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运用土茯苓治疗痛风验案选

合集下载

〖名医秘方〗朱良春治痛风效方

〖名医秘方〗朱良春治痛风效方

〖名医秘方〗朱良春治痛风效方
【名医秘方】朱良春治痛风效方【配方】:土茯苓60克,萆薢20克,泽兰、泽泻各20克,生苡仁40克,虎杖20克,地鳖虫10克,威灵仙30克,葎
草20克,广地龙15克,三妙丸10克。

【用法】:包入煎,七帖,每日一帖煎服。

【疗效】:药后肿痛即行缓解,然后连续间日服一帖,以巩固
之。

三周后复查,血尿正常,观察半年,未曾复发。

【名医简介】:朱良春,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他使上海淋巴癌患者拳头大的肿瘤逐渐消失
,使几近残疾的骨病患者重获新生;他动员浪迹江湖的蛇花子将祖传治蛇毒绝技献给国家,挖掘不识字的民间散医成专家;他90岁高龄还四处看病
讲学,使中医薪火相传。

他常说,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朱良春痛风医案

朱良春痛风医案

朱良春痛风医案
周某,男,28岁。

1979年8月9日初诊:患者在10年前右足趾不慎扭伤后,两趾关节对称性肿痛。

是年7月下旬发现左拇指、食指多个结节,且液化溃出白色凝块及淡黄色液体(后查血尿酸952umol/L),病理活检确诊为痛风石。

X片双足趾关节第5跖骨外缘有半圆形掌齿小透亮区。

诊断为痛风。

现症:两上肢、指关节、髂、膝、踝关节疼痛,每气交之变增剧。

平素怯冷,面觥无华,形瘦神疲。

曾服西药别嘌呤醇片,因胃肠道反应停药。

苔薄舌淡,脉象细数。

体温
37.5℃,血沉32mm/h蛋白(+)。

属湿浊留滞经脉,痹闭不利。

治宜化湿浊,通经络,蠲痹着。

药用:土茯苓60g,全当归10g,萆蘚10g,汉防已10g,桃仁泥10g,炙僵蚕10g,玉米须20g,5g。

水煎服,每天1剂
二(10月25日):患者服药60剂后,复查血尿酸714umo/L,血沉12mm/h,尿检正常。

患者手足之结节、肿痛渐趋消退。

药既获效,嘱继服。

三诊(11月25日):又服药30剂,惟感关节微痛,肿胀、结节已经消除,复查血尿酸357μmo/L。

嘱其再服10~20剂,以善其后。

〔按语〕朱氏认为,痛风疾患乃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中医乃为湿浊瘀阻,停着经隧,而致骨节肿痛、时流脂膏之证应予搜剔湿热蕴毒,故取土茯苓健脾胃、祛风湿之功。

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

朱氏治疗此证,恒以土茯苓60到120克为主。

彭坚教授运用“朱良春创制痛风特效方”:【泄化浊瘀汤】经验

彭坚教授运用“朱良春创制痛风特效方”:【泄化浊瘀汤】经验

彭坚教授运用“朱良春创制痛风特效方”:【泄化浊瘀汤】经验彭坚教授运用“朱良春创制痛风特效方”:——【泄化浊瘀汤】经验***【泄化浊瘀汤】组成:土茯苓60g、萆薢30g、威灵仙30g、生苡仁30g、秦艽15g、泽泻15g、赤芍15g、泽兰15g、土鳖虫12g。

***【加减】:局部红肿已经化热,加葎草、虎杖、黄柏等;痛甚加全蝎、蜈蚣、延胡索、五灵脂;漫肿加僵蚕、白芥子、胆南星;关节僵硬加露蜂房、蜣螂虫、穿山甲;偏热一般处于发作期,加生地、知母、寒水石、水牛角;偏寒一般处于缓解期,加制川乌、制草乌、桂枝、细辛、鹿角霜;偏虚加熟地、补骨脂、骨碎补、黄芪;腰痛、尿血,加海金沙、金钱草、小蓟、白茅根等,以防止痛风性肾炎。

***【用方心得】:湿浊瘀结留停滞体内,是痛风发病的两大原因,原方的九味药,都是为排浊、化瘀而设,量重而力专,非常得体。

其加减法也照顾全面,用药精当。

我平常用原方就感到疗效很好,后来从病人那里得到一个民间验方:百合30g,车前子30g,每次发作煎服药一、二剂,即大量排尿,病情很快能够控制。

由此得到启示,将石韦30g,百合30g,车前子30g加入原方中,排浊消瘀的效果更好。

病情缓解之后,再制成散剂,经常冲服,加上控制高蛋白的摄入,患者有的数年不再复发。

本文摘抄自《我是铁杆中医》 p169。

{个人疑问:为防止伤心阴,是否可以加入丹参15至30g?}-------------------------------------------------------------------------------------------------------《朱良春用药经验集》2014第二版载朱良春治疗痛风医案1、P58页“22.威灵仙”医案某男40岁,供销员。

