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400字10篇
《弟子规》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弟子规》心得体会(精选16篇)《弟子规》篇1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叫勤俭节约,什么叫宽容大量……这一切一切,都是读《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收获。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应了一声“哦……等等!”然后又一头埋在电视堆里,要妈妈再三催促才去晾衣服。
这是多么不应该啊!当我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
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
倘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恳求父母改过!对比起我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错了我,而我没有做到“怡吾色柔吾声”!只是板着脸孔跟爸爸妈妈讲道理!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跟弟弟争吵,爸爸妈妈来劝我们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去争吵,要和兄弟姐妹好好地相处,姐姐就应该让弟弟,而我却认为爸爸妈妈偏帮弟弟,常常让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而操心!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惭愧极了。
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它可能会在你聊“QQ”的时候,偷偷地从键盘上流走了;可能会在你看电视的时候,乘机从遥控器上溜走了;也可能在你们尽情玩耍的笑声中悄悄地滑走了……《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啊!我终于知道了老师叫我们读《弟子规》的用义了——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弟子规》心得体会篇2“弟子规圣人训”弟子就是学生,规就规范。
读《弟子规》有感400字(通用10篇)

读《弟子规》有感400字(通用10篇)读《弟子规》有感400字(通用10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弟子规》有感400字(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弟子规》有感1一本好书,就像我们的启蒙老师,教我们掌握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这部经典作品,它让我们懂得了一些应该如何孝敬父母和做人的道理。
比如:“父母呼,应勿缓”,当父母叫我们时,我们应立刻回答。
“父母教,须敬听”,意思是:当父母教育我们时,我们应该认真听。
“德有伤,贻亲羞”,意思是:当我们的品德不好时,父母会觉得很丢脸……当我读了《弟子规》后,我觉得有些事情我还没有做到,比如,有时候当父母叫我时,我没有答应,觉得不答应也没什么;当爸爸妈妈批评教育我时,我很不耐烦,觉得父母太啰嗦,就不认真听了;有时爸爸妈妈指出我的缺点和犯的错误,我就跟他们顶嘴,不想让他们说我不好……通过诵读《弟子规》,学习先贤和圣人的做法,我知道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后我一定要做到:父母叫我时要立即答应;父母教育我时,要耐心认真地听;当父母批评我的缺点时,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跟爸爸妈妈顶嘴了。
让我们多读一些经典作品吧!书是你最好的老师,是你最好的朋友,它会让你收获很多知识,让你明白许多道理。
读《弟子规》有感2今年暑假,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妈妈的指导下,读完了《弟子规》这本书。
《弟子规》的主要内容是,它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首先,我们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爱护兄弟姐妹。
其次,做事情要谦虚谨慎,信守诚诺,讲求信用。
然后,对大众要平等博爱,亲近那些品德高尚的人。
最后还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迪,它启迪了我如何做人。
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首先我一定要做一个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的人。
爸爸为了让我和弟弟生活得更好,为了让我和弟弟以后能上更好的学校。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400字(优秀10篇)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400字(优秀10篇)弟子规的读书心得400字(优秀10篇)弟子规的读书心得40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弟子规的读书心得40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弟子规的读书心得400字(优秀10篇)】,供你选择借鉴。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400字篇1《弟子规》让我在快乐中感情得到了提高,也懂得更多的做人的道理。
它长养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道理,也许我人生际遇会大不相同。
以前我觉得父母爱子女都是非常自然的事,身在福中不知福,无法体会父母的辛苦和委屈。
弟子规里说:“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父母辛苦供养我读书,而我有时却不能如他们所愿,让他们非常失望;父母委婉的建议,我不但不听,还会觉得烦,有时甚至故意做些让父母生气的事。
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家庭、事业和身体的好坏,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要想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我以后一定会孝敬父母。
《弟子规》还让我们知道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独处时都要持恭敬的态度,恭敬才会成为一个人流露的品质。
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真正做到对人恭敬。
