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园四大要素详解

合集下载

中国造园“六法”(详细)

中国造园“六法”(详细)

中国造园有六法即山、水、树、石、路、屋。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来说,有四大要素和“六法”之说,四大要素指的是:山石,水,植物和建筑;还有一种是“六法”之说,就是把山和石分开,加上水、树(就是植物)、屋(就是建筑),再加上园林中的路,共六大要素;也有人归结为花木,水泉,山石,点缀,建筑,路径,这种说法加上了点缀,也是组成了六个要素。

关于园林构成要素的说法很多,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园林构成要素当中的植物这一构成要素。

山水是构成园林的最基本的要素,造园可以概括为掇山理水,而植物是掇山理水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植物犹如山峦之毛发,水景也需要植物来点缀衬托。

植物在古典园林中的形式有许多种,有高大的树木,如松、柏、梧桐等,拙政园的梧竹幽居,就是因为亭外有梧有竹而命名,因为梧能招风,所以把梧桐看成是吉祥之物。

也有多年生的草本花木,如梅,兰,竹,菊等,因为常被比作人的性格而在园林中经常出现,比如用梅来颂扬人的铮铮傲骨,竹来比喻为人的高风亮节,如扬州的个园,就是以种植竹子而出名。

但是大面积的草坪却在古典园林中很少出现,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草坪又可以称为是“规矩草”,之所以称为是规矩草,是根据草的生长特征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草坪必须经常修剪整齐才能显出其魅力来,而古典园林的造园的原则是“人工仿效自然”,古典园林所创造的是一个“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一个有若自然的环境,自然的景物是自由的、不规则的、非几何图形的,而修剪草坪好像就不是纯粹地模仿自然,而是对自然的景物有了一定的改造,所以说这一点与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是相违背的。

古人造园并不是不对构成要素进行人工的改造,只是在人工改造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出一个“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园林意境,尽量做到看不出人工斧凿的痕迹。

如园林中的理水手法,根据水流动的特性,开凿出了蜿蜒曲折的水池,还要设计出一个水口,寓意水是有源头的,是流动的,这些虽然都是人工创造的,但设计得非常巧妙,顺乎自然,让人看不出加工过的痕迹;还有园林中的人工堆山,也是用自然界中的石头,按照大自然中山的形势堆砌而成,也做到了顺应山的走势,惟妙惟肖。

园林历史及五大要素详解

园林历史及五大要素详解

1.园林的五大要素:地形(包括水体)、植物、建筑、道路和园林小品2.造园的四大要素: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3.园林的三大功能:游乐休憩、美化环境、改善生态4.园林设计原则:适用、经济、美观5.园林的类别:1) 依规模大小分:大、中、小三类2) 依坐落的城市:城市、郊区、远郊园林3) 依景观成分:天然、人工4) 依主题:山景园、水景园、各类专类园5) 依形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抽象式)6) 依内容:文化、娱乐、体育、纪念性7) 依功能:休憩、观瞻1.园林的最初概念:是以植物和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供人游赏的户外境域。

2.园林的定义: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3.园林学:是研究园林专业系统理论和应用科学技术的综合学科,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建筑等)及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环境区域)的学科。

4.园林学的核心知识领域是和园林艺术创作有关的。

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A.和营造艺术有关的知识B.和有生命的材料—植物有关的知识C.和园林的历史文化有关的知识D.营造风景所需的技术知识10. 园林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次A.传统的园林学B.城市绿化C.大地景观规划11. 园林艺术: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艺术构思园林设计: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科技手段处理12..城市绿地规划研究内容:A.园林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B.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各绿地的功能与有关定额指标与分布原则C.园林经济和园林事业的管理1.园林学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引入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艺术理论和表现方法用于园林的营造;另一方面,进一步研究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引入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理论,通过理论进一步了解人对园林的需要及解决方法。

