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
性能化设计在某超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科技95性能化设计在某超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张青峰,鲁 阳(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9)摘要:某高层建筑建筑高度241.5m,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经过试算分析,不设置加强层结构刚度能满足国家规范相关要求。
结合现行规范和规程,介绍了性能化设计在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设定了抗震性能目标,进行了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性及弹塑性分析,找到了结构的关键部位并采取可靠措施予以加强,为此类似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目标;桁架转换本项目用于酒店、办公,地下3层,地上55层,建筑高度241.50m,主楼轴线平面尺寸为 45.0mx36.6m,平面基本柱网尺寸为 9.0m×图1 A 塔建筑剖面图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 1.0。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类别为Ⅱ类。
钢管混凝土框架为一级、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特一级,41层转换结构构件、支承构件及其上下各一层竖向构件、竖向收进上下各一层的剪力墙均为特一级。
1 结构体系 1.1 结构选型本工程属于超B 级高层建筑,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框架由钢管混凝土柱、H 形或箱型截面钢梁及组合楼板组成。
地下室顶板无大开洞,顶板楼盖设计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1]3.6.3条,地下一层与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符合高规5.3.7条要求,计算嵌固端确定为地下室顶板。
计算时通过比对分析,发现在不设置加强层的情况下,结构刚度满足高规相关要求,最终确定不设置加强层的结构方案。
1.2 楼盖体系 塔楼核心筒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核心筒外围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楼板[2],转换桁架上下两层的楼板厚为150mm,地下室顶板板厚180mm,其余楼层的楼板厚度均为100mm。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摘要:组合结构的使用已经广泛,其中钢与混凝土的组合结构是最为常见的结构形式,而且相当成熟,已经自成独立的结构体系。
在我国,组合结构仍属新的结构形式,随着大量建筑物的兴建,组合结构作为新兴结构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采用,应用前景越来越好。
所以,对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结构形式及性能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计算;要求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各种工程结构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在大跨度建筑、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工程中,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现出了比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优越的特性。
一、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概述由混凝上包裹型钢做成的结构被称为型钢混凝土结构。
它的特征是在型钢结构的外面有一层混凝土的外壳。
型钢混凝土中的型钢除采用轧制型钢外,还广泛使用焊接型钢。
此外还配合使用钢筋和钢箍。
我国过去也采用劲性钢筋混凝土这个名称。
型钢混凝土梁和柱是最基本的构件。
型钢可以分为实腹式和空腹式两大类。
实腹式型钢可由型钢或钢板焊成,常用的截面型式有I、H、工、T、槽形等和矩形及圆形钢管。
空腹式构件的型钢一般由缀板或缀条连接角钢或槽钢而组成。
型钢混凝土框架是由型钢混凝土柱以及梁构成的,框架的组合形式多样,有钢筋混凝土梁、组合梁以及钢梁。
通常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高层建筑型钢混凝土框架设置比较常见,此外型钢支撑或者型钢桁架也比较多见,由此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形式就比价多样,其抗剪性能也比一般的钢筋混凝土要好很多,其使用作用在建筑工程结构中会更好地发挥。
二、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分析1、型钢混凝土的型钢可不受含钢率的限制,其承载能力可以高于同样外形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一倍以上;可以减小构件的截面,对于高层建筑,可以增加使用面积和楼层净高。
2、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期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期大为缩短。
型钢混凝土中的型钢在混凝土浇灌前已形成钢结构,具有相当大的承载能力,能够承受构件自重和施工时的活荷载,并可将模板悬挂在型钢上,而不必为模板设置支柱,因而减少了支模板的劳动力和材料。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3篇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3篇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1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建筑结构的需求逐渐增加,而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在近年来也越来越广泛。
