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钣金展开计算参数
钣金展开长度及系数计算方式

二:钣金展开计算公式
如图2中钣金的展开长度 L=L1+L2+L3 L2=(π/2*R+Y*T)θ/90 其中π=3.1415,R为钣金内侧折弯半径,T为钣金厚度,θ为折弯角度(单位度)
图2:
三:常用材料Y因子和K因子数值 •材料:软黄铜、铜,Y因子:0.55,K因子:0.35。 •材料:硬黄铜、铜、软钢、铝,Y因子:0.64,K因子:0.41。 •材料:硬铜、青铜、冷轧钢、弹簧钢,Y因子:0.71,K因子:0.45。
钣金展开长度 及系数计算方 式
钣金的展开长度和钣金的厚度、折弯半径、折弯角度,以及钣金材料属性(通过Y和K因 子来表示)有关系。
一:首先介绍Y因子和K因子
1. K因子为钣金内侧边到折弯中线距离和钣金厚度的比值,如图1中K因子的方程式:K=A/T。
图1:
2. Y因子是根据折弯中线相对于钣金厚度计算出来的比值,Y因子公式:Y=K*(π/2)。Proe 中Y因子默认为0.5。
钣金件展开尺寸计算方法

钣金件展开尺寸计算方法
标签:钣金件 b-2 系数中性面 caxa 教育
只有通用的原理,就是中性面没有变化,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按经验公式计算
第一种方法是剪一个一百宽的料,用折弯机这一道弯,记住板厚。
加减系数便出来了,试三次取中数即可。
这是最简便的方法。
可以学习PROE。
CAXA软件,哪里有自动展开功能。
不过系数还要靠前面试出来。
由公式可以计算,不过不好记,给大家列一个常用系数吧
板厚系数(毫米)
1, 1.6-1.8。
1.5,
2.4-2.6。
2.0,
3.3-3.5。
2.5, 4.2-4.5
3.0, 5.0-5.3 。
(系数会随你折弯下摸所用的槽宽的大小变化)仅供参考。
公式的话L=pa/2*r+y*T比较准确。
展开尺寸-L;折弯角-β;厚度-T;半径-R 1。
0°≤β≤90°
L=A+B-2(R+T)+(R+T/3)*(180-β)∏/180 2.β=90°
L=A+B-0.429R-1.47T 3.90°≤β≤150°
L=A+B-2(R+T)tan[(180-β)/2]+(R=T/2)(180-β)∏/180 4.150°≤β≤180° L=A+B。
五金钣金展开计算参数

