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膜结构和功能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一个薄层的脂质双层组成。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同时也是细胞与外部环境交流的关键通道。
本文将以细胞膜为中心,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由脂质双层、膜蛋白和糖脂质三部分组成。
其中,脂质双层为细胞膜的主体,由磷脂分子和胆固醇分子构成。
磷脂分子是细胞膜中最主要的分子,其分子结构包含一个具有极性的磷酸基团和两个非极性的脂肪酸基团。
这种瓶颈结构让磷脂分子形成一个可自我修复的双层结构,使细胞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膜蛋白是细胞膜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势在于能够决定细胞膜的生物功能。
细胞膜中的膜蛋白定位在膜双层内或膜双层上,在不同位置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膜双层内的膜蛋白主要是负责运输物质,如钾离子泵和钠离子泵等。
而膜双层上的膜蛋白则主要负责接收外部分子信号,并进行传导和转导,如肝素受体和白细胞介素受体等。
糖脂质是另一个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其与脂质分子和膜蛋白相比占极小比例,却有着重要的功能。
糖脂质是细胞表面上的糖的结合物,由糖分子和脂质分子共同构成。
糖脂质通过与细胞外分子的相互作用,参与了细胞信号转duction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膜的功能作为细胞的保护屏障,细胞膜在保护细胞免受外来病原体和有害物质的侵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膜不仅具有激活免疫细胞和多种抗微生物作用,同时也可以从三个方面维护细胞内外部环境的平衡。
钙离子的调节是细胞膜发挥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钙离子是细胞内信号传导的主要因素,由于它可以在不同细胞类型和不同时间点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钙离子的调节在细胞膜的功能中至关重要。
细胞膜还可以通过特定的膜蛋白,促进物质的透过细胞膜,并维持物质在细胞内的浓度差异。
这个过程被称为主动输运、从而实现了对有机物和离子的吸收和排泄。
同时,细胞膜也负责细胞内部的物质循环,在维护细胞活力和生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1) 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知识点(一)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的三大功能1.细胞膜成分的探索(三)细胞膜的结构1.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连线)2.流动镶嵌模型(1)结构模型。
(2)特点。
【连接教材资料】1.(必修1 P42“思考·讨论”讨论1)最初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与检测?提示:最初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的。
2.(必修1 P42“思考·讨论”材料延伸思考)用丙酮从人的胰岛B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和水的界面铺展成单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远大于胰岛B细胞表面积的2倍。
请分析原因。
提示:胰岛B细胞中除了含有细胞膜外,还有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它们的组成成分中都含有磷脂分子。
【重难点讲练疏通】1准确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成分、结构及功能三者关系的模型构建2.从三个角度理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典例]下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判断错误的是()选项膜蛋白的位置、功能膜蛋白的类型A位于突触后膜,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受体B位于靶细胞膜,识别并结合激素载体C位于类囊体膜,催化A TP合成酶D位于癌细胞膜,引起特异性免疫抗原[解析]在神经调节中,位于突触后膜的受体能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A正确;在激素调节中,位于靶细胞膜上且能识别并结合激素的膜蛋白为受体蛋白,B错误;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能催化ATP合成的膜蛋白为酶,C正确;癌细胞膜上的某些特殊蛋白质为抗原,能够被免疫系统识别,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D正确。
[答案]B[易错点拨]细胞膜组成成分的三个关键点(1)不同细胞膜的成分种类一般相同,但各组分的含量不同。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膜的成分是可变的,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变化,糖蛋白含量下降,有的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
(3)糖类分别与蛋白质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都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关。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物,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重要界面。
它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结构、调控物质进出细胞、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层构成,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
这两层磷脂双层排列在一起,使得亲水性头部朝向细胞外部和细胞内部,而疏水性尾部相互靠拢。
除了磷脂,细胞膜还含有蛋白质、胆固醇和糖类等成分。
其中,蛋白质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形成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受体蛋白等,实现物质的跨膜转运、信号传导和细胞识别等功能。
二、细胞膜的功能1. 细胞保护功能:细胞膜能够包裹细胞内部结构,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损伤和侵入。
它起到了隔离和维护细胞内稳定环境的作用,使细胞内部的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2. 担任物质的门卫: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通过膜上的不同蛋白质通道或运输蛋白,调控物质的进出。
其中,脂质双层可以防止水溶性物质的自由扩散,而蛋白质通道则能够选择性地允许一些特定物质进出细胞。
