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八区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数学【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数学评分标准(其他解法参照给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12; 10.1:4; 11.2; 12.>; 13.110;14.不具有; 15. 16.4; 17.16; 18.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6分.)19.(本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1)(1)计算:1032sin302020-+︒-解:原式11=2132+⨯-…………………………………………………3分 1113=+-……………………………………………………4分 13=…………………………………………………………5分 (2)解方程:2340x x +-=(解法不唯一)解:()()410x x +-=,……………………………………………………7分40x +=,10x -=…………………………………………………9分 1241x x =-=,………………………………………………………10分20.(本小题7分)解:………………………………………………………………………………………5分 P (两次取球得分的总分不小于5分)=13…………………………………………7分21.(本小题7分)(1)816%=50÷,5010148612m =----=;…………………………2分(2)本次抽查的学生文章阅读篇数的中位数为5,众数为4;………………4分(3)14120033650⨯=,………………………………………………………6分 答:估计该校学生在这一周内文章阅读的篇数为4篇的人数为336人.………7分22.(本小题8分)(1)△ABC 的面积是 12 ;…2分(2)如图所示………6分(3)若P (a ,b )为线段BC 上的任一 点,则变换后点P 的对应点'P 的坐标为 (,)22a b .………8分23.(本小题8分)解:设市政府从2017年到2019年对校舍建设投入资金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1分 根据题意得,28(1)11.52x +=.…………………………………………………4分解这个方程,得 1220% 2.2x x ==-,(不合题意,舍去)……………………7分答:市政府从2017年到2019年对校舍建设投入资金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8分24.(本小题8分)解:(1)分别过点E 作EF ⊥AC ,EG ⊥AO,垂足为F 、G.∵至DE 处,测得顶点A 的仰角为75°, ∴∠AEG=75°……………1分∵在BC 处测得直立于地面的AO 顶点A 的仰角为30°,∴∠ACE=30°, ……2分 ∴∠CAE=∠AEG -∠ACE=45°……………………………………………3分(2)在Rt △CFE 中,CE=40,∴1sin 3040202EF CE =︒=⨯=………4分 在Rt △AFE 中,∠CAE =45°,AF=FE=20………5分∴sin 452EF AE ===︒…………………………………………6分(第24题)(3)20AC AF CF =+=在Rt △AFE 中,1sin 3020272AG AC =︒=⨯≈()……7分 ∴27 1.529AO AG OG =+=+≈……………………………8分25.(本小题9分)26.(本小题9分)m.…1分解:(1)设矩形生物园的长为xm,则宽为(8-x)m,小兔的活动范围的面积为y227.(本小题10分)(1)证明:如图1中,AE AD ⊥ ,90DAE ∴∠=︒,90E ADE ∠=︒-∠,…………1分AD 平分BAC ∠,12BAD BAC ∴∠=∠,同理12ABD ABC ∠=∠,…………………2分 ADE BAD DBA ∠=∠+∠ ,180BAC ABC C ∠+∠=︒-∠,11()9022ADE ABC BAC C ∴∠=∠+∠=︒-∠,(2)延长AD 交BC 于点F .AB AE = ,ABE E ∴∠=∠,BE 平分ABC ∠,ABE EBC ∴∠=∠,………………………4分E CBE ∴∠=∠,//AE BC ∴,……………………………………5分90AFB EAD ∴∠=∠=︒,BF BD AF DE=, :2:3BD DE = ,(3)ABC 与ADE 相似,90DAE ∠=︒,ABC ∴∠中必有一个内角为90︒ABC ∠ 是锐角,90ABC ∴∠≠︒.………………………………………………………7分 ①当90BAC DAE ∠=∠=︒时,12E C ∠=∠ , 12ABC E C ∴∠=∠=∠, 90ABC C ∠+∠=︒ ,30ABC ∴∠=︒,此时2ABC ADES S =V V .………………………………………8分 ②当90C DAE ∠=∠=︒时,1452E C ∠=∠=︒, 45EDA ∴∠=︒,ABC 与ADE 相似,45ABC ∴∠=︒,此时ABC ADE S S =V V .………………………………………9分28.(本小题10分) 解:(1)由抛物线2y ax bx c =++交x 轴于A 、B 两点,OA =1,OB =3,得点A 坐标为(1,0)-,点B 的坐标为(3,0);…………………………………2分 Q。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在▱ABCD中,AB=6,AD=4,则▱ABCD的周长为( )A.10B.20C.24D.122.(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C.D.3.(3分)(常州)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平均数均是9.2环,方差分别为S甲2=0.56,S乙2=0.60,S丙2=0.50,S丁2=0.45,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B.乙C.丙D.丁4.(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44D.45.(3分)(2020秋•三明期末)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4,5,6B.1,1,C.6,8,11D.5,12,23 6.(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下列各图象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 )A.B.C.D.7.(3分)(2011•黑龙江)某校九年级有11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5名参加决赛.小兰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1名同学成绩的( )A.中位数B.众数C.平均数D.不能确定8.(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 B.∠A=∠B,∠C=∠DC.AD∥BC,AD=BC D.AB=AD,CD=BC9.(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如图,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kx+4的图象相交于点P(2,﹣2),则关于x的不等式x+b>kx+4的解集是( )A.x>﹣2B.x<﹣2C.x<2D.x>210.(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步骤,通过折叠得到图④,再沿虚线剪去一个角,展开铺平后得到图⑤,若五边形MCNGF的面积是正方形EFGH 面积的2倍,则的值是( )A.B.C.D.二、填空题(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南京)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12.(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如图,在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米,一棵树高14米,另一棵树高9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 米.13.(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一组数据1,6,x,5,9的平均数是5,则x= .14.(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是3、5、2、3,则正方形E的边长是 .15.(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已知直线y=kx+b,若k+b+kb=0,且kb>0,那么该直线不经过第 象限.16.(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已知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与三角形三边有如下数量关系: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一半的平方与第三边中线平方之和的2倍.即:如图1,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则有AB2+AC2=2(BD2+AD2).请运用上述结论,解答下面问题:如图2,点P为矩形ABCD外部一点,已知PA=PC=3,若PD=1,则AC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本题有8个小题,共72分,解答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计算步骤)17.(6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计算:(1);(2)(1)(1).18.(8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BC、AC、AB边上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2)若AB=BC,连接BE、DF.请判断BE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9.(8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已知一次函数y=(m﹣3)x+m+1的图象经过点(1,2).(1)求此一次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2)求此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20.(8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某校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查了八年级部分学生一学期阅读课外书册数的情况,并绘制出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被抽查的学生总人数,并补全条形图;(2)写出阅读书册数的众数和中位数;(3)若八年级共有800人,请你估计该年级阅读书册数为6册的同学约为多少人?21.(8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90°,BC=8,点E在BC上,且EC﹣EB=2,将△DCE沿DE折叠,点C恰好与点A重合.(1)求线段AB的长;(2)求线段DC的长.22.(10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甲、乙两名同学沿直线进行登山,甲、乙沿相同的路线同时从山脚出发到达山顶.甲同学到达山顶休息1小时后再沿原路下山.他们离山脚的距离S(千米)随时间t(小时)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中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求出甲、乙两名同学上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2)若甲同学下山时在点F处与乙同学相遇,此时点F与山顶的距离为0.75千米;①求甲同学下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②相遇后甲、乙两名同学各自继续下山和上山,求当乙到山顶时,甲离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3.(12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ABC=6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M从点B向点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N为CD上一点,且∠MAN=60°,连接AM交BD于点P.(1)求菱形ABCD的面积;(2)如图1,过点D作DG⊥AN于点G,若BM=4﹣2,求NG的长;(3)如图2,点E是AN上一点,且AE=AP,连接BE、OE.试判断:在运动过程中,BE+OE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12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1:y=x﹣2和直线l2:y=2x﹣4相交于点A.(1)已知点P(1﹣t,9﹣3t),求证:无论t为何值,点P总在直线y=3x+6上;(2)直线y=3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B、C两点,平移线段BC,使点B、C的对应点M、N分别落在直线l1和l2上,请你判断四边形BMN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2)问的条件下,已知直线y=mx﹣6m+8 把四边形BMNC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求m的值.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在▱ABCD中,AB=6,AD=4,则▱ABCD的周长为( )A.10B.20C.24D.12【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由平行四边形性质得出AB=CD=6,AD=BC=4,即可得出结果.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6,AD=BC=4,∴▱ABCD的周长为:2×(AB+AD)=2×(6+4)=2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C.D.【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分析】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A.,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或字母,因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可化为平方数或平方式的因数或因式.3.(3分)(常州)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平均数均是9.2环,方差分别为S甲2=0.56,S乙2=0.60,S丙2=0.50,S丁2=0.45,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B.乙C.丙D.丁【考点】方差.【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解;∵S甲2=0.56,S乙2=0.60,S丙2=0.50,S丁2=0.45,∴S丁2<S丙2<S甲2<S乙2,∴成绩最稳定的是丁;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4.(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44D.4【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及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逐一判断即可得.解:A.,此选项计算正确;B.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此选项错误;C.4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此选项错误;D.2,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5.(3分)(2020秋•三明期末)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4,5,6B.1,1,C.6,8,11D.5,12,23【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a2+b2=c2,将各个选项逐一代数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A、∵42+52≠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A错误;B、∵12+1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B正确;C、∵62+82≠11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C错误;D、∵52+122≠2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个逆定理.6.(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下列各图象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 )A.B.C.D.【考点】函数的概念.【分析】函数的定义: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并且对于x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对应法则,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则x叫自变量,y是x的函数.根据定义再结合图象观察就可以得出结论.解:根据函数定义,如果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并且对于x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对应法则,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而B中的y的值不具有唯一性,所以不是函数图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定义,要熟练掌握函数的定义.7.(3分)(2011•黑龙江)某校九年级有11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5名参加决赛.小兰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1名同学成绩的( )A.中位数B.众数C.平均数D.不能确定【考点】统计量的选择.【分析】11人成绩的中位数是第6名的成绩.参赛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前5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中位数,比较即可.解:由于总共有11个人,且他们的分数互不相同,第6名的成绩是中位数,要判断是否进入前5名,故应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中位数.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8.(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 B.∠A=∠B,∠C=∠DC.AD∥BC,AD=BC D.AB=AD,CD=BC【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依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结论.解:A.由AB∥CD,AD=BC,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由∠A=∠B,∠C=∠D,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由AD∥BC,AD=BC,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由AB=AD,CD=BC,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题时注意: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9.(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如图,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kx+4的图象相交于点P(2,﹣2),则关于x的不等式x+b>kx+4的解集是( )A.x>﹣2B.x<﹣2C.x<2D.x>2【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分析】结合函数图象,写出一次函数y1=x+b图象在一次函数y2=kx+4的图象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解:∵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kx+4的图象相交于点P(2,﹣2),∴当x>2时,x+b>kx+4,即关于x的不等式x+b>kx+4的解集是x>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10.