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第26卷第1期2009年1月

精细化工

FI NE C H E M I CAL S

Vo.l 26,No.1J an.2009

表面活性剂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

王 军,栾立辉,杨许召,李刚森

(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

摘要:以吗啉和溴代烷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m -6-m ,m =10,12),并用IR 和1HNM R 表征

了其结构。测得28 时,12-6-12和10-6-10的表面张力( CMC )分别为26 45mN /m 和25 55mN /m;临界胶束浓度(C M C )分别为1 0mmo l/L 和3 1mm o l/L;pC 20值分别为3 48和3 03;比表面过剩( max )分别为2 72 10-6m o l/m 2和2 80 10-6mo l/m 2;分子最小截面积(A m i n )分别为0 611n m 2和0 593nm 2。结果表明,该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相同离子头基及烷基链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相比,C M C 低一个数量级, C M C 相差不大。关键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

中图分类号:TQ 423 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14(2009)01-0014-04

Synthesis and Surface A cti vity of Cati onic G e m i ni Surfactants

WANG Jun ,LUAN L i hu,i YANG Xu zhao ,LI Gang sen

(H enan Provi ncial K e y Laboratory of Surface &Interface S cience ,Zhengzhou Universit y of L i gh t Indus t ry,Zhengzhou

450002,H enan,China)

Abstract :Two types o f cati o nic ge m i n i surfactants (m -6-m ,m is 10,12)w ere synthesized w ith m orpholine and alky l bro m i d e .The che m ical str ucture of the purified products w ere confir m ed using I R

and 1

HNMR.Surface tensi o ns( CMC )of 12-6-12and 10-6-10w ere m easured at 28

and are respectively 26 45mN /m and 25 55mN /m;the critica lm icelle concentrations(C M C)are 1 0mm ol/

L and 3 1mm ol/L ;pC 20are 3 48and 3 03;excess adsor pti o n a m ounts( max )are 2 72 10-6

m ol/m 2

and 2 80 10

-6

m ol/m 2;and the saturation adsorption areas per mo lecule (A m in )are 0 611n m

2

and 0 593nm 2

.The resu lt sho w s t h at t h e surface tensi o n of t h e ge m i n i surfactants are si m ilar as their co rrespond i n g !m ono m er ?,bu t their C MC are only one tenth of t h e ir !m ono m er ?.Key w ords :cati o nic ;ge m i n i surfactan ts ;surface tension ;surfactants Foundation ite m s :Supported by H enan province ke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 ical pro ject (082102270006)and the Zheng zhou city sc ience and techno l o gy pro ject(074SCCG23109-6) 双子表面活性剂是通过化学键将两个传统的单头基单烷烃链表面活性剂在离子头基处用联接基团

联接起来的新一代表面活性剂[1]

,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的单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离子头基间的电荷斥力或水化引起的分离倾向,促进了其在界面或分子聚集体中的紧密排列,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是胶体

与界面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2,3]

目前文献报道的大多是以季氮离子为离子头基

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4~6]

,而以含氮杂环为离

子头基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鲜见报道。

作者以吗啉和溴代烷为原料合成了以吗啉为离子头基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其表面活性。

1 实验部分

1 1 试剂与仪器

试剂:吗啉、氢氧化钠、溴乙烷(均为AR,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6 二溴己烷、溴代癸烷、溴代十二烷#均为AR,阿拉丁试剂(上海)有

*收稿日期:2008-08-18;定用日期:2008-10-30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82102270006);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074SCCG23109-6)

作者简介:王 军(1961-),男,教授,主要从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E -m ai:l w angj un8828@s i na .co m 。

限公司?;乙醇、丙酮(AR ,加入无水Na 2SO 4后过滤,蒸馏精制)。

仪器:GS-0 5型高压釜(威海化工器械有限公司);T ensor27型FT I R 红外光谱仪(德国Bruker 公司);Avance300型核磁共振仪(德国B r uker 公司)。1 2 合成步骤

1 2 1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1 2 1 1 中间体

在2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30mL 乙醇和30g (0 34m o l)吗啉,在60 搅拌下滴加19 5g(0 08m o l)1,6 二溴己烷,0 5h 滴加完毕,继续搅拌反应4 5h,冷却至室温并抽滤。对所得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粗产品。将其溶入30mL 水中,并加入10g 氢氧化钠,静置分层,分液得到上层有机层,减压蒸馏除去其中残留的吗啉。得到淡黄色固体18 45g ,收率90 1%。反应式为

:

1 2 1 2 双季铵盐

在高压釜中加入12 8g (0 05m o l)中间体、24 3g(0 11m o l)溴代癸烷(或27 4g 溴代十二烷)和150mL 丙酮,在120 反应48h 。冷却至室温过滤,得粗产品,用去离子水重结晶5次,65 真空干燥48h,得白色固体粉末。反应式为

:

n =9时,产物标记为10-6-10:干燥后得固体

22 3g ,收率63 9%;n =11时,产物标记为12-6-12:干燥后得固体27 1g 收率71 8%。1 2 2 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合成原理及方法同上,但收率更高。反应式为

:

n =9时,产物标记为M -10:干燥后得固体22 1g ,

收率94 1%;n =11时,产物标记为M -12:干燥后得固体23 4g ,收率91 9%。

2 结果与讨论

2 1 反应条件的影响2 1 1 中间体的合成

以乙醇为溶剂,投料比为n (吗啉)%n (二溴己烷)=4 3%1,反应时间分别为3、4、5、6h 进行考察,得到中间体收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结果见图1

图1 反应温度对中间体收率的影响

F ig .1 E ffect o f temperature on the y i e l d of inter m ed iate

随反应温度升高,中间体收率增加。主要由于温度升高,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温度升至70 后,反应速率增加不明显,反应体系中氧化和挥发更加严重,因此,反应温度选定为60 。

同时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中间体收率不断提高,60 时反应5h 和6h 的中间体的收率几乎相同,所以反应时间选定为5h 。2 1 2 双季铵盐的合成

