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二高见闻

合集下载

三年级寒假日记300字20篇

三年级寒假日记300字20篇

三年级寒假日记300字20篇1.三年级寒假日记篇一寒假里,我跟哥哥、姐姐玩过很多快乐的游戏,其中,捉迷藏是我们玩得开心的一个游戏。

经过我们三个人的商议,由我跟哥哥先躲,姐姐找。

由于哥哥是小男子汉,他三步两步爬到了柜子的顶上,而我藏在挂满了衣服的柜子里面,我满怀信心地听着哥哥的安排,以为这是安全的地方,骄傲地在柜子里哼起了小曲。

隐约地听到柜子外面姐姐轻轻走来的脚步声,我的心也随着紧张起来。

柜子里的衣服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它们把我裹得严严实实,我透过柜子的小缝隙,只看见姐姐无奈地,漫无目的地寻找着我们。

正在这时,姐姐一抬头,看见了哥哥躲在柜子上面!哈哈,找的人就成了哥哥。

虽然姐姐没有找到我,但我还是很开心。

我喜欢寒假中这快乐的一天。

2.三年级寒假日记篇二妈妈常说冬天是长肉的季节,我说寒假长胖。

因为假期天天大鱼大肉,吃饱就睡。

为了不让我成为一个小胖子,爸爸每天晚上吃过饭就要拉我和妈妈下楼锻炼身体。

晚上一下楼我就会兴奋的跑起来,妈妈说不能吃过饭就剧烈运动。

我根本就听不进去,一溜烟儿就跑了。

来到经常锻炼的小花园,虽然冬天的晚上很冷,但是这里很热闹。

有的在跳广场舞,有的在跳绳,有的在练歌,有的在打太极拳,还有些爷爷奶奶聚在一起在聊天。

我喜欢去小朋友待的地方,我们有好多人有时候玩游戏,有时候学着跳广场舞,有时候玩跳绳,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

爸爸妈妈给我规定,每天晚饭后可以下楼锻炼一个小时左右。

这样不但不会长胖而且身体会越来越棒,为了棒棒的身体也为了能和我好朋友一起,我每天晚上都迫不及待。

我一定会坚持!3.三年级寒假日记篇三寒假生活里重头大事就是过年,可现在的我越来越不期待过年。

首先过去小时候却的是年货,而现在的过年却的是年味。

我想这正是大家都不喜欢过年的一点吧!过年那几天除了走亲访友,还会出去四处转转玩玩。

可你走在大街小巷,哪儿哪儿都是人。

连街上的人都是脚跟捧着脚跟,肩膀擦着肩膀。

某公园也十分热闹,每个摆摊的地方,都堆着一层一层的人群。

老山界

老山界

一支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的人民军队。这一 情节展现了红军长征生活的又一个侧面。从 这一侧面,读者可以感知获得群众的认可和 支持是红军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
2.本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把红军 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刻画得具体形象的?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贯穿全篇,如“只得裹一条毯子
,横着心躺下去”,“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 一碗,就吃”。
结构梳理
决定翻山:开篇点题,简介老山界
翻山经过 悬崖峭壁 山高路险 行路难
老 山 界
(以时间 变化、地
路窄石硬
点转移为 粮食短缺
线索) 枪声密集
寒气逼人 肚子很饿 敌人追击
睡觉难 吃饭难 处境难
乐顽 观强 精意 神志
翻山之后:“第一座”“小得很”→深化中心
主旨概括
本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 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 程,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 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
人教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
人 物描 写篇
黄河颂
老山界
学习目标
1. 了解本文所写事件的历史背景,把握文章主 要内容。(重点)
2. 学习本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 方法,赏析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在行 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难点)
3. 学习红军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重点)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生于河北省光化县, 1927年参加革命,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 歌词, 1939年在延安创作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 合唱” 。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黄河船夫 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 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 在一起,组成一幅广阔的历史画卷,刻画了黄河母亲 的伟大形象,反映中华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教学设计千祥镇中心小学邵艳英教学目标: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实践中达到朗读成诵。

教学难点: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师:这几天,我们这儿都是阴雨绵绵,给我们上学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

但是在海南省,从上月底开始已经连续下了9天大暴雨,范围波及15个市县,受灾人口达164.8万,海南万宁特大暴雨中心区致经济损失约5亿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暴雨过程。

水灾如此严重,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治水。

早在夏朝就有一个君主对治水很有办法,他就是——大禹。

你听说过他治水的故事吗?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孔子《论语•泰伯篇》中说:“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禹,吾无闲然矣”!意思是: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办得非常丰盛;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时穿的衣服做得很华美;他住得也很简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却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设上。

