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新型硫脲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对Ag(I)吸附性能的研究

云 南 化 工
Yu n n C e c lT c n l g n a h mia e h oo y
0c . 0 t 2 08 Vo . 5. 1 3 N 脲 螯 合 树脂 的合 成 及 对 Ag (I) 附性 能 的研 究 吸
fo p l sy e e mi r s e e,a d i b op in o r m oy tr n c o ph r n t a s r to fAg+ wa t d e .Re u t h we h t h e i a x e ln b o t n s ssu i d s l s o d t a e r sn h se c l ta s r i t e p o a d s lc i i rAg+ i h o x s s se o ,Cu ,Zn a d F n ee t t f v yo n t e c e it y tm fAg 。 n e
赵 石楠 董 学畅 吴 立 生。 孙 , , , 雯
( .云南 民族大学 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1 云南 昆明 6 0 3 ;.云南 大学 化学与工程技术学 院, 5 0 12 云南 昆 明 6 0 9 ) 5 0 1 摘 要 : 以聚苯乙烯小 白球树脂为原料 , 经硝化 、 还原 、 接枝 等反 应 , 成 了含 有硫 脲功 能基 的新型螯 合树 合
ZHAO in n ,DONG e c a g Sh — a Xu - h n ,W U — h n ,SUN e Lis e g W n
( .Sh o o h m sya dBoeh o g , u n nU i ri o N t nli ,K n ig6 0 3 ; 1 col fC e ir n it nl y Y n a nv syfr ao at s u m n 5 0 1 t c o e t i ie 2 col f h mcl cec n n n e n ,Y n a nvr t,K n ig 5 0 1 .S ho o e ia S i eadE  ̄ ef g n nnU i sy u m n 0 9 ) C n i ei 6
1,4-二羟甲基哌嗪 结构式

1,4-二羟甲基哌嗪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14N2O2,其结构式如下所示:HO-CH2-CH2-NH-CH2-CH2-OH1,4-二羟甲基哌嗪具有两个羟基和一个哌嗪环,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和疏水性。
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药、染料、橡胶和涂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通过多种合成路线合成,如通过对哌嗪进行环氧化反应得到1,4-二羟甲基哌嗪。
在这个过程中,环氧乙烷作为环氧化剂,通过将哌嗪中的双键氧化成环氧基团,再进行环开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由于1,4-二羟甲基哌嗪具有两个羟基,因此它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和螯合剂,用于金属离子的萃取和分离。
它还可以用于生产聚氨酯、树脂和涂料等高分子材料。
1,4-二羟甲基哌嗪还可以作为药物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例如用于合成抗抑郁药物氟西汀的原料。
在染料领域,1,4-二羟甲基哌嗪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它可以作为染料的前体,用于合成含氨基结构的偶氮染料和其他有机染料。
1,4-二羟甲基哌嗪是一种多功能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化工、医药和材料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1,4-二羟甲基哌嗪将会有更多的新应用领域被开发出来。
1,4-二羟甲基哌嗪(1,4-dihydroxymethylpiperazine,DMP)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医药领域,1,4-二羟甲基哌嗪被用作制备一系列抗肿瘤、抗癌、心血管疾病等药物的中间体。
在材料科学领域,1,4-二羟甲基哌嗪可作为表面活性剂、螯合剂和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原料。
在染料工业中,1,4-二羟甲基哌嗪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DMP的合成方法多样,可通过对哌嗪进行环氧化反应得到。
哌嗪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合成,如编号1的合成路线。
在这一过程中,环氧乙烷作为环氧化剂,通过将哌嗪中的双键氧化成环氧基团,再进行环开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在医药领域,1,4-二羟甲基哌嗪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化合物。
N_N′_双月桂酰基乙二胺二乙酸钠的合成

