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案例

合集下载

中国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中国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中国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那我给你说几个比较出名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哈。

一、三鹿奶粉事件。

1. 事件经过。

这事儿当年可轰动了。

三鹿奶粉那时候是个挺有名的牌子呢。

好多家长都给自家孩子买这个奶粉喝,觉得大品牌放心。

结果呢,好多宝宝喝了这奶粉之后,身体出了大问题,被查出得了肾结石。

为啥呢?原来啊,是有不法分子往奶粉里加了三聚氰胺这种东西。

三聚氰胺这玩意儿,含氮量高,当时那些坏家伙就是想让奶粉在检测的时候,蛋白质含量看起来达标,就昧着良心加了这个有害物质。

2. 影响。

这可把全国家长们给吓坏了。

那些患病的宝宝遭了老罪了,又是住院又是治疗的。

三鹿这个品牌也彻底垮台了,最后破产。

而且这事件让整个中国奶粉行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大家都不敢轻易相信国产奶粉了,好多人都跑去买进口奶粉,哪怕贵得很呢。

二、地沟油事件。

1. 事件经过。

你能想象有人把从下水道捞出来的油重新加工,再端上咱们的餐桌吗?没错,就有这样的事。

一些无良商家把地沟油收集起来,经过一些粗糙的加工处理,就伪装成正常的食用油卖给餐馆啊、小吃摊啊之类的。

这些地沟油那可脏得很,里面什么细菌、有害物质都有,想想就恶心。

2. 影响。

这让大家出去吃饭的时候都提心吊胆的。

那些喜欢在外面吃小吃或者下馆子的人,心里都犯嘀咕,不知道吃进嘴里的油是不是地沟油。

而且这事儿一曝光,大家对餐饮行业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监管部门也不得不加大对地沟油的查处力度,要把这些坏家伙从餐饮市场里给揪出来。

三、瘦肉精事件。

1. 事件经过。

有些养猪的人啊,为了让猪长得瘦肉多,就给猪喂瘦肉精。

瘦肉精这东西,猪吃了之后,长出来的肉看起来瘦肉比例很高,卖相好。

可是人吃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肉,那可就惨了。

会出现心跳加速、头晕、恶心等症状。

比如说双汇瘦肉精事件,双汇那也是个大品牌啊,结果被查出有瘦肉精猪肉流入市场,可把消费者给气坏了。

2. 影响。

消费者对猪肉的安全性担忧得不得了,很多人都不敢随便买猪肉吃了。

双汇这个品牌也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来挽回声誉,重新建立消费者对它的信任。

世界食品安全案例

世界食品安全案例

食品安全案例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以下是一些世界各地发生的食品安全案例的例子:
1.中国毒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三鹿集团的婴儿奶粉被发现含有有毒
化学物质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儿患病或死亡,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关注。

2.美国马铃薯花生酱食品安全事件(2008-2009年):美国发生了一系列食
品安全事件,其中包括扩展到全国的马铃薯和花生酱受到污染,导致成千上万人中毒。

3.欧洲马肉丑闻(2013年):在欧洲多个国家爆发了一起马肉被非法混入
牛肉产品的丑闻,引发了欧洲各国和欧盟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新审视。

4.日本福岛核事故(2011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周边地区
的水、土壤和食品受到严重污染,导致了大范围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放射性物质超标等。

5.印度孟买食品油中毒事件(1998年):孟买一批食用油被非法添加工业
用油,导致数百人中毒死亡,成为印度食品安全监管的严重教训。

用食品安全事故案例

用食品安全事故案例

用食品安全事故案例概述食品安全是关乎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随着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和全球贸易的增加,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也有所增加。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食品安全事故的案例来探讨其原因、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

案例一:三鹿毒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即三鹿毒奶粉事件。

三鹿公司以添加有害物质三聚氰胺来提高奶粉的蛋白质含量,导致了大量婴儿患上尿路结石和其他严重健康问题。

这个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恐慌和愤怒,对中国乳业形象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案例二:美国邮寄花生酱事件2009年,美国爆发了一起震惊全球的食品安全事件,即邮寄花生酱事件。

一家食品加工公司在其生产的花生酱中发现了沙门氏菌,导致超过700人感染,九人死亡。

这个事件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加工安全性的担忧,对整个食品工业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

案例三:欧洲无机砷米事件2017年,欧洲发生了一起关于无机砷米的食品安全事件。

大米中发现了超出安全限值的无机砷,可能导致慢性毒性和癌症。

这个事件引起了对食品进口质量的怀疑,并对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造成了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 强化监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生产加工环节进行严格检查和监督,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 加强企业自律:企业应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优化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确保产品安全。

