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
生物膜

生物膜的微生物相:细菌:细菌是微生物膜的主体,其种类受基质类型、附着生长状况、pH、温度等的影响;异养菌是生物膜中的主要细菌,可分为好氧异养菌、厌氧呼吸型异养菌、厌氧异养菌、兼性厌氧菌四类。
常见的细菌种类有:球衣菌、动胶菌、硫杆菌属、无色杆菌属、产碱菌属、八叠球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硝化杆菌属等。
真菌:真核生物,大多数具有丝状形态。
当污水中有机物的成分变化、负荷增加、温度下降、pH降低和DO下降时,容易滋生丝状菌。
藻类:受阳光照射的生物膜中藻类为主要成分。
藻类主要限于生物膜反应器中上表层部分、数量少,对污水处理净化作用不大。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在成熟的生物膜中不断捕食生物膜表面的细菌,从而保持生物膜的活性起作用。
后生动物:轮虫类、线虫类、昆虫类等。
观察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相可检查、判断生物膜反应器的运转情况及污水处理效果。
不同生物膜反应器生物的分布不同,需进行研究,好氧方面研究较深入一些,厌氧生物膜微生物的分布研究还应深入。
影响微生物附着的因素总结:裁体表面性质:载体的类型、表面化学特性、载体浓度、载体形状大小、载体比表面积、粗糙度和孔隙;微生物的性质:微生物种类、表面化学特性、形状与大小、微生物的浓度、培养时间和条件;环境的性质:pH值、离子强度、水力学特征、竞争物种的存在,温度协调物种的存在、接触时间。
影响微生物在载体表面附着的因素很多,影响机制十分复杂,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生物膜反应器的稳定运行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不少进展。
但厌氧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还处于研究之中并且是经验性的。
对于废水中微生物所需要的有关营养物、环境条件方面的知识的了解有助于选择适宜微生物生长最佳条件。
厌氧微生物其生长速率低,对环境要求严格,难于附着到固体表面等原因使厌氧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比好氧困难。
通过选择合适的载体,采用适宜的接种方式的启动策略,可以加速厌氧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
生物膜法的不足:需要填料和支撑结构,在不少情况下基建投资超过活性污泥法;出水常常携带较大的脱落的生物膜片,大量非活性细小悬浮物分散在水中使处理水的澄清度降低;活性生物量较难控制,在运行方面灵活性差;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时,BOD容积负荷有限;若采用自然通风供氧,在生物膜内层往往形成厌氧层,从而缩小了具有净化功能的有效容积。
生物膜的主要作用

生物膜的主要作用生物膜是一种由生物体产生的薄膜,它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膜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保护、交流、吸附和信号传递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生物膜的主要作用。
1. 保护作用生物膜可以保护生物体的内部结构和组织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它形成一个屏障,阻止有害物质、病原微生物和机械损伤等对生物体的侵害。
例如,人体皮肤是一种生物膜,它可以防止细菌、病毒和尘埃等进入人体。
2. 交流作用生物膜可以促进细胞之间的交流和信号传递。
细胞表面的生物膜上存在多种受体和通道蛋白,它们可以识别和传递外界信号,如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等,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
这种信号传递是细胞内外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
3. 吸附作用生物膜可以吸附和固定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等。
生物膜的表面具有丰富的微观孔隙和化学吸附位点,可以吸附和富集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和其他生物体。
这种吸附作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4. 信号传递作用生物膜可以通过细胞内外的信号传递分子,将外界信号转化为细胞内的生理反应。
生物膜上的受体和通道蛋白可以感知外界刺激,并通过信号转导途径将信息传递到细胞内部。
这种信号传递作用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代谢等生理过程。
5. 营养吸收作用生物膜可以通过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例如,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就是一种生物膜,它具有丰富的表面积和吸收位点,可以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这种吸收作用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生物膜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可以保护生物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还可以促进细胞之间的交流和信号传递,吸附和富集环境中的物质,以及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生物膜的多功能性使得生物体能够适应和应对不同的生存环境,为生命的延续提供了重要支持。
生物膜是什么 如何消除生物膜

证书
1)微生物附着;
2)固定并成膜;
3)快速增长;
生物膜造成重复污染
生物膜形成后会向四周环境释放微生物,造成持续的微生物污染。例如管道内壁的生物膜会持续污染流经管道的饮水、物料,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生物膜存在于哪些场所
生物膜形成于水系统的边界(干区和湿区的交界处—例如:洗漱台的排水管),同时也存在于水系统中(罐体、管道、灌装机以及与水有接触的表面)。
由于奥克泰士卓越的品质,很快在食品、饮用水、制药、日化、农牧业等领域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
杀菌原理
产品包装规格
品牌名称
Oxytech/奥克泰士型号D50型包装格9kg/箱,25kg/桶
价格
请咨询奥克泰士经销商
备注
具体信息请咨询奥克泰士中国经销商:济南辰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检测认证
检测认证
生物膜也叫生物被膜,英文名称Biofilm formation,生物膜由微生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一层薄薄的黏液层组成,形成一种水凝胶或基质,保护微生物免受外部影响和消毒措施。在正常情况下,生物膜可以抵抗大多数化学杀菌剂的攻击。
生物膜图示
生物膜的生长阶段
从图中可以看到,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大致有3个阶段:
如何消除生物膜?
