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合集下载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非电量转化为电信号的设备,它可以检测和测量环境中的各种物理量和化学量,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照、声音等。

传感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工业生产、医疗保健、通信技术、农业、环境监测等领域。

下面将对一些常用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进行介绍。

1.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应用包括恒温控制、空调系统、电子设备散热等。

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电效应或热敏电阻效应。

例如,热电偶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的热电势发生变化的原理,将温度转化为电压信号。

2.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气体或液体的压力,应用范围很广,包括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环境监测等。

常见的压力传感器有压力变送器、压力传感膜片等。

工作原理主要是根据杨氏模量或电容变化来测量压力变化。

3.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空气中的湿度,通常用于室内环境控制、气象观测、农业生产等。

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湿度变化对传感器表面的电容或阻抗产生影响,从而测量湿度值。

4.光照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中的光照强度,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自动照明、安防监控等领域。

常见的光照传感器有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等。

它们的工作原理依赖于光的照射对其电阻或电流产生变化。

5.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声音信号,常用于安防监控、噪声控制、语音识别等。

声音传感器一般采用麦克风作为接收器,通过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

6.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通常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或振动,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体育运动设备等。

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有多种,包括电容式、压电式、电感式等。

例如,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将物体的加速度转化为电荷量的变化。

总而言之,传感器是现代科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通过检测和测量环境中的各种物理量和化学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

这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多种多样,但核心目标都是将非电量转化为电信号。

传感器应用举例及原理

传感器应用举例及原理

传感器应用举例及原理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感知和测量某种物理量或环境参数的设备。

它可以将所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输出信号,以便于被其他设备或系统处理和使用。

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

以下是几个传感器应用的举例及其工作原理:1.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最常见的传感器之一,它可以测量物体或环境的温度。

其中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室内温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温度对物质的影响,如电阻、压力或电磁放射等。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热电偶和红外线温度传感器。

2. 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液体或气体的压力,常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等应用中。

汽车轮胎压力传感器是一个常见的例子,它可以检测轮胎的压力是否过低或过高。

工作原理通常是基于敏感元件的弯曲或拉伸来测量压力。

常见的压力传感器包括应变片、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和压电传感器等。

3. 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空气中的湿度,常用于气象观测、农业、温室控制等领域。

一个例子是空调系统中的湿度传感器,它可以感知室内空气的湿度,从而控制空调系统的制冷或加湿。

工作原理通常是基于湿度对敏感材料的吸收或释放水分来进行测量。

常见的湿度传感器包括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和电阻式湿度传感器等。

4. 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可以检测光的吸收、散射、反射或发射等现象,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机器人、安防系统等领域。

一个例子是红外线传感器,它可以感知物体是否存在,被广泛用于自动门、人体检测和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等应用。

工作原理通常是基于光敏材料的电阻、电容或输出电压的变化。

常见的光学传感器包括光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和光电开关等。

5.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振动或冲击,常用于移动设备、运动控制和体感游戏等领域。

一个例子是手机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它可以感知手机的倾斜、旋转或摇动。

工作原理通常是基于质量与受力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质量与加速度之间的变化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传感器是指能将某一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为可读取或可控制的信号输出的传感器件。

传感器是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环保、医疗、交通、工业等。

本文主要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一、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是根据一个参数的变化来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从而实现检测和控制。

传感器的核心就是敏感元件,而敏感元件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来选择。

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如下:1.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

传感器的基本架构包括压阻、金属箔应力、压电效应等,通过测量被测量对象力的大小来进行工作。

2.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主要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类。

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使用热电偶、热电阻等方式来感知温度变化;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则可以使用红外线或激光来探测之前的物体表面温度,并通过计算来得到其温度。

3.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一般采用光电或光阻效应,用于检测环境光线的变化。

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测量胶印等工业制造、光学测距、光学编码器和自动化控制。

4.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中不同气体的浓度变化,常用于工业污染源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等领域。

同样,该类型的传感器也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之分。

二、传感器的应用场景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工业制造传感器在工业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生产线中的检测、自动化控制等。

例如,在润滑油的添加过程中,可使用嵌入式压力传感器检测液压油的泵入工况,在正确泵入的同时避免加油过多或过少。

2.环境监测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城市交通中可运用悬挂式磁场强度传感器来监测车辆的行驶轨迹,以及酷暑天气下的车辆散热情况。

