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31-40分章回默写检测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31至40回题目及答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三国演义》31至40回题目及答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1.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这个战役对曹操来说有何重大意义?2.袁绍不听田丰的话,导致袁军大败,袁绍暗中悔恨自己不听田丰的话,可是他为什么又要杀死田丰?3.袁绍后妻刘氏劝袁绍立谁为继承人?4.曹操趁势追击袁绍,曹操的军队为何能受到百姓的欢迎?5.史涣被谁射死?6.曹操运用程昱的什么计策,引诱袁绍到河上,背水死战大败袁军于仓亭,袁绍至此已经失去了和曹操抗衡的力量?7.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在孙乾的劝说下投奔了谁?8.刘表军内谁不同意刘表接受刘备的投奔?9.曹操军中,谁劝曹操先攻破袁绍,然后直取荆襄?第三十二回夺冀州袁尚争锋决漳河许攸献计1.袁绍在得知什么事情后,旧病复发,吐血而亡?2.袁谭军中将领汪昭是被谁斩死的?3.逢纪被谁斩了?4.袁谭准备设计杀掉袁尚,袁谭军中谁认为兄弟不应该互相残杀?5.岑璧被谁斩于马下?6.袁谭令谁作为使者,星夜赍书往见曹操?7.谁向曹操建议趁着袁谭、袁尚兄弟相残之计,帮助袁谭讨伐袁尚?8.曹操将女儿许配给谁为妻?哪两个人为媒人?9.在得知什么事情之后,曹操便有了杀袁谭的心意?10.尹楷被谁斩了?11.曹操派吕旷、吕翔去招安袁尚军中哪两个将领?12.袁尚被曹操打败之后,逃往哪里去了?13.曹操听从谁的计策决漳水淹冀州?14.辛毗留在冀州城内的八十余口老小,被谁尽皆杀了?15.审配最终投降曹操了吗?16.袁绍军中哪一个谋士曹操爱惜他的才华,不但赦免了他,还命他为从事?17.曹操攻破冀州后,他的哪一个儿子违反曹操禁令,提剑进入袁绍家的后堂?第三十三回曹丕趁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1.曹丕纳谁为妻?曹操同意吗?2.谁自领了冀州牧?3.曹操阵营谁因为狂傲被许褚杀了?4.曹操在许攸死后,访问冀州贤士。

得到了哪一个贤士?5.曹操自统大军攻打袁谭,袁谭向谁求助?该人帮助袁谭了吗?6.辛评为何会死?7.袁谭被谁杀死?8.郭图被谁射死?9.曹操大败袁谭之后,夺得了哪一个地方,并安抚百姓?10.袁熙部将哪两个人投降了曹操,曹操封为列侯?11.黑山贼谁引军十万来投降曹操,曹操封为平北将军?12.谁违反曹操禁令,哭袁谭?曹操被他的忠义感动,不但没有杀他,还封他为什么官?13.曹操采用荀攸的什么计,攻破了并州?14.高干被谁杀了?15.袁熙、袁尚被谁令人杀了?16.曹操用谁的遗志,平定了辽东?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1.曹操意外掘得一个铜雀,留哪两个儿子在什么河之上修筑铜雀台?2.曹操有五个儿子,曹操平日最爱哪一个儿子?3.操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领兵回许都,养精蓄锐,分兵屯田。

2016《三国演义》(20-40回)检测(殷)-推荐下载

2016《三国演义》(20-40回)检测(殷)-推荐下载

半年、三月。于是许攸笑称
,曹操回说兵不厌诈。 .鲁肃/诸葛瑾 2.果然
奸雄
5、写出下面的熟语对应的人物
宝刀未老、百发百中----------( 黄忠 ) 赔了夫人又折兵 ---------------( 周瑜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黄盖 )淡泊以明志,宁静 而致远---------(诸葛亮 )