这种调控机制确保了细胞内外的物质浓度差异,维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 信号传导和接受功能: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能够与外界信号分子结合,从而触发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
这些信号可以来自于其他细胞、细胞外分子或环境因素,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等。
通过信号传导,细胞膜能够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死亡等重要过程。
4. 细胞黏附和识别功能:细胞膜上的糖类分子能够与其他细胞或分子表面的配体结合,从而实现细胞的黏附和识别。
这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形成组织和器官,以及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胞膜作为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细胞的生物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进化和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进而为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本文介绍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解析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而细胞膜则是细胞最外层的一种薄膜结构,它是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关键部位。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是生命科学中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本文将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解析。
一、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是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的复杂结构。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其中磷脂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磷脂分子由疏水性的脂肪酸尾部和带有离子化的亲水头部组成,它们通过疏水作用和氢键相互排列,在水中形成磷脂双层结构。
磷脂分子的排列方式决定了细胞膜的阻抗、流动性和通透性。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为两类:固定蛋白和可移动蛋白。
固定蛋白位于细胞膜的磷脂双层内,具有支撑和稳定细胞膜的作用。
可移动蛋白则位于磷脂双层的表面,具有识别、传递信息和调节细胞功能的作用。
细胞膜上的糖类主要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式存在,它们在细胞表面形成糖壳,起到识别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二、细胞膜的功能1. 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稳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和运输蛋白负责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和交换。
其中,通道蛋白是单向或双向通透的,如离子通道、水通道和气体通道等。
运输蛋白则是可逆或不可逆的,如载体蛋白和泵蛋白等。
它们通过主动转运或被动扩散等方式,完成了物质的进出细胞、细胞内外物质的平衡调控。
2. 细胞膜的信号传递功能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和信号转导蛋白,负责接受和传递外界信息,调节细胞自身的生理功能。
受体蛋白可以识别和结合特定的化学物质或生物信息分子,促使信号转化成细胞内部的反应。
而信号转导蛋白则是具有传递生化信号和转换信号的复杂酶类蛋白质,它们通过信号通路的迅速修饰和各种酶的催化作用,调节细胞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3. 细胞膜的细胞识别和黏附功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或糖脂,可以形成糖壳,起到细胞识别和黏附的作用。
通过糖基的特异性和立体结构,细胞可以识别并与特定的生物分子互相作用,形成特定的物理和生化黏附。
细胞膜的构成和功能

细胞膜的构成和功能细胞膜是位于细胞外环境和细胞内质的生物物质之间的薄膜结构,它是细胞的最外层结构,由双层磷脂类分子和蛋白质组成,具有保护细胞、调节细胞内外环境、传递信号等多种重要功能。
一、细胞膜的构成1.1 磷脂类分子细胞膜主要由磷脂类分子构成,磷脂类分子是指由脂肪酸和磷酸基等化合物构成的一类分子,它们在水溶液中会自组装形成稳定的双层结构。
磷脂类分子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种特性,由于磷酸基极性较高,因此细胞膜的磷脂双层的内层部分是亲水性的,而外层部分则是疏水性的。
1.2 蛋白质除了磷脂类分子外,细胞膜中还含有很多蛋白质,它们被嵌入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层中,并与磷脂类分子一起构成了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信号转导蛋白、跨膜通道蛋白等,它们具有许多不同的功能,如调节细胞内外环境、传递信息等。
1.3 糖脂在细胞膜中还含有一些糖脂分子,它们分布在细胞膜的外层,形成了糖基化外层。
糖脂与蛋白质一起构成了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复合体,它们在细胞的识别和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细胞膜的功能2.1 疏水性屏障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保护细胞。
由于细胞膜磷脂双层中疏水性的脂肪酸分子排列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疏水性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止水溶性物质进入细胞内部,从而保护了细胞的内部结构。
2.2 调节细胞内外环境细胞膜还可以调节细胞内外环境,它通过调节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荷电氨基酸等离子体以及其他跨膜蛋白质通道的开启或关闭来控制细胞内和外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从而维持了细胞内外恒定的环境。
2.3 信号传导细胞膜还可以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
许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信号传导功能,它们可以接收外界信息,转导信号到细胞内部,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
例如,胰岛素就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来调节细胞内的葡萄糖代谢。
2.4 粘附细胞膜还可以作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粘附结构。
