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后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研究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现状与展望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现状与展望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现状与展望1. 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社会对建筑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已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当前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章首先对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在火灾环境下的性能变化进行概述,包括材料的热工性能、力学性能的退化以及火灾后结构的损伤评估等方面。

接着,文章将重点介绍国内外在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包括抗火设计方法、抗火性能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等方面。

文章将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提升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和工程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这些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成为了工程界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在火灾等极端情况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直接关系到人员安全和财产保护,对其抗火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除了考虑日常使用环境下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在火灾等非常规环境下的结构行为。

火灾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力极大,尤其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大型公共设施等领域,火灾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研究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作用下的抗火性能,对于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现有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这些结构在火灾中的性能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例如材料性能的退化、结构构件的破坏模式、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加了结构设计的难度,也对现行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提出了挑战。

火灾作用后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力学性能研究共3篇

火灾作用后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力学性能研究共3篇

火灾作用后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力学性能研究共3篇火灾作用后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力学性能研究1火灾是建筑物中最常发生的灾害之一,可能对结构件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火灾作用后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

随着近年来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广泛应用,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力学性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而火灾作用后的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微观方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中的钢筋会因为高温而产生一定程度的软化和塑性韧性降低;混凝土也会因为高温而发生水化反应减弱,失去强度。

因此,这些因素加起来会降低节点连接部位的抗弯刚度和承载能力。

在宏观方面,火灾作用后的节点存在各种不同的破坏模式。

例如,节点可能会出现脆性破坏,也可能会出现韧性破坏。

在脆性破坏情况下,节点连接部位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减少很多;而在韧性破坏情况下,节点失去的承载能力主要来自于裂缝扩展和混凝土剥落。

针对以上这些因素,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其中,一些研究聚焦于不同钢管混凝土节点类型的火灾性能,如框架节点、框架—框支节点、框架—剪力墙节点等。

研究发现,这些不同类型的节点在高温下的承载能力和抗弯刚度有很大差异。

此外,一些研究还针对节点的流变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

例如,在环向加载下,钢管混凝土节点的应力、应变关系存在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的特点。

这些研究对于理解节点在火灾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将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火灾作用下的节点性能。

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预测节点在高温下的受力变形,并研究节点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等方面的性能。

而实验可以验证这些数值结果,并为数值模拟提供实验数据。

综上所述,火灾作用后的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微观和宏观方面。

人们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进一步了解这些因素对节点性能的影响,并寻找改进和防范的方法。

这对我们提高设计和防火技术能力、确保建筑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他论文文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火灾研究现状及展望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他论文文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火灾研究现状及展望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火灾研究现状及展望摘要: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火灾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火灾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议进一步研究应从预应力材料的高温蠕变性能入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进行整体结构分析,逐步建立结构火灾的可靠度方法,并指出结构火灾的计算机仿真分析是一种重要的试验方法。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火灾;可靠度;仿真分析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火灾研究的现状国外学者对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开展较早,始于20个世纪初,并成立了许多抗火研究组织,比较有名的有美国建筑火灾研究实验室、美国消防协会、美国的波特兰水泥协会、美国预应力混凝土协会、英国的BRE(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这些组织对建筑结构的抗火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建筑材料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结构、构件火灾下的升温过程及温度场的确定;火灾条件下结构和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及耐火性能方面的研究,并编订了相应的建筑规范及行业规则。

国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火性能的研究稍晚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尽管早期Ashton等人的试验研究认为预应力混凝土在火的作用下存在许多问题,但其后一些学者的试验和研究表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火的作用下仍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

有关文献介绍了美国进行的18个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板和梁的耐火试验。

在这些试验构件中,预应力筋分为有粘结和无粘结两种。

国外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已对预应力混凝土在火灾作用下的承载力及极限耐火时间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他们认为温度是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蠕变性能的主要因素,要建立合理的分析方法必须考虑混凝土温度蠕变特性,弹性理论已不适用,蠕变率的分析方法被认为是预测整个加载阶段结构特性较满意的方法。

他们的试验研究为预应力混凝土抗火设计提供了直接依据。

国内抗火研究组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着手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研究,但国内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抗火方面的试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足够的试验数据。

混凝土框架结构受火灾后的力学性能变化研究

混凝土框架结构受火灾后的力学性能变化研究

混凝土框架结构受火灾后的力学性能变化研究一、引言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力学性能变化一直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因为火灾会对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结构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本文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受火灾后的力学性能变化进行详细的研究。

二、混凝土框架结构受火灾后的力学性能变化1. 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火灾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以下影响:(1)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会受到影响,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

(2)钢筋的力学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如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等。