左足踝及拇指侧经常灼热、肿痛、夜间为剧烈,已经病3年;查血尿酸高达942,舌苔白腻,脉滑弦。

【处方】:土茯苓60,威灵仙、虎杖、生薏苡仁各30,萆薢、泽兰、泽泻各20,桃仁、山慈菇、苍术各12,甘草;单位:g。

『国宝秘方』脊髓外伤性早期瘫痪特效圣方振颓起废汤

『国宝秘方』脊髓外伤性早期瘫痪特效圣方振颓起废汤

『国宝秘方』脊髓外伤性早期瘫痪特效圣方振颓起废汤朱良春临床运用大剂量土茯苓治疗痛风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朱老常说:“此乃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中医认为系湿浊瘀阻、停着经遂而至骨节肿痛、时流脂膏之证,应予搜剔湿热蕴毒,故取土茯苓健胃、祛风湿之功。

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祛则筋骨利。

”从中医角度来看,痛风痛风以湿毒为主因,但往往兼夹风痰、死血为患。

治此病,恒以土茯苓为主药,参用虫蚁搜剔、化痰消瘀之品,屡受佳效。

截瘫的病情比较复杂,有部分性横断,完全性横断之分,后者治疗尤为棘手。

一般早期如有手术指证者,应及早施行手术。

中医辨治,灵活掌握,骨折瘫痪者,应予活血化瘀,疏通督脉,续筋接骨;如为迟缓性瘫痪者,可以补肾健脾,舒筋通络;瘫痪呈痉挛性者,又宜滋补肝肾,祛风通络。

同时结合针灸,功能锻炼,可以逐步好转。

北京中医院介绍的早期瘫痪方,适用于脊髓损伤在三个月以内,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丧失,二便不能控制,损伤部位疼痛者。

秘方:地龙、土鳖虫、骨碎补、自然铜、狗脊、红花、桃仁、当归、丹参、制乳没、三七粉(分冲)各6g。

加减:体虚气弱加人参、麦冬、五味子各9g,去自然铜、桃仁;颈椎损伤加葛根15g;疼痛剧烈加延胡索9g;食欲减退加砂仁5g,焦神曲12g;便秘,数日不解加郁李仁、火麻仁各30g,去骨碎补、制乳没。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两至三次服用。

朱老参加唐山震区来南通的截瘫伤员的治疗工作,对迟缓性者,用温壮肾督的乌梢蛇、蜂房、仙灵脾等;痉挛性者,用祛风定惊的全蝎、蜈蚣、地龙等。

后又拟定了龙马起废片:制马钱子0.1g,乌梢蛇2g,鹿角片0.8g,土鳖虫2g,地龙2g,蜂房2g,如法制片,每片0.5g,上为一日量,分三次服用。

方解:本方具有益肾壮督,振颓起废之功。

主治脊髓外伤性早期瘫痪患者。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例,疗效独特而显著。

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献方人:朱良春国宝级名老中医师备注:古今度量衡对照:。

土茯苓、萆薢配伍经验(附治痛风三偏方)

土茯苓、萆薢配伍经验(附治痛风三偏方)

土茯苓、萆薢配伍经验(附治痛风三偏方)
土茯苓、萆薢配伍,善治梅毒,尿路急性炎症,属湿毒蕴结型。

土茯苓去湿毒,利关节;萆薢利湿浊,祛风除痹。

二药配伍,祛湿浊,利关节,除痹痛。

朱良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常用土茯苓30到120克,萆薢15到45克配伍应用。

盖痛风性关节炎属代谢障碍性疾病,尿酸生成过多,排泄减少所致。

而此药对可降低血尿酸指标,祛湿,解毒,利关节而除痹。

主治参考:1.梅毒(杨梅疮)。

2.膏淋、尿浊、尿蛋白、妇人带下,证属湿毒蕴结型。

3.疖痈疮疡。

4.痛风性关节炎。

附治痛风三小偏方:
1.小麦幼苗,高如韭菜时,割下泡水代茶饮用,对痛风有效。

2.鳖甲打粉,单服,同食木耳。

3.威灵仙30克、楮实子30克配伍名曰化铁丸。

对痛风,骨关节增生等病配伍应用有很好疗效。

朱良春:治痛风重泄化浊瘀

朱良春:治痛风重泄化浊瘀

朱良春:治痛风重泄化浊瘀朱良春:治痛风重泄化浊瘀偏于一隅而名闻天下者,朱良春也。

朱老用虫药如神,善治肿瘤、骨病顽疾。

益肾蠲痹丸是最能体现先生多年经验的代表方剂。

先生学验俱丰,认为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先生虽离我们远去,但他的学术思想将继续传承,启迪后学。