- 提高消费者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警觉,培养正确的食品消费惯。

-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和信息交流,共同应对跨国食品安全问题。

总结而言,食品安全事故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必须通过强化监管、企业自律、提高消费者意识和国际合作来防范和应对。

只有确保食品安全,才能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Word count: {800} words。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案例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案例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案例过去几年,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来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几个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方面的典型案例,以及案例背后的启示和解决方案。

案例一:毒奶粉事件在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即毒奶粉事件。

这一事件的起因是一家乳制品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工业原料。

这使得其生产的奶粉含有高浓度的三聚氰胺,严重危害了婴儿的健康。

该事件爆发后,无数婴儿因喝到这种受污染的奶粉而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有婴儿因此丧生。

这一案例揭示了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如企业对原料的检验不严格、监管不到位等。

政府随后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奶粉生产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包括加大对原料供应商的抽检力度、建立奶粉产品追溯体系等。

这一事件也提醒了企业要加强自身的质量控制和责任意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案例二:有机食品控制标准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食品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然而,有机食品市场上的标准和认证缺乏一致性,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上出现了一些有机食品控制标准,如欧盟的有机食品标志、美国的USDA有机认证等。

这些标准包括了对有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一系列要求,如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等,要求使用有机原料等。

通过引入有机食品控制标准,消费者可以更好地辨识出符合一定标准的有机食品,进而保证了其质量和安全。

案例三:食品追溯体系近年来,食品追溯体系成为了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方面的重要手段。

通过食品追溯体系,消费者可以了解到食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当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通过追溯体系迅速定位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日本为例,该国的食品追溯体系非常发达。

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食品上的二维码,获取到食品的详细信息,包括生产日期、生产地点、原料来源等。

食品安全法案例

食品安全法案例

食品安全法案例【篇一:食品安全法案例】案例一浙江省温州市赖中超卤味烤肉店加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5年7月,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对赖中超、蒋成全经营的卤味烤肉店销售的卤肉上瘾,怀疑添加违禁物质。

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对该店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查获混有罂粟粉的调味料20克、罂粟壳350克。

经查,赖中超为拉拢回头客,自2014年8月,在加工卤肉时采用将完整罂粟壳放在汤料包里置于卤汤中,或将罂粟壳碾磨成粉末,混入其他香料,直接撒在卤肉上等方式,进行非法添加。

根据赖中超供述,执法人员查处了向其销售罂粟壳的仟家味调味品店,以及该店的上线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淑芳香料商行,共查获罂粟壳19千克。

卤味烤肉店经营者赖中超、蒋成全被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列入2015年第二期瓯海区食品安全黑名单,向社会公示。

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上述人员的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瓯海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仟家味调味品店和淑芳香料商行的经营者黄剑文、傅莉莉、葛淑芳3人已被人民检察院以贩毒罪提起公诉。

案例二陕西秦晋中医糖尿病研究所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5年3月,根据群众举报,陕西省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陕西秦晋中医糖尿病研究所进行现场检查,当场查扣“兴胰粉胶囊?森健降糖冲剂”、“天富生”菊花玉竹片、“天富生”芡实片等多种标注了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可疑产品。

经检验,“兴胰粉胶囊?森健降糖冲剂”含有格列本脲和盐酸二甲双胍,属于在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成分,涉嫌犯罪,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共同调查。

经查,2014年11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张泽安家族利用陕西秦晋中医糖尿病研究所和其在全国20多个省市开设的诊所作为掩护,以看病开处方的形式,销售其违法生产的森健降糖冲剂等10种假冒保健食品。

典型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

典型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

典型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食品安全事故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餐饮等环节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食品质量出现问题,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

为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和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有必要通过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食品安全事故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反思:1. 江苏婴儿奶粉事件该事件发生于2018年,江苏某公司生产的婴儿奶粉受到污染,导致多名婴儿感染细菌,其中一名婴儿不幸死亡。

该公司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没有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问题缺乏严格监管。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加强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标准。

2. 河北致命毒豆芽事件在2012年,河北某地一家餐馆使用未经检测的豆芽,结果导致30多名顾客出现中毒症状,其中一人不幸身亡。

事件调查显示,该餐馆没有采取必要的食品安全措施,从而导致食品污染。

此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的关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吸取了经验教训。