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

这是孔子的原话。

这就足以证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我们的三字经就把大禹这个有名的人物编了进去。

你想读一读吗?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1、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从这四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统治了四百年,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周朝统治了八百年。

李贽《贾谊》原文及翻译译文

李贽《贾谊》原文及翻译译文

李贽《贾谊》原文及翻译译文1、李贽《贾谊》原文及翻译译文李贽《贾谊》原文及翻译李贽原文:班固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

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

及欲改定制度,以汉为土德,色上黄,数用五,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固以疏矣。

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

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要于事者著于《传》云。

”李卓吾曰:班氏文儒耳,只宜依司马氏例以成一代之史,不宜自立论也。

立论则不免搀杂别项经史闻见,反成秽物矣。

班氏文才甚美,其于孝武以前人物,尽依司马氏之旧,又甚有见,但不宜更添论赞于后也。

何也?论赞须具旷古双眼,非区区有文才者所能措也。

刘向亦文儒也,然筋骨胜,肝肠胜,人品不同,故见识亦不同,是儒而自文者也。

虽不能超于文之外,然与固远矣。

汉之儒者咸以董仲舒为称首,今观仲舒不计功谋利之云,似矣。

而以明灾异下狱论死,何也?夫欲明灾异,是欲计利而避害也。

今既不肯计功谋利矣,而欲明灾异者何也?既欲明灾异以求免于害,而又谓仁人不计利,谓越无一仁又何也?所言自相矛盾矣。

且夫天下曷尝有不计功谋利之人哉!若不是真实知其有利益于我,可以成吾之大功,则乌用正义明道为耶?其视贾谊之通达国体,真实切用何如耶?班氏何知,知有旧时所闻耳,而欲以贬谊,岂不可笑!董氏章句之儒也,其腐固宜。