五金钣金展开计算参数五金钣金展开计算是钣金加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计算可以确定钣金板材的展开尺寸和各项参数,为后续的切割、折弯、冲孔等工序提供准确的依据。
钣金展开计算一般涉及到的参数有展开长度、展开宽度、展开形状、展开面积等。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五金钣金展开计算是基于钣金零件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进行的,在进行计算之前,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或样件进行测量,获取钣金零件的实际尺寸和形状。
展开长度是指钣金零件在展开状态下的长度。
一般情况下,展开长度等于钣金零件在未弯曲状态下的长度,即钣金板材的外边缘长度。
展开长度的计算可以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计算公式进行估算。
一般情况下,展开长度可以通过测量或者计算得到。
展开宽度是指钣金零件在展开状态下的宽度。
和展开长度类似,展开宽度也可以通过测量或者计算得到。
展开宽度的计算一般需要考虑弯曲带来的变形,在计算中可以采用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弯曲半径等参数进行估算。
展开形状是指钣金零件在展开状态下的形状。
展开形状一般可以通过钣金零件的图纸和测量数据得到。
在进行展开计算时,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辅助计算,通过将钣金零件的图纸输入到软件中,可以快速得到零件的展开形状。
展开面积是指钣金零件在展开状态下的面积,是钣金展开计算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展开面积的计算可以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计算公式进行估算。
在计算面积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厚度和变形等因素。
此外,在进行钣金展开计算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伸长率和弹性模量等参数。
伸长率是指在材料拉伸过程中,单位长度的拉伸量与初始长度之比。
弹性模量是指钣金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单位应力下的应变。
综上所述,五金钣金展开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计算可以得到钣金零件的展开尺寸和各项参数,为后续的加工工序提供准确的依据。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根据钣金零件的实际尺寸和形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并考虑材料的性能参数,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钣金件展开计算方法及工艺处理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及工艺处理一、钣金件展开方法:1、展开的计算原理:板材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客观存在到拉应力,内层受以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的长度在弯曲后与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折弯件展开长度的基准。
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下图所示的R角)较大,折弯角度(下图所示θ角)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层的距离用<90时)2.计算方法:2.1展开的基本公式: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展开长度=料外+料外-补偿量2.2.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设计标准值3、预开底孔3.1.展开过程中,除了对外形展开以外,对一些比如抽牙(翻边)攻丝,攻牙(挤牙.切削)翻边胀铆螺母(Z类产品).花齿压铆螺母(S类产品).压铆螺钉(FH类产品).压铆螺钉(NY类产品). 压铆螺母柱(SO、BSO、SOO、SOPC类产品)(注意3.5M3与M3底孔的差异).展开过程中,要先进行预开底孔(详细见附表五)4.开工艺孔:对于一些精度要求不高,需焊接打磨的产品,折弯转角处我们可以开一个折弯工艺孔,大小由板厚来决定,要比板厚大一些,也不宜过大,编程过程中尽量选用已使用过的合适的模具。
(便于减少模具及加工时间)。
4.1图有三种情况:全包、半包、搭边。
①所有搭边关系的,无需开工艺孔;②对于有包边板厚T〈1.5mm,无需开工艺孔;③对于有包边且板厚T≥1.5mm,需在转角处加开工艺孔。
工艺孔有两种方式:圆和U形;长圆孔的圆心在折弯线上。
如图a.b所示1.展开后为线段的部分,将其处理成下图所示工艺孔形式:如图c所示工艺孔宽度取0.5(LASER)或2.0(NCT)。
3当抽形边缘与折弯边(内尺寸)距离小于2.0mm,则会影响折弯加工,此时,相应折弯变形区作割孔处理或更改抽形尺寸,如附图e所示:1)在下列情况下,一律不允许开工艺孔:①有外观面或装配关系要求,未经客户允许的工件;②单独出货,未经客户允许的散件。
(完整版)钣金件的展开计算---准确计算

精心整理钣金中的展开计算一、钣金的计算方法概论钣金零件的工程师和钣金材料的销售商为保证最终折弯成型后零件所期望的尺寸,会利用各种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展开状态下备料的实际长度。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简单的“掐指规则”,即基于各自经验的算法。
通常这些规则要考虑到材料的类型与厚度,折弯的半径和角度,机床的类型和步进速度等等。
总结起来,如今被广泛采纳的较为流行的钣金折弯算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折弯补偿的算法,另一种是基于折弯扣除的算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在钣金设计的计算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先了解以下几点:1、折弯补偿和折弯扣除两种算法的定义,它们各自与实际钣金几何体的对应关系2、折弯扣除如何与折弯补偿相对应,采用折弯扣除算法的用户如何方便地将其数据转换到折弯补偿算法3、K 因子的定义,实际中如何利用K 因子,包括用于不同材料类型时K 因子值的适用范围二、折弯补偿法为更好地理解折弯补偿,请参照图 1 中表示的是在一个钣金零件中的单一折弯。
图2是该零件的展开状态。
折弯补偿算法将零件的展开长度(LT) 描述为零件展平后每段长度的和再加上展平的折弯区域的长度。
展平的折弯区域的长度则被表示为“折弯补偿”值(BA) 。
因此整个零件的长度就表示为方程(1):LT=D1+D2+BA(1)折弯区域(图中表示为淡 *** 的区域)就是理论上在折弯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区域。
简而言之,为确定展开零件的几何尺寸,让我们按以下步骤思考:1、将折弯区域从折弯零件上切割出来2、将剩余两段平坦部分平铺到一个桌子上3、计算出折弯区域在其展平后的长度4、将展平后的弯曲区域粘接到两段平坦部分之间,结果就是我们需要的展开后的零件图 15.K- 因子法K-因子是描述钣金折弯在广泛的几何形状参数情形下如何弯曲/展开的一个独立值。
也是一个用于计算在各种材料厚度、折弯半径 /折弯角度等广泛情形下的弯曲补偿 (BA) 的一个独立值。
图 4 和图 5 将用于帮助我们了解 K-因子的详细定义。
钣金产品展开计算方法及一般工艺处理规范

