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实验方案

合集下载

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

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

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摘要:甘草具有多种药用功效,自古以来就是一味重要的药材。

本文简要探讨对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方法,以期为甘草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甘草有效成分分离与提取一、甘草简介甘草属于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作为我国传统药材之一,甘草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如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咳喘、调和百药等作用。

甘草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类化合物(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多糖等。

据有关研究显示,目前人们已从甘草中成功分离出多种有效成分,仅黄酮类化合物就超过100多种[1]。

因此,随着甘草有效成分的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技术也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二、甘草中的有效成分1.甘草甜素甘草甜素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因此它又被称为甘草酸。

它的甜度是蔗糖的2~3百倍。

它具有多种功效: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功能、解毒作用、糖类皮质激素作用、清除氧自由基等。

2.甘草次酸甘草次酸在常温条件下为白色针状结晶,具有消炎、抗溃疡、抗过敏、镇咳、平喘、祛痰、降低血脂等功效;同时,它还具有保肝、抑制肝癌的作用。

3.甘草黄酮甘草具有的抗氧化功能主要是甘草黄酮发挥的作用,它在甘草中占27%左右。

4.甘草多糖它是将甘草提纯后获得的一种α-D-吡喃多糖,属于生物活性多糖,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三、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1.甘草酸的提取方法1.1溶剂提取法指利用中草药中不同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把有效成分从药材中溶解出来的方法。

根据溶剂的不同,分为两种方法,水提法与有机溶剂提取法。

1.2超声提取法根据超声波的空化作用、热效应及机械作用等提高物质分子运动的频率及速度,并强化溶剂穿透力,使目标成分浸出率提高。

具体做法如下:容器的外壁连接换能器振子或用密封的不锈钢盒子放置振子,再放进容器内。

启动超声波发生器,振子向提取溶媒中发出超声波,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甘草的细胞壁被破坏,从而使有效成分溶解到提取溶媒中。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实验方案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实验方案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实验方案‎实验目的:通过对甘草‎中甘草黄酮‎、甘草酸和甘‎草多糖的提‎取分离,进一步理解‎他们的理化‎性质,并且初步掌‎握提取分离‎的方法。

实验原理:黄酮类化合‎物则泛指两‎个苯环(A环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相互联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根据中央三‎碳的氧化程度、是否成环、B 环的联接‎位点等特点‎,可将该类化‎合物分为多‎种结构类型。

代表化合物‎有甘草黄酮‎、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甙、异甘草甙、甘草查尔酮‎等。

甘草中已经‎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一百多种,本实验只对‎其进行粗提‎,并且测定其‎总含量。

甘草酸是一‎类三萜类皂‎苷,主要以甘草‎酸钾、钙盐的形式‎存在,是甘草次酸‎的二葡萄糖‎醛酸甙,含量在4-20%之间;甘草酸水解‎脱去糖酸链‎变形成了甘‎草次酸。

超临界CO‎2萃取甘草‎总黄酮的萃‎取率是1. 35%,含量32. 45%,是索氏提取‎法提取甘草‎总黄酮的提‎取率的2.2倍,索氏提取溶‎剂用量是超‎临界CO2‎萃取的6倍‎。

本实验采取‎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甘草黄酮‎。

【1】大孔树脂适‎于物质水溶‎液的分离纯‎化,超临界C0‎2萃取提取‎的甘草总黄‎酮中乙醇含‎量过高,即使对萃取‎液进行浓缩‎处理,其中乙醇的‎含量仍然很‎高,所以大孔树‎脂的吸附、解吸附的效‎果不好。

萃取液浓缩‎近干加入水‎后,所要分离的‎物质析出变‎混浊,也不适合用‎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

与大孔树脂‎层析比较,硅胶柱层析‎可以更有效‎的分离纯化‎甘草黄酮。

使用硅胶柱‎层析可以有‎效地使甘草‎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达到‎55%以上,收率1. 12%,符合国家中‎药二类新药‎的原料要求‎。

【1】综合考虑,本实验选择‎硅胶柱层析‎对甘草黄酮‎进行分离纯‎化。

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极‎性比黄酮类‎物质的极性‎大,更易溶于极‎性大的低浓‎度乙醇中,采用85%乙醇作为夹‎带剂,使得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甘草黄‎酮类物质过‎程中,大部分甘草‎酸和甘草多‎糖仍然留在‎残渣中。