以中间体和溴代十二烷的反应为例,重点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2 1 2 1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投料比为n (中间体)%n (溴代十二烷)=1%2 2,反应时间12h,分别在乙醇和丙酮中反应,考察了在不同温度下溴代烷的转化率和季铵盐的选择性(通过测得溴离子物质的量计算得到溴代烷的转化率,用溴甲酚绿两相滴定测得季铵盐物质的量计算得到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性),结果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在乙醇中溴代十二烷的转化率较高,且随温度升高转化率增加,但季铵盐的选择性较低,且随温度升高选择性降低,说明在较高温度(特别在95 以上)乙醇与溴代烷的醚化反应速度明显加快且不利于主反应进行。在丙酮中,转化率比较低,且随温度升高缓慢升高,但选择性很高,所以选用丙酮做溶剂,通过适当延长反应时间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中间体中由于氧原子的诱导作用,使氮原子的亲核性降低,采用丙酮这种极性溶剂可以形成较强的

&

15&第1期王 军,等: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动态诱导效应,增强氮原子的亲核性,有利于反应的

进行[7]

,而且丙酮对单季铵化和双季铵化产品都有较

好的选择性[8]

,

降低了提纯的难度。

图2 溶剂对溴代烷转化率和季铵盐选择性的影响F ig .2 E ffect o f so l vent on the conversi on o f a l ky l bro m i de and

the se l ectiv it y to cation ic surfactan t

2 1 2 2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以丙酮为溶剂,投料比为n (中间体)%n (溴代十二烷)=1%2 2,考察了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 反应温度对溴代烷转化率和季铵盐选择性的影响T able 1

E ffect o f te m pe ra t ure on the conversion of a l ky l brom ide and selecti v ity to cati on i c surfac tant

反应时间/h

反应温度/

11012013024转化率/%48 6364 2184 32选择性/%98 1290 7156 1236转化率/%63 2186 54100.00选择性/%98 0289 6532.16

48

转化率/%74 32100.00选择性/%

97 93

88 32

在110 反应24h,中间体的第一个含氮杂环与溴代十二烷的季铵化反应基本完全,而单季铵化的中间体再继续与溴代烷反应时,由于空间位阻的增加,反应进行比较缓慢。温度为120 时反应48h 可进行完全。当温度升至130 时,反应速度明显加快,但选择性大幅下降。所以,反应温度选定为120 。2 2 季铵盐表征

产物12-6-12经过提纯烘干得白色固体粉末,经溴甲酚绿两相滴定测得其质量分数为99 1%。1

HNMR (100MH z ,D 2O ), :4 02(8H,OC H 2),3 54~3 47(16H,NC H 2),1 70(8H,联接基C H 2),1 45~1 24(40H,烷基链C H 2),0 83~0 81(6H,C H 3)。FTI R (KB r 压片):2850~3000c m

-1

为甲基、亚甲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450~1500c m -1

为甲基、亚甲基的变形振动吸收峰;1100~1140c m -1

为醚键伸缩振动吸收峰。

以上数据说明此产品为目标产品。2 3 表面活性

在28 时,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合成物不同浓度下的表面张力(纯水表面张力为71 47mN /m ),结果见图3、4。

图3、4表明,在28 时,12-6-12与M -12、10-6-10、M -10相比,有更好表面活性和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 M C)。

C M C :12-6-12和M -12分别为1 0mm o l/L 和11 5mmo l/L ,10-6-10和M -10分别为3 1mm o l/L 和37 5mm o l/L 。可见,双子表面活性剂的C M C 均比其单体低一个数量级。主要原因为联接基团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离子头基间的静电斥力,使两个双亲分子靠得更加紧密,烃链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增强了碳氢链的疏水作用,使双子表面活性

&

16&精细化工 F I N E C H E M I C

ALS 第26卷

剂更容易聚集形成胶束。癸烷基链表面活性剂的C MC 是其同类型十二烷基表面活性剂的3倍左右,主要因为随烷基链的增长,疏水性增强,分子间疏水缔合能力增强,更容易形成胶束。

pC 20:表示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通常是使溶剂的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减少20mN /m 所需体相中表面活性剂浓度的负对数。12-6-12和M -12分别为3 48和2 49,10-6-10和M -10分别为3 03和2 07,可见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效率更高,同样使溶剂的表面张力减少20mN /m,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体相中的浓度比其单体低一个数量级,其规律与C MC 值相似,说明其吸附效率的提高主要是联接基团的作用。而对相同结构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链越长吸附效率越高。

表面张力( CMC ):12-6-12和M -12分别为26 45mN /m 和28 28mN /m,10-6-10和M -10分别为25 55mN /m 和26 41mN /m 。这主要由于 CM C 取决于它在水溶液表面饱和吸附时最外层的原子或原子团,而双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单体在吸附时最外层都是直链烷烃,所以 CM C 相差不大。2 4 气/液界面的吸附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与水接触,产生逃离水相的趋势,而由于亲水基的存在又无法完全逃离水相,这使得水中的表面活性剂自发吸附到气/液界面。根据吉布斯吸附公式[9]

可得表面活性剂在28 的比表面过剩( m ax )及表面活性剂的分子最小截面积(A m in ),结果见表2。

表2 4种表面活性剂的 m ax 和A m in T ab l e 2

ma x

and A m in of fou r sur f ac tants

表面活性剂 m ax /( 10-6m ol/m 2)

A m in /nm 212-6-122 720 611M -123 340 497

10-6-102 800 593M -10

3 53

0 471

由表2可以看出,m -6-m 的分子最小截面积小于同碳链长度单阳离子M -m 分子最小截面积的1/2,其原因是由于联接基的作用使两个单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在表面活性剂在溶液

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就可以在表面更紧密地排列,从而具有较大的比表面过剩,更有效地降低表面张力。

3 结论

(1)以乙醇为溶剂,n (吗啉)%n (二溴己烷)=4 3%1,反应温度60 ,时间5h 条件下,合成了中间体,收率90 1%;以丙酮为溶剂,n (中间体)%n (溴代烷)=1%2 2,反应温度120 ,反应时间48h 条件下,合成了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12-6-12的收率72%,10-6-10的收率64%。

(2)测得28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12-6-12和10-6-10的表面张力( CMC )分别为26 45mN /m 和25 55mN /m;C M C 分别为1 0mm o l/L 和3 1mm o l/L ;pC 20值分别为3 48和3 03; max 分别为2 72 10

-6

m o l/m 2和2 80 10

-6

m o l/m 2

;A m in

分别为0 611nm 2

和0 593n m 2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C MC 值比相应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低一个数量级,而 C M C 相差不大。参考文献:

[1] 胡建立,李 刚.油酸酰胺基二苯醚双磺酸钠的合成及表面活

性测定[J].精细化工,2005,22(5):345-347.

