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全套课件第六章相平衡
南京工业大学物理化学课件——第六章相平衡.ppt

、 ……
x
p s
• 那么描述平衡状态(系统)的总变量数为S·P+2,其中2代表的是温度和压
力这二个变量。
(2) 平衡时,变量间的关系式数目又是多少呢?共有三种:
• ①每一相中各物质的摩尔分数之和等于1,即有:
x1 x2 x3 xs 1
x1 x2 x3 xs 1
x1p x2p x3p xsp 1
§6-1 相 律
• 一、相、组分、自由度数的概念 • 1、相与相数 • 系统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之为相。 • 系统中所有的相的总数称为相数,以P来表示 • 相数与相的量无关 • (1) 气相时,其相数只有一相。 • (2)液相的数目视不同液体间的相互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得出
有几层液体,就有几个相。 • (3) 固相,只要系统没有形成固态溶液(又称固溶体),系统
注意 点:R指的是“独立”的化学平衡数
• 举例说明:气相中存在如下反应:
•
CO + H2O = CO2 + H2
(1)
•
H2 + O2 = H2O
(2)
•
CO +O2 = CO2
(3)
§6-1 相 律
• 此时R≠3,R=2 (3)如果系统中除存在化学反应外,还有浓度限制条件,它也可
以影响到组分数 • 例:合成氨反应系统是以N2和H2,NH3三种物质组成的 “独立
系统。
⑶P=3,F=0,即单组分三相平衡系统的自由度数为零,称为无变量
系统,温度、压力的数量都是一定的。在P—T图上可用一点来表示
,该点称为三相点。
• 2、水的相图
所谓“相图分析”就是利用 P相律来说明相图中点、线、面的物 理
物理化学 第六章 相 平 衡 课件

第六章相平衡§6-1 相律1.基本概念(1)相和相数相: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称为相,系统中相数目为相数。
相数用“P”表示。
相的确定:气体:无论有多少种物质都为一相液体:根据相互的溶解性可为一相、二相、三相固体:由固体的种类及晶型决定(固熔体除外)(2)自由度和自由度数自由度:能够维系系统原有相数,而可以独立改变的变量叫自由度,这种变量的数目叫做自由度数,用“F”表示。
说明:a)在一定范围内,任意改变F不会使相数改变。
b)自由度数和系统内的物种数和相数有关。
2.相律物种数:系统中所含独立物质的数目,用“S”表示。
依据:自由度数=总变量数-非独立变量数=总变量数-方程式数相律表达式:F = C – P + 2式中C = S –R- R’称组分数R 独立反应的方程式数R’独立限制条件3.几点说明(1) 每一相中均含有S种物质的假设,不论是否符合实际,都不影响相律的形式。
(2) 相律中的2表示整体温度、压强都相同。
(3) F = C – P + 2是通常的形式。
(4) 凝聚相系统的相律是F = C – P + 1§6.2单组分系统相图相图:表示相平衡系统的组成与温度、压力之间的图形。
单组分系统一相:P=1 则F=1-1+2=2(T,P)双变量系统二相:P=2 则F=1-2+2=1(T或P)单变量系统三相:P=3 则F=1-3+2=0 无变量系统1.水的相平衡实验数据由数据可得:(1)水与水蒸气平衡,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冰与水蒸气平衡,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冰与水平衡,压力增大,冰的熔点降低;(4)在0.01℃和610Pa下,冰、水和水蒸气共存,三相平衡。
2. 水的相图单相区:液态水,水蒸气,冰双相线:OA —液固共存线,冰的熔点曲线OB —气固共存线,冰的饱和蒸气压曲线OC —气液共存线,水的饱和蒸气压曲线三相点:冰、水和水蒸气共存相图的说明(1) 冰在熔化过程中体积缩小,故水的相图中熔点曲线的斜率为负,但大多数物质熔点曲线的斜率为正。
物理化学课件第六章节相平衡

