求较高、相对封闭的应用环境下,有较好的实用特性.采用 对称密码体制和公钥密码体制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设计出一个混合 密码体制下的新型密钥管理系统,包括密钥管理模型、系统功能、 密钥周期管理策略等,并对该系统的各项性能(安全性、高效性、灵 和性、可扩展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混合密码的思想被提出,即用公钥密码加密一个用于对称加密的短 期密码,再由这个短期密码在对称加密体制下加密实际需要安全传 输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