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生产工艺流程 (1)
氯碱工艺流程

氯碱工艺流程
氯碱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业生产流程,它主要用于生产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这些化学品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
应用,因此氯碱工艺的生产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氯碱工艺的流程主要分为三步:电解、水解和蒸发结晶。
在电解过程中,将氯化钠放入电解池中,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
施加电流来进行电解反应。
这个过程中,氯化钠分解成了氯气和氢气,同时在电极上生成了氢氧化钠。
整个电解过程的化学反应如下:
2 NaCl + 2 H₂O → Cl₂ + H₂ + 2 NaOH
在水解过程中,将刚刚生成的氢氧化钠与适量的水混合。
这个过
程中,氢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更多的氢氧化钠,同时释放出热。
化学
反应如下:
NaOH + H₂O → Na⁺ + OH⁻ + Heat
最后,在蒸发结晶过程中,将反应所得的溶液进行蒸发,使其浓缩,然后进行结晶,从而得到氢氧化钠的固体结晶体。
整个氯碱工艺流程需要仔细精确的操作和控制,才能保证生产出
高质量的化学品。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如温度、浓度、电流等等,以使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达到最优化的状态。
总之,氯碱工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业生产流程,能够生产出许多重要的化学品。
在进行氯碱工艺时,需要细心认真的操作和控制,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这一流程的应用在化学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因此,氯碱工艺的发展和研究必将在未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氯碱车间生产流程

氯碱车间生产流程一、原料准备氯碱车间的生产流程首先需要准备原料。
主要原料包括盐和水。
盐是氯碱生产的主要原料,而水则是用来溶解盐和制备氢氧化钠溶液的。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确保原料的纯度和质量,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盐水的电解盐水的电解是氯碱车间生产流程的关键步骤。
首先,将盐水注入电解槽中,电解槽内有两个电极,一个是阳极,一个是阴极。
通电后,盐水中的氯离子会向阳极移动,而钠离子则会向阴极移动。
在阳极处,氯离子会接受电子并转化为氯气,而在阴极处,钠离子会失去电子并转化为金属钠。
三、氯气的收集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氯气需要进行收集。
氯气会沿着电解槽上升,并通过氯气管道收集起来。
收集的氯气可以用于其他化工生产过程,也可以用于制备氯化氢和其他氯化物。
四、金属钠的处理金属钠是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另一种产品。
在电解槽中,金属钠会沉积在阴极上。
生产车间需要及时从电解槽中取出金属钠,并进行处理。
处理的方法包括将金属钠融化、净化和铸造成锭等。
处理后的金属钠可以用于制备氢氧化钠。
五、氢氧化钠的制备氢氧化钠是氯碱车间的主要产品之一。
制备氢氧化钠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是将金属钠与水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金属钠会与水中的水分子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
制备出的氢氧化钠可以通过蒸发浓缩、结晶等方法进行提纯和固化,以得到高纯度的氢氧化钠产品。
六、氯化氢的制备氯化氢是氯碱车间的另一种重要产品。
制备氯化氢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是将氯气与氢气进行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氯气和氢气发生气相反应,生成氯化氢。
制备出的氯化氢可以通过液化、压缩等方法进行处理,以得到液态或气态的氯化氢产品。
七、产品的分离和提纯在氯碱车间的生产流程中,还需要对制备出的产品进行分离和提纯。
