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白话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合集下载

17 清初白话小说

17 清初白话小说

• • • •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和才子佳人小说
• • • • • 1、《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署名“西周生”作,约成书与清顺治年间。原名《恶因 缘》,全书100回,按佛教因果报应,写两世的两种恶因缘。具有浓重的荒诞 神秘色彩。 本书在题材上继承《金瓶梅》,以家庭生活反映社会问题,其一夫五妻 争宠的模式也照搬了《金瓶梅》。但它突出了社会人生的幻灭感。 2、才子佳人小说 是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在清初最为兴盛。其情节多为固 定模式: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拨乱离散,及第团圆。总的倾向是存情去欲。 这种倾向一方面是对明末主情思潮的修正,另一方面又对《红楼梦》的创作 提供了正反两方的经验。代表作家:“天花藏主人”张匀,“槜李烟水散人” 徐震,著名作品有《玉娇梨》、《平山冷燕》、《定情人》。 这些小说既反映了对自由爱情婚姻的追求,又竭力与传统伦理调和,摆 出一副道学面孔。鲁迅说才子佳人小说的作者看到了“中国婚姻方法的缺 陷”,却“闭上眼睛”来补救它。(《论睁了眼看》)
1、题材:叙写世情,展示家庭问题。他所营造的世界大都与现实世界似是而非,所显 示的不是真实生活,而是他别出心裁的经验之论和游戏人生的意趣。 2、主旨:改变了拟话本小说固有的教诲宗旨,绝少在封建纲常伦理上做文章,所发的 大都是别出心裁的饮食日用之道。
• •


3、突出地表现着一种玩世的娱乐性。他认为作小说戏曲是:“尝以欢喜心,
• •
第三节 李渔的改编走向独创的过渡时期。作家记 述当时见闻,凭经验结撰故事,由改编转向独创,摹写世情的小说占了主导 地位,话本的体制失去了约束力,作为“入话”的诗词和头回的地位下降, 叙述中引证诗词的数量大为减少。创作上最有特色的是李渔的《无声戏》 《十二楼》。 李渔短篇小说的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清代文学-其他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清代文学-其他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清代文学-其他谴责小说:中国旧小说的一种。

指清末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大量出现的以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为主要内容的小说。

这类小说,“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这类小说大都反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要求。

其代表作家作品有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被称为“四大谴责小说”。

《镜花缘》是怎样一部小说?谈谈《老残游记》的语言特色。

1、苏州派的特点是什么?苏州派大多为平民专业作家。

戏曲创作的数量与质量在中国戏曲史上当属一流。

在创作中他们往往是走发挥个人智慧为主,兼取其他同仁之长的道路,注重个人与群体共同合作。

使苏州剧派在中国戏曲史上产生巨大影响。

苏州派的创作,政治题材占很重要的位置。

如李玉的《清忠谱》一批作品,一方面生动地反映了苏州平民作家群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战斗精神,另一方面又十分真实地体现了动荡时期作家忧国忧民的情感。

苏州派的剧作还重视市民形象的塑造,作家一般从市民视角展现他们的生活与思想,突出他们的高尚品质,光彩的市民形象丰富了中国戏曲的人物画廊。

苏州剧派的作品都是为舞台演出而创作的,所以主脑突出、结构紧凑,戏脉分明,场面生动。

广泛受到观众的欢迎。

李渔提出的“立主脑”含义是什么?李渔认为剧本创作,最重要的是“立主脑”,也就是围绕“作者立言之本意”(创作意图、主题思想)和主要事件与人物来写作。

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减头绪”,也就是删除与“主脑”无关的人物与事件,使情节和人物相对集中。

与此同时,还应“密针线”,也就是要将故事写得严密一些,防止出现破绽。

试述《清忠谱》在戏曲史上的意义。

清忠谱》是李玉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

作品主要描写明末周顺昌等人与魏忠贤阉党斗争的故事,《清忠谱》取材“事俱按实,其言亦雅驯,虽云填词,目之信史可也”(吴伟业《序》)。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_元明清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_元明清