(3)混凝土和钢筋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混凝土和钢筋受到高温时,它们之间的应力会产生差异,这会导致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

(4)混凝土和钢筋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混凝土和钢筋受到高温时,它们之间的应力会产生差异,这会导致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

2. 混凝土框架结构受火灾后的力学性能变化(1)强度退化当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到高温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会下降。

同时,钢筋的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也会下降。

这些因素会导致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强度退化。

(2)刚度退化当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到高温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也会下降。

这会导致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刚度退化。

(3)稳定性退化当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到高温时,混凝土的稳定性也会下降。

这会导致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稳定性退化。

3. 混凝土框架结构受火灾后的应对措施(1)加强结构设计在设计混凝土框架结构时,应考虑火灾的影响因素,采用合适的措施加强结构设计。

(2)加强材料选择在选择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时,应考虑其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选择合适的材料。

(3)加强结构防火措施在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火措施,如加装防火涂料、设置防火墙等。

(4)加强监测和维护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结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能。

三、结论混凝土框架结构受火灾后的力学性能变化会对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力学性能研究

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力学性能研究

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力学性能研究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力学性能研究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数量与高度不断增加。

然而,在日常使用中,建筑可能会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影响,如火灾等。

因此,建筑的火灾安全性成为了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因此对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研究现状目前,对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力学性能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些研究表明,在火灾中,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抗拉强度降低。

混凝土在火灾中暴露于高温环境下,混凝土中的水分会被蒸发,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化反应停止,水泥胶凝体中的孔隙增大,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降低。

2. 抗压强度降低。

混凝土在火灾中,由于高温环境的作用,水泥胶凝体中的孔隙增大,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

3. 模量降低。

混凝土在火灾中,由于高温环境的作用,水泥胶凝体中的孔隙增大,导致混凝土的模量降低。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在火灾中,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会受到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混凝土结构的氯离子渗透性增强。

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暴露时间越长,混凝土结构的氯离子渗透性越强。

而氯离子的进入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钢筋腐蚀,从而影响其耐久性。

2. 混凝土结构的碳化速度加快。

混凝土在火灾中暴露于高温环境下,水泥胶凝体中的孔隙增大,从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容易进入混凝土结构中,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碳化速度加快,从而影响其耐久性。

研究方法为了研究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力学性能,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实验方法。

在实验室中,可以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热试验和机械性能测试,以研究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力学性能。

2. 数值模拟方法。

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可以对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力学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以分析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力学响应。

3. 经验分析方法。

通过对已经发生过火灾的混凝土结构进行经验分析,可以总结出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力学性能表现和规律。

探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

探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

探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引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其自重轻、省材料、抗裂度好等优点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尤其在一些大跨度、高耸及重荷载作用的结构中较常见。

但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下的力学行为表现复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缺乏有效的抗火设计,加之自身材料耐火性能差等因素导致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能力较差。

目前有关钢结构的耐火问题已经引起高度重视,但由于我们普遍认为混凝土结构耐火性能好,往往会对其在火灾中的安全问题掉以轻心。

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我国既有建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尤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多用在重要性较高的建筑中,此类建筑一旦发生火灾,若结构没有足够的抗火能力,后果将更加严重,因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均进行了相关研究,尤以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火试验研究较为广泛。

建筑结构构件耐火试验表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耐火极限非常低。

我国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给出了部分经过耐火试验测得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耐火极限。

为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比对,笔者将规范中给出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耐火极限数据列于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相同条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当采用预应力筋时,其耐火极限比采用非预应力筋时下降了一半左右。

构件类型保护层厚度(mm)耐火极限(h)非预应力预应力简支的钢筋混凝土梁25 2.00 1.0030 2.30 1.20简支钢筋混凝土圆孔空心楼板10 0.90 0.4020 1.25 0.70现有火灾案例表明,当火灾持续时间长、温度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也会发生大面积的坍塌事故。

如1987年5月21日,巴西圣保罗市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CESP2大楼,在遭遇火灾2h后结构核心区发生了整体倒塌事故。

而在1972年2月24日的巴西圣保罗市31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Andraus大楼火灾,及1974年2月1日巴西圣保罗市25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Joelma大楼火灾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混凝土结构在高温火灾中的力学性能研究

混凝土结构在高温火灾中的力学性能研究

混凝土结构在高温火灾中的力学性能研究近年来,火灾事故频繁发生,对建筑材料的火灾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在高温火灾中的表现备受研究者关注。

本文将对混凝土结构在高温火灾中的力学性能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的物理和化学行为。

