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尼龙总成试验

合集下载

铁道客车尼龙软管接头技术条件

铁道客车尼龙软管接头技术条件

4 使用条件
4.1 环境温度:-40℃~+45℃。 4.2 海拔高度:不超过 2500m。 4.3 相对湿度: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 95%(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 25℃)。 4.4 冲击振动:相对于列车的垂向、横向和纵向存在着频率 1Hz 至 50Hz 的正弦振动,f=1Hz~10Hz 时 振幅为 25/f2(mm),f=10~50Hz 时振幅为 250/f2(mm);因机车连挂时的冲击,沿机车纵向激起的加速度 不大于 30m/s2。
I
铁道客车尼龙软管接头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交流1000V或直流1500V及以下的电气系统配线用非金属(或复合材料)尼龙软管 接头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运输与储存要求等。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新造25B/G/T型铁路客车及22/23/25型修理客车。 其它客车车辆、动车组及特种车辆可参照执行。
表 1 接头外形结构参数表
规格型号
LPAX-10-1/4-43 LPAX-12-3/8-45 LPAX-17-1/2-45 LPAX-23-3/4-48 LPAX-29-1-53 LPAX-36-1-1/4-68
图 2 直型螺接式接头外形结构示意图
适配软管 PA
PAX①-10 PAX-12 PAX-17 PAX-23 PAX-
DIN 5510-2:2009 轨道车辆防火保护 第2部分:材料及部件的燃烧特性和燃烧伴发现象:分级、
要求和测试方法
DIN 54837
铁路车辆用材料和小构件试验—测定气体燃烧器的燃烧特性
DIN EN ISO 5659-2 烟密度及毒性测试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041.1—2005《电气安装用导管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 条件。

GB 16897(1997)制动软管

GB 16897(1997)制动软管

前言本标准是参照采用FMVSS 106《制动软管》制定的。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汽车研究所、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第一轿车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广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制动软管 GB 16897—1997Brake hose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含摩托车)及挂车制动软管,制动软管接头和制动软管总成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及其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挂车使用的液压、气压和真空制动软管,制动软管接头和制动软管总成。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690—92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 6458—86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GB 10830—89汽车制动液使用技术条件GB 484—93车用汽油GB 485—88QB汽油机润滑油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护套装在软管外部的用于提高软管抗刮伤或耐冲击能力的保护装置。

3.2 制动软管制动系统中除管接头之外用于传输或存储供汽车制动器加力的液压、气压或真空度的柔性输送导管。

3.3 制动软管总成装有管接头的制动软管。

制动软管可有护套,也可无护套。

3.4 自由长度软管总成上两管接头之间的软管暴露部分在直线状态的长度。

3.5 制动软管接头除卡箍外,附加在制动软管端部的连接件。

3.6 永久联接管接头靠压皱或冷挤变形装配连接的管接头,或每重装一次软管总成都要求更换已损坏的衬套和套圈的管接头。

3.7 爆裂导致制动软管与管接头脱离或泄漏的故障。

3.8 真空管系连接器指一柔性真空度传输导管:a)在制动系统中是金属管间的连接器;b)安装时不需要管接头;c)装配时,其非支承长度小于包容金属管那部分的总长度。

4 试验条件4.1 用于试验的软管总成应是新的,应至少经过24h时效。

汽车制动软管试验方法及失效原因分析

汽车制动软管试验方法及失效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样式和技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汽车产业的带动,对于汽车制动软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快速的发展也伴随着风险,由于汽车制动失灵造成的汽车事故也在逐年增多。

因此人们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及对于事故的预防越加严格。

1 汽车制动软管现状论述汽车制动软管作为汽车制动系统中重要的零件之一,其主要作用就是向制动器传递制动压力,这对于制动软管的产品质量有着极大的要求,所以汽车制动软管量产前的试验尤为重要。

试验的把控,可以在根源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我国现行的对于汽车制动软管试验要求的国家标准为GB16897-2010《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含摩托车)及挂车用制动软管(液压、气压和真空制动软管)、制动软管接头和制动软管总成的结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及其标识规则。

汽车制动软管是制动系统中除管接头之外,用于传输或存储供汽车制动器加力的柔性导管。

在实际应用中依据材质大致可分为橡胶(SBR)及尼龙(PAl1/PAl2)两种,依据传能方式可分为液压、气压及真空制动软管。

汽车制动的工作原理是,经过踏板的动作,介质通过制动软管将压力传递到车轮的制动器上,通过车轮与制动器摩擦完成制动工作。

所以,汽车制动软管必须柔软并具有极高的韧性和耐屈挠性,具有高抗疲劳性能、耐拉伸及耐腐蚀性。

2 汽车制动软管测试方法及失效形式分析2.1缩径后的内孔通过量缩径后的内孔通过量是考核接头扣压力,对软管管体内孔通过量的影响,依据GB16897-2010要求,尼龙(塑料)制动软管不适用于此项试验。