第18卷第12期2001年12月精细化工FINE CHEMICA LSV ol.18,N o.12Dec.2001表面活性剂N ,N ′2双月桂酰基乙二胺二乙酸钠的合成Ξ黄 智1,李成海2,梁宇宁3,韩朔暌1,王连生1(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2.广西大学化学系,广西南宁 530004,3.广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广西桂林 541004)摘要:作为功能型表面活性剂发展的一个方向,酰胺型表面活性剂在国内尚未有合成和性能方面的报道。
以乙二胺和月桂酸为原料,脱水合成N ,N ′2双月桂酰基乙二胺(中间体),再与氯乙酸钠反应得终产物N ,N ′2双月桂酰基乙二胺二乙酸钠型表面活性剂,以1H NMR 和IR 进行结构鉴定,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探讨。
最佳合成条件为n (氯乙酸钠)∶n (中间体)=3∶1,t =70~80℃,反应时间为24h 。
关键词:月桂酸;表面活性剂中图分类号:T Q4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14(2001)12-0688-03 具有乳化、分散、螯合等功能于一体的功能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是当今表面活性剂发展趋势之一[1]。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酰胺型表面活性剂是功能型表面活性剂的一个发展方向,国内尚少有合成的报道。
美国的New Ham pshire 公司合成了类似结构的表面活性剂,但工艺比较复杂[2]。
作者用月桂酸和乙二胺反应制取N ,N ′2双月桂酰基乙二胺(中间体),再与氯乙酸钠反应合成了N ,N ′2双月桂酰基乙二胺二乙酸钠,用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结构鉴定。
合成方法较简单。
1 实验1.1 试剂月桂酸,无水乙二胺,二甲苯,三氧化二铝,无水碳酸钠,氢氧化钠,盐酸,丙酮等均为分析纯;氯乙酸,化学纯。
1.2 合成路线月桂酸与乙二胺反应脱水,生成N ,N ′2双月桂酰基乙二胺,再与氯乙酸钠反应得到N ,N ′2双月桂酰基乙二胺二乙酸钠。
新型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新型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Vol.12,No.2?18?精细与专用化学品FineandSpecialtyChemicals第12卷第2期2004年1月21日梁政勇Ξ叶志文吕春绪(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摘要:简要介绍了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背景以及前景。
重点介绍了N2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的合成机理与工艺。
采用过量的无水乙二胺与12溴代十二烷反应合成中间体N2十二烷基乙二胺乙酸反应合成N2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用NaOH中和,即得终产物N2最佳工艺条件为n(乙二胺)∶n(12溴代十二烷)=(25~30)1∶,60,,97;成工艺条件为n(氯乙酸)∶n(中间体)=(6~7)1∶反应温度80℃,86%关键词:螯合性表面活性剂;12溴代十二烷;乙二胺;NSurfactant2yong,YEZhi2wen,LVChun2xu,Nanjing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Nanjing210094,China )aminereactedwith12bromolauranetoproduceN2laurylethylenediamine,w hichthenreactedwithexce∶n(ethylenediamine)∶n(12bromolaurane)=(25~30)∶1,tempera2tureis60℃,timeis8handyieldis97%.Theoptimumconditionsforproducingtheendproductare:n(chloroaceticacid):n(in2termediate)=(6~7)1∶,temperatureis80℃,timeis10handyieldisover86%.Keywords:chelatingsurfactant;12bromolaurane;ethylenediamine;chloroa ceticacid;EDTA提高表面活性剂特别是阴离子表面活剂的抗硬水能力一直是业内普遍关注的课题。
螯合剂dtpaa的合成及应用

螯合剂dtpaa的合成及应用
螯合剂DTPA(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螯合性质,能够与金属离子结合。
它的合成方法通常是从苯胺和羧酸开始,经过多步反应合成出DTPA。
DTPA常被用作螯合剂,用于纯化金属元素或同位素。
例如,它可以用于提取钨、钼、铈、铅等金属元素,也可以用于提取铀的不同同位素。
DTPA还有其他应用,例如用于医学影像,作为核素标记剂在体内追踪金属离子的运动轨迹;用于农业,帮助植物吸收金继续回答上一个问题:
螯合剂DTPA(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还有其他应用,例如:
•在化工领域,DTPA可以用于制备清洁剂、涂料、染料等产品。
•在水处理领域,DTPA可以用于除去水中的金属离子,改善水质。
•在生物领域,DTPA可以用于解决金属污染对生物的危害,保护生物多样性。
总的来说,DTPA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螯合型表面活性剂NaLED3A的合成及性能

