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用这两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实心小球,并将其放入水中。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甲、乙物质质量相等,则实心小球将沉入水底B.若甲、乙物质体积相等,则实心小球静止时漂浮于水面C.若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则甲、乙物质体积比为5∶3D.若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则甲、乙物质质量比为3∶22.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

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倍。

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A.11nρ+B.1nnρ+C.21(1)nρ+D.22(1)nnρ+3.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1kg的水。

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底面积为60cm2,体积为300c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30cm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2.7NB.物块的密度900kg/m3C.用力F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漫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物体重力做功为0.0135JD.用力F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300Pa4.在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均盛满某种液体后,将一木块放在乙杯中后,木块漂浮在液体中,将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浸没在丙杯中,并用细线将其系在丙杯的杯底,如图所示,此时三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液体对杯子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p 丙,则( )A .F F F ==甲乙丙B .p p p >=乙甲丙C .F F F <=甲乙丙D .p p p =>乙甲丙5.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杯中盛有相同浓度的盐水,将两只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其中,当小球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小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人教版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

人教版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

人教版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 的实心正方体塑料块挂于弹簧测力计正下方,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N ,此时塑料块下方刚好与水面接触,且距底面积为300cm 2的容器底部5cm ,现往容器中缓慢加水,已知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1N 的拉力时伸长1cm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塑料块的密度为5g/cm 3B .当加入1000cm 3水时,正方体物块所受浮力为5NC .当加入3000cm 3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D .当加水至塑料块刚好漂浮时停止加水,然后将容器内的水以50cm 3/s 的速度向外排出,同时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以1cm/s 的速度向上移动,则经过约2.86s 之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再次回到5N2.如图所示,底面积为50cm 2、高为13cm 、质量为100g 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厚度不计),将一个质量为250g 、体积为200cm 3的实心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放入小球之前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0cm ,将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400PaB .小球受到的浮力为2.5NC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ND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600Pa3.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丙三个同规格容器内各装有液体,小天同学将完全相同的A 、B 、C 三个正方体分别放入三个容器内,静止时状态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ABC F F F ==B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p p 甲乙丙==C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p p 甲乙丙==D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A B C F F F >>4.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我们在核潜艇方面的起步较晚,上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1970的时候下水了第一艘091型攻击型核潜艇,1981年才下水了第一艘092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关于核潜艇在海中状态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B .悬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C .悬浮和漂浮时所受浮力相等D .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保持不变5.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把系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慢慢地浸入水中(水未溢出),观察铁块从刚开始浸入水中到浸没在水中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做出了如下判断:①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③桌面受到容器的压力变大: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④B .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A .甲放上时大B .乙放上时大C .甲和乙放上一样大D .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大烧杯中放入足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小烧杯(玻璃)漂浮在水面上,让小烧杯倾斜进水后沉入水底,关于这一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小烧杯漂浮时其侧壁不受水的压力B .小烧杯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C .小烧杯漂浮时大烧杯对桌面的压力比小烧杯沉入底部静止时大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D .小烧杯浸没后大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8.用质量相同的黄金制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空心金球,放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两个水槽相同),静止时如图所示,不计球内空气的质量。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学能测试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学能测试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学能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上下两部分均为柱形的薄壁容器,上下两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 1、S 2。

质量为m 的木球通过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F ,此时容器中水深为h (水的密度为ρ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球的密度为0mg mg Fρ- B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ρ0S 1hgC .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了21S F S D .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的深度减小了02F gS ρ 2.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1、2、3 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放入小球后两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且 1、3 两球排开液体体积相同,2 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下沉。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1、3 两球所受的浮力相等B .甲液体比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C .三个小球中密度最小的是 2 球D .把 1、3 两球对调,1 球在乙液体中不会下沉3.重为5牛的小球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4牛的水。

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ρ酒<ρ水,则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 )A .一定小于4牛B .可能等于5牛C .一定等于4牛D .可能大于5牛4.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示数为3N ,把它浸没在水(密度为1.0g /cm 3)中时,弹簧秤示数变为2N 。