(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步骤,通过折叠得到图④,再沿虚线剪去一个角,展开铺平后得到图⑤,若五边形MCNGF的面积是正方形EFGH 面积的2倍,则的值是( )A.B.C.D.【考点】剪纸问题.【分析】连接HF,直线HF与AD交于点P,根据五边形MCNGF的面积是正方形EFGH面积的2倍,设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为x2,2x2,可得GF=2x,根据折叠可得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9x2,进而求出FM,最后求得结果.解:如图,连接HF,直线HF与AD交于点P,∵五边形MCNGF的面积是正方形EFGH面积的2倍,设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为x2,2x2,∴GF2=x2,∴GF=x,∴HFx,由折叠可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x2+4×2x2=9x2,∴PM2=9x2,∴PM=3x,∴FM=PH(PM﹣HF)(3xx)(3)x,∴.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剪纸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对称的性质.二、填空题(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南京)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x≥2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可得答案.解:由题意,得x﹣2≥0,解得x≥2,故x≥2.【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2.(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如图,在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米,一棵树高14米,另一棵树高9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 13 米.【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小鸟沿着两棵树的顶端进行直线飞行,所行的路程最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两点之间的距离求出.解:如图所示,AB,CD为树,且AB=14米,CD=9米,BD为两树距离12米,过C作CE⊥AB于E,则CE=BD=12,AE=AB﹣CD=5,在直角三角形AEC中,AC13.答:小鸟至少要飞13米.故13.【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构建出数学模型,转化为数学知识,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13.(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一组数据1,6,x,5,9的平均数是5,则x= 4 .【考点】算术平均数.【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公式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由题意知,(1+6+5+x+9)÷5=5,∴x=25﹣6﹣1﹣9﹣5=4.故4.【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等于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14.(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是3、5、2、3,则正方形E的边长是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分别设中间两个正方形和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y,z,由勾股定理得出x2=8,y2=5,z2=x2+y2,即最大正方形的面积为z2,可得结论.解:设中间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x、y,正方形E的边长为z,则由勾股定理得:x2=3+5=8,y2=2+3=5,z2=x2+y2=13;即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为:z2=13.则正方形E的边长是.故.【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已知直线y=kx+b,若k+b+kb=0,且kb>0,那么该直线不经过第 一 象限.【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分析】根据k+b+kb=0,且kb>0,可以得到k、b的正负情况,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直线y=kx+b经过哪几个象限,不经过哪个象限,本题得以解决.解:∵k+b+kb=0,且kb>0,∴k+b=﹣kb<0,k和b同号,∴k<0,b<0,∴直线y=kx+b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故一.【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16.(3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已知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与三角形三边有如下数量关系: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一半的平方与第三边中线平方之和的2倍.即:如图1,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则有AB2+AC2=2(BD2+AD2).请运用上述结论,解答下面问题:如图2,点P为矩形ABCD外部一点,已知PA=PC=3,若PD=1,则AC的取值范围为 1≤AC<2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矩形的性质.【分析】,连接BD交AC于O,连接PO,由矩形的性质可得AC=BD,AO=CO=BO=DO,由三角形中线与三角形三边关系,可求PB的长,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求解.解:如图,连接BD交AC于O,连接PO,∵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AO=CO=BO=DO,∵PO是△ACP的中线,也是△PBD的中线,∴PA2+PC2=2(AO2+PO2),PB2+PD2=2(PO2+OD2),∴PA2+PC2=PB2+PD2,∴9+9=1+PB2,∴PB,在△PBD中,1≤BD1,∴1≤AC1,当点P在AD上时,CD2,∴AC2,故1≤AC<2.【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理解新定义,并运用是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题有8个小题,共72分,解答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计算步骤)17.(6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计算:(1);(2)(1)(1).【考点】平方差公式;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先化简各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2)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和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计算,再进一步计算加减可得.解:(1)原式=340;(2)原式=()2﹣1=2﹣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18.(8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BC、AC、AB 边上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2)若AB=BC,连接BE、DF.请判断BE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易证DE是△CAB的中位线,EF是△ABC的中位线,得出DE∥AB,EF∥BC,即可得出结论;(2)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DEAB,EFBC,得出DE=EF,证得四边形BDEF是菱形,则BE⊥DF.(1)证明:∵D、E、F分别是BC、AC、AB的中点,∴DE是△CAB的中位线,EF是△ABC的中位线,∴DE∥AB,EF∥BC,∴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2)解:BE与DF的位置关系为:BE⊥DF,如图所示,理由如下:由(1)得:DE是△CAB的中位线,EF是△ABC的中位线,∴DEAB,EFBC,∵AB=BC,∴DE=EF,∵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BDEF是菱形,∴BE⊥DF.【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菱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9.(8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已知一次函数y=(m﹣3)x+m+1的图象经过点(1,2).(1)求此一次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2)求此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利用两点法画出函数图象;(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解:(1)把x=1,y=2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m﹣3)+m+1=2.解得m=2.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3.函数图象见右图.(2)当x=0时,y=3;当y=0时,x=﹣3.所以直线和x、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3.【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掌握待定系数法的一般步骤,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8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某校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查了八年级部分学生一学期阅读课外书册数的情况,并绘制出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被抽查的学生总人数,并补全条形图;(2)写出阅读书册数的众数和中位数;(3)若八年级共有800人,请你估计该年级阅读书册数为6册的同学约为多少人?【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条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分析】(1)根据阅读6册的人数和百分比,可以求得本调查的学生总数,然后即可得到阅读5册的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年级阅读书册数为6册的同学约为多少人.解:(1)12÷30%=40(人),即被抽查的学生一共有40人,阅读5册的学生有:40﹣8﹣12﹣8=12(人),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右图所示;(2)由条形统计图可知,众数是6册、中位数是(5+6)÷2=5.5(册),即阅读书册数的众数是6册,中位数是5.5册;(3)800×30%=240(人),该年级阅读书册数为6册的同学约为240人.【点评】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众数、中位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1.(8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90°,BC=8,点E在BC上,且EC﹣EB=2,将△DCE沿DE折叠,点C恰好与点A重合.(1)求线段AB的长;(2)求线段DC的长.【考点】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1)由BC=8=EC+EB,EC﹣EB=2,得出EC=5,EB=3,由折叠的性质得EA=EC=5,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的长;(2)作AF⊥CD于F,则四边形ABCF是矩形,得出FC=AB=4,AF=BC=8,由折叠的性质得DC=DA,∠BAE=∠C=90°,设DC=DA=x,则DF=DC﹣FC=x﹣4,在Rt△ADF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1)∵BC=8=EC+EB,EC﹣EB=2,∴EC=5,EB=3,由折叠的性质得:EA=EC=5,∵∠B=90°,∴AB4;(2)作AF⊥CD于F,如图所示:则∠AFD=∠AFC=90°,∵∠B=∠C=90°,∴四边形ABCF是矩形,∴FC=AB=4,AF=BC=8,由折叠的性质得:DC=DA,∠BAE=∠C=90°,设DC=DA=x,则DF=DC﹣FC=x﹣4,在Rt△ADF中,由勾股定理得:82+(x﹣4)2=x2,解得:x=10,∴DC=10.【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2.(10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甲、乙两名同学沿直线进行登山,甲、乙沿相同的路线同时从山脚出发到达山顶.甲同学到达山顶休息1小时后再沿原路下山.他们离山脚的距离S(千米)随时间t(小时)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中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求出甲、乙两名同学上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2)若甲同学下山时在点F处与乙同学相遇,此时点F与山顶的距离为0.75千米;①求甲同学下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②相遇后甲、乙两名同学各自继续下山和上山,求当乙到山顶时,甲离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由图可知,甲、乙两同学登山过程中路程s与时间t都成正比例函数,分别设为S甲=k1t,S乙=k2t,用待定系数法可求解.(2)①把y=4﹣0.75代入(1)中乙同学上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求出点F 的横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②把y=4代入(1)中乙同学上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求出乙到山顶所用时间,再代入①的关系式求解即可.解:(1)设甲、乙两同学登山过程中,路程s(千米)与时间t(时)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S甲=k1t,S乙=k2t由题意,得2=4k1,2=6k2∴k1,k2,∴解析式分别为S甲t,S乙t;(2)①当y=4﹣0.75时,,解得t,∴点F,甲到山顶所用时间为:48(小时)由题意可知,点D坐标为(9,4),设甲同学下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为s=kt+b,则:,解答,∴甲同学下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为s=﹣t+13;②乙到山顶所用时间为:(小时),当x=12时,s=﹣12+13=1,当乙到山顶时,甲离乙的距离是:4﹣1=3(千米).【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关系式,并利用关系式求值的运算技能和从坐标系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是道综合性较强的代数应用题,有一定的能力要求.23.(12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ABC=6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M从点B向点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N为CD上一点,且∠MAN=60°,连接AM交BD于点P.(1)求菱形ABCD的面积;(2)如图1,过点D作DG⊥AN于点G,若BM=4﹣2,求NG的长;(3)如图2,点E是AN上一点,且AE=AP,连接BE、OE.试判断:在运动过程中,BE+OE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证明△ABC,△ADC都是等边三角形,求出AC,BD即可解决问题.(2)过点A作AT⊥CD于T.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T,TN,AN,再利用面积法求出DG 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2中,取CD的中点G,连接BG,CE,EG,过点G作GH⊥BD于H.想办法证明OE=EG,推出BE+OE=BE+EG≥BG,求出BG即可解决问题.解:(1)如图1中,∵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AD=2,∠ABC=∠ADC=60°,AC⊥BD,∴△ABC,△ACD都是等边三角形,∵∠AOB=90°,∠ABO=∠CBO=30°,∴OAAB=1,OBOA,∴AC=2AO=2,BD=2OB=2,∴S菱形ABCD•BD•AC22=2.(2)如图1中,过点A作AT⊥CD于T.∵△ABC,△ACD都是等边三角形,∴∠ACN=∠ABM=60°,AB=AC,∵∠MAN=∠BAC=60°,∴∠BAM=∠CAN,∴△BAM≌△ACN(ASA),∴BM=CN=4﹣2,∵AC=AD,AT⊥CD,∴CT=DT=1,AT,∴TN=CT﹣CN=1﹣(4﹣2)=23,∴AN3,∵S△ADN•AN•DG•DN•AT,∴DG,∴GN2.(3)如图2中,取CD的中点G,连接BG,CE,EG,过点G作GH⊥BD于H.∵∠BAC=∠PAE=60°,∴∠BAP=∠CAE,∵AB=AC,AP=AE,∴△BAP≌△CAE(SAS),∴∠ABP=∠ACE=30°,∵∠ACD=60°,∴∠OCE=∠GCE,∵∠COD=90°,∠ODC∠ADC=30°,∴CD=2OC,∵CG=GD,∴OC=CG,∵CE=CE,∴△OCE≌△GCE(SAS),∴OE=EG,∴BE+OE=BE+EG≥BG,在Rt△BGH中,∵∠GHB=90°,GHDG,BH,∴BG,∴BE+OE,∴BE+OE的最小值为.【点评】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4.(12分)(2020春•海珠区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1:y=x﹣2和直线l2:y=2x﹣4相交于点A.(1)已知点P(1﹣t,9﹣3t),求证:无论t为何值,点P总在直线y=3x+6上;(2)直线y=3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B、C两点,平移线段BC,使点B、C的对应点M、N分别落在直线l1和l2上,请你判断四边形BMN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2)问的条件下,已知直线y=mx﹣6m+8 把四边形BMNC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求m的值.【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解决问题即可.(2)由直线y=3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B、C两点,可得B(﹣2,0),C(0,6),因为线段MN是由线段BC平移得到,可以假设M(t,t﹣2),N(t+2,t﹣2+6),即N(t+2,t+4),把点N代入直线l2中,求出m,再求出BC,BM即可解决问题.(3)首先证明直线y=mx﹣6m+8经过点N(6,8),因为直线y=mx﹣6m+8把四边形BMNC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所以直线y=mx﹣6m+8经过BC的中点G或经过BM的中点H,求出点G,H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1)证明:对于直线y=3x+6,当x=1﹣t时,y=3(1﹣t)+6=﹣3t+9,∴P(1﹣t,9﹣3t)在直线y=3x+6上.