常见的方法包括蒸馏、结晶、过滤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产品中的杂质去除,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八、废水和废气的处理氯碱车间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
这些废水和废气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氯碱的生产技术和处理方法

氯碱的生产技术和处理方法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氯碱的生产技术和处理方法两方面详细介绍。
一、氯碱的生产技术氯碱的生产主要包括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或氯化钠)的制备过程。
1. 氯气的制备氯气的制备有电解氯化钠法、氯化氢和氯化亚铁法等。
(1)电解氯化钠法电解氯化钠法是最常用的氯气制备工艺,利用盐水(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
该法广泛应用于氯碱工业中。
反应方程式为: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2)氯化氢和氯化亚铁法氯化氢和氯化亚铁法利用氯化亚铁和氯化氢的反应制备氯气。
反应方程式为:FeCl2 + 2HCl -> H2 + Cl2 + FeCl32. 氢气的制备氢气的制备主要有氢氧化钠法和盐酸铁法两种方式。
(1)氢氧化钠法氢氧化钠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氢气的方法。
通过氢氧化钠与铝的反应,生成氢气。
反应方程式为:2NaOH + 2Al -> 3H2 + 2NaAlO2(2)盐酸铁法盐酸铁法通过盐酸与铁的反应制备氢气。
反应方程式为:2HCl + Fe -> H2 + FeCl23. 氢氧化钠(或氯化钠)的制备氢氧化钠的制备有水合锰矿石法和电解氯化钠法两种方式。
(1)水合锰矿石法水合锰矿石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氢氧化钠的方法,通过水合锰矿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制备。
反应方程式为:2NaOH + MnO2 -> Na2MnO4 + H2O(2)电解氯化钠法氯化钠经过电解处理后,可以得到氢氧化钠和氯气。
反应方程式为: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二、氯碱的处理方法在氯碱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废水的处理氯碱废水中主要含有氯化物、氢氧化钠和其他杂质,需要经过中和、沉淀、脱水等步骤进行处理。
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重金属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温蒸馏法等。
氯碱工艺的生产工艺

氯碱工艺的生产工艺
氯碱工艺是一种生产氯碱产品(氯气、氢气、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工艺。
下面是氯碱工艺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氯碱工艺的主要原料是盐和水。
盐是通过海水或地下盐水提取的,经过净化和浓缩处理后得到质量合格的氯化钠溶液。
2. 电解槽电解:将氯化钠溶液引入电解槽,通过电解过程将氯化钠分解成氯气和氢气。
在电解槽中,使用膜或水合性的离子交换质子膜将产生的氯气和氢气分开。
3. 氢气处理:从电解槽中收集分离出的氢气,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净化。
这些处理可能包括除去杂质、压缩和储存等。
4. 氯气处理:从电解槽中收集分离出的氯气,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净化。
这些处理可能包括除去杂质、压缩和储存等。
5. 水处理:将剩余的产物溶液回收并进行处理。
通常,这些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氢。
通过将氯化氢与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氧化钠。
同时,也可以通过逆向离子交换的方法来提取纯度较高的氢氧化钠。
6. 产品处理和分离:将生产的氯气、氢气、氢氧化钠和氯化氢进行相应的处理
和分离。
这可能包括去除杂质、纯化、压缩和储存等工艺。
7. 废水和废气处理:为了保护环境,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进行处理。
这可能包括废水处理和气体吸收等工艺。
以上是氯碱工艺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
不同的氯碱生产厂商可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是基于上述的工艺进行生产。
