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合集下载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近年来,随着转基因食品的涌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也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生物技术,将一个基因带入另一种生物体中,使其具有一定的特性,便于获得更高效、更安全、更有营养价值的食品供消费者食用。

但是,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时常受到争论,且政策法规的监管不利于转基因食品的发展,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总体上受到很大压力。

在基因工程中,转基因修饰的生物体,其遗传和生理特性会发生变化,转基因食品中添加的新基因可能会引发其他未知风险,因此,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特别是在某些包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中,消费者可能会饮食有害物质,可能会造成健康损害。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持保守态度,其中欧盟、日本和韩国的政策规定特别严格,对转基因产品的检测、评估等均要求严格,且对转基因产品的标注也要求严格,希望能够向消费者披露转基因产品信息。

此外,转基因食品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从现有研究结果来看,转基因作物污染环境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如转基因作物所衍生物质可能会对普通作物造成污染或者不利影响,也可能会对野生植物造成破坏,造成植物多样性的锐减,影响种群的平衡,损害环境的复杂性。

因此,无论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还是转基因食品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都要有效地得到解决。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对涉及到转基因食品的生产流程及产品有充分的把控,以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另外,应当全面推行转基因食品的溯源和标识系统,向消费者充分披露转基因食品的信息,让消费者清楚了解转基因食品的真实状况,减轻消费者的心理负担。

至于转基因食品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应当加强对转基因作物的跟踪研究,加强转基因作物标准管理,减少或者抑制转基因作物污染环境的可能性,确保转基因作物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

总之,转基因食品是一种高效、安全、有营养价值的食品,但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以及转基因食品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应当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加强相关法规的监管,实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及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有营养价值的食品。

浅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浅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浅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一直是引起广泛争议的话题。

一方面,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担心潜在的风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另一方面,农业科技的发展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也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浅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议题。

1.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与原理转基因食品指的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使其获得新的性状或表达特定的基因。

这种基因编辑可以帮助植物抵御病虫害、提高产量和营养价值,或者使动物获得更好的生长性能。

转基因技术以其高效、精准的特点,成为改良农作物和畜禽品种的重要手段。

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估流程为了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各国都建立了严格的安全评估流程。

这一流程包括基本评估、功能评估和有害性评估等多个环节,旨在对转基因食品及其潜在危害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通过动物试验、长期饮食调查以及基因组学分析等方法,科学家可以评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并确定是否安全供食用。

3.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与实践大量研究表明,符合安全标准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相比,在营养价值、毒素含量、过敏原性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长期以来,多个国际组织和科学机构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和评估,如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

这些机构综合考虑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实验结果,认为合规的转基因食品不存在引发健康问题的明显风险。

4. 转基因食品的社会影响与公众态度尽管科学界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达成共识,但转基因食品在公众中仍有一定的争议。

部分人担心可能存在未知风险,或者对传统农业模式产生怀疑。

此外,媒体的报道和舆论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大了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

因此,提高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科学知识的了解和风险认知,以及增强透明度和沟通,对于公众接受转基因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5. 转基因食品的监管与标识由于转基因食品的特殊性和公众关注度,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监管体系和标识要求。

浅析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问题

浅析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问题

浅析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或动物,以改变其遗传特性和生长特性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作物产量低、抗病能力差等问题,但由于其在生产过程中引发的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目前,世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管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本文将就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进行浅析。

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争议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学术界和公众之间存在较大分歧。

支持转基因食品的人认为,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确保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对外源基因的导入,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作物产量低、抗病能力差等问题,从而为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

而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则认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证明,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应该以谨慎的态度对待。

二、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在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是监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目前,国内外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完全满足转基因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

是监管机制的不健全。

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多部门协作,但是由于各部门之间信息闭塞,协作机制不够顺畅,导致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缺乏专业的监管人才也是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难点。

当前,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依然比较匮乏,导致监管水平和监管效果无法提高。

三、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途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制定完善的监管法律法规。

政府应当加大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立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产业发展,确保食品安全。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多部门协作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提高监管的效率和效果。

加强人才培养,增加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监管水平和水平。

加强科技支撑。

政府应当加大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监管技术水平,确保监管工作能够科学、准确地开展。

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食品安全论文-社会学论文

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食品安全论文-社会学论文

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食品安全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我们是否应该大力推广转基因食品,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1953 年沃森等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自此分子生物学研究作为全新领域得以开创。

基于此理论,体外重组DNA 技术得以实现,新生物技术即转基因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转基因产物就是转基因作物,即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优良基因导入作物细胞使得基因得以表达,从而获取新的特性。