,兄弟俩才消除了误会。
2.刘备设计从袁绍军中脱身后,在关定庄上遇到关羽,恐袁绍追之,便取道卧牛山回古城,
途中遇见
。1.蔡阳 2.赵云
3.周瑜向孙权推荐 此人向孙权推荐了
,此人献计鼎足江东,拒守长江;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那人建议勿通袁绍,且顺曹操,然后乘便图之 。
2.许攸明知曹操军粮已尽,却故意问曹操军粮还有多少,曹操一再说慌,说军粮可支一年、
二、选择:
1、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B )( D ) b 项,周瑜没有 用“苦肉计
A.为了彻底除掉袁尚、袁熙残军,曹操决定西击乌桓,曹操听取了荀彧的意见,没有大动 兵戈,辽东太守公孙康自送二袁首级至曹处。
B.《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 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0产中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2负料,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3试时23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2度并55工且22作尽2下可护1都能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5试技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4置管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3技试资件且、术卷料拒管中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三国演义31-45回检测题目及答案

三国演义31-45回检测题目及答案

《三国演义》31—4531. 袁绍后悔没有听的话,后又听人谮言派人杀之,后此人在狱中自刎。

袁绍儿子、前来助战,袁绍卷土重来,曹操采用的“十面埋伏”之计,击败袁绍。

后刘备攻打许都,曹操败刘备,刘备狼狈而逃,依附荆州。

32. 袁绍败病交加,吐血而亡,幼子继业,引兄不满,兄弟相斗。

频频失利,投降曹操;兵退冀州,曹操采用的计策,决漳河水破城。

33. 曹丕见的妻子甄氏貌美绝伦,便纳其为妻。

许攸居功自傲,激怒,被其杀了。

袁熙、袁尚投辽西,而此人却背袁投曹。

曹操听从的遗计,平定了辽东。

34. 刘备在荆州受到刘表款待,因他反对废长子立幼子,所以蔡夫人和她的弟弟设下鸿门宴想杀他,幸亏告密,刘备乘马跃过檀溪。

35. 刘备过檀溪后遇到了先生,此人向他推荐了、两人,说只要得其一,便可安天下。

后来刘备又遇到了,拜为军师,此人计破曹军之曹仁。

36. 曹操知道此人就是隐姓埋名的,听从的计策,将其母亲接来,徐母拒绝写信,出计人又模仿徐母笔迹,骗其至曹营。

此人无奈临走前,向刘备推荐了,并亲自向此人打招呼,他入曹营后终生未献一计。

37. 司马徽再次向刘备推荐,刘备一请不遇,归途中遇见了他的好友;再请不遇,遇见了他的另外两位好友,还有他的三弟,归途中还遇见了他的岳父。

38. 刘备三请,正遇他午睡未起,大怒,要放火,被劝阻。

最终他答应出山,为刘备定下了的计策,即“隆中对”。

黄祖部将投靠孙权,为孙权献计,孙权最终进攻黄祖报杀父之仇。

39. 刘表的长子惧怕继母,苦苦哀求出良策,此人教其屯兵江夏。

张飞、关羽不服诸葛亮,诸葛亮经过周密安排,在火攻率十万曹军的,一战成名。

40. 劝曹操不可轻伐刘备,被曹操杀了。

刘备不愿意杀夺荆州,率领军队弃(城名)移兵樊城,曹兵至城,诸葛亮火烧此城,这是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二把火。

41. 刘备弃樊城往襄阳,来到城下,不开城门,杀死守门将士,放刘备军马入城。

刘备因携民同行,行动迟缓,很快被曹操追上,单骑救主,七进七出,夫人受伤,投井而死。

三国31-40回练习ff

三国31-40回练习ff

《三国演义》情节识记检测四(第31回---第40回)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65分)1、“河北栋梁皆折断,本初焉不丧家邦!”被称为“河北栋梁”的是宁死不降曹操的()和狱中自刎的()。