氯碱工业生产流程简述

1. 氯气冷却、干燥、压缩;2. 氢气净化、压缩
准备气体产品以满足后续使用或储存要求,确保安全与纯度
液氯生产
1. 将冷却干燥后的氯气液化(-35℃冷冻盐水);2. 收集液氯,处理尾气
得到液态氯产品,提高储存运输效率,尾气再利用
盐酸生产
1. 利用液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2. 调整浓度,储存
制备副产品盐酸,用于化工、冶金等行业
实现环保合规,资源回收再利用Fra bibliotek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
1. 提供蒸汽、冷却水、电力;2. 维护设备、仪表气供应等
保障生产过程所需能源、动力与维护支持
氢氧化钠(烧碱)处理
1. 冷却沉降电解液中的氢氧化钠;2. 过滤、蒸发浓缩;3. 包装成固体或制成不同浓度的液体烧碱
提纯、浓缩并包装氢氧化钠产品,供应下游用户
蒸发
对电解液进行蒸发浓缩,回收NaCl
回收未完全反应的氯化钠,循环回盐水制备工序
废液/废物处理
1. 处理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含碱废水;2. 回收利用盐泥(含钙、镁、铁等杂质)
氯碱工业生产流程简述
工序
操作步骤
目的/作用
盐水制备
1. 将工业盐与水按比例混合溶解;2. 过滤去除泥沙等杂质;3. 可能加入试剂(如碳酸钠、氯化钡)进行精制
制备浓度适宜(约15%-20%)的纯净盐水溶液,作为电解原料
电解
1. 使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进行电解;2. 食盐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电化学反应
分离产生氯气(Cl₂)、氢气(H₂)和氢氧化钠(NaOH),实现原料的有效转化
氯碱工艺流程

氯碱工艺流程氯碱工艺是生产氯碱化工产品的一种重要工艺,主要包括电解法和化学法两种。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氯碱工艺流程。
首先是氯碱电解法。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氯碱工艺,主要是通过电解盐水来制取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具体步骤如下:1. 盐水制备:将海水经过处理,除去杂质,使其达到制备盐水的要求。
待盐水处理好后,进入蓄盐池。
2. 预处理:将蓄盐池中的盐水送入预处理系统,通过过滤、絮凝、沉淀等工序,去除悬浮物、胶体物质、杂质等。
3. 进料:经过预处理的盐水进入电解槽。
4. 电解:在电解槽中,盐水被电解成氯气和氢气。
电解槽内有阳极和阴极,通过施加适当的电压,使得氯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电子转化为氯气,而水在阴极上还原为氢气。
5. 收集和分离:氯气和氢气经过收集系统,分别收集和储存。
而生成的碱液则通过电解槽底部的出口流出。
6. 碱液处理:产生的碱液进入碱液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通过回收、浓缩等工序,将其纯化并得到高纯度的氢氧化钠产品。
化学法是另一种氯碱工艺,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取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具体步骤如下:1. 盐酸生产:首先,将盐石和浓硫酸进行反应,生成盐酸气体。
2. 还原:将盐酸和金属在反应器中反应,产生氯气和相应的金属盐。
3. 加热分解:将金属盐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
4. 中和:将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5. 酸化:将氢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质量浓度较高的氢氧化钠溶液。
6. 浓缩和过滤: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浓缩,去除其中的杂质,并将其过滤。
7. 干燥和粉碎:将过滤后的氢氧化钠进行干燥,然后粉碎,最终得到氢氧化钠产品。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氯碱工艺流程,根据具体工厂的要求和生产条件,可能会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氯碱工艺的流程也在不断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氯碱 工艺流程

氯碱工艺流程
氯碱工艺是指通过电解盐水或盐酸溶液制取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的过程。
