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告知卡-噪声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震动、噪声)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震动、噪声)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震动、噪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权益,特向您告知以下有关震动和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情况:1.震动危害a。

震动的定义和来源震动是指机器、设备或工作场所环境中产生的振动。

工作中暴露于大强度、长周期的震动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震动的主要来源包括:机械设备:如挖掘机、压路机等;运输设备:如汽车、火车等;工作场所环境:如颠簸的地面或结构物。

b。

震动危害的影响长期接触高强度的震动可能导致以下职业病:震颤综合征(白手震颤):表现为手臂、手指震颤,严重时可能影响工作能力。

震动性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发血管炎等健康问题。

震动性神经病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神经痛、感觉异常等。

c。

控制震动危害的措施为减少震动对员工健康的危害,请采取以下措施:选择低震动机械设备;使用减震装置和隔振设备;调整工作方式,避免长时间接触强烈震动;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咨询医生。

2.噪声危害a。

噪声的定义和来源噪声是指不受欢迎的声音,对人体健康和工作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工作环境中噪声的来源主要包括:机械设备:如发动机、空调等;工艺设备:如研磨机、打磨机等;运输设备:如飞机、汽车等。

b。

噪声危害的影响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可能导致以下职业病:听力损伤:可能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听力问题。

神经系统疾病: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紊乱,引发头痛、失眠等问题。

心血管疾病:噪声可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问题。

c。

控制噪声危害的措施为减少噪声对员工健康的危害,请采取以下措施:选择低噪声设备;优化工作环境,采用隔音措施;配备防噪声耳塞或耳机;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并咨询医生。

以上是关于震动和噪声的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内容,请您理解,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身健康。

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随时与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联系。

此致敬礼日期:[填写日期]公司名称:[填写公司名称]。

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1. 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的内容
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牌应包含以下内容:
- 标题:用醒目的字体写明“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 危害说明:简明扼要地说明噪声对健康的危害性,例如长期
接触高强度噪声可能导致耳聋等职业病。

- 防护措施:介绍预防噪声职业病的措施,如佩戴耳塞、戴防
噪耳罩等。

- 监测与控制:说明职业卫生部门对噪声进行的监测与控制措施。

- 紧急应对:指导员工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该如何应对和保护自己。

2. 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的使用方法
为了确保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的有效使用,应遵循以下方法:
- 明显可见:告知牌应放置在易被员工和访客注意到的位置,
例如入口处、工作区域等。

- 状态良好:定期检查告知牌的状态,确保其完整、清晰可读。

- 调整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告知牌的内容,保持其
有效性和及时性。

- 培训指导:在员工培训中介绍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牌,教育
员工正确使用和理解告知牌的意义。

3. 法律责任与监督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雇主有责任保护员工免受噪声职业病的危害,并提供相应的保护设施和培训。

职业卫生部门有权对企业进行
监督和检查,确保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的合规使用。

请注意,本文档仅提供对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的基本介绍和
使用方法。

具体的法律责任和监督要求请咨询相关法律或职业卫生
部门的专业意见。

以上是关于噪声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的文档内容,如有需要请咨
询进一步的信息。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MSDS)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MSDS)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MSDS)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作业可能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

因此,噪声有害,应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作业可能产生粉尘,对呼吸系统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吸入粉尘,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矽肺等呼吸系统疾病。

因此,应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开展通风换气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作业可能产生苯等有毒气体,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苯等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造成损害,严重者可能致癌。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毒面具、开展通风换气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作业可能产生高温,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会引起中暑、热衰竭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透气性好的衣服、及时补水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作业可能产生电离辐射,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电离辐射,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等造成损害,严重者可能致癌。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保持距离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紫外线)作业可能产生紫外线,对皮肤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紫外线,会引起皮肤癌、色素性皮肤病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涂抹防晒霜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铅烟)作业可能产生铅烟,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铅烟,会引起中毒、神经系统损害、贫血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开展通风换气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醇)作业可能产生乙醇,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长时间接触乙醇,会引起中毒、神经系统损害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保持通风等。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溴素)作业可能产生溴素,对身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职业危害告知卡(丙酮、异丙醇、噪声、高温等)

职业危害告知卡(丙酮、异丙醇、噪声、高温等)

Magnequench 防护措施
职业危害咨询电话: 急救电话:120应急处理
使用防护器:如耳塞,耳罩等。

如发生听力异常,絮叨专业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防护措施
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机构来吸声;佩戴耳塞,使用防音罩、隔声间,隔声屏。

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职业危害告知卡
作业环境有毒,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噪声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致使听力减弱、下降,长时间引起永久
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
、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无规律。

杂乱无章的声音。

国家卫生标准:<90dB。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作业可能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噪声有害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时间接触高强度的噪声,可引起听力损伤,严重者可造成噪声性耳聋。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并紧闭门窗。

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超过85分贝必须佩戴耳塞;使用隔声罩、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急救电话:120职业卫生咨询电话:--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作业可能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注意防尘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急救电话:120职业卫生咨询电话: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作业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苯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可经吸入、经口和皮肤进入人体,大剂量会致人死亡;高浓度会引起嗜睡、眩晕、头痛、心跳加快甚至昏迷等;长期接触会引起贫血、易出血,易感染,严重时会引起白血病和造血器官癌症。

易挥发,不溶于水;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

应急处理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

皮肤接触:立即流动的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尽快就医,严禁擦拭接触化学品处的皮肤。

火情/火灾:请用灭火器扑救并尽快报警。

注意防护急救电话:120职业卫生咨询电话: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三氯乙烯)作业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三氯乙烯健康危害理化特性1.有麻醉作用,短时间高浓度吸入可引起急性中毒。

