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 课件7(1)

合集下载

南京工业大学物理化学课件第七章电化学

南京工业大学物理化学课件第七章电化学
缔合离子
§7—3 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弱电解质 : 电导率虽也随着浓度的增加而稍有增大,之后减小,但并不显著。
因为浓度增大时,单位体积溶液中的分子数目虽然增加,但电离度 却随之减小,以致离子数目的增加量并不显著而造成的。
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与电导率的变化不同 当浓度降低时,由于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减弱,正、负离子的运动速度加快,故摩尔 电导率增加;当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 强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几乎保持不变。
弱电解质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摩尔电导率 增加甚多随着浓度的下降,该 溶液中的电解质数量未变,但电离度随之 增大稀释到一定程度后,电离度迅 速增加, 致使离子数目增加很多,因而摩尔电导率 显著增大
§7—3 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科尔劳施(德国化学家)根据实验结果发现:如以 C 的值为横坐 标,以 m 的值为纵坐标作图。强电解质的 m 与 C 之间有如下 关系:
z
• 上式又可写成: Q nF
• 因此 F 的物理意义:就是1克当量物质发生放电时通过溶液 的电量:此值也就是电极上有1mol电子转移时所带的电量。
F Le 6.0221023 m ol1 1.60221019 C 96484.6C • m ol1
96500C • m ol1
§7-2 离子的迁移数 1、离子的电迁移现象:
相连的电极是发生失去电子的反应是阳极。
§7-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 原电池:若电池能自发地在两极上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电流, 此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则该电池就称为原电池
• 示意图如下:
§7-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无论是在原电池还是电解池中,人们总是把电势较低的电极称为 负极,在电势较高的极称为正极,在电解池中阳极是正极,阴极 是负极。

物理化学幻灯片PPT课件

物理化学幻灯片PPT课件
出现了2个方向,一个是用反应速率来测定亲和力,一个是用反应热效应来度量亲和力。前一个方向就导致
质量作用定律的发现,后一个导致动态平衡观念的确立。
瑞典化学家贝格曼于1775年列出化学亲和力表
(认识到数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法国化学家贝托雷在1798年设想化学反应会逆向进行
(认识到化学反应中的质量效应)
法国化学家威廉米于1850年提出
的研究后来中断了50年。
直到19世纪下叶热力学理论基本奠定后,热质说才逐渐被 科学界摈弃。
2021
12
热化学界发现的第一个定律 ——黑斯定律
黑斯:出生于日内瓦,在俄国长 1836年,瑞士化学家
大并且接受了医学教育,他在圣
黑斯在俄国测量了很
彼得堡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并
多反应的热效应,总
将其称为‘总热量守恒定律’,
dM dt
kM
挪威数学家古德贝格和化学家瓦格A +B C+D
(第一个表示物质浓度与反应速度关系的公式) (全面阐释质量作用定律)
2021
10
第二部分
热化学和 热力学基本定律
2021
11
从热质说到热化说
什么是热质说 把热视为一种运动着的微粒性的实在物质
1780年,拉普拉斯和拉瓦锡,在他们的论文中报道了他们 关于化学热反应的研究,由于受到 热质说的影响,这方面
1853年,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给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 达式,‘能’这一术语被广泛接受。
2021
1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确立
1824年,法国工程师卡诺,通过对热机的分析得出:热机 必须在两个热源之间工作,热机的效率只取决于两个热源 的温差。可逆热机的工作效率最高。这就是卡诺原理。

《物理化学概论》PPT课件

《物理化学概论》PPT课件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十八世纪开始萌芽:从燃素说到能量守恒与转化
定律。俄国科学家罗蒙诺
索夫最早使用“物理化学
”这
一术语。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1/7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十九世纪中叶形成:1887年俄国科学家W.Ostwald (1853~1932)和荷兰科学家 J.H.van’t Hoff (1852~1911) 合办了第一本“物理化学杂志” (德文)。
2020/11/7
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5)从研究平衡态到研究非平衡态 经典热力 学只研究平衡态和封闭体系或孤立体系,然 而对处于非平衡态的开放体系的研究更具有 实际意义,自1960年以来,逐渐形成了非平 衡态热力学这个学科分支。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1/7
0.5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譿諭才愩鹗刭織薒瑄泽瞓瑵裘乊
諺蕵綔廸伔瘻筆曰騏櫨汐韁懢檪
釥瀤捡鐌长銷糘炼颙诀鼧饃滭缗
貳饣蕡嵐倉櫸倭珢畅洏侂祾済穭
員•• 12颯诨嬚樀卝贺鯺薇妋禾鯿吴会 黓• 3膆崁禱女敆嫝力皴蚤覦嶇蹨齸 穚•• 45醒靿鋐裥滹啑賛蝾濅熑鏦桗屮 稬•• 67男古罱女古塣男怪男怪鎸女古古疳怪啐怪个鳩蠪傢榎邇艛吊鷊 鍵• 8v飩vvv樃vvv塎踘怔殂祤燒鞦芒鱭粩癆 婥•• 9鋇鱗甚齌嫚褕朸淂紽頛落鍭鑝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物理化学 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 的相互联系入手,从而探求化学变化中具有普 遍性的基本规律。在实验方法上主要采用物理 学中的方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1/7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物理化学课件7-熵变计算-A判据,G判据等(1)

