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中的心理调适
就业心理调适方法

就业心理调适方法一、引言就业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而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上的困扰和挑战。
因此,学会如何进行就业心理调适,对于顺利找到工作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实用的就业心理调适方法,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二、调整认知,积极面对就业1. 认清自我: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价值观,以便找到符合这些条件的工作机会。
可以通过自我评估、与朋友和家人交流等方式来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2. 调整期望值:在就业过程中,要客观分析市场就业形势和自身情况,合理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不要过分追求高薪高福利的工作,而应注重个人职业发展和长期回报。
3. 保持积极心态: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可以通过积极思考、寻求支持等方式来保持积极心态。
三、提升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1. 学习新知识:在知识更新换代迅速的今天,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自学等方式来学习新知识。
2. 积累经验: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承担更多工作任务、参加项目等方式来积累经验。
3. 建立人脉:扩大社交圈,与同事、朋友和业界人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加入行业组织等方式建立人脉。
四、寻求帮助,解决心理困扰1. 心理咨询:如果感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会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建议,帮助你解决问题。
2. 寻求支持: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困惑和感受,他们可以给予你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你走出困境。
同时,也可以加入求职者互助群体,与其他人分享经验、互相鼓励。
3. 专业机构求助:如果觉得自己无法独立解决问题,可以寻求专业机构如心理诊所、职业指导机构的帮助。
这些机构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和建议。
五、注意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1.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提高精力和注意力,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
就业心理调适

2. 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
解释
在大学里,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过着一种相对单纯而有保障 的生活,因为没 有经历过社会的磨炼和挫折,所以一部分大 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总是带有理想主 义的特征,与社会现实存 在一定的距离。 随着毕业的临近,大学生的身份也将 发生变化,这就是所 谓的角色转换。角色转换需要大学生抛开幻想,面对自主 择 业这一社会现实及时进行角色调整。
3. 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心理准备
解释
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这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直 在 70% 左右,有将近 30% 的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 人才相对过剩,就是指国家培养的大 学生不是多得用不完, 而是呈现出需求不平衡的状况。例
4. 做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遇就业挫折的准备
解释
求职过程是一个竞争的过程,有竞争就会有失败。当前, 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大学生的就业理想与现实常会出现一定 的差距,所以普通大学生在求职择 业过程中遭受一些挫折是 在所难免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对自己和就业形势 有清醒 的认识,预想到可能出现的障碍和挫折,不怕失败,及时总 结经验和教 训,越挫越勇,提高自己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 理承受能力,用积极的态度、适宜的方法对待挫折,从而获 得对挫折的良好适应能力,主动调整求职策略, 以期成功就 业。
挖掘自身的优势
挖掘自身的优势有助于成功的实现,盲 目地从众有可能会 走向失败。
拓展阅读
挫折心理的调试
· 视挫折为鞭策 · 调整期望值 · 进行心理调节
三、就业心理调 适的方法
大学生要想控制自己的心境,自觉地调整内在的不平衡心理,增强心理素 质,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就需要不断地 对自己进行心理调适。
二、就业心理调适的途径
面对社会现实
常见的就业心理调适方法

常见的就业心理调适方法引言在现代社会,就业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然而,工作环境和压力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心理困扰和压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人们需要采取一些调适方法来应对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就业心理调适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1. 寻求支持在面临工作压力时,寻求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与家人、朋友或同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
他们可以给予你鼓励、建议和支持,帮助你缓解压力,并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2. 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
过度投入工作可能导致身心疲惫和焦虑。
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并给自己留出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可以帮助你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3. 建立积极的工作态度积极的工作态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要培养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要学会从工作中寻找乐趣和成就感,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4. 学会管理时间合理管理时间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压力的关键。
要制定清晰的工作计划,并合理安排任务的优先级。
避免拖延症,并学会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
5.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在职场中保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要尊重他人、与同事友好相处,并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
通过分享和倾听,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有助于减轻职场压力。
6. 学习应对压力的技巧在工作中面临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应对压力是可以学习和改善的。
可以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瑜伽来缓解身心压力。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压力。
7.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感到工作压力过大,无法自行调适,不妨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你应对工作中的心理困扰,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论就业心理调适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通过寻求支持、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学会管理时间、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应对压力的技巧以及寻求专业帮助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就业心理调适》课件

目录
• 就业心理概述 • 就业心理问题 • 就业心理调适方法 • 实际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就业心理概述
就业心理的概念
就业心理是指在寻找、选择、从事和 适应职业过程中所涉及的心理活动和 状态,包括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 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心理表现。