作为学生的我,知道了一个很好的道理:要在日常生活中要作到孝敬长辈。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爱周围的每一个人。
爱这个世界。
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400字篇2今天我读了《弟子规》的一部分内容,感觉很受启发。
其中有几句是: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听到别人对你指出错误就生气,别人表扬你时就高兴,那么坏朋友就会来靠近,良师益友就会离你而去。
这句话让我想起发生在暑假里的一件事。
暑假里我每天都要练习几张毛笔书法。
有一次我刚刚写完了一张,感觉写得非常不错,就炫耀着让妈妈看,希望得到她的表扬。
弟子规观后感(精选10篇)

弟子规观后感(精选10篇)弟子规观后感(精选10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弟子规观后感篇1说起弟子规,会一定会有很多人知道,哪怕是一些小孩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
早在我上初中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就让我们每天在黑板上轮班一人抄写一句弟子规,上课前还要背诵一部分,那时候只知道背下来就是好事,也从没深刻分析每句是什么意思。
但那时还是对传统文化很崇敬,现在我也长大了,转眼间是上大学的人了,在这假期,我看了弟子规传统文化的宣讲视频,这才对弟子规有了更深的体会。
仍然是有很大的收获,父亲也在旁边,还连声叫好。
这弟子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让一位年以花甲的老父亲都连声叫好,让一个内心充满热血的青年还能静下心来,去聆听他每字每句的意义呢?视频中的蔡礼旭老师这样讲,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有钱、有房、有车、娶漂亮老婆、嫁帅气老公、受他人赞扬,而是孝顺父母、子女孝顺自己。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需顺承。
——这四句是一般人能做的到吗?没有发自内心、十足耐心能做到吗?连这点都做不到,还谈什么伟大事业,要如何如何。
没错,这些讲的都是事实,这才能够打动我们的内心。
说完了“孝”,接着就是“悌”,“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
孔老夫子不光是重视孝,也非常重视悌,他认为认为悌也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这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那么谈起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0篇)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0篇)《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0篇)《弟子规》读后感1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
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
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
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
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
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
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读后感2意思是: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快不能慢。
父母叫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仔细地听。
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顺从。
我想:做人不正要这样吗?想到这里,我就回忆起那件事。
在童年时期,我是一个很爱哭的孩子。
有一次,我想用舌头在冷冷的铁杆上舔舔,那滋味很不错,爸爸看见我在弄,马上抱起我,叫我不要,会把舌头弄流血的。
我不听,趁爸爸妈妈午休的时候又那么做,我把舌头的前半部分舔在铁栏杆上,刹时觉得舌头万般疼痛,心想不好!我刚想缩回舌头,可办不到了,舌头被冻在铁栏杆上了,这时我急了,在那里大哭,爸爸听见了,拿起一杯热水“噗”的一声,浇在我舌头附近的铁栏杆上,冒出了一股热气。
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400字(10篇)

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400字(10篇)弟子规读后感篇一读了巜弟子规》之后,我感触最深的是:“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在孝顺父母这方面,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
爸妈养育我不容易,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外出赚钱供我读书识字,给我更好的生活,但是我都没有真正的关心他们。
哪怕我只为他们做一件小事情,有一次,妈妈下了班回来,就直接坐在沙发不动了,我问妈妈怎么了,妈妈说:“腰有点不舒服,可能闪到了,妈妈坐一会儿,就去给你做饭。
”我听过后,我马上叫妈妈趴在沙发上,妈妈我给你揉揉,妈妈听后,感动的说我长大,知道心疼妈妈了。
有时候,我不听话,我还乱发脾气,妈妈多唠叨几句话,我都不耐烦了,我又会反驳她无话可说。
现在想想我真的太不懂事了。
我都不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我深感惭愧。
从今往后,我要孝顺父母,父母的教导我要认真听,要尊敬师长,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
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成为有用之才。
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快乐的生活。
弟子规读后感篇二今天晚上和女儿一起读了《弟子规》第一部分,入则孝,并将其中部分生字和古今异意的字意解释给她听。
原以为这是篇古文,说的又是古代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孩子不会感兴趣。
但让我惊讶的是,孩子不但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很快就能背诵下来,还一下子从几件小事上记住了“孝”字。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
可随着时代的进步,感觉“孝”字一点点在淡化。
说实在话,没看这篇文章前,我只懂得应该孝顺老人,觉得自己能让父母高兴、即使啥也没做也算是孝顺吧。
