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简介
公路特长隧道定义

公路特长隧道定义
公路特长隧道是指在公路中存在的具有一定长度的隧道。
公路特长隧道通常是为了解决交通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地形地貌等障碍,并提供通行便利。
公路特长隧道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 长度较长:一般情况下,公路特长隧道的长度会达到一定的标准,例如几百米至几千米不等。
2. 设施完备:公路特长隧道内通常会配备照明、通风、排水等设施,以保障隧道内的交通安全和顺畅。
3. 通行限制:由于公路特长隧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通常会对部分车辆进行限制,例如禁止危险品车辆、货车等进入。
4. 特殊设计:公路特长隧道在设计阶段通常会考虑到路线的平坦度、转弯半径以及坡度等因素,以保证车辆的运行稳定和安全。
5. 安全设施:公路特长隧道内会配备应急通道、消防设施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公路特长隧道的建设对于改善公路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缩短行车距离和时间,减少地貌对交通的影响,并提供便利的交通通道。
公路隧道分类及其分类依据

公路隧道分类及其分类依据
公路隧道是指为了穿越山脉、丘陵、水域或其他地理障碍物而建造的道
路隧道。
公路隧道的分类可以根据多种因素进行,下面将按照以下分类依据
详细介绍公路隧道的分类。
1.地质条件:
- 岩石隧道:通过岩石层开挖的隧道。
根据岩石的不同性质,如花岗岩、石灰岩等,对隧道的施工工艺和防护措施有不同的要求。
- 土质隧道:通过土层开挖的隧道。
土质隧道常见于低山丘陵地区,挖掘困难度较低,但需要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
- 水下隧道:建设在水下的隧道,主要应用于水下通道和跨越水域的交通运输。
2.用途:
- 公路隧道:为公路交通而建造的隧道,用于连接两侧山脉或地理障碍物,提供交通通道。
- 铁路隧道:为铁路交通而建造的隧道,用于铁路线路的通过。
由于铁路的需求,铁路隧道通常较长且具有较大断面。
- 地铁隧道:建设在城市地下的隧道,用于地铁系统的运营。
地铁隧道通常采用浅埋或深埋方式,并与城市地下设施相互关联。
- 管道隧道:为输送石油、天然气、水等管道而建造的隧道。
管道隧道通常要求密封性能高,以确保材料的安全运输。
3.形式:
- 直线隧道:沿直线或近似直线布置的隧道,通常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
- 弓形隧道:采用弓形或近似弓形的结构形式,以增强隧道的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山区地形复杂的地区。
- 斜井与斜道:组合使用立井与倾斜段,解决隧道进出口位置限制的问题。
以上是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对公路隧道进行的分类介绍。
公路隧道的分
类有助于对不同类型隧道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进行区别与准确的管理。
国道351夹金山隧道工程简介

西南公路开工作面辅助主洞施工,最终达到主洞快速贯通的1 工程意义目的。
本项目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国道351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川省“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项目。
目前G351夹金山越岭路段(43km)“瓶颈”制约明显,现状为四级公路,路基宽度6.5m,受冰雪影响,每年需进行为期3个月的交通管制(12月20日至来年3月20日),越岭通行时间在2h以上。
非管制期全线运行时间约7h,管制期全线运行时间一般在9h以上,严重影响通道整体通行服务水平及安全保障能力,修建夹金山隧道是沿线藏汉同胞的共同心愿。
隧道围岩岩性单一,主要为杂谷脑组及侏倭组变质砂岩夹板岩,局部含软弱破碎的碳质板岩,其中砂岩多呈中厚状,饱和抗压强度28.8~50.5MPa,板岩多呈薄层状、板状,饱和抗压强度10.1~25.4MPa。
洞身构造极其发育,隧道穿越一系列褶皱和项目于2021年5月立项,到完成两阶段设计仅夹金凼断层,地下水以点滴状、线状渗出为主,局用时半年时间,并于2021年11月取得施工图批复,部有细股状水流。