[2] 赵剑曦.新一代表面活性剂:Ge m i n i [J].化学进展,1999,11

(4):348-257.

[3] 黄 涛,游 毅.多疏水链阳离子二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J ].

合成化学,2005,13(5):480-482.

[4] Lasche w sky A,W atteb l ed L ,Arotcaren aM.Syn t hesis and

properti es of cation i c oli go m eri c surf act an ts [J].Lang m u ir ,2005,21:7170-7179.

[5] X i ngfu L ,W etti g Sh.D ,Chu anz hongW.Syn t hesis and s ol u ti on

properti es ofG e m i n i s u rf actan ts contai n i ng oleyl cha i ns [J].Phys C he m Che m Phys ,2005,7:3172-3178.

[6] Bell o C,Bo m belliC,Borocci S .Role of the spacer s t ereo che m i stry

on t he aggregation properties of cati on i c ge m i n i s u rfactan t s [J ].Langmu ir ,2006,22:9333-9338.

[7] W ade L G.有机化学[M ].万有志,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6.210-220.

[8] 张青山,张辉淼,郭炳南.哌嗪系列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J].精细化工,2006,23(5):435-438.

[9] 王培义,徐宝财,王 军.表面活性剂?合成&性能&应用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29-130.

重要更正:本刊2008年第12期目次页的编委会名单中,因当值责编沿用第9期模式,出现差错,特向张淑芬副主任委员致歉并予郑重更正。有关责任人将给予扣发奖金,写出书面检查处理。

(精细化工)编辑部2008年12月25日

&

17&第1期王 军,等: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剂最新研究进展

表面活性剂最新研究进展 人类的日常生活,各类生产活动,多种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对表面活性剂品种和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表面活性剂科学不断发展,迄今方兴未艾,表面活性剂已经深入到生命起源以及膜材料、纳米材料、对映体选择性的反应等各个领域中,设计新的有特殊用途和应用价值的表面活性分子仍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新的功能型表面活型剂与附加的官能基团的性质和位置有密切关系, 对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修饰会导致其结构形态有很大的变化,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单位在表面活性剂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成为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合成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相对一般常言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表面活性剂而讲的,通常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且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像低分子表面活性剂一样,由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组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分散、凝聚、乳化、稳定泡沫、保护胶体、增溶等性质,广泛应用作胶凝剂、减阻剂、增黏剂、絮凝剂、分散剂、乳化剂、破乳剂、增溶剂、保湿剂、抗静电剂、纸张增强剂等。因此,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可根据在水中电离后亲水基所带电荷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四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如阴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聚(甲基)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缩合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缩合烷基苯醚硫酸酯等。两性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丙烯酸乙烯基吡啶共聚物、丙烯酸-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两性聚丙烯酰胺等。非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乙烯类共聚物等。阳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聚烯烃基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亚乙基多胺与表氯醇共聚季铵盐、淀粉或纤维素高取代度季铵盐、多聚季铵盐、聚多羧基季铵盐等。 开发低廉、无毒、无污染和一剂多效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将是今后高分子表面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研究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研究 系别:化学与生物农学系 专业:化学 姓名: 谢元志 学号:200904014021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研究 一、题目的来源 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品种开发和产品应用都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工业各领域内日益广泛的应用,对其性能也提出了更多、更高、更为具体的要求,促使对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双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新型的表面活性剂,与单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相近的性能及相同的应用范围。由于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中含有两个锡氮原子,在金属、塑料、织物、矿石上具有更强的成键能力和吸附作用,与非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而且水溶性也明显加强,所以,双季按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沥青乳化、矿石浮选、纤维织物整理、金属加工等行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研究的意义 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除具有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降低表面张力及在溶液中聚集等基本特性外,还具有抑制和杀灭微生物等生物效应,因此该类表面活性剂发展的初期主要用作杀菌剂。季铵型表面活性剂的杀菌机制主要通过正离子头基吸附在负电荷的细菌表面,改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来完成的;此外,其吸附到细菌体表面后,有利于疏水基与亲水基分别深入菌体细胞的类脂层与蛋白层,导致酶失去活性和蛋白质变性[1]。由于上述这两种作用的联合效应,使得季铵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Gemini(双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与单季铵型表面活性剂相比,Gemini季铵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优良的理化性能[4]:更有效地降低表面张力、优良的润湿性、强的洗涤去污能力、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很好的耐温稳定性等。尤其是含有多烷基、杂环类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更有许多特殊的性能[5-6]:多烷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单烷烃链表面活性剂高得多的表面活性,与烷烃链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普通表面活性剂相比,表征其降低表面张力能力的值要低2-3个数量级,而且具有较好的杀菌性能;杂环类表面活性剂因其自身的特殊结构,有些具有很好的杀菌性和生物降解性。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与十八醇的混合单分子膜_周栋梁