3.医疗行业传感器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也是越来越普遍,如心源性猝死的预警装置、体征监测装置、有限空间下的呼吸氧浓度检测等。

它们可以很好地提高医疗设备的效率,提供更好的诊断结果。

常用传感器及工作原理及应用

常用传感器及工作原理及应用

常用传感器及工作原理及应用
光电传感器是利用光敏物质对光的感应性能来测量光线的强度、颜色
以及位置等特性。

它工作原理是将光线照射到光敏物质上,光敏物质吸收
光能后会发生电信号的变化,通过测量这种变化来进行光线的测量。

光电
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如光电开关、光电遥感等领域。

温度传感器是用于测量物体温度的传感器。

它的工作原理有多种,如
热敏电阻原理、热电偶原理、红外线原理等。

其中热敏电阻原理是最常见
的工作原理,其通过测量物体的电阻值变化来间接测量温度。

温度传感器
广泛应用于气象、环境监测、家电、医疗设备等领域。

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受力后的压力大小。

它的工作原理有很多种,如电阻应变原理、膜片传感原理、振弦式原理等。

其中电阻应变原理是最
常见的工作原理,其通过利用压力作用后导致电阻值发生变化从而间接测
量压力。

压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制造、机械设备等领域。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其工作原理基于质量惯性原理,通过测量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变化来间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加速
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碰撞检测、运动仪器、安全监测等领域。

声音传感器用于测量声音的强度、频率等特性。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
过声音的机械能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来进行测量。

声音传感器广泛应用于
声学研究、通信设备、安防监控等领域。

综上所述,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各不相同,但都在不同
的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常用传感器及工作原理及应用

常用传感器及工作原理及应用

常用传感器及工作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是指能够将其中一种感知量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可以辨识的输出信号的装置。

它们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医疗器械、汽车电子、智能家居以及移动设备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1.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的温度。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

热电偶通过两个不同金属之间的温差来产生电压,热电阻则利用温度对电阻的敏感性来测量温度,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则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特性来测量温度。

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家电中的温度监测等领域。

2.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可以测量光的强度和光的频率。

常见的光敏传感器有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和光敏晶体管。

光敏电阻根据光照的强弱改变电阻值,光敏二极管和光敏晶体管则根据光照的强弱改变电流值。

光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照明控制、安防监控和光电设备等领域。

3.声音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环境中的湿度。

常见的湿度传感器有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和电阻式湿度传感器。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利用电容的变化来感应湿度,电阻式湿度传感器则是利用湿度对电阻的敏感性来感应湿度。

湿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室内湿度控制和农业领域等。

5.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常见的加速度传感器有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和微机械式加速度传感器。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来感应加速度,微机械式加速度传感器则是利用微机械结构的变化来感应加速度。

加速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智能手机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等。

总的来说,传感器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测量和感应物理量,传感器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环境监测和智能化等功能,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效益。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设备。

它通过感知某种特定的物理量或化学量,并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环境和物体的感知和测量。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种:
1. 电阻传感器:利用电阻的变化来测量被测量物理量的变化,如温度传感器、光敏电阻等。

2. 容抗传感器:利用电容值的变化来测量被测量的物理量的变化,如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3. 电感传感器:利用电感值的变化来测量被测量物理量的变化,如液位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

4. 磁阻传感器:利用磁阻值的变化来测量被测量物理量的变化,如磁场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

5. 光电传感器:利用光电效应来测量被测量物理量的变化,如光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

传感器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自动化: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用于监测和控制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

2. 环境监测:传感器被用于监测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物理量,以保障环境质量。

3. 医疗健康:传感器被应用于医疗设备中,如心率传感器、血氧传感器、体温传感器等,用于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

4. 智能家居:传感器被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用于感知环境的状态和人的行为,实现自动控制和智能化。

5. 汽车领域: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中,用于检测车辆状态、驾驶行为、环境条件等,实现安全监控和驾驶辅助功能。

6. 物联网:传感器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感知和收集各种物理量的数据,实现设备间的通信和数据交互。