看后才恍然明白怎样才是真正的“孝”,我做的原来人家早写着呢,更多的是应该“孝”而没有“孝”的,虽然都是一些做起来很简单、很普通、很平常的事:父母叫时立刻答应,父母让做事时不偷懒;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作为万物之首的人类更应该以“孝”为荣。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坚持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做到入则孝,必将对促进全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读弟子规心得400字(优秀8篇)

读弟子规心得400字(优秀8篇)读弟子规心得400字篇1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同时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对哥哥说:“何俊,给我倒杯水。
”现在想想,这是不对的,自从我学了“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以后,每次我都喊他一声“哥哥”。
还有一次吃饭时,妈妈把饭端来,我就自顾自的吃了起来,完全没有想到刚刚劳累过的妈妈。
学了弟子规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后,我每次吃饭前都等父母坐下后我才坐下。
《弟子规》使我懂得了要在日常生活中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其次,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要文明,不乱骂人,做事要讲信用,说到做到。
和别人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这些事都是每日不可不做的。
这本书教给我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所以以后我要多读一些好书,这样才能更加的完善自己。
读弟子规心得400字篇2《弟子规》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宽容诚信、知恩感恩的人,教导我们用一颗善良、包容的心去感受社会的美好,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培养人们积极乐观的态度。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给予了我们很多的训示与启迪,教育我们如何做一名正人君子,其中,最为突显的就是一个“信”字。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做人要讲求信用,说话办事不能花言巧语,要实事求是,为人真诚,这才是立身之本。
“言必行,行必果。
”这是诚信的基础。
我们小学生从小就要懂得这些道理,认真做事,真诚待人,将来长大了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教会同学们要自信。
多向进步的伙伴学习,看见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就应该审视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就要有勇气赶上。
只要付出努力,只要敢于挑战,就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目标。
学习《弟子规》,让同学们在孝道、习惯、礼仪、诚信、学习、感恩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让我们从小学做诚信明理之人,长大后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弟子规阅读有感400字范文10篇

弟子规阅读有感400字范文10篇《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秀才李毓秀所著,它仿《三字经》体例,三言成语,名句叠韵的形式为古代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敬师规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阅读有感400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弟子规阅读有感400字1《弟子规》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是学生必读名著。
至此,读《弟子规》半个学期了,感受尤为深刻。
我感悟最深的是“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意思是: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于衣服的昂贵华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穿着,也要依照家里经济状况。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懂得“节俭”。
我们学生崇尚的应该是节俭,而不是奢侈。
我非常赞同学校的做法:每天都要穿整洁的校服。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之间对昂贵华丽衣着攀比。
我们要注重衣服的.整洁,而不是价值昂贵外表华丽。
穿着校服,要注意卫生,保持校服干净,并且穿校服要是穿一套。
我们同学之间可以攀比衣着,可比的是谁的衣服更整洁,更朴实。
这样,不仅使得学生们更有素质修养,更显得校风严谨。
假期时间,不在校,不穿校服,我们也不能过分打扮自己。
如穿华丽的衣服,跟随潮流买流行衣服,吵着使父母给你买“牌子”衣服。
其实,穿着一件朴实的衣裳,只要一身洁白整齐,也能穿出不一样的美感,穿出自身内心的美丽。
这就是我的感受。
我会向这方面努力,也希望大家学习《弟子规》,多多了解《弟子规》。
它对内心素质升华有着很大作用。
弟子规阅读有感400字2因为家庭浓厚的阅读气息,我从小便对中国古代书籍充满兴趣。
还记得我年幼时,父母除了提供我好书,他们也时常陪伴我朗读中国古代书籍。
在这么多书当中,《弟子规》是我的最爱。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发现了许多追崇西洋文化的华人常以不屑的态度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他们认为这些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
然而,他们的想法是极其肤浅的。
相反,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不过时,还能使我们变成更加完美的人。
身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爱惜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读后感400字10篇以《弟子规》为准则,从小扎好教育的根基,否则,学再多的知识,只会长养孩子的浮华和傲慢。
