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答案 作业答案 远程教育 继续教育

合集下载

电大本科美学专题试题答案zrr

电大本科美学专题试题答案zrr

电大本科美学专题试题答案zrr一、单项选择题(将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括号内。

每题1分,共12分)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的这首《鸟鸣涧》诗表现的是(B.幽静美)2.就美感的根源来说,持“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A.立普斯)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此诗基于( B.接近联想)4.认为“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的是(C.黑格尔)5.“不断升华的自然界的最后创造物就是美丽的人。

”说此语的是( A.歌德)6.首次提出“崇高”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伟大心灵的回声”的人物是(C.朗吉弩斯)7.“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

”此语表述的应是(A.审美净化阶段)8.《丑的美学》的作者是( D.罗森克兰兹)9.按符号学分类标准,书法应属于( B.表现性艺术)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此语出自( A.《论语》)11.研究生产环境的美、劳动过程的美和劳动产品的美的理论是(D.“迪扎因”理论)12.认为“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

它只是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是(A.休谟)13.认为“世上最可爱的就是生活”的是(B.车尔尼雪夫斯基)14.“知者乐山,仁者乐水”语出自(C.《论语》)15.“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此词句基于(D.相似联想)16.“形象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象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说此语的是( C.荀子)17.“夫惟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

”此语表述的应是(审美的领悟阶段)18.《美育书简》的作者是( A.席勒)19.下列剧作不是莎士比亚悲剧的是(B.《茶花女》)20.中国先秦美学的历史起点是( C.老子的美学思想)21.主张“艺术作品在任何时候都不及现实美伟大”的是(C.车尔尼雪夫斯基)22.研究生产环境的美、劳动过程的美和劳动产品的美的理论是(D.“迪扎因”理论)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24分)1、所谓“人化自然”,是人类已经改造、认识、把握和活动的自然。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1606美学与人生考试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1606美学与人生考试答案
因此,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最为主要的是它是一种对立和冲突的审美体验。崇高是一个相对弱小却代表正义与和善的主体与强大的敌对势力奋斗抗争的过程,通过这种奋斗与抗争展示人的精神与力量,崇高是人的精神与力量的动态展示。崇高的价值载体首先是体现这种冲突与抗争过程的艺术作品。但崇高不仅仅限于艺术作品中,人的现实的活动过程就常常显示出崇高。崇高与壮美有联系,因为壮美的对象占有大的空间,具有疾速的时间,力量强大,性质刚硬,往往引起人先惊后喜的审美感受。崇高主体面对的对象同样是强大的、有力的,正是这样,才造成了环境的艰苦、冲突的激烈,人的审美愉快也要由痛感转化而来。因此,历史上许多美学家把崇高与壮美相提并论。但是,崇高与壮美是有区别的。壮美是显示人类活动的一种结果,是人的胜利的静示。壮美的对象可以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崇高的对象则是与人的活动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然界的事物也能引起人的崇高感,那是因为人Leabharlann 自然事物拟人化了,使它具有一种象征性。
在不同的人生实践的领域,崇高有不同的体现。首先,崇高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对立和超越。人在自然中体验到的崇高,是那些体积大,力度强的事物所具有的一种审美属性。它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而进入人的审美视野,并因为人的超越之感而获得审美意义,从而对人类有一种激励性和鼓舞性。如高山大川、海洋广漠、雄风惊雷、暴风骤雨等,还有像动物中的雄狮、猛虎、海燕、雄鹰等,它们都因为人们传送它们上面感悟到力量,从而认同了自身的超越而获得美感。其次,崇高体现为人与社会的对立与超越。这主要体现在人的创造物和人的精神品格两个方面。在人的社会创造中,人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的精神品格中,人因为战胜社会,自我的有限性,从而获得精神的解放,也就体验到一种崇高感。第三,艺术作品的崇高风格。人的崇高体验通过艺术作品加以表现和反映,是自然和社会中崇高的集中表现形式。崇高艺术在内容上都反映了自然和社会中雄伟壮阔的事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镜”,“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奇观”。这里他从外在形式分析了崇高的内涵。也就是表现为语言的奔放、色彩的强烈、画面的雄阔、线条的粗犷等特点。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1606【1145】美学与人生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1606【1145】美学与人生参考答案
乐的快感。、
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些误区,就会使得我们有这样的错觉,即日常生活已经很美好、很理想了,无须审美的升华和批判,而且审美也丧失超越性,审美就是日常生活的享受,美感就是日常生活的满足感。现在社会上出现大量的一些所谓的行为艺术(如人体悬挂――用钩子、链子穿过身体,把自己悬挂在疼痛和骇人的半空),表演者本人自称享受疼痛的美感,而这种所谓的行为艺术已经超出了普通大众的接受能力,所以也就不是什么艺术,当然也就与美学沾不上边了。如果不对这些所谓的艺术进行批判的话,那么美学的发展将会走入一个死胡同。
审美还取决于人们对对象的认识方法,审美地看待对象,和认识地看待对象是不同的。与认知相比,审美始终不脱离对象的感性形态,而认知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认知的眼光里,朝阳和夕阳不过是地球自转的不同阶段与太阳所处的不同空间关系;而在审美的眼光里,喷薄欲出的旭日令人振奋,而洒满晚水的感性风貌所激发的感官快适,是审美感受的基础,它与认知的感官印象是有天壤之别的。
三、小作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审美现象,谈谈你认为什么是美。
美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当时的人们就对自己的生活对象产生了审美感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这种审美活动逐渐被少数有教养的阶层所拥有,从而走上“精英化”、“贵族化”甚至是“神圣化”的道路,此时的审美与生活开始渐行渐远。人们认为,正因为审美与生活不同,它才是审美艺术,而且,似乎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远,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好的审美艺术。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才有闲情逸志和趣味去舞文弄墨,赏画观景;西方亦然,贵族订购艺术家的作品装点自己的豪宅和庭院。所谓的美学文化,在传统社会中被认为是一种资格、标志和地位的象征。拥有艺术趣味和审美品格的人并不是黎民百姓。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民主化和传播技术的演进,美学逐渐走出了少数人的樊笼,而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其标志就是出现生活美学化的趋势,美化生活成为一个日益民主的文化的标志。对于美学的这种新的变化,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种发展趋势,既要肯定其对我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所带的下面效果,又要清醒的认识它对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用正确的美学思想与观点来指导我们生活。