在高温下,混凝土内的水分会蒸发,这导致混凝土的结构发生变化。

具体而言,水分的蒸发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微裂缝,这些微裂缝的存在削弱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此外,高温下还会引发混凝土内部的化学反应,如水合反应的逆反应,进一步破坏混凝土的结构。

其次,我们需要研究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变化。

经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研究表明,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会显著下降。

具体而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会降低,而弹性模量也会减小。

这是由于高温引起的水分蒸发和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形成和扩展,从而降低了其承载能力。

第三,我们需要探讨如何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高温抗火性能。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添加防火材料来改善混凝土的阻燃性能。

例如,可以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添加矿物掺合料、阻燃剂等,以增强混凝土的耐火性能。

同时,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应考虑火灾的可能性,合理安排防火隔离和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最后,我们需要对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的修复和加固方法进行研究。

一旦混凝土结构在高温火灾中受到损坏,修复和加固工作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高温稳定的材料来修复受损的混凝土,如耐火砖、高温胶粘剂等。

此外,可以采用预应力加固等方法来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在高温火灾中的力学性能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的物理和化学行为,研究其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变化,并探讨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高温抗火性能以及修复和加固方法。

这将为建筑材料的火灾安全性能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分析及思考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分析及思考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分析及思考决定着构件的抗火能力。

构件截面尺寸越小,截面内外温差也越小,即火灾中构件内部温升快,对内部结构损伤较大,故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耐火性更差。

3.目前预应力混凝土抗火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国缺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设计规范与指南。

国外预应力混凝土抗火性能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目前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已制定了预应力混凝土抗火设计规范和指南。

国内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研究,目前对预应力混凝土抗火方面的试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专门的预应力混凝土抗火设计规范或指南。

(2)预应力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抗火性能需进一步研究。

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的试验,多以单一构件在标准火灾下的极限耐火时间为研究对象,较少涉及对预应力混凝土空间整体结构进行火灾试验研究。

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将构件抗火试验得出的结论在整体结构中进行推广应用,依据标准火灾试验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和火灾反应的分析方法,这种由构件得出的结论直接应用于整体结构是否可行依然值得商榷。

(3)对火灾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损失缺少深入的研究。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的高强钢筋、钢丝及钢绞线常处于高应力状态,在火灾中诸多因素均会造成预应力损失。

如预应力钢筋的蠕变会导致预应力损失,而温度又是影响钢材蠕变性能的主要因素,故钢材的高温蠕变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火灾反应具有较大的影响,要建立合理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分析方法,必须考虑钢材的高温蠕变特性。

目前在普通混凝土结构火灾反应中已采用有关蠕变模型进行分析,并与有关试验取得很好的吻合,但钢材的高温蠕变性能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有效预应力的影响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结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其自身的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利用,尤其近年来已由早期的简单构件发展为复杂的空间整体受力结构。