我们经常提到的转基因食品,就是借助于转基因生物作为原料,经过现代化的加工手段生产出来的食品。

1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由来已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这一争论集中在导入外源基因是否会产生无法获知的恶劣特性,如毒性、营养缺失性等,是否对人体造成危害和损伤;其二,转基因食品的生态安全问题,这一争论聚焦在转基因作物的消耗是否会导致基因污染,是否会破坏原来生物群的平衡与多样性等。

通俗地讲普通大众最担心的就是三个问题:一是转基因食品会不会有毒,二是长期食用会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三是会不会影响人类的基因而对下一代产生影响,比如导致畸形儿之类的事情发生等。

而学者们更多的会关心转基因食品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

那么转基因食品究竟是否安全呢?如果从单一的技术原理上来说,转基因食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因为转基因作物中的外源基因只是从别的生物中移植过来的,而这种基因是大自然中原本就存在而并非人为造出来的,而我们知道特定基因控制着特定性状的表达,因而该基因所表达出来的性状也是大自然中的正常存在。

那么,转基因食品的产量、口味、蛋白质、营养成分等性状也应该是正常而安全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并没有本质区别。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3 年提出实质等同性原则,具体内容是:如果某个转基因食品或成分与传统的食品或成分大体等同,则认为它们同等安全,就没有必要做毒理学、过敏性和免疫学实验。

浅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浅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浅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是指使用基因技术,向植物或动物细胞中加入来自不同生物的基因,从而获得某种期望的性状或生产特定的农产品。

近年来,转基因食品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农业生产,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争议。

许多人认为,转基因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

然而,还有很多人认为,转基因食品不仅是安全的,而且还有助于解决全球食品短缺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自1996年以来,经过20年的时间,世界范围内已有许多研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得出的结论一致: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的安全性相当,这是因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过程非常严格。

在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转基因食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监管程序,以确保食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安全性。

此外,欧盟还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强制标识和追踪制度,以保证消费者能够获得详细的食品信息。

其次,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有助于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转基因作物具有更强的抗病能力,可以减少农药使用,使农业生产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此外,转基因作物还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营养价值。

像黄金大米这种改变了稻米营养成分的转基因品种,可以提高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良人口的营养水平。

这些优点说明了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具有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然而,虽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证明,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遗传污染、生态扰动、对天然毒素和拟受体的过敏反应等。

此外,转基因技术和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也引发了一些关注和争议。

一些人认为,转基因技术可能加剧种子垄断和寡头垄断,这将影响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

综合上述内容,虽然转基因食品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争议问题,但我们认为,在强有力的规管体制下,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探究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探究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探究【摘要】转基因食品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农作物基因组的食品。

我国转基因食品市场规模庞大,但其安全性备受争议。

本文从转基因食品的定义和特点入手,探究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现状及安全性问题,并分析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论述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和健康的影响。

结论部分将总结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本文旨在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探讨,促进相关政策的完善和食品安全的保障。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我国、现状、监管、影响、总结、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插入食品作物的基因组中,以改善作物的抗病虫性、耐逆性等特性,提高产量和品质。

转基因技术被认为是解决全球粮食安全、保护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食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转基因食品在我国市场占有率较高。

随之而来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长期影响等方面存在着担忧和疑虑,这也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虽然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监管标准不够严格、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够强等问题仍待解决。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也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国民健康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深入探究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加强监管体系的建设,提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对于维护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转基因食品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我国正处于食品安全问题持续受关注的阶段,而转基因食品作为其中的一个争议点,更是备受争议和争议。

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研究转基因食品的定义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以及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之间的区别。

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阐述

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阐述

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阐述标题: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全面阐述引言: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或食品中,以改善其品质、产量或抗虫抗病能力。

然而,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其安全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切。

本文将全面阐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并探讨其利与弊。

第一部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转基因食品在上市前需要通过科学的安全性评估,确保其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这一评估过程包括对转基因食品潜在毒性、过敏性和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与传统食品进行比较。

通过合理的安全性评估,转基因食品可以得到科学的验证,从而确保其在市场上的可靠性。

第二部分: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与保障尽管安全性评估在转基因食品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有人对其潜在风险表示关切。

其中一些担忧包括可能的横基因转移、抗草药性增强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文章将逐一探讨这些担忧,并根据当前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证据提供客观分析。

第三部分:转基因食品的潜在优势除了安全性问题外,转基因食品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转基因作物可以提供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抗性,有助于解决全球食品安全和营养问题。

本部分将探讨转基因食品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潜力,以及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第四部分:国际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的监管机制和标准。

在这部分,文章将简要介绍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并对其差异进行分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和措施。