(2)解:∵直线y=3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B、C两点,∴B(﹣2,0),C(0,6),∵线段MN是由线段BC平移得到,∴可以假设M(t,t﹣2),N(t+2,t﹣2+6),即N(t+2,t+4),∵N(t+2,t+4)在直线y=2x﹣4上,∴t+4=2(t+2)﹣4,解得t=4,∴M(4,2),N(6,8),∴BM2,BC2,∴BM=BC,∵BC=MN,BC∥MN,∴四边形BMNC是平行四边形,∵BC=BM,∴四边形BMNC是菱形.(3)∵直线y=mx﹣6m+8,∴x=6时,y=8,∴直线y=mx﹣6m+8经过定点(6,8),∴直线y=mx﹣6m+8经过点N(6,8),∵直线y=mx﹣6m+8把四边形BMNC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直线y=mx﹣6m+8经过BC的中点G或经过BM的中点H,∵G是BC的中点,H是BM的中点,∴G(﹣1,3),H(1,1),把G(﹣1,3)代入y=mx﹣6m+8得到m,把H(1,1)代入y=mx﹣6m+8得到m,。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2020春•桦南县期末)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 )A.x>2B.x≥2C.x<2D.x≤22.(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A.3,4,5B.13,14,15C.5,12,13D.15,8,173.(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下面是某八年级(2)班第1组女生的体重(单位:kg):35,36,42,42,68,40,38,这7个数据的中位数是( )A.68B.43C.42D.404.(2分)(2020春•凤凰县期末)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平分对角5.(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6.(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EF=2,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A.16B.8C.D.47.(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B.C.D.3﹣2=18.(2分)(2020•海淀区校级一模)把直线y=﹣2x向上平移后得到直线AB,若直线AB 经过点(m,n),且2m+n=8,则直线AB的表达式为( )A.y=﹣2x+4B.y=﹣2x+8C.y=﹣2x﹣4D.y=﹣2x﹣89.(2分)(2010•柳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连接BE,则∠AEB的度数为( )A.10°B.15°C.20°D.12.5°10.(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如图,在菱形ABCD中,AB=AC=1,点E、F分别为边AB、BC上的点,且AE=BF,连接CE、AF交于点H,连接DH交AC于点O,则下列结论:①△ABF≌△CAE;②∠FHC=∠B;③△ADO≌△ACH;④S菱形ABCD;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11.(2分)(柳州)计算: .12.(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38°,则∠C= .13.(2分)(2020春•昆明期末)直线y=2x﹣3与y轴的交点坐标 .14.(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一人以30m/min的速度向北直行,一人以30m/min的速度向东直行,10min后他们相距 m.15.(2分)(武汉模拟)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时刻t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当乙车到达B城时,甲车离B城的距离为 km.16.(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D′处,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17.(8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计算:(1)(2)(3)18.(8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各进行10次射击,甲的成绩是7,7,8,9,8,9,10,9,9,9.乙的成绩如图所示(单位:环)(1)分别计算甲、乙两人射击成绩的平均数;(2)若要选拔一人参加比赛,应派哪一位?请说明理由.19.(8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如图,一架2.5m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这时AO为2.4m,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0.4m,则梯子底端B也外移0.4m吗?为什么?20.(8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已知直线y=kx+b的图象经过点(2,4)和点(﹣2,﹣2).(1)求b的值;(2)求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3)若(x1,y1)、(x2,y2)为直线上两点,且x1<x2,试比较y1、y2的大小.21.(8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如图,在▱ABCD中,BE∥DF,且分别交对角线AC于点E,F,连接ED,BF.(1)求证:AE=CF;(2)若AB=9,AC=16,AE=4,BF=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2.(6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已知点A(8,0)及第一象限的动点P(x,y),且x+y=10,设△OPA的面积为S.(1)求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画出函数S的图象,并求其与正比例函数S=2x的图象的交点坐标;(3)当S=12时,求P点坐标.23.(6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 的中点,DE,BF与对角线AC分别交于点M,N,连接MF,NE.(1)求证:DE∥BF;(2)判断四边形MENF是何特殊的四边形?并对结论给予证明.24.(8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甲、乙两家商场平时以同样价格出售相同的商品,春节期间两家商场都让利酬宾,其中甲商场所有商品按8折出售,乙商场对一次购物中超过300元后的价格部分打7折.(1)以x(单位:元)表示商品原价,y(单位:元)表示购物金额,分别就两家商场的让利方式写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1)中函数的图象;(3)春节期间如何选择这两家商场去购物更省钱?25.(8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如图,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作∠ACD的平分线交AD于F,过F作直线AC的垂线交AC于P,交CD的延长线于Q,又过P作AD的平行线与直线CF交于点E,连接DE,AE,PD,PB.(1)求AC,DQ的长;(2)四边形DFPE是菱形吗?为什么?(3)探究线段DQ,DP,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探究结论;(4)探究线段PB与AE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证明探究结论.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2020春•桦南县期末)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 )A.x>2B.x≥2C.x<2D.x≤2【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由题意得,x﹣2≥0,解得x≥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2.(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A.3,4,5B.13,14,15C.5,12,13D.15,8,17【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先分别求出两小边的平方和和最长边的平方,再看看是否相等即可.解:A、∵32+42=52,∴以3,4,5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132+142≠152,∴以13,14,15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52+122=132,∴以5,12,13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82+152=172,∴以8,15,17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熟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3.(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下面是某八年级(2)班第1组女生的体重(单位:kg):35,36,42,42,68,40,38,这7个数据的中位数是( )A.68B.43C.42D.40【考点】中位数.【分析】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求解.解: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5,36,38,40,42,42,68,则中位数为4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的知识,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4.(2分)(2020春•凤凰县期末)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平分对角【考点】多边形.【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及矩形的性质分别分析各个选项,从而得到答案.解:A、对角线相等,菱形不具有此性质,故本选项错误;B、对角线互相垂直,矩形不具有此性质,故本选项错误;C、对角线互相平分,正方形、菱形、矩形都具有此性质,故本选项正确;D、对角线平分对角,矩形不具有此性质,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注意掌握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正方形、矩形、菱形都具有的特征是对角线互相平分.5.(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判断该函数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不经过哪个象限,本题得以解决.解:∵一次函数y=﹣3x+1,k=﹣3,b=1,∴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6.(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EF=2,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A.16B.8C.D.4【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菱形的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出BC,再根据菱形的四条边解答即可.解:∵E、F分别是AB、AC的中点,∴EF是△ABC的中位线,∴BC=2EF=2×2=4,∵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AD=4,∴菱形ABCD的周长=4×4=16.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B.C.D.3﹣2=1【考点】分母有理化;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A、B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C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对D进行判断.解:A、与不能合并,所以A选项错误;B、原式=3,所以B选项错误;C、原式=2,所以C选项错误;D、原式3﹣2=1,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8.(2分)(2020•海淀区校级一模)把直线y=﹣2x向上平移后得到直线AB,若直线AB 经过点(m,n),且2m+n=8,则直线AB的表达式为( )A.y=﹣2x+4B.y=﹣2x+8C.y=﹣2x﹣4D.y=﹣2x﹣8【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由题意知,直线AB的k是﹣2,又已知直线AB上的一点(m,n),所以用直线的解析式方程y﹣y0=k(x﹣x0)求得解析式即可.解:∵直线AB是直线y=﹣2x平移后得到的,∴直线AB的k是﹣2(直线平移后,其K不变)∴设直线AB的方程为y﹣y0=﹣2(x﹣x0)①把点(m,n)代入①并整理,得y=﹣2x+(2m+n)②∵2m+n=8 ③把③代入②,解得y=﹣2x+8,即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8.故选:B.【点评】本题是关于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它平移后图象的转变的题目,在解题时,紧紧抓住直线平移后,K不变这一性质,再根据题意中的已知条件,来确定用哪种方程来解答.9.(2分)(2010•柳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连接BE,则∠AEB的度数为( )A.10°B.15°C.20°D.12.5°【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到AB=AE,从而可求得∠BAE的度数,则∠AEB的度数就不难求了.解:根据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可知AB=AE,∴∠BAE=90°+60°=150°,∴∠AEB=(180°﹣150°)÷2=15°.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殊性质.10.(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如图,在菱形ABCD中,AB=AC=1,点E、F分别为边AB、BC上的点,且AE=BF,连接CE、AF交于点H,连接DH交AC于点O,则下列结论:①△ABF≌△CAE;②∠FHC=∠B;③△ADO≌△ACH;④S菱形ABCD;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分析】证得△ABC是等边三角形,则可得∠B=∠EAC=60°,由SAS即可证得△ABF≌△CAE,可得∠BAF=∠ACE,EC=AF,由外角性质可得∠FHC=∠B,①②正确;由∠OAD=60°=∠EAC≠∠HAC,③△ADO≌△ACH不正确;求出△ABC的面积AB2,得菱形ABCD的面积,④不正确;即可得出结论.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AB=AC,∴AB=BC=AC,即△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EAC=∠B=60°,同理:△ADC是等边三角形∴∠OAD=60°,在△ABF和△CAE中,,∴△ABF≌△CAE(SAS);∴∠BAF=∠ACE,EC=AF,∵∠FHC=∠ACE+∠FAC=∠BAF+∠FAC=∠BAC=60°,∴∠FHC=∠B,故①正确,②正确;∵∠OAD=60°=∠EAC≠∠HAC,故③△ADO≌△ACH不正确;∵△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1,∴△ABC的面积AB2,∴菱形ABCD的面积=2△ABC的面积,故④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菱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2分)(柳州)计算: .【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原式利用二次根式乘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原式,故【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2.(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38°,则∠C= 38°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由平行四边形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C=38°.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A=38°,∴∠C=38°,故38°.【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13.(2分)(2020春•昆明期末)直线y=2x﹣3与y轴的交点坐标 (0,﹣3)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求出当x=0时,y的值,由此即可得出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解:由题意得:当x=0时,y=2×0﹣3=﹣3,即直线与y轴交点坐标为(0,﹣3),故答案为(0,﹣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比较简单,令x=0即可.14.(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一人以30m/min的速度向北直行,一人以30m/min的速度向东直行,10min后他们相距 300 m.【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根据方位角可知两人所走的方向正好构成了直角.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两人之间的距离.解:设10min后,OA=OB=30×10=300(m),甲乙两人相距AB300(m).答:10min后,甲乙两人相距300m,故30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题意判断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2分)(武汉模拟)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时刻t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当乙车到达B城时,甲车离B城的距离为 60 km.【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由图示知:A,B两城相距300km,甲车从5:00出发,乙车从6:00出发;甲车10:00到达B城,乙车9:00到达B城;计算出乙车的平均速度为:300÷(9﹣6)=100(km/h),当乙车7:30时,乙车离A的距离为:100×1.5=150(km),得到点A(7.5,150)点B(5,0),设甲的函数解析式为:y=kt+b,把点A(7.5,150),B(5,0)代入解析式,求出甲的解析式,当t=9时,y=60×9﹣300=240,所以9点时,甲距离开A的距离为240km,则当乙车到达B城时,甲车离B城的距离为:300﹣240=60km.解:如图,由图示知:A,B两城相距300km,甲车从5:00出发,乙车从6:00出发;甲车10:00到达B城,乙车9:00到达B城;乙车的平均速度为:300÷(9﹣6)=100(km/h),当乙车7:30时,乙车离A的距离为:100×1.5=150(km),∴点A(7.5,150)由图可知点B(5,0)设甲的函数解析式为:y=kt+b,把点A(7.5,150),B(5,0)代入y=kt+b得:,解得:,∴甲的函数解析式为:y=60t﹣300,当t=9时,y=60×9﹣300=240,∴9点时,甲距离开A的距离为240km,∴则当乙车到达B城时,甲车离B城的距离为:300﹣240=60km.故6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甲的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16.(2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D′处,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因为BC为AF边上的高,要求△AFC的面积,求得AF即可,求证△AFD′≌△CFB,得BF=D′F,设D′F=x,则在Rt△AF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x,所以AF=AB﹣BF.