2.园林和Landscape Architecture园林专业:专门从事建设和经营管理园林的专门行业的总称。

园林工程造园要素

园林工程造园要素

园林工程造园要素一、园林工程造园要素之山山在园林工程里那可是相当重要的造园要素呢。

它就像一个园子的骨架一样,有了山,整个园子就有了起伏的轮廓。

山可以是那种高大雄伟的,让人一看就觉得很有气势,仿佛置身于大山之中。

比如说那种用大石头堆砌起来的假山,石头的形状各异,有尖尖的像山峰的,有圆润的像小山丘的。

而且山的位置也很有讲究呢,放在园子的中间可以成为中心景观,要是放在角落,又能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二、园林工程造园要素之水水就像园林的血液一样。

清澈的水在园林里流动,那声音就像美妙的音乐。

水可以是小溪流,潺潺地穿过园子,溪边再种上一些小花小草,那画面简直太美了。

也可以是大片的湖泊,湖面上倒映着周围的景色,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而且水还可以和山相互搭配,有山有水才是好风景嘛。

比如在山脚下有一湾湖水,山上的树木花草的影子都映在水里,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三、园林工程造园要素之植物植物是园林的外衣啦。

各种各样的植物把园林装点得五彩斑斓。

有高大的树木,像杨树、柳树之类的,夏天的时候柳树的枝条垂下来,就像绿色的帘子。

还有那些娇艳的花朵,比如玫瑰、牡丹,它们盛开的时候,整个园子都弥漫着花香。

当然啦,还有那些矮小的灌木,修剪成各种形状,像球形啊、方形啊,特别可爱。

植物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呢。

四、园林工程造园要素之建筑建筑在园林里就像一颗颗明珠。

像亭子,人们可以在亭子里休息、乘凉,看看周围的景色。

还有楼阁,高高地耸立在那里,从楼阁上俯瞰整个园林,又是另外一种风景。

建筑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雕梁画栋,充满了传统文化的韵味;也有简约现代的建筑,线条简洁明快。

而且建筑的颜色也很重要,要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不能太突兀。

五、园林工程造园要素之路径路径就像是园林的脉络。

它连接着园林里的各个部分。

可以是弯弯的石子路,走在上面很有质感,还能听到脚踩在石子上的声音。

也可以是平坦的水泥路或者木板路。

造园四要素

造园四要素

的确,山水是自然美的典型。“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是我么的富有诗意!园林里只要有了水,便显得一切都活了起 来。若说水是古典园林的灵魂,这也不算过分吧。
有些大型风景胜境,象无锡的太湖,杭州的西湖,桂林的漓江,四川的九寨沟,都得幸于天然之水。而许多私人庭园则也是 得山水之助,承前人“引水注入”之法,平地凿池造一个水体,临水堆山,岸边植柳,架桥建屋,这叫理水。
堆山叠石是一种艺术创作和艰辛劳动。“山无定形,而有定理”,要想堆叠出一座上好的假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 要“搜尽奇峰打草稿”,胸中自有丘壑,又要掌握娴熟的叠石技术,这样叠出的假山,才能假山不假,既有真山之理,又有假山 之趣。青萍老人曾经对叠石作过这样概括:“宜整不宜碎,石纹仔细配,突出峰秀顶,毫无人工为。”
叠石假山大体上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写意假山,一是相形假山。
先说写意假山。它是取真山的山姿山容,气势风韵,经过艺术概括、提炼,再现在园林里,以小山之形传大山之神。这类以 某种真山的意境创作而成的山体,会给人一种亲切感,有着丰富的想象和品味的山体,会给人一种亲切感,有着丰富的想象和品 味的余地。各地园林都有成功的实例。南京瞻园南端假山,俨然一幅偌大的山水画。据说它是南京工学院已故教授刘敦桢先生的 作品。他抓自然山水中最具代表性的局部,采取与真山更接近的表现手法堆置山体,外表用石,背里用土,土石结合,自成一 体。它的成功,在于具“虽由人作,宛如天然”的高超艺术,引人观瞻,引人欣赏。
造园四大要素(一)
来源: 作者: 日期: 2008-01-03
提起古典园林,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楼台亭阁,假山池沼,曲径小路,嘉树奇葩。这些联想是符合事实的,它正表明我国古典园林所具有的立体形象和多种艺术风格。
那么,造园家是用什么艺术手段构造园林,引起了人们的游赏兴味的呢?

