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9177A】一种热化学储能系统【专利】
【CN109972699A】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储液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44901.5(22)申请日 2019.04.26(71)申请人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地址 51065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789号(72)发明人 凌志鹏 齐攀 陈荷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代理人 张春水 唐京桥(51)Int.Cl.E03C 1/046(2006.01)F24H 9/18(2006.01)F24H 9/2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储液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储液装置,包括设在水管上方的储液盒和设在储液盒底端的加热室,加热室的后金属面嵌入水管中,加热室区别于后金属面的其它金属面的外壁贴设有加热膜,加热室的前金属面连接有按压板,加热室的下金属面开设有出液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储液装置,可对液体采用两种方式加热,一是通过洗澡用热水的流通对液体进行物理加热,二是通过加热室的加热膜对液体进行加热,使得能够实现挤出的沐浴露或者洗发露不再是冰冷的,更接近人体温度,在涂抹到人体上时不会有冰冷的感觉,使得洗澡更加舒适,降低了因冷生病的可能,让商家能够更好的服务消费者,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CN 109972699 A 2019.07.05C N 109972699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72699 A1.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液体的储液盒,所述储液盒设在用于提供洗澡用热水的水管上方,所述储液盒的底端设有用于对流入其中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与所述储液盒通过渗液口连通;其中,所述加热室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加热室的后金属面嵌入所述水管中,所述加热室区别于所述后金属面的其它金属面的外壁贴设有加热膜,所述加热膜用于对所述加热室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室的前金属面通过一通道向外连接有用于按压以使所述加热室内的液体向外流出的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与是加热室之间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可跟随所述按压板前后活动于所述通道内,所述加热室的下金属面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内置有单向阀。
【CN109893802A】一种用于电化学储能方舱热管理和消防的系统装备【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91796.6(22)申请日 2019.03.14(71)申请人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东路32号2201房申请人 安徽中科中涣防务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2)发明人 姚冰 陈满 王青松 方敏 李勇琦 姜可尚 彭鹏 胡振恺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代理人 陈思聪(51)Int.Cl.A62C 3/16(2006.01)A62C 31/00(2006.01)A62C 33/06(2006.01)A62C 37/00(2006.01)H01M 2/10(2006.01)H01M 10/42(2006.01)H01M 10/48(2006.01)H01M 10/613(2014.01)H01M 10/615(2014.01)H01M 10/635(2014.01)H01M 10/6562(2014.01)H01M 10/6563(2014.01)H01M 10/6571(2014.01)H01M 10/663(2014.01)(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电化学储能方舱热管理和消防的系统装备(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化学储能方舱热管理和消防的系统装备,解决现有储能方舱的热管理系统或者消防系统中存在的缺陷。
本产品包括热管理系统、电池模块和消防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风冷管道、制冷机、全热热交换机组、气体监测模块和换气电磁阀,所述消防系统包括灭火剂喷雾释放管道、灭火剂喷淋释放管道、灭火剂输送管道、消防主机、火焰探测器、温度监测模块和二次水消防连接管道。
本产品通过采用风冷管道、制冷机、温度监测模块、火焰探测器、消防主机等部件的配合,其有效解决了现有储能方舱的热管理系统或者消防系统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通过整体化的顶层设计,保证了储能方舱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储能方舱的运行风险与维护成本。
【CN109855306A】基于热化学储能的电蓄热锅炉、供能系统及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25593.7(22)申请日 2019.02.19(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地址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1号(72)发明人 许闽 淮秀兰 郭江峰 李勋锋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代理人 李坤(51)Int.Cl.F24H 7/02(2006.01)F24D 13/04(2006.01)F28D 20/00(2006.01)(54)发明名称基于热化学储能的电蓄热锅炉、供能系统及方法(57)摘要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热化学储能的电蓄热锅炉、供能系统及方法,该基于热化学储能的电蓄热锅炉,包括:锅炉罐体、浸入式电加热器、进气口以及排气口;锅炉罐体内盛放有蓄热介质;浸入式电加热器伸入蓄热介质中,用于加热蓄热介质使其分解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进气口设置于锅炉罐体的底部,用于通入含水气体使分解后的蓄热介质加水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排气口设置于锅炉罐体的顶部,用于排出锅炉罐体内产生的气体。
