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
最新S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梅花 优秀课件

夜 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外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已讶衾枕冷,复闻窗户明。
讶:奇怪,惊讶。 衾枕:被子和枕头。 已:已经。 冷:寒冷。
夜雪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重:指雪下大,积得厚。 时:是常。 闻:听见。 折竹声:竹子被大雪压断声 音。
1、被子枕头寒冷已经让我 很 惊讶了, 2、又看见窗户特别明亮,是被 雪泛出光照亮了。 3、夜深时候才知道雪下得很 大, 4、不时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 声音。
古诗二首
根据自己所见所闻,说说下列花名称、 外形及特点
花
玫瑰;
• 花大色艳 • 香气浓郁 • 食用配料;
荷花
• 叶大而绿 • 清香怡人 • 静水生长
桃花;
• 花色艳丽 • 果实可食 • 含有淡香
桂花
• 花小而多 • 香气诱人 • 食用配料
百合
• 茎直而硬 •Hale Waihona Puke 散发幽香 • 形如鳞片水仙
• 水中生长 • 亭亭玉立 • 根如大蒜
初读古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méi
qiáng
dú
yáo
梅
yà
墙
zhěn
独
fù
遥
zhé
讶
枕
复
折
梅花 孤独 惊讶 复习
墙角 遥远 枕头 折断
王安石,宋代著名文学 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 一生主张变法,改变国家贫 困落后面貌,由于触犯了当 时大地主和大官僚利益而 遭到了反对。作者晚年辞 官归田,专门从事诗文创作, 大部分作品都与他本人经 历有密切关系,《梅花》是 他晚期作品。
数枝 墙角数枝梅
数枝:几枝 句意:墙角有几枝梅花。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花》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诗中以梅花的坚强和⾼洁品格喻⽰那些像诗⼈⼀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不畏排挤和打击的⼈。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原⽂】 梅花 [宋]王安⽯ 墙⾓数枝梅,凌寒独⾃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来。
【知识点】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指梅花的幽⾹。
译⽂: 那墙⾓的⼏枝梅花,冒着严寒独⾃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
赏析: 古⼈吟唱梅花的诗中,有⼀⾸相当,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林逋的《⼭园⼩梅》。
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清浅,暗⾹浮动⽉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
林逋这⼈⼀辈⼦不做官,也不娶妻⽣⼦,⼀个⼈住在西湖畔孤⼭⼭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活。
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命清⾼的思想。
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
你看他写的梅花,洁⽩如雪,长在墙⾓但毫不⾃卑,远远地散发着清⾹。
诗⼈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洁品性的赞赏,⽤雪喻梅的冰清⽟洁,⼜⽤“暗⾹”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洁的⼈格所具有的伟⼤的魅⼒。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得不到⽀持,其孤独⼼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然有共通的地⽅。
这⾸⼩诗意味深远,⽽语句⼜⼗分朴素⾃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作者简介: 王安⽯(1021年12⽉18⽇-1086年5⽉21⽇),字介甫,号半⼭,谥⽂,封荆国公。
世⼈⼜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中国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学家、改⾰家,唐宋⼋⼤家之⼀。
欧阳修称赞王安⽯:“翰林风⽉三千⾸,吏部⽂章⼆百年。
⽼去⾃怜⼼尚在,后来谁与⼦争先。
”传世⽂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等。
⽽王荆公最得世⼈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洲》中的“春风⼜绿江南岸,明⽉何时照我还。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作者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要求:学习课文,从外祖父爱梅花的典型事例,体会老华侨眷恋祖国的深厚情感。
读懂阐述梅花品格的一段话,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精神。
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三段和第五段是重点所在。
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外祖父对梅花品格阐述的一段话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领会课题的含义。
教学构想:本篇课文是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
学习这篇课文要在学习前两篇讲读课文的基础上,放手蚁学生自学为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巩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教学准备:投影仪、录音机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层次。
理解课文三、五段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1、今天我们学习阅读课文《梅花魂》,魂,指精神。
2、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3、梅花的精神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赞扬梅花的精神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4、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依次概括说一说2、在概括五件事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概括各段的大意。
三、再读课文1、老师范读第一段.这一段由“故乡的梅花”联想起喜爱梅花的外祖父。
表面看似写梅花,实际上主要写的是外祖父。
2、从初读课文给你的印象,说说“我”的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3、回忆外祖父的五件事,哪几件事直接写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四、学习第三段1、各自轻读第三段,划出表现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的词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古诗《梅花》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课堂上自主读和互动听读相结合,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课文, 使学生逐步到达读得准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在读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读读背背,重在培养语感。二年级的学 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因此,在指点朗读时,采用教师带表情范,学生 听后直观感悟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然后让学生模仿表情与语气朗 读来体会文感,培养语感。
六、说教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花吗?出个谜语给大家,看看有谁能猜得出来是什么。 猜一猜:有一种花,开在寒冷的冬季,万花凋零,它却独自开放,是什么 花? (梅花) 对于梅花,你有哪些了解?(生互动交流) 同学们回答得不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古诗。(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注意正音。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公道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 功倍,教与学到达和谐、完善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 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课在教法上,我采用自主阅读法:放手让学生读书,并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进行汇报的情势,既促成学生有效理解课文内 容,又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 要求,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初步体会古诗 所蕴含的道理。
3、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点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 5、认识二类字 6、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板块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 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习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一 下梅花不怕冷的品行。
3、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 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众人又称王荆公。汉族 ,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 ,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 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 ,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 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善于,且有名作《桂枝 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众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 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何时照我还。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花》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梅花》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梅花》教案 第⼀课时 教学⽬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字新词。
3、进⼀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法。
4、指导学⽣结合⽣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的分析能⼒。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结合⽣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的分析能⼒。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新课。
1、教师拿出⼏枝盛开的腊梅,让学⽣进⾏观察,并⽤⾃⼰的话说⼀说观赏后的感受。
2、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朝⼤诗⼈王安⽯写的赞美梅花的诗——《梅花》。
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回忆学习的步骤,进⾏⾃学。
(1)借助汉语拼⾳读古诗。
(2)借助⼯具书,查⼀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进⾏⾃学。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字卡⽚:梅墙数寒独遥暗 (2)指名让学⽣读⽣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遇到的难字说⼀说记忆字形的⽅法。
墙:第五笔是“竖” 遥:熟字“摇”去掉提⼿旁,换上⾛之底,就是“遥远”的“遥”。
动⼿书空(教师进⾏板演,易错的地⽅⽤彩⾊笔标出来)。
(4)师⽣共同介绍作者:王安⽯: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学家,是唐宋⼋⼤家之⼀。
(5)结合学⽣提出的问题理解字意 数:⼏ 凌:冒着,顶着。
寒:严寒,(交待出这是冬季)。
遥:远。
为:因为。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帮助指导) 墙⾓数枝梅:墙⾓边有⼏枝梅花。
二年级上册语文书梅花古诗