据研究表明,如果汽车制动软管在此项测试中未达到要求,会对制动液的流动和制动力的传递产生严重影响。

常见的缩径后的内径通过量不达标,主要体现在接头管芯内径规格选取不当、接头与软管铆接不当两个方面。

2.2最大膨胀量由于气体承受压力时体积变化相对于液体更大,而液压制动软管在体积变化时对制动力的影响几乎没有,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对于此项测试的要求主要针对液压制动软管。

尼龙管认证

尼龙管认证

现状:
1.尼龙管无国家标准,只有QC/T 80-93这个汽车行业标准,不同
厂家的尼龙管都不统一,例如内外径、工作压力、爆破压力、弯曲半径都相差很大。

2.按GB 16897标准,软管总成爆裂压力不低于5.52MPa,而实际
按公式计算
最终Ф8x1、Ф10x1.25、Ф12x1.5、Ф14x1.5、尼龙管不能达到要求。

3.按GB16897标准,尼龙管抗拉强度要达1500N,而尼龙管抗拉
试验结果为
所以尼龙管产品抗拉强度很难达到1500N这个要求。

若要达
到这个要求,要牺牲产品其他更为重要的性能为代价,得不
偿失。

4. 按GB 16897标准,,尼龙管的胶层和增强层的粘附强度不得低
于15N/cm,而实际尼龙管不用做粘附强度试验。

5.尼龙管的吸水率大小会影响其性能,但GB 16897标准中没有
此项标准。

6.尼龙管的抗高低温冲击性、耐乙醇、耐电解液、耐燃烧、耐紫
外线等性能都需要检测,但GB 16897标准中没有这些标准。

建议:
根据气制动软管用途对其重新分类:
1空压机连接软管(空压机—调压阀安全阀—储气罐);
2储气罐连接软管(调压阀安全阀—储气罐);
3制动气室连接软管(储气罐—前后气制动室);
图1:
综上所述,GB16897不适合尼龙管,尼龙管应制定自己的国家标准。

6.6气压制动软管检验细则

6.6气压制动软管检验细则

指导书编号:QS-E-1/IT-6.6
气制动软管检验实施细则
(第 E 版)
编制
.
审核
.
批准
.
长春汽车检测中心
2012 年 01 月 01 日颁布
2012 年 02 月 01 日生效
长春汽车检测中心 作业指导书
指导书编号:QS-E-1/IT-6.6
第1页
共 5页
第 E版
第 1 次修订
题目:气压制动软管检验实施细则
夹住剥开的外胶层;
b) 测量剥离层的宽度(精确到 0.2mm),并作记录; c) 将试样在电子万能拉力机上夹紧,开动拉力机,使上夹钳的上升速度为25.4mm/min,
并使外胶层与试样表面成 90°地从增强层上剥离下来,记录仪绘制出的以剥离长 度和剥离力为坐标的特性曲线上记录的最小力就是粘附力;
d) 计算粘附力与剥离宽度的比值,即为粘合强度,用 N/cm 表示。
在 7 倍放大镜下观察,不得有可见的裂纹。 2.4.12 尼龙软管的耐氯化锌性 2.4.12.1 检验方法
a) 将尼龙气制动软管浸泡在室温下的 50%浓度的氯化锌水溶液中 200h; b) 从溶液中取出后,在 7 倍放大镜下观察软管表面的裂纹。 2.4.12.2 评价指标 用 7 倍放大镜观察,软管外表面不得有裂纹。 2.4.13 接头的耐腐蚀性 2.4.13.1 检验方法 a)将软管接头放在环境温度为 40℃,盐雾浓度为 5%的盐雾试验箱中,放置 24h; b)试验结束后,用不高于 40℃的清洁流水,轻轻清洗,除去盐沉积物,然后在 2min 之内用空气吹干; c)检查软管总成的接头,记录其结果。 2.4.13.2 评价指标 除接头表面压皱处或使用标志造成保护层的改变处,管接头基体金属不应该被腐蚀。

液压软管总成试验方法

液压软管总成试验方法

GB/T 7939—2008(2008-01-14发布 2008-05-01实施)代替GB/T 7939—1987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6605:2002《液压传动软管和软管总成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 6605:2002重新起草。

为了方便比较,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和国际标准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在附录B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与ISO 6605:2002的主要差异如下:——增加3.1~3.5的术语及定义。