热力学性质测定
利用热力学仪器测量物质的热容、 熵、焓等热力学性质,推算相平衡 常数。
相分离实验
观察不同条件下物质是否发生相分 离,确定相平衡状态。
计算方法
热力学模型法
利用热力学模型计算相平衡常数, 如van der Waals方程、 Redlich-Kister方程等。
表达式
ΔU = Q + W
应用
计算封闭系统中能量的变化,以及热量和功之间的转换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定义
自然发生的反应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即系统总是向着更 加混乱无序的状态发展。
表达式
ΔS ≥ 0
应用
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以及热量传递和转换的方向。
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定义
液液相平衡的应用
液液相平衡是指两种不同物质液体之 间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
液液相平衡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如 石油工业中的油水分离、化学工业中 的萃取过程等。
液液相平衡的原理
当两种液体混合达到平衡时,各组分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系统达到动态 平衡状态。
05 相平衡的实验测定与计算 方法
实验测定方法
蒸气压测定
分子模拟法
利用计算机模拟分子运动,计算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相平衡常
数。
统计力学法
利用统计力学原理计算相平衡常 数,如Maxwell
分子动力学模拟
模拟分子在相平衡状态下的运动轨迹,分析分子 间的相互作用和排列方式。
Monte Carlo模拟
通过随机抽样方法模拟分子在相平衡状态下的分 布和排列,计算相平衡常数。
界面张力
相界面上的物质传递是相平衡的重要特征之一,界面张力的大小对于物 质在相界面上的吸附、溶解和传递等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界面张力 有助于深入理解相平衡的机制和规律。
物理化学化学平衡PPT课件

( pB B )equi.
( p ) B K p
( p ) B
Kp
p
B
B
B
B
B
K p
K
p
B PB
2020/12/29
当 B 0 时, K p 无单位。
Kp:与T有关 16
对于理想气体
K p
K
p
B PB
对于真实气体
K p K
K
f
B PB
ln
pB p
B
B
pB p
B
9
令 r Gm =
B
B
化学反应标准摩尔Gibbs 自由能
∴
r Gm = r Gm +
RT ln
B
pB p
B
令: Qp
B
pB p
B
压力商
rGm rGm RT ln Qp …理想气体反应的等温方程
2020/12/29
10
二、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B
对理想气体,pB cRT
B
Kc K p (RT ) B
5.液相反应用活度表示的平衡常数 Ka
Ka
(aB B )equi.
B
2020/12/29
19
总结 说明:
Kp
B
Kx ( p) B
K
n
p n总,equi.
B B
Kc
(RT
) B B
单位:
K p (: 压强)x
Kn (: mol)x Kc (: mol m3)x
了化学反应亲和势的概念。他定义化学亲和势A为:
def
G
A
( )T , p
物理化学第六章-相平衡(72).ppt

点:三相点,P=3,F=0
to 0.01C, po 0.610kPa
(3)相图的应用
① 当T、p 一定时,确定系统
相态。
② 当T、p 改变时,描述系统
相态变化。
a b cd e
系统从a到e过程系统的相态 改变如下:
H2Os H2Os H2Ol H2Ol H2Ol H2Og H2Og
度数,用 F 表示 例如:水与水蒸气两相平衡系统
变量数= 2(T、p)
自由度数= 1(T or p)
1.2 相律公式 (1)形式: F C P 2
(2)几点说明
★相律公式中的2 :特指 T、p,表示对平衡系统有影响的因素
有温度 T 和压力 p 两个,且系统整体的温度、压力皆相同。
★其它形式 :如有其它因素,F=C-P+n;
液态混合物的特点。
(2) 作图 以甲苯(A)-苯(B)系统为例。
理想液态混合物甲苯(A)-苯(B)系统相图
① p-xB图
p pA pB
由图可知,
p
B
pA p pB
即理想液态混合物的蒸气总
压始终介于两纯液体的饱和
pB pB xB
蒸气压之间。这也是理想液 态混合物的特点。
一样,在理想液态混合物中,
易挥发组分在平衡气相中的
相对含量总是大于它在液相
中的相对含量。
p
A
把表示溶液蒸气总压与
蒸气组成关系的线即p-y 线, 0
1
称之为气相线
A
B
理想液态混合物甲苯(A)-苯(B)系统相图
(3)读图
① 气相线、液相线
等温
② 各相区的相态及自由度 pa
物理化学课件6相平衡