氯碱工业是化工工业中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化肥生产、食品加工、制药、纺织、造纸等领域。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氯碱工艺流程。
首先,盐水制备。
氯碱工艺的原料是食盐,通常用食盐和水按一定比例溶解得到盐水溶液,通常浓度在15-20%之间。
然后,盐水预处理。
盐水中常含有杂质如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这些杂质会对电解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方法包括硫酸加入法、硫酸镁法、高锰酸钾法等。
接下来,电解。
盐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电解槽,电解槽是氯碱工艺的关键设备。
电解槽通常采用钢制容器,容器内分为阳极和阴极两部分,中间设有隔膜。
盐水进入阳极侧,经过电解产生氯气和氢气,同时在阴极侧产生氢氧化钠。
电解反应方程式如下:
2Cl- → Cl2↑ + 2e-
2H2O + 2e- → H2↑ + 2OH-
然后,氯气和氢气的分离。
电解槽产生的氯气和氢气需要通过分离装置分离开来。
氯气可以通过压力差等原理得到,而氢气则需经过压缩和纯化处理。
最后,氢氧化钠生产。
氢氧化钠是氯碱工艺的主要产品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
电解槽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经过过
滤、浓缩等处理,然后进行蒸发浓缩,最终得到固体氢氧化钠。
总之,氯碱工艺是通过电解盐水或盐酸溶液制取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的过程。
它是化工工业中的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盐水制备、盐水预处理、电解、氯气和氢气的分离以及氢氧化钠生产等步骤,可以实现氯碱工艺的有效运行。
离子膜法生产氯碱操作规程

离子膜法生产氯碱操作规程离子膜法是一种用于生产氯碱的成熟工艺,它以离子膜电解器为核心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离子膜法生产氯碱的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设备准备1.确保离子膜电解器及相关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检查设备的电缆、管道等是否完好无损。
2.检查原料储槽的液位及浓度,确认储槽内氯化钠(NaCl)和水(H2O)的供应充足。
3.检查电力供应情况,确保电解器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力供应稳定可靠。
二、操作步骤1.打开水浴加热器的循环泵,使加热器内的水循环流动,将水温升至设定温度。
2.打开氯化钠储槽进料泵,将氯化钠供应至电解器的氯化钠仓中,注意控制进料流量。
3.打开水储槽进料泵,将水供应至电解器的阳离子仓中,注意控制进料流量。
4.打开电解器冷却水进出水阀门,确保电解器冷却水循环正常。
5.启动电解器设备,开启电流电压,监测电流电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6.持续监测电解过程中的温度、电流和电压等参数,确保电解过程稳定运行。
7.在电解过程中定期检查和清理离子膜和阳离子、阴离子层,保持离子膜的通透性。
8.电解过程结束后,关闭电解器设备,断开电流电压供应。
9.关闭水浴加热器循环泵和水储槽进料泵,切断水浴加热器和水储槽的供水。
三、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熟悉离子膜电解器及相关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步骤或参数。
3.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4.离子膜电解器操作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清洗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5.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事故。
6.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保障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以上是离子膜法生产氯碱的操作规程,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注意设备的安全和维护,确保生产过程正常运行和生产质量的稳定。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工艺知识和操作经验,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⑼第8.2类碱性腐蚀品。