痛风病名之商榷痛风之名,始于李东垣、朱丹溪,但中医之痛风是广义的历节病,而西医学之痛风,则系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继发症,所以病名虽同,概念则异。

从临床观察,有其特征,如多以中老年,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人为多;关节疼痛以夜半为甚,且有结节,或溃流脂液。

从病因来看,受寒受湿虽是诱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且此湿浊之邪,不受之于外,而生之于内。

因为患者多为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因之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

或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初则腰痛、尿血,久则壅塞三焦,而呈“关格”危候,即“痛风性肾炎”而致肾功能衰竭之症。

凡此悉皆浊瘀内阻使然,实非风邪作祟,故我称之为“浊瘀痹”,似较契合病机。

主要治则为泄化浊瘀由于痛风之发生,是浊瘀为患,故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审证加减,浊瘀即可逐渐泄化,而血尿酸亦将随之下降,从而使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而趋健复。

这也说明:痛风虽然也属于痹证范围,具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痹证的共同表现,但浊瘀滞留经脉,乃其特点,若不注意及此,以通套治痹方药笼统施治,则难以取效。

辨证辨病与灵活用药我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土茯苓、萆解、薏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是泄浊解毒之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

曾取以上药物制成“痛风冲剂”,经六年来系统观察,大多数病例在服药2~3天后,症状有显著改善,继续服用,可以获愈。

朱良春痛风方

朱良春痛风方

土茯苓60g,全当归、萆解、汉防己、桃仁泥、炙僵蚕各10g,玉米须20g,甘草5g。

熟地、黄芪、山药、茯苓各30g,赤芍、泽泻、车前子各15g,丹皮10g,山萸肉、黄柏各20g,金钱草60g,牛膝、知母各12g。

水煎服百合薏米粥治疗痛风痛风病人的饮食治疗非常重要。

在进行饮食治疗过程中,除了遵循低嘌呤膳食的原则之外,在食物的选择上还应注意选择具有特殊疗效功能的食物。

百合薏米粥可以提供患者必须的热能需求,而且对痛风有直接治疗作用,并能改善其关节炎的症状,是痛风病人的理想主食。

笔者在临床治疗当中发现:在低嘌呤饮食的原则下,以百合薏米粥为主食对痛风患者十分有效。

材料与方法:乾百合、薏米、梗米各六十克将上述三味洗净后放锅中煮粥,每日分中、晚两次服完,为痛风病人主食(其它应按痛风病人营养治疗原则进行,在此不予赘述)。

连服,症状改善后仍须坚持,每周至少一至二次,以防痛风复发。

结果分析:所接受食疗病人血尿酸量减少,关节炎症状减轻,均未出现复发。

讨论分析:百合:味甘,微寒,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

现代研究发现:百合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秋水仙碱,而秋水仙碱制剂是临床治疗痛风的特效药,它可通过抑制C5a和白细胞三烯B4抑制多种核白细胞的趋化作用,从而改善关节炎症状。

百合所含的秋水仙碱对痛风病人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其含秋水仙碱量甚微,长期服用才能发挥其治疗功效,而且较制剂更安全,无毒副作用。

薏米:又名薏苡仁,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等功效。

《世医得效方》说「薏苡粥治久风湿痹,补正气,除胸中邪气、和胃肠、消水肿、久服轻身益气」;《本草经》说它「主筋急拘挛、不可曲伸、风湿痹」。

薏米在食疗中运用较为广泛,常用来作利尿方、清热方、祛风方的主味。

用它来治疗痛风,既可以发挥其利尿作用,以排出更多的尿酸,又可以利用其祛风除痹的功效,以改善痛风病人的关节炎的症状。

患者可自我配制以下几种常用的药膳:(1)麻子煮粥:适用于老年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痛风经验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痛风经验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痛风经验▲朱良春国医大师(1917.8-2015.12)痛风之名,始于李东垣、朱丹溪,但中医之痛风是广义的历节病,而西医学之痛风,则系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继发症,所以病名虽同,概念则异。

从临床观察,有其特征,如多以中老年,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人为多;关节疼痛以夜半为甚,且有结节,或溃流脂液。

从病因来看,受寒受湿虽是诱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且此湿浊之邪,不受之于外,而生之于内,所以泄化浊瘀是其主要治则。