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弟子规读后感400字“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这本书你一定不陌生吧!我喜欢《弟子规》,特别是“余力学文”这部分。
“余力学文”这部分讲的是怎样学习。
我尤其喜欢这句: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妨把学习计划定得宽松一些,但在实际执行时要抓紧用功,不懈怠、不偷懒。
只要工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达了。
我在生活中也是这样,该玩的专心玩,该学的认真学,不能一心二用。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告诉了我读书方法。
是啊,遇到好词好句和不懂的地方要做好笔记,以便向别人请教,这不正是爸爸妈妈教育我要做的吗?我喜欢读书、看书。
自从我看了“余力学文”中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时,知道了把书读好要有信心,还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即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三者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这使我联想到我读书时的情形。
我只是一味地看,虽然很用心,但并没读出声,只是默读。
所以我的读书水平一直没有提高,直到看了《弟子规》以后,我才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改正了。
弟子规读后感400字小时候,我总以为是因为自己在父母心中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她们对我言听计从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读完《弟子规》之后,我才明白了父母之所以能听我的,不过是因为她们爱我,所以才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
曾经的我,每每一回到家里,就一幅霸王的架势,不仅不顾及父母的感受,还大呼大叫的说:“给我来一杯水”,晚上要吃饭的时候,我大声叫了一句:“把饭端来”,妈妈把饭端来时,我没有及时接应,只是说:“放在这,我先看电视,等一下再吃”。
可自从我学了《弟子规》中的“出则悌”之后,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气了,听从父母教诲,顺从父母,可是,人的毛病很多,坏习惯更多,一时改不了,比如吃晚饭时,爸爸妈妈还没坐下,我就先坐下开吃了,这样是不好的。
有道是:“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之古老文化来指点迷津,这就是圣人的教海,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我哥哥姐姐的名字,这也是我的大毛病,不一会儿就直叫他们名字。
可学了《弟子规》里有一句:“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从此以后,我会有事无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们非常欣慰,他们还都说我乖了呢,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呀!《弟子规》读后感学习《弟子规》,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
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
《弟子规》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孝敬,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呢?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还会去学习,自己的行为不光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记得有一则小笑话是说,有个老人年纪大了,双手经常哆嗦,他的儿子儿媳嫌弃他,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人打破了一个碗,老人的儿子儿媳非常生气,对着老人发了一顿火,从此之后,让老人用木碗吃饭。
有一天,这对夫妇发现自己的儿子在玩木头,就问儿子在干什么,儿子说在给他们做碗呢,等到他们老的时候给他们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做到,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是可以期待。
弟子规读后感400字正确的抉择,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学习的效率,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贵在坚持,贵在力行。
可是重要的还是要先立志。
在教育中和孩子一起做,切勿只有要求,没有行动;要求孩子,宽容自己。
以《弟子规》为准则,从小扎好教育的根基,否则,学再多的知识,只会长养孩子的浮华和傲慢。
正所谓,心高气傲,博学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我们要珍惜圣哲的教诲。
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以道德教育为纲领。
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法则;道,五伦关系即为道,正是天道和人道。
万物如是,人亦如是,这就是老师常讲的“天人合一”吧!遵循天道,和谐人道。
五伦关系中夫妇关系最重要,正所谓夫妇正,则五伦正。
夫妻和谐了孩子才会有好的成长环境,从而潜移默化的建立了父子有亲的关系,自古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君臣之义等四种关系也随之做到了。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正是爱情的开始,如何经营呢?人与人相处,一定要相互尊敬,保持距离,做到相敬如宾,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建立家庭道德,培养出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好儿孙。
因此,家庭里第一件大事【至要莫如教子】,夫妇是道,有别是德,别就是责任不同。
每个家庭、每对夫妇承担好自己的责任,自己带养自己的孩子,才能完全体会父母的辛劳和不易,学会“孝”字的第一堂课。
《弟子规》读后感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同时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对哥哥说:“彭大山,给我倒杯水。