虽然,董氏特腐耳,非诈也,直至今日,则为穿窬之盗矣。

其未得富贵也,养吾之声名以要朝廷之富贵,凡可以欺世盗名者,无所不至。

其既得富贵也,复以朝廷之富贵养吾之声名,凡所以临难苟免者,无所不为。

岂非真穿窬之人哉!是又仲舒之罪人,班固之罪人,而亦敢于随声雷同以议贾生。

故余因读贾、晁二子经世论策,痛班氏之溺于闻见,敢于论议,遂为歌曰:驷不及舌,慎莫作孽!通达国体,刘向自别。

三表五饵,非疏匪拙。

彼何人斯?千里之绝。

汉廷诸子,谊实度越。

《大正藏》第80卷No.2555 梦窗国师语录

《大正藏》第80卷No.2555 梦窗国师语录

《大正藏》第80卷No.2555 梦窗国师语录《大正藏》第80卷No.2555 梦窗国师语录天下之至大者道也。

至公者理也。

人能公正宏大合乎道理者。

莫不尊且敬焉。

予自南国东来扶桑。

惟见梦窗国师一人而已。

师之道如春行大地。

师之德如皎日当空。

师之戒凛若冰霜。

师之行见于行事。

八提鈯斧六处开山。

三朝加敬一国咸尊。

所谓合乎大公之道理自然人皆得而尊敬之。

若曰师之语言满天下而无口过者也。

国师祖佛光而师佛国。

发扬宗旨警训后学。

如珠走盘有自来矣。

其嗣子龙湫泽首座出师语录以示余。

命予为序引。

予曰。

国师乃佛鉴下子孙却用翳睛法观。

此录者自宜着眼嗣师之法者。

众皆丛林之麟凤也。

必又有大其家世者焉。

时文和三祀孟夏佛诞生之日。

四明东陵叟(永玙)序。

此是老僧一生寐语也。

切差求添削于他人。

矧乎刊板即施矣哉。

梦窗正觉心宗普济国师语目录。

上卷。

序(东陵和尚)自戒刊版语。

南禅语净智语。

圆觉语再住南禅语。

天龙语再住天龙语。

下卷。

升座拈香。

小佛事佛祖赞。

自赞偈颂。

目录(终)。

梦窗正觉心宗普济国师语录。

卷上。

梦窗正觉心宗普济国师住山城州瑞龙山南禅禅寺语录。

侍者本元慧逸等编。

正中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入院。

指山门云。

溪涧潺潺峰峦岌岌。

公门曾无内外。

谁言拽而不入(顾视左右云)。

莫怪不相揖。

佛殿郝老闻名也不喜。

我侬今日特来参(良久)。

黑蜜太苦黄连太甘。

土地堂。

灵鉴无遗赏罚不逊。

敢问即今觑我么洎乎。

更下一分饭。

祖师堂。

联芳续焰地无朱砂。

恐人道以讦为直。

一炷兜楼且赏他。

据室(横按拄杖云)。

不师摩竭迹不效少林颦(召大众云)。

只要当头荐取。

切忌温故知新(喝一喝)。

敕黄以此革弊持危。

以此索隐致远。

印文已露。

见也无。

碧落之碑无赝本。

山门。

疏全褒全贬海阔山幽。

知我罪我不在春秋。

拈衣大庾岭头通线路。

鸡足山里藏针锋。

新南禅通也不得藏也不得(提起衣云)。

等间提起覆虚空。

法座。

应身坐茆草。

法佛坐空里。

且道衲僧以甚么为座(指法座云)。

我无隐乎尔。

升座拈香云。

此一瓣香爇向炉中恭为祝延今上皇帝圣躬万岁万岁万万岁。

古诗词曲阅读鉴赏练习汇编

古诗词曲阅读鉴赏练习汇编

古诗词曲阅读鉴赏练习汇编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拜新月李端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

⑴这首小诗写的主人公是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⑵第三句说,别人听不见诗中主人公的“细语”,结合诗的意境,想一想这些“细语”该是些什么内容?第四句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⑴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⑵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李益和苗发、司空曙,都列名“大历十才子”,彼此是诗友,常有诗歌唱和。

⑴诗中最活跃的形象便是傍晚骤来的一阵微风,试分析“风”在诗中的作用。

⑵试分析诗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吕本中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⑴本词是以什么人的口气写的?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绪?⑵请简要分析这首词运用比喻手法的特点。

5.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松唐景云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古松宋王安石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

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勿相侵。

⑴两首诗所表现的中心内容有何不同?⑵景诗是题画诗,诗中在对松的描写上与王诗中对松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之处?试作具体分析。

6.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简短励志故事文字版10篇

简短励志故事文字版10篇

【导语】在教育孩⼦⽅⾯,我们可以让他们多看⼀些励志故事,这样有助于孩⼦的健康成长。

下⾯是分享的简短励志故事⽂字版10篇。

欢迎阅读参考!1.简短励志故事⽂字版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

他刚上学的时候,很⽤⼼,写字⼀笔⼀划,很⼯整。

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苦,不如在外⾯玩耍快活。

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啊! ⼀天,他回到家⾥,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

妈妈⽣⽓地说:“我⾟⾟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下⼦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处!” ⼩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

我⼀定好好读书!”从此,⼩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

后来他成了知名的⼤思想家。

2.简短励志故事⽂字版 诸葛亮⼩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镜先⽣学习兵法。

⽔镜先⽣养了⼀只公鸡,公鸡⼀到晌午啼叫三声,⽔镜先⽣就下课了。

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裤⼦上缝了⼀个⼝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把⼩⽶放在⼝袋⾥。

当晌午快到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把⼩⽶。

公鸡见有黄灿灿的⼩⽶,顾不上啼叫,就啄⾷起来。

刚刚啄完,诸葛亮⼜撒⼀把,直到把⼝袋⾥⾯的⼩⽶撒完。

等公鸡吃完⼝袋⾥的⼩⽶再叫时,⽔镜先⽣多讲了⼀个时⾠的课,可把师娘饿坏了,时间长了不免抱怨⼏句:怎么搞到这么晚,晌午过了,也不知道饿! 你没听见鸡才叫吗?⽔镜先⽣说。

师娘是个聪明⼈,知道其中必有奥妙。

第⼆天快到晌午的时候,她悄悄地来到了院⼦⾥,只见那只花颈公鸡刚要伸长脖⼦叫唤,就有⼈从书房窗⼝撒出⼀把⼩⽶。

她⾛上前,把事情看了个仔细,⼜悄悄地回家了。

这天⽔镜先⽣回来,师娘笑着说:你这个当先⽣的,还不如⼩诸葛。

于是她把刚才看到的情况,⼀五⼀⼗地告诉了⽔镜先⽣。

⽔镜先⽣听后⼀愣,⼜哈哈⼤笑起来,⼼想诸葛亮喂鸡求学,真是聪明过⼈,将来必定是盖世奇才。

邵阳市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邵阳市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邵阳市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面的划线字。

①君子之行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③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④意与日去________(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非淡泊无以明志(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4)文中说“非志无以成学”,联系实际,说说你对“志”与“学”的关系的理解。