h d o y r p 1g a u ( y r x p o y u rg m BD- AH P ) t r u h t e i to u t n o o g c an h d o h bc mo o H G h o g h n r d c i fln — h i y r p o i n —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性剂 , 广泛 应用 于合 成洗 涤剂 、 化学 工业 ( 化 、 催 防
腐 、 液聚合 ) 乳 以及 农 牧 业r ] 6 。笔 者 以月 桂 醇 为 原料 , 经过 一系 列 化 学 反应 合 成 出一 类 月 桂 基螯 合 型表 面活 性剂 , 初 步考 察 了其 表 面 活 性 和对 并 C 的螯 合性 , 一 步考 察 了其 抑 制 石 油 磺 酸盐 a 进 沉淀 损 失情 况 , 抑 制石 油 磺 酸 盐 的损失 提 出 了 为
摘 要 : 验 以 月 桂 醇 、 二 胺 、 乙 酸 钠 、 氧 化 钠 为 原 料 , 溴 化 、 烷 基 化 、 甲 基 化 、 和 反 应 合 成 螯 合 型 实 乙 氯 氢 经 羧 中 表 面 活 性 剂 N_ 十二 烷 基 乙 二 胺 三 乙酸 钠 ( L D3 。讨 论 了 N_ 二 烷 基 乙 二 胺 羧 甲 基 化 反 应 中 投 料 摩 尔 Na E A) 十
比、 反应 温 度 、 应 时 间 对 中间 体 产 率 的影 响 , 察 了产 物 Na E A 的表 面 活 性 、 合 性 能 、 沫性 能 及 其 在 反 考 L D3 螯 泡
油 田污 水 中石 油磺 酸 盐 的 沉 淀 损 失 抑 制 性 能 。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 乙 酸 钠 与 N一 二 烷 基 乙二 胺 摩 尔 比 为 3 7: 氯 十 . 1 反 应 时 间 6h 反 应 温 度 7 ℃ 时 中 间 体 N_ 二 烷 基 乙 二 胺 三 乙 酸 ( E 3 收 率 为 9 . 。 4 ℃ 时 , , 5 十 L D A) 48 5
木质素磺酸季铵盐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

第43卷第5期赵小红等:木质素磺酸季铵盐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617 DOI:10.13822/ki.hxsj.2021007828 化学试剂,2021,43(5),617〜621木质素磺酸季铵盐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赵小红’,蒙燕霞(贺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贺州542899)摘要:针对木质素利用率低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制备木质素磺酸季铵盐两性表面活性剂,对合成工艺和产品性能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木质素的变废为宝提供参考。
结果表明,最优的合成条件为:《(木质素磺酸钠)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1:1. 1、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50丈、PH12,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是p H值,其次是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和温度,产物活性物质含量为51.8%。
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反应后在酚羟基中引入了烃基。
产物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较强的分散力和发泡性能,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溶解性良好、亲水性较强、乳化性能一般,在洗涤剂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关键词:木质素;季胺盐;两性表面活性剂;制备;性能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8-3283 (2021)05-0617-05Synthesis a n d P ro p e rtie s of L ignin S ulfonate Q u a te rn a ry A m m onium S alt A m p h o teric S u rfa c ta n t ZHAO Xiao-hong*, MENG Yan-xia(College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542899, C hina),Huaxue Shiji, 2021,43(5),617-621A b s tr a c t: In the light of low utilization of lignin which caus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waste of resources, a lignin sulfonat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amphoteric surfactant was synthesized from sodium lignosulfonate. The synthesis process and product performance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waste reuse of lignin.The optimal synthesis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n ( sodium lignosulfonate ) : ^ ( epoxypropyl dodecyl 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 = 1: 1. 