园林构成要素

园林构成要素

园林构成要素摘要:园林是现代化城市中绿化规划的主要手法之一,目前我国园林的设计理论大都来自于中国古典园林。

不同风格的园林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山水结合,融山予水是布置园林的主要内容。

园林的的美是通过各种要素的组合,协调来表现的。

关键词:园林、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一座园林,可以多些山水成分,或者侧重于植物造景,或者建筑密度较大,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这四者的结合。

因此,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边便相应地成为了造园的四大要素。

一、园林的地形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园林地形是人为风景的艺术概括。

不同的地形、地貌反映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它影响园林布局和园林风格。

有了良好的地形,才有可能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

因而地形成为园林的造景基础。

地形地貌主要有一下功能:1、满足园林功能要求园林中各种活动内容很多,景色也要求丰富多彩。

地形应满足各种要求。

如有人集中地地方和体育活动的场所要平坦;登高远眺要有山岗高地;划船、游泳、养鱼、栽藕需要河湖。

2、改善种植和建筑物条件利用地形起伏,改善小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

3、解决排水问题可利用地形排除雨水和各种人为的污水、淤积水等。

利用地面排水节约地下排水设施。

地面排水坡度大小,应根据地表情况及不同土壤结构性能来决定。

4、分隔空间利用地形可以有效地、自然地划分空间,使之形成不同功能或景色特点的区域。

5、控制视线地形能在景观中将视线导向某一特定点,影响某一固定点的可视景物和可见范围,形成连续观赏或景观序列,以及完全封闭通向不悦景物的视线。

6、美学功能建筑、植物水体等景观常常都以地形作为依托。

凸、凹地形的坡面可作为景物的背景,通过视距的控制保证景物与地形之间具体良好的构图关系。

山石和假山作为园林要素中的主要部分。

中国的古典园林中,最具特色的苏州园林里就布置了不少的山石。

山石的作用不仅是供游人观赏,也可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山石的外形设计,不是纯粹的造型设计,也可以适当地赋予一定的人文意义。

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

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

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地形地貌、植物、水体及其他园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艺术,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

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植物、水体等方面,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园林的魅力。

一、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园林的基础,它决定了园林的总体结构和特点。

在创作园林时,设计师需结合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使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同时满足功能性和美观性的要求。

地形地貌也涉及到土壤、水源等因素,这些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园林水体的设计。

二、植物植物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它不仅具有绿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分割空间,体现季节变化等。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注重生态习性、色彩搭配、种植位置等因素。

此外,植物与园林中其他元素如建筑、水体等的配合也很重要,以营造出整体和谐的效果。

植物的选择和种植要根据地域、季节和园林风格来考虑,展现出其多样化的特征。

三、水体水体是园林中的动感和色彩,它包括湖泊、河流、喷泉、瀑布等元素。

在设置水体时,要结合园林的形态、面积和功能,选择适宜的水体形式。

同时,还需注意水质、驳岸、灯光等细节的处理,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

水体的设置也需与地形地貌相结合,如利用自然水源或营造人工水景等。

四、其他要素除了以上三个要素外,园林还包含建筑、雕塑、照明等其他要素。

这些要素在园林中起到点缀和装饰的作用,为园林增添了人文气息。

在园林设计中,需要注重整体效果和细节处理,以确保园林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建筑在园林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提供了休息和遮蔽的空间,而且增加了园林的历史文化内涵。

雕塑则是园林中的点睛之笔,通过精心的设置可以突显园林的主题和风格。

照明则是营造园林夜景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灯光布局可以营造出宁静、浪漫或热烈的氛围。

总之,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地形地貌、植物、水体和其他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园林。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园林的美学特征和内涵。

