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7411A】一种新型储能方法及装置【专利】

合集下载

【CN109780768A】一种冷能回收型液氮深冷速冻保鲜装置及方法【专利】

【CN109780768A】一种冷能回收型液氮深冷速冻保鲜装置及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97850.8(22)申请日 2019.03.15(71)申请人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地址 316021 浙江省舟山市新城体育路10号5-7楼(72)发明人 蔡勇 刘硕 林王林 姜凯友 陈磊 杨志坚 丁凡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2代理人 王佳健(51)Int.Cl.F25D 3/11(2006.01)F25D 29/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冷能回收型液氮深冷速冻保鲜装置及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能回收型液氮深冷速冻保鲜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包括出料端保温壳体、进料端保温壳体、喷淋系统端保温壳体、风机端保温壳体、液氮喷淋系统、液氮流量控制系统、输送带系统、排风系统。

其可以形成逆流式液氮深冷速冻保鲜装置或顺流式液氮深冷速冻保鲜装置。

本发明采用最快速的冻结以锁住海产品水分,减少了对水产品细胞的破坏,从而保持海产品的结构和色泽,且该装置通用性强、清洗方便、保温性能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CN 109780768 A 2019.05.21C N 109780768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780768 A1.冷能回收型液氮深冷速冻保鲜装置,主要包括出料端保温壳体、进料端保温壳体、喷淋系统端保温壳体、风机端保温壳体、液氮喷淋系统、液氮流量控制系统、输送带系统和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端保温壳体上装有循环对流风机,延输送方向分两排均匀分布;所述的喷淋系统端保温壳体上装有液氮喷淋系统和液氮流量控制系统;所述的液氮喷淋系统上设有若干个液氮喷口,液氮喷口均匀分布在多根不锈钢管上,每根不锈钢管可任意旋转;所述的每个液氮喷口的液氮喷淋量一定,总的液氮喷淋量由液氮流量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的出料端保温壳体、进料端保温壳体、喷淋系统端保温壳体、风机端保温壳体中空部分都采用抽真空方式保温;所述的输送带系统为活动式,可拆卸,通过两个齿轮的啮合,将电机的转动转换成输送系统的转动;所述的出料端保温壳体、进料端保温壳体上都开有圆孔;所述的排风系统用于形成负压牵引下,将气化后的液氮牵引至排风系统的排风口管道排出,可用于海产品速冻之前的预冷,实现冷能的回收再利用。

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0029]
具体地,灭火液为水,或其他可降温阻燃、不易挥发、及无毒的液体。
[0030]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储液机构40包括设置在主柜体中的集液箱41、连接集液箱41的引流组件42、及设置在集液箱41下侧第一储液池43;锂电单元20容置在集液箱41中;引流组件42用于将集液箱41中的灭火液引导至第一储液池43;供液机构50从第一储液池43吸取灭火液。由于锂电单元20容置集液箱41中,在温度异常处理过程中,喷淋过锂电单元20的灭火液会流到集液箱41中,另外,集液箱41中的灭火液通过引流组件42流动至第一储液池43,供液机构50从第一储液池43吸取灭火液后,让灭火液通过分流机构30再次对锂电单元20进行喷淋,从而让储能装置100a中的灭火液被循环利用,方便实现对锂电单元20的持续喷淋直至电量耗尽,避免锂电单元20在灭火后再次复燃。
[0028]
通过在锂电单元20产生温度异常时,主控模组70根据检测模组的反馈而启动供液
机构50的运行,让第一储液机构40中存储的灭火液被输送至分流机构30,并经分流机构30喷发到锂电单元20表面,从而对锂电单元20起到灭火作用,另外,由于浇淋过锂电单元20的灭火液被第一储液机构40所回收及存储,从而可持续或在较长时间内对锂电单元20进行灭火或降温,直至锂电单元20的电量耗尽,停止放电发热,防止锂电单元20在被灭火后再次复燃。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储能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储能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储能装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曾政军
申请号:CN201721925586.8申请日:20171229
公开号:CN208656430U
公开日:
2019032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内设置有储电组件、发射电能组件、接收电能组件和电源适配组件,储电组件无线接收外界的电能并存储电能,电源适配组件将经过接收电能组件的交流电流转变成直流电流,发射电能组件将存储在储电组件中的电能无线发射至待充电的电子设备上;电池壳体内还设置有识别组件,识别组件识别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识别组件通过发射电能组件输出信号至待充电的电子设备,识别组件通过发射电能组件接收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输出的信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装置通过设置识别组件,使其可适用于不同充电功率的电子设备。

申请人:咻羞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环城南路坂田国际中心D座911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全文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储能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储能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储能装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石雪倩,陈金玲,黎朝晖,易夏辉,刘政,石红波,瞿仕波申请号:CN201720644311.0
申请日:20170605
公开号:CN207303163U
公开日:
201805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电池容纳箱,所述箱体上还设有用于为电池组件散热的散热板和用于显示当前电量的电量显示装置,所述箱体上还设有接口面板;所述接口面板上设有通信接口、电池组接口及电源插座;所述电池容纳箱包括中空的骨架,所述骨架的中部包括至少一块水平设置的平板,所述平板的一侧设有与其平行的盖板,所述平板的另一侧设有与其平行的端板,所述平板与所述盖板和/或端板相对的一侧设有一块或多块均匀间隔的隔条,所述隔条用于把相邻的电池隔开;所述隔条间设有电池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组的控制部;所述电池组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电池,多组所述电池并联或串联。