五种常用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五种常用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五种常用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目录1.序言 (1)2.传感器定义 (3)3.传感器选择的标准 (3)4.传感器分类的标准 (3)5.五种常用的传感器类型及其特点 (5)5.1.温度传感器 (5)1.2.红外传感器 (5)1.3.紫外线传感器 (7)1.4.触摸传感器 (8)1.5.接近传感器 (8)6.传感器选用原则 (9)7.先进的传感器技术 (10)7.1.条形码识别 (10)7.2.转发器 (11)7.3.制造部件的电磁识别 (11)7.4.表面声波 (11)7.5.光学字符识别(OCR) (11)1.序言一台设备所采用的的传感器是否先进、可靠有时直接决定了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图1传感器工作原理很多机械工程师在观念上有一个误区:机械工程师只负责机构的东西,传感器、电气元件选用及控制方案是电气工程师或系统工程师的事。

如果你是某个项目的总设计工程师,在方案构想阶段就要考虑到选用哪些类型的传感器以及设备的动作流程和控制方式。

生物信息:是反映生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信息。

碱基序列便是生物信息。

自然界经过漫长时期的演变,产生了生物,逐渐形成了复杂的生物世界。

生物信息形形色色,千变万化,不同类的生物发出不同的信息。

,人们对生物信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果,人们发现,鸟有“鸟语”,兽有“兽语”,甚至花也有“花语”。

人们还发现生物信息与非生物信息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如燕子、大雁的飞来飞去,预示着季节的变换和气温的升降;鱼儿浮出水面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动物的某些反常现象,预示着地震即将发生的信[息、******。

物理信息:包括声、光、颜色等。

这些物理信息往往表达了吸引异性、种间识别、威吓和警告等作用。

比如,毒蜂身上斑斓的花纹、猛兽的吼叫都表达了警告、威胁的意思。

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

红三叶草花的色彩和形状就是传递给当地土蜂和其它昆虫的信息。

化学信息:生物依靠自身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如酶、生长素、性诱激素等来传递信息。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是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可用形式输出的装置,是现代自动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它们在各个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一、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红外温度传感器等。

1.热敏电阻:是一种基于电阻变化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工作的传感器。

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降低,反之亦然。

它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温度测量,如家用电器中的温控。

2.热电偶:是利用热电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传感器。

热电偶由两种不同金属导线组成,当两种导线的焊接处温度发生变化时,会产生热电势差。

热电偶适用于高温测量,如工业炉温度测量。

3.红外温度传感器:是利用物体辐射出的红外辐射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它通过接收物体散发的红外辐射,并转化为温度信号。

红外温度传感器适用于无接触测量、远距离测温。

二、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流体控制、航空航天等领域。

常见的压力传感器有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等。

1.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效应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在受力作用下,电阻应变片会发生形变,从而引起电阻值的变化。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适用于精密测量。

2.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电容变化进行压力测量的传感器。

当受到压力作用时,传感器内部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适用于低压力测量。

3.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效应进行压力测量的传感器。

传感器通过压电效应将压力转化为电荷信号。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适用于高压力测量。

三、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照明控制、太阳能监测、摄像、安防等领域。

常见的光敏传感器有光电二极管、光敏电阻、光电三极管等。

1.光电二极管:是利用PN结处的光生效应测量光照强度的传感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应变:物体在外部压力或拉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现象弹性应变:当外力去除后,物体能够完全恢复其尺寸和形状的应变弹性元件:具有弹性应变特性的物体3.1.3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值变化的传感器。

工作原理:当被测物理量作用于弹性元件上,弹性元件在力、力矩或压力等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产生相应的应变或位移,然后传递给与之相连的应变片,引起应变片的电阻值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变成电量输出。

输出的电量大小反映被测量的大小。

结构:应变式传感器由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构成。

应用:广泛用于力、力矩、压力、加速度、重量等参数的测量。

1.电阻应变效应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效应”。

2.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基片bl电阻丝式敏感栅金属电阻应变片的结构4.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1)应变式力传感器被测物理量:荷重或力主要用途:作为各种电子称与材料试验机的测力元件、发动机的推力测试、水坝坝体承载状况监测等。

力传感器的弹性元件:柱式、筒式、环式、悬臂式等(2)应变式压力传感器主要用来测量流动介质的动态或静态压力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大多采用膜片式或筒式弹性元件。

(3)应变式容器内液体重量传感器感压膜感受上面液体的压力。

(4)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用于物体加速度的测量。

依据:a=F/m。

3.2电容式传感器3.2.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由绝缘介质分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板组成的平板电容器,如果不考虑边缘效应,其电容量为当被测参数变化使得S 、d 或ε发生变化时,电容量C 也随之变化。