生物膜具有极高的抗性,对消毒剂来说是一个真正的挑战。
想要消除生物膜,需要采用对生物膜具有强力作用的消毒剂,该消毒剂应能强力破除生物膜并杀灭生物膜内部的全部类型微生物。
德国Oxytech/奥克泰士消毒剂能够强力消除生物膜,解决生物膜造成的微生物污染危害。
生物膜

总 脂 量 鞘 磷 脂
磷 脂 酰 胆 碱
膜外层
生物膜的内层和外层 具有不同的脂组成。 具有不同的脂组成。
磷 脂 酰 丝 氨 酸
磷 脂 膜内层 酰 乙 醇 胺膜内层(二)膜分子结构的流动性
膜的流动性主要是指膜脂及膜蛋白流动性。 膜的流动性主要是指膜脂及膜蛋白流动性。 膜脂及膜蛋白流动性 合适的流动性对生物膜表现其正常功能十 分重要. 分重要.
简单扩散(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没有电荷或水 ) 溶性的小分子 小分子( 乙醇) 溶性的小分子(水、氧、CO2、乙醇)以自由 扩散的方式从浓度高的膜一侧进入低的一侧 的方式从浓度高的膜一侧进入低的一侧; 扩散的方式从浓度高的膜一侧进入低的一侧; 不需要能量供应,也没有膜蛋白的协助膜。 不需要能量供应,也没有膜蛋白的协助膜。 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与简单扩 ) 散类似,但有膜蛋白的协助, 散类似,但有膜蛋白的协助,特异性较强 离子通道( ):通道蛋白 离子通道(Ionic channel):通道蛋白形成有选择性开 ):通道蛋白形成有选择性开 关的跨膜通道,这个通道一般与离子的转运有关, 关的跨膜通道,这个通道一般与离子的转运有关,称 离子通道
鞘磷脂
H H O CH3 CH3C-(CH2)12-C C- C- C- CH2-O-P-O-CH2-CH2-N+-CH3 H OH N-H N鞘氨醇 OCH3 O C 胆碱鞘磷脂 R1
鞘氨醇作骨架 分子中有亲水的磷酸化的头部(胆碱或乙醇胺) 分子中有亲水的磷酸化的头部(胆碱或乙醇胺)和 疏水的两个碳氢链,其中一条来自鞘氨醇, 疏水的两个碳氢链,其中一条来自鞘氨醇,另一条 来自脂肪酸。 来自脂肪酸。 脂肪酸以酰胺键连在鞘氨醇上。 脂肪酸以酰胺键连在鞘氨醇上。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是一种由生物分子组成的薄膜,在生物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包括细菌、植物和动物。
生物膜具有多种结构和功能,对于维持生命的正常运作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物膜的结构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其中磷脂分子的疏水部分相互靠近,而疏水性较低的亲水部分暴露在膜表面。
这一结构通常被称为磷脂双层结构。
在磷脂双层中,蛋白质、糖类和胆固醇等可嵌入其中,并与磷脂分子相互作用。
这些嵌入物与磷脂分子一起形成了复杂的生物膜结构。
蛋白质在生物膜中起着支持和调节功能,而糖类则发挥着识别和粘附的作用。
胆固醇则是增加生物膜的稳定性。
二、生物膜的功能1. 细胞保护与界限生物膜作为细胞的外部边界,具有选择性渗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它能够允许某些分子跨越膜,而对其他分子则形成障碍。
这种选择性渗透性使得细胞能够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并排除有害物质的侵入。
2. 细胞信号传导生物膜上嵌入的蛋白质能够与外界信号分子相互作用,并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
这种信号传导机制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应激反应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构象和导致相关的细胞反应,生物膜能够将不同类型的信号转化为细胞内的生物化学信号。
3. 细胞黏附与聚集生物膜表面的糖类分子能够与其他细胞或病原体的分子结合,从而促进细胞的附着和聚集。
这对于细胞间相互沟通以及形成组织和器官结构至关重要。
此外,生物膜上的蛋白质与胆固醇也能够相互作用,参与细胞间的黏附和聚集过程。
4. 跨膜运输与分子转运生物膜允许物质在细胞内外之间进行跨膜运输。
通过蛋白质通道或转运蛋白,生物膜能够控制离子、小分子以及其他生化物质的通量。
这种跨膜运输保证了细胞内外环境的化学平衡,并参与细胞代谢过程。
三、生物膜的重要性生物膜是维持细胞生存和功能的关键,对于细胞内外环境之间的互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性渗透性和信号传导功能,生物膜能够实现细胞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并响应外界刺激。
名词解释生物膜

名词解释生物膜
生物膜是一种由生物体产生的薄膜状结构,由细胞或微生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生物膜具有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由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等分子组成。