就业心理调适是指通过一系列心理调 适方法,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职业环 境,提高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促进 个人职业发展。
个人积极面对就业挑战
个人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应对就 业市场的变化。
社会提供支持与保障
政府和社会应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包括职业培训、就业指导 、创业扶持等,以帮助个人更好地实现就业。
跨部门合作与政策协调
政府各部门应加强合作,制定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形成政 策合力。
THANKS
积极心态的培养
自信建立
通过积累成功经验、提高自身能力等方式,建立自信心, 增强自我价值感。
积极心态的培养
心态平衡
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过度焦虑和急躁 ,学会调节情绪和压力。
积极心态的培养
积极思维
VS
培养积极思维方式,看到问题的机会 和挑战,激发创造力和应变能力。
求职技巧与策略
简历优化
根据职位需求和自我定位,优化个人简历,突出自身 优势和ຫໍສະໝຸດ 配度。企业招聘中的心理考量
要点一
总结词
企业招聘中的心理考量可以帮助听众了解企业在招聘过程 中对候选人的心理要求和评估标准。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企业招聘中的心理考量可以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能力、领 导力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如何通过面试和评估工具来评估 候选人的心理特质。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了解企 业招聘的期望和要求,从而更好地准备和应对招聘过程。
试论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及调适

特别 是在 毕业 生面 对就 业 时, 不少 毕业 生 对
于能够接 收 自 己的工作岗位不满意 , 认为环境 整就 业期望值 国家发改委 官方网曾经 发布消息说 , 0 7 20 差、 待遇 低 , 产生沮 丧失 望的情 绪 , 致 就业 导 不积极, 甚至消极等待。
大 错 竞争意识 , 但同时由于竞争带 来的负面影响也 人单位找 不到人 、 量的毕业生 无处去 的 “
不容忽视。 ( ) 五 依赖心理 在 面对 就业 问题 上 , 能 主动争 取就 业 不 机会, 依赖学校 、 依赖家庭的心理突出。
( 六) 功利心理重
急功 近 利 , 渴望高 收 入和 较 高 的社会 地 创业”的办法。 ( )充 分认 识职 业价 值 ,转 变就 业观 二 位, 在就 业时 往往希 望自己一 蹴而 就、 劳永 一
.
康教 育的层次较低 , 缺乏有针对性 地专业心理 等待 安排就 业被动 地寻求就 业岗位, 要立志 还
就 业心理 问题的 表现 主要 表现 在 以下几个方
面:
( 大学生 自身的问题 是内在原因 三)
通 过 以 上综 述 , 着 我 国国民 经济 的快 随
大 学 生处 在心 理成 熟 的过 渡 阶段 , 庭 速 发 展 , 着 新 的经济 刺 激方 案 的出台和 实 家 随
确。 业取向脱离现实。 就 ( ) 二 焦虑心理
( 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是外在 原因 济社 会的 发展和 高校 科学而 富有 成效 的就 业 四) 而 高校 毕业生 的就 业心 目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停留在 “ 前 产 教 育, 逐步 得到改善 。
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 、 恐惧的情 绪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与调适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与调适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毕业之后,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
就业的不确定性、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自身的期望和压力等因素,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历着各种心理问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和调适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学生需要一定的认知和行为调整。
一、就业压力的来源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自身期望和外部竞争。
在大学期间,学生往往通过与同学的比较和学校的优胜劣汰机制,形成了自己对未来就业的高期望。
同时,现实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就业难题使得大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压力。
与此同时,经济压力和家庭期望也是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来源。
二、心理压力对大学生的影响1.焦虑与忧虑心理:大学生在面临就业不确定性和激烈竞争时,会产生焦虑和忧虑的情绪。
他们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压力和焦虑感会滋生,甚至引发情绪障碍。
2.自信心下降:长时间的找工作过程中,面临着种种的挫折和失败,大学生的自信心容易受到打击。
自我怀疑、自卑等负面情绪的萌生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求职表现。
3.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症等。
这种问题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甚至延续到就业之后。
三、应对与调适心理压力的方法1.合理调整心态:大学生要正视现实,明确就业的困难和竞争。
他们应该理性对待就业,树立正确的心态,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认识到人生不止于一份工作,将就业压力转化为积极的动力。
2.拓宽就业渠道: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应过度追求特定岗位或特定行业,而应开阔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就业洽谈会、实习、兼职等方式积累工作经验,并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3.提升自身竞争力: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增加心理压力下的个人竞争力。
此外,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4.积极寻求帮助:大学生在面对心理压力时,应该主动向身边的人求助,如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
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及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及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及心理调适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调整心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成为大学生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就业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两个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建议。
一、就业心理准备
1、了解就业市场:大学生在求职前应充分了解就业市场的供求状况、职业发展前景等信息。
通过了解市场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2、自我认知:大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有清晰的认识。
通过自我评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提高求职成功率。
3、增强竞争力:在求职前,大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培训课程等,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加求职优势。
二、心理调适
1、积极心态: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
过多的焦虑和担忧只会加重心理负担。
2、应对挫折: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多次失败。
大学生应该正确看待这些挫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求职策略。
3、寻求支持: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寻求家人、老师、同学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
与他人分享求职经历,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4、调整期望值: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对职业的期望值。
在选择职业时,可以适当降低对薪资、职位等方面的要求,注重积累工作经验。
总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
通过增强自信心、提高综合素质、寻求支持等方式,大学生可以顺利度过求职阶段,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大学生就业指导第六讲求职中的心理调适培训资料

大学生就业指导第六讲——求职中的心理调适培训资料
什么是心理调适?