美学培训考试题目和答案

美学培训考试题目和答案

美学培训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艺术作品B. 自然美C. 社会美D. 心灵美答案:A2. 美学中的审美体验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情感体验B. 认知体验C. 道德体验D. 审美体验答案:C3.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康德答案:C4. “审美距离”这一概念最早由哪位美学家提出?()A. 康德B. 席勒C. 布洛D. 黑格尔答案:C5. 美学中的“模仿说”主要强调的是()。

A. 艺术作品的形式美B. 艺术作品的模仿功能C. 艺术作品的表达功能D. 艺术作品的装饰功能答案:B6. “崇高”这一审美范畴最早由哪位哲学家提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B7. 美学中的“形式主义”主要强调的是()。

A. 艺术作品的内容C. 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D. 艺术作品的道德价值答案:B8. “意境”这一概念在中国美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主要指的是()。

A. 艺术作品的内在情感B. 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C. 艺术作品的深层含义D. 艺术作品的直观感受答案:C9. 美学中的“表现说”主要强调的是()。

A. 艺术作品的模仿功能B. 艺术作品的表达功能D. 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答案:B10. “悲剧”这一概念最早由哪位哲学家提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心灵美学E. 技术美学答案:ABCDE12. 美学中的审美范畴包括以下哪些?()A. 美B. 丑C. 崇高D. 悲剧E. 喜剧答案:ACDE13. 美学中的“模仿说”主要涉及以下哪些方面?()A. 艺术作品的模仿对象B. 艺术作品的模仿手段D. 艺术作品的模仿效果E. 艺术作品的模仿过程答案:ABCD14. 美学中的“形式主义”主要关注以下哪些方面?()A. 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B. 艺术作品的形式美C. 艺术作品的形式规律D. 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E. 艺术作品的形式与社会的关系答案:ABC15. 美学中的“表现说”主要涉及以下哪些方面?()A. 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B. 艺术作品的思想表达D. 艺术作品的道德表达E. 艺术作品的美学表达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学科。