2、袁绍逃回冀州后,他的两个儿子()()等前来助战,于是卷土重来。

曹操采用程昱的()之计,诱袁绍至河上,背水死战大败袁军于仓亭,袁绍逃回()。

3、刘备在汝南结连()、(),欲乘虚攻击曹操,但被曹操用计袭取汝南,刘备败走,在()等人的劝说下投奔了荆州刺史()。

绍不听谋士审配“()”之计,往拒操兵。

4、袁绍病死,幼子()继立,引来其兄()不满。

二人兵戎相见。

曹操趁袁氏兄弟自相残杀之时,从中取事,最终袁氏兄弟两败俱伤,被曹操从中渔利。

5、曹操围攻冀州,采用()的计策,令士兵围着冀州城的城墙挖出一条两丈深的战壕,然后掘开漳河,引水淹冀州。

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

冀州城因此被曹军攻破,()身死,操怜惜为袁绍起草讨曹檄的()的才华,不杀他反命为从事。

6、曹操之子()在邺城中发现袁绍儿媳(),曹操为二人主婚。

袁谭死后,曹操听从荀攸的()破并州,在壶关大破袁绍外甥高干。

操又听从()的建议,远涉沙漠,进军乌桓,乘胜追击袁尚和袁熙。

二袁不得已又投奔辽东太守(),却反被斩杀。

7、刘备攻打江夏(),缴获的卢马。

()屡次设计陷害刘备,但均未成功。

8、()傲激许褚被杀。

而后褚见曹操,操责之,厚葬攸。

9、操得一铜雀大喜,即命人破土断木,烧瓦磨砖,筑铜雀台于()之上,领兵回(),养精蓄锐,分兵屯田。

10、刘备在荆州受到刘表款待,获许屯兵( )。

建安十二年春,刘备得儿子( ) ,乳名阿斗。

11、刘表的后妻( )始终对刘备心存疑虑,劝刘表要防备,并与弟( )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宴,请刘备赴会,欲谋陷害。

在宴会上,( )告密,刘备乘的卢马出襄阳西门,的卢马一跃三丈,跃过( )而逃。

12、刘备脱险后,遇见“水镜先生”( ),向刘备推荐了( )、凤雏,于是刘备日夜盼望得到二人。

30-40回《三国演义》每回题目+答案

30-40回《三国演义》每回题目+答案

30-40回《三国演义》每回题目+答案《三国演义》第三十回1.忠言逆耳弃暗投明兵不厌诈围魏救赵措手不及2.绍兵临发时(田丰)从狱中上书谏袁绍不能妄兴大兵。

下寨后(沮授)又谏袁绍应缓守,等彼军不战自败,被袁绍锁禁军中。

两军对峙,袁绍说自己是奉“(衣带诏)”讨贼。

第一轮厮杀(曹操)(填人名)大败,引军退至官渡。

3.曹军被袁军围困,曹操命(刘晔)造(发石车)以炮石击溃袁军弓箭手。

4.曹军得到消息去劫袁军粮,烧粮而归,袁绍欲斩送粮大将(韩猛)。

因(淳于琼)醉酒致使乌巢失陷。

5.(许攸)因袁绍言不听,计不从,转投曹操,教其破袁绍之计。

(张郃)与(高览)因郭图谗言也降曹。

沮授死不降曹,因在曹营中(盗马)被曹操所杀,厚葬。

《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1.心烦意乱踌躇未决十面埋伏尸横遍野虚张声势人困马乏落荒而走身无立锥养军蓄锐2.袁绍后悔没有听(田丰)的话,后又听人谮言派人杀之,后此人在狱中自刎。

袁绍儿子(袁熙)、(袁谭)前来助战,袁绍卷土重来,曹操采用(程昱)的“(十面埋伏)”之计,击败袁绍。

后刘备攻打(许都),曹操打败刘备,刘备狼狈而逃,依附(荆州)的(刘表)。

3.分别说说袁绍三个儿子的姓、字、守地、性格和辅佐的人。

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性刚好杀,由辛评、郭图辅佐次子: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柔弱难成,无人辅佐他三子:袁尚,字显甫,留在袁绍身边,英雄之表,礼贤下士,由审配、逢纪辅佐《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1.掎角之势虚张声势土崩瓦解博古通今措手不及2.受刺激而发病。