总结:通过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入阐述和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评估和管理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复杂性。

虽然安全性评估和国际监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们的食品安全,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监测来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性。

在公众教育和透明度方面,也需要加强努力,以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误解和疑虑。

观点和理解:从我的角度来看,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既有带来更好农业可持续性和食品安全性的潜力,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阐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阐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阐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引言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前沿的农业技术,旨在改善食品产量、提高营养价值等方面带来巨大的潜力。

然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也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

本文将探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并以多个方面为基础,全面、详细、完整地分析和阐述这一问题。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与分类转基因食品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食品中的基因组成,使其获得一些新的性状或特性。

按照基因来源的不同,转基因食品可分为植物转基因食品和动物转基因食品。

植物转基因食品是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中,如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等。

动物转基因食品则是在动物体内插入外来基因,例如转基因鱼、转基因蛋奶制品等。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1. 潜在的过敏原性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基因组成发生了改变,其中的新蛋白质可能会引发人类过敏反应。

这是因为不同物种的蛋白质结构和序列可能存在差异,导致一些人对转基因食品中的蛋白质产生免疫反应。

因此,转基因食品的过敏原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监测。

2. 潜在的毒性转基因食品中的新蛋白质、新营养物质或代谢产物可能具有不同的毒性。

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引起新的疾病或加剧已有疾病。

因此,对转基因食品的毒性进行严格评估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3. 基因漂移和杂交转基因作物与传统作物种植在同一地区可能发生花粉传播,导致基因漂移和杂交的风险。

基因漂移会使传统作物的基因组发生改变,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杂交则可能产生新物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带来潜在的风险。

4. 长期影响的不确定性由于转基因食品是一项新技术,其长期影响仍然不确定。

这是因为科学界对于转基因食品长期食用的影响了解有限,需要更多的长期食用实验证据来支持或反驳相关假设。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管为了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1. 食品安全评估转基因食品在上市前需要经过严格的食品安全评估,包括对潜在过敏原性、毒性和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估。

这一评估过程往往由专家组成的机构进行,并公开透明地向公众通报评估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快速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其中代表尤为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全球食物短缺问题的日益严峻,转基因食品作为转基因技术发展的产物,让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希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转基因技术发展迅猛,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与日俱增,转基因食品行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技术发展必然带来异化,转基因技术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异化,主要表现在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安全隐患。

这些隐患主要来源于转基因食品在人体健康、生太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性问题。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AbstractSince the 1980s, biotechnology develop fas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biotechnology, genetically modified technology attract much attention. Now, the global problem about shortage of food is worse and worse as time goes on. As a product from transgen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ive us some hopes that we can solve the problem, and play a more and more predominant rol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transgenic technology develops very quickly. At the same time, the planting areas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crease every day and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business plays a more and more predominant rol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sure to bring changes. Sothe transgenic technology inevitably brings some changes, of which are mainly about the potential safety concerns. These safety concerns mainly derive from the 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on human health, environmental problem, and so on.Key words:transgenic technology;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security proble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一、引言 (1)二、转基因技术的概述 (2)1、转基因技术的定义 (2)2、转基因技术的本质 (2)3、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3)三、转基因食品的概述 (5)1、转基因食品的含义 (5)2、转基因食品的分类 (5)3、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状况 (6)四、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讨论 (7)1、人体健康方面 (7)2、生态环境方面 (8)五、各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9)1、美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9)2、欧盟和其他国家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10)3、我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10)六、转基因食品的前景 (11)七、小结 (12)八、参考文献 (13)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引言转基因技术作为21世纪生物技术的核心,自诞生以来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食品、环保、军事等多个领域。

目前,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当转基因作物加工成转基因食晶时,转基因食品问题自然会成为科学家、学者等利益相关者研究与关注的热点。

通过转基因食品的逐步推广与应用,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已达到数千种,其销售额也呈现每年递増的趋势。

与传统食品相比,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新的契机,例如,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食物营养成分、拓宽食品来源等等。

然而,当政府、科学家等利益相关者一味的沉浸于转基因食品带来的丰富成果时,其潜在的风险也激起了广泛的争论,如人体健康争论、生态环境争论等等。

从道德的角度来讲,这些潜在风险不仅对生命、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与伤害,也强烈地冲击了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权,公正观等,一些小型公司、普通民众以及其他的科学家因为无法掌握基因专利权,导致他们只能从中获取少额利润,无法公平地去开发这项技术,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机会不平等,引起了利益与风险分配不公。

转基因食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我们应当肯定,但有关转基因食品的风险,我们也不能马虎对待。