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劣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开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火灾反应和抗火性能研究非常必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对人 们 的生命财 产安 全及社 会稳定 都造成 了巨大 的危 害 。根 据联合 国“ 世 界火灾 统计 中心 ” ( WF S C) 近年 来 的统计 , 全世 界 每 年大 约发 生 6 0 0多万 起 火 灾, 全 球 每年 死 于 火灾 的人 数 约有 6 . 5万 ~7 . 5万 人 J 。在各种 火灾事 故 中 , 建 筑火 灾 发 生 的数 量 最 多, 造 成 的经 济损 失 和人 员 伤亡 在 所 有 火灾 事 故 中
1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
预应 力 型钢混凝 土结 构是结 合 了预应力 结构 和
型钢混凝 土结 构 的双重优 点 的一 种新 型组合 结构体 系 。型 钢混凝 土结 构在普 通混凝 土构 件 中配置 了型 钢, 提高 了结构 的承 载 能力 和 刚 度 。同 时 与纯 钢结 构建筑相 比, 还 节 省 了大 量 钢 材 , 降低 了 造 价 。但 是, 随着 结构跨 度 的增加 或者荷 载 的加大 , 型钢混凝 土结构 的优越 性就 会 受 到 限制 , 例 如 正 常使 用 极 限 状态的限制 ( 如裂缝控制条件 ) 会 超 出规 范 要 求 。 为 了改 善结 构构 件在 正 常使 用 阶段 的工 作 性 能 , 特
景。
引 言
当前 , 随着 我 国经 济 的发展 和科技 的进 步 , 人们 对建 筑物 的使 用 功能 要 求 日渐 提 高 。 因此 , 现 在 的 建筑 设计 进入 了设 计体 型越 来 越 复杂 、 功能 越来 越 多样 的 时代 。我 们周 边 的高层及 超高层 建筑 逐渐增 多, 各种 大跨度 、 重载 结构 不断涌 现 出来 。预 应力 型 钢混 凝 土结构 由于其 刚度 大 、 承 载力 高 、 抗震 性能好 等优 点 , 主要在 重载结 构 、 大跨 和高层及 超 高层建筑 的转 换结 构等关 键 的结构 构 件 中应 用 , 因此 保 证这 些关 键部 位重要 构件 的安 全 以及 增强其 抵御 灾害 的 能力 , 对 于提高 整个 建筑结 构 的可靠性 至关 重要 。 为提 高预应 力 型钢混凝 土结 构在火 灾作 用下 的 受力 性 能 , 减轻 火灾 造成 的损失 , 本文对 当前 我 国预
文章编号 : 1 0 0 9— 9 4 4 1 ( 2 0 1 3 ) 0 1 —0 0 2 4— 0 2
火灾后 预应力 型 钢混 凝土结构受力 性能研究 现状分 析
口 口 段 素 萍 ( 山西建 筑职业 技术 学 院 , 山西 太原
摘 要: 阐述 了预 应 力 型 钢 混 凝 土 结 构 体 系 的特 点 , 对 火 灾
应力 型钢 混凝 土结构 的耐 火性能 研究进 行 了简要 归 纳 和评述 , 以方 便 预应 力 型 钢混 凝 土结 构工 程 中选
用。
2 火 灾 的危 害
在 各种 自然灾 害 中 , 火灾是 最经 常 、 最普 遍 的威
胁公众 安全 和社会 发展 的主要 灾害之 一 。火 灾 的发
0 3 0 0 0 6 ) 结 构—— 预应 力型 钢 混凝 土 结 构 。 目前 , 该 组合 结
构 在不少 的工 程 中 已有应 用 , 如 山西 晋 中市 榆 次文
后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 受力性 能研 究 已取得 的成果 进行 了归纳和分析 , 就今后 的研 究方 向提 出了建议。 关键词 : 型钢 混凝 土; 预应力 ; 耐火性能 中图分类号 : T U 3 7 8 文献标识码 : A
灾 的问接损 失更 是直 接损失 的 3倍左 右 。 火灾 对预应 力型 钢混凝 土组合 构件 的受力 性能
在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引入了预应力技术 , 其优点是 可以有效地改善结构使用阶段 的性能 ( 如控制裂缝 和消除结构挠度等) ¨ J 。因此形成了一种新型组合

影 响极 大 , 构件 截 面温 度 梯度 的作 用 可能 使结 构 产 生 较大 的温度 应 力 和变 形 。在 火灾 作 用 下 , 组 合 构 件 的材 料强度 和 弹性模 量 降低 , 改 变 了原 有 结 构 的
Re s e a r c h & App l i c a t i o n o f Bu i l di ng M at e r i a l s
化 中心 大跨结 构 、 山东 世 界度 转换结 构 、 南 京 金 山大厦 大 跨 度转 换 结 构 以
及 济南第 十 一届全 运 会 综合 训 练 馆 大跨 度结 构等 , 都 成功 采 用 了预 应 力 型 钢 混 凝 土 结 构 J 。 由此 可 见, 预应 力型 钢混凝 土结 构在今 后 的大 跨 、 重 载结构 以及 高层 或超 高层 结 构 的转 换 层 有 很 好 的应 用 前
所 占的 比例 也最 大 。至 今 , 国内外 建 筑 火灾 给 人 类 带来 的巨大 灾难 和惨 痛 教 训不 胜 枚举 。2 0 0 1年 , 美
国“ 9 1 1 恐 怖袭 击事 件 ” 中, 纽 约 世 界 贸易 中心 的两 幢摩 天大楼 在遭 到 飞机 的猛烈 撞 击 后倒 塌 , 造 成 大
楼内2 6 0 0余人死亡 。事后权威部 门调查发 现, 大 楼 的整体倒 塌不 是 因为 飞 机 的撞 击 和爆 炸 造 成 的 , 而是 由于爆 炸引发 的大火造成 J 。2 0 0 9年 2月 9日,
央视 主体 大楼 北 侧 的配楼 “ 北 京 文 化东 方 酒 店 ” 发 生特 大火 灾 , 该 酒 店建 筑 高 约 1 3 0 m, 东、 南 两 面 着 火, 火势有 8 0—1 0 0 m高 , 大火持 续 6 h , 造成 直接 经 济损 失 1 6 3 8 3万 元 。据 统计 , 全世 界 每年 的火 灾 造 成 的经济损 失 可 达 整个 社 会 生 产 总 值 的 0 . 2 %, 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