解:由于折叠可得:AD′=BC,∠D′=∠B,又∠AFD′=∠CFB,∴△AFD′≌△CFB,∴D′F=BF,设D′F=x,则AF=6﹣x,在Rt△AFD′中,(6﹣x)2=x2+42,解之得:x,∴AF=AB﹣FB=6,∴S△AFC•AF•BC,故.【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正确运用,本题中设D′F=x,根据直角三角形AFD′中运用勾股定理求x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8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计算:(1)(2)(3)【考点】平方差公式;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直接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3)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解:(1)原式=3;(2)原式=(2)2﹣()2=12﹣6=6;(3)原式=23=5.【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18.(8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各进行10次射击,甲的成绩是7,7,8,9,8,9,10,9,9,9.乙的成绩如图所示(单位:环)(1)分别计算甲、乙两人射击成绩的平均数;(2)若要选拔一人参加比赛,应派哪一位?请说明理由.【考点】算术平均数;方差.【分析】(1)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2)计算甲、乙两人的方差、中位数,通过比较得出答案.解:(1)甲8.5(环)8.5(环),乙答:甲、乙两人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5环;(2)[(7﹣8.5)2×2+(8﹣8.5)2×2+(9﹣8.5)2×5+(10﹣8.5)2]=0.85,═[(7﹣8.5)2×3+(8﹣8.5)2×2+(9﹣8.5)2×2+(10﹣8.5)2×3]=1.45,甲的中位数是9环,乙的中位数是8.5环,由于两人的平均数相同,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甲的中位数大于乙的中位数,所以应派甲去参加比赛.【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是正确计算的前提,掌握计算方法是关键.19.(8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如图,一架2.5m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这时AO为2.4m,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0.4m,则梯子底端B也外移0.4m吗?为什么?【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B的长,再根据梯子的长度不变求出OD的长,根据BD=OD﹣OB即可得出结论.解:∵Rt△OAB中,AB=2.5m,AO=2.4m,∴OB0.7m;同理,Rt△OCD中,∵CD=2.5m,OC=2.4﹣0.4=2m,∴OD1.5m,∴BD=OD﹣OB=1.5﹣0.7=0.8(m).答:梯子底端B向外移了0.8米.【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20.(8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已知直线y=kx+b的图象经过点(2,4)和点(﹣2,﹣2).(1)求b的值;(2)求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3)若(x1,y1)、(x2,y2)为直线上两点,且x1<x2,试比较y1、y2的大小.【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从而得到b的值;(2)利用k、b的值得到次函数解析式为yx+1,然后解方程x+1=0即可;(3)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解:(1)根据题意得,解得,即b的值为1;(2)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当y=0时,x+1=0,解得x;(3)∵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x1<x2,∴y1<y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 (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也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21.(8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如图,在▱ABCD中,BE∥DF,且分别交对角线AC于点E,F,连接ED,BF.(1)求证:AE=CF;(2)若AB=9,AC=16,AE=4,BF=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1)首先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CD,AB∥C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E=∠DCF,∠BEC=∠DFA,然后根据AAS定理判定△ABE≌△CDF,即可证明得到AE=CF;(2)通过作辅助线求出△ABC的面积,即可得到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1)证明:∵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AB∥CD,∴∠BAC=∠DCA,又∵BE∥DF,∴∠BEF=∠DFE,∴∠BEA=∠DFC,∴在△ABE和△CDF中,,∴△ABE≌△CDF,∴AE=CF;(2)连接BD交AC于点O,作BH⊥AC交AC于点H,∵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是对角线,∴AO=CO=8,AF=12,∵AB2+BF2=92144,AF2=144,∴AB2+BF2=AF2,∴∠ABF=90°,∴BH,∴S平行四边形ABCD=2S△AB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利用面积法求三角形的高等知识,难度一般.22.(6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已知点A(8,0)及第一象限的动点P(x,y),且x+y=10,设△OPA的面积为S.(1)求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画出函数S的图象,并求其与正比例函数S=2x的图象的交点坐标;(3)当S=12时,求P点坐标.【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1)根据△OAP的面积=OA×y÷2列出函数解析式,及点P(x,y)在第一象限内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根据S=﹣4x+40画出函数图象,并与正比例函数S=2x联立方程组,即可求出交点坐标.(3)将S=12代入(1)求出的解析式中即可.解:(1)依题意有S8×(10﹣x)=﹣4x+40,∵点P(x,y)在第一象限内,∴x>0,y=10﹣x>0,解得:0<x<10,故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S=﹣4x+40 (0<x<10);(2)∵解析式为S=﹣4x+40(0<x<10);∴函数图象经过点(10,0)(0,40)(但不包括这两点的线段).所画图象如下:令,解得:,所以交点坐标为,(3)将S=12代入S=﹣4x+40,得:12=﹣4x+40,解得:x=7,故点P(7,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6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 的中点,DE,BF与对角线AC分别交于点M,N,连接MF,NE.(1)求证:DE∥BF;(2)判断四边形MENF是何特殊的四边形?并对结论给予证明.【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CD,AB=CD;由中点性质可得BE=AEABCD=DF=CF,由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四边形EBFD为平行四边形,可得DE∥BF;(2)由“ASA”可证△AME≌△CNF,可得ME=FN,由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四边形MENF为平行四边形,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E、F分别是AB、CD的中点,∴BE=AEABCD=DF=CF,∵BE∥DF,∴四边形EBFD为平行四边形,∴DE∥BF;(2)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DE∥BF,∴∠CDM=∠CFN.∵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BAC=∠DCA,∠CDM=∠AEM,∴∠AEM=∠CFN,在△AME和△CNF中,,∴△AME≌△CNF(ASA),∴ME=FN,又∵DE∥BF,∴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条件选择适当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24.(8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甲、乙两家商场平时以同样价格出售相同的商品,春节期间两家商场都让利酬宾,其中甲商场所有商品按8折出售,乙商场对一次购物中超过300元后的价格部分打7折.(1)以x(单位:元)表示商品原价,y(单位:元)表示购物金额,分别就两家商场的让利方式写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1)中函数的图象;(3)春节期间如何选择这两家商场去购物更省钱?【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根据两家商场的让利方式分别列式整理即可;(2)利用两点法作出函数图象即可;(3)求出两家商场购物付款相同的x的值,然后根据函数图象作出判断即可.解:(1)甲商场:y=0.8x,乙商场:y=x(0≤x≤300),y=0.7(x﹣300)+300=0.7x+90,即y=0.7x+90(x>300);(2)如图所示;(3)当0.8x=0.7x+90时,x=900,所以,x<900时,甲商场购物更省钱,x=900时,甲、乙两商场购物更花钱相同,x>900时,乙商场购物更省钱.【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图象,读懂题目信息,理解两家商场的让利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乙商场根据商品原价的取值范围分情况讨论.25.(8分)(2020春•番禺区期末)如图,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作∠ACD的平分线交AD于F,过F作直线AC的垂线交AC于P,交CD的延长线于Q,又过P作AD的平行线与直线CF交于点E,连接DE,AE,PD,PB.(1)求AC,DQ的长;(2)四边形DFPE是菱形吗?为什么?(3)探究线段DQ,DP,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探究结论;(4)探究线段PB与AE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证明探究结论.【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再证明△FDQ≌△FPA得到QD=AP,结合CD=CP求出结果;(2)先证明DE∥PF,结合EP∥DF得到四边形DFPE是平行四边形,再由EF⊥DP 得到菱形;(3)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2DG=DP,2GF=EF,再证明QD=DF,最后利用勾股定理证明线段关系;(4)证明△ADE≌BAP,得到AE=BP,∠EAD=∠ABP,延长BP,与AE交于点H,利用∠EAD=∠ABP,得到∠PHA=90°,即可判定关系.解:(1)AC,∵CF平分∠BCD,FD⊥CD,FP⊥AC,∴FD=FP,又∠FDQ=∠FPA,∠DFQ=∠PFA,∴△FDQ≌△FPA(ASA),∴QD=AP,∵点P在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CD=CP=a,∴QD=AP=AC﹣PC=()a;(2)∵FD=FP,CD=CP,∴CF垂直平分DP,即DP⊥CF,∴ED=EP,则∠EDP=∠EPD,∵FD=FP,∴∠FDP=∠FPD,而EP∥DF,∴∠EPD=∠FDP,∴∠FPD=∠EPD,∴∠EDP=∠FPD,∴DE∥PF,而EP∥DF,∴四边形DFPE是平行四边形,∵EF⊥DP,∴四边形DFPE是菱形;(3)DP2+EF2=4QD2,理由是:∵四边形DFPE是菱形,设DP与EF交于点G,∴2DG=DP,2GF=EF,∵∠ACD=45°,FP⊥AC,∴△PC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Q=45°,可得△Q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QD=DF,在△DGF中,DG2+FG2=DF2,∴有(DP)2+(EF)2=QD2,整理得:DP2+EF2=4QD2;(4)∵∠DFQ=45°,DE∥FP,∴∠EDF=45°,又∵DE=DF=DQ=AP=()a,AD=AB,∴△ADE≌BAP(SAS),∴AE=BP,∠EAD=∠ABP,延长BP,与AE交于点H,∵∠HPA=∠PAB+∠PBA=∠PAB+∠DAE,∠PAB+∠DAE+∠HAP=90°,∴∠HPA+∠HAP=90°,∴∠PHA=90°,即BP⊥AE,综上:BP与AE的关系是:垂直且相等.【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知识点较多,解题时应当注意各个小问之间的关系,找到能够利用的结论和条件.。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已知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2和5,那么第三边的边长可能是下列各数中的()A.1B.2C.3D.52.(3分)如图,已知∠ABC=∠BAD,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判定△ABC≌△BAD的是()A.AC=BD B.BC=AD C.∠C=∠D D.∠CAB=∠DBA3.(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2+a2=a4B.a3÷a=a3C.a2•a3=a5D.(a2)4=a64.(3分)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3B.x≠3C.x≠0D.x≠±35.(3分)下列变形从左到右一定正确的是()A.B.C.D.=6.(3分)如图所示,要使一个六边形木架在同一平面内不变形,至少还要再钉上()根木条.A.1B.2C.3D.47.(3分)如图,用尺规作出∠AOB的角平分线OE,在作角平分线过程中,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A.ASA B.SSS C.SAS D.AAS8.(3分)若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外角等于13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是()A.50°B.80°C.65°D.50°或80°9.(3分)如图,AD∥BC,BG,AG分别平分∠ABC与∠BAD,GH⊥AB,GH=5,则AD与BC之间的距离是()A.5B.8C.10D.1510.(3分)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a2+b2+c2﹣ab﹣ac﹣bc=0,则△ABC的形状是()A.等腰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0度,它是边形.12.(3分)若关于x的多项式x2+10x+k(k为常数是完全平方式,则k=.13.(3分)分式与的最简公分母是.14.(3分)若3m=5,3n=8,则32m+n=.15.(3分)点(﹣3,4)与点(a2,b2)关于y轴对称,则(a+b)(a﹣b)=.16.(3分)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AB,点E、F分别为边AC、BC上的动点,当△DEF的周长最小时,∠FDE的度数是.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6分)解方程:.18.(8分)计算:(1)(﹣2x)3﹣3x(x﹣2x2)(2)[(x+2y)2﹣(x﹣2y)(x+2y)]÷4y19.(8分)分解因式:(1)a﹣6ab+9ab2(2)x2(x﹣y)+y2(y﹣x)20.(6分)如图所示,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1=∠2,∠3=∠4,∠BAC=69°,求∠DAC的度数.21.(10分)(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2)如果a2+2a﹣1=0,求代数式的值.22.(8分)如图,P是OC上一点,PD⊥OA于D,PE⊥OB于E.F、G分别是OA、OB上的点,且PF=PG,DF =EG.(1)求证:OC是∠AOB的平分线.(2)若PF∥OB,且PF=8,∠AOB=30°,求PE的长.23.(8分)如图,在△ABC中,AB=AC,∠BAC=90°,点P是直线AC上的动点(不和A、C重合),CD⊥BP 于点D,交直线AB于点Q.(1)当点P在边AC上时,求证:AP=AQ(2)若点P在AC的延长线上时,(1)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画出图形(不写画法,画出示意图);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正确结论.24.(8分)春节前夕,某超市用6000元购进了一批箱装饮料,上市后很快售完,接着又用8800元购进第二批这种箱装饮料.已知第二批所购箱装饮料的进价比第一批每箱多20元,且数量是第一批箱数的倍.(1)求第一批箱装饮料每箱的进价是多少元;(2)若两批箱装饮料按相同的标价出售,为加快销售,商家决定最后的10箱饮料按八折出售,如果两批箱装饮料全部售完利润率不低于36%(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每箱饮料的标价至少多少元?25.(10分)如图所示,点O是线段AC的中点,OB⊥AC,OA=9.(1)如图1,若∠ABO=30°,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1,在(1)的条件下,若点D在射线AC上,点D在点C右侧,且△BDQ是等边三角形,QC的延长线交直线OB于点P,求PC的长度;(3)如图2,在(1)的条件下,若点M在线段BC上,△OMN是等边三角形,且点M沿着线段BC从点B运动到点C,点N随之运动,求点N的运动路径的长度.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解答】解:设第三边的长度为x,由题意得:5﹣2<x<5+2,即:3<x<7,只有D选项在范围内.故选:D.2.【解答】解:A、当添加AC=BD时,且∠ABC=∠BAD,AB=BA,由“SSA”不能证得△ABC≌△BAD,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当添加BC=AD时,且∠ABC=∠BAD,AB=BA,由“SAS”能证得△ABC≌△BA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当添加∠C=∠D时,且∠ABC=∠BAD,AB=BA,由“AAS”能证得△ABC≌△BA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当添加∠CAB=∠DBA时,且∠ABC=∠BAD,AB=BA,由“ASA”能证得△ABC≌△BA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解答】解:A、a2+a2=2a2,故A错误;B、a3÷a=a2,故B错误;C、a2•a3=a5,故C正确;D、(a2)3=a8,故D错误.故选:C.4.【解答】解:由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A.5.【解答】解:A、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故A错误;B、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错误;C、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故C错误;D、分子分母都除以x,分式的值不变,故D正确;故选:D.6.【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要使六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再钉上3根木条;故选:C.7.【解答】解:在△OCE和△ODE中,,∴△OCE≌△ODE(SSS).故选:B.8.【解答】解:①当130°外角是底角的外角时,底角为:180°﹣130°=50°,∴顶角度数是180°﹣50°﹣50°=80°,②当130°外角是顶角的外角时,顶角为:180°﹣130°=50°,∴顶角为50°或80°.故选:D.9.【解答】解:作GE⊥AD于E,EG的延长线交BC于F,如图,∵AD∥BC,GE⊥AD,∴EF⊥BC,∵BG,AG分别平分∠ABC与∠BAD,∴GE=GH=5,GF=GH=5,∴EF=5+5=10,即AD与BC之间的距离为10.