2.对比阅读(古文阅读)(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家中来营①者,多称尔②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③,此君子也。

余服官④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⑤。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①营:军营。

②尔:你。

③处约:处在困顿之中。

④服官:为官。

⑤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不要丢掉从我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一贯相传的家风。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②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3)阅读(甲)文,谈一谈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感悟对后辈的谆谆告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津二高见闻
高三数学组
踏着十一月的寒意,乘着高一高二期中考试的东风,带着课改的重负,背着学校的希望,怀揣着一份神秘,我们高三一行来到了孟津二高。

一、静与净
披着朝霞我们进入了孟津二高的校园,校园内一片安静,并无一片繁忙,打扫卫生的景象。

而校园干净整洁,环境优美。

对称的小花园为校园添加了几分优雅,林间小道,奇石更增加了几分境界,干净的阅报栏展现了一种优秀的习惯。

踏着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的静谧,我们登上教学楼,走进教室。

教室内整齐安静,同学们像沉甸甸的稻穗一样在低头沉思,在进行课前准备。

我们进入教室对同学们没有丝毫的影响,消除了我们先前的担心。

二、文化气氛浓郁,多彩多样
在课前准备的闲暇,看了看教室的文化,气氛浓郁,多彩多样。

在讲台旁边及黑板上制作着高考倒计时。

在电视机屏上张贴者对手在拼杀,我们在干什么的警示语。

在左右两侧墙上,除了“勤奋是一只彩笔,会给你的生命涂上绚丽的颜色”。

“抬头张望的是轻飘飘的的野草,低头沉思的是沉甸甸的稻穗”等四幅标语外,还有各个小组的阵
地。

在黑板的正上方是学生写上去的激励性的小标语。

后黑板上整齐的编排着各科的学习状况。

左侧是“勤奋打拼,用打拼创造辉煌”右侧是“激情学习,以激情点亮人生”的对联。

后黑板左侧的墙上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公示栏,张贴着历次考试成绩。

所有的一切都显现出学生的激情与积极性。

二、课堂学习
1、激情澎湃
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上课铃响过后,一声“起立”的口令发出后,震耳欲聋的“老师好”的问候声近似疯狂的响起。

在我们感叹学生的激情的心情下,开始了一节新课。

这是一节试卷讲评课,老师先出示正确的答案,再出示批改后需要解决的题目的题号,本以为老师要开始评讲,可是没有。

老师下了命令,“10分钟,各小组开始谈论。

”学生迅速全体起立,归组讨论,速度之快,让人惊叹。

讨论进行的热烈有序,各个小组讨论的热火朝天,近乎争论。

同学们各抒己见,形成多种思路。

很快10分钟的讨论时间结束了,整个过程让我们感叹.
2、争先恐后
10分钟的激情燃烧刚刚结束,各个小组的同学便举起手来,争先恐后的上去展示。

学生们在讲台上如一个小老师,一边书写,一边讲解,讲解清楚,书写规范,有疑问的同学积极提问,展示的同学一一解答,直到所有同学没有疑问。

其他同学争先恐后的展示不同的思路
和解法。

一节课进行的激烈而有激情。

3、如出一辙
改换班级,我们继续学习,每节课都是同样的教学模式,同样的近似疯狂,同样的激情燃烧,同样的争先恐后。

所有课堂完全相同,如出一辙。

让我们为之惊叹。

更令我们陷入沉思。

感叹着孟津的激情,带着“同是学生,同是高三学生,怎么有如此大的差异”的疑问,在深深的沉思中,我们踏着斜阳,走上返回的征程。

三、讨论与反思
经过一周的分析,经过一周的思考,我们数学备课组一直在总结。

通过学习,观摩,我们的收获是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对我们的学生有所帮助,才能提高我们学生的成绩。

经过认真分析,总结出一下几点问题和措施与其共勉:
1、我们的学生基础差,面积大,应尽快夯实基础,减小差生面,
是新课改的基础。

2、我们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课改的顺利进行提供观念。

3、还有一部分学生纪律观念差,课堂上还不能遵守纪律,所以要
强化纪律为课改做好保障。

4、同学们的团结协作意识不够,要教会学生协作的能力,来提高
课堂效率。

5、要做到这些,需学校、年级与同志们共同努力形成大气候,在
班内形成一个积极的氛围,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共同的进步。

感叹着孟津的激情,带着“同是学生,同是高三学生,怎么有如此大的差异”的疑问,怀揣着对自己学生的一份憧憬,我们还在沉思、还在讨论,并且会一直摸索下去。

高三数学组
2012、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