——在5.2中明确规定耐压试验压力为2倍的软管总成最高工作压力,试验时间为60s。

——5.3.3试验标记长度不同,ISO 6605规定500mm;本标准规定从中间向左右各125mm。

——在5.4.2.1中明确规定爆破试验压力为4倍的软管总成最高工作压力。

——在5.6中明确规定脉冲试验压力、温度、频率和升压速率。

——删除ISO 6605中“5.8抗磨损试验”。

——删除ISO 6605中“5.9黏着力试验”。

本标准代替GB/T 7939—1987((液压软管总成试验方法》,与其相比变化如下:——增加对GB/T 17446的引用。

——增加3.1~3.5的术语及定义。

——5.2中原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改为2倍的最高工作压力。

——脉冲试验频率由0.5Hz~1.25Hz改为0.5Hz~1.3Hz。

——脉冲试验油温由93℃±3℃改为100℃±3℃。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伊顿(宁波)流体连接件有限公司、攀枝花钢铁冶建实业开发公司液压附件厂、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徐州液压附件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国勋、周舜华、刘小平、浩鸣。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7939—1987。

DIN73378-96尼龙管试验标准

DIN73378-96尼龙管试验标准
1适用范围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尼龙管在汽车上输送燃料的管路中为了顾及到汽车业的通用技术条件在管子的使用性上还须制造者和使用者两方面的协调研究
共 12 页
第 1 页
亚 大 塑 料 制 品 有 限 公 司
汽车用尼龙(聚酰胺)管
DIN73378-96
代 替 DIN73378-90
前 言 本 标 准 是 由 汽 车 标 准 委 员 会 (FAKRA)的 SPA22/2/1R“ 聚 酰 胺 管 子” 工 作 组 编 写 的。 附 录A 和 附 录B 是 消 息 报 导。 更 改: 对 照1990 年12 月 出 版 资 料 作 了 以 下 变 动: a) 采 用 了 改 进 韧 性 材 料: PA6-HIHL、PA6-HIPHL、PA6-HIPH、PA12-HIPHL、PA12-HIPH。 b) 采 用 了UV 防 老 化 碳 黑 附 产 品( 缩 写 标 志L)。 c) 缩 写 标 志“HI”( 高 冲 击) 按ISO/DIS1043-1:1991 和ISO1874-1:1992。 d) 采 用 了 成 型 物 料 的 弹 性 模 数 的 可 弯 曲 性 规 范。 e) 废 除 了PA66 管 子。 f ) 采 用 了PA11-PHLY、PA12-PHLY。 过 去 出 版 资 料: DIN73378:1973-08、1975-02、1990-12。 1 适 用 范 围 本 标 准 主 要 适 用 于 尼 龙 管 在 汽 车 上 输 送 燃 料 的 管 路 中, 为 了 顾 及 到 汽 车 业 的 通 用 技 术 条 件, 在 管 子 的 使 用 性 上 还 须 制 造 者 和 使 用 者 两 方 面 的 协 调 研 究。 在 低 压 和 中 等 压 力 范 围 内 使 用 时, 同 时 又 采 取 挤 压 工 艺 制 造 的 管 子 可 以 采 取 单 层 的 结 构( 见 附 录B)。 2 引 用 标 准 本 标 准 含 有 注 明 或 未 注 明 是 引 用, 但 都 需 是 公 开 发 表 的。 这 些 引 用 标 准 有 时 引 用 的 是 原 文 本, 公 开 发 表 的 列 举 如 下 标 准。 对 于 注 明 是 引 用 的, 由 于 推 迟 更 改 或 修 订 的 等 待 更 改 或 修 订 后, 亦 仅 执 行 已 公 开 发 表 的, 对 于 未 注 明 是 引 用 标 准 的 则 执 行 近 期 公 开 发 表 的。 DIN16773-1.1985-02 塑 料 成 型 材 料- 尼 龙(PA) 成 型 材 料- 注 射 和 挤 出 均 质 聚 合 物. 分 类 和 标 注 DIN16773-2 塑 料 成 型 材 料- 尼 龙(PA) 成 型 材 料- 试 样 制 作 和 特 性 评 定 DIN50011-12 气 候 和 在 工 程 上 的 应 用. 气 候 试 验 装 置. 气 候 数

燃气橡胶软管检验报告

燃气橡胶软管检验报告

燃气橡胶软管检验报告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我们对燃气橡胶软管进行了检验,现将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外观检验
1. 外观:整体外观无明显变形、破裂、裂纹、气泡、划痕等缺陷;
2. 颜色:橡胶软管颜色均匀,无色差,无异味;
3. 规格:符合要求,长度、内径、壁厚均符合标准规定。