本公开提供的基于热化学储能的电蓄热锅炉、供能系统及使用方法采用具有超高蓄热密度的热化学材料代替显热和相变材料,可以大幅减小蓄热腔体积和蓄热材料及电加热原件的使用量,降低占地面积和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09855306 A 2019.06.07C N 109855306A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855306 A1.一种基于热化学储能的电蓄热锅炉,包括:锅炉罐体,其内盛放有蓄热介质;浸入式电加热器,其伸入所述锅炉罐体内,并没入所述蓄热介质中,用于加热所述蓄热介质,使其分解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进气口,设置于所述锅炉罐体的底部,用于通入含水气体使分解后的蓄热介质加水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以及排气口,设置于所述锅炉罐体的顶部,用于排出锅炉罐体内产生的气体。
热水储能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热水储能系统[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8e56f73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d.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618201.9(22)申请日 2020.04.22(73)专利权人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中路18号(72)发明人 任林 李靖 姜福长 阳清峰 刘健 潘登 周业培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代理人 颜汉华(51)Int.Cl.F24D 11/00(2006.01)F24D 19/1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热水储能系统(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水储能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储能系统,在白天时通过升压泵组将储能罐中存储的冷水抽出并加压输送至供热首站中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水经供热首站的供水管路、储能罐的热水管路输送回储能罐中,然后在夜晚时,通过升压泵组再将储能罐中存储的热水抽出并加压输送至市政热网供水管路,从而对外供热,通过热水储能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热电机组供热存在的昼夜热负荷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平衡的问题,实现了热能的优化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并且还通过双向流量测量装置获得了储热和放热时的水流量,为确保储能系统正常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CN 212644731 U 2021.03.02C N 212644731U1.一种热水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热首站(10),用于利用热电机组的供热抽汽对冷水进行加热;储能罐(11),用于在白天存储热能和在夜晚释放热能;升压泵组(13),用于在白天将所述储能罐(11)内存储的冷水从其底部的冷水口抽出并加压输送至供热首站(10)中进行加热后输送至储能罐(11)内存储和用于在夜晚将所述储能罐(11)内存储的热水从其上部的热水口抽出并加压输送至市政热网供水管路;分散控制系统,用于起到控制作用;所述供热首站(10)用于分别与市政热网供水管路和市政热网回水管路连接,所述供热首站(10)的供水母管与储能罐(11)的热水管路连通,所述储能罐(11)的热水管路还与市政热网供水管路连通,所述供热首站(10)的回水母管与储能罐(11)的冷水管路连通,所述储能罐(11)的热水管路上自储能罐(11)上部的热水口朝向供热首站(1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双向流量测量装置(14)和第一电动阀(16),所述储能罐(11)的冷水管路上自储能罐(11)下部的冷水口朝向供热首站(10)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双向流量测量装置(14)、第二电动阀(18)、第三电动阀(17),所述升压泵组(13)并联在储能罐(11)的热水管路和冷水管路之间,升压泵组(13)与热水管路连通的两条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四电动阀(21)和第五电动阀(22),且升压泵组(13)与热水管路连通的两个端口分别位于第一电动阀(16)的左右两侧,所述升压泵组(13)与冷水管路连通的两条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六电动阀(19)和第七电动阀(20),且升压泵组(13)与冷水管路连通的两个端口分别位于第二电动阀(18)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电动阀(16)、第二电动阀(18)、第三电动阀(17)、第四电动阀(21)、第五电动阀(22)、第六电动阀(19)、第七电动阀(20)、升压泵组(13)和双向流量测量装置(14)均与所述分散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分散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各个电动阀和升压泵组(13)的工作状态实现白天储热和夜晚放热,并通过两个双向流量测量装置(14)分别获得储热时的水流量和放热时的水流量。
一种化学储能放热装置及燃气热水器[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化学储能放热装置及燃气热水器[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5269fd4b0029bd64793e2ca1.png)
专利名称:一种化学储能放热装置及燃气热水器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董玮利,刘振宇,朱鹏,刘朝红,刘洋
申请号:CN201820419723.9
申请日:20180326
公开号:CN208075647U
公开日:
201811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学储能放热装置及燃气热水器,属于热水器技术领域,化学储能放热装置包括换热单元、储能单元、连接管和阀门;换热单元包括热交换外壳、第一腔体和储热盐,热交换外壳与第一腔体形成的第一空间内填充储热盐;储能单元包括具有第二腔体的外壳;连接管连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阀门设置在连接管上。
燃气热水器包括燃气热水器本体、出水管和化学储能放热装置,燃气热水器本体的出水口上连接出水管;化学储能放热装置的换热单元设置于出水管上,实现与出水管内的水进行热交换。
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燃气热水器在处理零冷水时存在安装难度大、安全性低的问题,提升用户使用燃气热水器的零冷水体验。
申请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地址: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高会会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储热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储热系统[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284758b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2.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730678.9(22)申请日 2018.05.16(73)专利权人 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号绿地SOHO同盟第二幢4层(72)发明人 雷勇 王丽 王晗 陈金锋 张卫超 雷鹏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11336代理人 刘明霞 李杉(51)Int.Cl.F22B 1/16(2006.01)F01B 23/10(2006.01)(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储热系统(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热系统。
储热系统包括储热设备、第一进料设备、第一出料设备、第二进料设备、第二出料设备和控制设备,储热设备包括子储热装置,当储热设备处于储热状态时,子储热装置存储来自第一进料设备的第一物质的能量并生成第一生成物,第一生成物从储热设备排出,当储热设备处于放热状态时,来自第二进料设备的第二物质吸收子储热装置所储存的能量并生成第二生成物,第二生成物从储热设备排出,控制设备控制第一物质和/或第二物质的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热系统,可以充分有效地吸收并存储第一物质所携带的能量,并且第二物质能够充分有效地吸收储热设备所存储的能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CN 208282063 U 2018.12.25C N 208282063U1.一种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系统包括:储热设备,所述储热设备包括多个子储热装置,所述多个子储热装置之间通过串联和/或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储热设备能够在储热状态和放热状态之间切换;第一进料设备,当所述储热设备处于所述储热状态时,所述第一进料设备与所述储热设备流体连通,用于输送第一物质进入所述储热设备,所述储热设备的至少一个所述子储热装置吸收并存储所述第一物质的能量并生成第一生成物;第一出料设备,当所述储热设备处于所述储热状态时,所述第一出料设备与所述储热设备流体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一生成物从所述储热设备排出;第二进料设备,当所述储热设备处于所述放热状态时,所述第二进料设备与所述储热设备流体连通,用于输送第二物质进入所述储热设备,所述第二物质吸收所述储热设备的至少一个所述子储热装置所储存的能量并生成第二生成物;第二出料设备,当所述储热设备处于所述放热状态时,所述第二出料设备与所述储热设备流体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二生成物从所述储热设备排出;和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储热设备在所述储热状态和所述放热状态之间切换以及进入所述储热设备的所述第一物质和/或所述第二物质的量。
硫酸镁热化学储能专利

硫酸镁热化学储能专利
本专利涉及一种硫酸镁热化学储能系统,包括储热系统和释热系统,储热系统包括硫酸镁水溶液储罐、加热器和储能介质输送装置;
释热系统包括储能介质输送装置、换热器和蒸汽发生器。
所述硫酸镁
水溶液储罐通过加热器与储能介质输送装置相连,用于储存储能介质
并降低流体黏稠度。
所述储能介质输送装置连接储热系统和释热系统,用于输送储能介质。
所述换热器用于将释放储能介质的热量传递给水,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化学反应温
度低、安全性好、循环利用性能优异等优点。
一种显热潜热复合储热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显热潜热复合储热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2193cb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69.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781999.0(22)申请日 2019.08.23(71)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申请人 武汉聚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72)发明人 曾阔 左宏杨 卢旺 陈豫 潘铖 陈汉平 杨心怡 甄万鑫 刘晴川 梁泽路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代理人 刘杰(51)Int.Cl.F24S 60/00(2018.01)F24S 60/10(2018.01)F24S 20/20(2018.01)F24S 50/40(2018.01)F28D 20/00(2006.01)F28D 20/0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显热潜热复合储热系统及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热潜热复合储热系统,包括储热单元、第一管路控制器和第二管路控制器;其中,所述储热单元包括两个以上并联连接的潜热显热复合储热装置;且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换热单元中的各潜热显热复合储热装置的连通关系通过所述第一管路控制器进行切换;所述第二管路控制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用于输出经所述储热单元换热后的所述热源介质;且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换热单元中的连通关系通过所述第二管路控制器进行切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储热系统的储热性能低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CN 110486957 A 2019.11.22C N 110486957A1.