”现在想想,这是不对的,自从我学了“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以后,每次我都喊他一声“哥哥”。
还有一次吃饭时,妈妈把饭端来,我就自顾自的吃了起来,完全没有想到刚刚劳累过的妈妈。
学了弟子规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后,我每次吃饭前都等父母坐下后我才坐下。
《弟子规》使我懂得了要在日常生活中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其次,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要文明,不乱骂人,做事要讲信用,说到做到。
和别人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这些事都是每日不可不做的。
作文这本书教给我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所以以后我要多读一些好书,这样才能更加的完善自己。
《弟子规》读后感《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
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
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
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
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
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
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
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
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
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弟子规读后感400字“闻过怒,闻欲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举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这是我在弟子规中学到的。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碰到人家说我们的过失我们就生气,听到别人的赞美就得意,这样坏朋友就会来接近,真正的益友就会渐渐疏远我们。
如果听到别人的赞美,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欢喜接受那么正直的人就会渐渐和我们亲近了。
这几句话让我茅塞顿开,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
每次听到自己的优点就会得意忘形,听到自己的缺点就会觉得很刺耳,像浇了一盆冷水,读了这几句话才觉得这盆冷水可以让我们头脑清醒,修正自己的缺点,我们不能迷失在鲜花和掌声中,越是顺利的时候越应当有人泼一盆冷水。
只有交到真正的良朋益友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不断修正自己不断进步!弟子规读后感400字自从读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演戏很容易,做人却很难,戏可以演过无数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好的人,梦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梦幻,绝不是虚幻)人活一口气,要活得有志气——为喘气而活,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气,死得也美丽。
昨天是曾经,是过去,今天是面临,是现实,不要在昨天里沉媚,应该在今天中开创!在学生主修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
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
同学们,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
我们学了“入则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
出国留学网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
百善孝为先。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细细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
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弟子规》读后感[400]蔡老师讲到了,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要学一句做一句,与孩子们一起学习。
把好学的精神演给孩子们看。
我们班的礼貌这段时间做的不好,作为带班老师我要忏悔,没有做好身教。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后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老师对生命的认知和高度,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
师哉,师哉,童子之命也。
作为老师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丝毫不敢懈怠。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发点。
如果每个孩子,每个人都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就不会有中小学生跳楼事件发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一个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独立不倚,不为外界利欲所摇夺,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标准,这就是立身。
做事的时候,他的进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轨,不妄行,有始有终,这就是行道。
他的人格道德,既为众人所敬仰。
他的的父母也将因儿女德望光荣显耀起来,这便是孝道的完成。
如果每个孩子能站在生命的高度去立志,那么他们的一生必将是幸福的一生,那我们的国家也必将繁荣富强。
《弟子规》读后感[400]弟子规刚开始第一感觉是孩子的启蒙读物,没有关注过,可能还和三字经会混淆。
可是前一段时间回公司开会公司送了一本弟子规和中华传统文化光盘,在公司的会议室公司组织我们一起看传统文化光盘,真的很受启发,很受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