造园四大要素

造园四大要素

造园四大要素造园四大要素是指景观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四个方面,它们分别是形、色、香、声。

这四个要素在景观设计中都拥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实现,让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不同的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官体验。

一、形形是指景观中各种元素的形状、线条和空间的组合方式。

在园林设计中,形可以通过园林中的各种形态实现,比如说花卉植物、草坪、水池、建筑物等。

正确选择适合的形状和线条可以使整个空间更加和谐、通畅、流畅,让参观者在其中感受到舒适愉悦。

例如,曲线的形状可以使空间更加自然,更加流畅,更加和谐。

建筑物的线条也是表达建筑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形态也是建筑视觉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

在园林设计中,形状和线条不仅可以表达自然美,还可以表达建筑美和艺术美。

二、色色是指景观中各种元素的颜色组合。

国际惯例在四季中选择的颜色有四种:春季选择艳丽的颜色,夏季选择清淡的色调,秋季选择红、黄、绿调和深色,冬季选择素雅的黑、白、灰色调和偏冷色调。

在园林中,色彩随处可见,比如说花卉、草坪、树木、石材等。

色彩的运用可以烘托出斑斓的四季美,增强园林景观的魅力。

比如在春季,五颜六色的花朵可以让园林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在夏季,浅色调的花卉可以散发清凉之气,使人感受到夏日的清爽;在秋季,主色调是红、黄以及绿色植物的深色,色彩搭配可以造成温暖感,让人们在美丽的景色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三、香香是园林中的又一重要元素。

如香樟、月季、桂花等花卉都是散发芳香的植物,让人们在浸泡在美妙的环境中。

香气能够传递众多信息,它传达的信息不仅是与自然的关系和与环境的关系,还有与人设施和人文思想的关系。

在旅游景点和度假胜地中,谷物和麦芽的味道可以使游客体验传统的爱尔兰民俗;在山的峰顶上摆放着葱、姜和蒜等炒菜,其味道会让游客感受到自然的味道;在园林或者公园设计中加入香草、花卉等,可以弥补城市环境中的失落感,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的感觉。

四、声声是指景观中的环境声音,这些声音可以通过建筑物、水、鸟语等元素产生。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要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林泉景观:中国古典园林往往以山、水、林、泉为基本要素,其中林泉景观是最为重要的。

园林中经常有小型山丘、石头堆砌的山体、人工湖泊、池塘等,以及细流、瀑布、喷泉等水景元素。

2. 亭台楼阁:亭台楼阁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建筑形式,通常建于湖边、山峰上或湖心岛上,用于观赏景色或休息。

亭台楼阁常建有廊、亭、阁、轩、楼等构件,形式多样,装饰精美,与自然景观相呼应。

3. 走廊廊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走廊和廊桥是连接园内各个景点的重要部分。

走廊常建于湖边、山脚下或林间狭长地带,沿途设有栏杆、供游人休息的座椅等设施。

4. 四季花木:中国古典园林非常注重四季景色的变化,因此常种植各类花木,以不同季节的花卉植物营造出不同的景致。

春季常见的有梅花、桃花、杏花等;夏季有芙蓉、荷花、睡莲等;秋季有菊花、秋草、秋叶等;冬季有梅花、松柏等。

5. 岩石假山:中国古典园林中经常使用岩石和假山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自然感。

假山一般以画山为主,使用各种大小形状的石头堆砌而成,营造出山水画中的山景效果。

6. 园门墙壁:园林的围墙和园门被视为园林整体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

园门常建有门楼、抱厦、廊庑等结构,墙壁常采用红墙、墨绿色墙等颜色,装饰着各种雕刻、涂饰和花砖。

7. 文人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往往融入了文人雅士的文化意境。

园林常常有诗碑、古文书法、古画作品等装饰,以及以名人墨迹命名的景点或建筑。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集中展现了水、山、林、石等自然景观,以及亭台楼阁、走廊廊桥等建筑形式,同时注重四季景色和文人意境的融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园四大要素详解提起古典园林,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楼台亭阁,假山池沼,曲径小路,嘉树奇葩。