美学 答案 作业答案 远程教育 继续教育

美学 答案 作业答案 远程教育 继续教育

《美学》作业学制:汉语言文学第一编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自从有了审美活动,就有了美学观念。

对。

审美趣味的选择取决于美学观念。

2、黄金分割律是用于分割黄金的。

错。

黄金分割律是指最佳的分割比率3、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错。

贺拉斯提出了寓教于乐。

4、亚里士多德提出艺术有两大罪状:A、远离真理;B、伤风败俗。

错。

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的。

5、柏拉图的美学观点属于表现论范畴。

错。

在西方,表现论是近代才有的观点。

6、鲍姆加敦是现代美学之父。

错。

费希纳才是现代美学之父。

7、康德首先提出了Aesthetics的概念,成为美学之父。

错。

鲍姆加敦首先提出了Aesthetics的概念,成为美学之父。

8、黑格尔的《美学》是美的。

错。

学术著作不应用审美范畴来形容。

9、费希纳提出要用“自上而下”的美学代替“自下而上”的美学。

对。

费希纳提出用“自下而上”的美学代替“自上而下”的美学。

10、格林伯格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音乐。

错,美国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11、罗兰·巴尔特的神话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古希腊神话。

错,神话罗兰·巴特表示思想意识。

简答题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答: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模仿论,他提出,艺术是对现实人生的模仿,模仿者所模仿的对象是在行动中的人。

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

他的思想对西方文化根本倾向以至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研究美学时立场基本是唯物主义的,毕达哥拉斯派和赫拉克特等以自然科学的观点看美学问题,亚里士多德则是以这两者统一的观点研究美学问题。

2) 美在形式亚里士多德不是在超感性的理念世界,而是在客观现实中寻找美。

美的范围包括神和人、人的躯体、社会、实物、行为、自然.亚里士多的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模仿他的艺术的真实性,不仅肯定艺术的真实性,而且认为艺术比现象世界更为真实.他认为美是客观的,美自身就具有价值并给人以愉悦。

浙大远程教育 美学离线作业选选做作业 答案 题目答案

浙大远程教育 美学离线作业选选做作业 答案 题目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美学》课程作业(选做)答案在后面第一编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2、亚里士多德是美学之父。

3、十八世纪法国美学家阿贝·巴托提出的“美的艺术”包括了音乐、绘画、骑射、纺织、书法等五门。

4、十八世纪法国美学家阿贝·巴托提出的“美的艺术”包括了音乐、绘画、雕塑、诗、戏剧、舞蹈、电影、建筑等八门。

5、康德的美学着作是《纯粹理性批判》。

第二编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孔子认为先秦的音乐作品《武》是尽善尽美的。

2、儒家把音乐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途径。

3、“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了儒家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

4、道家美学思想认为美需要艺术家努力创造。

5、按道家思想,看不见的图像和听不见的声音也可以成为美的艺术。

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体现了道家的美学思想。

7、乐记是儒家经典。

8、乐记认为音乐与政治没有关系。

9、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最好的绘画应该能够画出最逼真的图像。

10、好的书法家先在头脑中写字,再在纸面上写字。

11、《人间词话》提出的境界说来源于西方的文学理论。

12、王国维美学思想主要是受西方影响而形成的。

第三编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同样的审美经验是可以重复的。

2、审美现象是指美的事物。

3、审美就是对美的欣赏。

4、所有审美对象都是美的。

5、是艺术都是美的6、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肯定是艺术品7、这件衣服设计独特,做工精美,就像一件艺术品8、绘画作品肯定是艺术品9、崇高是美的一种10、崇高的审美价值在于它使人的心境得到升华11、悲剧的意思就是悲惨可怜12、只要好人死亡,就是悲剧13、只有好人的毁灭和厄运,才产生悲剧性14、欣赏悲剧可以导致心理上的健康15、善恶报应的结局属于喜剧范畴16、喜剧是专门讽刺坏人坏事的17、滑稽就是闹剧18、丑没有审美价值简答题1、“艺术”这一概念通常在哪几种含义中使用?第四编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模仿论就是再现论。