第二章前期元杂剧名词解释:元杂剧元杂剧有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主要特点:1.由“四折一楔子”构成;2.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3.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4.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它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名的杂剧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

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简述白朴历史剧《梧桐雨》的创作特色和寓意1.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梧桐雨》体现白朴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

它直接取材于《长恨歌》,但并不是为了歌颂李、杨的爱情。

2.“安史之乱”是整个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作者把李、杨故事放在这样一种急剧变化的历史背静上表现,抒写了人世沧桑之感,将一个众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处理得寓意深刻,不同凡响。

3.该剧之所以动人,还在于它融进了作者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故能把唐明皇孤寂时听雨的一缕哀思,写得百转千回。

简述白朴爱情戏剧《墙头马上》的艺术的风格1.白朴《墙头马上》是一出带有较浓喜剧色彩的爱情剧、以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见长。

2.剧中主角李千金大胆、泼辣,在爱情问题上处理采取主动,因此她一遇到意中人就敢与其私奔,并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看重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这是一出正面歌颂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讽刺封建家长的作品,人物生动,剧情活泼、艺术风格轻松,与《梧桐雨》的凝重迥然不同。

试叙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著名历史剧《汉宫秋》元代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取材昭君出塞的故事。

1.把“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弱的征象,写历史兴亡的感慨,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三 荒诞的因果结构与真实的人生实况
《醒世姻缘传》原名“恶姻缘”。全书依佛教的阴阳 果报观念,先后叙写了两世恶劣的婚姻。
然而,在作者建构的这样一个大框架中,装入的是世 间家庭夫妻关系恶劣的人生实况。
小说开头一段缘起中说明,作者是有憾于世间家庭 “阴阳颠倒,刚柔失调”——丈夫受妻子的欺凌而作 此小说的。但小说叙写出的人生实况,却冲破了作者 的思想观念。无论是“前世”纵妾虐妻的晁源,还是 “后世”受妻辖制、凌辱的狄希陈,都不是钟情、尊 重妻子的好丈夫。
陈忱的《水浒后传》
1、思想内容
《水浒后传》依据原书的结局,叙写梁山英雄李俊、燕青 等32人再度起义,由反抗贪官污吏,转为反抗金兵,惩治 祸国通敌的奸臣、叛将,燕青在金兵占领的地区救助被掳 的民众,去金营探视宋徽宗,全伙救出被金兵围困的宋高 宗,保护他奠都临安亡国之恨和关心国事李俊起义于太湖, 继而开拓海岛,最后全伙聚集海上,建基立业,明显由郑 成功、张煌言拥兵海上抗清生发成小说情节,也反映遗民 们寄恢复希望于海上和坚决不臣服新王朝的普遍心态。
第三节 李渔的拟话本小说
一 清初的拟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在明末已由整理、改编旧篇转向了作家个人创 作,简称拟话本,作者的主体意识增强,多叙写现实世 态人情,话本体制失去了约束力,
圣水艾衲居士的《豆棚闲话》 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十五篇 酌玄(元)亭主人的《照世杯》四篇
二 李渔的拟话本小说
李渔的小说集有《无声戏》和《十二楼》,《无声戏小 说》12篇,《无声戏二集》6篇; 《连城璧》是二者的合 刊,只抽换了关于张缙彦的一篇。《十二楼》有十二篇 小说,每篇写一楼以楼命题。
小说用方言俗语描摹人物情状,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诙谐幽默 的情趣。
二 全新的长篇世情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文学)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文学)笔记

第七编明代文学第一章明代诗歌名词解释台阁体1.台阁体是明代前期出现的一代表作家个文学流派,有杨士奇、杨溥、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

2.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

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这种文风垄断了当时的文坛。

童心说1.《童心》是明代后期作家李贽的一篇文章。

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

2.针对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提出了他的文学进化论观点。

3.他高度评价小说戏曲的价值地位。

李贽的这些思想是制约整个晚明文学革新的重要杠杆。

公安派(公安三袁)1.“公安派”是明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

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口号就是由他提出的。

2.公安派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对个人灵魂的束缚。

袁宏道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3.他们的诗歌脱离“理”的束缚能够自由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