现在,许多新型的建筑物,如高层住宅、商业建筑和天桥等,都使用了型钢混凝土结构。
因此,下面将探讨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应用。
第一部分: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型钢混凝土结构是一种组合使用钢材和混凝土的结构形式。
它将钢材的强度和韧性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震性相结合。
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型钢混凝土结构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研究。
1.1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优良性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跨度的应用——型钢混凝土结构可以满足大跨度结构的需求,使建筑结构更加灵活多变。
(2)快速施工——型钢混凝土结构可以预制或预制混凝土构件,使其具有快速、高效的施工特点。
(3)抗震性能强——由于构件受力均匀,型钢混凝土结构比传统钢结构更具有抗震性。
(4)经济——与传统钢结构相比,型钢混凝土结构更节约材料,更节约成本。
1.2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进展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结构形式和解决方案。
(1)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型钢与混凝土相结合的方式,增强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2)型钢混凝土筏板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可用于较大的屋盖结构,使结构更加刚性和坚固。
(3)型钢混凝土柱——通过使用混凝土多孔型钢来改善大变形性,提高柱的承载能力。
第二部分: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2.1 高层建筑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型钢混凝土结构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可以有效减轻自重,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同时也可以提高抗震性能。
例如,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和东京晴空塔都是采用的型钢混凝土结构。
2.2 商业建筑在商业建筑中,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将大跨度和灵活性与施工现场吻合。
例如,广州机场是一座面积很大的商业建筑,其屋顶结构使用了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稳定、经济、美观等特点。
型钢混凝土梁设计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 工程实践的积累,型钢混凝土梁在桥 梁、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2 型钢混凝土梁的优点与局 限性
优点
高承载能力
由于钢和混凝土的互补性,型 钢混凝土梁具有较高的承载能 力,能够承受较大的弯曲和剪
切力。
节约材料
相较于传统的纯混凝土梁,型 钢混凝土梁可以减少混凝土的 使用量,从而降低结构自重。
设计难度大
型钢混凝土梁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 素,如钢材与混凝土的粘结、防腐、 防火等,增加了设计难度。
施工要求高
为了保证型钢混凝土梁的性能,对施 工工艺和工人的技能要求较高。
适用条件
大跨度结构
型钢混凝土梁适用于跨度较大的结构,能够提供更好的承载性能。
抗震要求高的建筑
由于型钢混凝土梁具有良好的延性,适用于地震多发区的建筑。
对承载力要求高的建筑
对于对承载力要求高的建筑,如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等,型钢混 凝土梁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03 型钢混凝土梁的设计方法
计算模型
01
02
03
弹性模型
基于弹性理论,将型钢和 混凝土视为弹性材料,通 过弹性分析方法计算梁的 承载力和变形。
塑性模型
考虑混凝土的塑性变形, 采用塑性理论分析梁的承 载力和变形,适用于大跨 度或重载梁的设计。
总结词
降低结构自重、优化结构设计
详细描述
在大跨度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梁作为主要受力构件,能够有效地降低结构自重,减轻对下部结构和基础的负担。 同时,通过优化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满足大跨度结构的特殊要 求。
案例三:特殊环境中的应用
总结词
适应复杂环境、提高耐久性
高层结构设计及案例分析

二、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
▪
随着层数和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对
高层建筑结构安全的控制作用更加显著,
包括地震作用和风荷载。高层建筑的承载
能力、抗侧刚度、抗震性能、材料用量和
造价高低,与其所采用的结构体系密切相
关。不同的结构体系,适用于不同的层数、
高度和功能。
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 对结构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筒中筒
200
150 130 100
70
180 150 120
80
板柱-剪力墙
70
40
35