Vo.l 28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No .52007年5月 CHEM I CAL J OURNAL OF CH I NESE UN I VERSI T I E S 932~935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与十八醇的混合单分子膜 周栋梁1,杨红伟1,朱谱新1,孙玉海2,冯玉军2,吴大诚1 (1.四川大学纺织研究所,成都610065;2.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成都610041)摘要 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6和12-2-12分别与十八醇(C 18H 37OH )在空气-水界面上混合单分子膜的P -A 等温线.在相分离表面压以下,比较了不同表面压下和不同混合比单分子膜的混合表面过剩自由能$G ex o M ,分析了双子表面活性剂与脂肪醇在空气-水界面上混合膜中的相容性.结果表明,12-2-16与C 18H 37OH 在所有混合摩尔比下随着表面压增高,自由能增大.12-2-12与C 18H 37OH 混合膜体系的相容性取决于两者的 混合比,$G exo M 随所加入C 18H 37OH 摩尔分数的增加逐渐增大,从异种分子间净的吸引作用转变到相互排斥 作用体系,转变点为C 18H 37OH 加入量的摩尔分数0165.当混合为热力学自发过程时,增大表面压将有利于混合;而对相互排斥体系,增加表面压将使体系内异种分子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更大. 关键词 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十八醇;混合单分子膜;混合表面过剩自由能 中图分类号 O 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1-0790(2007)05-0932-04 收稿日期:2006-07-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0673062)资助. 联系人简介:朱谱新(1956年出生),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表面与界面等方面的研究. E-m ai:l z hupxscu @163.co m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殊,表面活性更高,能有效地降低表面张力,易形成胶束、易溶解、润湿 性良好[1],因而成为研究的热点[2~11].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种目前研究较多的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对它的合成以及物理化学性能已有深入的研究[8~11].为了使双子表面活性剂能大规模的应用,人们探索了其与普通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使用,并研究了 其混合体系溶液的表面性质[9~11].以Lang mu ir 膜天平为手段研究双子表面活性剂在空气-水界面的单 分子膜,可以了解其在溶液中的胶束行为.通常,两亲性分子铺展的单分子膜在压缩过程中处于亚稳态,当表面压较低时在缓慢压缩的时间尺度下,可以将压缩单分子膜看成是稳定的,因为铺展分子从 膜中向亚相溶解需要克服脱附能垒,达到平衡的过程很漫长[12].以往对于具有一定水溶性的两亲性分 子表面单分子膜的研究较少,而对此方面的研究可以得到表面单分子膜稳定性的很多信息.本文采用Lang m uir 膜天平分别测定了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6和12-2-12与C 18H 37OH 混合膜在空气-水界面上混合膜的P -A 等温线,并计算混合表面过剩自由能,从而说明与极性有机分子C 18H 37OH 复配时,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6和12-2-12形成的复合单分子膜的界面行为以及混合膜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6和12-2-12为自制[13],在丙酮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重结晶3次.在25e 时,12-2-16和12-2-12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116和0180mm o l/L [13].正十八醇(C 18H 37OH,分析纯,上海光铧科技有限公司);三氯甲烷(分析纯,成都长联化工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沈阳化学试剂厂);实验用水为二次去离子水;LB 膜分析仪(KSV 2000-Ⅲ型,芬兰). 1.2 实验过程 分别配制12-2-16,12-2-12和C 18H 37OH 的三氯甲烷溶液,浓度约为1g /L ,再按一定摩尔比配成混合溶液.先用无水乙醇将Lang mu ir 槽(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内径尺寸700mm @120mm @10mm )清洗干净,再用二次去离子水冲洗,然后注满二次去离子水,用障条刮水面3次,以去除水面上的杂质.

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班级:应化1004班姓名:梁伟学号:2010016119 摘要:为了把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及应用介绍得更加详细彻底,本文总结了部分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综述了近年来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研究进展及该类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Gemini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1.前言: 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与传统面活性剂相比有更高的表面活性【1】,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具有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增溶、乳化与破乳、分散与凝聚、起泡与消泡等优良性质,因此在石油工业、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表面活性剂的思考模式,因为它是通过化学键联接方式来提高表面活性,和以往所用的物理方法不同,同时在概念上也是一个突破,Gemini表面活性剂是结构新颖的新一代表面活性剂,其优良的性能引发了各国对该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热潮。 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独特结构使其具有传统表面活性剂所无法相比的性质,如具有极高的表面活性;良好的水溶性;连接基团为亲水基的Gemini 型表面活性剂有很低的Krafft点【2】,能够溶于冷水中;具有更好的钙皂分散性,可用于制备高效润湿剂;一些短链连接基团的Gemini型表面活性剂具有独特的流变性能,在稀的浓度范围内表现出黏弹性;与普通的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使体系性能更卓越;以及水溶助长性和生物安全性等。Gemini 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在印染行业中,用作涤纶织物碱减量促进剂和阳离子染料染色缓染剂;在农业上,可用来清洗土壤;用作药物载体、化学反应催化剂、石油添加剂、抗静电剂、织物柔软剂和防腐剂等【3】。国内外Gemini 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一直比较活跃,已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型的合成报道。

17种常用表面活性剂

17 种常用表面活性剂 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DLS) 、英文名:Disodium Monolauryl Sulfosuccinate 、化学名: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 三、化学结构式: ROCO-C2H-CH(SO3Na)-COONa 四、产品特性 1.常温下为白色细腻膏体,加热后(>70C)为透明液体; 2.泡沫细密丰富;无滑腻感, 非常容易冲洗;3. 去污力强,脱脂力低,属常见的温和性表面活性剂;4. 能与其它表面活性剂配伍,并降低其刺激性;5. 耐硬水,生物降解性好,性能价格比高。 五、用途与用量: 1.用途:配制温和高粘度高度清洁的洗手膏(液)、泡沫洁面膏、泡沫洁面乳、泡沫剃 须膏,也可配制爽洁无滑腻的泡沫沐浴露、珠光香波等。 2.推荐用量:10—6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MES Sulfosuccinate 、英文名:Disodium Laureth(3) 、化学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三、化学结构式:RO(CH2CH2O)3COC2HCH(SO3Na)COONa 四、产品特性: 1 .具有优良的洗涤、乳化、分散、润湿、增溶性能; 2.刺激性低,且能显著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 3.泡沫丰富细密稳定;性能价格比高; 4.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和抗硬水性能; 5.复配性能好,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和植物提取液(如皂角、首乌)复配,形成十分稳定的体系,创制天然用品; 6.脱脂力低,去污力适中,极易冲洗且无滑腻感。 五、用途与用量: 1 、用途:制造洗发香波、泡沫浴、沐浴露、洗手液、外科手术清洗及其它化妆品、洗涤日化产品等,还可作为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发泡剂等。广泛用于涂料、皮革、造纸、油墨、纺织等行业。