故选:C.10.【解答】解:已知等式整理得:2a2+2b2+2c2﹣2ab﹣2ac﹣2bc=0,即(a2﹣2ab+b2)+(a2﹣2ac+c2)+(b2﹣2bc+c2)=0,变形得:(a﹣b)2+(a﹣c)2+(b﹣c)2=0,∴a=b=c,则△ABC为等边三角形,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解答】解: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1800°,解得:n=12,则这个正多边形是12.故答案为:12.12.【解答】解:∵关于x的多项式x2+10x+k是完全平方式,∴x2+10x+k=x2+2•x•5+52,∴k=52=25,故答案为:25.13.【解答】解:分式与的最简公分母是6a3b4c,故答案为:6a3b4c.14.【解答】解:∵3m=5,3n=8,∴32m+n=(3m)2×3n=52×8=200.故答案为:200.15.【解答】解:∵点(﹣3,4)与点(a2,b2)关于y轴对称,∴a2=3,b2=4,解得a=±,b=±2.∴(a+b)(a﹣b)=(+2)(﹣2)=3﹣4=﹣1;或(a+b)(a﹣b)=(﹣2)(+2)=3﹣4=﹣1;或(a+b)(a﹣b)=(﹣+2)(﹣﹣2)=3﹣4=﹣1;或(a+b)(a﹣b)=(﹣﹣2)(﹣+2)=3﹣4=﹣1.故答案为:﹣1.16.【解答】解:作D关于AC的对称点G,D关于BC的对称点H,连接GH交AC于E交BC于F,则此时,△DEF的周长最小,∵∠A=∠B=60°,DG⊥AC,DH⊥BC,∴∠ADG=∠BDH=30°,∴∠GDH=120°,∴∠H+∠G=60°,∵EG=ED,DF=HF,∴∠G=∠GDE,∠H=∠HDF,∴∠HDF+∠GDE=60°,∴∠FDE=60°,故答案为:60°.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答】解:去分母得:3(x﹣1)=x(x+1)﹣(x+1)(x﹣1),解得:x=2,检验:当x=2时,(x+1)(x﹣1)≠0,∴原分式方程的解是x=2.18.【解答】解:(1)(﹣2x)3﹣3x(x﹣2x2)=﹣8x3﹣3x2+6x3=﹣2x3﹣3x2;(2)[(x+2y)2﹣(x﹣2y)(x+2y)]÷4y=(x2+4y2+4xy﹣x2+4y2)÷4y=(8y2+4xy)÷4y=x+2y.19.【解答】解:(1)原式=a(1﹣6b+9b2)=a(1﹣3b)2;(2)原式=x2(x﹣y)﹣y2(x﹣y)=(x﹣y)2(x+y).20.【解答】解:∵∠1=∠2,∠3=∠4,而∠3=∠1+∠2,∴∠3=∠4=∠1+∠2=2∠1,在△ADC中,∠DAC+∠3+∠4=180°,∴∠DAC+4∠1=180°,∵∠BAC=∠1+∠DAC=69°,∴∠1+180°﹣4∠1=69°,解得∠1=37°,∴∠DAC=69°﹣37°=32°.21.【解答】解:(1)原式=•=•=,当x=﹣3时,原式=﹣2;(2)∵a2+2a﹣1=0,∴a2+2a=1,则原式=•=•=a2+2a=1.22.【解答】解:(1)证明:在Rt△PFD和Rt△PGE中,,∴Rt△PFD≌Rt△PGE(HL),∴PD=PE,∵P是OC上一点,PD⊥OA,PE⊥OB,∴OC是∠AOB的平分线.(2)∵PF∥OB,∠AOB=30°,∴∠PFD=∠AOB=30°,在Rt△PDF中,.23.【解答】解:(1)∵CD⊥BP∴∠BAC=∠BDQ=90°∴∠Q+∠QBD=90°,∠Q+∠ACQ=90°,∴∠QBD=∠ACQ,且AB=AC,∠BAC=∠QAC=90°,∴△ABP≌△ACQ(ASA)∴AP=AQ;(2)成立理由如下:如图,∵CD⊥BP∴∠BAC=∠BDQ=90°∴∠Q+∠QBD=90°,∠Q+∠ACQ=90°,∴∠QBD=∠ACQ,且AB=AC,∠BAC=∠QAC=90°,∴△ABP≌△ACQ(ASA)∴AP=AQ;24.【解答】解:(1)该第一批箱装饮料每箱的进价是x元,则第二批购进(x+20)元,根据题意,得解得:x=200(2)设每箱饮料的标价为y元,根据题意,得(30+40﹣10)y+0.8×10y≥(1+36%)(6000+8800)解得:y≥296答:至少标价296元.25.【解答】解:(1)∵∠ABO=30°,OB⊥AC,∴∠BAO=60°,∵O是线段AC中点,OB⊥AC,∴BA=BC,又∠BAO=60°,∴△ABC是等边三角形;(2)∵△ABC和△BDQ为等边三角形,∴BA=BC,BD=BQ,∠BAC=60°,∠DBQ=60°,∴∠ABD=∠CBQ,在△BAD和△BCQ中,,∴△BAD≌△BCQ(SAS)∴∠BCQ=∠BAD=60°,∵∠BCA=60°,∴∠OCP=60°,∵∠POC=90°,∴∠OPC=30°,∴PC=2OC=18;(3)取BC的中点H,连接OH,连接CN,则OH=BC=BH=CH,∴△HOC为等边三角形,∴∠HOC=∠OHC=60°,OH=OC,当M在BH上时,∠MON=60°,∠HOC=60°,∴∠MOH=∠NOC,在△OMH和△ONC中,,∴△OMH≌△ONC(SAS),∴∠OCN=∠OHM=120°,当点M与点B重合时,在△OBC和△N′BC中,,∴△OBC≌△N′BC(SAS)∴∠BCN′=∠BCO=60°,∴∠OCN′=120°,即C、N、N′在同一条直线上,∴CN′=OC=9,∴点N从起点到C作直线运动路径为9,当M在HC上时,△OCN为等边三角形,∴CN=OC=9,∴点N从C到终点作直线运动路径长为9综上所述,N的路径长度为:9+9=18.。

八年级数学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含答案)

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初二数学 2020.1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第1-10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在国庆7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使用了大量的电子显示屏,0.0009m 微间距显示屏就是其中之一.数字0.000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4910-⨯B. 3910-⨯C. 30.910-⨯D. 40.910-⨯ 2. 下列等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 .()m a b ma mb +=+B .23313(1)1x x x x -+=-+ C .()()23212x x x x ++=++ D .22(2)+4+4a a a +=3.如图是3×3的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2个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现在要从编号为①‒④的小方格中选出1个也涂成黑色,使黑色部分依然是轴对称图形,不能选择的是A.①B.②C.③D.④4. 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2133a aa -⋅= B.236()ab ab = C.22(2)4x x -=- D.824623x x x ÷=5. 对于任意的实数x ,总有意义的分式是A.152--x x B.231x x -+ C.x x 812+ D.21x -6.如图,△ABC 中,∠A =40°,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连接BE ,则∠BEC 的大小为A.40°B.50°C.80°D.100°7.若分式2213x x -+的值为正数,则x 需满足的条件是 A. x 为任意实数 B. 12x < C. 12x >D. 12x >- 8. 已知△ABC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如图摆放,它们的一组对应直角边分别在AB ,AC 上,且这组对应边所对的顶点重合于点M ,点M 一定在A.∠A 的平分线上B.AC 边的高上C.BC 边的垂直平分线上D.AB 边的中线上9.如图,已知∠MON 及其边上一点A .以点A 为圆心,AO 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M ,ON于点B 和C .再以点C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恰好经过点B .错误的结论是 A. AOC ABC S S =△△ B. ∠OCB =90° C. ∠MON =30° D. OC =2BC10. 已知OP 平分∠AOB ,点Q 在OP 上,点M 在OA 上,且点Q ,M 均不与点O 重合.在OB 上确定点N ,使QN =QM ,则满足条件的点N 的个数为A.1 个B.2个C.1或2个D.无数个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11. 因式分解:39a a -= _ . 12. 已知 -2是关于x 的分式方程23x kx x -=+的根,则实数k 的值为________ . 13. 如图,BE 与CD 交于点A ,且∠C =∠D .添加一个条件: ,使得△ABC ≌△AED .BA CM第8题图 第9题图14. 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顶点A ,C 重合,折痕为EF .若∠BAE =28°,则∠AEF 的大小为 °.15. 如图,等边△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且AD =4,E ,P 分别是AC ,AD 上的动点,则C P +EP 的最小值等于 .16. 我国古代数学曾有许多重要的成就,其中“杨辉三角” (如图)就是一例. 这个三角形给出了()na b +(n =1,2,3,4,5,6)的展开式(按a 的次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系数规律.例如,第三行的三个数1,2,1,恰好对应()2222a b a ab b +=++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第五行的五个数1,4,6,4,1,恰好对应着()4432234464a b a a b a b ab b +=++++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1)()5a b +展开式中4a b 的系数为 ;(2)()7a b +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2题,每小题5分,第23-26题,每小题6分,第27-28题,每小题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 计算:3+23x x x +-. 18.下面是小明设计的“已知两线段及一角作三角形”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线段m ,n 及∠O .求作:△ABC ,使得线段m ,n 及∠O 分别是它的两边和一角. 作法:如图,① 以点O 为圆心,m 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 的两边于点M ,N ; ② 画一条射线AP ,以点A 为圆心,m 长为半径画弧,交AP 于点B ; ③ 以点B 为圆心,MN 长为半径画弧,与第②步中所画的弧相交于点D ; ④ 画射线AD ;⑤ 以点A 为圆心,n 长为半径画弧,交AD 于点C ; ⑥ 连接BC ,则△ABC 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请回答:(1)步骤③得到两条线段相等,即 = ; (2)∠A =∠O 的作图依据是 ; (3)小红说小明的作图不全面,原因是 .19.计算:()201π533-⎛⎫- ⎪⎝⎭.20.如图,在△ABC 和△ADE 中,∠BAC =∠DAE ,AD =AE .连接BD ,CE,∠ABD =∠ACE . 求证:AB =AC .21. 计算:2()()()4()2m n m n m n m m n m ⎡⎤+-+---÷⎣⎦.B22. 解方程:2151=24xx x +--- . 23.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B =90°,∠A =30°,AC =4,点E 在AC 上,AE =3.将三角形纸片按图1方式折叠,使点A 的对应点A '落在AB 的延长线上,折痕为ED ,A E '交BC 于点F .(1)求∠CFE 的度数;(2)如图2,,继续将纸片沿BF 折叠,点A '的对应点为A '',A F ''交DE 于点G .求线段DG 的长.图1 图224. 如图,△ABC .(1)尺规作图:过点C 作AB 的垂线交AB 于点O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分别以直线AB ,OC 为x 轴,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B ,C 均在正半轴上.若AB=7.5,OC =4.5,∠A =45°,写出点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D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求△ACD 的面积.25. 先化简,再求值:22214()2442a a a a a a a a ----÷++++,其中a 是满足|3|3a a -=-的最大整数.26. 列方程,解应用题: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19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与首届相比,第二届进博会的展览面积更大,企业展设置科技生活、汽车、装备等七个展区,展览面积由的270 000平方米增加到330 000平方米.参展企业比首届多了约300家,参展企业平均展览面积增加了12.8%,求首届进博会企业平均展览面积. (1) 在解应用题时,我们常借助表格、线段图等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A'F E C A GA'F E C设首届进博会企业平均展览面积为x 平方米,把下表补充完整: 届别总面积(平方米)企业平均展览面积(平方米)首 届 270 000x第二届 330 000(2)根据以上分析,列出方程(不解..方程).27. 在ABC 中,AB >BC ,直线l 垂直平分AC .(1)如图1,作∠ABC 的平分线交直线l 于点D ,连接AD ,CD . ①补全图形;②判断∠BAD 和∠BCD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 如图2,直线l 与ABC 的外角∠ABE 的平分线交于点D ,连接AD ,CD . 求证:∠BAD =∠BCD .28.对于△ABC 及其边上的点P ,给出如下定义:如果点1M ,2M ,3M ,……,n M 都在 △ABC 的边上,且 123n PM PM PM PM ====L L ,那么称点1M ,2M ,3M ,……,n M 为△ABC 关于点P 的等距点,线段1PM ,2PM ,3PM ,……,n PM 为△ABC 关于点P 的等距线段.(1)如图1,△ABC 中,∠A <90°,AB =AC ,点P 是BC 的中点.①点B ,C △ABC 关于点P 的等距点,线段P A ,PB △ABC 关于点P 的等距线段;(填“是”或“不是”)②△ABC 关于点P 的两个等距点1M ,2M 分别在边AB ,AC 上,当相应的等距线段最短时,在图1中画出线段1PM ,2PM ;(2)△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P 在BC 上,点C ,D 是△ABC 关于点P 的等距lE D A C B lA B 图1 图2点,且PC =1,求线段DC 的长;(3)如图2,在Rt △ABC 中,∠C =90°,∠B =30°.点P 在BC 上,△ABC 关于点P 的等距点恰好有四个,且其中一个是点C . 若BC a =,直接写出PC 长的取值范围.(用含a 的式子表示)图1 图2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初二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0.1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ACDABCCADC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1.()()33a a a +- 12. 2 13.答案不唯一,但必须是一组对应边,如:AC =AD 14. 59 15. 4 16. 5 ;128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2题,每小题5分,第23-26题,每小题6分,第27-28题,每小题7分)17. 解: 原式()()()()332=223x x x x x -+++-L L L L 分()()2336423x x x x x -++=+-L L L L 分 ()()26523x x x +=+-L L L L 分 18.(1)BD ,MN ;……………………1分(2)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分 (3)小明没有对已知中的边和角的位置关系分类讨论. ……………………5分19.解:()-201π53⎛⎫- ⎪⎝⎭94=-+……………………4分=……………………5分20.证明:∵∠BAC =∠DAE,∴∠BAC -∠CAD =∠DAE -∠CAD.即∠BAD =∠CAE. ……………………2分 在△BAD 和△CAE 中,,BAD CAE ABD ACE AD AE ∠∠∠∠⎧⎪⎨⎪⎩=,=,=∴△BAD ≌△CAE (AAS ). …………………… 4分 ∴ AB =AC. …………………… 5分2222222()()()4()2(243454)2m (22)2m n m n m n m m n mm n m mn n m mn m mn m m n ⎡⎤+-+---÷⎣⎦=-+-+-+÷=-+⋯⋯⋯⋯⋯⋯⋯⋯⋯⋯⋯⋯⋯⋯⋯⋯⋯÷=-+⋯⋯⋯⋯⋯⋯⋯21.解:分分分B()()()222124532453112343x x x x x x x x ⋯⋯⋯⋯⋯⋯⋯⋯⋯⋯⋯⋯⋯⋯⋯++--=++-+==-=-⋯⋯⋯⋯⋯⋯⋯⋯⋯22.解:分分分经检验:13x =-是原方程的解. ∴13x =-.……………………5分23.解:(1)∵∠A =30°,∴∠A '=30°. ……………………1分 ∵∠A BF '=90°, ∴∠A FB '=60°. ……………………2分∵∠CFE =∠A FB ',∴∠CFE =60°. ……………………3分(2)∵点A 与点A '关于直线DE 对称,∴DE ⊥AA '.∵∠A =30°,AE =3, ∴1322DE AE == . ……………………4分 由(1)知,∠CFE =60°,∠C =60°,∴△CFE 是等边三角形.∴EF =CE =AC -AE =1. ……………………5分 同理,△EFG 也是等边三角形, ∴12DG DE EG =-=DG =DE -EG =.……………………6分 24.解:(1)……………………………………………………………………………………2分GA''DA'FECAB图2A'FECA图1(2)D (-3,0); ……………………4分 (3)13927==2228ACD S ⨯⨯△.……………………6分22222221225.[](2)(2)44(1)2[](2)(2)442(2124)423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解:原式分分分分∵a 是满足|3|3a a -=-的最大整数, ∴30a -≥. ∴3a ≤.∴=3a . ……………………5分 ∴1=15原式.……………………6分……………………………………………………………………………………4分(2)270 000330000+300=(1+12.8%)x x.……………………6分 27. 解:(1)①补全图形;……………………1分② 结论:∠BAD +∠BCD =180°. ……………………2分证明:过点D 作DE ⊥AB 于E ,作DF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F , 则∠AED =∠CFD =90°.∵BD 平分∠ABC ,∴DE =DF . ∵直线l 垂直平分AC ,∴DA =DC. ……………………3分在Rt ADE 和Rt CDF 中, DA DC DE DF =⎧⎨=⎩,,∴Rt ADE ≌Rt CDF . ∴∠BAD =∠FCD.∵∠FCD +∠BCD =180°,∴Rt ADN ≌Rt CDM.∴∠BAD =∠BCD. ……………………7分28.解:(1)①是,不是;……………………2分②……………………3分(2)如图,DC =2,或DC =1; ……………………5分B(3)32a a PC <<.……………………7分。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16.(2 分)(2009•上海)在 Rt△ABC 中,∠BAC=90°,AB=3,M 为边长 BC 上的点, 连接 AM,如图,如果将△ABM 沿直线 AM 翻折后,点 B 恰好落在边 AC 的中点处,那 么点 M 到 AC 的距离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9 小题,满分 68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6 分)(海淀区一模)如图,在△ABC 中,D,E 是 BC 边上两点,
2019-2020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分)(2019 秋•番禺区期末)点 M(1,﹣2)关于 y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
A.(﹣1,2)
内角的和.
4.(2 分)(苏州)下列四个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是( )
A.
B.
C.
D.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A.5cm
B.6cm
C.7cm
D.8cm
二.填空题(共 6 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
11.(2 分)(2002•宁德)计算:(xy2)2= .
12.(2 分)(成都)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 5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 .
13.(2 分)(雁江区模拟)分解因式:b3﹣6b2+9b= .