电大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小学教育专科考试

电大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小学教育专科考试

电⼤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学教育专科考试电⼤《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学教育专科考试⼩抄美学与美育作业A.B.C.D.第⼀章⼀、单项选择:1、着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哲学家(A)提出的A.柏拉图B.鲍姆加登C.⿊格尔D.贺拉斯2、在1750年出版的专着(美学)中⾸次提出“美学”。

因⽽被视为美学学科的创始⼈是(B)A.康德B.鲍姆加登C.席勒D.⿊格尔3、提出“⾃下⽽上”美学研究⽅法是德国的⼼理学家(C)A.席勒B.叔本华C.贾希纳D.狄⽽泰4、从20世纪初起借鉴西⽅美学观念撰写美学与美育论⽂,因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的是(A)A.王维国B.黄遵宪C.蔡元培D蔡仪5、《谈美》《⽂艺⼼理学家》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B).A.王维国B.朱光潜C.宋⽩华D.胡远6、美学主要是⼀门(A)A.⼈⽂科学B.⾃然科学C.社会科学D.实践科学⼆、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1、美学的性质就是美学的对象。

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基本属性和特质。

2、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审美体验并⾮神秘,不可知的,它是⽣的产物。

三、简答题1、西⽅美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西⽅美学发展经历了以下⼏个发展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论美学和⽂化论美学。

2、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阶段?答:美学在中国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清末民初美学,五四美学,20世纪30--40年代美学,50---70年代美学,80年代美学和90年代美学3、美学研究⽅法有哪些?答:对话法、体验法、思辨法、实验法、阐释法四、论述题1、试举例论述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汇通的⽅法答:例如,分析《红楼梦》时,要注意调动有关古典长篇⼩说的审美阅读知识,显⽰⼩说在语⾔、⽂体、⼈物性格、环境刻画、意境描写等⽅⾯的审美特性和审美成就,并且获得⼀种认识《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学艺术的集⼤成之作,是体现中国古典审美精神的代表性作品。