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_顾义师

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顾义师黄丹 *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无锡 214122) 南通苏州大学纺织研究院开放课题(NS1211)资助2013-01-15收稿,2013-03-11接受 摘要制备了一系列羧基支化改性双子表面活性剂,其利用马来酸酐将2个疏水性基团和2个亲水性 基团通过弱酯键连接基团连接在一起,以反丁烯二酸为羧化试剂在过氧化自由基的引发下进行羧化接枝反应接入了阴离子亲水基团。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了合成物的分子结构。测定了合成产物的表面张力、胶团形貌、疏水性能、泡沫性能、润湿性能、乳化性能和分散性能。结果显示所合成的双子表面活性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性能 表面张力 分散性能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Gemini Surfactant Gu Yishi ,Huang Dan * (Education Ministry Key Laborato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for Eco-textiles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Abstract A series of carboxyl branch modified Gemini surfactants were prepared.These cleavable surfactants possess two identical hydrophobic alkyl group moieties ,two hydrophilic polyethylene glycol group moieties and a succinic acid spacer as weak ester linkage.Nonionic hydrophilic moieties had been added by reacting fumaric acid in the presence of a peroxy-type free radical initiator to form a carboxylic acid groups.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through IR and NMR.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ynthetic products ,including surface tension ,micelles morphology ,hydrophilicity ,foam property ,wetting property ,emulsifying property and dispersion property 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s-prepared Gemini surfactants have excellent surface properties. Keywords Gemini surfactant ,Surface properties ,Surface tension ,Dispersion properties 双子表面活性剂(Gemini surfactant )在结构上是由2个亲水基团和2个疏水基团在连接基团的作用下形成的。其有着比传统表面活性剂不止2倍的性能提升且表面张力更低、临界胶束浓度(CMC )更低的特点。由于其结构的“非常规”性,使得其在生物医学、纺织染整、三次采油上有着独特的应用 [1 5] 。 聚醚马来酸双酯是一种双子表面活性剂[6,7] ,其利用顺丁烯二酸为连接基团将2个聚醚单体在其 亲水基部位或靠近其亲水基部位通过化学键连在一起,形成1个具有2个亲水基团和2个亲油基团的结构, 由于桥基的作用,使得聚醚单体连接得相当紧密,从而使其碳链之间的作用力增强,而且亲水基(—CH 2CH 2O —)部分的斥力由于桥基的存在而大大减弱,这就使得其活性远大于一般的表面活性剂。在过氧化自由基的作用下,以反丁烯二酸为羧化试剂在聚氧乙烯链上进行羧化接枝,使分子链上带有大量的水溶性羧酸基团。这样的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交错排列使得其性能相比传统表面活性剂更为优异。之前有研究者以月桂醇聚醚来合成这类表面活性剂,包括对称[8] 和不对称 [9] 双酯,但由于结构中 含有芳香基团,生物降解性能不好。本研究以硬脂醇聚醚为原料合成羧化硬脂醇聚醚马来酸双酯 Gemini 表面活性剂,性能更优异,更易生物降解。 · 735·http ://www.hxtb.org 化学通报2013年第76卷第6期DOI:10.14159/https://www.360docs.net/doc/539591375.html,ki.0441-3776.2013.06.016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纯化、及应用论文

摘要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易于富集于界面、并对界面性质及相关工艺过程产生明显影响的物质。从发展历史看,表面活性剂源于洗涤剂,但随着技术发展而脱离了洗涤剂,形成了独立的工业。随着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和整体工业水平的提高,表面活性剂已从日常生活中的家用洗涤与个人保护用品,进入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国家支柱产业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纯化、表征及在精细化学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纯化鉴定合成

Abstract Surfactant is a kind of easily enriched in the interface, and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and related process material. From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surfactants in detergent,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from the detergent, formed an independent industria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urfactant and the overall industrial level, surface active agent has been from the household cleaning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in daily life, in all fields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national pillar industry,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surfactant synthesis, pur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ine chemicals. Key words : Surfactant, Pur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第26卷第1期2009年1月 精细化工 FI NE C H E M I CAL S Vo.l 26,No.1J an.2009 表面活性剂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 王 军,栾立辉,杨许召,李刚森 (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 摘要:以吗啉和溴代烷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m -6-m ,m =10,12),并用IR 和1HNM R 表征 了其结构。测得28 时,12-6-12和10-6-10的表面张力( CMC )分别为26 45mN /m 和25 55mN /m;临界胶束浓度(C M C )分别为1 0mmo l/L 和3 1mm o l/L;pC 20值分别为3 48和3 03;比表面过剩( max )分别为2 72 10-6m o l/m 2和2 80 10-6mo l/m 2;分子最小截面积(A m i n )分别为0 611n m 2和0 593nm 2。结果表明,该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相同离子头基及烷基链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相比,C M C 低一个数量级, C M C 相差不大。关键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 中图分类号:TQ 423 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14(2009)01-0014-04 Synthesis and Surface A cti vity of Cati onic G e m i ni Surfactants WANG Jun ,LUAN L i hu,i YANG Xu zhao ,LI Gang sen (H enan Provi ncial K e y Laboratory of Surface &Interface S cience ,Zhengzhou Universit y of L i gh t Indus t ry,Zhengzhou 450002,H enan,China) Abstract :Two types o f cati o nic ge m i n i surfactants (m -6-m ,m is 10,12)w ere synthesized w ith m orpholine and alky l bro m i d e .The che m ical str ucture of the purified products w ere confir m ed using I R and 1 HNMR.Surface tensi o ns( CMC )of 12-6-12and 10-6-10w ere m easured at 28 and are respectively 26 45mN /m and 25 55mN /m;the critica lm icelle concentrations(C M C)are 1 0mm ol/ L and 3 1mm ol/L ;pC 20are 3 48and 3 03;excess adsor pti o n a m ounts( max )are 2 72 10-6 m ol/m 2 and 2 80 10 -6 m ol/m 2;and the saturation adsorption areas per mo lecule (A m in )are 0 611n m 2 and 0 593nm 2 .The resu lt sho w s t h at t h e surface tensi o n of t h e ge m i n i surfactants are si m ilar as their co rrespond i n g !m ono m er ?,bu t their C MC are only one tenth of t h e ir !m ono m er ?.Key w ords :cati o nic ;ge m i n i surfactan ts ;surface tension ;surfactants Foundation ite m s :Supported by H enan province ke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 ical pro ject (082102270006)and the Zheng zhou city sc ience and techno l o gy pro ject(074SCCG23109-6) 双子表面活性剂是通过化学键将两个传统的单头基单烷烃链表面活性剂在离子头基处用联接基团 联接起来的新一代表面活性剂[1] ,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的单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离子头基间的电荷斥力或水化引起的分离倾向,促进了其在界面或分子聚集体中的紧密排列,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是胶体 与界面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2,3] 。 目前文献报道的大多是以季氮离子为离子头基 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4~6] ,而以含氮杂环为离 子头基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鲜见报道。 作者以吗啉和溴代烷为原料合成了以吗啉为离子头基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其表面活性。 1 实验部分 1 1 试剂与仪器 试剂:吗啉、氢氧化钠、溴乙烷(均为AR,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6 二溴己烷、溴代癸烷、溴代十二烷#均为AR,阿拉丁试剂(上海)有 *收稿日期:2008-08-18;定用日期:2008-10-30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82102270006);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074SCCG23109-6) 作者简介:王 军(1961-),男,教授,主要从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E -m ai:l w angj un8828@s i na .co m 。