*
基本要求:
三条两相平衡线 P=2,F=1,压力与温度只能改变一个,指定了压力,则温度由系统自定。
*
2. 水的相图
OC 是气-液两相平衡线,即水的蒸气压曲线。它不能任意延长,终止于临界点。临界点 ,这时气-液界面消失。高于临界温度,不能用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OB 是气-固两相平衡线,即冰的升华曲线,理论上可延长至0 K附近。
l (水) A C e d c b a s(冰) O C ´ g (水蒸气) B
例3:在一个密闭抽空的容器中有过量的固体 NH4Cl,同时存在下列平衡:NH4Cl(s) = NH3(g) + HCl(g) 2HCl(g) = H2(g) + Cl2(g), 求:此系统的 S、R、R´ 、C、P、F ?
解:S = 3,R = 1,R´ = 0 (浓度限制条件 R’ 要求成比例的物质在同一相,此题中 CaO 与 CO2 为两相); C = S – R – R´ = 3 – 1 = 2,P = 3, F = C – P + 2 = 2 – 3 + 2 = 1
例2:一密闭抽空容器中有 CaCO3(s) 分解反应: CaCO3(s) = CaO(s) + CO2(g) 求:此系统 S、R、R´ 、C、F ?
0.103 0.165 0.260 0.414 0.610
193.5×103 156.0×103 110.4×103 59.8×103 0.610
*
2.水的相图
S(冰)
l (水)
T/℃
p/KPa
01
A
C
O
B
g (水蒸气)
*
水的相图是根据实验绘制的。图上有:
物理化学第六章资料

表达相平衡系统的状态如何随其组成、温度、压力等而变化。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1/3
第六章 相平衡
相平衡的研究方法:
数学公式——如克拉佩龙方程、拉乌尔定律等。 相图——直观。 相图 多相系统的状态随温度T,压力P和组成变量
的改变而变化可用图形表示出来。 这种图称相图(又称状态图)。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1/3
§6.1 相律
相律: 自由度数 = 总变量数-关联变量的方程式个数
F PS 2 P S P 1 R R SRR P2
令 C S R R , C为组分数,则 F C P2 —— 相律表达式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1/3
§6.1 相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1/3
§6.2 单组分系统相图
单组分系统不涉及组成,要描述其状态只需T、p两个变 量,单组分系统的相图p –T 图。
1. 相律分析
P 1 F 2
(双变量系统)
F
C 3
P P
2
P
2
F
1
(单变量系统)
P3F 0
(无变量系统)
P、T均独立,在P~T图上是一个平面。
对系统相平衡的影响时,相律的形式应为
F=C-P+n
(4)对于大气压力下凝聚系统,压力影响很小,相律
的形式为F=C-P+1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1/3
§6.1 相律
例6.1.1 在一个密闭抽空的容器中有过量的NH4I(s),
天津大学版物理化学课件六章相平衡

又如:任意组成的二组分盐水溶液与水蒸气的两相平衡系统, 又如:任意组成的二组分盐水溶液与水蒸气的两相平衡系统, 可以改变的变量有三个:温度、压力和盐水溶液的组成。 可以改变的变量有三个:温度、压力和盐水溶液的组成。但 因水蒸气压是温度和溶液的组成的函数,或者说沸腾温度是 因水蒸气压是温度和溶液的组成的函数, 压力和溶液的组成的函数。显然,要保持两相平衡, 压力和溶液的组成的函数。显然,要保持两相平衡,这三个 变量之中只有两个可以独立改变,故这个系统的自由度数为2 变量之中只有两个可以独立改变,故这个系统的自由度数为2 F=2)。 (F=2)。
要表示每一相的组成需要(S-1)个浓度变量,系统共有P个 相,共需有P(S-1)浓度变量。根据相平衡条件:所有各相 的温度相等,压力相等,于是确定系统状态的总变量数=[P (S-1)+2]。
• 设一相平衡系统: Ⅰ:1,2,3,…,S Ⅱ:1,2,3,…,S …………… 共有P(S-1)浓度变量 P: 1,2,3,…,S 各相温度压力相等,则有 总变量数=[P(S-1)+2]
3.自由度数 自由度数F 自由度数 • 相平衡系统发生变化时,系统的温度、压力及 每个相的组成均可发生变化。我们把能够维持 把能够维持 原有相数而可独立改变的变量(可以是温度、 原有相数而可独立改变的变量(可以是温度、 压力和某一相组成的某些物质的相对含量) 压力和某一相组成的某些物质的相对含量)叫 做自由度,这种变量的数目叫自由度数, 做自由度,这种变量的数目叫自由度数,用F表 示。 • 例如:纯水的气液两相平衡时,温度、压力可 以改变,但是其中只有一个变量(如T)可以独 立改变,另一个变量(p)是不能独立改变的, 它是前一个变量的函数,这个函数关系就是克 拉佩龙方程。由此可见,要维持纯水的气液两 相平衡,系统只有一个独立可变的变量,我们 说这一系统的自由度数F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