产品展开计算方法及一般工艺处理规范1.目的:为了使展开能够做到快速、准确,制定统一的展开计算方法及工艺处理标准。
2.适用范围:龙光电业有限公司工程部3.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
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4.计算方法4.1展开的基本公式: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附表一:常见展开数据2. Z折(直边段差)当H<5T时,一次成型;L=A+B+K3. N折形展开系数附表二:835mm(2pcs),且为一次性断差,般选用长弯刀等均可按此方式处理。
常见螺纹的底孔1.目的了解常见螺纹抽牙底孔参数,制定统一标准,规范工程图纸。
2.适用范围龙光电业有限公司工程部3.常见螺纹抽牙底孔参数表螺纹型号与抽孔参数常用压铆件技术规范1.目的掌握常用压铆件的规格、参数、使用条件等技术资料,保证图纸工艺的统一性、正确性,方便生产部门高效作业。
2.适用范围龙光电业有限公司工程部3(SO-3.5M3-8-ZI为通孔螺柱)表面处理代码(白锌ZI、彩锌ZC、蓝锌ZU、黑锌ZB)五金零件的长度(8mm)螺纹代号.类型代号3.1.1.2英制螺母柱BSO-440-8-ZI (SO-440-8-ZI为通孔螺柱)表面处理代码(白锌ZI、彩锌ZC、蓝锌ZU、黑锌ZB)五金零件的长度代码(25.4*8/32=6.35mm)螺纹代号(第四号英制牙,每英吋长有40个牙).材料代号(盲孔普通钢材)3.1.2类型代号说明:螺柱类: SO 表示普通钢通孔螺柱, SOS 表示不锈钢通孔螺柱, SOA 表示铝材通孔螺柱.BSO表示普通钢盲孔螺柱, BSOS表示不锈钢盲孔螺柱, BSOA表示铝材盲孔螺柱.SOO表示普通钢通孔通牙螺柱, SOOS表示不锈钢通孔通牙螺柱, SOOA 表示铝材通孔通牙螺柱. 3.1.3备注:螺柱3.5M3与M3的区别:都是M3的芽,但3.5M3的壁厚比M3大,即底孔不一样.螺柱6440与440的区别: 即6440的壁厚比440大.6440的底孔为&5.4而440的底孔为&4.2S - M3- 1 - ZI表面处理代码(白锌ZI 、彩锌ZC 、蓝锌ZU 、黑锌ZB) 柄部码 (0、1、2)螺纹代号.材料代号(普通钢材)3.2.1.2英制螺母表面处理代码(白锌ZI 、彩锌ZC 、蓝锌ZU 、黑锌ZB) 柄部码 (0、1、2)螺纹代号(第四号英制芽,每英吋长有40个芽).材料代号(普通钢材)3.2.2材料说明:螺母类: S 表示碳钢, CLS 表示不锈钢, CLA 表示铝材. 3.2.3不同规格的螺母与最小板厚的对应关系3.3.1.2英制螺母FH- 440- 8 - ZI表面处理代码(白锌ZI 、彩锌ZC 、蓝锌ZU 、黑锌ZB)长度码 (8*25.4/16=12.7mm)螺纹代号(第四号英制芽,每英吋长有40个芽).材料代号(普通钢材)3.3.2 材料说明:螺钉类: FH 表示钢, FHS 表示不锈钢, FHA 表示铝材.3.4.1型号说明3.4.1.1公制螺钉 NFH- M3-8 - ZI表面处理代码(白锌ZI 、彩锌ZC 、蓝锌ZU 、黑锌ZB) 长度码 (8mm)螺纹代号.材料代号(普通钢材)3.4.1.2英制螺母NFH- 440- 8 - ZI表面处理代码(白锌ZI 、彩锌ZC 、蓝锌ZU 、黑锌ZB)长度码 (8*25.4/16=12.7mm)螺纹代号(第四号英制牙,每英吋长有40个牙).材料代号(普通钢材)3.4.2材料说明:螺钉类: NFH 表示钢, NFHS 表示不锈钢, NFHA 表示铝材.。
钣金折弯展开计算

