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16绝招教案1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16绝招教案1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下册第四组16绝招教案1新⼈教版《绝招》教案【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有感情地朗读⼈物对话。
2.理解课⽂内容,体会童年⽣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过程与⽅法在有感情地朗读课⽂中理解意思,⾃主探究⼈物形象,合作交流疑难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柱⼦不服输,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有感情地朗读⼈物对话。
2.理解课⽂内容,体会童年⽣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的绝招的道理。
【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课前准备】布置学⽣⾃主学习课⽂,⽤查字典或联系上下⽂等⽅法理解字词,搜集作者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新课同学们,有⼀句俗语是“⼀招鲜,吃遍天。
”这句话中的“招”就是绝招。
那么,⼤家有什么绝招呢?(相互讨论。
)看来我们班是卧虎藏龙、⼈才辈出啊!这节课,我们⼀起到村东头的⼤树下欣赏⼏个孩⼦的绝招,看谁的绝招最厉害。
板书课题16、《绝招》。
⼆、检查⾃学,展⽰我的成果以⼩组为单位展⽰搜集的资料。
作者名⽚傅永健,当过教师、少先队辅导员。
1982年开始从事业余⽂学创作,以⼉童⽂学为主,在《⼉童⽂学》《东⽅少年》《北京⽇报》《⼉童时代》等报刊上发表多篇作品。
先后获得⼗余个奖项,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
绝招绝招,就是绝活、绝技,是⼈们或先天条件,或后天努⼒,在某些⽅⾯表现出超众的⾏为。
像有的⼈可以动⽿朵,有的⼈可以把⼿指向后贴到腕上;像有的⼈跑得快,跳得⾼,⼒⽓⼤,等等。
三、倾听故事,学会⽣字请同学们认真听课⽂录⾳,圈画出不会的字⾳、难懂的词语,然后完成下⾯的问题:(1)、结合课⽂的注⾳和字典,弄明⽩字词的读⾳和意思。
(2)、同桌相互检查⽂中带拼⾳字的读⾳。
(3)、说⼀说你如何记住这些⽣字词。
提⽰:可以⽤熟字带⽣字,或者在语⾔环境⾥识记。
(4)、开⽕车反复朗读⽣字,看谁读的最准确。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16绝招教学设计

2.价值观培养: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努力练习、克服困难的重要性,培养勤奋刻苦、勇于挑战的精神。同时,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善于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努力。
4.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上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收获。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特长或者绝招呢?”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互动式教学: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4.情境模拟:设计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如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
5.课后拓展: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的绝招,并记录下来,提高写作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结合课文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学习和运用知识。例如,组织一个“绝招展示会”,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角色,展示自己的绝招。
2.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任务和指导。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帮助他们巩固字词基础;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绝招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绝招”的含义,并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及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懂得欣赏他人的长处,树立自信并积极寻找、培养自己的“绝招”,明白努力和毅力是练就“绝招”的关键。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绝招》,通过对主人公小柱子和他的小伙伴们比拼绝招的故事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思想。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课文重点词语解析、故事脉络图、相关拓展资料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绝招”一词的相关解释,尝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入“绝招”话题,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找出并标注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 互动探讨:分组讨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各自的绝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练就自己的“绝招”。
4. 深化理解:结合PPT展示,教师详细解读课文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故事寓意。
5.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绝招”,激发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和肯定。
五、教学延伸: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绝招”,如父母的职业技能、同学的才艺特长等,写一篇小短文《我身边的绝招》。
六、教学总结:回顾整节课的内容,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绝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和发展自己的特长,不断努力提升自我。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互动环节的表现,评价其对课文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写作作业,评估其对“绝招”概念的理解深度及应用程度。
3. 阶段性测试:通过口头问答、书面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教案(精选(1)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绝招》。
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拓展练习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真挚情感,培养关爱他人、积极进取的品质。
3. 能够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情感,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句子解析,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通过提问学生“你们有什么特长?”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绝招》。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教师对生字词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4. 课文解析(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5.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6.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绝招》。
2. 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生字词、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2)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答案:(1)填空题答案。
(2)造句示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阅读相关文章,积累词语,提高写作水平。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 绝招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 绝招_人教新课标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116*绝招作者:傅永健村东头,大树下,几个孩子在比绝招。
2[①这一段介绍了什么?]段导读:本段介绍了孩子们在比绝招。
三胖挺(tǐnɡ)着大肚子,说:“咱们看谁一口气憋(biē)的时间最长!”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撒了气,唯(wéi)独他,鼓着腮(sāi)帮子,瞪(dènɡ)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
伙伴们都竖(shù)起大拇(mǔ)指,连声夸道:“绝招,绝招!”段导读:本段写三胖用“憋气”的绝招征服了大家。
[来源:学。
科。
网]二福曾经练过武术,他站起身,刚来一个空翻,伙伴们就禁不住叫起好来。
段导读:本段写了二福的表演很精彩,大家都叫好。
他俩表演完,都把目光投向瘦小的小柱子。
小柱子的鼻尖出了汗。
他想了一会儿,站起身,面对大树,两只胳膊往地上一撑(chēnɡ),脚掌靠树来了个倒[dào]立,不料,二福立刻还他个不靠树的倒立。
段导读:本段写小柱子给大家表演,但二福的表演更精彩。
小柱子觉得自己太丢人了,低下头撒[sā]开腿跑了。
3[②“低下头”写出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几个孩子在大树下比绝招,结果小柱子没有绝招,低头跑了。
小柱子蔫(niān)蔫地回了家,感到肚子有点饿,见奶奶正在包饺子。
呀!奶奶这一手真够绝的:她一只手拿着小竹板铲馅(xiàn),另一只1知识点详解☜2①课文开篇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