二年级上册语文书梅花古诗
以下是二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梅花古诗: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唐·罗邺《梅花》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近现代·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
《梅花 / 梅》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
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
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
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
——唐·韩偓《梅花》
上述只是我提供的一个简略列表,符合的诗词可能还有很多。
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古诗

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古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一、诗句解析
1. 墙角数枝梅
- 这句诗很直白地告诉我们,在墙角的地方有几枝梅花。
你看啊,诗人没有说在花园的正中间或者很显眼的地方有梅花,而是墙角。
就好像这梅花很不起眼地待在角落里呢。
2. 凌寒独自开
- “凌寒”就是冒着严寒的意思。
大冷天的,别的花儿都躲起来了,这梅花可厉害啦,它独自在寒冷的天气里开放。
它就像一个勇敢的小战士,不怕冷,也不害怕孤单,就那么自己盛开着。
3. 遥知不是雪
- 远远地看过去,怎么白白的一片呢?还以为是雪呢。
可是诗人很聪明呀,他知道那不是雪。
为什么呢?这就引出了下一句很妙的话。
4. 为有暗香来
- 原来是因为有暗暗的香气飘过来呀。
这梅花虽然在墙角,虽然看起来可能和雪有点像,但是它有自己独特的香味。
这香味就像是它的小秘密一样,悄悄地告诉人们“我是梅花,不是雪哦”。
二、整体赏析
这首诗把梅花写得特别棒。
它通过描写梅花在墙角这样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还能在严寒中独自开放,表现出梅花的坚强和勇敢。
而且诗人很巧妙地用雪来做对比,让我们一开始分不清是雪还是梅花,最后又通过香气来点明是梅花。
这就像给我们玩了一个小小的猜谜游戏一样,很有趣。
梅花的这种品质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呢,不管环境多么艰苦,都要像梅花一样,坚强地展现自己的美丽。
二年级语文《梅花》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梅花》知识点
《梅花》是二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梅花的特点和美丽。
知识点:
1. 词语解析:《梅花》中出现了一些词语,比如梅花、零落、独特等,学生可以学习这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 描写梅花的特点:《梅花》中有很多描写梅花的句子和词语,如“梅花是冬天里最美的花”,“梅花一般在一月到二月开放。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梅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3. 梅花的象征意义:《梅花》中也提到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梅花是坚强、乐观的象征”。
学生可以通过课文了解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
4. 学习欣赏梅花:学习《梅花》这篇课文之后,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观察、欣赏梅花,并且了解梅花的品种、颜色等。
5. 增强欣赏能力:通过学习《梅花》,可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这些是《梅花》这篇课文的一些知识点,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讲解和引导学生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ǒu
21古 诗 两 首
•梅 花
比一比
多音字
{ 为
wèi (因为)
wéi (为难)
{数 shù (数字) shǔ (数星星)
shī shǒu
21 古诗两首
méi
梅花
qiáng
shù
墙 角 数 枝 梅, dú
凌 寒 独 自 开。
yáo
遥 知 不 是 雪,
wèi
àn xiāng
为 有 暗 香 来。
[宋]王安石
读一读,赛一赛
méi
梅花
qiáng
shù
墙 角 /数 枝 梅,
dú
凌 寒 /独 自 开。
y遥áo 知 /不 是 雪,
wèi
àn xiāng
为 有 /暗 香 来。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数枝:几枝
句意:墙角有几枝梅花。
凌寒独自开
凌寒:冒着严寒
句意: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遥知不是雪
遥:很远
句意:远望知道是花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为:因为
暗香:幽香,淡淡的香气
句意:因为有淡淡的香气从远处飘 来。
•墙角有几枝梅花, •冒着严寒独远处飘来。
作业
• 读古诗,回答问题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写反义词 暗—( ) 遥—( ) 寒—( ) 来—( )
明
近
热
去
2、梅花在什么季节开放?从哪句诗 可以看出来? __梅__花__在__冬_天__开__放__,_从__“__遥__知_不__是__雪__,_为__ _有_暗__香来”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