隧道轴线充分考虑平导布设、隧2021年12月正式开工。
夹金山隧道实施后将有效解址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两端接线及工程造决越岭段冬季通行问题,节约通行里程约34km,进价等因素,夹金山隧道洞身段主洞与平导中线间距一步畅通区域交通条件,有望带领沿线人民群众开30~35m。
纵坡设置为人字坡,夹金山隧道平纵示意启实现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历史新篇章。
如图3所示。
2 工程概况项目起于雅安市宝兴县跷碛藏族乡波日沟,顺接既有国道351线跷碛段,设隧道穿越夹金山,止于阿坝州小金县达维乡唐家山,接国道351线达维段,路线全长10.07km,其中隧道长9.35km,通风救援平导长9.364km,隧道进口海拔2980m,出口海拔3052m,最大埋深1400m,采用二级公路隧道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km/h,隧道建筑限界10.0m×5.0m。
公路隧道发展概况-精品PPT课件

雪山隧道施工专辑
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是交通行业的生命。
我国隧道工程技术发展的重点: 1.隧道工程质量,包括工程质量的控制和检测技术。 2.隧道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如洞口环境的保护、围岩变形和地表沉降
的控制、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等。
5.我国大陆建成和在建的水下公路隧道已达30多座。第一条海底隧道-厦 门东通道工程,于2005年8月动工,已于2010年4月建成通车。
6.据截至2013年底的统计,我国已有公路隧道11359座,总长9606公里。 进入新世纪以来,公路隧道年均增长率高达20%,且有逐年增速加快的 趋势。
7.我国成为世界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第一大国仅有30多座总长约2.5km的公路隧道。 2.1979年我国公路隧道通车里程仅为52km/374座。 3.2000年年底,我国公路隧道通车里程仅为628km/1684座。
4.2007年1月20日,世界规模第一、长度第二的秦岭终南山隧道建成通车, 标志着我国山区公路隧道修建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公路隧道简介

公路隧道简介汇报人:日期:目录CATALOGUE•隧道概述•公路隧道的基本结构•公路隧道的建设过程•公路隧道的维护与保养•公路隧道的安全问题与对策•公路隧道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01CATALOGUE 隧道概述指修建在地下的通道,通常包括铁路隧道、公路隧道、水底隧道等。
指修建在地下专供汽车通行的通道,通常与道路、桥梁、涵洞等交通工程设施相连。
公路隧道隧道按长度分类分为短隧道、中隧道、长隧道和特长隧道。
其中,短隧道长度小于200米,中隧道长度大于等于200米且小于1000米,长隧道长度大于等于1000米且小于3000米,特长隧道长度大于等于3000米。
按用途分类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等。
其中,交通隧道包括公路隧道、铁路隧道等,水工隧道包括水底隧道、运河隧道等,市政隧道包括排污隧道、排雨隧道等,矿山隧道包括矿井隧道、采石场隧道等。
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当时古希腊人为了连接两个城市,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通道。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现代的隧道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交通设施之一,尤其是在山区、水域和城市地区。
世界隧道发展史中国的隧道建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当时秦始皇为了打通从咸阳到九原的道路,修建了秦岭大隧道。
现代中国也修建了大量的公路、铁路和城市隧道,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隧道建设市场之一。