心理调适是指在求职过程中,调整和管理自己的内心状态,以应对挫折、焦虑和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并取 得成功的方法和技巧。
求职中的心理调适
1 常见心理问题
挫折、焦虑、自卑、紧张 等
2 应对方法
寻求支持、积极思考、放 松训练、设立小目标等
3 保持积极心态
培养自信、重视自身价值、 正向思考等
扩大社交圈
参加活动
加入学术组织、社会团体或志愿者组织
拓展人际关系
主动交流、拜访行业内人士、参加职业人士聚会
建立专业形象
创建个人品整自己的工作观念。要注重自我发展,不断学习和 成长,及时调整求职策略,同时保持乐观的态度。
面对竞争压力
竞争是求职过程中的一部分。要保持冷静和自信,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和优 势。同时,与他人合作并互相支持,能够减少竞争的压力。
应对面试挑战
1
面试准备
深入了解公司、行业和职位要求
2
准备答案
回顾自己的经历和成就,准备好常见问题的答案
3
攻克刁钻问题
冷静思考,灵活回答,展示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试时避免尴尬
面试中可能出现冷场或尴尬的情况。要保持镇定,积极与面试官沟通,主动展示自己的优势和适应能力。
面试前的状态保持
1 充足休息
提前休息好,保持精力充 沛
2 自信心建立
回顾自己的优势和成就, 增强自信心
3 积极思考
预先设想面试中的情况, 并准备好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结果分析: 0—2分者:很有自信心,能与人和睦相处。 3—6分者:很可能缺乏自信心,你行事可能保守而缺
少魄力,但这也许能使你安于现状,生活在一种平静 无事的环境中。如果你认真反思一下,把你认为你能 做的事和你想做的事列成表格,你会发现,事实上, 你能做的事要比你想做的事多一些。 7—10分者:你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即使在表面上 你自信、自负或自傲,但你很可能在自信和自卑的两 极来回徘徊。有时这种性格上的矛盾令你感到痛苦或 害怕。你得想法采取行动消除自己的自卑感了。
点评:面对就业,小C存在被动等待、胆怯恐惧、焦虑不安等 不良心理,致使在就业过程中接连碰壁,受挫之后更是茫然无 措。加上他本身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和交往,不善于展示自我、 推销自我,所以在求职的问题上感到压力重重。小C应该努力 克服自身的缺点,大胆、主动地面对求职。
13
小测试 1.遇到难事,你想寻求帮助,但又不愿开口求人,怕被别
3
3、 学历贬值:上大学还有何用 前程无忧论坛针对“大学无用论”的话题,
对应届生和已工作的在职者进行调查,结果显 示应届生中有76%受访者认为“大学白上了, 什么也没学到”,而在职者中有70%的受访者 表示“上大学确实没有用”。
4
学生就业四大新现象
1、 国企成新宠,外企追捧程度下降
你最想去 什么性质 的企业工 作?