申请人:湖南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桐梓坡西路46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长沙思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储能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储能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850556.9(22)申请日 2017.07.13(73)专利权人 福建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金都工业园区(72)发明人 陈真 李青海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代理人 杨依展(51)Int.Cl.H02J 3/32(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储能系统(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簇,所述的每个电池簇都包括一直流母线,所述的直流母线连接有多个并联的退役的动力电池包,所述的每个动力电池包都通过直流转化器电接直流母线,所述的多个电池簇的直流母线通过双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电接。

它具有如下优点:直接利用电池包,能将不同厂家生产的退役的动力电池包在同一储能系统中混用,无需对电池包进行拆分,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能,能够实现产业化。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207339290 U 2018.05.08C N 207339290U1.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簇,所述的每个电池簇都包括一直流母线,所述的直流母线连接有多个并联的退役的动力电池包,所述的每个动力电池包都通过直流转化器电接直流母线,所述的多个电池簇的直流母线通过双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动力电池包和直流母线之间还电接有安全开关,所述的动力电池包、直流转化器和安全开关串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转化器为双向直流转化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开关为直流开关或熔断器或断路器。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7339290 U一种储能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退役电池包的储能系统。

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晓飞,李坪
申请号:CN202010791106.3
申请日:20200807
公开号:CN112134342A
公开日:
202012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提高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该储能装置包括:直流转直流DC/DC转换电路、电池模块、温控模块和从控模块;电池模块分别与DC/DC转换电路和从控模块连接;DC/DC转换电路与从控模块连接;温控模块与从控模块连接,用于在从控模块的控制下,调整储能装置的温度;从控模块用于与主控模块连接,并用于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调整DC/DC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控制温控模块调整储能装置的温度。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周云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储能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储能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储能装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唐地源,陈海廷,祝建勋,袁召申请号:CN202021070519.4
申请日:20200611
公开号:CN212113760U
公开日:
202012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第一集流盘、第一盖板和第一极柱,壳体一端具有第一开口,壳体用于容纳电芯,第一盖板盖设于第一开口,第一集流盘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盖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集流盘连接于第一盖板和电芯之间,第一通孔连通第二通孔,第一极柱能够连接于第一盖板并封堵第二通孔。

在将第一盖板盖设于壳体上后,可通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向壳体内注入电解液,电解液注入完成后,通过第一极柱连接于第一盖板并封堵第二通孔,相比现有技术,能够省去在第一盖板开设注液孔以及后续通过密封球封堵注液孔的工序,从而简化生产工序,且能够避免密封球失效而影响储能装置正常使用的问题。

申请人: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50204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刁镇工业经济开发区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胡彬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CN109764734A】一种多级互补式蓄热装置及方法【专利】

【CN109764734A】一种多级互补式蓄热装置及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14892.0(22)申请日 2019.02.14(71)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申请人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 王赞社 顾兆林 冯诗愚 高秀峰 李云 张瑾 种蕊 曹龙 曹锐鑫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代理人 姚咏华(51)Int.Cl.F28D 20/0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多级互补式蓄热装置及方法(57)摘要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互补式蓄热装置及方法,包括由依次串联连接的高温、中温和低温相变蓄热器构成的三级相变蓄热器,各级相变蓄热器内设置多套换热器,三种相变蓄热器采用了模块化的梯级蓄能模式,通过控制阀门、控制阀、循环泵和级间控制阀的启闭,通过串联、并联以及串并联混合的组合方式组成多种蓄热模式。

对于不同温度和不同能量层级的多种热源,以及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热源实现自适应的蓄热功能;同时,根据不同的用能需求,实现多级互补式取热功能。