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研究

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研究 马素俊,孙玉海,冯茜,马天态,杨景辉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东营257000) [摘 要]利用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的注入水配制了不同含量的双子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双 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并将其与对应的传统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耐温抗盐性能,且在较低含量下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明显优于对应的传统表面活性剂,可用于高矿化度和温度为70 90?的油藏。 [关键词]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杂双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 收稿日期:2011-08-01。 作者简介:马素俊,硕士,主要从事油层保护技术研究工作。 双子表面活性剂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新一代表面活性剂,因其特殊结构而使其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低临界胶束浓度、高表/界面活性、良好的水溶性和润湿性等。20世纪90年代初,双子表面活性剂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关注,成为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外一些研究学者 〔1-2〕 已合成出一系列阴离子、阳离子、 非离子及两性型双子表面活性剂。2001年我国开始进行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唐善法等〔3-6〕 合成了不同类型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并对其性能及应用做了大量研究。在石油开采应用中,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提高驱油效率方面已有报道〔4〕 ,在 油田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 。 我们利用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的注入水配制了不同含量的双子表面活性剂,考察双子表面活性剂联结基长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及阳离子、杂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耐温抗盐性能,为双子表面活性剂在实际油藏中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1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SVT 20型旋转滴张力仪,Data physics 公司;天平;恒温水浴TC -202D ,美国Brookfield 。 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 14-3-14、14-4-14、14-6-14、8(-)-2-16(+),纯度80%,自制;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 )、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 ),分析纯。 临盘采油厂1316站注入水为NaHCO 3水型,离子组成见表1。 表1 临盘采油厂1316站注入水离子组成 mg /L 1.2 实验方法 盐水配制:按照m (NaCl )?m (CaCl 2)?m (MgCl 2·6H 2O )=7?0.6?0.4质量比配制3种不同含量的盐水。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配制:用临盘采油厂1316站注入水及不同含量的盐水配制不同含量的表面活性剂溶液。 表面张力测定方法:采用SVT 20旋转滴张力仪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张力。 2结果与讨论 2.1 双子表面活性剂与对应的传统表面活性剂 的性能比较 用1316站注入水配制了不同含量的两种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及其对应的传统表面活性剂溶液,在70?下,采用旋转滴法测定其表面张力,结果见表2。当表面活性剂溶液含量(质量分数,下 同)>100?10-6 时, 双子表面活性剂在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上没有明显优势;当12-2-12含量 为0.1?10-6 时,表面张力为25.54mN /m ;而DTAB 含量为10?10-6时,表面张力为26.36mN /m 。这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在较低含量下可达传统表面活性剂DTAB 高含量下的表面效果, 5 2011年12月马素俊等.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研究