这种分析⽅法及结论是由对美学以外的有关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

浙大远程美学在线答案

浙大远程美学在线答案

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丑是审美价值的一种• B 丑没有审美价值• C 丑也是一种美• D 所有的丑都有审美价值•单选题2.【全部章节】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古代的绘画都是具象的• B 绘画必须以客观事物为对象• C 绘画中的观看与日常生活中的观看是不同的• D 绘画中的观看与日常生活中的观看是一样的•单选题• A 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就是美的• B 悲剧就是美• C 崇高是一种美• D 美是审美价值的一种•单选题4.【全部章节】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现代艺术就是现代主义艺术• B 现代艺术就是以模仿为主的艺术• C 现代艺术就是现时代艺术的总称• D 现代艺术就是以表现为目的的艺术•单选题• A 美学是研究美的• B 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 C 美学是研究文学的• D 美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单选题6.【全部章节】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音乐是一种非摹仿性艺术• B 音乐的全部感受都可以通过语言说出来• C 中国古典音乐大部分是复调音乐• D 音乐是一种时间性听觉艺术•单选题• A 黄金分割律是用于分割黄金的• B 黄金分割律是指用黄金进行分割• C 黄金分割律是指事物的最佳比率关系• D 黄金分割律不可以用于艺术品•单选题8.【全部章节】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费希特是现代美学之父• B 鲍姆加敦是现代美学之父• C 康德是现代美学之父• D 亚里士多德是美学之父•单选题• A 再现论与表现论有相似之处• B 再现论和表现论的观点毫无相似之处• C 再现论和表现论的观点是完全一样的• D 再现论就是模仿论•单选题10.【全部章节】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儒家的美学思想把美与自然联系在一起• B 儒家的美学思想把美与善联系在一起• C “尽善尽美”是道家的美学观点• D 《乐记》是道家经典著作•单选题• A 柏拉图认为所有的诗歌作品都是有害的• B 柏拉图的美学观点属于表现论范畴• C 柏拉图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 D 柏拉图提出艺术有两大罪状:第一是远离真理,第二是伤风败俗•单选题12.【全部章节】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从历史上看,技术在艺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 从历史上看,技术在艺术中的作用越来越次要• C 从历史上看,物质材料在艺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 从历史上看,审美价值在艺术中的作用越来越次要•单选题• A 艺术与技术没有什么关系• B 艺术必须使用拷贝的技术• C 艺术就是技术• D 艺术最早的意思是技术•单选题14.【全部章节】以下哪项判断是对的?• A 艺术都是美的• B 艺术与艺术品是一回事• C 艺术是人们创造艺术品的一种显现活动• D 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肯定是艺术品,任何丑都有审美价值•多选题15.【全部章节】以下哪几个是绘画语言的要素?• A 形状• B 节奏• C 立面• D 色彩•多选题16.【全部章节】优美与以下哪些要素有关?• A 滑稽• B 快感• C 和谐• D 完美•多选题17.【全部章节】以下哪些属于阿贝?巴托分类中的艺术?• A 机械的艺术• B 表现的艺术• C 美的艺术• D 居中的艺术•多选题18.【全部章节】以下哪几个选项属于艺术语言意义的三层次:• A 基础层• B 分节单位• C 主题层• D 再现层•多选题19.【全部章节】以下对诗歌与小说的重要区别的表述哪几项是正确的?• A 诗歌多用换喻,小说多用隐喻• B 小说多用换喻,诗歌多用隐喻• C 诗歌重在形象,小说重在意境• D 诗歌讲究音律,小说讲究情节•多选题20.【全部章节】以下哪几个词语可以描述道家美学思想?• A 寓教于乐• B 大美不言• C 得意忘言• D 尽善尽美•多选题21.【全部章节】悲剧的主要价值是什么?• A 崇高感• B 促使人们深思• C 提升幽默感• D 促进和谐•多选题22.【全部章节】以下哪几个意义是喜剧概念内含的?• A 滑稽• B 可爱• C 愚昧• D 大团圆•多选题23.【全部章节】“艺术”这一概念通常在以下哪几种含义中使用?• A 艺术品• B 自然事物• C 艺术的活动• D 艺术家•多选题24.【全部章节】以下属于音乐的四个基本要素的有:• A 线条• B 音色• C 节奏• D 姿态•多选题25.【全部章节】“意在笔先”是古人对一种艺术创作的理论总结,它的所指,下述哪几项判断是正确的?• A 是针对诗歌而言的• B 是针对书法而言的• C 下笔前先要有构思• D 构思总是跟不上笔•多选题26.【全部章节】叙事作品需要交代五个W,以下哪几个以W为首的词语不属于这五个W?• A Who• B When• C Which• D Wheth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作业学制:汉语言文学第一编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自从有了审美活动,就有了美学观念。

对。

审美趣味的选择取决于美学观念。

2、黄金分割律是用于分割黄金的。

错。

黄金分割律是指最佳的分割比率3、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错。

贺拉斯提出了寓教于乐。

4、亚里士多德提出艺术有两大罪状:A、远离真理;B、伤风败俗。

错。

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的。

5、柏拉图的美学观点属于表现论范畴。

错。

在西方,表现论是近代才有的观点。

6、鲍姆加敦是现代美学之父。

错。

费希纳才是现代美学之父。

7、康德首先提出了Aesthetics的概念,成为美学之父。

错。

鲍姆加敦首先提出了Aesthetics的概念,成为美学之父。

8、黑格尔的《美学》是美的。

错。

学术著作不应用审美范畴来形容。

9、费希纳提出要用“自上而下”的美学代替“自下而上”的美学。

对。

费希纳提出用“自下而上”的美学代替“自上而下”的美学。

10、格林伯格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音乐。

错,美国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11、罗兰·巴尔特的神话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古希腊神话。

错,神话罗兰·巴特表示思想意识。

简答题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答: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模仿论,他提出,艺术是对现实人生的模仿,模仿者所模仿的对象是在行动中的人。

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

他的思想对西方文化根本倾向以至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研究美学时立场基本是唯物主义的,毕达哥拉斯派和赫拉克特等以自然科学的观点看美学问题,亚里士多德则是以这两者统一的观点研究美学问题。

2) 美在形式亚里士多德不是在超感性的理念世界,而是在客观现实中寻找美。

美的范围包括神和人、人的躯体、社会、实物、行为、自然.亚里士多的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模仿他的艺术的真实性,不仅肯定艺术的真实性,而且认为艺术比现象世界更为真实.他认为美是客观的,美自身就具有价值并给人以愉悦。