寻找以独创的精神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

第二章明代散文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

嘉靖时,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散文家,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模拟主张,认为不一定“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特别是唐宋的散文更值得效法。

他们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创作上。

由于宗唐拟宋,所以被称为唐宋派。

唐宋派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归有光。

公安派:明后期的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故称。

他们深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叙小修诗》)。

强调文学情感的真实性,反对虚伪。

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必拟古,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真情实感。

总之,强调真实与变化是公安派理论的核心。

清初白话小说

清初白话小说

●摹写世态人情的小说P251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原名《恶姻缘》,全书100回。 《金瓶梅》之后,又一部长篇世情小说。 前22回,写前世的晁家,以晁源为中心; 后78回,写今世的狄家,以晁源转世的狄 希陈为中心。
该书有较浓厚的因果报应思想。
李渔:托钵山人、快乐浪子
李渔(1611-1680)祖籍浙江兰溪,商人家庭。P254 多种职业:经营书肆、戏班班主、作家 家庭戏班;南北演出 逢迎权贵,打抽丰; 商人意识:利益最大化 “非工非商,不宦不农,家无恒产而需要和士 大夫一样的享受。一身而外,所有费用皆取之于 人。” ——孙楷第
二、风流与道学握手言欢
“若还有才有貌,又能循规蹈矩,不做防伦 备理之事,方才叫做真正风流。风者,有 关风化之意;流者,可以流传之意。” 《谭楚玉戏里传情 刘藐姑曲终死节》 《合影楼》“在不夷不惠之间” 《寡妇设计赘新郎 众美齐心夺才子》 “我不淫人妻,人不淫我妇”
三、追求喜剧效果
夸张:“面似以退光黑漆,肌生冰裂玄纹。腮边颊 上有奇痕,仿佛湘妃泪印。指露几条碧玉,牙开 两片乌银。秋波一转更销魂,惊得才郎倒退” (《拂云楼》) 新奇:《夏宜楼》、《妒妻守有夫之寡, 懦夫还 不死之魂》、《女陈平计生七出》 娱乐:《人宿妓穷鬼诉嫖冤 》) 团圆结局
• 结束放映
才子佳人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从晚明话本小说发展而来 ,一般在 15至20回之间,成为章回式的中篇。书名多仿照 《金瓶梅》由主要人物姓名中的一个字拼合而成, 文字比较通顺、规范,中间夹有较多的诗词韵语。 才子佳人才色相慕,终成连理,以诗词为主人公 发生爱情的契机,超越世俗情欲,追求理想配偶, 严守礼教规范,爱情往往与才子的功名遇合纠缠 在一起。代表作有《平山冷燕》、《玉娇梨》、 《好逑传》、《定情人》等。(教材P257页)

清初白话小说

清初白话小说
第二讲
清初白话小说
• 一是小说续书 • 二是世情小说 • 三是时事小说 • 三是李渔的短篇拟话本 • 四是才子佳人小说
一 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
• (一)清初小说续书的两种续法: 仿造和假借。
• 1、仿造。作者刻意仿照原书,用原书 的主要人物或者他们的后身,演绎出 与原书相类似的故事情节,成为一部 相类似的小说。天花才子评的《后西 游记》、清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 便是这类续书。
三 李渔的短篇小说
明清之际的拟话本
• 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圣水 艾衲居士的《豆棚闲话》,酌玄 亭主人的《照世杯》等。
三 李渔的短篇小说
(一)李渔小说的独创性。
《无声戏小说》12篇 《连城璧》是二者的合刊, 《无声戏二集》 6篇 只抽换了关于张缙彦的一篇。 《十二楼》有十二篇小说,每篇写一楼,以楼命题。
四节 才子佳人小说
(二)才子佳人小说代表作:
天花藏主人(张匀) 《玉娇梨》书名取自女主人公白红玉(后改吴 娇)、卢梦梨的名字。 《平山冷燕》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颔 《定情人》.
四 才子佳人小说
(三)才子佳人小说的思想价值:
• 1.肯定了青年男女之间“真情至性”之爱的合 理性,充满着一种人类理想性爱的色彩。
一 小说续书与《水浒后ຫໍສະໝຸດ 》• 2、假借。假借原书的一些人物, 另行结撰故事情节,内容、意蕴都 与原书大为不同。如丁耀亢的《续 金瓶梅》。
一 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
• (二) 陈忱的《水浒后传》。
• 1、思想内容。 《水浒后传》依据原书的结局, 叙写梁山英雄李俊、燕青等32人再度起义,由 反抗贪官污吏,转为反抗金兵,惩治祸国通敌的 奸臣、叛将,燕青在金兵占领的地区救助被掳的 民众,去金营探视宋徽宗,全伙救出被金兵围困 的宋高宗,保护他奠都临安亡国之恨和关心国事。 李俊起义于太湖,继而开拓海岛,最后全伙聚集 海上,建基立业,明显由郑成功、张煌言拥兵海 上抗清生发成小说情节,也反映遗民们寄恢复希 望于海上和坚决不臣服新王朝的普遍心态。