中国隧道发展史隧道的发展历程02CATALOGUE公路隧道的基本结构公路隧道的基本结构•公路隧道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03CATALOGUE公路隧道的建设过程环境影响评估对隧道建设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地质、水文、生态等方面的评估。
资金筹措筹措建设资金,包括政府投资、企业投资等。
规划与设计对隧道建设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隧道的位置、长度、宽度、高度、进出口设计等。
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图纸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设备准备等。
隧道施工控制网布设

2021/10/ 10
9
GPS控制网的精度设计
隧道测量最终的要求是保证相向开挖的隧道正确贯通 , 因此,GPS网的设计也必须满足这一要求。
坑口控制点的精度
按隧道规范规定:当隧道长 L ≤4 km,其横向贯通误 差的限差应 ≤10 cm,即中误差 mσ ≤±5 cm;当隧道长 4~8 km 时,其横向限差应 ≤15 cm, mσ ≤±7. 5 cm; 当 L > 8 km 时,限差还可放宽一些。显然,贯通误差是 由洞外控制测量误差与洞内导线测量误差所引起。因此, 其横向贯通中误差 mσ的计算式为
2021/10/ 10
19
GPS短边方位观测的中误差为
解算得到士0.68″,当然这里只计算了偶然误差的影响, 方位测量的精度中有可能还会受到系统误差的影响,但可 以看出GPS短边方位测量具有很高的精度,可以在隧道测量 中大显身手。
从长梁山铁路隧道GPS网和精密导线网的比较分析中可 以看出,利用GPS布设隧道洞外平面控制网不仅能满足隧道 施工的要求,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 1点数少:整个导线网共有38个点,GPS网共23个点; 2工期短,精度高等优点,可大大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可 以认为GPS是布设隧道洞外平面控制的理想方法; 所以,可以认为GPS是布设隧道洞外平面的理想方法。
Q——设计的GPS网的图形强2021/度1100/ ,由网11 的几何形状所决定,或由GPS网矢量的协方差
因此,m0用GPS接收机的标称精度表示,即
为了实现隧道网的布设和精度设计,可以根据 隧道总长度和测区地形及各坑口的初步位置,以不 同边长模拟几种GPS测量网的方案,根据图形和他的 GPS矢量的协方差矩阵解求Q值,并求出坑口控制点 的精度,选择既满足精度又具有高效率的网作为优 化方案。
隧道方案有哪些

隧道方案有哪些简介隧道是一种在地下或水下进行建设的通道结构,用于连接两个地点。
隧道方案是指在设计和建设隧道时所采用的策略和技术。
隧道方案的选择与隧道的用途、地质条件、施工难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隧道方案,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公路隧道公路隧道是指用于公路交通的隧道结构。
公路隧道方案通常需要考虑交通流量、车辆类型、道路等级等因素。
一些常见的公路隧道方案包括:1.单洞双向隧道:即在一条隧道中设置两个车道用于双向行驶。
这种方案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小的地区,施工相对简单。
2.双洞单向隧道:即通过建造两条单向行驶的隧道来满足交通需求。
这种方案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大的地区,可以提高交通效率。
3.多洞隧道:即在一条隧道中设置多个洞口,用于分流交通流量。
这种方案适用于交通流量极大的地区,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
4.隧道加洞:即在现有隧道旁边再建一条新的隧道。
这种方案适用于隧道容量不足时,可以增加交通流量。
铁路隧道铁路隧道是指用于铁路交通的隧道结构。
铁路隧道方案通常需要考虑列车速度、载重要求、隧道曲线等因素。
一些常见的铁路隧道方案包括:1.大断面隧道:即隧道的横截面积较大,可以容纳大型列车和货物运输。
这种方案适用于高速铁路和货运铁路。
2.小断面高速隧道:即隧道的横截面积相对较小,适用于高速列车行驶。
这种方案可以减少隧道开挖的工程量和成本。
3.高山隧道:即穿越高山地区的隧道,需要克服大幅度的高程差和地质条件复杂的问题。
这种方案需要借助爆破、隧道支护和排水等技术。
4.地下站台隧道:即将隧道作为地下站台使用,实现地下铁路的出入口。
这种方案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