这些联想是符合事实的,它正表明我国古典园林所具有的立体形象和多种艺术风格。

那么,造园家是用什么艺术手段构造园林,引起了人们的游赏兴味的呢?古典园林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结合体,造园家择取最能诱发人们产生愉悦之感的山水、楼阁、树木、花草,并且采用我国诗画创作的传统手法,大胆地取舍糅合,创造出多采多姿的既有自然之美,又不拘自然之俗的园林景物形象。

中国古典园林还有一大特色,即形美与意美两者兼而有之。

我们的祖先具有高度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深知“无文景不意,有景景无情”的道理,善于用书画墨迹对优美的景物形象加以润饰、使之达到“寸山多致,片石生情”的艺术境界。

因此山水、建筑、树木、花草、书画墨迹,堪称造园的四大要素。

这四大要素并非各自孤立地存在于园林空间,而是融合成为一体,彼此照应,彼此依托,相辅相成地构成一种完美的古典园林艺术空间。

而同时,又由于它们都是造园要素,各自又有独特的个性和作用,各有它自已的存在方式和外部特征,则又可以作为单独的欣赏对象。

由于造园家们在具体运用造园要素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法,于是也就出现变化多端,丰富多采的景观效果。

山水“秦汉造园典范”和大量山水诗,山水画的出现,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已经把自然山水作为欣赏对象。

自然山水是美的典型,园林里只要有山有水,便具有林壑之美,也就有了画意诗情。

媚山秀水足可供人们“游目骋怀”,它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或借山水以寄意,或借山水以抒情,山水景观的美感作用实在不可等闲视之呢。

古往今来,无论是古代的“游囿”,后来的宫苑,还是民间的私人宅园,凡属名园都是得山水性情。

山衬水,水映山,山因水活,水得山势,青山绿水构成古典园林基调。

山水称得上是造园的第一要素。

山山是造园的骨架,有了山才能“绿影一堆”。

造园家在完成土建工程之后,即可凿池堆山,把简单的地形改造成有山有水,微波荡漾,峰峦起伏的城市山林空间,这叫迭山理水。

自然界的山形形色色,土石相兼,有土山,石山、土抱石山,石掩土山。

造园堆山叠石,是以大自然为师,是真山的艺术性再现。

园林造山,用土为堆,用石为叠,采用堆山叠石相结合的手法,灵活多样地进行园林空间布置。

堆土山,先将土夯实做基础,山腰点石,山顶树峰,小中见大,不失真山之理,真山之趣。

叠石假山比较灵活,或者堆山,或者树峰,容易出效果。

江南园林大都是堆山与叠石相对合,自然成趣。

自然界的石头种类繁多,用于造园常见的有湖石、黄石、宣石,以及灵壁石,虎皮石等等种类。

每种石头都它自已的石质、石色、石纹、石理,各有其然的形体轮廓。

而不同形态和质地的石头,便自有它们不同的性格。

就造园来说,湖石的形体玲珑剔透,用它堆叠假山,情思绵绵;黄石则棱角分明,质地浑厚刚毅,用它堆叠假山,嵯峨棱角,峰恋起伏,给人的感觉是朴实苍润。

所以要分峰用石,避免混杂。

堆山叠石是一种艺术创作和艰辛劳动。

“山无定形,而有定理”,要想堆叠出一座上好的假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搜尽奇峰打草稿”,胸中自有丘壑,又要掌握娴熟的叠石技术,这样叠出的假山,才能假山不假,既有真山之理,又有假山之趣。