30 不应采用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
结构体系
非抗震设 计
框架-剪力墙
170
全部落地剪
剪
力墙
180
力
墙 部分框支剪 力墙
150
框架-核心
筒
筒
220
体
筒中筒Βιβλιοθήκη 300抗震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 160 140 120 170 150 130
▪ 荷载效应的最大值 (轴力N、弯矩M和 位移)可用下列式 子表达:
▪ N=WH=f(H)
▪ M=qH2/2 = f(H2)
▪ =qH4/8EI =f(H4)
▪ 内力或位移 ▪
=f(H4)
▪
M=f(H2)
▪
N=f(H)
▪
H
▪ 结构内力、位移与高度H的关系
▪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 框架 ➢ 框架-剪力墙 ➢ 剪力墙、底层大空间剪力墙 ➢ 框筒和筒体(包括筒中筒与成束筒) ➢ 巨型结构及悬挑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
▪ 钢-混凝土混合(组合)结构应用
型钢混凝土结构节点做法分析

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SRC)结构是以型钢为骨架并在型钢周围配置钢筋和浇筑混凝土的埋入式组合结构体系。
由于型钢混凝土的内部型钢与外包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受力,其受力性能优于这两种结构的简单叠加,因此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超高层项目中,SRC结构凭借其强度高、延性好、以及防火和耐腐蚀性能好的优势,倍受结构设计师的青睐。
本篇文章将基于深化设计角度,以威海双岛湾—国家(威海)创新中心2号楼单体为代表,讲述SRC结构中劲性柱的一些连接节点做法。
项目效果图深化设计模型图国家(威海)创新中心2号楼项目,结构形式为外部钢框架+内部混凝土核心筒组成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下设有1层地下室,地上1~5层为裙房,5层以上为塔楼,建筑总高度为148.5m,项目总用钢量约为1.5万吨。
该项目中几种型钢混凝土柱连接节点:H型钢骨-劲性柱与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十字型钢骨-劲性柱与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十字型钢骨-劲性柱与型钢梁连接节点十字型钢骨-劲性柱与型钢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结合上图几种型钢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小编为大家“去粗取精”,按照混凝土梁中钢筋连接钢骨柱的区域,归纳总结了钢骨柱与钢筋连接的几种常用作法,短小精悍,“易于消化”。
一混凝土梁中钢筋与钢骨柱的翼板连接钢筋在钢骨柱翼缘区域通常的处理方式有:1、钢筋采取1:6的斜率绕过钢骨柱,钢筋连续布置;2、钢筋与钢骨柱翼板上的牛腿焊接连接(牛腿可分为H 型钢和T型钢两种);3、钢筋与钢骨柱翼板上焊接的套筒,现场机械连接。
第一种处理方式采用绕筋,该种方式对于钢骨柱翼板宽度较窄,且钢筋直径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但是遇到直径较大的钢筋,现场施工较难。
(节点图选自12SG904-1型钢混凝土钢筋排布及构造详图)第二种处理方式采用焊接连接,该种方式因牛腿的形式不一样,处理该节点的难度不同;该项中焊接连接节点中采用的是T型钢牛腿;牛腿的长度与钢骨柱外包混凝土的厚度和钢筋规格有关系。
某高层型钢混凝土空腹桁架转换结构方案对比

某高层型钢混凝土空腹桁架转换结构 方案对 比
龚 杜 娟
( 同济 大 学 土 木 工 程 学 院 , 上海 2 0 0 0 9 2 )
摘 要 : 针 对上 海 市 某 高层 建 筑 中的 空 腹 转 换 桁 架 , 进 行 了 两种 方 案 的 对 比 。研 究 间 隔 空 腹 桁 架 和 叠 层 空腹 桁 架 两种 结 构 形 式 的 传 力路 径 、 内力 分 布 、 位 移 等 差 异 。分 别 采 用 两种 方 案 , 对整体 结构进行抗震 性能计 算分析 , 研 究
会所, 层高 约为 5 . 5 m; 5 ~1 9层 为 酒 店 区 , 层 高 3 . 6 m, 建筑 立 面 如 图 1所 示 。本 项 目采 用 混凝 土
参 数 取 值
5 O 年
二 级
1 . 0
建 筑 抗 震 设 防 类 别
地 基 基 础 设 计 等 级 基 础 设 计 安 全 等 级
s t a g ge r e d v i e r e nde e l t r u s s we r e r e s e a r c he d . The n wi t h t he s e t wo s t r uc t u r e f o r m s,f e a s i b i l i t y a nd s e i s mi c be ha v i o r o f
t r a n s f e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i n t e r n a l f o r c e ,d i s p l a c e me n t a n d o t h e r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e e n mu l t i l a y e r v i e r e n d e e l t r u s s a n d
浅析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03
问题产生的原因
设计因素
设计经验不足
部分设计人员对型钢混凝土组合 楼板结构的特性了解不足,导致 在设计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各种
因素,从而引发问题。
设计参数选择不当
设计参数的选择对楼板结构的性 能影响较大,如钢梁的截面尺寸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等。参数选 择不当可能导致结构承载力不足
或安全系数过高。
浅析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结 构设计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概述 • 常见问题分析 • 问题产生的原因 • 解决措施与建议 • 案例分析
01