10.(2 分)(2019 秋•番禺区期末)如图,在△ABC 中,∠C=90°,AC=BC,AD 是

校2019-2020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学月考试试题理(含解析)

校2019-2020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学月考试试题理(含解析)

校2019-2020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学月考试试题理(含解析)一、选择题:1.已知命题:,则是()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写出结果即可.【详解】解: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的否定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关系的应用,基本知识的考查.2.若双曲线方程为,则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先确定双曲线的焦点所在坐标轴,再确定双曲线的实轴长和虚轴长,最后确定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详解】解:因为双曲线方程为,焦点在轴上,,所以渐近线方程为,整理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方程,双曲线的几何意义,特别是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先定位,再定量的解题思想.3.是虚数单位,则()A. B. 2 C. D. 3【答案】A【解析】【分析】先将化成的形式,再由求出模.【详解】解: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除法运算和复数求模,是基础题.4.已知函数,则()A. 2B.C.D. 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导数的定义,以及导数的计算,即可求得结果.【详解】根据题意,对函数,有,又由,则,则有.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导数的定义,以及导数的计算,属综合基础题.5.6个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2人,乙组4人,则不同的分组种数为()A. 10种B. 15种C. 30种D. 225种【答案】B【解析】【分析】从6个人中选出2人为甲组,则剩下的人即为乙组,这是组合问题.【详解】解: 从6个人中选出2人:(种)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组合知识的实际应用,解题的突破口是对组合数计算公式的应用.6.设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则( )A. B. C. D.【答案】B【解析】∵,∴,∴,∵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解得.选B.7.把5件不同产品摆成一排.若产品与产品不相邻,则不同的摆法有()种A. 12B. 24C. 36D. 72【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间接法求出5件不同的产品排成一排及产品与产品相邻的情况,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5件不同的产品排成一排共有,产品与产品相邻,把和看做一个元素,使得它与另外3个元素排列,再者和之间还有一个排列,共有,所以产品与产品不相邻,不同的摆法有120-48=7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考查不相邻问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题目,这种题目一般有限制条件,首先排列有限制条件的元素.8.已知函数,若是的导函数,则函数的图象大致是()A. B.C. D.【答案】A【解析】【分析】先求导数,再利用二次求导研究导函数零点以及对应区间导函数符号,即可判断选择.【详解】因此当时,;当时,;当时,;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以及零点,考查基本分析判断能力,属中档题.9.在航天员进行的一项太空实验中,要先后实施6个程序,其中程序只能出现在第一步或最后一步,程序和在实施时必须相邻,则在该实验中程序顺序的编排方法共有()A. 144种B. 96种C. 48种D. 34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将B,C捆绑在一起作为整体,共有两种,又∵A只能出现在第一步或者最后一步,故总的编排方法为种,故选B.考点:1.计数原理;2.排列组合.【思路点睛】对于某些元素要求相邻排列的问题,先将相邻元素捆绑成整体并看作一个元素(同时对相邻元素内部进行自排),再与其它元素进行排列;对于某几个元素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先将其他元素排好,再将不相邻的元素在已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端的空隙之间插入即可(注意有时候两端的空隙的插法是不符合题意的)10.若函数在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在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 则在上有实数解,即即在上有实数解,从而根据函数值域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解:因为,在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则在上有实数解,即在上有实数解,当时,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不等式,利用参数分离法进行求解即可.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等价转化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综合性较强,属于较难题型.11.设为椭圆上一点,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为椭圆的右焦点,且.若,则该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设左焦点为,连接,根据几何关系得出四边形为矩形,由椭圆的定义以及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得出,从而得到,最后由正弦函数的性质得出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详解】设左焦点为,连接由平面几何知识可知,四边形为矩形根据椭圆定义可得,设,则,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椭圆离心率的范围,涉及了正弦函数性质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2.已知函数,若,使得,则的取值范围是()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即在上有根,即,分离参数,构造函数,结合导数求出函数的单调性,作出其图像即可求解.【详解】由得设,则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所以,即,所以在上单调递增.由题意若,则与条件不符,所以不成立.若,则与条件不符,所以不成立.所以有,即在上有零点,即,整理得,即直线与有交点,又由,,令,解得,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又,当时,且.分别画出与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当,即时,与有交点,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函数有零点求参数问题,考查分离参数,构造函数,属于难题.二、填空题13.______.【答案】6.【解析】【分析】只需求出被积函数的原函数,然后根据微积分基本定理,即可求出定积分的值.【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定积分的计算,求解的关键是掌握微积分基本定理及相关函数的导数.14.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点是坐标原点,若,则的面积为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求出的坐标,再计算的面积.【详解】解:抛物线的准线,,点到准线的距离为,,则,代入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定义与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等知识,属于中档题.15.将甲、乙、丙、丁四名学生分到两个不同的班,每个班至少分到一名学生,且甲、乙两名学生不能分到同一个班,则不同的分法种数为________.(用数字作答)【答案】8【解析】【分析】先把甲乙两名同学分到两个班,再将剩余两名同学都分给一个班或者每个班分配一人即可.【详解】先把甲乙两名同学分到两个班,共有种分配方式;再将剩余两名同学都分给一个班或者每个班分配一人,共有;故所有的分法有种.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简单排列和组合问题,属基础题.16.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1, ,则不等式(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解集为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构造函数,根据,利用导数研究的单调性,结合原函数的性质和函数值,利用单调性转化不等式,从而可得结果.【详解】设,则,,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又,,即不等式的解集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抽象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函数的求导法则,属于难题.求解这类问题一定要耐心读题、读懂题,通过对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类比、联想、抽象、概括,准确构造出符合题意的函数是解题的关键;解这类不等式的关键点也是难点就是构造合适的函数,构造函数时往往从两方面着手:①根据导函数的“形状”变换不等式“形状”;②若是选择题,可根据选项的共性归纳构造恰当的函数.三、解答题17.已知,,.(1)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为真命题,“”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 m≥4.(2) [-3,-2)∪(4,7]【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解不等式化简命题p,将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转化为[-2,4]是[2﹣m,2+m]的真子集,列出不等式组,求出m的范围.(2)将复合命题的真假转化为构成其简单命题的真假,分类讨论,列出不等式组,求出x的范围试题解析:(1)记命题p的解集为A=[-2,4],命题q的解集为B=[2-m,2+m],∵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解得:.(2)∵“”为真命题,“”为假命题,∴命题p与q一真一假,①若p真q假,则,无解,②若p假q真,则,解得:.综上得:.18.已知函数.(Ⅰ)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Ⅱ)直线为曲线的切线,且经过原点,求直线的方程及切点坐标.【答案】(1) (2) 切线方程为,切点为【解析】【分析】(I)先求得函数在处的导数,利用点斜式写出切线方程.(II)设出切点的坐标,利用导数求得切线的斜率,写出切线的方程,将原点坐标代入切线方程求得切点的坐标以及切线方程.【详解】(Ⅰ),所以,即(Ⅱ)设切点为,则所以切线方程为因为切线过原点,所以,所以,解得,所以,故所求切线方程为,又因为,切点为【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求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程,考查已知切线过某点来求切线方程的方法,属于中档题.19.已知函数.(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答案】(1)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和单调递减区间为:;(2),【解析】【分析】(1)先对函数求导,再根据和求出单调区间.(2)根据函数在处取得极值,解得,再对再对函数求导,令导等于,求出极值点,再根据在上变化时,和的变化列表,由表格可知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详解】解:(1)∵,∴∴,令解得或令解得从而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和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2)∵在处取得极值,∴,即, 解得,∴.∵∴由,解得或,当在上变化时,和的变化如下:1极大值极小值单调递增∴由表格可知当时,函数取得最小值,当时,函数取得极大值同时也是最大值,故,.【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求函数的最值问题,是基础题.20.椭圆:的离心率,,为坐标原点.(1)求椭圆的方程;(2)设过定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且(其中为坐标原点),求直线的方程.【答案】(1);(2).【解析】【分析】(1)由椭圆的离心率公式,的关系,即可得出椭圆的方程;(2)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不满足题意,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出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得出,,结合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得出斜率,即可得出直线的方程.【详解】(1)由椭圆的离心率,即而则,从而椭圆方程为(2)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即:不符合题意;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不妨设直线:,,联立,消去,整理得:∴,由得:或又∴又则,即从而故直线的方程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椭圆的方程以及椭圆中的定直线问题,属于中档题.21.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设函数,若函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见解析;(2)【解析】【分析】(1)对求导,得到,分别讨论和情况下的正负,从而得到函数的单调性. (2)由条件可得,分析的单调性,得到的最小值,令可求得的范围.【详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且若时则,从而函数在上单调递增若时令,解得,令,解得,从而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2)由(1)知,所以则若时则,从而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于是在上至多只有一个零点与题意不符从而(舍去)若时令,解得,令,解得,从而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则由函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解得当时,,从而函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综上所述:【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考查已知零点个数求参,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也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2.已知函数(1)当时,取得极值,求的值并判断是极大值点还是极小值点;(2)当函数有两个极值点且时,总有成立,求的取值范围.【答案】(Ⅰ),为极大值点(Ⅱ).【解析】【分析】(Ⅰ)求出函数的导数,求出a的值,得到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出函数的极值点即可;(Ⅱ)求出函数极值点,问题转化为[2lnx1]>0,根据0<x1<1时,0.1<x1<2时,0.即h(x)=2lnx(0<x<2),通过讨论t的范围求出函数的单调性,从而确定t的范围即可.【详解】(Ⅰ),,则从而,所以时,,为增函数;时,,为减函数,所以为极大值点.(Ⅱ)函数的定义域为,有两个极值点,,则在上有两个不等的正实根,所以,由可得从而问题转化为在,且时成立.即证成立.即证即证亦即证. ①令则1)当时,,则在上为增函数且,①式在上不成立.2)当时,若,即时,,所以在上为减函数且,、在区间及上同号,故①式成立.若,即时,对称轴,令,则时,,不合题意.综上可知:满足题意.【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等价转化方法、分类讨论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难题.校2019-2020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学月考试试题理(含解析)一、选择题:1.已知命题:,则是()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写出结果即可.【详解】解: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的否定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关系的应用,基本知识的考查.2.若双曲线方程为,则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先确定双曲线的焦点所在坐标轴,再确定双曲线的实轴长和虚轴长,最后确定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详解】解:因为双曲线方程为,焦点在轴上,,所以渐近线方程为,整理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方程,双曲线的几何意义,特别是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先定位,再定量的解题思想.3.是虚数单位,则()A. B. 2 C. D. 3【答案】A【解析】【分析】先将化成的形式,再由求出模.【详解】解: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除法运算和复数求模,是基础题.4.已知函数,则()A. 2B.C.D. 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导数的定义,以及导数的计算,即可求得结果.【详解】根据题意,对函数,有,又由,则,则有.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导数的定义,以及导数的计算,属综合基础题.5.6个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2人,乙组4人,则不同的分组种数为()A. 10种B. 15种C. 30种D. 225种【答案】B【解析】【分析】从6个人中选出2人为甲组,则剩下的人即为乙组,这是组合问题.【详解】解: 从6个人中选出2人:(种)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组合知识的实际应用,解题的突破口是对组合数计算公式的应用.6.设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则( )A. B. C. D.【答案】B【解析】∵,∴,∴,∵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解得.选B.7.把5件不同产品摆成一排.若产品与产品不相邻,则不同的摆法有()种A. 12B. 24C. 36D. 72【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间接法求出5件不同的产品排成一排及产品与产品相邻的情况,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5件不同的产品排成一排共有,产品与产品相邻,把和看做一个元素,使得它与另外3个元素排列,再者和之间还有一个排列,共有,所以产品与产品不相邻,不同的摆法有120-48=7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考查不相邻问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题目,这种题目一般有限制条件,首先排列有限制条件的元素.8.已知函数,若是的导函数,则函数的图象大致是()A. B.C. D.【答案】A【解析】【分析】先求导数,再利用二次求导研究导函数零点以及对应区间导函数符号,即可判断选择.【详解】因此当时,;当时,;当时,;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以及零点,考查基本分析判断能力,属中档题. 9.在航天员进行的一项太空实验中,要先后实施6个程序,其中程序只能出现在第一步或最后一步,程序和在实施时必须相邻,则在该实验中程序顺序的编排方法共有()A. 144种B. 96种C. 48种D. 34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将B,C捆绑在一起作为整体,共有两种,又∵A只能出现在第一步或者最后一步,故总的编排方法为种,故选B.