一种显热潜热复合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热单元、第一管路控制器和第二管路控制器;其中,所述储热单元包括两个以上并联连接的潜热显热复合储热装置,所述并联连接的潜热显热复合储热装置的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控制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控制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控制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用于通入外来的热源介质;且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换热单元中的各潜热显热复合储热装置的连通关系通过所述第一管路控制器进行切换;所述第二管路控制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用于输出经所述储热单元换热后的所述热源介质;且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换热单元中的连通关系通过所述第二管路控制器进行切换;所述潜热显热复合储热装置包括并联的显热结构和潜热结构,以及用于所述显热单元和潜热单元之间传热的传热单元;其中,所述显热结构供所述热源介质流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03170.5
(22)申请日 2019.02.01
(71)申请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地址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
29号
(72)发明人 宣益民 刘向雷 笪云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张立娟
(51)Int.Cl.
F24S 50/20(2018.01)
F24S 60/00(2018.01)
F24S 23/30(2018.01)
F24S 23/70(2018.01)
F24S 50/00(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热化学储能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化学储能系统,包括聚光
及跟踪系统,吸热反应系统,第一密封储罐系统、
第二密封储罐系统、第三密封储罐系统、释热反
应系统以及热量利用系统;其中,聚光及跟踪系
统将太阳光聚焦后投射到吸热反应系统,吸热反
应系统进行吸热化学反应,其化学反应生成的气
体和固体产物分别存贮在第三密封储罐系统和
第二密封储罐系统作为释热反应系统的反应物;
释热反应系统进行放热化学反应,将释放的热量
递给热量利用系统,同时将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
存贮在第一密封储罐系统作为吸热反应系统的
反应物。
本发明将太阳光子能量直接提供给储热
材料颗粒,储热材料颗粒内部温度分布均匀,提
高储热材料抗烧结特性,
提高系统循环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09959177 A 2019.07.02
C N 109959177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59177 A
1.一种热化学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储能系统包括聚光及跟踪系统,吸热反应系统,第一密封储罐系统、第二密封储罐系统、第三密封储罐系统、释热反应系统以及热量利用系统;其中,所述的聚光及跟踪系统将太阳光聚焦后投射到吸热反应系统,所述的吸热反应系统进行吸热化学反应,其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和固体产物分别存贮在第三密封储罐系统和第二密封储罐系统作为释热反应系统的反应物;所述的释热反应系统进行放热化学反应,将释放的热量递给热量利用系统,同时将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存贮在第一密封储罐系统作为吸热反应系统的反应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化学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热反应系统包括具有透明窗口的反应器,其反应器的储热材料包括氢氧化物、金属碳酸盐、金属氧化、金属氢化物一种或几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化学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能材料的粒子运动方式为自上而下的垂幕式或自下而上的流化床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化学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热材料颗粒具有太阳光谱高吸收、红外光谱低发射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化学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热材料颗粒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抗烧结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化学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储能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分别在吸热反应系统与第一密封储罐系统、第二密封储罐系统、第三密封储罐系统之间以及在释热反应系统与第一密封储罐系统、第二密封储罐系统、第三密封储罐系统之间设置有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化学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光及跟踪系统为塔式系统、槽式系统、蝶式系统、菲涅尔式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