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是一种由混凝土 和型钢共同组成的楼板结构,其中型 钢起到增强楼板承载力和刚度的效果 。
特点
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刚度,能够满足 大跨度、高层建筑的需求;同时,由 于型钢的存在,楼板的自重相对较轻 ,有利于减轻建筑物的整体重量。
应用场景与优势
应用场景
适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跨越的桥梁和大型工业厂房等建筑 和设施。
优势
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刚度,能够满足复杂建筑和设施的需求 ;同时,由于其自重较轻,可以减少基础结构的负担,降低 建筑成本和维护成本。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总结词:严格施工
详细描述: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应注重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 控制,加强材料的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同时,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和质量。
选择合适的材料
总结词:精选材料
详细描述:在选择材料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 结构,应选择高强度、高质量的钢材和混凝土,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应注意材料 的环保性能和可回收性,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
【摘要】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其承载能力高、刚度大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跨结构和地震区的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
本文以某工程为例,阐述了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和优化关键技术。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节点构造;设计优化
由于建筑造型的多样化程度日显、建筑内部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来更新、更高的要求。
型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其承载能力高、刚度大、增加结构空间净空高度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大跨结构、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能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结构的各自优势,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结构体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以某工程结构设计为例,阐述了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及设计优化关键,与同行交流。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扩大初步设计。
该项目含两幢高度147米的写字楼和两幢135高度米的公寓楼,以及占地面积105m×177m的地下车库及下沉式地下广场,总建筑面积约10万m2。
其中,办公楼:地下3层,地上25层,建筑总高度147m,采用筒中筒结构体系,地下及地上3层外框筒柱采用钢骨混凝土。
公寓:地下3层,地上27层,建筑总高度135m,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
二、结构选型及计算分析
1.结构选型。
由于建筑物地上三部分刚度差异较大,难以作为整体结构设计,因此把地上作为4栋不同的建筑物分别设计。
大底盘地下室按多塔结构计算,以考虑上部建筑物对其影响。
写字楼系乙类建筑,设计耐久年限100年,故抗震措施按9度设防,设计地震作用放大系数取1.2。
层高3.8m,标准层层高3.2m。
该楼使用荷载较大,使用荷载若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将导致非常大的梁柱断面,严重影响建筑使用空间,以致不能满足后期使用要求。
最早曾提出过采用纯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宽扁梁来解决外柱至核心筒的距离较大的问题,梁高控制在800,经过stawe计算,梁宽需要800以上,梁配筋:支座不小于14ф25,跨中要大于或等于10ф25。
同时,为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有关轴压比的要求,框架柱截面首层以下轴ζ柱需要1200×1600,轴c柱需要1000×1600;层4以上,外框柱需要800×1000。
因此,如果采取纯钢筋混凝土结构,又给建筑带来了新的问题:1、由于框架梁过宽,使得层5~9公寓楼内卫生间很难布置,直接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功能;2由于柱截面过大,使地下车库的停车位减少,实际使用面积也相应减少。
同时,在一般情况下,为使宽扁梁端部在柱外的纵向钢筋有足够的锚固,均要求其能双向布置,显然有些不妥。
如果采用钢结构,必定在耐火性能及刚度上都稍差,经多次方案比较,最终采用了型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即在梁、柱、剪力墙边缘构件及连梁内均设型钢的混凝土结构体系。
经过计算,所有的梁截面高均控制在800
内,其挠度和裂缝均满足规范要求。
柱截面在满足《高规》轴压比的要求下,在±010以下,轴ζ和轴c柱为800×1200,层4转换桁架以上,轴ζ和轴c柱均变为700×850,层26柱截面均改为700×700。
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后,由于柱截面的减少,层4以下每层增加的使用面积约为9m2,层4以上每层增加的使用面积约为