考点:1.计数原理;2.排列组合.【思路点睛】对于某些元素要求相邻排列的问题,先将相邻元素捆绑成整体并看作一个元素(同时对相邻元素内部进行自排),再与其它元素进行排列;对于某几个元素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先将其他元素排好,再将不相邻的元素在已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端的空隙之间插入即可(注意有时候两端的空隙的插法是不符合题意的)10.若函数在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在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 则在上有实数解,即即在上有实数解,从而根据函数值域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解:因为,在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则在上有实数解,即在上有实数解,当时,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不等式,利用参数分离法进行求解即可.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等价转化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综合性较强,属于较难题型.11.设为椭圆上一点,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为椭圆的右焦点,且.若,则该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设左焦点为,连接,根据几何关系得出四边形为矩形,由椭圆的定义以及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得出,从而得到,最后由正弦函数的性质得出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详解】设左焦点为,连接由平面几何知识可知,四边形为矩形根据椭圆定义可得,设,则,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椭圆离心率的范围,涉及了正弦函数性质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2.已知函数,若,使得,则的取值范围是()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即在上有根,即,分离参数,构造函数,结合导数求出函数的单调性,作出其图像即可求解.【详解】由得设,则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所以,即,所以在上单调递增.由题意若,则与条件不符,所以不成立.若,则与条件不符,所以不成立.所以有,即在上有零点,即,整理得,即直线与有交点,又由,,令,解得,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又,当时,且.分别画出与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当,即时,与有交点,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函数有零点求参数问题,考查分离参数,构造函数,属于难题.二、填空题13.______.【答案】6.【解析】【分析】只需求出被积函数的原函数,然后根据微积分基本定理,即可求出定积分的值.【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定积分的计算,求解的关键是掌握微积分基本定理及相关函数的导数.14.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点是坐标原点,若,则的面积为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求出的坐标,再计算的面积.【详解】解:抛物线的准线,,点到准线的距离为,,则,代入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定义与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等知识,属于中档题.15.将甲、乙、丙、丁四名学生分到两个不同的班,每个班至少分到一名学生,且甲、乙两名学生不能分到同一个班,则不同的分法种数为________.(用数字作答)【答案】8【解析】【分析】先把甲乙两名同学分到两个班,再将剩余两名同学都分给一个班或者每个班分配一人即可.【详解】先把甲乙两名同学分到两个班,共有种分配方式;再将剩余两名同学都分给一个班或者每个班分配一人,共有;故所有的分法有种.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简单排列和组合问题,属基础题.16.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1, ,则不等式(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解集为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构造函数,根据,利用导数研究的单调性,结合原函数的性质和函数值,利用单调性转化不等式,从而可得结果.【详解】设,则,,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又,,即不等式的解集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抽象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函数的求导法则,属于难题.求解这类问题一定要耐心读题、读懂题,通过对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类比、联想、抽象、概括,准确构造出符合题意的函数是解题的关键;解这类不等式的关键点也是难点就是构造合适的函数,构造函数时往往从两方面着手:①根据导函数的“形状”变换不等式“形状”;②若是选择题,可根据选项的共性归纳构造恰当的函数.三、解答题17.已知,,.(1)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为真命题,“”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 m≥4.(2) [-3,-2)∪(4,7]【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解不等式化简命题p,将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转化为[-2,4]是[2﹣m,2+m]的真子集,列出不等式组,求出m的范围.(2)将复合命题的真假转化为构成其简单命题的真假,分类讨论,列出不等式组,求出x的范围试题解析:(1)记命题p的解集为A=[-2,4],命题q的解集为B=[2-m,2+m],∵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解得:.(2)∵“”为真命题,“”为假命题,∴命题p与q一真一假,①若p真q假,则,无解,②若p假q真,则,解得:.综上得:.18.已知函数.(Ⅰ)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Ⅱ)直线为曲线的切线,且经过原点,求直线的方程及切点坐标.【答案】(1) (2) 切线方程为,切点为【解析】【分析】(I)先求得函数在处的导数,利用点斜式写出切线方程.(II)设出切点的坐标,利用导数求得切线的斜率,写出切线的方程,将原点坐标代入切线方程求得切点的坐标以及切线方程.【详解】(Ⅰ),所以,即(Ⅱ)设切点为,则所以切线方程为因为切线过原点,所以,所以,解得,所以,故所求切线方程为,又因为,切点为【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求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程,考查已知切线过某点来求切线方程的方法,属于中档题.19.已知函数.(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答案】(1)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和单调递减区间为:;(2),【解析】【分析】(1)先对函数求导,再根据和求出单调区间.(2)根据函数在处取得极值,解得,再对再对函数求导,令导等于,求出极值点,再根据在上变化时,和的变化列表,由表格可知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详解】解:(1)∵,∴∴,令解得或令解得从而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和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2)∵在处取得极值,∴,即, 解得,∴.∵∴由,解得或,当在上变化时,和的变化如下:1极大值极小值单调递增∴由表格可知当时,函数取得最小值,当时,函数取得极大值同时也是最大值,故,.【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求函数的最值问题,是基础题.20.椭圆:的离心率,,为坐标原点.(1)求椭圆的方程;(2)设过定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且(其中为坐标原点),求直线的方程.【答案】(1);(2).【解析】【分析】(1)由椭圆的离心率公式,的关系,即可得出椭圆的方程;(2)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不满足题意,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出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得出,,结合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得出斜率,即可得出直线的方程.【详解】(1)由椭圆的离心率,即而则,从而椭圆方程为(2)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即:不符合题意;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不妨设直线:,,联立,消去,整理得:∴,由得:或又∴又则,即从而故直线的方程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椭圆的方程以及椭圆中的定直线问题,属于中档题.21.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设函数,若函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见解析;(2)【解析】【分析】(1)对求导,得到,分别讨论和情况下的正负,从而得到函数的单调性. (2)由条件可得,分析的单调性,得到的最小。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3)小明买同一种商品用了24元,他可能买了什么?买了多少?
七.应用题(共5小题)
18.一列火车有16节车厢,其中12节车厢每节有座位118个.其余的车厢共有座位420个,这列火车一共有座位多少个?
19.王叔叔的水果店原来有64千克苹果,上午又运来了36千克,下午卖掉了48千克,王叔叔的水果店现在有多少千克苹果?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一.解答题(共8小题)
1.看图写数.
2.在12和14中间的数是;被减数是14,减数是3,差是.
3.与9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在〇里填上“>”、“<”或“=”.
3+6〇7
16﹣9〇10
9﹣5〇4
5+8〇15
18﹣7〇12
5.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在12和14中间的数是13;被减数是14,减数是3,差是11.
【解答】解:(1)在12和14中间的数是13;
(2)14﹣3=11
被减数是14,减数是3,差是11.
故答案为:13,11.
3.与999相邻的两个数是998和1000.
【解答】解:与999相邻的两个数是998和1000.
故答案为:998,1000.
20.
原来有多少袋牛奶?
21.
小明想买一袋 和一条 ,需要多少元钱?
答:需要元钱.
22.妙想两次踢毽子,第一次踢了118个,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踢了32个,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个?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8小题)
1.看图写数.
【解答】解:
故答案为:17,7,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广州市八区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数学【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设集合{}2|340A x x x =+-<,{|230}B x x =+≥,则A B =( )A. 3(4,]2-- B. 3[,1)2-- C. 3[,1)2-D. 3[,4)2【答案】C 【解析】 【分析】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得集合A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求得集合B ,由此求得两个集合的交集. 【详解】由()()234410x x x x +-=+-<解得()4,1A =-,有2+30x ≥解得3,2B ⎡⎫=-+∞⎪⎢⎣⎭,所以3,12A B ⎡⎫⋂=-⎪⎢⎣⎭.故选:C【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集合交集,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基础题. 2.已知向量()3,1,2a =-,()6,2,b t =-,且a b ,则t =( ) A. 10 B. -10C. 4D. -4【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两个向量平行的条件列方程,解方程求得t 的值. 【详解】由于//a b ,所以62312t -==-,解得4t =-. 故选:D【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属于基础题.3.双曲线221169x y -=的焦距为( )A. 1077D. 5【解析】 由方程,,则,即,则焦距为.4.设命题p :[]0,1x ∀∈,都有210x -≤,则p ⌝为( ).A. []00,1x ∃∈,使2010x -≤B. []0,1x ∀∈,都有210x -≤C. []00,1x ∃∈,使2010x ->D. []0,1x ∀∈,都有210x ->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命题是全称命题,则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即p ⌝:[]00,1x ∃∈,使2010x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属于基础题.5.若a b c d ,,,为实数,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a b <,则||||a c b c < B. 若22ac bc <,则a b <C. 若a b <,c d <,则a c b d -<-D. 若a b <,c d <,则ac bd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对选项逐一分析,由此确定正确选项. 【详解】对于A 选项,当0c时,不符合,故A 选项错误.对于B 选项,由于22ac bc <,所以0c ≠,所以a b <,所以B 选项正确对于C 选项,如2,3,2,3,23,23a b c d ====<<,但是a c b d -=-,所以C 选项错误.对于D 选项,由于a b c d ,,,的正负不确定,所以无法由a b <,c d <得出ac bd <,故D 选项错误.【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属于基础题.6.已知n 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l 为一条直线,则“l n ⊥”是“//l α”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 【解析】 【分析】将“l n ⊥”与“//l α”相互推导,根据能否推导的情况判断充分、必要条件. 【详解】当“l n ⊥”时,由于l 可能在平面α内,所以无法推出“//l α”. 当“//l α”时,“l n ⊥”.综上所述,“l n ⊥”是“//l α”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线面平行和法向量,属于基础题.7.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AB BC a ==,13AA a =,则异面直线1AC 与1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1555 D.22【答案】C 【解析】 【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计算出异面直线1AC 与1CD 所成角的余弦值.【详解】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依题意()()()()11,0,0,0,,0,0,3,3A a C a C a a D a ,所以()()11,,3,0,3AC a a a CD a a =-=-,设异面直线1AC 与1CD 所成角为θ,则22111135cos 52AC CD a a a aAC CD θ⋅-+===⋅⋅. 故选:C【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的计算,属于基础题.8.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n S 是它的前n 项和,若337S a =,且2a 与4a 的等差中项为5,则5S =( ) A. 29 B. 31 C. 33 D. 35【答案】B 【解析】 【分析】将已知条件转化为1,a q 的形式,解方程求得q ,根据等差中项列方程,由此解得1a .进而求得5S 的值.【详解】由337S a =,得12337a a a a ++=,所以3126()0a a a -+=,即2610q q --=,所以12q =,13q =-(舍去).依题意得2410a a +=,即31()10a q q +=,所以116a =. 所以55116[1()]231112S -==-. 故选:B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考查等差中项的性质,考查等比数列前n 项和,属于基础题.9.命题“若{}n a 是等比数列,则n n k n k na aa a +-=(n k >且*,n k N ∈)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A. 0B. 1C. 2D. 3【答案】A 【解析】 【分析】先判断原命题为真命题,由此得出逆否命题是真命题;判断出原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由此判断原命题的否命题也是真命题,由此确定假命题的个数.【详解】若{}n a 是等比数列,则n a 是n k a -与n k a +的等比中项,所以原命题是真命题, 从而,逆否命题是真命题;反之,若(*)n n k n k n a a n k n k a a +-=>∈N ,,,则当1k =时,11(1*)n n n na a n n a a +-=>∈N ,, 所以{}n a 是等比数列,所以逆命题是真命题,从而,否命题是真命题. 故选:A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属于基础题.10.双曲线22:13y C x -=的右焦点为F ,点P 在C 的一条渐近线上,O 为坐标原点,若PO PF ⊥,则PFO △的面积为( )A.324B.322C.12D.32【答案】D 【解析】 【分析】先求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由此求得对应的倾斜角,解直角三角形求得三角形PFO 的边长,由此求得以PFO ∆的面积.【详解】双曲线22:13y C x -=的渐近线方程为3y x =,无妨设60POF ∠=,因为PO PF ⊥,||2OF c ==,所以得||2cos 601PO ==,||2sin 603PF ==所以PFO ∆的面积为13132⨯=. 故选:D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考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考查双曲线中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属于基础题.11.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群众对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某大型广场正计划进行升级改造.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是新建一个长方形音乐喷泉综合体1111D C B A ,该项目由长方形核心喷泉区ABCD (阴影部分)和四周绿化带组成.规划核心喷泉区ABCD 的面积为21000m ,绿化带的宽分别为2m 和5m (如图所示).当整个项目占地1111D C B A 面积最小时,则核心喷泉区BC 的长度为( )A. 20mB. 50mC. 10mD. 100m【答案】B 【解析】 【分析】设BC x =,得到CD 的值,进而求得矩形1111D C B A 面积的表达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面积的最小值,,而根据基本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求得此时BC 的长. 【详解】设BC x =,则1000CD x =,所以11111000(10)(4)A B C D S x x=++100001040(4)x x =++10000104041440x x≥+=, 当且仅当100004x x=,即50x =时,取“=”号, 所以当50x =时,1111A B C D S 最小.