青萍老人曾经对叠石作过这样概括:“宜整不宜碎,石纹仔细配,突出峰秀顶,毫无人工为。

”叠石假山大体上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写意假山,一是相形假山。

先说写意假山。

它是取真山的山姿山容,气势风韵,经过艺术概括、提炼,再现在园林里,以小山之形传大山之神。

这类以某种真山的意境创作而成的山体,会给人一种亲切感,有着丰富的想象和品味的山体,会给人一种亲切感,有着丰富的想象和品味的余地。

各地园林都有成功的实例。

南京瞻园南端假山,俨然一幅偌大的山水画。

据说它是南京工学院已故教授刘敦桢先生的作品。

他抓自然山水中最具代表性的局部,采取与真山更接近的表现手法堆置山体,外表用石,背里用土,土石结合,自成一体。

它的成功,在于具“虽由人作,宛如天然”的高超艺术,引人观瞻,引人欣赏。

《扬州画舫录》上说:“扬州以园林胜,园林以叠石胜。

”扬州个园假山确实别出心裁:笋石(白果峰)配以翠竹,湖石假山用玉兰、梧桐掩映,黄石假山由松柏、枫树衬托,宣石假山用腊梅、天竺配衬,构成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特别是秋山,造园家让它坐落在园的东北角,每当夕阳西照,则格外显得秋色迷人。

当然,工程浩大的还是皇家园林里的假山。

北京北海公园静心斋的湖石假山,一直被誉为清代叠石珍品。

它与该园的建筑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宁静、幽静的美妙境界。

再说相形假山。

它是摹仿自然界动物的形体动作而堆叠起来的景观,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苏州狮子林的假山。

未进园门已见墙前几只狮子在舞,此为序幕,点出了园景主题。

狮子林是建于元朝至正年间的一座江南名园,全园采用湖石做材料,以表现狮趣为造型中心,大胆泼辣地在园子的中心堆叠出一座重岩迭嶂的山体,几乎在每一个石峰上都有一只狮子在向游人卖弄姿态。

数不清的山峰,看不完的狮子,说不尽的情趣,恍惚置身于狮子的世界。

观赏这类假山,若再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则会愈想愈象,愈象则愈有趣。

据说堆叠假山的时候,专门请一位相士坐在旁边“相”,一边相,一边叠。

这相士通常都是由造园艺术水平很高的大师担任,叠石工人由他指挥,相中一块叠一块,这样叠出的假山,自然会叠的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当然,并非所有的园林空间都有假山。

但园林中可以无山,却不能无石。

点石,是堆山叠石的一种补充。

在水际、路边、墙角、草地、树间点上几块石头,只要运用得好,立即会打破呆板平庸的格局,产生点缀不凡的艺术效果,别有情趣呢。

在古典园林里,还常常会看到气势巍峨的湖石“立峰”。

立峰玲珑剔透,是大自然风雨雷电雕凿出来的艺术品。

南京瞻园“奇云峰”,北京萃锦园的“飞来峰”,苏州的“瑞云峰”,上海的“玉玲珑”,杭州的“邹云峰”等等,都是形象绰约,美不胜收的佳品。

扬州瘦西湖也有块奇石,俗称“寿星献图”,形神惟妙惟肖,饶有佳趣。

清代造园艺术家戈裕良这样说过:选用峰石,必具“漏”、“透”、“皱”、“瘦”,才能藏情宿意。

我们游园时,不妨用意去领略一番。

水很久以前,人们就用诗、画赞美水。

南宁马远的《水图》被当作“世间奇物”珍藏在国家博物馆里。

孔子对水也运用比兴而歌赞之。

子贡问他:“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回答说:“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而入,鲜洁以出,似善;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角;其万折必东,似意。

”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车尔尼雪夫其基,则善于用艺术家的眼光欣赏水的美。

他说:“水,由于它的形态而显出美。

辽阔的、一平如镜的、宁静的水在我们心里产生宏伟的形象。

奔腾的瀑布,它的气势是令人震惊的,它的奇怪突出的形象,也是令人神往的。

水,还由于它的灿烂透明,它的淡青色的光辉而令人迷恋;水把周围的一切如画地反映出来,把这一切屈曲地摇曳着,我们看到水是一流的写生家。

”的确,山水是自然美的典型。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是我么的富有诗意!园林里只要有了水,便显得一切都活了起来。