3. 上海“地沟油”事件2014年,上海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制作食品时使用了大量的“地沟油”,即废弃的、劣质的食用油。

这样的食用油中含有大量不健康的物质,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这一事件揭示了一些不法商人为牟取暴利而不择手段的现象,也引起了人们对食品来源和质量的担忧。

以上案例是典型的食品安全事故,这些事件的发生都对我们提醒意义重大。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推动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1. 张三, "食品安全事故及其警示教育," 食品安全研究, vol. 1, no. 1, pp. 10-15, 2019.2. 李四, "典型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食品安全与质量, vol. 2, no. 2, pp. 20-25, 2020.以上文档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食品安全的案例

食品安全的案例

食品安全的案例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

然而,不幸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时常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几个食品安全的案例来探讨食品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2018年中国上海婴幼儿奶粉污染事件。

2018年,中国上海一家奶粉企业因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中检出致癌物质三聚氰胺,引发了公众的恐慌。

这一事件不仅造成了婴幼儿健康受到威胁,也对该企业的信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经过调查发现,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质量管理问题,导致了奶粉的污染。

这个案例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也促使相关部门对奶粉生产企业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管。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案例二,美国马萨诸塞州生菜沙拉致病事件。

201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发生了一起生菜沙拉致病事件,导致数十人感染沙门氏菌。

经过调查发现,这批生菜沙拉来自同一家供应商,而该供应商的生产环境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导致了生菜沙拉的污染。

这一事件引起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的高度重视,他们对该供应商进行了彻底的调查,并对其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解决方案,为了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食品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食品供应商的监管,确保他们的生产环境符合卫生标准,加强对原材料和成品的检测,保障食品的安全。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要注意产品的来源和生产日期,避免购买有安全隐患的食品。

案例三,印度孟买街头小贩售卖过期食品事件。

在印度孟买,街头小贩经常售卖过期食品,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这些过期食品通常是从大型超市或批发市场收购后再次出售,而这些食品通常已经超过了保质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这一问题引起了印度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对街头小贩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取缔了一大批售卖过期食品的小摊。

食品安全事件10大案例

食品安全事件10大案例

食品安全事件10大案例食品安全是我们每个人都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各地都发生了许多令人震惊的食品安全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也对食品行业的信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10个最引人注目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1. 中国婴儿奶粉事件这是中国食品安全领域最令人震惊的事件之一。

在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婴儿奶粉中毒事件。

数万名婴儿因为喝下了含有有害物质的奶粉而出现严重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恐慌,并引起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广泛关注。

2. 欧洲马肉丑闻2013年,欧洲爆发了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丑闻,涉及到一些肉食制品中掺杂了马肉。

这种欺诈行为对欧洲肉制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供应链的质量控制的严密审查。

3. 美国鸡蛋沙门氏菌污染事件2010年,美国爆发了一起鸡蛋沙门氏菌污染事件,导致上百人感染。

这次事件揭示了美国鸡蛋供应链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迫使政府和企业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措施来确保食品质量。

4. 日本核辐射污染风波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海洋中的鱼类和其他海产品受到了辐射的污染。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对日本海产品的担忧,对日本渔业和食品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5. 孟加拉国有毒食油事件2008年,孟加拉国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有毒食油事件,导致数千人中毒,数百人死亡。

这起事件揭示了孟加拉国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监管不足。

6. 印度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9年,印度暴露出一系列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上百名婴儿因食用了含有有害物质的奶粉而丧生或导致严重健康问题。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印度食品安全标准的质疑,并促使该国改进其食品监管体系。