中国文学史明清文学笔记

中国文学史明清文学笔记

第一章三国演义1、如何看待《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应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史学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存在着孰为正统的不同看法;二是三国故事在民间流传中融入了人民希望出现明君仁政的愿望;三是小说创作中主题思想的需要。

(要求举出具体的材料事例加以论析)2、《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方面有什么特色?《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上的成就十分突出。

作者笔下的战争写的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充分表现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另外,在战争描写中,不仅写出了两军相斗勇者胜,而且,还写出了两勇相斗智者胜。

重点表现统帅人员的运筹帷幄、分析决策,给予读者许多启示。

3、《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是什么?《三国演义》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它是文言,但又夹杂着白话;是白话,但又有不少文言成分。

可谓雅而不涩,俗而不俚。

第二章水浒传1、《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与《三国演义》有哪些不同?《三国演义》主要采用的是类型化的写法,而《水浒传》已经开始注重个性化特征的描写(要求结合作品的实际来论述)。

2、《水浒传》前半部分的结构有何特色?这种结构与内容有何关系?《水浒传》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连接成一个整体。

前段分别写几个主要人物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实为一个个英雄传记,而这些小传又都围绕起义斗争这条主线,一方面反映了梁山起义队伍的逐步发展,另一方面又如同一条链上一个个紧紧相扣的环,既使主要人物不失其完整性和连续性,又使全书有机地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三章西游记1、《西游记》从情节上看,可划分为几个部分,这些部分在表达思想内容上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小说由两个文学母题及相应的故事构成:一个是有关人性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接受约束的矛盾处境。

这主要表现在前十二回对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描写上。

在这一部分里,孙悟空象征着人的自由本性;玉皇大帝、生、死及一切清规戒律,象征着对人的自由本性的束缚。

把大闹天宫看成是通过神话形式、投影式地反映人民反封建正统、反皇权尊严的叛逆思想和叛逆情绪的一种折光,应当是恰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初白话小说
一.入清后白话小说作者:遗民文人多出于内心苦闷和关怀世道之心;落拓文人多由于受着小说盛行这种文化现象的诱导,有的作为谋生之道。

二.清初白话小说的多种类型:明小说的续书;摹写世态人情的世情小说;叙写明清之际政事的时世小说;才子佳人小说。

三.顺治、康熙间新出的作品总计有百部,标志着小说创作总体上已由改编迈入个人独创阶段。

第一节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
一.清初小说续书的两种作法。

(一)仿造:作者刻意仿照原书,用原书主要人物或其后身,演绎出与原书类似的故事情节,成为一部类似的小说。

如天花才子评《后西游记》清莲室主人《后水浒传》。

1.蕴有一定新意,如《后西游记》寓有嘲谑愚昧佞佛现象的意旨;《后水浒传》隐寓清初遗民情绪。

2.但多模拟气过重,艺术水平不高。

(二)假借原书的一些人物,另行结撰故事情节,内容、意蕴都与原书大为不同。

如丁耀亢《续金瓶梅》以金兵南侵为时代背景,以原书吴月娘携子逃难为线索,先后写西门庆、潘金莲、陈经济等转世后的淫恶孽报,及蒋竹山、苗青叛国通敌的罪恶,中间插叙徽宗被掳等历史故事,借续书影射现实,抒发心中对清以武力取代明的愤懑。