(感冒)因听信谗言而彼此产生仇怨。

(馋隙)趋奉、献媚。

(阿谀)3.(袁绍)败病交加,吐血而亡,子(袁尚)继承大业,兄(袁谭)不满,兄弟相斗。

最后,(袁谭)支撑不住,投降(曹操),(袁尚)兵退(冀州)精明的曹操抓住机会,采用(许攸)的计策,派兵掘开(漳河水),水淹(冀州),最终攻下城池。

《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1.披发垢面歃血为盟道路崎岖兵贵神速鸠夺鹊巢按兵不动2.(曹丕)趁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

《三国演义》前30回检测

《三国演义》前30回检测

《三国演义》前30回检测(附答案)1、刘关张桃园结义(第1回)①为镇压,幽州太守刘焉发榜。

②、不期而遇,三人均有为国出力之心。

③于是在庄后的里结为异姓兄弟。

④他们焚香拜誓: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张翼德怒鞭督邮(第2回)①刘备任县尉时,来县巡察。

②他态度傲慢,呵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诬陷刘备害民。

③扬言要免其官职,借此敲诈勒索。

④酒后闻之,大怒,将其缚在县前马桩上鞭打,打折柳条十数枝。

⑤还劝刘备杀了,弃官另图大计,刘备便挂印离去。

3、吕奉先投奔董卓(第3回)①吕布原为丁原义子。

②欲除丁原而惧怕吕布,便派带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③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刀径入丁原帐中,杀之,砍下首级。

④吕布投了,并拜其为义父。

⑤赐之金甲锦袍,封他为都亭侯。

4、谋董贼孟德献刀(第4回)①曹操佩着从司徒处借得的径入相府,见在旁,无法下手。

②董卓叫去挑马赐给曹操,董卓因胖不耐久坐,倒身而卧,转面向内。

③曹操便要行刺,董卓却在中看见,急转身质问。

④这时已牵马回来,曹操忙跪下说给董卓。

⑤并借口,上马加鞭而去,等董卓醒悟过来,曹操已出了洛阳。

5、“宁教我负天下人”(第4回)①曹操谋刺董卓未成而逃亡,路经中牟县被县令捉住。

②钦佩他的忠义,弃官与他同逃。

③在成皋,曹操夜宿于父亲的义兄家中,因多疑错杀了家人。

④接着又为绝后患而杀,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⑤认为曹操大不义,但念及为国家跟他到此,不忍杀曹,便弃曹而他往。

6、关羽温酒斩华雄(第5回)①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大将连斩数将,各路诸侯大惊失色。

②高声请缨,发誓胜不了愿意受斩。

③倒了杯热酒给。

④说:“酒且斟下,我去便来!”⑤他提刀上马,没一会儿便砍下了的脑袋,回到军营,那杯酒还是温的。

7、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第5回)①华雄被斩后,董卓令吕布出战,不敌吕布,吕布举画戟要刺。

②挺丈八蛇矛来攻③接着一旁的舞青龙偃月刀来战,两人仍战不倒吕布。

(完整版)《三国演义》41-50分章回默写检测

(完整版)《三国演义》41-50分章回默写检测

一、填空1.曹仁兵败新野,曹操怒发三军至新野下寨欲取樊城,刘晔建议派去招降刘备。

(41回)2.刘备携民来到襄阳城下,刘琮拒绝刘备入城,开城门放吊桥欲让刘皇叔领兵入城。

刘备不愿入襄阳,只好前往江陵。

3.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到,得援助,顺利将阿斗送到刘备手中。

(42回)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孔明、刘琦来接应刘备,刘备大喜,合为一处,商议破曹之策。