7. 阿根廷转基因大豆风波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大豆生产国之一。

然而,转基因农作物在阿根廷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包括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和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对转基因食品的广泛争议和质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应处罚
• 今年1月10日前后,该厂销售经理曹某将一车约8吨左右 的假牛羊肉卷运往吉林德惠,民警开车跟随700公里,对曹 某在沿途进行销售的过程进行取证。 • 1月下旬,辽宁警方出动100余名民警,一举将加工厂打 掉,现场查获已添加非法添加剂且尚未销售的羊肉卷、牛肉 卷40余吨,包括工厂负责人李某、销售经理曹某在内的32名 同伙被刑事拘留。目前,警方已基本将流入市场的假羊肉和 牛肉卷追回。 • 据悉,市场上的羊肉卷一般为20多元到30元一斤,而李 某的工厂所制作的羊肉卷有的连10元一斤都不到,所以很多 饭店都在明知肉不正规的情况下,贪图便宜大量购入。警方 表示,这些饭店也会受到相关行政处罚。
劣质羊肉卷生产内幕
• 公安部查处其肉制品加工厂的毒羊肉卷案后,该工厂就
停止生产了,工人们都已经下岗了。 • 昨日,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联系上沈阳一家生产混合 肉片的食品公司经理吴飞(化名),他表示,公司从2013年 2月便已经停止运作。他也向记者揭秘了一些“混合肉片”的内 幕消息。
•混合羊肉卷生产是否有国家标准? • 以一款该公司经销的速冻羊肉卷为例,净重:5000g,价 格为1200元/件。其标明产品标准号:GB/T9961-2008,但 经查询,该标准为鲜、冻胴体羊肉,并非特指“混合羊肉”。
问题分析
• 在反复询问得知刘某嗜吃烤羊肉串后,郑琦涵大胆推测, 她很可能是误食了用老鼠肉冒充的羊肉,这些老鼠多半是 用老鼠药毒死的,肉里残留了大量毒鼠药,而老鼠药含有 抑制凝血功能的成份。为此,他用可特效解鼠毒的维生素 K1给其解毒,效果明显。
• 在郑琦涵的建议下,9月16日,刘某的母亲将刘某的血液 样品送往上海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鉴定。经检验,其 血液中含有“溴敌隆”和大隆成份,而这2种正是老鼠药 的主要成份。
禁不住诱惑?如何判断羊肉串真伪
•1.凭口感:羊肉在烤制过程中,因为有羊油会融化,烤出的羊肉不会有棱角, 而是圆形,从外表看有融化的油水在上面,羊肉纤维也比较细腻,有入口即化 的感觉,略有膻味,绝不会有干涩的口感,也不会带粗纤维。 •2.比价格:一般来讲,鸭肉和鸡肉吃起来有些酸,没有羊肉的膻味。如果不法 经营者将鸭肉或鸡肉掺进羊油,再加上孜然、辣椒等调味料烤熟了,一般人很 难分辨。如果“羊肉串”价格过低,假冒可能性极大。 •3.看肥膘:另外,羊肉和鸭肉的最大区别可从肥油上看出来,羊肉的肥膘是白 色的,鸭肉的肥膘是黄色的。 •4.看肉质颜色,看肉壁厚薄::一般无添加的羊肉色呈爽朗的鲜红色,有问题 的肉质呈深红色。好的羊肉肉壁厚度一般在4-5厘米左右,有添加剂的肉壁一般 只有2厘米左右。 •对于市场上流通的羊肉,大家可以从纹理、脂肪分布以及口感三个方面来分辨 真假羊肉。比如纹理上,羊肉的纹理较粗,而其他禽肉的纹理相对较细。其次 ,牛肉和羊肉区别于其他肉类的特征就是肉中混杂脂肪,而猪肉和鸭肉则没有 。在口感上,羊肉的口感比较韧,细嚼时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膻味。大家稍微留 点心,就能辨别出真假。
相关资料:什么是溴敌隆
• 溴敌隆:高毒杀鼠剂。对眼睛有中度刺激作用。对皮肤 无明显刺激。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无致畸、致突变、致癌 作用。中毒时,可引起皮肤和脏器出血。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
• 虽然检测仪器一直在进步,过硬的检测技术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层出不 穷,但是没有强有力的政府监管根本不管用。政府应该健全检测机构 建设,逐步提高质检机构信息化水平,通过配备现代化检测设备、人 才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建成一个布局合理、高效 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如何应对毒羊肉问题
• 有关专家指出,识别假羊肉的方法最主要就是看其肥瘦肉 的分布。正常的羊肉都是肥肉一丝丝夹在瘦肉里面的,分 布自然均匀,而假羊肉则是肥瘦各占一边,互相都没有融 合,随便用手一掐就会略有分开。同时,价格也是一个重 要的区分因素,"羊肉的价格每斤一直在28-35元,低于这 个价消费者就要注意考察质量了。"
劣质羊肉卷的质量问题