水下隧道水下隧道是指在水下建设的隧道结构,用于连接两个陆地之间的交通。
水下隧道方案需要考虑水下施工条件、水体动力学和防水等问题。
一些常见的水下隧道方案包括:1.海底隧道:即穿越海底的隧道,用于连接两个岛屿或大陆之间的交通。
这种方案需要考虑海底地质条件、潮汐和海浪力量等因素。
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简介

设备、汽车的反射,造成接收端真假信号难以甄别,从而容易导致控制失灵。
电力载波通讯方式传输控制信号。
由于通讯回路中负载众多且较为集中,灯具中PFC 的脉冲信号会对动力线造成一定的高频污染。
对于亮度可控型灯具,在30%以下功率使用时PFC 将失去作用,谐波会相对增大,从而严重干扰信号传输,谐波干扰是影响低压电力载波通讯发展的重要因素。
3.3 同种规格灯具的互换性采用RS -485或DMX 512通讯协议传输控制信号,要求每盏灯具内要有相应的地址代码,至少应确保隧道加强照明和基本照明的地址不同,以便于分别控制其灯具功率;如果要求各段分别控制,则通常需要5~6种地址代码,这种为灯具编码的方式会使灯具的互换性下降,同时给灯具的运营维护带来一定困难。
采用DC 0~5V 的模拟电压信号来传输控制信号,对灯具编址等没有要求,可对不同规格的灯具同时实现调光。
4 无级调光控制方式性能比较无级调光控制方式的性能比较主要应从调光范围、电源效率、信号传输性能3个方面进行考核。
(1)调光范围:在电源调光方面,最重要的两项指标是调光范围和电源效率。
上述3种调光方式在5%~100%的功率范围内均连续可调。
(2)电源效率:在电源效率方面,采用模拟信号控制电流平均值模式的LED 亮度控制方式效率最高,为85%;PWM 亮度控制方式、限流模式的LED 亮度控制方式,电源效率均较低,一般小于75%。
(3)信号传输性能:采用D C 0~5V 的模拟电压信号进行传输,可控制5000盏以上LED 灯具,其传输信号有效控制距离可达17km 。
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RS -485可控制384盏LED 灯,其传输信号有效控制距离为750m ;DMX 512可控制1536盏LED 灯,其传输信号有效控制距离可达为750m 。
采用DC 0~5V 的模拟电压信号,LED 灯具的互换性高;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灯具的互换性较差。
5 结语采用DC 0~5V 模拟电压信号传输的模拟信号控制电流平均值模式的亮度控制方式,优于采用RS -485或D MX 512通讯协议传输的PWM 模式的亮度控制方式、限流模式的亮度控制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隧道结构组成
◆钻爆施工
四、隧道结构组成
要求:
按设计要求开挖出断面;
石碴块度适中,抛掷范围相对集中,便于装碴运输;
钻眼工作量少,掘进速度快,少占作业循环时间;
减小对围岩的震动破坏,以保证围岩的稳定;
减少对施工用机具设备及支护结构的破坏,减少对周围环的破坏。
钻孔设备
四、隧道结构组成
四、隧道结构组成
◆端墙式洞门:适于地四形、开阔隧,道岩质结基构本稳组定成的Ⅰ ~ Ⅲ级围岩
上的◆围翼岩墙,式增洞加门洞:门适的用抗于四滑山动、体和纵隧抗向倾道推覆结力能较力构大。组,洞口成地质较差的Ⅳ级及以
受地◆形柱或式地洞质门条:件适限用制于,地四不形能、较设陡隧置,翼道地墙质结时条。构件较组差成,仰坡可能下滑,而又
仰拱的工艺流程
二衬:是相对初次柔四性支、护隧来说道的结,主构要组起到成安全贮备及装饰美化作
用。
衬砌台车
四、隧道结构组成
防水处理:
四、隧道结构组成
排水盲管的原理通过二衬浇筑时
利用预先埋入的盲管使衬砌背后
有流水通道。
防水处理防水处理 四、隧道结构组成
防水板预留蓬松度是为防止 防水板铺挂过紧导致浇筑砼 涨裂防水板。
公路隧道
?四、隧道结构组成
◆管棚施工:管棚法四或称、伞隧拱法道,结是地构下组结构成工程浅埋暗挖时的超前
支护结构。其实质是在拟开挖的地下隧道或结构工程的衬砌拱圈隐埋弧 线上,预先钻孔并安设惯性力矩较大的厚壁钢管,起临时超前支护作用 ,防止土层坍塌和地表下沉,以保证掘进与后续支护工艺安全运作。
四、隧道结构组成
沈阳 SHENYANG MUNICIPAL 市政
一、隧道定义及分类 二、新奥法概念 三、隧道常见工法介绍 四、隧道结构组成 五、隧道一般概念名词解释
公路隧道
?一、隧道定义及分类
一、隧道的定义及分类
? 1.1隧道的定义
? 隧道 ◆是一种修建在地下的工程建筑物。 ◆修建在地下、两端有出入口,供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等通过的
? ◆围岩分级:根据岩体完整程度和岩石强度等主要指标, 按稳定性对围岩进行曲的分级。又称围岩分类。
? ◆超前探测:超前于开挖空心思面进行地质预测、预报的 调查和探测。
?