1,reaction time 2. 5 h, reaction temperature 50 Ti , pH 12.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action had the decreasing order of p H, molar ratio, reac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The content of active substance was 51. 8% under the optimal synthesis conditions.FT-IR and UV analyses of product showed that hydrocarbon radical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phenolic hydroxyl.The product had low surface tension, strong dispersion and foaming properties, good solubility in acidic and alkaline solutions, strong hydrophilicity, but normal emulsifying properties.lt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detergents and other fields.Key w ords: lignin ;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 amphoteric surfactant ; preparation ; properties造纸和生物乙醇生产会产生大量木质素(木 质化植物三大主要组分之一)副产物m。
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应用

学键的形式相结合。螯合树脂是指含有能与金属离 子形成螯合物的分析功能团的一类呈树脂状的高聚 物 。功能基 中存在 着具 有未 成 键 孤 对 电子 的 O、 N、 sP A 等原 子。这些原子能 以一对孤对 电子与金 、、 s 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成与小分子螯合物相似 的稳 构 定结构 … 。螯 合 吸着 剂 是 指 含 有 上述 分 析 功 能 团 、 具有选择性交换能力的呈纤维、 薄膜 以及各种织物 状的高聚物。这类新型 的离子交换剂, 不仅保持着 般离子交换树脂所具有的优点, 有具备有机试剂 所特有的高选择性的特色。但高分子螯合树脂 由于 高分子效应又增添 了许多新的功能, 如它具有合成 简便 、 价格低廉 、 吸附容量大 、 易洗脱、 干扰少和稳定
◇ }O f b — c 催 o 化 _ 剂
。
旦
。
采用“ 模板聚合” 技术合成的螯合树脂 , 其功能 基团大部分包埋在树脂 的内部, 因而 树脂的吸附容 量 和吸 附速 度 较 低 。Taai 人 通 过 五 皂 乳 液 聚 kg 等 合合表面铸型聚合二步法合成 的铸型螯 合树脂 , 为 球形 亚微 粒子 , 具有 良好 的单分 散 性 , 能基 团大 部 功 分分布 在粒 子 的表 面 , 金属 离 子 具 有 较 高 的吸 附 对
用氧化一还原引发和 6 C 丫 0 o 一射线辐射引发的表面 铸型聚合, 合成了 C ( 铸型螯合树脂 。 u Ⅱ) J
收稿 日期 20 —1 ~1 05 1 5 作者简介 : 孔令芳( 9 0 , 在读硕 士研 究生。 18 一) 女, 专业方 向: 石油与地球 化学。
维普资讯
上交联其它试剂, 制成优点更多的螫合树脂。螯 合 树脂的组成可看作由高聚物母体和分析功能团两大 部分结合而成。螯合树脂对于金属离子的选择性作 用一方面与金属离子 的性质有关, 另一方面也 由分 析功能团的结构和性 质决定。近年来, 人们发现 或 合成 了多种新型螫合树脂( 螯合 吸着剂)但一般 采 , 用静态法检测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性能。用 动态法检测其对重金属离子分离富集性能的研究 尚 有待 进 一步 发展 I 。 2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梁政勇Ξ 叶志文 吕春绪(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摘 要:简要介绍了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背景以及前景。
重点介绍了N 2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的合成机理与工艺。
采用过量的无水乙二胺与12溴代十二烷反应合成中间体N 2十二烷基乙二胺。
然后再与过量的氯乙酸反应合成N 2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用NaOH 中和,即得终产物N 2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钠。
合成中间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 (乙二胺)∶n (12溴代十二烷)=(25~30)∶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8h ,收率97%;终产品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 (氯乙酸)∶n (中间体)=(6~7)∶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0h ,收率86%以上。