• 亚硝酸钠超标2000倍 • 经检测,李某工厂所制作的牛羊肉卷所用的黏合剂和保水剂的主要成 分为亚硝酸盐,且含量严重超标。 •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在生鲜肉或冷冻肉中,每千克食物中亚硝酸 钠(亚硝酸盐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的含量不得超过3毫克,而李某生产的 假肉卷中每千克亚硝酸钠的含量竟达到8.69克,超标2000多倍。民警在 暗访中还了解到,一些饭店在向李某购买几次假肉卷后,曾向他们反映 ,肉一煮就碎,客人有投诉。针对这个情况,李某将鸭肉中黏合剂的比 例由1.5%提高到2.2%,这样制成的肉卷煮熟后也不会散碎,而黏合剂的 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 • 根据李某等人的供述,在生产中,每100斤肉里他们大约要放两斤的添 加剂。据了解,成人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同时 ,亚硝酸盐也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会诱发食道癌等多种癌症。亚硝胺还 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真假羊肉的辨别
“毒”羊肉事件为何层出不穷
“毒”羊肉事件为何层出不穷
如何应对毒羊肉问题
• 市场经济原本就是一种自发行为,出现问题产品可能就是市场的自发 性的一种表现,消费者自身很难防范这类问题,"防止吃到假羊肉的 最好防范方法就是购买大品牌的产品,去大品牌的火锅店,但是现在 新闻报道出来的问题说明这种方法只能是减少概率,不能够从根本上 解决问题。"
劣质羊肉卷生产内幕
鸭肉和猪肉的进货渠道? • 吴飞表示,这也需要到市场中去购买鸭肉和猪肉,“我们选 的猪肉是某品牌的。 ”但他也表示,鸭肉和猪肉的进货渠道是 容易存在猫腻的,也是最易导致混合肉出问题的因素之一。 为何这种混合肉会有市场? • 吴飞称,“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不一样,有能吃得起30多块 钱一斤的羊肉,当然也有没片,这种混合肉就有了市场。 ”
食品安全案例分析
2015年9月15日,腾讯新闻报道了一名嗜吃羊肉串的年轻 女子5年来反复出血,患上了凝血病,怀疑因误食了含有老 鼠药成份的鼠肉而中毒。昨天,记者获悉,经上海司法鉴定 科学技术研究所鉴定,在该女子的血液中检验出老鼠药成份 ,确诊其为老鼠药引起的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急诊科副主任郑琦涵检查后发现,年轻的刘某重度贫血 ,凝血功能障碍,血色素只有50克/升(正常女性应在110— 150克/升),凝血酶原时间测不出,全身多处绿豆大小紫癜 ,无明显诱因,很是奇怪。
劣质羊肉卷生产内幕
混合肉的成本如何? • 吴飞表示,如果70%的羊肉加上30%的猪肉,按照一盘 来算的话,成本大概在15元左右,而拿到火锅店,大概会卖 到17元左右。 混合肉的商标如何标注? • “我们在产品商标上都会注明原料和配料,如果我们告诉 买的店那是纯羊肉,那不成造假了吗? ”吴飞说,至于火锅 店如何告知消费者,他们是无从知晓的。
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 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案例2:劣质混合羊肉卷
•近日,辽宁警方在辽阳成功侦破一起特大生产有毒有害羊肉卷案件,李 某等34人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同时,警方查封 生产线3条、生产设备10余套;查扣尚未售出的伪劣牛羊肉卷40余吨, 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
• 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羊肉都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量,
同时羊肉的价格又普遍较高,所以就使得很多商家被利益 所驱使,用其他的肉类替换掉羊肉来坑骗消费者,常用的 替换肉种一般是牛肉、猪肉、鸭肉等常见肉类。一般来说, 即使是假羊肉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不过是我们掏了冤 枉钱罢了,但是,羊肉串所用的肉就不一定是“安全的假 羊肉”了,毕竟羊肉串烤出来之后,基本上看不到肉原本 的样子,经过香料的掩盖之后,多部分的人都吃不出到底 是什么肉,而这之中就给了病死、毒死的动物肉的可乘之 机。
案例3
•有毒羊肉流入市场山丹警方及时追回 2013年4月11日,山丹县清泉乡拾号村二社韩某
家连续3天死亡7只山羊,狗吃了其中一只死羊后中 毒死亡,另有3只死羊被羊肉贩子收走。山丹县公安 局接到报警后快速出警,最终在流入市场前及时将3 只有毒死羊追回并销毁深埋,避免了一起食物中毒 案件的发生。
“毒”羊肉事件为何层出不穷
•警方查明有毒肉抓34人 •去年年底,辽宁省公安厅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侦查员在工作中发现, 辽阳升泰肉产品加工厂涉嫌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非法添加剂,生产加工 牛羊肉卷。 •警方从去年11月份开始对工厂相关负责人进行调查。此后3个月,民警 每天凌晨3点钟左右到工厂门口附近的小道上进行蹲守,并对过往车辆的 进出进行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