留下关羽引五千军守夏口。

刘备、孔明、刘琦共投江夏。

()订正:2.判断:孙权想借曹刘大战之机夺取荆州城.因荆州不仅地势险固,而且土地富饶物产丰富。

孙权派鲁肃到江夏,借吊唁刘表为名见到了刘备和孔明。

孔明自动请求鲁肃带他前往江东商议孙刘联盟之事。

()订正:三、简答题1.“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今人归我,奈何弃之?”是谁说的?讲的是什么事?请具体阐述。

(41)答:,的事。

火烧新野后,当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备被迫向弃樊城往襄阳撤退,新野、樊城的百姓宁死也要跟随刘备,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

到南岸的襄阳,蔡瑁、张允不开城门。

刘备又转而望江陵而走,襄阳百姓又相随。

众将劝暂弃百姓,刘备不顾众将反对,结果由于行进迟缓,很快被曹操的大军追上。

但也因此,刘备赢得了民心。

2.赵子龙单骑救主(第41回)答:①赵云不见了刘备夫人,单枪匹马去寻找,在逃难百姓中寻得甘夫人,送至长坂坡;②在枯井旁寻得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为存子嗣,而死,赵云推倒土墙掩盖枯井。

③赵云独自一人,怀抱阿斗,进出,左右冲杀,连斩了曹操五十多员大将。

④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急问左右是谁,当得知是赵云时,曹操感叹说:“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3.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第41、42回答:曹操十万大军进攻荆州,刘备带领几千士兵和数万百姓南逃,赵云负责保护刘备家小。

曹军四下涌来,赵云把刘备小儿子阿斗裹在怀中,出生入死,终于杀出重围,回到刘备身边。

当赵云把阿斗递到刘备怀里时,刘备却把阿斗摔到地上,说为这儒子,差点损他一员大将。

(完整版)《三国演义》1-70回分回小测

(完整版)《三国演义》1-70回分回小测

《三国演义》分回小测(第1回——第5回)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A.灵帝即位,宦官曹节弄权。

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设计诛灭曹节。

谁知策划不周,窦陈二人反被曹节所害。

从此,宦官在朝廷内愈发专横。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刘备、关羽、张飞在看那招兵榜文时相识的。

B.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

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

嵩责操。

后用假中风之计,使其父不信其叔之言,遂得以恣意放荡。

C.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伺机行刺,见董卓倒身卧于床上时,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灵机一动,忙称自己有口宝刀,欲献董卓。

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收了。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称想试试董卓赐的马。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D.董卓听说华雄被杀便派吕布驻守虎牢关。

袁绍派八路大军前去攻打,却被吕布连杀数将。

情急之下,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

关羽见张飞不敌吕布前去助战,厮杀三十回合,仍不敌。

刘备见状飞马掣剑斜刺过来,三人轮流厮杀吕布,吕布难以招架,拍马冲出包围圈,逃回虎牢关。

E.刘备持双股剑,关羽操青龙偃月刀,张飞执丈八点钢矛,一道去投了刘焉。

刘关张从军后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他们一败黄巾于涿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

张飞大怒,要鞭打董卓,被刘备劝住。

2.请简要复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

参考答案:1.答案:AE。

A.出自第一回“宴桃源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刘备与张飞在看那招兵榜文时相识的,关羽与他们是在饮酒时相识的。

E.出自第一回“宴桃源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刘关张三人救董卓回寨,因董卓无礼轻视,张飞提刀入账要杀董卓。

此情节易与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混淆。

张飞鞭打的是督邮,而非董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第三十二回默写检测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官渡之战,袁绍后悔没有听从的计策而导致了失败,此人最终自刎于狱中。

2.“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

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

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

”此诗言(谁)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曹操与袁绍在仓亭鏖战之际,刘备率数万人马乘虚奔袭曹操的许都。