⑽第8.1类酸性腐蚀品。
⑾第8.1类酸性腐蚀品。
⑿第2.1类易燃气体。
⒀第2.3类有毒气体。
⒁第2.3类有毒气体。
⒂第6.1类毒害品。
2. 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由表1和表2可见,烧碱和液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物料H2易燃易爆,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Cl2、氨气、烧碱、盐酸、硫酸和氯化钡具有毒物危害性,烧碱、盐酸、硫酸、Cl2和氯化钡具有较强腐蚀性,三氯化氮具有助燃爆炸性。
Cl2处理工艺流程简图:
电解来湿Cl2
至各用氯单元
3.H2处理工艺流程简述:
电解生产80℃的湿H2经Ⅰ段、Ⅱ段H2洗涤塔用工业水洗涤后,送H2压缩机加压后经过Ⅰ段H2冷却器用工业水对其进行冷却,再进入Ⅱ段H2冷却器用+5℃盐水进行冷却到12℃,经过水捕雾器进入H2分配台至各用氢单位。
H2处理工艺流程简图:
2.紧急疏散:
突发泄漏发生后,根据危险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及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实行交通管制。
警戒区边界有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如Cl2小量泄漏,隔离150m,Cl2大量泄漏,隔离450m。
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穿好个体防护服、防护器具)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14)
7
三氯化氮
液
<-40
<-71
(7)
助燃
易爆
甲
60g/t
8
氯化钡
晶
965
1560
(8)
(15)
注:⑴强烈的刺激和腐蚀性。
⑵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⑶对眼睛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⑷高浓度引起窒息。
⑸对眼睛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⑹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
⑺对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
6.液氯工序工艺流程简述:
由氯氢工序送来的干燥Cl2经Cl2除沫器进入列管式Cl2液化气与-35℃的冷冻盐水逆流换热进行液化,液氯进入液氯贮槽,计量后送液氯充装岗位,液气尾气送后续尾气岗位。
Cl2液化工艺流程简图:
尾氯含氢
≤4%
由氯处理来去用尾氯岗位
的Cl2>80%
7.盐酸工艺流程简述:
由氯氢处理送来的H2、Cl2以及液氯工段送来尾氯分别经缓冲罐,阻火器进入二合一炉的灯头燃烧生成氯化H2体,经过雨淋管冷却后由块孔石墨冷却器进一步冷却,再进入降漠吸收塔用稀酸吸收成>31%的浓盐酸进入中转槽。未被吸收的气体进入尾气吸收塔工业水吸收得到6%左右的稀酸由快孔石墨冷却器冷却后进入降漠吸收塔,仍未被吸收塔吸收的气体用喷射泵抽至排空槽放入地沟,不凝气体经阻火器放空。
6
3#Ⅰ效蒸发器
DN2600×17500
1台
T﹤153
7
3#Ⅱ效蒸发器
1台
8
3#Ⅲ效蒸发器
1台
4
盐酸炉
1台
5
氨压机
S8-12.5
7台
85000千大卡
-30℃
6
液氯贮槽
DN2000×6289
4台
TW-25—35℃
7
氨贮槽
ZA-1.5
2台
V=1.5m3
TW:50℃
8
汽化器
DN1000×2420
2台
9
液氯钢瓶
电解来湿H2
至各用氢单元
4.HVM膜过滤盐水工艺流程简述:
蒸发离心机岗位按比例用冷凝水加入卤水化得过饱和的低芒盐水直接输送到化盐池,加入除硝盐水制得饱和粗盐水。(温度约55±2℃,NaCl>315-319.5g/L)粗盐水由化盐池自流至折流槽,加入Na2CO3进入前反应槽,充分反应后的粗盐水用加压泵送至气水混合器中与空气混合后进入加压溶气罐,再进入预处理器,并在预处理器进口加入三氯化铁溶液,经过预处理除去盐水中的氢氧化镁和有机物。处理后的粗盐水自流进入后反应槽A,并加入精制剂Na2CO3进行反应。反应后的盐水溢流至后反应槽B,充分反应后的盐水流入到中间槽,用泵输送到HVM膜过滤器自动过滤,过滤后的精盐水流流入3#折流槽由盐酸高位槽加入31%的盐酸中和过剩的氢氧化钠使PH值达到要求后流入精盐水贮槽,用精盐水泵送至电解工段。
b. 双级氨压机工艺流程:
由高压液氨贮槽出来的液氨,压力13.765绝压,温度+35℃,分两部分分别进入中间冷却器:一部分经氨节流阀绝热节流膨胀后进入中间冷却器,产生低温-9℃的气氨,冷却低压级出来的气氨。另一部份高压液氨通过中间冷却器的蛇管进行再冷却,冷却至-2—--4℃的高压液氨,经蒸发器氨节流绝热节流膨胀后进入氨蒸发器的螺旋管内进行蒸发。螺旋管内的液氨吸收CaCl2冷冻盐水的热量,液氨在等温等压下蒸发成气氨,使蒸发器外的CaCl2冷冻盐水冷却至-35℃,由盐水泵输运给使用部门。-40℃的气氨经氨液分离器,过热至-35℃进入双级氨压缩机低压级进口。经低压级压缩进入中间冷却器分离油、氨后,冷却至-2— -7℃的气氨进入高压级,经绝热压缩后的高压气氨经油分离器分离油后,进入氨冷凝器在等温等压下的气氨把热量传给冷却水移走,而气氨冷凝成液氨进入液氨贮槽,循环使用。