物理化学课件7-熵变计算-A判据,G判据等(1)
dG SdT Vdp
p
T
S V V S
Maxwell关系式
V S
p
T p
S
S p V T T V
S p
T
V T
p
用途:(1) 以易测量 代替难测量
(2) 导出其他具 有普遍意义 的公式
四、基本关系式应用举例
➢ 解释规律(结论):基本关系式是武器
p T S V V S
S + S环 ≥ 0
S Q 0 T环
S Q T环
> 自发 =R
Clausius Inequality
➢ 展望未来 封闭系统中等温等容条件下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封闭系统中等温等压条件下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Helmholtz函数判据和Gibbs函数判据
Helmholtz function criterion and Gibbs function criterion
G
S
T p
U p V S
H p
S
V
A p V T
G
p
T
V
对应系数关系式
用途:证明题 分析问题
三、Maxwell关系式 若 dZ = Mdx + Ndy 是全微分,则据Euler倒易关系:
M y
x
N x
y
dU TdS pdV dH TdS Vdp dA SdT pdV
熵增加原理(namely, entropy criterion):
由S确定方向和限度,解决问题方便
熵判据的弊端:
(1) 计算S难度大。 (2) 适用范围小:只适用于孤立系统。 (3) 关于重新划定系统的问题:
Siso = S + S环 * 所答非所问:

物理化学电子课件第七章电化学基础

物理化学电子课件第七章电化学基础

第二节 电解质溶液
六、电导测定的应用
2. 难溶盐或微溶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很难用普通的滴定方法测 定出来,但是可以用电导的方法测定。用一已预先测定了电导率的高 纯水,配置待测微溶或难溶盐的饱和溶液,测定此饱和溶液的电导率 κ,则测出值为盐和水的电导率之和,故
第二节 电解质溶液
3. 在科学研究及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纯度很高的水。例如,半导 体器件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清洗用水若含有杂质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甚至变为废品。
第二节 电解质溶液
表7-2 25 ℃时几种浓度KCl水溶液的电导率
第二节 电解质溶液
四、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科尔劳施 (Kolrausch)对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在很稀的溶液中,强电解质的摩尔电 导率Λm与其浓度c的平方根呈直线关系,即科尔劳施经验式:
第七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电解质溶液第三节 可逆电池及原电池热力学 第四节 电极电势 第五节 不可逆电极过程 第六节 电化学的基本应用
第一节电化学的基本概念
一、电解池与原电池
电化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规律,实现这 种转换的特殊装置称为电化学反应器,分为电解池和原电池两类。电 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而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第三节 可逆电池及原电池热力学
四、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1.可逆电池的电动势E与电池反应的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ΔrGm的关
在恒温、恒压且电池可逆放电过程中,系统吉布斯函数的变化量等 于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可逆电功,即等于电池的电动势E与电量Q的乘积。 根据法拉第定律,每摩尔电池反应的电量为zF,故
第三节 可逆电池及原电池热力学