• 計算方法﹕對于較為簡單的折彎件﹐可以直接使 計算方法﹕對于較為簡單的折彎件﹐ 用以下經驗公式計算
• 對于較為復雜的折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利用以下公式 對于較為復雜的折彎件﹐ 計算
上式中﹐ 是折彎半徑 是折彎半徑﹐ 是中性層位置系數 是中性層位置系數﹐ 上式中﹐r是折彎半徑﹐k是中性層位置系數﹐一般 常用之k值可從右表中查得 是厚度 值可從右表中查得﹐ 是厚度﹐ 是折彎角度 是折彎角度, 常用之 值可從右表中查得﹐t是厚度﹐y是折彎角度 另外上式中L為折彎件總長 下式L為 角圓弧長度 為折彎件總長﹐ 另外上式中 為折彎件總長﹐下式 為R角圓弧長度
五金件折彎展開計算
原理﹕五金件折彎時其R角部分尺寸從內到外尺寸是變化 原理﹕五金件折彎時其 角部分尺寸從內到外尺寸是變化
的﹐若將五金件分層(如下圖 ﹐則其中有一個層的R圓弧長 若將五金件分層 如下圖)﹐則其中有一個層的 圓弧長 如下圖 度是與五金件R角部分折彎前尺寸是一樣的 角部分折彎前尺寸是一樣的﹐ 度是與五金件 角部分折彎前尺寸是一樣的﹐這個層稱為中 性層﹐ 性層﹐所以我們計算五金件展開尺寸的原理就是計算五金件 中性層的尺寸
• 一些其他折彎類型的計算公式
(完整版)钣金折弯展开计算

展开的计算法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 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 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为完善作业标准,制订本文件。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设计部门之作业。
3.职责:针对设计计算展开统一计算参数。
4.内容:
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
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关径弯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收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4.1中性层系数
注明:K1适用于有顶底的V形或U形弯曲,K2适用于无顶底的V形弯曲.但通常我们习惯取K2值。
4.2压弯90度角的修正系数a值
注明:此数据可单独用于90度角的折弯修正,也可与中性层系数互相检查核对。
4.3其余图形展开计算方法:
展开注意事项
为了防止产品展开过程中的失误,造成下料模的多次修改, 特制定下料模的制作方式.
(1). 凡对一些展开存在不确定因素的产品, 例如, 有拉伸性质的展开, 多次折弯, Z折,有拉料现象等产品的下料模, 经工程分析有必要先试模的, 其制作方式如下:
A.下料模的模板先不完全加工完毕,先完成机加及热处理部分,线割部分暂缓加工.
B.成型模先做, 试模时先镭射(按下料模展开尺寸)试模, 产品先做实测, 不合格时修正展开尺寸再镭射,一直修到合格为止, 合格样品送客户先承认.
C. 样品经客户承认后, 按修正展开尺寸整理下料模, 进行下料模的线割加工.
(2). 对展开较直观的, 可基本控制的产品, 一般只要经俩人展开核对无误,下料模可按正常方式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