辨证用药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土茯苓、萆解、薏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是泄浊解毒之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

取以上药物制成“痛风冲剂”,经六年来系统观察,大多数病例在服药2~3天后,症状有显著改善,继续服用,可以获愈。

根据病情,可适当加减。

蕴遏化热者:可加清泄利络之葎草、虎杖、三妙丸等。

痛甚者:伍以全蝎、蜈蚣、延胡索、五灵脂以开瘀定痛。

漫肿较甚者:加僵蚕、白芥子、陈胆星等化痰药,可加速消肿缓痛。

关节僵肿,结节坚硬者:加炮甲、蜣螂、蜂房等可破结开瘀,既可软坚消肿,亦利于降低血尿酸指标。

如在急性发作期,宜加重土茯苓、萆薢之用量,并依据证候之偏热、偏寒之不同,而配用生地、寒水石、知母、水牛角等以清热通络;或加制川乌、草乌、川桂枝、细辛、仙灵脾、鹿角霜等以温经散寒,可收消肿定痛、控制发作之效;体虚者,又应选用熟地黄、补骨脂、骨碎补、生黄芪等以补肾壮骨;至于腰痛血尿时,可加通淋化石之品,如金钱草、海金沙、芒硝、小蓟、白茅根等。

▲金钱草01医案一夏某,男,时年55岁。

1988年3月14日就诊。

诉手指、足趾小关节经常肿痛,以夜间为剧,已经5年,右手食指中节僵肿破溃,亦已两年余。

5年前因经常出差,频频饮酒,屡进膏粱厚味,兼之旅途劳顿,感受风寒,时感手指、足趾肿痛,因工作较忙,未曾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医大师朱良春运用土茯苓治疗痛风验案选
【验案赏析】周××,男,28岁,工人。

1979年8月9日,就诊诉:10年前右足趾因不慎扭伤之后,两足趾关节呈对称性肿痛;尔后约五年,两手指及膝关节呈“对称性游走性肿痛”。

【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年7月下旬发现右手拇、食指有多个结节,且液化溃出白色凝块及淡黄色液体[后查血尿酸952微摩尔/升(16毫克%),病理活检确诊为“痛风石”。

x 片提示双足趾跖关节第5跖骨头外缘有半圆形掌齿状小透亮区。

【中医诊断】为“痛风”。

嗣后两上肢、指关节、髋、膝、踝关节疼痛,每气交之变增剧。

平素怯冷,面酰无华,形瘦神疲。

【西医治疗】:曾服西药“别嘌呤醇片”,因胃肠道反应停药。

苔薄舌淡,脉象细数(体温37.5℃,血沉32毫米/60分钟,尿检:蛋白+)。

【中医诊断】湿浊留滞经脉,痹不利之咎。

【治疗方法】宜化湿浊,通经络,蠲痹着。

【处方】:土茯苓60克,全当归、萆薢、汉防己、桃仁泥、炙僵蚕各10克,玉米须20克,甘草5克。

20剂。

1979年10月25日:60剂后,复查血尿酸714微摩尔/升(12毫克%),血沉12毫米/60分钟,尿检正常。

患者手足之结节、肿痛渐趋消退。

药既获效,嘱继服。

1979年11月25
日,又服药30剂,惟感关节微痛,肿胀、结节已除,复查血尿酸357微摩尔/升(6毫克%),嘱再服10~20剂,以善其后。

【土茯苓治头痛、疗痛风】
土茯苓甘淡性平,人肝、胃两经,功可解毒,除湿利关节。

古籍谓其擅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诸疾。

近代又有用于防治钩端螺旋体病的报道。

朱老经过实践验证,证明其为治疗湿浊上蒙清窍所致之头痛及痛风之要药,或可补前人之未逮也!
头痛病因纷繁。

土茯苓所主之头痛,乃湿热蕴结、浊邪害清、清窍不利而作痛。

若延之日久,经脉痹闭,则痛势甚烈。

斯时祛风通络之剂难缓其苦,惟有利湿泄热,祛其主因,配合祛风通络之品,始克奏功。

而朱老独到之经验,在用量上突破常规,一般每日用60~120克,随症配伍多可获效。

至于痛风疾患,朱老云:“此乃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中医认为系湿浊瘀阻、停着经隧而致骨节肿痛、时流脂膏之证,应予搜剔湿热蕴毒,故取土茯苓健胃、祛风湿之功。

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

”此证确以湿毒为主因,但往往兼夹风痰、死血为患。

朱老治此证,恒以土茯苓为主药,参用虫蚁搜剔、化痰消瘀之品,屡收佳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