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 ,物体的密度为ρ,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和压强差分别为△F 和△P ,则无法求得的是( )A .mB .ρC .△FD .△P5.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丁四个物块均漂浮在水面上,它们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20cm 3、45cm 3、65cm 3、75cm 3。

若将四个物块浮出水面的部分切除,待重新稳定后,四个物块再次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V 甲、V 乙、V 丙、V 丁,且V 乙>V 丙>V 丁>V 甲。

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试卷

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试卷

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 ﹣V 图象,用这两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实心小球,并将其放入水中。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甲、乙物质质量相等,则实心小球将沉入水底B .若甲、乙物质体积相等,则实心小球静止时漂浮于水面C .若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则甲、乙物质体积比为5∶3D .若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则甲、乙物质质量比为3∶22.底面积为1002cm 的轻质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3cm ,重为3N 的木块A 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cm ,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7N 的物体B 用细绳系于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若将一物体C 也系于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水未溢出), C B 3V V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C :21:17ρρ=B .物体B 的密度331.410kg /m ⨯C .图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23ND .放入物体B 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700Pa3.一个质量为3kg 、底面积为100 cm 2、装有20 cm 深的水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A 、B 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知A 物块的体积是B 物块体积的2倍.当把A 、B 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溢出,如图所示,现剪断细线,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50 Pa ,物块A 有1/4体积露出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体积为 50cm3B.B物体密度为3×103kg/m3C.物体A、B放入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5.3×103PaD.细线剪断待B静止后,B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4N4.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瓶盖,通过改变作用在大瓶侧面的压力大小,实现小瓶的浮与沉。

人教版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试卷

人教版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试卷

人教版第十章浮力单元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 A、金属块 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 A、B 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 A 所受浮力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A.F甲=F乙=F 丙p甲=p 乙=p 丙B.F甲<F乙<F丙p甲=p乙>p丙C.F甲>F乙>F丙p甲=p乙=p丙D.F 甲>F乙>F丙p甲=p乙>p丙2.先把一个重为0.5N的木块放人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再沿烧杯壁往烧杯中缓慢地倒人浓盐水并观察现象。

本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在水中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0.5NB.加入盐水后,木块受到的浮力将变大C.加入盐水后,木块排开盐水的体积将变小D.加入盐水后,木块排开盐水的质量将不变3.如图所示,在装有一定深度水的玻璃水槽中放入一正方体木块,再在水槽口下方安装固定的水平金属网(水能倒入但木块不能穿过)。

现缓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内水面上升直至与水槽口相平。

下列能正确表示注水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图象是()A.B.C.D.4.把重5N、体积为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浮、F浮=6NB.物体悬浮、F浮=5NC.物体漂浮、F浮=5N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5.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我们在核潜艇方面的起步较晚,上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1970的时候下水了第一艘091型攻击型核潜艇,1981年才下水了第一艘092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关于核潜艇在海中状态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B.悬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C.悬浮和漂浮时所受浮力相等D.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保持不变6.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液体,将密度为2.5g/cm3,体积为40cm3物体B放入液体中时,通过磅秤测得其总质量为150g.用一细绳提起物体B,使物体B的体积刚好有一半露出液面且保持静止不动时,磅砰示数为66g,如图乙所示.(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次台秤示数的变化等于物体B两次所受浮力的变化B.图乙中物体B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0.2NC.图甲中物体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68ND.物体B受到细绳的拉力为0.8N7.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并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小球静止时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两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甲 < F乙ρ甲 < ρ乙B.F甲 = F乙ρ甲 < ρ乙C.F甲 = F乙ρ 甲 > ρ乙D.F甲 > F乙ρ 甲 > ρ乙8.如图,甲、乙、丙分别是形状不同的物体浸没在水里静止,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知它们的()A.体积相同B.质量相同C.密度相同D.重力相同9.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圆柱形容器,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

人教版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

人教版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上下两部分均为柱形的薄壁容器,上下两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 1、S 2。