故选:B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矩形面积的最小值的计算,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基础题. 12.在三棱锥D ABC -中,22AB BC ==4DA DC AC ===,平面ADC ⊥平面ABC ,点M 在棱BC 上,且DC 与平面DAM 3AM =( ) 45310C. 32263【答案】A【解析】 【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出M 点坐标,利用DC 与平面DAM 3列方程,解方程求得M 点的坐标,进而求得AM 的长.【详解】取AC 中点O ,易证:OD AC ⊥,OD OB ⊥,AC OB ⊥.如图,以O 为坐标原点,OB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 由已知得()0,0,0O,()2,0,0B ,()0,2,0A -,()0,2,0C ,(0,0,23)D ,(0,2,3)AD =,(0,2,3)DC =-.设(,2,0)(02)M a a a -<≤, 则(,4,0)AM a a =-.设平面DAM 的法向量(),,n x y z =.由0AD n ⋅=,0AM n ⋅=得2230(4)0y z ax a y ⎧+=⎪⎨+-=⎪⎩,可取(3(3,)n a a a =--, 所以22223233sin cos ,443(4)3a a DC n a a a θ=〈〉==-++, 解得4a =-(舍去),43a =, 所以224845||33AM ⎛⎫⎛⎫=+= ⎪ ⎪⎝⎭⎝⎭故选:A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线面角的正弦值求线段的长度,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中档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3.已知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1010330x 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答案】7 【解析】 【分析】画出可行域,平移基准直线20x y +=到可行域边界位置,由此求得目标函数的最大值.【详解】画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平移基准直线20x y +=到可行域边界点()2,3B 的位置,此时2z x y =+取得最大值为2237⨯+=. 故答案为:7【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值,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基础题. 14.某学校启动建设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未来报告厅”,该报告厅的座位按如下规则排列:从第二排起,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出相同的座位数,且规划第7排有20个座位,则该报告厅前13排的座位总数是__________. 【答案】260 【解析】 【分析】将问题转化为等差数列来解决,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求得所求的坐标总数. 【详解】因为从第二排起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出相同的座位数, 所以座位数n a 构成等差数列{}n a . 因为720a =,所以113713713()1321326022a a a S a +⨯====.故答案为:260【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等差数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属于基础题.15.已知1F 、2F 是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点P 为C 上一点,O 为坐标原点,2POF 为正三角形,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答案】31- 【解析】 【分析】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椭圆的定义列方程,化简后求得椭圆的离心率. 【详解】如图,因2POF 为正三角形,所以12||||||OF OP OF ==,所以12F PF ∆是直角三角形.因为2160PF F ∠=,21||2F F c =,所以2||PF c =,1||3PF c =. 因为21||||2PF PF a +=,所以32c c a +=即3131ca ,所以31e =-.故答案为:31-【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离心率的求法,考查椭圆的定义,属于基础题.16.如图,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AB AD AA ===,1160BAD DAA BAA ︒∠=∠=∠=,则1BD =__________.2【解析】【分析】用基底表示出1BD ,然后利用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求得1BD .【详解】因为111BD AD AB AD AA AB=-=+-, 所以2211()BD AD AA AB =+- 222111222AD AA AB AD AA AD AB AA AB =+++--1112cos602cos602cos602=+++⨯-⨯-⨯=, 所以1||2BD BD ==2【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向量法计算线段的长,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记n S 为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2219a a =,618S =. (1)求{}n a 的通项公式;(2)求n S 的最大值及对应n 的大小.【答案】(1)*(2)10n a n n ∈=-N (2)当4n =或5n =时,n S 有最大值为20.【解析】【分析】(1)将已知条件转化为1,a d 的形式列方程,由此解得1,a d ,进而求得{}n a 的通项公式.(2)根据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求得n S ,利用配方法,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n S 的最大值及对应n 的大小.【详解】(1)设{}n a 的公差为d ,且0d ≠.由2219a a =,得140a d +=,由618S =,得1532a d +=, 于是18a =,2d =-.所以{}n a 的通项公式为*(2)10n a n n ∈=-N .(2)由(1)得(1)8(2)2n n n S n -=+⨯- 29n n =-+2981()24n =--+ 因为*n ∈N ,所以当4n =或5n =时,n S 有最大值为20.【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基本量的计算,考查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的求法,属于基础题.18.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 轴,并且经过点()1,2-,抛物线C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1)求抛物线C 的方程;(2)过F 3h 与抛物线C 相交于两点A 、B ,过A 、B 分别作准线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求四边形ABED 的面积.【答案】(1)24y x =;(2)39【解析】【分析】(1)设抛物线为()220y px p =>,根据点()1,2-在抛物线上,求出p ,得到结果; (2)不妨设()11,A x y ,()22,B x y ,直线h 的方程为)31y x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得231030x x -+=,解出方程,然后求解A 、B 坐标,转化求解四边形的面积.【详解】(1)根据题意,设抛物线为()220y px p =>, 因为点()1,2-在抛物线上,所以()222p -=,即2p =,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 (2)由(1)可得焦点()10F ,,准线为:1l x =-, 不妨设()11,A x y ,()22,B x y ()12x x >,过F 且斜率为3的直线h 的方程为()31y x =-, 由()2431y x y x ⎧=⎪⎨=-⎪⎩,得231030x x -+=,所以13x =,213x =, 代入()31y x =-,得123y =,2233y =-, 所以()3,23A ,123,3B ⎛⎫- ⎪ ⎪⎝⎭,所以142p AD x +==,2423p BE x +==,1283DE y y =-=, 因为四边形ABED 是直角梯形,所以四边形ABED 的面积为()1643 2AD BE DE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方程的求法,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是中档题.19.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PB PD =.(1)证明:平面APC ⊥平面BPD ;(2)若PB PD ⊥,60DAB ∠=︒,2AP AB ==,求二面角A PD C --的余弦值.【答案】(1)见解析(2)57- 【解析】【分析】(1)通过菱形的性质证得BD AC ⊥,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得BD PO ⊥,由此证得BD ⊥平面APC ,从而证得平面APC ⊥平面BPD .(2)方法一通过几何法作出二面角A PD C --的平面角,解三角形求得二面角的余弦值.方法而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APD 和平面CPD 的法向量,计算出二面角的余弦值.【详解】(1)证明:记ACBD O =,连接PO . 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所以BD AC ⊥,O 是,BD AC 的中点.因为PB PD =,所以PO BD ⊥.因为AC PO O =,所以BD ⊥平面APC .因为BD ⊂平面BPD ,所以平面APC ⊥平面BPD .(2)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60DAB ∠=,2AP AB ==,所以BAD ∆是等边三角形,即2BD AB ==.因为PB PD ⊥,所以112PO BD ==. 又sin 603AO AB ==2AP =,所以222PO AO AP +=,即PO AO ⊥.方法一:因为O 是AC 的中点,所以2CP AP ==,因为2CD AB ==,所以CP CD =,所以PAD ∆和PCD ∆都是等腰三角形.取PD 中点E ,连接,AE CE ,则AE PD ⊥,且CE PD ⊥,所以AEC ∠是二面角A PD C --的平面角. 因为PO BD ⊥,且112PO OD BD ===, 所以22112DP =+=. 因222142()22AE CE ==-=,223 AC AO==,所以2225 cos27AECE ACAECAE CE+-∠==-.所以二面角A PD C--的余弦值为57-.方法二:如图,以O为坐标原点,,,OA OB O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则(3,0,0)A,(0,1,0)D-,(0,0,1)P,(3,0,0,)C-,所以(3,1,0)DA=,(0,1,1)DP=,(3,1,0)DC=-.设平面APD的法向量为1(,,)n x y z=由11·0·0DA nDP n⎧=⎪⎨=⎪⎩,得30x yy z⎧+=⎪⎨+=⎪⎩,令3y=-,得1(1,3,3)n=-.同理,可求平面PDC的法向量2(1,3,3)n=-.所以121212cos||||n nn nn n=,22222211(3)33(3)1(3)313(3)⨯+-⨯+⨯-=+-+++-57=-.所以,二面角A PD C--的余弦值为57-.【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20.数列{}n a的前n项和为n S,且()2*nS n n N=∈,数列{}n b满足12b=,()*1322,n nb b n n-=+≥∈N.(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求证:数列{}1n b +是等比数列;(3)设数列{}n c 满足1n n n a c b =+,其前n 项和为n T ,证明:1n T <. 【答案】(1)*21()n a n n =-∈N (2)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11,1,2n n n S n a S S n -=⎧=⎨-≥⎩求得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通过证明1131n n b b -+=+,证得数列{1}n b +是等比数列,并求得首项和公比. (3)由(2)求得{}n b 的通项公式,由此求得n c 的表达式,利用错位相减求和法求得n T ,进而证得1n T <.【详解】(1)当1n =时,111a S ==.当2n ≥时,221(1)21n n n a S S n n n -=-=--=-.检验,当1n =时11211a ==⨯-符合.所以*21()n a n n =-∈N .(2)当2n ≥时,1111113213(1)3111n n n n n n b b b b b b -----++++===+++, 而113b +=,所以数列{1}n b +是等比数列,且首项为3,公比为3.(3)由(2)得 11333-+=⋅=n n n b ,211(21)()133n n n n n a n c n b -===-+, 所以1231n n n T c c c c c -=+++++ 231111111()3()5()(23)()(21)()33333n n n n -=⋅+⋅+⋅++-⋅+-⋅ ① 23411111111()3()5()(23)()(21)()333333n n n T n n +=⋅+⋅+⋅++-⋅+-⋅ ② 由①-②得12342111111(21)()2[()()()()]3333333n n n T n +=--⋅+++++, 21111()[1()]1133(21)()21331()3n n n -+-=--⋅+- 11111(21)()()3333n n n +=--⋅+- 2221()()333n n +=-, 所以11(1)()3n n T n =-+. 因为1(1)()03n n +>,所以1n T <.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已知n S 求n a ,考查等比数列的证明,考查错位相减求和法,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21.如图,已知圆A :22(1)16x y ++=,点()10B ,是圆A 内一个定点,点P 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BP 的垂直平分线1l 和半径AP 相交于点Q .当点P 在圆上运动时,点Q 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 的方程;(2)设过点()4,0D 的直线2l 与曲线C 相交于,M N 两点(点M 在,D N 两点之间).是否存在直线2l 使得2DN DM =?若存在,求直线2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2143x y +=(2)存在,5(4)6y x =-或54)6y x =--. 【解析】【分析】(1)结合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椭圆的定义,求出椭圆C 的方程.(2)设出直线2l 的方程,联立直线2l 的方程和椭圆方程,写出韦达定理,利用2DN DM =,结合向量相等的坐标表示,求得直线2l 的斜率,进而求得直线2l 的方程.方法一和方法二的主要曲边是直线2l 的方程的设法的不同.【详解】(1)因为圆A 的方程为22(1)16x y ++=,所以(1,0)A -,半径4r =.因为1l 是线段AP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QP QB =.所以||||||||||4AP AQ QP AQ QB =+=+=.因为4||AB >,所以点Q 的轨迹是以(1,0)A -,(1,0)B 为焦点,长轴长24a =的椭圆.因为2a =,1c =,2223b a c =-=, 所以曲线C 的方程为22143x y +=. (2)存在直线2l 使得2DN DM =.方法一:因为点D 在曲线C 外,直线2l 与曲线C 相交,所以直线2l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2l 的方程为(4)y k x =-.设112212(,),(,)()M x y N x y x x >, 由22143(4)x y y k x ⎧+=⎪⎨⎪=-⎩得2222(34)32(6412)0k x k x k +-+-=. 则21223234k x x k+=+, ① 2122641234k x x k -=+, ② 由题意知2222(32)4(34)(6412)0k k k ∆=--+->,解得1122k -<<. 因为2DN DM =,所以2142(4)x x -=-,即2124x x =-. ③ 把③代入①得21241634k x k +=+,22241634k x k-+=+ ④把④代入②得2365k =,得56k =±,满足1122k -<<. 所以直线2l 的方程为:5(4)6y x =-或5(4)6y x =--. 方法二:因为当直线2l 的斜率为0时,(2,0)M ,(2,0)N -,(6,0)DN =-,(2,0)DM =- 此时2DN DM ≠.因此设直线2l 的方程为:4x ty =+.设112212(,),(,)()M x y N x y x x >, 由221434x y x ty ⎧+=⎪⎨⎪=+⎩得22(34)24360t y ty +++=. 由题意知22(24)436(34)0t t ∆=-⨯+>,解得2t <-或2t >, 则1222434t y y t +=-+, ① 1223634y y t =+, ② 因为2DN DM =,所以212y y =. ③ 把③代入①得12834t y t =-+,221634t y t =-+ ④ 把④代入②得2536t =,5t =2t <-或2t >. 所以直线2l 的方程为54)y x =-或54)y x =-.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考查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22.已知函数2()()(,)f x x mx m n m n =-++∈R .(1)若关于x 的不等式()0f x <的解集为()3,1-,求实数,m n 的值;(2)设2m =-,若不等式()23f x n n >-+对x R ∀∈都成立,求实数n 的取值范围; (3)若3n =且()1,x ∈+∞时,求函数()f x 的零点.【答案】(1)2m =-,1n =-.(2)(,1)(3,)-∞-+∞(3)见解析 【解析】【分析】(1)根据根与系数关系列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m n 的值.(2)将不等式2()3f x n n >-+转化为22222x x n n +->-+,求得左边函数()222g x x x =+-的最小值,由此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得n 的取值范围.(3)利用判别式进行分类讨论,结合函数()f x 的定义域,求得函数()f x 的零点.【详解】(1)因为不等式()0f x <的解集为(3,1)-,所以-3,1为方程()0f x =的两个根,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3131m m n -+=⎧⎨-⨯=+⎩,即2m =-,1n =-. (2)当2m =-时,2()2(2)f x x x n =++-,因为不等式2()3f x n n >-+对x R ∀∈都成立,所以不等式22222x x n n +->-+对任意实数x 都成立.令22()22(1)3g x x x x =+-=+-,所以2min ()2g x n n >-+.当1x =-时,min ()3g x =-,所以232n n ->-+,即2230n n -->,得1n <-或3n >,所以实数n 的取值范围为(,1)(3,)-∞-+∞.(3)当3n =时,()2()(3)1f x x mx m x =-++>,函数()f x 的图像是开口向上且对称轴为2m x =的抛物线, 22()4(3)412m m m m ∆=--+=--.①当∆<0,即26m -<<时,()0f x >恒成立,函数()f x 无零点.②当0∆=,即2m =-或6m =时,(ⅰ)当2m =-时,1(1,)2m x ==-∉+∞,此时函数()f x 无零点. (ⅱ)当6m =时,3(1,)2m x ==∈+∞,此时函数()f x 有零点3. ③当>0∆,即2m <-或6m >时,令2()(3)0f x x mx m =-++=,得214122m m m x --=,224122m m m x +--= (1)40f =>.(ⅰ)当2m <-时,得12(1)40m x f ⎧=<-⎪⎨⎪=>⎩,此时121x x <<, 所以当(1,)x ∈+∞时,函数()f x 无零点.(ⅱ)当6m >时,得32(1)40m x f ⎧=>⎪⎨⎪=>⎩,此时121x x <<,所以当(1,)x ∈+∞时,函数()f x 有两个零点:24122m m m --,24122m m m +--. 综上所述:当6m <,(1,)x ∈+∞时,函数()f x 无零点;当6m =,(1,)x ∈+∞时,函数()f x 有一个零点3;当6m >,(1,)x ∈+∞时,函数()f x 有两个零点:24122m m m --,24122m m m +--.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考查根与系数关系,考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求解,考查函数零点问题的研究,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中档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