甘草鲜药材加工方案

甘草鲜药材加工方案

甘草鲜药材加工方案一、试验报告1.试验目的1.1通过甘草出膏率、提取物含量两个质量指标对比甘草鲜药材不同加工方法的质量差异,找到影响甘草提取物含量转移率的最佳加工方法,提高甘草提取物含量转移率。

从而确定一条合理的生产工艺。

2.1通过对不同干燥程度甘草的前处理、提取、浓缩等过程分别检验其含量(甘草苷和甘草酸),确定甘草最佳干燥程度。

2.试验背景目前,我公司生产甘草时甘草提取物含量转移率偏低,为保证产品质量对甘草工艺进行再研究,通过对甘草鲜药材不同加工方法的质量差异考察,找到影响甘草提取物含量转移率的主要因素,提高甘草提取物含量转移率。

3. 实验方法3.1原药材切制及提取的考察3.1.1 取某批号的甘草鲜药材800g,将鲜药材用水冲洗干净后,切成约0.2-0.5cm的厚片,切制后饮片铺成2-3cm进行晾晒,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4点每隔一小时翻晒一次,其中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4点必须翻晒一次,取样检测,大约晒至五成干、八成干、完全燥时,分别备用。

3.1.2 另取与3.1.1同一批号的药材800g,置于通风良好且阳光充足的空间晾晒,至测定含水量约50%、20%、0%左右,再切成约0.2-0.5cm的厚片,分别备用。

表1原药材处理方法批次原药材重量(g)干燥程度(水分%)处理方式切制规格(cm)样品重量(g/份)样品份数200 100 先切再晒0.2-0.550 120050 先切再晒0.2-0.550120020 先切再晒0.2-0.550 12000 先切再晒0.2-0.550 1200 100 先晒再切0.2-0.5 50 1200 80 先晒再切0.2-0.5 50 1200 50 先晒再切0.2-0.5 50 1200 0 先晒再切0.2-0.5 50 13.1.3 将两份饮片分别加热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投料量10倍的水,加热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投料量8倍的水,加热煎煮1.5小时,煎液滤过。

趁热用350目筛过滤,合并滤液。

实验七 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分离

实验七 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分离

实验七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分离
【实验目的】
1、学会运用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法等方法从甘草中提取、分离干甘草酸
【实验原理】
甘草酸以钾盐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易溶于热水,因此可用水提取甘草酸钾盐,水提液加硫酸酸化后生成游离甘草酸,因其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而沉淀析出。

也可以用乙醇渗漉后再酸化得到甘草总皂苷沉淀,将沉淀溶解于盐酸的甲醇溶液中,用三氯甲烷除去黄酮类化合物,即可得甘草皂苷。

【实验材料】
设备: 电炉、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纱布、滴管、抽滤装置、圆底烧瓶、冷凝管、水浴锅、烧杯、锥形瓶、渗漉筒
药品: 甘草粗粉、蒸馏水、硫酸、氢氧化钾、乙醇、甲醇、盐酸、三氯甲烷
【实验步骤】
1、甘草酸(粗品)的提取
(1)水提法:取甘草粗粉100g,加水煎煮提取2-3次,滤过得水提液,静置,取上清液,浓缩得甘草浸膏(含甘草酸>20%)。

浸膏加3倍量水溶解,加硫酸酸化,放置,滤过得甘草酸粗品。

(2)醇提法:取甘草粗粉100g,加1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酸化,放置过夜,滤过得沉淀(甘草总皂苷)。

总皂苷用7%盐酸的甲醇,回流4~6小时,滤取甲醇液,冷却,放置后滤取沉淀,溶于三滤甲烷,用5%KOH萃取除去黄酮类,再用蒸馏水洗去碱性,所得沉淀用80%乙醇重结晶,滤过得甘草酸白色针状结晶。

【注意事项】
1、提取甘草酸粗品时,水提液酸化后析出的沉淀,杂质较多难以过滤,故可倾出上清液再抽滤。

【实验装置图】【实验结论】【实验注意】。

甘草提取黄铜实验报告(3篇)