7m2。
假设该建筑使用面积售价为20000元/m2,每层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就为14~18万元/层。
2.计算分析。
分别采用etabs和satwe软件对该工程进行了整体计算,计算参数设置如下所示:抗地震烈度确定为7度,ⅱ类场地土,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多遇地震为0.08,罕遇地震为0.50。
周期折减系数为019;结构阻尼比为4.0%;框架及筒体抗震等级均为二级。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该工程设计还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计算。
所采用的地震波为该场地土的人工合成波、兰州波lan2-2和taft-2波。
时程分析所用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最大值为350cm/s,结构阻尼比取5%。
通过上述计算发现:1、结构以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与以平动为主的x向和y向第一自振周期tx,ty,之比分别为0.69和0.73,均小于0.90,满足《高规》有关要求;2、振型曲线光滑连续,符合规律;3、底部总剪力合理,地震剪力系数满足抗震规范要求;4、最大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与层高之比均小于1/800,也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布置合理,没有总刚度突变;5、时程分
析结果表明,每条波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均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计算结果的65%,三波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均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计算结果的80%,满足规范有关要求。
三、特殊构件及局部节点构造要点
为满足建筑功能和造型的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设计过程中,对一些特殊构件及局部节点进行了特殊的处理,现介绍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构件或节点。
1.轴柱的错位处理。
根据地下室车道入口宽度的要求,在层2以下错至轴a交轴b,上下柱中心的偏差为950mm。
柱的错位使该柱在层2楼板标高处产生较大的附加弯矩和剪力。
为此,一方面采取了类似牛腿的做法,将上部柱的轴力通过牛腿传至下层柱,而不使其变为剪力,另一方面加强轴b方向的框架梁的刚度和配筋,使框架梁分担一部分柱的附加弯矩。
2.转换桁架的设计。
层3、4高度范围内布置了转换桁架,其目的是在8m柱距间支承上部所需增加的外柱,使其结构布置均匀对称。
同时,也满足了建筑在上述两部位设置通道的要求。
为使新增柱上的竖向荷载能够通过桁架有效地传至两边柱上,该转换桁架也采用了型钢混凝土结构转换桁架设计的难点在于桁架节点的设计。
在桁架节点上,不仅有来自桁架上、下弦及腹杆的型钢及钢筋,还有垂直于桁架方向的梁及上层新增加柱的型钢及钢筋,为使这些相互交错的型钢及钢筋
能够有条理地布置,设计时一方面在节点处加宽了桁架上弦的翼缘板宽度,以便上层新增柱的连接和安装,另一方面,平面上将节点设计成菱形,同时加大节点高度,以方便钢筋的穿越。
3.写字外柱内收处理。
由于建筑立面要求,轴c柱在层9、层22、层24处均内收1.5m,轴c也在上述楼层向筒体内收1.35m,使得外框架柱也随之变位,为减少因柱内收而产生的附加弯矩及整体刚度变化对建筑的影响,采取了特殊的构造措施。
通过斜柱将上部荷载传至下柱,这样传力途径清晰简洁;同时,相关层的框架梁分担了一部分外向水平力,平衡了部分附加弯矩,使受力更合理。
另外,对斜柱的周边环梁进行加强,增强了对外框柱的约束。
施工及验收情况表明,上述各节点的处理不仅使结构受力合理,施工方便,同时,还确保了梁、柱内各型钢及钢筋相互交错处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四、型钢制作与安装要点
1、型钢混凝土梁宽不宜小。
型钢上翼缘侧边至梁侧边距离不宜小于100,否则角筋与型钢距离太小,振捣棒难以下去。
2、型钢上翼缘顶面距梁顶面距离不宜小于120cm。
否则,当梁采用双排筋时,钢筋交叉导致顶部保护层厚度不足。
3、剪力墙暗柱、暗梁内若采用型钢,要充分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应尽量采用窄翼缘型钢。
设计时,应仔细排布钢筋与型钢的关系,保证振捣棒能下去。
否则,墙体振捣不实影响墙体混凝土质量,带来结构质量隐患。
4、型钢混凝土结构牵涉到设计、加工、施工、监理等多个方面的单位,涉及环节较多,需要各方密切配合,及时发现隐藏问题,并及时回馈信息,对设计进行优化处理才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五、结语
型钢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教新的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结构模式,广泛适用于非地震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多、高层建筑和一般构筑物。
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外观美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型钢混凝土结构形式,可以达到经济合理的效果,并能满足结构抗震、稳固的目的,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结构形式。
参考文献
[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刘大海,杨翠如.型钢钢管混凝土高楼计算和构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刘维亚.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与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