如果保持其中两个参数不变,而仅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就可把该参数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就可转换为电量输出。

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和变介电常数型三种。

1.变间隙型电容传感器此时电容C 变为:式中:εg —云母的相对介电常数,εg=7;ε0—空气的介电常数,ε0=1;d 0—空气隙厚度;d g —云母片的厚度。

放置云母片的电容器云2.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被测量通过动极板移动引起两极板有效覆盖面积S 改变,从而得到电容量的变化。

当动极板相对于定极板沿长度方向平移Δx 时,则电容变化量为式中C 0=ε0εr ba /d 为初始电容。

电容相对变化量为3.变介质式电容式传感器 dS C ε=A εr d0εεεd d S C g g +=εg d d ε000rx b C C C dεε∆⋅∆=-=a x C C ∆=∆03.2.3.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1.电容式压力传感器2.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3.3电感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它把被测量转化为电感量变化的一种装置。

按照转换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感式(包括可变磁阻式与涡流式)和互感式(差动变压器式)两种。

3.3.1自感式传感器自感式电感传感器主要有变间隙型、变面积型和螺管型三种类型。

由线圈、铁芯和衔铁三部分组成。

铁芯和衔铁由导磁材料制成。

在铁芯和衔铁之间有气隙,传感器的运动部分与衔铁相连。

当衔铁移动时,气隙厚度δ发生改变,引起磁路中磁阻变化,从而导致电感线圈的电感值变化,因此只要能测出这种电感量的变化,就能确定衔铁位移量的大小和方向。

1.变间隙型电感传感器2.变面积型电感传感器3.螺管型电感传感器4.差动式电感传感器为了减小非线性误差,实际测量中广泛采用差动式电感传感器。

5.自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有交流电桥式、变压器式交流电桥以及谐振式等。

3.3.2互感式传感器把被测的非电量变化转换为线圈互感变化的传感器称为互感式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是根据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制成的,并且次级绕组用差动形式连接,故称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差动变压器结构形式:变隙式、变面积式和螺线管式等。

在非电量测量中,应用最多的是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它可以测量1~100mm机械位移,并具有测量精度高、灵敏度高、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等优点。

1.互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互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类似变压器的作用原理。

2.差动变压器的结构类型3.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测量电路问题:(1)差动变压器的输出是交流电压(用交流电压表测量,只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不能反映移动的方向);(2)测量值中将包含零点残余电压。

为了达到能辨别移动方向和消除零点残余电压的目的,实际测量时,常常采用差动整流电路和相敏检波电路。

(1)差动整流电路这种电路是把差动变压器的两个次级输出电压分别整流,然后将整流的电压或电流的差值作为输出。

(2)相敏检波电路3.3.3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1.差动变压器式力传感器2.沉筒式液位计3.4 压电式传感器3.4.1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力而使它变形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便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状态。

这种现象称压电效应。

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

有时人们把这种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相反,当在电介质极化方向施加电场,这些电介质也会产生几何变形,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电致伸缩效应)。

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

1.单晶压电晶体2.多晶压电陶瓷3.新型压电材料新型压电材料主要有有机压电薄膜和压电半导体等。

3.4.3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1.压电式测力传感器主要由石英晶片、绝缘套、电极、上盖及基座等组成。

2.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主要由压电元件、质量块、预压弹簧、基座及外壳等组成。

整个部件装在外壳内,并由螺栓加以固定。

3.5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是一种磁电式传感器。

它是利用霍尔元件基于霍尔效应原理而将被测量转换成电动势输出的一种传感器。

3.5.1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霍尔元件赖以工作的物理基础是霍尔效应。

1.霍尔效应半导体薄片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薄片,当有电流I 流过薄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E H,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流入激励电流端的电流I越大、作用在薄片上的磁场强度B越强,霍尔电势也就越高。

霍尔电势E H可表示为:E H=K H IBk H为灵敏度系数,与载流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几何尺寸有关,表示在单位磁感应强度和单位控制电流时的霍尔电势的大小。

2.霍尔元件的结构及特性霍尔元件是一种四端元件。

比较常用的霍尔元件有三种结构:单端引出线型、卧式型和双端引出线型。

3.5.2霍尔传感器的测量电路3.5.3 集成霍尔电路霍尔集成电路可分为线性型和开关型两大类。

3.6热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主要有热电式和热电阻式。

1.热电偶工作原理热电效应: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两接点温度T和T0不同时,则在该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由两种导体的组合并将温度转化为热电动势的传感器叫做热电偶。