甘草提取黄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通过溶剂提取、分离纯化等步骤,获得甘草黄酮粗品,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初步分析。

二、实验原理甘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利用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等)提取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再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浓缩等步骤进行分离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甘草粉末(市售)甲醇(分析纯)乙醇(分析纯)氯仿(分析纯)碳酸氢钠(分析纯)石英砂烧杯蒸馏装置漏斗滤纸烧瓶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 实验仪器:上述实验材料所列仪器四、实验步骤1. 甘草粉末的制备:将甘草粉末过筛,取40目筛的粉末备用。

2. 甘草黄酮的提取:(1)取10g甘草粉末,加入100mL甲醇,在恒温水浴锅中回流提取2小时。

(2)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约10mL。

3. 甘草黄酮的分离纯化:(1)将浓缩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充分振荡,静置分层。

(2)分取氯仿层,加入5g碳酸氢钠,充分振荡,静置分层。

(3)分取水层,用氯仿萃取2次,合并氯仿层。

(4)将氯仿层浓缩至约1mL,加入适量乙醇,溶解,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

4. 甘草黄酮的鉴定:(1)取适量甘草黄酮溶液,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吸收光谱。

(2)与标准黄酮溶液进行比较,确定甘草黄酮的吸收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甘草黄酮的提取率:根据实验结果,甘草黄酮的提取率为1.5%。

2. 甘草黄酮的理化性质:(1)甘草黄酮的吸收光谱: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甘草黄酮的吸收峰位于278nm和355nm。

(2)甘草黄酮的性状:甘草黄酮为黄色粉末,无臭,味苦。

六、实验讨论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甘草黄酮,操作简便,提取率较高。

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浓缩等步骤,可获得较纯的甘草黄酮粗品。

实验结果表明,甘草黄酮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潜力。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成功地从甘草中提取了黄酮类化合物,并对甘草黄酮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

甘草中甘草酸提取与分离的研究

甘草中甘草酸提取与分离的研究
21 年第 2 期 00 4
内 蒙古 石 油化 工

甘 草 中甘 草 酸 提 取 与分 离 的 研 究
李赞 忠 , 子 荣 , 乔 乌 云
(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 内蒙 古 呼和 浩特 001) 1 0 0

要 : 草 是我 国传 统 的 中药 , 甘 来源于 豆科植 物甘 草 ( y yr i rln i Fsh 、 果甘 草 ( Glc rhz uae s i ) 胀 a s c G.
() 1 粉碎 : 将挑 选 除杂后 干净 干燥 的甘 草放入 粉
碎 机 中粉碎 , 1 过 O目筛 选 , 得甘 草粉 试样 。 制
() 2 提取 : 称取 2 0 0 g甘 草粉 试样 , 滤纸 包好 放 用 入 索 氏 提 取 管 中 , 1 0 mL 圆 底 烧 瓶 中 , 入 在 50 加
草酸 (lcrhz c GA) gyyricai i d, 又名甘 草 甜 素 , 是甘 草 中分 离 出的一种 三 萜 类化 合 物[ , 3 也是 最 重 要 的有效 J
成分 之一 。本 文对 甘 草 中甘 草酸 及 其他 成分 的提取 分 离方 法进行 了摸 索和改进 , 得 了较 好 的效 果 。 取 关键 词 : 草 ; 甘 甘草 酸 ; 提取 ; 离 分 中图分 类号 : 8 . R2 4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O 6 7 8 ( 0 0 2 ~ O 0 — 0 1O — 91 2 1)4 o1 3
if t a. 或光 果甘 草 ( ga r . 的干燥 根 和根 茎[ 。具 有 多种 药 用功 效 , nl aB t ) a G. lb aL ) 1 ] 主要 生长 在 我 国西 北、 华北 、 东北 等三北 地 区[ 近 年 来在 内 蒙古 自治 区西部人 工 栽培甘 草 已获成 功 , 草 资源极 为丰 富[ 。 。 甘 引 甘