一种季铵盐氟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表面活性

2010年第17卷第2期 化工生产与技术Chemical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一种季铵盐氟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表面活性 程海军 史鸿鑫* 刘秋平 项菊萍 武宏科 陈立军 (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杭州310032) 摘要以环氧六氟丙烷二聚物和N,N -二乙基丙二胺为原料,经酰胺化和季铵化反应,制备了N,N-二乙基-N-甲基-N-(N '-2-全氟丙氧基丙酰胺基)丙基碘化铵(FCI-1)。用IR 、 1 H NMR 、19F NMR 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表面张力等性能。结果表明,所 得产物临界胶束浓度(CMC )为38.7mmol/L ,在CMC 时表面张力为20.4mN/m ,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高表面活性。 关键词氟表面活性剂;环氧六氟丙烷二聚物;N,N -二乙基丙二胺;季铵盐;表面张力中图分类号TQ423.12+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6-6829.2010.02.001 *通讯联系人。E-mail :shihxin@https://www.360docs.net/doc/539591375.html, 收稿日期:2010-02-08 氟化工 氟表面活性剂具有“三高、两憎”的特殊性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目前所有表面活性剂中表面活性最高的一类,主要应用于技术要求较高的特种场合,或一般普通表面活性剂难以胜任、应用效果较差的领域。阳离子氟表面活性剂是氟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品种之一,主要分为胺盐型和季铵盐型2大类,并以季铵盐型用途最广[1-2]。季铵盐型由于不受pH 影响,在酸、碱介质中均可使用。它除了具有表面活性外,还具有与阴离子及非离子氟表面活性剂不同的特点,其中之一是它的水溶液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常用作消毒剂和灭菌剂;它的另一特点是容易吸附在固体表面(或固液界面),工业上用作浮选剂、乳化剂、柔软剂、抗静电剂和颜料分散剂等[3]。 从结构上看,阳离子氟表面活性剂中的亲水基团为季铵阳离子。憎水基部分除含氟烃基结构外,往往还含有烃基、酰胺基等基团,且含氟烃基大部分是有6~10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结构。直链全氟烃基的合成主要有电解法和调聚法。电解法衍生得到含全氟辛烷磺酰基的氟表面活性剂(PFOS )对人类健康有害,受国际公约限制,即将被淘汰。调聚法制备直链全氟烃的有效组分较低,衍生得到的氟表面活性剂成本高。而四氟乙烯齐聚物和六氟丙烯齐聚物基氟碳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低于全氟烷基链基氟碳表面活性剂,同样存在难于生物降解的问题。 环氧六氟丙烷齐聚物是一种环氧六氟丙烷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开环聚合生成的低级全氟聚醚,2 个以上的全氟丙烯单元通过醚键首末相连而成,一端带有酰氟基团。以环氧六氟丙烷齐聚物合成的表面活性剂活性很高,生物降解性优于全氟正烷基链基氟碳表面活性剂。该类氟碳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与报道较为少见[4-5]。 本研究以环氧六氟丙烷二聚体为原料,经过酰胺化、季铵化反应,制备性能优异的含氟表面活性剂 N,N -二乙基-N-甲基-N-(N '-2-全氟丙氧基丙酰胺基)丙基碘化铵(FCI-1),用IR 、1H NMR 、19F NMR 等 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表面张力等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环氧六氟丙烷二聚体,质量分数≥99%;N,N -二 乙基-1,3-丙二胺,医药级;碘甲烷,乙醚,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酸乙酯,吡啶,丙酮,乙腈,丁酮,无水氯化钙,氢氧化钠,均AR 。 AVATAR 370型红外光谱仪,DCA-315表面张力仪,Mercury Plus 400核磁共振仪(400MHz ),GC-14B ,RE-3000旋转蒸发仪,B-545熔点仪。1.2合成方法 1.2.1中间体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管(上端装一无水CaCl 2干燥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 3.12g (24mmol )的N,N -二乙基-1,3-丙二胺和30mL 的CH 2Cl 2,冷却至0℃,边搅拌边滴加6.64g (20 ·1 ·

17种常见的表面活性剂

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DLS) 一、英文名:Disodium Monolauryl Sulfosuccinate 二、化学名: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 三、化学结构式: ROCO-CH2-CH(SO3Na)-COONa 四、产品特性 1. 常温下为白色细腻膏体,加热后(>70℃)为透明液体; 2. 泡沫细密丰富;无滑腻感,非常容易冲洗; 3. 去污力强,脱脂力低,属常见的温和性表面活性剂; 4. 能与其它表面活性剂配伍,并降低其刺激性; 5. 耐硬水,生物降解性好,性能价格比高。 五、技术指标: 1.外观(25℃):纯白色细腻膏状体 2.含量(%):48.0—50.0 3.Na2SO3(%):≤0.50 4.PH值(1%水溶液): 5.5—7.0 六、用途与用量: 1.用途:配制温和高粘度高度清洁的洗手膏(液)、泡沫洁面膏、泡沫洁面*、泡沫剃须膏,也可配制爽洁无滑腻的泡沫沐浴露、珠光香波等。 2.推荐用量:10—6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MES 一、英文名:Disodium Laureth(3) Sulfosuccinate 二、化学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三、化学结构式:RO(CH2CH2O)3COCH2CH(SO3Na)COONa 四、产品特性: 1.具有优良的洗涤、*化、分散、润湿、增溶性能; 2.刺激性低,且能显著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 3.泡沫丰富细密稳定;性能价格比高; 4.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和抗硬水性能; 5.复配性能好,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和植物提取液(如皂角、首乌)复配,形成十分稳定的体系,创制天然用品; 6.脱脂力低,去污力适中,极易冲洗且无滑腻感。 五、技术指标: 1.外观(25℃):无色至浅**透明粘稠液体 2.活性物(%):30.0±2.0 3.PH值(1%): 5.5—6.5 3.色泽(APHA):≤50 4.Na2SO3 (%):≤0.3 5.泡沫(mm):≥150 六、用途与用量: 1、用途:制造洗发香波、泡沫浴、沐浴露、洗手液、外科手术清洗及其它化妆品、洗涤日化产品等,还可作为*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发泡剂等。广泛用于涂料、皮革、造纸、油墨、纺织等行业。