这些分子通过非共价作用相互结合,并与细胞内外环境相互作用。
生物膜在生物体的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限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传递信号以及参与细胞间相互作用等。
生物膜的研究对于理解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06
CATALOGUE
生物膜的应用与展望
生物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药物传递
生物膜作为药物载体,可以实现药物的定向传递和缓释,提高治 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组织工程
生物膜可作为组织工程中的支架材料,为细胞提供生长和分化的 三维环境,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人工器官
利用生物膜材料可以构建人工器官,如人工血管、人工心脏瓣膜 等,用于替代或辅助病变器官的功能。
03
CATALOGUE
生物膜的功能
物质运输功能
01
选择性吸收
生物膜可以选择性地吸收对细胞 有益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 基酸等。
02
03
排斥有害物质
物质转运
生物膜能够阻止对细胞有害的物 质进入,如毒素、重金属离子等 。
通过膜蛋白的介导,生物膜可以 实现各种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的跨膜转运。
信息传递功能
细胞壁
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 胶构成,使相邻细胞彼此连合,形成统一整体。
细胞核与细胞器膜
细胞核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和染色质等结构,是遗传信息库,也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
细胞器膜
包括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等,这些生物膜将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 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生物膜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
生物分离
生物膜具有选择性透过 性,可用于生物分离过 程,如血液透析、超滤 等,实现生物大分子和 细胞的分离纯化。
酶固定化
将酶固定在生物膜上, 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 重复利用性和催化效率 ,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 中的催化反应。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是一种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薄层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菌群体、海洋、土壤和植物表面的层,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细胞和群体级别中,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影响单个生物体的行为和能力,同时也可以影响整个群体及其环境的生态影响力。
生物膜的结构生物膜的结构可以分为两大部分:表面聚集层和背景膜层。
表面聚集层是由一种或多种聚集物质组成的膜,形成了生物膜的表面。
大多数细胞都有这种结构,在生物膜上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网络的结构,它所含的聚合物和含水基团对于细胞的外部环境具有选择性渗透性,能够选择让某些物质通过膜障,而阻止其他物质通过。
背景膜层是由疏水性分子、水性和油性成分和各种其他生物分子(蛋白质、多糖体等)共同形成的膜。
背景膜层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流动性,因此可以保护细胞或群体不被破坏,同时也能释放物质和接受其他物质来在膜障外化学反应。
生物膜的功能生物膜不仅仅是一种屏障,还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1. 水通道和质子通道水通道和质子通道依赖于膜上嵌入的特定分子,以便给跨膜物质的运输提供通道。
由于水的运动速度很快,这些通道允许细胞通过将组织液和分子运输到跨膜物质之间,促进内部分子的交换。
2. 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通道膜通过蛋白通道和嘌呤核苷酸激活的蛋白质,来刺激离子流动的通道。