序号
生产单元名称
危险特性
主要危害物质
1
电解
易燃、易爆、中毒
Cl2、H2、烧碱
2
氯氢处理
易燃、易爆、中毒、灼伤
Cl2、H2、硫酸
3
蒸发
灼伤
烧碱
4
盐酸
易燃、易爆、中毒、灼伤
Cl2、H2、盐酸
5
液氯
中毒、易爆
Cl2、三氯化氮
6
冷冻
中毒、易爆
氨
7
液氯充装
中毒、易爆、灼伤
Cl2、三氯化氮、硫酸
依据工艺操作条件及处理物质的危险程度,确定如下危险设备为事故危险源见表4 危险生产设备
双级制冷工艺流程简图:
使用部门
c.螺杆式压缩机工艺流程:
3#氢处理冷冻站采用蒸汽压缩式冷冻机,以下各部份组成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如下图所示:
制冷剂(工质)R22按图中箭头方向依靠螺杆式压缩机的抽吸和压缩,周而复始地循环,,在冷凝器中冷凝放热交替变换物理状态(使用普通循环水冷却液化),R22本身在经节流后在蒸发器中膨胀吸热,蒸发器内的冷媒水温度降至+5℃,经过冷媒水桶由冷媒水泵输送给使用部门。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氢氧化钠(烧碱)
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性
氯碱车间工艺流程简述
一.氯碱车间基本概况
电解工艺流程简图:
直流电H2
Cl2
蒸
汽
泵送蒸发
冷凝水
2.氯处理工序工艺流程简述:
电解生产70-85℃的湿Cl2,经Cl2洗涤塔用工业水洗涤后,进入Ⅰ段钛冷却器用工业水冷却,再进入Ⅱ段钛冷却器用+5℃盐水进一步冷却到12-15℃,然后进入泡沫干燥塔、泡罩塔用硫酸干燥,干燥后的Cl2经过酸雾捕集器后用Cl2压缩机压缩输送到各用氯岗位。
HVM膜过滤盐水工艺流程简图:
高芒盐水盐泥至
来自蒸发渣池
蒸汽低芒盐水Na2CO3溶液压缩空气
Na2CO3溶液FeCl3溶液
HCl溶液
精盐水送
至电解工序
卤水池
至压滤处理
5.冷冻工序工艺流程简述:
a.单级氨压机工艺流程:
由高压液氨贮槽出来的液氨压力13.765绝压,温度+35℃,经蒸发器氨节流阀绝热节流膨胀后进入氨蒸发器的螺旋管内进行蒸发,螺旋管内的液氨吸收NaCl冷冻盐水的热量,液氨在等温等压下蒸发成气氨,使蒸发器内的NaCl盐水温度降至+5℃,由盐水泵输送给使用部门。0℃的气氨经管路吸收环境的热量过热至+10℃进入单级氨压机,绝热压缩经油分离器分离油后,气氨进入氨冷凝器,在等温等压下的气氨把热量传给冷却水转走,而气氨冷凝成液氨进入液氨贮槽,循环使用。
蒸发工艺流程简图:
生蒸汽
电解工段电解液
三.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危险危害特性:
表2 主要原料、中间产品、产品理化数据及
序号
名称
物态
闪点℃
燃点℃
溶点℃
沸点℃
危害特性
爆炸极限
燃烧爆炸性
火灾危险分类
毒物危害级别
最高允许 浓度mg/m3
危险性类别
1
烧碱
液
3184
1390
(1)
丁
Ⅳ
0.5
(9)
2
硫酸
液
10.5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材质
数量
生产能力
设计压力温度
1
电解槽
DSA30--Ⅲ
P0-95℃
2
氯压机
QYJ-1600/3.5
5台
1600m3/n
<35℃
3
2#Ⅰ效蒸发器
3000×18411
1台
TW:170壳程185
4
2#Ⅱ效蒸发器
3000×18411
1台
5
2#Ⅲ效蒸发器
3000×18711
1台
TW:140/120℃
轻者出现粘膜刺激症状:眼红、流泪、咳嗽;中度者出现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表现:病胸痛、头痛、恶心、较重干咳、呼吸及脉搏增快,可有轻度紫绀等;重度者肺水肿,可发生昏迷和休克,有时发生喉头痉挛和水肿,造成窒息,还可引起反射性呼吸抑制,发生呼吸骤停死亡。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按酸灼伤处理。
氯碱生产工艺流程
氯碱系统是由电解,盐水,氯氢,液氯,冷冻,盐酸,漂液,蒸发,循环水组成的系统。其主要流程是盐水生产的精盐水经电解生成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NaCl的电解液和Cl2,H2三种物质。电解液由蒸发经浓缩,并分离其中的NaCl,加水溶解后供盐水工序生产精盐水用。氢氧化钠经冷却沉降后,送成品桶作为成品销售。Cl2在氯氢工序通过洗涤冷却,干燥,压缩输送到液氯,盐酸,PVC,三氯氢硅。氯碱片区主要是送液氯和盐酸。Cl2在液氯经冷冻送来的-35℃冷冻盐水液化为液氯,液氯尾气送盐酸和漂液生产盐酸和漂液用。H2是经氯氢工序洗涤冷却,压缩输送到PVC,三氯氢硅,盐酸。氯碱片区送盐酸,在合成炉与Cl2燃烧生成氯化H2体,经水吸收后生成成品盐酸供销售出售。液氯尾气在漂液生产池中与石灰水生成漂液供销售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