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毛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pptx

合集下载

毛概课件(2018版) 第一章的第一节

毛概课件(2018版) 第一章的第一节

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战略战术灵活
第一节 毛泽东 思想的形成和 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概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马列主义 中国化 集体智慧 实践证明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 的历史条件
帝国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冷战和两极格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实践基础
帝国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冷战和两极格局
对中国的封锁
南昌起义
中国工农红军军旗
打土豪分田地
土地革命时期(初步形成)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遵义会议
抗日战争
论持久战
根据地壮大
中共“七大”
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刘少奇同志
继续发展
第二次结合
七届二中全会
从革命到建设 从农村到城市
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革命遇到过几次致命 的危机,都是在毛泽东的 影响或者领导下转危为安, 并且革命队伍日益壮大 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抗美援朝战争
了解国情,尊重实际
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曾广 泛游走于湖南的农村,调 查农村的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 《反对本本主义》:没有 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信仰坚定
在每一次面对革命危机、 个人生命危险的时候都 没有放弃,而是始终坚 持共产主义的信仰,并 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
思考:
我们的商船运输各种物资、商品都能 顺利航行,穿越岛链,那么岛链真的 能够封锁中国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是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 发展的过程
形成 成熟 继续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大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大革命时期
图片 1:1
黄埔军校
大革命时期
大革命时期(开始形成)

毛概重点第一章

毛概重点第一章

毛概第一章重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理论成果 (1)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1)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2)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3)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理论成果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作为选择或者判断)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2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3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4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名词解释)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单选与判断)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316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概课件 第一章

毛概课件 第一章



1
19781982 19821987
改革 主题提出 起步阶段 改革全面 轮廓形成 展开阶段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命题 商品经济理论 初级阶段理论
2 3
4
19871992
19921997
社会主义本质 改革 体系成熟 市场经济理论 攻坚阶段 三个有利于标准 现代化 丰富发展 关键阶段 确立为全党的 指导思想
2、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 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
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
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毛泽东 1938年,毛泽东在党
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
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
告中最先提出了 “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 这个命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 展的过程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 展的特点
第二节 毛 泽 东 思 想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 历史进程 1)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 际的初步结合(萌芽) 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第二节 毛 泽 东 思 想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概论
“概论课”的变迁

毛概一到四章知识点总结

毛概一到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8年毛泽东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①紧密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②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③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实现马克思中国化的途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历史,文化相结合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承)(1)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2)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进)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根)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毛概ppt课件 第一章

毛概ppt课件 第一章

03 中国革命史
中国革命的历程和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 动。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五四运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 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01
02
03
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独标准,强调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阶级斗争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 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无产阶级应当通过革命斗 争实现自己的解放。
群众路线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创造者,主张依 靠群众、为群众谋利益。
邓小平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 小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 和政策,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01
02
03
04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实际动身,遵循客观规律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
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不断推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改革。
必须重视民生问题,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
毛泽东思想的实践与历 史意义
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 与启示
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 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洲的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经过了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 人的奉献,形成了完全的理论体 系。

毛概理论知识点(第一章)

毛概理论知识点(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知识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2.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7.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8.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毛概第一章第二节ppt

毛概第一章第二节ppt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 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 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 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 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 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 错误是第二位的。 错误是第二位的。
第 一
开国大典
次 飞 跃 的 理
党的七大
论 成 果
遵义会议
2、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
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 创建了人民军队 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践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 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 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 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 义建设的道路。 —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党章 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党章
2、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 、 容
主题: 主题:中国革命和建设
• • • • • •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六)党的建设理论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 1921 1927 ,是毛泽东思想萌芽时期 1921—1927
代表作有: 代表作有: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5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2等文章 等文章 主要思想成果: 主要思想成果: 明确指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毛概第一章

毛概第一章

毛概论第一章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前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提出过程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曾经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思想。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1945年5月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阐述。

党的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第二大理论成果。

(二)科学内涵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实践:革命、建设、改革;历史;文化)相结合。

1. 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 就是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从而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

3. 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二者共同的“根”)二、毛泽东思想概述(一)科学内涵1.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