他认为,同一事物不可能既美好又不美好,因而具有客观性.3)情感的净化作用2、简述鲍姆加敦的主要美学命题“感性认识的完善”答:鲍姆嘉通把感性认识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又把“完善”概念借取过来,把感性认识的完善作为美学研究的目的。

“完善”这个概念直接来自沃尔夫的“美在于一件事物的完善”,“完善”即多样性的统一;而沃尔夫的“完善”概念又出自莱布尼茨的“完满”,即宇宙的和谐秩序。

所以在莱布尼茨和沃尔夫那里,“完善”都是客观事物的秩序和谐、多样性统一。

在鲍姆嘉通这里,“完善”概念则向主观方面转化,它包括三个要素的“协调”:思想的和谐、秩序、符号,只有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美的特征。

显然,“完善”这个概念是属于认识范畴的,不过有时又指对象的“外形”,但这种“外形”不过是“鉴赏力”即混乱的感觉的“显现”而已;“完善”,究其实质仍是认识的完善,而非外物的完善。

“完善”既然是认识范畴,那么它就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感性的。

作为理性的完善,如一个数学公式的完善,则是真,属于科学研究的;作为感性的完善,如一朵花、一件艺术作品的完善,则是美,属于美学研究的。

感性认识来自低级认识功能,也叫做“感性的观念”,实即具体表象。

但是,“感性的观念分朦胧的和明晰的两种”,“朦胧的”观念并不完善,只有“明晰的”观念才是完善的,它未经逻辑分析,带有“混乱的”因素,却又不是“明确的”。

鲍姆嘉通认为,这种“明晰的”观念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就是诗,就是美的艺术,这样,鲍姆嘉通就把明晰的观念即生动的观念作为感性认识的完善,以与朦胧的观念、明确的观念相区别,着力说明美的特征。

作为一种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按鲍姆嘉通所述,应该是完善的,亦即观念的具体生动、内容丰富、情感合度,也就是观念的“混乱”而又“明晰”,哪怕是面对丑的对象,也是美的。

所以美丑是凭感性认识见出的,鲍姆嘉通称它们为“感性的审辨力”,即通常说的“审美趣味”或“鉴赏力”。

这样,鲍姆嘉通就把美丑归之于主体认识,看作观念的完善与否了。

第二编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儒家美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是美与自然的结合。

错。

儒家美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是美与善的结合。

道家美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才是美与自然的结合。

2、道家美学思想强调美与社会的关系。

错。

道家美学思想最大特点是把美与自然结合在一起3、道家认为人为的痕迹越少,艺术价值越高。

对。

道家主张自然或道是美的根源,而人为的东西只能破坏美4、“尽善尽美”是道家的美学观点。

错。

“尽善尽美”是儒家的美学观点5、乐记认为,禽兽也能听懂音乐。

错。

乐记认为禽兽只能听到声响6、提倡“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崇尚“韵”、“味”、“神”审美倾向的表现。

对。

“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崇尚“韵”、“味”、“神”审美倾向在诗歌中的表现简答题1、简述孔子与善相结合的美学理想。

答:儒家美学的最大特点是把美和善结合起来。

孔子说:“里仁为美”。

就是说,只有内里有“仁”的精神在,一样东西才可能是美的。

孔子对艺术的最高要求是“尽善尽美”、“文质彬彬”。

美与善的结合,具体还体现在对社会人生的积极作为上。

诗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儒家的另一个重要美学思想是提倡中和之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主文谲谏”。

2、简述苏轼自然至上的美学理念。

答:苏轼强调涛文创作“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

”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自由抒写,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

他不是有意作文,而常常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可以说是不作而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能自已而后作”。

苏轼认为要做到“文理自然",必须突破创作中的种种格套的限制,自由地进行创作。

他把自己的创作比作不受任何羁绊,喷涌而出的力.斛泉源,自由地创作,形象地表达。

“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即为文写作不受任何束缚。

在给谢民师的信中也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这既是对谢民师的诗赋杂文的称赞,也是自己文学见解的表达。