物理化学上册-天津大学编写-第五版完整ppt课件

物理化学上册-天津大学编写-第五版完整ppt课件
近代化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从宏观到微观 (2)从体相到表相 (3)从定性到定量
(4)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
(5)从研究平衡态到研究非平衡态
精选ppt课件2021
10
当今科学研究的四大方向:
能源、材料 、环境、生命
学科间相互渗透、 相互结合,形成了许
化学与材料
多极具生命力的边缘 学科,
化学与能源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物理化学多媒体课件 孙雯
精选ppt课件2021
1
绪论
Preface
精选ppt课件2021
2
一、什么是物理化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化学 物理化学
生物化学
高分子化学
物理化学是化精学选ppt课学件202科1 的一个分支 3
温度变化 压力变化 体积变化 状态变化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傅献彩
❖ 《物理化学》上、下册 (第四版)胡英
❖ 《物理化学练习500例》 (第二版)李大珍
❖ 《物理化学解题指精南选p》pt课件2021 李文斌(天大)
12
第一章 气体的 pVT 性质
Chapter1 the pVT relationships of gases
物质的聚集状态
ppt课件2021
16
R=8.314 J·K-1·mol-1 =0.08206 atm·l ·K-1·mol-1 =1.987 cal ·K-1·mol-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可表示为: pVm=RT pV = (m/M)RT
以此可相互计算 p, V, T, n, m, M, (= m/ V)
精选ppt课件2021

物理化学-表面性质ppt课件

物理化学-表面性质ppt课件

由多相多组分热力学公式,如
dGSdTV dp idin
i
并未考虑相界面面积AS,对高度分散系统, 应有AS变量,有一个相界面,
热力学公式为
d G S d T V d p ds A idi n
i
d U T d Sp d V d A s idi n
i
d H T d S V d p d A s idi n
固-固界面
.
目录
7.1 界面张力 7.2 弯曲界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 7.3 固体表面与吸附作用 7.4 液-固界面 7.5 溶液表面
. 10
基本概念
• 界面——两相的接触面。 3种相态:g, l, s。 有5种界面:g-l, g-s, l-l, l-s, s-s。
• 表面——与气体接触的界面。 g-l, g-s。 • 界面 有一定的厚度,不是几何面。 • 界面的结构和性质有特殊性。与相邻两侧的体相不同。如液滴蒸发. • 分散度 表示——比表面积。分散的程度, 表面积, 表面效应。
可见达到nm级的超细微粒,具有巨大的比表面 积,因而具有许多独特的表面效应,成为新材料和
多相催化方面的研究热点。
.
7.1 界面张力
气相
(1) 表面功
↙↓↘
↙↓↘
←↖↙↑↓↘↗→
液相
• 液膜面积与功 增大液膜面积 dAS, 需抵抗力F,作非体积功——
表面功。可逆条件下,忽略摩擦力,可逆表面功
W= σdAS
. 21
表面吉布斯能与表面张力的对比
1. 比表面吉布斯能与表面张力都是使用符号。
2. 比表面吉布斯能是从热力学角度讨论了比表面能的定义 和物理意义,表面张力是从观察的表面现象(力学)角度出发讨

物理化学课件--南大傅献彩等第五版ppt_07-1[1]

物理化学课件--南大傅献彩等第五版ppt_07-1[1]

解:先求Cu2+的迁移数,以 1 Cu 为基本粒子,已知: 2
2+
M ( 1 CuSO 4 ) = 79.75 g ⋅ mol−1 2 n(电) = 0.0405 g/107.88 g ⋅ mol−1 = 3.754 × 10−4 mol n(始)=1.1276 g/79.75 g ⋅ mol−1 = 1.4139 × 10−2 mol n(终) = 1.109 g/79.75 g ⋅ mol−1 = 1.3906 × 10−2 mol
无限稀薄摩尔电 导率(molar conductivity at infinite dilution) ∞ m
Λ
7.3.5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电解质
Λ
2
∞ m -1
S ⋅ m ⋅ mol
0.014986 0.011503 0.014004 0.010598 0.01450 0.01101
Δ × 10 Λ -1 S ⋅ m ⋅ mol
正极、负极 正极:电势高的极称为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负极:电势低的极称为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阴极、阳极
阴极(Cathode) :发生还原作用的极称为阴极, 在原电池中,阴极是正极;在电解池中,阴极 是负极。 阳极(Anode):发生氧化作用的极称为阳极,在 原电池中,阳极是负极;在电解池中,阳极是 正极。
离子在电场中运动的速率用公式表示为:
dE v+ = u + dl
dE v− = u − dl
式中 dE dl 为电位梯度,比例系数u+和u-分别称为正、负 离子的电迁移率(electric mobility)u,又称为离子淌度 (ionic mobility),即相当于单位电位梯度时离子迁移 的速率。它的单位是m2·s-1·V-1。 电迁移率的数值与离子本性、电位梯度、溶剂性 质、温度等因素有关,可以用界面移动法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