二、转基因技术的概述1、转基因技术的定义转基因技术是以重组DNA技术为核心,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人工分离或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的可遗传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1]。

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

通俗的来讲,转基因就是指利用现代遗传工程技术,把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外源基因经人工分离和遗传修饰,导入到目标生物的基因组中,使生物体产生某种我们想要的新性状或者是通过干扰,抑制生物体中某个或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去除我们不想要其表现的性状。

比如,我们将一种来自细菌的Bt 毒蛋白基因通过提取、剪切、粘合、转染等手段导入棉花之中、又因此毒蛋白特异性损坏鳞翅目昆虫(包括棉铃虫)消化道而对人体无害,故而在棉花细胞中就存在通过Bt 毒蛋白基因所表达的这种Bt 毒蛋白,如果棉铃虫之类鳞翅目害虫啃食棉花叶,则会被其中的Bt 毒蛋白所杀死,上述此类抗虫棉花就是转基因抗虫棉。

2、转基因技术的本质转基因是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后创立的一种技术手段,所有的转基因作物,均为应用此技术手段来进行的新农产品育成的产物。

传统的育种方法是近缘杂交,比如拿水稻品种与野生水稻杂交,增加水稻的遗传资源,就产生了杂交水稻,而不可能让牛跟马杂交产生后代。

后来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发现基因的表达控制着生物性状的表现,人们把此类基因通过一定的技术与手段将其引导出来,然后转入到作物中,就成了转基因作物。

其实这里的目的基因,即我们转入的基因,它的来源也是生物体,只是不是原来的亲本生物,而且这里的生物也不仅仅包括近缘生物。

很多人不知道转基因到底是什么,从本质上来讲,转基因本身是一种手段与方法,而方法是中性的,既可以用方法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社会的事物,也能创造出颠覆人类社会的事物。

换句话说,通过转基因生产出来的东西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因此我们不能定义转基因这个技术安全与否,只能说转基因的产品是否安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人类发明了电,然后生产了灯泡利用电来照明,造福人类;但是电能电击人致死,又可以说是不安全的。

但是不能因为电的不安全性,就否定这一伟大的发明,其实电只是一种技术,是中性的,重要的是它的用途。

同样的道理,转基因也一样,通过这种手段,我们可以生产出很多产品,有安全的与不安全的。

那些安全无害的产品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甚至能推动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把含有有毒蛋白的基因转入作物中给人吃,一定不可取。

这就需要机构与组织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与否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再通过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约束,然后走进市场。

3、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人类对基因逐步深入的研究密不可分。

1865 年,奥地利学者孟德尔从豌豆实验中推导出存在着专门承担遗传作用“种质”的遗传因子,演绎出孟德尔遗传规律。

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约翰逊首次提出“基因”这一名词,用以表达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概念。

1983年第一个转基因植物、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相继诞生,标志着人类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的开始。

1986年首批转基因作物被批准进行田间试验,1988年美国成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大豆作物,标志着转基因技术商业化的伊始。

在诸多争论中,转基冈技术在作物种植中的应用仍迅猛发展,成为应用较快的农业新技术。

国家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统计数据指出,1996年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有6个,2003年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增加到18个,到2008年增加到25个,包括15个发展中国家和10个发达国家。

2008年的强势增长为将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增长提供了非常广阔和稳定的基础。

预计到2016年,即商业化的第2个10年,将有40个以上的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

据不完全统计,转基因研究至少在35科120种植物中获得了成功,所涉及到的性状包括抗虫、抗病毒、抗细茵、抗真菌、抗除草剂、抗逆境、品质改良,以及对生长发育的调控以提高产量潜力等[2]。

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因转基因技术本身目的基因可以源自不同的各种生物,转染受体也能为各种生物,打破了不同种生物体之间的障碍,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有目的进行进行基因的交流、重组,从而产生新的生物性状。

就目前而言,转基因技术主要用在农业、养殖业、医疗、食品加工业、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方面。

(1)在农业上面,在农业方面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的开发。

人们导入自己需要的基因来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用以满足人口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所造成的物质需求。

从1996 年全球首例转基因作物—延熟西红柿开始种植以来,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与应用进入到了一个急速发展的时期。

迄今全球有25 个国家允许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种植,累计种植面积超过了1.5 亿公顷[3]。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通过转基因作物带来的收益在2014 年底达到了700亿美元,可以说转基因技术的商业化种植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4]。

以往的杂交育种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希望通过染色体重组的方式导入优质基因来改良农产品,植物和动物中都有很多成功实践的例子。

而目前蓬勃开展的转基因技术则以更加直接和有目的方式导入基因,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造农产品的品质,其精确性是以往传统技术所望尘莫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