2.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发病初期多有发高烧,续之出现全身性皮疹。

临床表现以全身剥脱性皮炎和中毒性肝炎最为常见,易被误诊。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汇总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汇总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作业可能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噪声有害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时间接触高强度的噪声,可引起听力损伤,严重者可造成噪声性耳聋。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并紧闭门窗。

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超过85分贝必须佩戴耳塞;使用隔声罩、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作业可能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注意防尘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作业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苯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可经吸入、经口和皮肤进入人体,大剂量会致人死亡;高浓度会引起嗜睡、眩晕、头痛、心跳加快甚至昏迷等;长期接触会引起贫血、易出血,易感染,严重时会引起白血病和造血器官癌症。

易挥发,不溶于水;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

应急处理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

皮肤接触:立即流动的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尽快就医,严禁擦拭接触化学品处的皮肤。

火情/火灾:请用灭火器扑救并尽快报警。

注意防护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三氯乙烯)作业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三氯乙烯健康危害理化特性1.有麻醉作用,短时间高浓度吸入可引起急性中毒。

2.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发病初期多有发高烧,续之出现全身性皮疹。

临床表现以全身剥脱性皮炎和中毒性肝炎最为常见,易被误诊。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43种)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品等43种)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噪声)作业可能产生噪声,对听力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噪声有害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并紧闭门窗。

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使用隔声罩、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41050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作业可能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提请注意防护注意防尘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41050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作业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对人体有害,提请注意防护。

苯等有毒气体健康危害理化特性本岗位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苯、甲苯、二甲苯、醋酸丁酯、丙酮等可能引起职业病的有害气体。

可经吸入、经口和皮肤进入人体,有害健康。

易挥发,不溶于水;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

应急处理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

皮肤接触:立即流动的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尽快就医,严禁擦拭接触化学品处的皮肤。

火情/火灾:请用灭火器扑救并尽快报警。

注意防护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4105012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作业场所产生高温,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高温High Temperatur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职业危害告知卡

职业危害告知卡

发病工龄在15~ 25年,早期症状较少,往往是X射线胸片已有改变而无 成 炽 热 的 冶 金 反 应 , 产
明 显自觉症状。当出现肺部感染或肺气肿时,症状才较为明显,最常见 生大量的金属氧化物,
的症 状是咳嗽、咯痰、胸痛、胸闷及气短等。
以气溶胶状态散发在
危害后果:电焊工尘肺。

应急处理
空 气中, 经迅速冷凝 而形 成电焊烟尘。
危害后果 :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
无色液体,有芳香味,易挥发。不溶于水, 易与有机溶剂混溶。遇热、明火易燃易爆。 与 氧 化 剂 能 发 生 强 烈 反 应 ,易 产 生 和 聚 集 静 电,其 蒸 气 比 空 气 密 度 大 ,在 较 低 处 能 扩 散 至 很远处,遇明火易引着回燃。 相对密度:0.88 闪点:-11℃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24小时举报电话:XXXXXXX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XXXXXXX
安全生产管理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工作场所存在水泥尘,对身体有损害,请注意防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水泥尘
Cement dust
注意防 尘
危害因素分类:粉尘类。 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健康危害:(1)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胸痛、气短,多数合并慢
急救电话:120
注意通风
当心中暑
标准限值:接触时间率100%,体力劳动强度为IV级,WBGT指数限值为25℃。
消防电话:119
公司应急电话:
安全生产管理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工作场所存在粉尘,对身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粉尘
Dust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危害因素分类:粉尘类。 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吸入。 健康危害:长期接触或吸入高浓度的生产 性 粉尘,可引起尘肺和局部刺激作用引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 Noise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引起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 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听力损失在25dB为耳聋标准,26-40dB为轻度耳聋, 41-55dB 为中度耳聋, 56-70dB为重度耳聋,71dB以上 为极度耳聋。Long time in a noisy environment, can cause hearing loss, decreased, a long time can cause permanent hearing loss; and cause indigestion, vomiting, headache, insomnia,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systemic diseases, hearing loss in the 25dB standard for deafness, 2640dB mild deafness, 41 55dB for moderate to severe deafness deafness, 5670dB, 71dB more extreme deafness.
火警:119或3601119 (厂内)
Fire alarm:119 or3676181 安全生产举报投诉:12350 Production safety complain:12350
急救:120或2655120 (厂内) Emergency Center:120 or 2655120(SGMW)
疾控中心:2802630 Liuzhou CDC:2802630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的声 音。Sound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change irregularly, voices.
应急处理Emergency Processing
1、使用防声器,如耳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耳罩、防声帽等,并立即离开噪音场所,2、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噪声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
Noise occupation hazard warning signs and inform card
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Harmful to human body. Be careful.
健康危害Health Hazards
理化特性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1. use an acoustic device, such as earplugs, earmuffs, sound proof cap, and immediately left the noisy place.2. such as the discovery of abnormal hearing, promptly to the hospital for examination, diagnosis.
防护措施Protection measures
1、控制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音的机械设备;2、控制声音传播,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3、个体防护,佩戴耳塞、耳罩、帽盔 等防护用品;4、健康监护,进行岗前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岗中体检; 5、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安排工作间休息,休息时间离开噪音环境。1。 Control sound source, the silent or low equipment instead of a strong noise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2、 control of sound propagation, the sound absorbing material to absorb sound energy or sound absorbing structure; 3。individual protection, wear earplugs, earmuffs, helmets and other protective equipment; 4。 health care, pre-service physical examination, regular post examination; 5。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work and rest, proper arrangements among the rest, rest time away from the noise environ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