关键词:螯合性表面活性剂;12溴代十二烷;乙二胺;氯乙酸;E DT ASynthesis of N ovel Chelating SurfactantLIANG Zheng 2yong ,YE Zhi 2wen ,LV Chun 2xu(Department of Chemistr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 echnology ,Nanjing 210094,China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prospect of chelating sur factants are introduced with the em phasis on synthesis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N 2lauryl ethylene diamine triacetic acid s odium.Excess anhydrous ethylenediamine reacted with 12brom olaurane to produce N 2lauryl ethylene diamine ,which then reacted with excessive chloroacetic acid to give N 2lauryl ethylene diamine triacetic acid.The end product is obtained by neutralizing N 2lauryl ethylene diamine triacetic acid with NaOH.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producing the intermediate as follows ∶n (ethylene diamine )∶n (12brom olaurane )=(25~30)∶1,tem pera 2ture is 60℃,time is 8h and yield is 97%.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producing the end product are :n (chloroacetic acid ):n (in 2termediate )=(6~7)∶1,tem perature is 80℃,time is 10h and yield is over 86%.K ey w ords :chelating sur factant ;12brom olaurane ;ethylene diamine ;chloroacetic acid ;E DT A 提高表面活性剂特别是阴离子表面活剂的抗硬水能力一直是业内普遍关注的课题。
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就开始使用各种表面活性剂助剂来提高其抗硬水能力,最先使用的五钠(STPP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助剂,具有很强的螯合Ca 2+、Mg 2+的能力,并有乳化污垢、防止污垢再沉积的作用,且价格便宜,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然而它的大量使用可导致水体过营养化,带来了极大的生态危害而限制其使用〔1〕。
为了减轻水体过营养化,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和地区就通过限磷和禁磷的法律,取而代之的非磷助剂主要是4A 沸石〔2〕,然而其不溶于水,对Ca 2+、Mg 2+的交换能力较差,性价比较低。
一项研究甚至表明〔3〕,使用含4A 沸石的洗涤剂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环境危害,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符。
因此,开发新型无磷助剂势在必行,螯合性表面活性剂应运而生。
螯合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型表面活性剂,是由有机螯合剂如E DT A 等衍生而得的产物。
分子中含有一个长链的烷(酰)基和几个相邻的离子亲水基。
早期的产品多是由E DT A 与脂肪醇、脂肪胺制备的混合酯或混合酰胺产物〔4〕,质量不高。
美国的Ham pshire 公司合成了纯度较高的N 2酰基E D3A 类表面活性剂,但工艺复杂。
作者以乙二胺为原料合成N 2烷基类表面活性剂,合成工艺较为简单。
众所周知,E DT A 是一种优良的螯合剂,据文・81・Ξ收稿日期:03209230 作者简介:梁政勇(1978~),硕士,主要从事精细有机合成方面的研究工作。
V ol.12,N o.2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第12卷第2期Fine and S pecialty Chemicals2004年1月21日献〔5〕报道,E DT A在发生螯合反应时,只有3个羧甲基和2个N原子起作用,第四个羧甲基不起作用。
因此,如果将此羧甲基换成一个长链的憎水基,则可以成为既具有表面活性又具螯合功能的新型表面活性剂。
1 合成路线C12H25OH+H Br C12H25Br+H2OC12H25Br+H2NCH2CH2NH2C12H26NCH2CH2NH2+H BrC12H26NCH2CH2NH2+ClCH2COOH NCH2CH2N C12H25 NaOOCCH2CH2COONaCH2COONa+NaCl+H2O111 N2十二烷基乙二胺的合成将150g(215m ol)无水乙二胺加入到反应瓶中,在强烈搅拌下,慢慢滴加2419g(011m ol)溴代十二烷,升温至60℃,反应8h后停止反应,减压蒸馏,收取90~100℃/0109M p的馏分,以回收过量的乙二胺,静置分层后,取上层有机物置于反应瓶中,加入5%的NaOH溶液120g,升温至80℃,搅拌反应1h,冷却,静置过夜,上层得白色产物,分出产物,加100g蒸馏水,升温至80℃洗涤,冷却,分出水相,重复操作,洗至中性,烘干,得白色蜡状物。