若说水是古典园林的灵魂,这也不算过分吧。

有些大型风景胜境,象无锡的太湖,杭州的西湖,桂林的漓江,四川的九寨沟,都得幸于天然之水。

而许多私人庭园则也是得山水之助,承前人“引水注入”之法,平地凿池造一个水体,临水堆山,岸边植柳,架桥建屋,这叫理水。

理水,包括对原有水体的利用、改造,和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引泉凿池。

大凡造园都要理水,手法有高下,效果有优劣。

苏州本是一座著名的水城,那里造园理水的艺术手法更是精湛绝伦:拙政园起初是模拟太湖芦汀山岛的佳绝风光,全园以水为中心设景布点,种种太湖风情溢于园中。

网师园水体处理则是另一种手法。

殿春簃是网师园的“园中园”,精巧、恬静、幽静,造园家采取以虚带实手法,只在院一角堆山,山上建亭,亭旁置泉,泉下设一小潭,清清泉水终年不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获得声、形、色、影俱全的艺术效果。

岭南更进一步,把水引入室内造景:广州白云山庄宾馆,山泉穿过山墙,布置了一个模拟的“三叠泉”,颇有别趣。

因为大自然确实有个很美的三叠泉,那是在庐山五老峰东侧约四十五里的深山峡谷中。

三叠落水,各有特点,头一叠好似银落九川,第二叠如同碎玉飞溅,第三叠一道珠帘。

庐山奇景壮观举不胜举,唯独此处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

一般园林中所凿的池沼采取自然式处理,池岸也不能砌成河道的驳岸,而要“斗折蛇行,犬牙交错”,给人以自然活泼的感觉。

水应该有终始。

有终如则“活”。

扬州珍园水池处理就有意味,在水池的一角布置了一个示意性的“水门”,门屏上嵌入一块门额,用篆字书“渊渊”二字。

多数园林,如无锡寄畅园,扬州小盘谷,或用廊桥,或借假山石洞隔断尾水,隐其去处。

此法虽属通常手法,却见效果,因此被普遍采用。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

园中有山有水,才会清新致爽,“绿影一堆漂不去”。

建筑古典园林都采用古典式建筑。

古典建筑斗拱梭柱,飞檐起翘,具有庄严雄伟、舒展大方的特色。

它不只以形体美为游人所欣赏,还与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园林风格。

园林建筑物常作景点处理,既是景观,又可以用来观景。

因此,除去使用功能,还有美学方面的要求。

楼台亭阁,轩馆斋榭,经过建筑师巧秒的构思,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术处理,把功能、结构、艺术统一于一体,成为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品。

它的魅力,来自体量、外型、色彩、质感等因素,加之室内布置陈设的古色古香,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更加强了建筑美的艺术效果,美的建筑,美的陈设,美的环境,彼此依托而构成佳景。

正如明人文震亨所说:“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园林建筑不象宫殿庙宇那般庄严肃穆,而是采用小体量分散布景。

特别是私家庭园里的建筑,更是形式活泼,装饰性强,因地而置,因景而成。

在总体布局上,皇家园林为了体现封建帝王的威严,和美学上的对称、匀衡艺术效果,都是采用中轴线布局,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疏朗有致。

私家园林往往是突破严格的中轴线格局,比较灵活,富有变化。

通过对、呼应、映衬、虚实等一系列艺术手法,造成充满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居中可观景,观之能入画。

当然,所谓自由布局,并非不讲章法,只是与严谨的中轴线格局比较而言。

主厅常是园主人宴聚宾客的地方,是全园的活动中心,也是全园的主要建筑,都是建在地位突出,景色秀丽,足以能影响全园的紧要处所。

厅前凿池,隔池堆山作为对观景,左右曲廊回环,大小院落穿插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空间。

苏州拙政园中园部分,就是这样一个格局,以"远香堂"为主体建筑,布置了一个明媚、幽雅的江南水乡景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