避免了大温差蓄热或取热带来的能量损失,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节能特性得到大大提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CN 109764734 A 2019.05.17C N 109764734A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764734 A1.一种多级互补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依次串联连接的高温相变蓄热器C、中温相变蓄热器B和低温相变蓄热器A构成的三级相变蓄热器,所述三级相变蓄热器分别通过阀门共同并联连通于进口主管路和出口主管路上,且各级相变蓄热器之间上一级出口端与下一级进口端通过控制阀连通;所述各级相变蓄热器之间通过级间控制阀连通;所述各级相变蓄热器内设置多套换热器,各级间换热器之间设有循环泵;通过控制阀门、控制阀、循环泵和级间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切换不同的蓄热或取热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飞轮储能装置结构图 ,其中1为轴承系统,2为电动/发电机部 件,3为电力转换装置,4为飞轮本体,5为多层飞轮外壳,6为真空室,7为装置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09]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飞轮储能装置结构。 [0010] 该飞轮储能装置包括:轴承系统(1) ,电动/发电机部件(2) ,电力转换装置(3) ,飞 轮本体(4) ,多层飞轮外壳(5) ,真空室(6) ,装置外壳(7)。轴承系统将飞轮本体,电动/发电 机部件与装置外壳连接。多层飞轮外壳通过磁悬浮装置漂浮 ,多层飞轮外壳之间不 相互接 触且不与飞轮本体直接接触。以上各部分除电力转换装置以外均位于真空室中以减小飞轮 与空气摩擦的 功率 损耗。但是由 于真空室不是绝对的真空 ,仍然存在飞轮与空气的 摩擦损 耗。多层飞轮外壳由飞轮本体通过气体带动旋转从而减小了飞轮本体与多层飞轮外壳以及 多层飞轮外壳 与装置外壳之间的 相对速度 ,从而减小了飞轮与空气摩擦的 功率 损耗 ,提高
( 19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910061696 .1 (22)申请日 2019 .01 .23 (71)申请人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地址 071003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永华北 大街619号
(72)发明人 甄永赞 苏宁赛 (51)Int .Cl .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飞轮的转速可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飞轮外壳可以有一层或多层且通过 磁悬浮装置漂浮,飞轮外壳多层之间不相互接触并且飞轮外壳不与飞轮本体直接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发电机部件可以根据要求在 电动机与发电机状态之间切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飞轮储能装置所用轴承系统的摩 擦损耗较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9787411 A
CN 109787411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一种新型储能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系统,电动/发电机部件,电力转 换装置 ,飞轮本体 ,飞轮外壳 ,真空室 ,装置外壳 ;飞轮储能装置的 轴承系统将飞轮本体 ,电 动/发电机部件与装置外壳连接,飞轮外壳可以有一层或多层且通过磁悬浮装置漂浮,飞轮 外壳多层之间不相互接触并且飞轮外壳不与飞轮本体直接接触 ,以 上各部分除电 力转换装 置以 外均位于真空室中以 减小与空气摩擦的 功率 损耗 ,但是由 于真空室不是绝对的真空 , 仍然存在飞轮与空气的摩擦损耗,飞轮外壳由飞轮本体通过气体带动旋转从而减小了飞轮 本体与飞轮外壳以及飞轮外壳与装置外壳之间的相对速度,从而减小了飞轮与空气摩擦的 功率损耗,提高了飞轮储能的效率。
H02K 7/02(2006 .01)
(10)申请公布号 CN 10978741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9.05.21
( 54 )发明 名称 一种新型储能方法及装置
(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能储存领域,涉及一种新的飞
轮储能装置。包括 :轴承系统 ,电 动/发电 机部件 , 电力转换装置,飞轮本体,飞轮外壳 ,真空室,装 置 外壳 等 。飞 轮 储能 装 置的 轴承 系统 将飞 轮 本 体,电动/发电机部件与装置外壳连接。飞轮外壳 通过磁悬浮装置漂浮 ,且不与飞轮本体直接接 触。以上各部分除电 力转换装置以 外均位于真空 室中以减小与空气摩擦的功率损耗。但是由于真 空室不是绝对的真空 ,仍然存在飞轮与空气的 摩 擦损耗。飞轮外壳由飞轮本体通过气体带动旋转 从而减小了飞轮本体与飞轮外壳以及飞轮外壳 与装置外壳之间的相对速度,从而减小了飞轮与 空气摩擦的功率损耗,提高了飞轮储能的效率。
2
CN 109787411 A
说 明 书
1/2 页
一种新型储能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能储存领域,涉及一种新的飞轮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炭、石油、天然 气等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利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时能源行业的必然趋势。但是由 于利 用风资源的发电 量不能 与日常电 能的 负载曲 线 相匹配 ,我 们需要进行电 能的 存储。飞 轮储能作为电能存储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飞轮储能形式仍存在可以减小的损耗。
3

CN 109787411 A
说 明 书
2/2 页
了飞轮储能的效率。 [0011] 此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 员在本发明 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 变化或替换 ,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 保 护范围之内。因此 ,本发明的 保 护范围 应该以 权利要求的 保 护范围 为准。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飞轮储能装置结构。 [0004] 该飞轮储能装置包括:轴承系统,电动/发电机部件,电力转换装置,飞轮本体,多 层飞轮外壳 ,真空室 ,装置外壳等。由 于真空室中不是绝对真空 ,存在少量的 气体 ,故当电 动/发电 机部件处于电 动机运行状态对飞轮装置进行储能时 ,飞轮本体的转动带动 周围 气 体流动 ,从而带动多层飞轮外壳的转动 ,进行储能。当电 动/发电 机部件处于发电 机运行状 态时,由飞轮本体直接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 ,同时通过气体带动多层飞轮外壳转动。在储能 以 及发电的过程中 ,飞轮本体与飞轮外壳的 相对运动速度较现有的飞轮本体与外壳的行对 速度小,故可以减小飞轮储能的风损。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06] 通过飞轮本体带动多层飞轮外壳的转动,减小了飞轮与外壳之间的相对运动速 度,从而减小了损耗,提高了飞轮储能的效率。
4
CN 109787411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图1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