其二,主张诗文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反对人为的矫饰。

他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他反对“浮巧轻媚,丛错采绣”、“好为艰深”。

他赞赏诗的“奇趣”,却严厉指责那些“求深务奇",以至“怪僻而不可读"的诗作。

他说:“凡人文字,当务使平和,至足之余,溢为奇怪,盖出于不得自己尔。

"认为“奇怪"应该是自然“溢出’’,不能人为地强求。

总之,提倡自然诗要有自然之美。

(2)“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苏轼认为至“绚烂’’者至“平淡”,即文风应该由青春的“绚烂’’走向成熟的“平淡”,并最终归于平淡。

他晚年在《与二郎侄》中教导其弟苏辙之二子苏适时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取旧同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

只书字亦然,善思吾言!第三编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美学是研究美的。

错。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美只是审美现象中的一种。

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错。

美学是一种学术形态,“美学价值”不适合用于形容艺术作品。

3、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就是美的。

错。

除了美,审美价值还有很多种4、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错。

美学是一种学术形态,“美学价值”不适合用于形容艺术作品5、西湖是艺术品。

错。

天然的事物不属于艺术范畴。

6、艺术与艺术品是一回事错。

艺术是一种活动,而艺术品是一种人工产品。

7、崇高的审美价值在于它使人赏心悦目错。

使人赏心悦目是优美的审美价值8、悬念与戏剧性无关错。

悬念使戏剧性得以凸显9、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体现了悲剧美错。

悲剧和美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范畴,互相不宜作为对方的修饰词10、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都是悲剧对。

悲剧就是对价值毁灭的表现11、喜剧与滑稽是一回事错。

喜剧的概念大于滑稽,滑稽只是喜剧的一部分12、任何丑都有审美价值错。

只有令人感兴趣的丑才是有审美价值的13、卓别林创造的电影形象是美的错。

卓别林创造的主要电影形象是喜剧性的14、自嘲是有滑稽意识(幽默感)的表现。

对。

自嘲是把自己的无害的荒谬性放在被观察的位置简答题1、为什么说“美学是研究美的”是一种误解?答:美的本质问题暗含着一个错误的观念,即把狭义的“美”即优美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在中国,本来“美学之父”鲍姆加登命名的原意为“感性学”,被日本翻译为“美学”,中国从日本接受了这个译名。

于是,美学是研究美的学科的观念就产生了。

其实,审美对象不仅包括美(优美)即好听好看的东西,而且还包括丑陋、崇高、荒诞、悲剧、喜剧等,它们不是通常所说的美(优美)。

所以,不可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美”的共同的本质。

既然“美学”的名称已经确定,难以更改,我们只好把“美”的范围扩大,它不仅指优美,还包括丑陋、崇高、荒诞、悲剧、喜剧等一切审美对象,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办法。

实际上,没有所谓确定的“美”的事物或属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审美对象,都可能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如丑陋、崇高等。

2、什么是审美现象,它有哪几个要点?答: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使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

以文革为例,当时的许多行为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极端的丑恶,而在当时的人们的心中则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表现。

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

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

审美的范围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

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就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是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

我们不断叩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审美现象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什么?它们与其他诸要素的有什么关系?答: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4、简要说明优美这一审美范畴的特点。

答:A、优美令人愉快,引起的是快感,内心感受是舒服和顺的。

B、优美事物是完美的,被感受为完美无缺。

C、和谐。

优美事物的各部分关系是互相适应的,融洽的,而不是紧张的,剧烈冲突的。

5、简述优美和崇高的区别。

答:优美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概念,崇高则是近代美学研究的产物;优美的哲学基础是朴素的辩证法,崇高的哲学基础是机械的形而上学;优美在于审美主客体的和谐统一,是审美主体借助审美客体对自身本质力量的积极肯定与实现.崇高偏于审美主客体的冲突对立,是客体对主体的实践和人的本质力量的辨证否定以及主体精神的充分高扬;优美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崇高则是内容压倒形式;优美偏于感官的快适和情感的愉悦和谐.崇高是一种矛盾的混合情感,在痛感之中有快感,不自由中蕴含着自由.6、悲剧的主要价值是什么?答:悲剧的主要价值可简单概括为:(1)它能触及社会与自然界事物的本源和某些内在意义,引起人们的深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