论甘草药用价值及其提取分离方法

论甘草药用价值及其提取分离方法

论甘草药用价值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发布时间:2021-09-25T00:38:08.915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8月下16期作者:林丽[导读] 甘草作为我国中医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常用药物,其中的甘草黄酮、甘草酸、甘草次酸等几类化合物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抗氧化、抗病毒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甘草有效成分的医疗价值做出了深刻的分析,随后就常见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研究。

广州市康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708021973102****0 林丽广州 510320摘要: 甘草作为我国中医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常用药物,其中的甘草黄酮、甘草酸、甘草次酸等几类化合物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抗氧化、抗病毒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甘草有效成分的医疗价值做出了深刻的分析,随后就常见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甘草;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1、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实际药用价值1.1甘草黄酮成分甘草黄酮作为甘草内所含有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具备着十分优异的疗效。

在实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甘草黄酮这类化合物质能够更好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对其生长产生一定的阻碍,并对肿瘤组织内部调控细胞凋亡的蛋白表达给出合理的影响,以此来达成诱导肿瘤细胞逐渐凋亡的治疗目的。

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作用是其能够对抗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因为自由基可以引发脂质的过氧化反应,又能够和蛋白质、核酸等物质进行作用,从而引发DNA链的断裂以及碱基改变,从而带来基因突变导致癌症的发生[1]。

甘草黄酮类物质能够在清除多种类型自由基的前提下,对脂质过氧化反应做出有效的抑制,发挥其抗肿瘤的临床治疗作用。

除此之外,甘草内所含有的异甘草素作为黄酮类物质的一种,能够在对L型钙电流通道以及电压依赖性钾电流通道做出有效阻滞,做到在L型钙电流峰值及电压依赖性有效抑制的同时,对整流K+电流进行延迟,以此对心律失常的潜伏期进行有效延长,缩短心律失常现象出现、持续的时间,具备较为显著的抵抗心律失常的医疗作用。

甘草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甘草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甘草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的研究进展1 前言甘草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

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

除药用之外,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

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或甘草甜素(glycyrrhizin)及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等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甘草多糖等[1-2]。

研究表明[3],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具有解毒、消炎、镇痛、抗肿瘤的作用,还用于防治病毒性肝炎、癌症以及艾滋病等。

我国甘草资源丰富,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1.1[4-5]表1-1中国甘草资源的分布情况乌拉尔甘草新疆、甘肃、青海、陕两、宁夏、内蒙占、河北、山西、山东、辽宁、黑龙江, 光果甘草新疆和青海胀果甘草新疆刺果甘草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河南、陕西粗毛甘草仅分布在新疆的东部和北部黄甘草甘肃云南甘草云南、四川等高寒地区侧果甘草新疆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草酸(glycyrrhizic acid)或甘草甜素(glycyrrhizin)及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等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甘草多糖等。

此外,国内外对甘草及其制剂药理与临床应用方面也进行了研究。

本文就甘草的有效成分的分离及纯化,药理作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加以概述。

2 甘草的化学成分概述2.1 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2.1.1 黄酮类成分有研究证明,已发现了160多种甘草黄酮类化合物,药用作用优于甘草甜素[6],从云南甘草中已分离出12种化合物,刺果甘草中分离得42种化合物用。

2.1.2 其它化学成分1989年日本Toshio从黑龙江产乌拉尔甘草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个香豆素类成分,后来又分离到5个其他酚类衍生物。