112 N2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的合成取1114g(0105m ol)N2十二烷基乙二胺,氯乙酸2814g(013m ol)和适量环己烷于反应瓶中,搅拌溶解后加入粉状NaOH,室温反应1h后,升温至80℃下回流,反应10h后停止反应,水蒸汽蒸馏,蒸出环己烷后用浓HCl调pH≤2,析出白色不溶物,过滤,水洗至中性后烘干,得白色产物。
113 N2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的制备称2011g N2十二烷基乙二胺三乙酸于反应瓶中,搅拌条件下滴加10%的NaOH60g,在70℃下搅拌,溶解后烘干,可得白色或略带黄色产物。
2 结果与讨论211 反应条件对N2十二烷基乙二胺收率的影响(1)投料比对中间体收率的影响1分子乙二胺理论上可与4分子或6分子溴代烷反应生成叔胺或季铵盐。
但由于空间位阻,引入一个烷基后,该N原子再难反应,但另一N原子则受影响不大,仍易与1分子溴代烷反应而生成二取代物,其生成率随乙二胺用量的增大而减少。
反应中,固定温度60℃,反应时间8h,色谱分析产品中一取代物的百分含量,测得中间体的百分含量以及产率与投料比的关系见表1。
表1 投料比对目标产物百分含量与收率的影响n(乙二胺)∶n(溴代烷)15∶120∶125∶130∶1目标产物百分含量/%9311971399129916目标产物收率/%8812951397129716(2)反应温度对中间体产率的影响由于烷基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产物的方向移动,而且溴代烷活性下降,一取代物产率就高,但同时反应速率却下降,反应时间就会增长,故在反应中存在一个最佳反应温度。
试验中,投料比n(乙二胺)∶n(溴代十二烷)=25∶1,反应时间8h,温度对中间体产物百分含量与收率的影响见表2。
表2 温度对中间体产物百分含量与收率的影响温度/℃50607080百分含量/%9914991295169412目标产物收率/%8514971293179213(3)反应时间对中间体收率的影响反应中取投料比为n(乙二胺)∶n(溴代十二烷) =25∶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对中间体收率的影响见表3。
表3 反应时间对中间体收率的影响反应时间/h56789目标产物收率/%88179312951197129716由以上数据可知,合成中间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乙二胺)∶n(12溴代十二烷)=(25~30)∶1,反应温度为是60℃,反应时间8h。
212 反应条件对终产物收率的影响(1)投料比对终产物收率影响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0h。
投料比对终产物收率的影响见表4。
表4 投料比对终产物收率的影响n(氯乙酸)∶n(中间体)4567终产物收率/%6710721485148610由于长碳链存在空间位阻,氯乙酸需过量。
当投料比从3增加到6时,收率增加很快,以后增加缓慢,故取6为宜。
(下转第23页)・91・ 2004年1月21日梁政勇,等:新型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413 其它由于饲养水平所限,苏氨酸和色氨酸在我国尚未被用于配合饲料生产中,但随着理想蛋白质概念在饲料配方中的应用,苏氨酸、色氨酸等其他氨基酸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现在全国氨基酸国产化水平达到80%以上,而“三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大部分还是依赖进口产品。
国内氨基酸市场正处于价格竞争阶段,一些劣势企业或产品甚至国外公司将会慢慢退出中国市场。
5 国内现存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建议国外氨基酸生产企业规模大、品种多,均为生产多种氨基酸及其相关产品的综合型公司,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
国内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产品单一、产品结构不合理;而且技术投入少、研发能力不强、生产技术水平低,缺少核心竞争力。
面对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国内氨基酸生产企业要尽快在产品结构、技术水平、开拓市场和企业管理方面全面提升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氨基酸的生产不能满足饲料工业的需要,尽管已投入了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蛋氨酸和赖氨酸生产装置的建设,但至今仍未能自给自足,特别是蛋氨酸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今后仍需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此外,氨基酸出口企业还应改变出口渠道。
按国际惯例,产品能占国际市场份额50%以上,就能左右市场价格,目前国内很多产品占国际市场70%~80%,还不能左右国际市场价格,氨基酸出口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