通过这些通道,细胞可以调节其内部的离子平衡并控制溶液的酸碱度,从而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3. 防御机制生物膜可以作为防御机制。
在抗菌研究中,土壤细菌可能就会形成顽固的群体,因此生物膜可以成为细胞抵御艰难环境和外部敌人的工具。
4. 商业应用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已被应用于各种用途。
作为可持续性产品的例子,生物膜可以用于生产生物传感器,这是一种极其灵敏的检测器。
它可用于检测物质的存在,从而在实验室和医疗领域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总结生物膜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组织,在细胞和群体级别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单个生物体的行为、能力和环境生态,同时也影响整个群体及其环境的生态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OP O 2 3
-
H
H OPO32-
H
IP3 inositol-1,4,5-trisphosphate
H
OPO32- H OH
2 1 6
OPO325
O O R1 C O H2 C CH H2 C OH O C R2
H OH
3 4
OH H
H
H OPO32-
IP3 inositol-1,4,5-trisphosphate
内在蛋白
(膜 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s)
内 ( 嵌 入 ) 蛋 白
膜蛋白是不对称的
糖蛋白分布的不对称反映了功能 的不对称;许多膜蛋白在双分子层 上有一定的取向,很少发生翻转的 情况。
膜蛋白是不对称的
配体结合域 黏附域 类免疫球蛋 白域
(3)糖类
生物膜中含有一定的寡糖类物质。它们 大多与膜蛋白结合,少数与膜脂结合。 糖类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全部都 处于细胞膜的外侧。 生物膜中的糖类化合物在信息传递和相 互识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ATP cAMP + PP i
细胞内信使 ( intracellular messenger )
cAMP cGMP IP3和DAG Ca2+ NO
cAMP
N
NH2 N
N H2 5' C 4' O O O H H
N
1'
H 3' P O O-
2' H
OH
IP3和DAG
O
O O R1 C O H 2C CH O C O R2
糖脂是糖和脂质的复合体。 糖脂的含量占膜脂总量的5%以下,在神 经细胞质膜上糖脂含量较高,占到5%~ 10%。 可分为两类:糖鞘氨酯和糖甘油酯。 糖鞘氨酯是由鞘氨醇、脂肪酸及糖类组 成,分布较广,几乎所有动物细胞膜都 有,特别是神经细胞含量丰富。
糖脂的结构
固醇(sterol)
又称甾醇,也是膜脂的组分。 动物膜的固醇主要是胆固醇(cholesterol) 植物细胞膜系统中胆固醇含量很低,常见的 固醇是豆固醇(stigmasterol)和谷固醇 (sitosterol)。 许多真菌和酵母菌的膜固醇以麦角固醇 (ergosterol)为主
H
diacylglycerol
Diacylglycerol(DG), with Ca++, activates Protein Kinase C, which catalyzes phosphorylation of several cellular proteins, altering their activity.
物。连接的脂提供了一个疏水的
锚以插入脂双分子层。
脂锚定膜蛋白
鞘糖脂
磷脂酰肌醇
内在蛋白 integral protein
内在蛋白约占膜蛋白的70-80%,蛋白的 部分或全部嵌在双层脂膜的疏水层中。 这类蛋白的特征是不溶于水,主要靠疏 水键与膜脂相结合,而且不容易从膜中 分离出来。 它们主要以-螺旋和-折叠形式存在, 其中又以-螺旋更普遍。
膜蛋白的分子运动
主要有侧向扩散和旋转 扩散两种运动方式。可 用光脱色恢复技术 (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 FRAP)和细胞融合技术 检测侧向扩散。
膜的流动性是保证其正常功能的必要 条件。例如跨膜物质运输、细胞信息 传递、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细胞分 化以及激素的作用等等都与膜的流动 性密切相关。
R1
O C O
H2 C CH H2 C
O
C
R2
OH
H 2C
O
P
O
-
O
H
1 6
2-
diacylglycerol DAG
OPO32- H OH
2 1 6
cleavage by Phospholipase C
OH
2
OP O 3
5
H OH
3
OH H
4
OPO325
H OH
3 4
OH H
H PIP2 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
图4-15 膜脂的分子运动
单 个 磷 脂 分 子 的 运 动
影响膜流动的因素