许多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具有结合外界物质的能力,如细胞膜上的整合素,能够结合到周围的基质蛋白上,从而使细胞与基质之间形成牢固的互相作用。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性、调节物质的进出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及生理作用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及生理作用
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的分界层,它由脂质双层、蛋白质和少量的碳水化合物组成。
其基本结构和生理作用如下:
1. 脂质双层: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由磷脂分子组成的双层结构。
这种双层结构使得细胞膜具有双层脂质的流动性和半透性,维持细胞内外的分隔和物质的选择性通透性。
2. 蛋白质:细胞膜上有多种类型的蛋白质,包括通道蛋白、受体蛋白、酶等。
这些蛋白质通过不同的功能,调节物质的传输和信号转导。
3. 碳水化合物:细胞膜上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蛋白和糖脂的形式存在,它们参与细胞间的识别和粘附过程。
细胞膜的生理作用如下:
1. 维持细胞的形态稳定:细胞膜可包裹和支持细胞内的细胞质,使细胞能够保持特定的形态和结构。
2. 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关键位置。
它通过磷脂双层的流动性和蛋白质的通道机制,对物质的进出进行选择性调节,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和分子浓度差异。
3. 传递信号: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可以与特定的信号分子结合,触发一系列的信号转导反应,从而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
4. 组织细胞间的黏附和识别:细胞膜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参与细胞间的识别和黏附过程,维持细胞的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总之,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生理作用是维持细胞的稳定性、控制物质的进出、传递信号和维持组织的功能。
它是细胞内外环境交互作用的关键界面。
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

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最外层的包裹,其主要职能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性,保护细胞,同时也是细胞与外界进行交流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一、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膜蛋白和糖蛋白三部分组成。
磷脂分子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在水中形成两层,相互排列,疏水性的疏水层向内,疏水性的疏水层向外。
这种两层磷脂分子很稳定,而且具有弹性。
除此之外,细胞膜的内侧还存在着膜蛋白和糖蛋白。
膜蛋白主要帮助细胞与外界进行交流和物质交换,其中有许多膜通道和载体蛋白。
膜通道可以允许有选择性地通过一些物质,载体蛋白则起到与细胞外物质的结合、承载和转运的作用。
糖蛋白则是一种与糖类有关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外侧,可以作为识别标志,参与细胞间的识别和交流。
二、细胞膜的功能1. 细胞膜是细胞外界与内部环境的保护屏障。
细胞膜可以有效地保护细胞内部稳定性和完整性,防止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毒素、细菌等。
2. 细胞膜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通道。
细胞膜中的膜通道和载体蛋白可以辅助物质的进出,保证了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
例如,细胞膜内的离子泵可以控制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维持电位平衡。
3. 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交流的主要场所。
细胞膜上的外部信号物质可以依靠膜上的受体蛋白与之结合,触发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实现细胞的生理响应。
4. 细胞膜是细胞形态和功能调控的关键。
例如,细胞膜上存在着多种结构蛋白,如选择性膜通道、细胞骨架蛋白等,这些蛋白都协助细胞保持稳定形态,或进行特殊形态的转换,如细胞极化、细胞间连接等。
总之,细胞膜对于维持细胞内部稳定性、实现物质交换及细胞形态转换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细胞膜组成和功能,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细胞内部结构和机制,还有望为药物研发和治疗疾病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用离心从混合液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细胞膜
认识磷脂:
亲水头部
疏水尾部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 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 是疏水的。
空气-水界面
磷脂分子平铺于水面上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明治模型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结构基础: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2)实验验证——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蛋白质镶在、嵌入、横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膜结构模型示意图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 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 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 分子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 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多数蛋白质 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染色 剂无法进入细胞内,所以活细胞不会被染色;当细胞
死亡后,细胞膜随之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染色
剂进入细胞,细胞被染成蓝色。根据细胞是否被染色 来细胞是否具有活力。
实验: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选择材料: 猪成熟的红细胞 2.实验原理: 红细胞吸水胀破 3.实验过程 思考:如何将盖玻片下的生理盐 水换成蒸馏水?
3、静态模型能否解释所有的生物现象?