汇报完毕 谢谢
通道(在保留上部地层的前提下开挖出能够提供某种用途的地下空间)。 ? 隧道及地下工程
◆从事研究和建造各种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 养护的一门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也指在岩体或土层中修建的通道和各种类型的地下建筑物。
一、隧道的定义及分类
? 1.2隧道的分类 ◆用途分类:交通运输(铁路、道路、地铁、水底隧道)、矿山、市
炮眼常见种类及布置四、隧道结构组成
掏槽眼-针对隧道开挖爆破只有一个临空面的特点,为提高爆破效果 ,宜先在开挖断面的适当位置布置几个掏槽眼
辅助眼-位于掏槽眼和周边眼之间的炮眼; 周边眼-沿隧道周边布置的炮眼成为周边眼
光面爆破-是通过正确四确、定周隧边道眼的结各构爆破组参成数,使爆破后的围岩断
面轮廓整齐,最大限度地减轻爆破对周围岩体的震动和破坏,尽可能维 持围岩原有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爆破技术。
四、隧道结构组成
四、隧道结构组成
四、隧道结构组成
四、隧道结构组成
◆洞内超前管棚支护 四、隧道结构组成
洞内
◆支护结构连接板 四、隧道结构组成
◆仰拱施工:为改善上四部、支护隧结道构结受力构条组件而成设置在隧道底部的反向
拱形结构,是隧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通俗解释为向上仰的拱。
四、隧道结构组成
? ◆三台阶七步开挖三法、是以隧弧道形导常坑见开挖工留法核心介土绍为基本模式,分上、
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 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
三、隧道常见工法介绍
◆中隔壁法(CD三法)、:隧CD道法是常在见软弱工围法岩介大跨绍度隧道中,先开挖隧
道的一侧,并施作中隔壁,然后再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 双线隧道Ⅳ级围岩深埋硬质岩地段以及老黄土隧道(Ⅳ级围岩)地段。
◆长度分类: 一、隧道的定义及分类
◆铁路:特长隧道L>10000 m 长隧道10000>L>3000 m 中长隧道3000>L>500m 短隧道L < 500m
◆公路:特长隧道L>3000m 长隧道3000>L>1000m 中长隧道1000>L>500m 短隧道L<500m
公路隧道
?二、新奥法概念
预裂爆破-实际是光面爆破的一种,原理相同,爆破顺序不同。
光爆起爆顺序: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板眼 预裂爆破顺序:周边眼-辅助眼-掏槽眼-底板眼
光面爆破效果图,炮四眼保、存隧率为道50结-80构% 组成
隧道简易断面图 四、隧道结构组成
◆初期支护
四、隧道结构组成
四、隧道结构组成
四、隧道结构组成
? ◆矿山法
二、新奥法概念
矿山法【mine tunnelling method】指的是用开挖地下坑道的作业方式
修建隧道的施工方法。 矿山法是一种传统的施工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
,隧道开挖后受爆破影响,造成岩体破裂形成松弛状态,随时都有可能
坍落。基于这种松弛荷载理论依据,其施工方法是按分部顺序采取分割
◆全断面法:全断面开挖法就是按照设计轮廓一次爆破成形,然 后修建衬砌的施工方法。
? ◆台阶法施工:三台、阶法隧是道先开常挖见上半工断法面,介待绍开挖至一定长度后
同时开挖下半断面,上、下半断面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按台阶长短
有长台阶、短台阶和超短台阶三种。近年由于大断面隧道的设计,又 有三台阶法,甚至多台阶法。
政工程(地下人行道、地下商场、给排水设施、天然气管道、电缆管道 )、水利发电工程、军工与人防工程;
◆地层分类:岩石(软、硬)隧道、土质隧道; ◆所处位置分类:山岭隧道、城市隧道、水底隧道; ◆断面分类:圆形隧道、矩形隧道、马蹄形隧道; ◆开挖断面分类:特大断面(>100m2)、大断面(50~100m2)、中 等断面(10~50m2)、小断面(3~10m2)、极小断面(<3m2)一般大 于2平方。 这是按国际隧道协会(ITA——International Tunnel Association)的定义数值 划分的。
?