3②“低下头”写出小柱子感觉十分难堪。
手拿着面皮,专管攥(zuàn)饺子,不但攥得快,而且饺子圆鼓鼓的。
4[③这几句话是怎样写奶奶的绝招的?]要是自己会这一招,准能镇住伙伴。
于是他抢过小竹板,照奶奶的样子,包起饺子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精品教案(精选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中,深入学习《绝招》这篇课文。
该课文主要讲述主人公小猴子通过不断努力,学会一项特别技能——投掷桃子。
我们将详细解析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理解小猴子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经过不懈练习,最终掌握绝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如“掷”、“练”等。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熟能生巧”道理,培养他们勇于挑战,不怕困难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小猴子通过不断练习,掌握绝招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并体会课文传递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投掷动作演示道具。
2.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动物特长小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课兴趣。
2. 课文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韵律和节奏。
3. 生字学习: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主查字典理解词义,并进行小组讨论。
4. 课文解析:逐段解析课文,讲解小猴子如何从失败中成长,掌握绝招过程。
a. 第一自然段:投掷比赛,小猴子失败。
b. 第二自然段:小猴子刻苦练习。
c. 第三自然段:小猴子成功展示绝招。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例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例题:小猴子为什能在投掷比赛中取得胜利?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话复述课文,加深对课文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绝招》2. 小猴子学投掷过程图示3. 生字词列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描述小猴子是如何学会投掷桃子。
答案要点:小猴子在失败后,坚持不懈地练习,最终掌握投掷技巧。
2. 拓展练习:让学生思考自己有什特长,或者希望学会什新技能,并写出学习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只有不断练习,才能掌握技能。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16绝招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个有趣的游戏或故事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关注。
2.教师提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3.教师通过展示主人公学习绝招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16绝招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6课《绝招》为例。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课文中主人公的绝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课文内容围绕着主人公学习各种绝招的过程展开,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主人公学习绝招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2.教师设计相关的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绝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合作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师通过提问或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3.学生能够将课文中的正能量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教案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绝招》。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主人公小杰在武术比赛中,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练就了一项独特的绝招,并在比赛中获得了胜利。
课文通过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勇于挑战自我,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朗读录音机、课文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情景引入:教师播放一段武术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
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进行武术比赛?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并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主人公小杰练就绝招的过程。
学生讨论:小杰为什么能够练就独特的绝招?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4. 朗读体会: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教师选取优秀朗读进行展示,并给予表扬。
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题,学生当场完成。
教师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
6. 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绝招的练就过程1. 聪明才智2. 坚持不懈3. 克服困难4. 获得胜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你学会一项绝招的故事。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课文主题:《绝招》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勇气、智慧和坚持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招
课题16、绝招课型精读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知的愿望。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从阅读中理解“绝招”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主体设计备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有一两样拿手的本领,如,会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
做菜、洗衣、武术、甚至其他独特的本领。
谁能够来现场表演一下?
2、刚才同学们表演的绝招真不错,而我国北方的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
呢?──《16、绝招》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
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⑴有几个孩子在比试绝招?
⑵他们比试了哪些绝招?
⑶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⑷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4、学生讨论后抽生来说说。
5、快速浏览课文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
1.什么是绝招?
2.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领,却样样都落后于别人,
觉得自己“太丢人了”;
3.小柱子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让同学们说
自己会的本
领,学生一
定会争先恐
后地想表现
自己。
在初读课文
的过程中提
出几个对于
学生来说简
单容易的问
题,为后来
的学习做铺
垫。
教主体设计备注
学流程4.他练习了什么绝招?
5.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
6.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
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讨论,从中
体会小柱子勤学苦练的精神和争强好胜的性格。
7.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①你觉得小柱子的做法怎么样?你应该学习他什么特点?(自尊,好强,
不服输。
)
②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③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
8.阅读了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说明白了什么道理?
(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
领。
)
四、拓展练习、增加智慧
1.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下次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展开想象,练习写
一段话。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本领可以称得上是绝招?
3.你佩服周围谁的本领或技艺,可以问问他是怎么练成的,如果有条件,
还可以学一学。
启发,明白
的道理都是
课文的重点
和难点,所
以要引导学
生进行自己
总结。
作
业
设
计
灵通
板书设计
16绝招
三胖憋气时间长先天禀赋
二福武术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小柱子乘法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勤学出“绝招”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