4、吞噬细胞、变形虫的变形过程,细胞膜是怎样完成 行为变化的?怎样能使微小的物质运动变得可见? 5、因此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共同提出什么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
二、细胞膜的结构
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冰冻蚀刻电子显微法
标本用干冰等冰冻。后用冷刀断开,升温 后暴露断裂面。
一、细胞膜的成分 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癌细胞膜成分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 (CEA),同时糖蛋白减少,黏性下降。
对点练习
1.(2009年海南卷)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
的一组酶是(
B)
A.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
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
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 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 2.(2008年山东卷)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 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或班氏 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 C.糖蛋白 B.磷脂 D.脂蛋白
对点练习
1.(2009年北京卷)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
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蛋白质 2、当具有蛋白质衣壳的SARS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淋巴细
基础梳理
1.细胞壁 纤维素 果胶 (1)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支持 保护 (2)功能:对植物细胞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 用。 脂质 2.细胞膜主要是__________(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 蛋白质 和__________(约占细胞膜总量的40%),还有少量的 糖类 __________(约占细胞膜总量的2%~10%)。
性。
(2)联系: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膜只有具有流动性,才能实现 选择透过性。
(3)组成、结构、功能关系图解
特别提醒:①只有活细胞才具有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②膜的流动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 膜的流动性增强。
①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有C、H、O、N、P等。
②糖蛋白和糖脂分布在膜的外表面。因此,根据糖蛋白的分布, 可以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 ③糖蛋白(又叫糖被)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还与细胞识别作用
C
)
二、细胞膜的结构
思考与分析一
1、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出脂质,在空气—水的界面 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其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二倍,这 能说明什么,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细胞膜中的脂质排列为连续的双层
2、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后,细胞 可能具有什么样的结构?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明治模型
共建概念图
质膜
结构特点
功能特点
③ 流动性
④选择透性 决定
① 脂双层
② 膜蛋白
结构组成
结构探究历程
四.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垂体对甲状腺的控制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 别和结合
胞间连丝
的细 功胞 能膜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 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材料
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
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 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动动 脑筋
伊红为什么不会逸出细胞? 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Biblioteka 何系统都有边界。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
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
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
考纲要求: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Ⅱ) 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3.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因素
(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 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②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①载体;②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 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特别提醒:
3、
蛋白质和脂质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分子 流动性
糖蛋白 糖脂 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4.细胞膜的功能 外界环境 ①将细胞与 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_______ __ _; 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_____ 信息交流 _____。
5、
高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载体蛋白 低浓度 载体蛋白 能量
低浓度
(1)载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它具有特异性,不同 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生物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也不同; (2)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载体达到饱和时, 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载的物质的速率不再随物质的浓度的增 大而增大。 (3)要确定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式,必须抓三个关键: ①分析被运输的物质是否通过细胞膜; ②明确被运输物质微粒的性质(大分子、小分子、离子); ③分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向(高浓度→低浓度,低 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协助,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3)实例证明:质壁分离与复原、变形虫运动、胞吞和胞吐、白细胞吞噬细菌等。
胞就能识别这一异物,并产生相应的抗体。淋巴细胞之所以
能识别SARS病毒,这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 A、磷脂分子 B、糖被 C、蛋白质
B
) D、抗体
对点练习
3. (2007· 上海高考)下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
A
)
4. (2010· 新创题)有关“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生物体内的细胞之间,细胞膜上糖蛋白均完全相同,以便于细胞识 别 B. 细胞对大分子物质的吸收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而对K+的吸收则与 流动性无关 C. 抗体与病毒囊膜上的抗原物质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功能 D. 温度、pH等条件可改变细胞膜的流动速度,影响其信息功能的发挥
对点练习
1、将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 够得到 恢复的原因,属于 ( D ) A. 主动吸水 B. 主动运输 C. 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D. 自由扩散
2、分析以下资料回答问题:①K+和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 分子层的人工膜;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③在人 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透过人工膜。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D ) 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B.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C.本实验在于研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K+透过人工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消耗
图例
举例
O2、CO 2、H2O、 小肠吸收葡萄糖、 甘油、乙醇、苯等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氨基酸、无机盐 出入细胞 等
2. 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大分子物质是通过胞吞和胞吐来运输的。胞吞和胞吐不属于 跨膜运输的方式。 (1)胞吞和胞吐进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2)胞吞和胞吐与主动运输一样也需要能量供应,如果分 泌细胞中的ATP合成受阻,则胞吐作用不能继续进行。
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结构基础: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2)实验验证——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3)实例证明:质壁分离与复原、变形虫运动、胞吞和胞吐、白细胞 吞噬细菌等。 (2)生物膜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的关系 (1)区别: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
高浓度
一、细胞膜的成分
思考与分析一
1、我们有哪些手段来分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相似相溶、酶解法、非酶解法等
2、蛋白质在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细胞膜的功 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是越多还是越少? 为什么? 3、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 关吗?
癌细胞膜成分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同时糖蛋白减少,黏性下降。
的透性无关,主要起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2.真菌的细胞壁由壳多糖(是氨基葡萄糖的多聚体)组成, 又称为几丁质,它也是虾、蟹等的
外壳和昆虫外骨胳的主要成分,根霉细胞壁的重要成分是
几丁质。 3.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多肽和多糖的聚合物)组成。
拓展题
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 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你能解 释“染色排除法”的原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