质量为m 的木球通过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F ,此时容器中水深为h (水的密度为ρ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球的密度为0mg mg Fρ- B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ρ0S 1hgC .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了21S F S D .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的深度减小了02F gS ρ 2.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 A 、金属块 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 A 、B 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 A 所受浮力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 )A .F 甲=F 乙=F 丙 p 甲=p 乙=p 丙B .F 甲<F 乙<F 丙 p 甲=p 乙>p 丙C .F 甲>F 乙>F 丙 p 甲=p 乙=p 丙D .F 甲>F 乙>F 丙 p 甲=p 乙>p 丙3.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B .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 .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D .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4.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瓶盖,通过改变作用在大瓶侧面的压力大小,实现小瓶的浮与沉。

则( )A.用力捏大瓶,小瓶能实现悬浮B.用力捏大瓶,小瓶内的气体密度变小C.盖上小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D.打开大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200cm,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

用弹簧测力计吊5.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2着未知金属体,先将金属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7N,再将金属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图丙),示数是22N(不计金属体带出的水)。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自检题学能测试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自检题学能测试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易错题自检题学能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

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倍。

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A.11nρ+B.1nnρ+C.21(1)nρ+D.22(1)nnρ+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挂有高为 12.5cm、横截面积为 100cm2 的柱形物块,将物块放入底面积为 500cm2,质量忽略不计的圆柱形容器中。

当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 2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103Pa。

现向容器中加水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N 时停止加水,已知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当拉力为 1N 时弹簧伸长1c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 8NB.停止加水时水的深度为 15cmC.在此过程中向容器中加入水的质量为 2.7kgD.加水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等于柱形物块变化的浮力3.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瓶盖,通过改变作用在大瓶侧面的压力大小,实现小瓶的浮与沉。

则()A.用力捏大瓶,小瓶能实现悬浮B.用力捏大瓶,小瓶内的气体密度变小C.盖上小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D.打开大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4.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丁四个物块均漂浮在水面上,它们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20cm3、45cm3、65cm3、75cm3。

若将四个物块浮出水面的部分切除,待重新稳定后,四个物块再次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V丙、V丁,且V乙>V丙>V丁>V甲。

则四个物块各自原来的体积大小可能为()A.80cm3B.100cm3C.120cm3D.140cm35.小强做鸡蛋在盐水中悬浮的实验时,先配制了半杯浓盐水并将鸡蛋放入杯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然后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直至如图乙所示.在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B.盐水的密度变小C.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逐渐变小D.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力逐渐变大6.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将其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试管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试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装有甲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D.装有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7.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瓶盖,通过改变作用在大瓶侧面的压力大小,实现小瓶的浮与沉.则()A.用力捏大瓶,小瓶不能实现悬浮B.用力捏大瓶,小瓶内的气体密度变大C.盖上小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D.打开大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8.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专题强化试卷学能测试试题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专题强化试卷学能测试试题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十章浮力单元易错题专题强化试卷学能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的薄壁容器甲乙分别装有密度为ρa,ρb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同一物块(密度为ρ)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等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的关系为ρa<ρb<ρB.放入物块前,甲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放入物块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较大D.放入物块后与放入前相比,甲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增加量较大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挂有高为 12.5cm、横截面积为 100cm2 的柱形物块,将物块放入底面积为 500cm2,质量忽略不计的圆柱形容器中。

当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 2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103Pa。

现向容器中加水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N 时停止加水,已知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当拉力为 1N 时弹簧伸长1c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 8NB.停止加水时水的深度为 15cmC.在此过程中向容器中加入水的质量为 2.7kgD.加水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等于柱形物块变化的浮力3.在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均盛满某种液体后,将一木块放在乙杯中后,木块漂浮在液体中,将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浸没在丙杯中,并用细线将其系在丙杯的杯底,如图所示,此时三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F丙,液体对杯子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p丙,则( )乙A .F F F ==甲乙丙B .p p p >=乙甲丙C .F F F <=甲乙丙D .p p p =>乙甲丙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高为10cm 、横截面积为200cm 2的柱形物块缓慢放入底面积为400cm 2,质量为200g 且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的水中。