二、物理性能检验
1. 耐压:在规定的压力下,软管未出现破裂、渗漏等现象;
2. 耐磨性:通过耐磨性测试,软管表面无明显损伤、磨损;
3. 耐老化性:经过老化试验,软管性能稳定,无明显脆化、硬化现象;
4. 耐温性:经过高温试验和低温试验,软管无明显变形、开裂、破裂现象。

综上所述,此燃气橡胶软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可以正常使用。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空制动软管(尼龙)总成试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酰胺材料的真空制动软管总成的技术要求。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IN73378 汽车用尼龙管(聚酰胺)
3制造商责任
制作商对其所提供的材料和部件的质量负有责任。

由于汽车制动部件是安全件,所以必须符合法规要求,而且需要制定专门的质量保证措施。

4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本标准所指的真空制动软管总成为尼龙软管部分和橡胶软管部分组合而成,中间用单向阀连接,其中单向阀的气流方向指向发动机。

单向阀一端用卡箍与橡胶软管连接,另一端通过冷挤压方式与尼龙软管连接(过盈配合)。

单向阀总成用超声波塑料焊接机焊接牢固且密封。

或只有尼龙软管部分。

4.1.2 所有零部件均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1.3 真空制动软管总成上应在适当区域或图纸规定的区域有清晰而不易磨去的标记标识,标记标识执行Q/SQR.04.057标准。

4.2 外观
真空制动软管总成表面不允许有妨害其使用性能的制造缺陷,如气孔、缩松、表面凹陷、不均匀性及材料杂质等,着色需均匀一致。

4.3 尺寸
所有尺寸必须按图纸规定。

4.4 性能
4.4.1 橡胶软管部分按Q/SQR.04.441执行。

4.4.2 尼龙软管部分冲击强度
试验条件:-40℃和23℃
验收标准:无断裂
4.4.3 真空制动软管总成(尼龙软管+橡胶软管+单向阀)
总成试验中所涉及的试验项目,每次试验后的样件均不能重复使用。

4.4.3.1 真空密封性
试验条件:0.2bar绝对压力
试验时间:保压1min
验收标准:泄漏≤1mbar
供货状态下样件:23℃、-40℃、120℃
经燃油存放(23℃/24 h)后样件:23℃、-40℃、120℃
经80℃/8h+重新存放≤5min+ -40℃/16h,5个循环后样件:23℃、-40℃、120℃
拔脱力
试验条件:拔脱速度25mm/min
验收标准:
供货状态下样件:
①尼龙软管和管接头连接处≥500N
②橡胶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250N
③尼龙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500N
供货状态下样件经-40℃/24h存放后:
①尼龙软管和管接头连接处≥500N
②橡胶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250N
③尼龙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500N
供货状态下样件经120℃/24h存放后:
①尼龙软管和管接头连接处≥200N
②橡胶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200N
③尼龙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200N
经燃油存放(23℃/24 h)后样件在23℃下:
①尼龙软管和管接头连接处≥500N
②橡胶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250N
③尼龙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500N
经燃油存放(23℃/24 h)后样件再经-40℃/24h存放后:
①尼龙软管和管接头连接处≥500N
②橡胶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250N
③尼龙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500N
经燃油存放(23℃/24 h)后样件再经120℃/24h存放后:
①尼龙软管和管接头连接处≥200N
②橡胶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200N
③尼龙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200N
经80℃/8h+重新存放≤5min+ -40℃/16h,5个循环后样件在23℃下:
①尼龙软管和管接头连接处≥500N
②橡胶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250N
③尼龙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500N
经80℃/8h+重新存放≤5min+ -40℃/16h,5个循环后样件再经-40℃/24h存放后:
①尼龙软管和管接头连接处≥500N
②橡胶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250N
③尼龙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500N
经80℃/8h+重新存放≤5min+ -40℃/16h,5个循环后样件再经120℃/24h存放后:
①尼龙软管和管接头连接处≥200N
②橡胶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200N
③尼龙软管和单向阀连接处≥200N
4.4.3.3 阀的真空密封性(尼龙软管+单向阀)
样件经过常温(23℃/24h)、低温(-40℃/24h)、高温(120℃/24h)六个循环和经燃油存放(23℃/24 h)后,
23℃时:
①在0.1bar绝对压力下,保压10s,泄漏≤0.01bar
②在0.9bar绝对压力下,保压10s,泄漏≤0.01bar -40℃时:
①在0.1bar绝对压力下,保压10s,泄漏≤0.01bar
②在0.9bar绝对压力下,保压10s,泄漏≤0.01bar 120℃时:
①在0.1bar绝对压力下,保压10s,泄漏≤0.01bar
②在0.9bar绝对压力下,保压10s,泄漏≤0.01bar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版本: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