? ◆竖井:指垂直开挖的坑道,可作为隧道与地表的连通道 、通风道、排水道。
? ◆预留沉降量五:、是隧组道装一隧道般支概撑念到名衬砌词完解成释前的期间内,
考虑到围岩荷载引起的下沉量或变形量,也是指比设计位 置预先提高的量。
? ◆围岩:隧道开挖后其周围产生应力重分布范围内的岩( 土)体,隧道开挖后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那部分岩(土) 体。
绑扎钢筋
四、隧道结构组成
绑扎钢筋主要控制钢筋的排距 及钢筋的保护层
台车定位及支模 四、隧道结构组成
? 台车
洞门定义:在门作用: ◆ 减少洞口土石方开挖量
◆ 稳定边坡
◆ 引离地表流水
◆ 装饰洞口
洞门分类:
四、隧道结构组成
◆洞口环框式洞门
五、隧道一般概念名词解释
?五、隧道一般概念名词解释
? ◆隧道净空与五限、界隧道一般概念名词解释
◆隧道净空:隧道衬砌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根据“隧道建筑限界 ”确定的。
◆隧道建筑限界:为了保证隧道内各种交通的正常运行与安全,而规 定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范围。
? ◆埋置深度e五mb、ed隧men道t d一ep般th;概de念pt名h o词f t解unn释el 隧道内轨顶
新奥法施工基本原理: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 作用,采用以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对围岩进行加固 ,约束围岩的松弛和变形,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监控、测量来指 导施工。可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快封闭、勤测量”十二字方针。
? ◆浅埋暗挖法 二、新奥法概念
是在距离地表较近的地下进行各种类型地下洞室暗挖施工的一种方法 。继1984年王梦恕院士在军都山隧道黄土段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结合中 国特点及水文地质系统,创造了小导管超前支护技术、8字型网构钢拱架 设计、制造技术、正台阶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施工技术和变位进行反分析 计算的方法,提出了“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 量测” 18字方针(少扰动、早喷锚、快封闭、勤测量),突出时空效应对 防塌控变的重要作用,提出在软弱地层快速施工的理念。
浅埋暗挖法沿用新奥法 基本原理,初次支护按承担全部基本荷载设 计,二次模筑衬砌作为安全储备;初次支护和二次衬砌共同承担特殊荷 载。
公路隧道
?三、隧道常见工法介绍
从施工造价及施三工、速度隧考道虑常,施见工工方法法的介选择绍顺序为:全断面法
→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壁法 (CRD法)→双侧壁导坑法;从施工安全角度考虑,其选择顺序应反 过来。
三、隧道常见工法介绍
? CD法与CRD法三的、比隧较 道常见工法介绍
◆双侧壁导坑法一三般、将断隧面道分成常四见块:工左法、右介侧绍壁导坑、上部核心土
和下台阶。其原理是利用两个中隔壁把整个隧道大断面分成左中右3个小 断面施工,左、右导洞先行,中间断面紧跟其后;初期支护仰拱成环后 ,拆除两侧导洞临时支撑,形成全断面。两侧导洞皆为倒鹅蛋形,有利 于控制拱顶下沉。
◆台阶式洞门:适于傍四山、侧坡隧地道区,结洞构门一组侧成边坡较高时
◆削竹式洞门:削竹式四在、公路隧隧道道中结被构普遍组使成用 。
适用于洞口段有较长的明洞衬砌,由于洞门背后一定范围内是以回填 土为主,山体的推滑力不大;地形相对比较对称和不太陡峻。
四、隧道结构组成
◆明洞---明挖法修建的四隧、道。隧道结构组成
式一块一块的开挖,并要求边挖边撑以求安全,所以支撑复杂,木料耗
用多。随着喷锚支护的出现,使分部数目得以减少,并进而发展成新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