当柱形物块直立静止时,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4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 , 已知弹簧测力计的称量范围为0~30N ,刻度盘上0~30N 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为30c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16NB .向容器中加水, 注入水的质量为7.2kg 时,物块刚浸没C .物块刚浸没时,相对于如图状态,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为1200PaD .向容器中加水, 当注入水的质量为5kg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5.一个质量为3kg 、底面积为100 cm 2、装有20 cm 深的水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A 、B 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知A 物块的体积是B 物块体积的2倍.当把A 、B 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溢出,如图所示,现剪断细线,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50 Pa ,物块A 有1/4体积露出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物体体积为 50cm 3B .B 物体密度为3×103kg/m 3C .物体A 、B 放入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5.3×103PaD .细线剪断待B 静止后,B 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4N6.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丁四个物块均漂浮在水面上,它们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20cm 3、45cm 3、65cm 3、75cm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第十章浮力单元易错题测试综合卷学能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内,体积为100cm3实心物块甲放在实心木块乙上,木块乙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受的浮力为F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现将甲取下并浸没水中,静止时,容器对甲的支持力为N,木块静止时受的浮力为F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水面深度变化5cm。

已知木块乙的质量为400g,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g 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1<p2B.容器对甲的支持力N为2NC.甲的密度为2.1×103kg/m3D.F1与F2的差值为11N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1kg的水。

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底面积为60cm2,体积为300c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30cm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2.7NB.物块的密度900kg/m3C.用力F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漫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物体重力做功为0.0135JD.用力F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300Pa3.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丁四个物块均漂浮在水面上,它们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20cm3、45cm3、65cm3、75cm3。

若将四个物块浮出水面的部分切除,待重新稳定后,四个物块再次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V丙、V丁,且V乙>V丙>V丁>V甲。

则四个物块各自原来的体积大小可能为()A.80cm3B.100cm3C.120cm3D.140cm3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浮力F A浮>F B浮>F C浮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D.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 A>F B=F C5.如图所示,一铅块用细线挂在一个充气的小气球的下面,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从底部缓慢放出一些水,则铅块及气球()A.仍能静止B.向下运动C.向上运动D.静止、向上或向下运动都有可能6.将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装满水,然后往杯中轻放入一小球,溢出的水共100g,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N/kg)()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增大B.小球的质量不小于100gC.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100cm3D.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0.1N7.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两小球所受浮力F M=F N 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C.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8.如图甲所示,盛有液体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如图乙所示,用细线拴一实心铝块,将铝块的一半浸在液体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改变了80Pa;如图丙所示,将细线剪断,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又改变了460Pa。

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ρ铝=2.7g/cm3,g取10N/k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1.6N②铝块的体积是100cm3③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4.6N④液体的密度是0.8g/cm3A.只有①③④正确B.只有①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9.如下图所示是我国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艇,其空载质量22t,最大负载240kg,体积约84m3,2012年成功挑战7062m深度。

当潜艇从水下7000m匀速上行至6000m的过程中(ρ海水=1.03×103kg/m3,g=10N/kg)()A.浮力在不断变大B.潜艇所受压强不变C.潜艇自身重力变小D.浮力做功8.652×108J10.用质量相同的黄金制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空心金球,放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两个水槽相同),静止时如图所示,不计球内空气的质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金球受到的浮力较大B.大金球受到的浮力较大C.甲液体的密度较小D.甲、乙两液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一样大二、填空题11.边长为10cm的正立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截去一部分后,再用少许粘合剂(其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固定上与截去部分体积相同的合金材料后,投入某种液体中仍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1×103 Pa,ρ合金=2.6×103 kg/m3,则合金材料的质量是________kg。

(g=10N/kg)12.在科技节中,小军用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浮力感应装置,竖直细杆的上端通过力传感器连在天花板上,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出细杆的上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

下端与物体M相连,水箱的质量为0.8kg,细杆及连接处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向图甲所示的空水箱中加水直到刚好加满。

图乙是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随水箱中加入水质量变化的图象。

由图乙可知水箱加满水时,水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___ N。

当向水箱中加入质量为2.2kg的水,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变为F时,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强p1。

继续向水箱中加水,当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变为5F时,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2。