二.清初小说续书优秀之作—陈忱《水浒后传》。

(一)陈忱,字遐心,号雁宕山樵。

(二)惊隐诗社:叶桓奏、顾炎武、归庄等名士组成。

(三)托名“古宋遗民”作《水浒后传》借以抒愤写心。

1.据原书结局,叙写李俊、燕青等32人再度起义,由反抗贪官污吏转为反抗入侵的金兵,惩治祸国通敌的奸臣、叛将,寄托亡国之恨和关心国事的无限心曲;写李俊起义建基立业,明显由郑成功、张煌言拥兵海上抗清事而生发,反映江南遗民们寄恢复希望于海上和不臣服新王朝的普遍心态。

2.李俊等在海上建基立业的情节缺乏内在生活血肉,大团圆结局落入俗套。

3.叙事方面表现出新特点。

《后传》也属英雄传奇一类,但叙事模式发生变化,人物情节趋向生活化,抒情写意性增强;写人物往往加进景物描写,造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有些地方进而引出人物感慨、议论。

使小说带有抒情写意性。

第二节《醒世姻缘传》
一.作者与成书年代。

(一)作者署名“西周生”。

(二)用山东中部方言作成,故事背景主要是山东济南府绣江县(章丘别称)明水镇,中间涉及明末本地实事,说明作者是明末清初本地文人;成于清初顺治年间。

二.独创的长篇世情小说。

(一)继《金瓶梅》后的长篇世情小说,风格相近,受《金瓶梅》影响明显。

(二)没有借用旧故事框架或较多采用、改制已有作品,而完全取材于现实生活,虚构出全新的小说人物和生活图画,而且还有一个明确题旨,要解决夫妻关系恶劣的原因这一社会问题,小说情节结构也是由此而设计。

(三《醒》是最早的作家独创的长篇世情小说。

三.荒唐的因果报应模式。

(一)《醒》原名“恶姻缘”,100回,按照佛教因果报应观念,先后写两世两种恶姻缘:前22回叙前世晁家;22回后写今世狄家。

(二)为营造故事,小说还写进一些荒唐情节和无稽说教,具浓重的荒诞神秘色彩。

四.鲜活的社会众生相,全景式地反映出那时吏治腐败、世风浇薄的面貌。

五.宿命外壳中的真实内蕴。

(一)对作为因果关系的两个家庭、两种恶姻缘的描写有具体生活内容。

如写晁氏、计氏家境变化后的关系,也写出薛素姐虐待狂的现实原因。

(二)薛素姐婚姻悲剧,其对不忠丈夫的凶悍惩罚,出自女性妒情和对男性放纵的反抗,比其他小说更深刻地透露出“悍”的原因。

(三)作者出于男性立场,有感于世间“阴阳倒置,刚柔失调”即丈夫受妻妾欺凌现象发作,有意将薛写成狐精转世的悍妇,表现出男权
主义的立场;但小说客观上揭示出男性被女性欺凌的原因,追究到男性压迫女性的人生悲剧,表现为循环相因的生活过程,蕴含现实逻辑内核:女性对男性的欺凌,也就是对男性压迫的反抗;小说在以因果报应警世的思想躯壳里包孕呼吁尊重女性、夫妻“相敬如宾”的现实意义。

六.叙事的幽默与喜剧风格。

(一)受《金瓶梅》影响,写寻常细事,真切细致,贴近生活原貌,富生活气息。

(二)写实基调上,往往加夸张之笔,显示其人其事滑稽可笑,形成讽刺艺术效果。

(三)各类人物大都写出各自势利嘴脸,可说写尽众生相。

(四)用方言俗语描摹人物情状,流露诙谐幽默的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