贾世山等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产乌拉尔甘草叶分离到1个酚酸甙类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目地:
通过对甘草中甘草黄酮、甘草酸和甘草多糖地提取分离,进一步理解他们地理化性质,并且初步掌握提取分离地方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实验原理:
黄酮类化合物则泛指两个(环与环)通过中央三碳相互联接而成地一系列化合物.根据中央三碳地程度、是否成环、环地联接位点等特点,可将该类化合物分为多种.代表化合物有甘草黄酮、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甙、异甘草甙、甘草查尔酮等.甘草中已经发现地黄酮类化合物有一百多种,本实验只对其进行粗提,并且测定其总含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甘草酸是一类三萜类皂苷,主要以甘草酸钾、钙盐地形式存在,是甘草次酸地二葡萄糖醛酸甙,含量在之间;甘草酸水解脱去糖酸链变形成了甘草次酸.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超临界萃取甘草总黄酮地萃取率是.,含量.,是索氏提取法提取甘草总黄酮地提取率地倍,索氏提取溶剂用量是超临界萃取地倍.本实验采取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甘草黄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大孔树脂适于物质水溶液地分离纯化,超临界萃取提取地甘草总黄酮中乙醇含量过高,即使对萃取液进行浓缩处理,其中乙醇地含量仍然很高,所以大孔树脂地吸附、解吸附地效果不好.萃取液浓缩近干加入水后,所要分离地物质析出变混浊,也不适合用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与大孔树脂层析比较,硅胶柱层析可以更有效地分离纯化甘草黄酮.使用硅胶柱层析可以有效地使甘草黄酮类物质地含量达到以上,收率.,符合国家中药二类新药地原料要求.
【】综合考虑,本实验选择硅胶柱层析对甘草黄酮进行分离纯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地极性比黄酮类物质地极性大,更易溶于极性大地低浓度乙醇中,采用乙醇作为夹带剂,使得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甘草黄酮类物质过程中,大部分甘草酸和甘草多糖仍然留在残渣中.鉴于甘草酸和甘草多糖都溶
于水地性质,本实验采用超声或微波辅助法对它们同时进行提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对于提取后地甘草酸和甘草多糖地分离,可查阅到地方法包括醇沉酸沉法[].考虑到大孔吸附树脂对糖类地吸附能力很差,也可以尝试用大孔树脂对甘草酸和甘草多糖进行分离.本实验采用前者进行分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一、甘草黄酮地提取:超临界萃取法
工艺【】:
原料粒度目
投料量罐
萃取压力
萃取温度
夹带剂及液固比:乙醇,液固比(:)为
流量
萃取时间小时
分离压力. .
分离温度
二、甘草黄酮地分离纯化:硅胶柱层析
工艺【】:
萃取液浓缩干品:硅胶量
流速:倍柱体积小时
流动相::
三、甘草酸和甘草多糖地提取: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法
工艺【】:
溶剂:水
提取次数:次,每次
温度:
固液比:
超声功率:
四、甘草酸和甘草多糖地分离:醇沉酸沉法[]
()萃余相用%乙醇或无水乙醇调节至乙醇浓度为~%,静置~小时,过滤,上清液备用,滤渣干燥得甘草多糖粗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上清液浓缩至℃时地比重为~,用硫酸或盐酸调至~,室温或~℃低温静置~小时,去上清液,沉淀物用冷水或冷酸水洗涤至洗涤水~,沉淀物干燥得甘草酸粗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五、含量测定:分光光度法
、甘草黄酮含量测定[]
标准曲线绘制:精密称取在℃干燥恒重地芦丁对照品适量,用乙醇溶解,摇匀,定容使之成为浓度为地芦丁标准品溶液,作为贮备液.精密量取上述溶液, , , , . ,,分别加水至,加亚硝酸钠水溶液.,放置分钟,加硝酸铝,混匀后放置分钟,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混匀,放置分钟后,蒸馏水定容至.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λ处测吸收度.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含量测定:测出样品吸光度,带入回归方程,计算得出样品浓度.
、甘草多糖含量测定[]
标准曲线地制备:精密称取干燥恒重地葡萄糖,配成溶液,浓度为.从中精密吸取, , , ,,分别加入苯酚溶液和浓硫酸,恒温,冷水浴冷却至室温,定容到,在处测定吸光度.以不加样为空白.以浓度对吸光度回归,做回归方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含量测定:测出样品吸光度,带入回归方程,计算得出样品浓度.
、甘草酸含量测定[]
标准曲线地制备:精密称取适量甘草酸标准品,配成地标准溶液.分别精密量取, ,地标准溶液,用地乙醇溶液稀释至,在最大吸收波长λ处测吸收度,以空白为参比液,得线性回归方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含量测定:测出样品吸光度,带入回归方程,计算得出样品浓度.
[]付玉杰.甘草黄酮和甘草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东北林业大学.
[]王巧娥.甘草有效成分地新型提取技术及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方法研究[].厦门大学, .[]李炳奇,刘振华,马燕.超声法联合提取甘草渣中多糖和甘草酸地研究[].现代食品科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李春英.甘草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东北林业大学
[]专利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