双子表面活性剂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展 摘要:双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新型的双亲水基、双疏水基两亲表面活性剂,按照其结构特点,双子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以及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本文介绍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和合成现状。 关键词:双子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合成现状 双子表面活性剂是一族性能优异的表面活性剂,其分子是由两个普通单链单头基表面活性剂分子在头基处通过联接基团以化学键连接而成。双子表面活性剂特殊的结构决定它比传统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它具有两个亲水基和疏水基,通过联接基团将两部分连接,联接基团有化学键作用,降低了两极性间的静电排斥力及其水化层间的作用力,使得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低CMC特性。与单烷烃链和单离子头基组成的普通表面活性剂相比,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如下特征性质:(1)易吸附在气/液表面,有效地降低水的表面张力;(2)易聚集生成胶团,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3)具有很低的Kraff点;(4)与普通表面活性剂间的复配能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5)具有良好的钙皂分散性能;(6)优良的润湿性能。目前,双子表面活性剂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青睐,并掀起了一股新的研究热潮。本文综述了当前各类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和合成现状。 1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特殊结构而呈现出独特的性能, 如抗静电性、杀菌性、柔软性、防腐性等,是其它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所无法替代的。国内外对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一直比较活跃。大部分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中含有2个亲水基和2个疏水链,且极性基团和疏水链都是相同的,但也看到一些含有特殊官能团表面活性剂的文献 报道。 1.1多烷基多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新型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新型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梁政勇Ξ 叶志文 吕春绪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摘 要:简要介绍了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背景以及前景。重点介绍了N 2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的合 成机理与工艺。采用过量的无水乙二胺与12溴代十二烷反应合成中间体N 2十二烷基乙二胺。然后再与过量的氯乙酸反应合成N 2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用NaOH 中和,即得终产物N 2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钠。合成中间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 (乙二胺)∶n (12溴代十二烷)=(25~30)∶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8h ,收率97%;终产品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 (氯乙酸)∶n (中间体)=(6~7)∶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0h ,收率86%以上。 关键词:螯合性表面活性剂;12溴代十二烷;乙二胺;氯乙酸;E DT A Synthesis of N ovel Chelating Surfactant LIANG Zheng 2yong ,YE Zhi 2wen ,LV Chun 2xu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 echnology ,Nanjing 210094,China )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prospect of chelating sur factants are introduced with the em phasis on synthesis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N 2lauryl ethylene diamine triacetic acid s odium.Excess anhydrous ethylenediamine reacted with 12brom olaurane to produce N 2lauryl ethylene diamine ,which then reacted with excessive chloroacetic acid to give N 2lauryl ethylene diamine triacetic acid.The end product is obtained by neutralizing N 2lauryl ethylene diamine triacetic acid with NaOH.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producing the intermediate as follows ∶n (ethylene diamine )∶n (12brom olaurane )=(25~30)∶1,tem pera 2ture is 60℃,time is 8h and yield is 97%.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producing the end product are :n (chloroacetic acid ):n (in 2termediate )=(6~7)∶1,tem perature is 80℃,time is 10h and yield is over 86%. K ey w ords :chelating sur factant ;12brom olaurane ;ethylene diamine ;chloroacetic acid ;E DT A 提高表面活性剂特别是阴离子表面活剂的抗硬水能力一直是业内普遍关注的课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就开始使用各种表面活性剂助剂来提高其抗硬水能力,最先使用的五钠(STPP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助剂,具有很强的螯合Ca 2+、Mg 2+的能力,并有乳化污垢、防止污垢再沉积的作用,且价格便宜,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然而它的大量使用可导致水体过营养化,带来了极大的生态危害而限制其使用〔1〕。为了减轻水体过营养化,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和地区就通过限磷和禁磷的法律,取而代之 的非磷助剂主要是4A 沸石〔2〕 ,然而其不溶于水,对Ca 2+、Mg 2+的交换能力较差,性价比较低。一项研 究甚至表明〔3〕 ,使用含4A 沸石的洗涤剂可能会造 成更加严重的环境危害,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 略不符。因此,开发新型无磷助剂势在必行,螯合性表面活性剂应运而生。 螯合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型表面活性剂,是由有机螯合剂如E DT A 等衍生而得的产物。分子中含有一个长链的烷(酰)基和几个相邻的离子亲水基。早期的产品多是由E DT A 与脂肪醇、脂肪 胺制备的混合酯或混合酰胺产物〔4〕 ,质量不高。美国的Ham pshire 公司合成了纯度较高的N 2酰基E D3A 类表面活性剂,但工艺复杂。作者以乙二胺 为原料合成N 2烷基类表面活性剂,合成工艺较为简单。 众所周知,E DT A 是一种优良的螯合剂,据文 ? 81?Ξ收稿日期:03209230  作者简介:梁政勇(1978~),硕士,主要从事精细有机合成方面的研究工作。  V ol.12,N o.2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第12卷第2期Fine and S pecialty Chemicals 2004年1月21日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研究专业名称应用化学 班级学号xxxxxxxx 学生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填表日期xxxx 年xx 月xx 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近年来,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品种开发和产品应用都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工业各领域内日益广泛的应用,对其性能也提出了更多、更高、更为具体的要求,促使对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双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新型的表面活性剂,与单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相近的性能及相同的应用范围。由于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中含有两个锡氮原子,在金属、塑料、织物、矿石上具有更强的成键能力和吸附作用,与非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而且水溶性也明显加强,所以,双季按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沥青乳化、矿石浮选、纤维织物整理、金属加工等行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有人曾介绍了以脂肪伯胺与环氧氯丙烷及三甲胺反应制备单烷基双季铵盐以及脂肪叔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双烷基双季铵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以脂肪胺与丙烯睛及氯甲烷反应制备单烷基双季按盐的工艺,以期得到制取双季按盐更为经济实用的方法。 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除具有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降低表面张力及在溶液中聚集等基本特性外,还具有抑制和杀灭微生物等生物效应,因此该类表面活性剂发展的初期主要用作杀菌剂。季铵型表面活性剂的杀菌机制主要通过正离子头基吸附在负电荷的细菌表面,改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来完成的;此外,其吸附到细菌体表面后,有利于疏水基与亲水基分别深入菌体细胞的类脂层与蛋白层,导致酶失去活性和蛋白质变性[1]。由于上述这两种作用的联合效应,使得季铵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目前,我国常用的季铵盐杀菌剂主要有十二烷基苄基氯化铵(洁而灭或1227)、新洁尔灭以及它们的复合产品,这些都是单头基烷烃链季铵盐。它们在循环冷却水处理过程中虽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其不足之处也显现出来:细菌容易对其产生抗药性,使用剂量大(100mg/L以上),费用高,并且在使用时泡沫多,不易清除等[2-3]。 Gemini(双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与单季铵型表面活性剂相比,Gemini季铵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优良的理化性能[4]:更有效地降低表面张力、优良的润湿性、强的洗涤去污能力、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很好的耐温稳定性等。尤其是含有多烷基、杂环类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更有许多特殊的性能[5-6]:多烷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单烷烃链表面活性剂高得多的表面活性,与烷烃链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普通表面活性剂相比,表征其降低表面张力能力的值要低2-3个数量级,而且具有较好的杀菌性能;杂环类表面活性剂因其自身的特殊结构,有些具有很好的杀菌性和生物降解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