1. 胆固醇:胆固醇的含量增加会降低膜的流动性。 2. 脂肪酸链的饱和度:脂肪酸链所含双键越多越 不饱和,使膜流动性增加。 3. 脂肪酸链的链长:长链脂肪酸相变温度高,膜 流动性降低。 4. 卵磷脂/鞘磷脂:该比例高则膜流动性增加,是 因为鞘磷脂粘度高于卵磷脂。 5. 其他因素:膜蛋白和膜脂的结合方式、温度、 酸碱度、离子强度等。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指每种膜蛋白分子 在细胞膜上都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分布 的区域性。各种膜蛋白在膜上都有特定 的分布区域。
复合糖的不对称性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糖脂和糖蛋白只分 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这些成分可能是 细胞表面受体,并且与细胞的抗原性有 关。
第二节 生物膜的功能
生物膜具有 : 1、保护
膜的融合 (Membrrane Fusion)
生物膜的一个明显的特 征是可与另一个膜融合而不 失去其完整性。膜虽是稳定 的,但不是静止的,内膜系 统中膜状结构不断地从高尔 基复合体上分泌形成;外吞、 内饮、细胞分裂、精卵细胞 融合、膜包裹病毒进入宿主 细胞等都涉及膜的重新形成, 而它们最基本的行为就是两 个膜片段的融合而不失去完 整性。
脂筏(lipid raft)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 的微结构域(microdomain)。大小约70nm左 右,是一种动态结构,位于质膜的外小页。由 于鞘磷脂具有较长的饱和脂肪酸链,分子间的 作用力较强,所以这些区域结构致密,介于无 序液体与液晶之间,称为有序液体(Liquidordered)。脂筏就像一个蛋白质停泊的平台, 与膜的信号转导、蛋白质分选均有密切的关系。
几种固醇的结构
(2)、膜蛋白质
根据它们在膜上的定位情况,可以分为 外周蛋白和内在蛋白。 膜蛋白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是生物膜 实施功能的基本场所。
pH改变、螯 合剂、尿素、 碳酸盐可除 去外周蛋白
外周蛋白
嵌入(膜内) 蛋白
去污剂
糖蛋白
外 (周 嵌蛋 入白 )和 蛋膜 白内
外周蛋白 peripheral protein
膜 蛋 白 中 的 糖 类
二、生物膜的结构
生物膜是以磷脂、胆固醇和糖脂为主构成的双 层脂膜
生物膜的结构
流动镶嵌模型突出了膜的流动性 和不对称性
流动性:
膜的流动性由两个方面分子运动组成: 膜脂 蛋白质
膜脂分子的运动
1. 2. 3. 4. 5. 6. 侧向扩散:同一平面上相邻的脂分子交换位置(图4-15)。 旋转运动:膜脂分子围绕与膜平面垂直的轴进行快速旋转。 摆动运动:膜脂分子围绕与膜平面垂直的轴进行左右摆动。 伸缩震荡:脂肪酸链沿着与纵轴进行伸缩震荡运动。 翻转运动:膜脂分子从脂双层的一层翻转到另一层。是在翻 转酶(flippase)的催化下完成。 旋转异构:脂肪酸链围绕C-C键旋转,导致异构化运动。
这类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于 双层脂膜的外表层,主要通过静电引力 或范德华力与膜结合。 外周蛋白与膜的结合比较疏松,容易从 膜上分离出来。 外周蛋白能溶解于水。
有些外周膜蛋白共价泊锚在膜脂上
(脂锚定膜蛋白)
有些膜外周蛋白与膜脂有一个
或多个共价结合位点,如长链脂
肪酸、或磷脂酰肌醇糖基化衍生
卵磷脂和鞘磷脂的结构式
卵磷脂
鞘磷脂
甘油磷脂
一些重要的甘油磷脂
胆碱(choline) + 磷脂酸 ——→ 磷脂酰胆碱 (phosphatidylcholine)又称卵磷脂(lecithin) 乙醇胺(ethanolamine) + 磷脂酸 ——→磷脂酰乙 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又称脑磷脂 (cephain) 丝氨酸(serine) + 磷脂酸 ——→ 磷脂酰丝氨酸 (phosphatidylserine) 甘油(glycerol) + 磷脂酸 ——→ 磷脂酰甘油 (phosphatidylglycerol) 肌醇(inositol) + 磷脂酸 ——→ 磷脂酰肌醇
三类主要运输系统
链霉的K+通道(Ion Channel)
+K+ Na
ATPase
2 细胞表面受体与跨膜信号转换
1、离子通道型(门控)受体 2、G蛋白偶联型受体 3、具有酶活性的受体
导及 膜 通其 上 路信 的 号受 传体
(A) 离子通道型受体
1、离子通道型受体
共同特点是: 具有多亚基组成受体/离子通道复合体,除本身 有信号接受部位外,又是离子通道,其跨膜信 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反应快,一般只需几毫 秒
(1)脂质
(Lipid)
脂质是构成生物膜最基本的结 构物质 脂质包括磷脂(甘油磷脂、鞘 氨醇磷脂)、胆固醇和糖脂等, 其中以磷脂为主要成分。
磷脂
甘油磷脂(phosphoglyceride) 鞘磷脂(sphingolipid) 结构特点: 亲水头部(hydrophilic head) :由磷酸相连 的取代基团(含氨碱或醇类)构成 疏水尾部(hydrophobic tail):由脂肪酸链 构成的。 在生物膜中磷脂的亲水头位于膜表面,而 疏水尾位于膜内侧
IP3 activates Ca++-release channels in ER membra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