热电动势是由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珀尔贴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汤姆逊电势)所组成。

热电动势的大小与两种导体材料的性质及接点温度有关。

接触电动势:由于两种不同导体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而在接触处形成的电动势。

温差电动势:同一导体的两端因其温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电动势。

导体内部的电子密度是不同的,当两种电子密度不同的导体A与B接触时,接触面上就会发生电子扩散,电子从电子密度高的导体流向密度低的导体。

电子扩散的速率与两导体的电子密度有关并和接触区的温度成正比。

设导体A和B的自由电子密度为NA和NB,且NA >NB,电子扩散的结果使导体A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导体B则获得电子而带负电,在接触面形成电场。

这个电场阻碍了电子的扩散,达到动平衡时,在接触区形成一个稳定的电位差,即接触电势,其大小为式中,k——玻耳兹曼常数,k=1.38×10-23J/K;e——电子电荷量,e=1.6×10-19 C;T——接触处的温度,K;NA,NB——分别为导体A和B的自由电子密度。

式中σ为汤姆逊系数,表示温差1℃所产生的电动势值,其大小与材料性质及两端的温度有关。

导体A和B组成的热电偶闭合电路在两个接点处有两个接触电势e AB(T)与e AB(T0),又因为T>T0,在导体A和B中还各有一个温差电势。

所以闭合回路总热电动势E AB(T,T0)应为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势的代数和,即:2.热电偶基本定律(1)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材料的导体,只要其两端的温度相等,该导体的接入就不会影响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动势。

(2)中间温度定律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t c为热电极上某一点的温度,热电偶AB在接点温度为t、t0时的热电势e AB(t, t0)等于热电偶AB在接点温度t、t c和tc、t0时的热电势e AB(t, t c)和e AB(tc, t0)的代数和,即e AB(t,t0)=e AB(t,t c)+e AB(tc,t0)(3)参考电极定律3.热电偶的材料与结构(1)热电偶的材料。

铂铑10-铂(分度号为S)、铂铑13-铂(R)、铂铑30-铂铑6(B)、镍铬-镍硅(K)、镍铬-康铜(E)、铁-康铜(J)、铜-康铜(T)和镍铬硅-镍硅(N)。

(2)热电偶的结构普通型热电偶:主要用于测量气体、蒸气和液体等介质的温度。

铠装热电偶:由金属保护套管、绝缘材料和热电极三者组合成一体的特殊结构的热电偶。

薄膜热电偶:用真空蒸镀的方法,把热电极材料蒸镀在绝缘基板上而制成。

测量端既小又薄,厚度约为几个微米左右,热容量小,响应速度快,便于敷贴。

3.6.2热电阻式传感器1.热电阻优点:1、测量精度高 2、有较大的测量范围,尤其在低温方面 3、易于使用在自动测量和远距离测量中 4、与热电偶相比,没有参比端误差问题作为热阻材料的特点:1、高且稳定的温度系数和大的电阻率,以便提高灵敏度和保证测量精度2、良好的输出特性,3、在使用范围内,其化学物理性能应保持稳定4、良好的工艺性,以便批量生产降低成本热电阻按感温元件的材质分金属与半导体两类。

金属导体有铂、铜、镍、铑铁及铂钴合金等,在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有铂、铜两种热电阻;半导体有锗、碳和热敏电阻等。

按准确度等级分为标准电阻温度计和工业热电阻。

按结构分为薄膜型和铠装型等。

(1)铂热电阻铂的物理化学性能极为稳定,并有良好的工艺性。

以铂作为感温元件具有示值稳定,测量准确度高等优点,其使用范围是-200℃~850℃。

除作为温度标准外,还广泛用于高精度的工业测量。

(2)铜热电阻铜热电阻的使用范围是-50~150℃,具有电阻温度系数大,价格便宜,互换性好等优点,但它固有电阻太小,另外铜在250℃以上易氧化。

铜热电阻在工业中的应有逐渐减少。

2.热敏电阻传感器(1)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2)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3)临界温度系数热敏电阻(CTR)热敏电阻优点如下:灵敏度高,体积小,响应快,功耗低,价格低廉缺点是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呈非线性,元件的稳定性和互换性较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