人取笑或轻视。 2.当别人遇到麻烦时,你常会有幸灾乐祸的感觉。 3.你爱向人夸耀自己的能力和“光荣历史”。 4.你认为学习成绩、工作成绩是很重要的。 5.你觉得入乡随俗是件困难的事。 6.你觉得人的面子最重要,轻易认错是很失面子的行为。 7.你害怕生人或陌生的地方。 8.常常自问“我是很行的吗”这类问题。 9.你常觉得自己是不利处境下的牺牲品。 10.你是个爱虚荣的人。
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张“画”,白纸中画了一个黑色圆点。 “你们看见了什么?”老师问。全班学生一起回答:“一 个黑点。”
老师说:“只说对了极少一部分,画中最大的部分是空白。 只见小,不见大,就会束缚我们的思考力。”成千上万的 人不能突破自己,原因正在这里。
点评:“自卑”就是你把别人看得比自己好。如果换一个角 度来理解,“自卑”就是你有一个消极的自我形象,你在心 理上觉得自己比别人差。我们不喜欢“自卑”这个词,但我 们发现,许多大学生都有某种程度的自卑心理。有时候可能 因为自己长得不如别人,因为自己穿着不好,因为学习和工 作不够出色,因为没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因为自己学校的 牌子不如别人…… 就像故事中说的一样,我们不能总盯着一个黑点——我们的 缺点看,而忽视了大部分的空白——我们的优点。
2
2、文理就业不均衡:一个哭泣,一个欢喜 在2017年年底,哈尔滨出现这样的情况:
理工科学生“忙”得很,文科学生“闲”得慌。 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哈尔滨市理工科学生就 业形势回暖,而文科生却一岗难求。除了哈尔 滨,上海、广州、天津、成都等地都发出了类 似的新闻。而在网络论坛上更有文科生自嘲的 话语不断描述着他们就业求职时的无奈,例如 “我学经济我悲剧,毕业工作没处去”、“我 学历史我脑残,工作找得好心烦”……
12
案例:小C是来自农村的一位工科学生,身材矮小,性格内 向。在临近毕业的一段时间,他内心常常涌起一种莫名其 妙的恐惧和不安,以至于上课都不能专心听讲,也无法集 中精力搞毕业设计。来咨询时,他主动谈起了自己的心理 感受:他平时学习很用功,大学这几年成绩不错,还得过 奖学金,但总觉得自己除了学习之外,别的方面都不行。 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和交往,宿舍同学相处得还不错, 但同学们老嫌他不活跃,每次他们谈一些有趣的事时,他 都插不上嘴。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找工作,而他来自农村, 没有一点关系,去过几次人才市场,但由于太害怕、太紧 张,结果很不理想。当问到他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时, 小C很茫然地说:“我也不知道,现在找工作也不容易,只 要比较稳定,收入还行就可以了,我的期望也不高,但怎 么就这么难呢?”小C又陷入了不安与困惑中……
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 及心理调适
1
高校学生就业中三大老问题
1、零月薪:学子很受伤,也很恐慌 《2017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
示,在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中,接受零月 薪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8.5%和20%; 同时,硕士和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也有一成 以上的人明确表示接受零月薪,接受零月薪时 限最短为1个月,最长可达自己能力的一种心理倾向,表
现为缺乏自信,缺乏勇气,总认为自己不如别 人,不敢竞争。可能会导致低就心理:在应聘 时,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敢对自 己“明码标价”,一心只向找个“买家”草草 “卖出”,甚至对于单位开出的不平等的协议 也闭着眼睛签约。
11
案例:黑色圆点
5
2、退出一线,部分学子回乡发展 “逃离北上广”
3、“拼爹游戏”,靠父母找份好工作 4、 就业歧视:大学生求职遭拒,理由莫名其妙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当前大学 生就业歧视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1所“211工程” 名校,涉及2000多名大学生,其中54.05%的大学生 表示在应聘中受到过歧视;性别、户籍、政治面貌、 身高、长相、年龄、婚育等都是大学生就业中遭遇的 歧视内容。有68.98%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 性别有明确要求;有59.14%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 职者的户籍地域有明确要求。
6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7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1.从众心理:缺乏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 心理
案例:某高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在本校举办的双 选会上,经过南京跃进汽车集团招聘人员的面 试,该单位同意录用他,但他看到自己专业的 其他同学多没有与该单位签约,就产生从众心 理,犹豫不绝,经过两个小时的再三考虑,他 准备与该单位签约时,该单位已经招聘结束。
误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 一定没错。结果,忽视了自己的特长,放弃了自身的优点, 失去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机会。
8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2.焦虑心理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
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 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清华大学2017年的调 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 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 高而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