则p1∶p2=____________。

13.小明同学用底面积为20cm2、高50cm的圆柱形玻璃筒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浮力秤,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它的底部放入适量的沙子,可以使其在水中竖直漂浮,放入沙子后浮力秤的总质量为0.2kg,放入水中后漂浮,它的底部在水面以下的深度为10cm,此时,在与水面相齐的玻璃桶壁处标上质量为“0”的刻度线,如图所示。

已知:水槽的底面积为50cm2,高30cm。

(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N;(2)如图乙所示,在该装置中放入一个体积为50cm3的石块,此时该浮力秤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20cm。

此时,该装置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________kg;(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g/cm3;(4)若将乙图中的石块取出放入水中,液面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了_________Pa;(拓展)若将该浮力秤放在酒精中使用,静止时,浮力秤上标注的“0”刻度线应该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酒精的液面,此时水槽中酒精的液面高度为20cm,则能够测量的最大物体质量是____kg。

(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14.某校课外科技小组的同学为测量暴雨过后浑浊江水的密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套装置:A是弹簧测力计,B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浮子,C是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00cm2,高为60cm.D是一固定在容器底部的定滑轮.弹簧测力计和正方体浮子之间用一轻质无伸缩的细线通过滑轮相连接(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和滑轮的体积,取g=10N/kg),B浸没在清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水的高度为20cm ,则B 的重力为_____-;若将容器中的清水用同体积的浑水替换,容器C 对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00Pa ,则浑水的密度相比清水的密度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了_____kg/m 3.15.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球,放入某种液体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它们所受的浮力F 甲、F 乙、F 丙之间的关系应为:F 甲_______F 乙_______F 丙;它们的密度ρ甲、ρ乙、ρ丙之间的关系是:ρ甲_______ρ乙_______ρ丙。

(选填“>”、“<”或“=”)。

16.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露出水面的高度为4cm ,则木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 3。

若在木块上放一金属块,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

(g 取10N/kg )17.如图甲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足够高且=5N G 容,容器内放有一个实心长方体A ,底面积2A 200cm S =,高A 10cm h =,A 底部的中心通过一段细杆与容器底部相连,现向容器内缓慢注水,一段时间后停止注水,已知在注水过程中,细杆对物体的力F 随水深度h 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细杆的长度为____cm ,然后把一个实心长方体B 放在A 的正上方,水面上升2cm 后恰好与B 的上表面相平,如图丙所示,此时杆对物体的力恰好为0N ,且3B A ρρ=,图丙中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Pa 。

(杆重、体积和形变均不计)18.小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所示,他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使“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

下沉时,“浮沉子”所受重力______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的是_____(选填“密度计”、“潜艇”、“轮船”或“⻜机”)。

19.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 l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A有3/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物块A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往容器缓慢加水(水未溢出)至物块A恰好浸没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_______Pa。

20.一个底面积为100cm2、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一个质量为1.5kg的实心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块高为20cm、底面积为50cm2把物块缓慢进入容器中,当它恰好与容器底接触时,物块浸在水中的深度为6cm,将弹簧测力计上方固定,如图所示。

则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N,现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则再往容器中加水的体积至少为_________cm3. (已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变化1N,弹簧的形变量为1cm) .三、实验题21.刚刚学习完有关浮力的知识,小将同学通过网络解到“远征号”潜水艇在东海执行任务时是潜行在海水中,执行完任务回到长江后又会浮出水面,小将同学想: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应满足什么条件呢?于是,他找来如图1所示器材,进行了如下探究:(1)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A.在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B.将适量小螺丝钉放入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放入水中,使塑料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此时水面刻度V2;C.取出塑料瓶,擦干净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塑料瓶和小螺丝钉的总重力G;D.根据______原理可求得塑料瓶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用已知的物理量和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表示);E.分析比较______的大小关系即可得出物体上浮的条件;(2)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A.取出塑料瓶,向塑料瓶中继续添加小螺丝钉,直至旋紧瓶盖放入水中后,可观察到塑料瓶下沉;B.取出塑料瓶,用抹布擦干净水,将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2(a)所示,测出其重力G 为______N;C.将塑料瓶浸没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b)所示,则塑料瓶受到的浮力F浮为______N;D.分析比较数据可得出物体下沉的条件是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