后曹操亲自回兵迎战刘备,刘备人马被曹操分兵合围,狼狈逃奔。

谋士孙乾提出投奔荆州刘表,并愿充当说客。

仁厚的刘表一听说刘备要来很高兴,但部将蔡瑁认为不可,但刘表不信谗言,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

( ) 订正:2.判断:曹兵破冀州,审配为袁尚守城,因辛毗为曹操谋划,审配斩其老小八十余口。

审配侄儿申荣向与辛毗交好,故而竟为曹军献门。

城破,审配被俘,至死仍要求面北向主而亡。

又俘得为袁绍写檄文之陈琳,只因“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操虽惜其才依然杀之。

()订正:三、简答题1.请简述曹操仓亭破本初的故事。

(第31回)答:袁绍败回冀州后,两个儿子前来助战,于是袁绍卷土重来。

(1分)谋士献“十面埋伏”之计,劝曹操诱袁绍至河上,曹军背水死战,必将取胜。

(1分)曹操从其计,左右各分十队,次日埋伏已定。

至半夜伪作劫寨之势。

(1分)袁绍拔寨而走,在仓亭附近,处处有埋伏,(1分)袁绍军大败,只得引袁绍等回冀州养病。

(1分)2.请简述许攸献计夺冀州答:袁绍死后,其子袁尚兵退冀州。

为助曹操夺取冀州,献计,令曹操决漳河之水淹城。

守城闻此仅是暗笑,不作防备。

不想,当夜,曹操添十倍军力并力发掘,等到天亮,竟挖出两丈深的战壕。

然后引漳河水灌之,水淹冀州。

最终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

终而被曹军攻破,审配被斩,投降。

《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第三十四回默写检测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曹操曰:“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

”请举两个“河北义士”、2.“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说的是(谁)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判断:刘表为长幼权力分配的事情担心。

刘备劝他不能废长立幼,如果担心蔡氏权力过大,可慢慢削弱。

蔡夫人在屏风后偷听了二人谈话,非常生气。

()订正:三、简答提1.请简述许攸之死的经过。

(第33回)答:许攸居功自傲,当众称呼曹操小字(“阿瞒,卿非我,不得冀州也!”)(1分)众将闻言,惧怀不平。

(1分)一日,许攸与于东门相遇,许攸口出狂言(“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1分)此人大怒,拔剑杀之,提头见操,(1分)操深责之,厚葬攸。

又访冀贤士,得崔琰。

(1分)2.简述曹操北定四州答:曹操在官渡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军队,又在仓亭大胜袁军,取得了军事上的优势。

袁绍一败再败,忧愤而死后,他的三个儿子,镇守青州的长子袁谭,镇守幽州的次子袁熙和三子袁尚,自相争斗起来。

曹操乘机离间袁氏兄弟,各个击破。

先用许攸之计攻下冀州,后分兵击破青、幽、并三州。

为了彻底除掉袁尚、袁熙残军,曹操决定西击乌桓,曹操听取了的意见,没有大动兵戈,辽东太守公孙康自送二袁首级至曹处。

至此平定了河北,打下了曹魏势力的基业。

3.“髀肉复生”[成语解释: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答:刘表邀刘备荆州相会。

席间,刘备反对刘表废长立幼,自觉语失,起身如厕。

因见髀肉复生而潸然流涕。

刘表怪之,刘备解释说是因为久不骑马,导致髀里肉生,又感慨老之将至,功业未建。

刘表以之事安慰刘备,不料刘备竟乘酒兴失口言说天下碌碌之辈,不足为虑。

刘表默然。

(130字)4.请简述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的情节。

(第34回)答:刘表夫人蔡氏听到刘备反对刘表废长立幼,遂与其弟蔡瑁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宴欲害刘备。

(1分)荆州幕宾将蔡氏阴谋密报刘备,教刘备起如厕,并引其从西门逃脱。

(1分)蔡瑁闻讯,引兵追至檀溪,(1分)刘备纵马下溪,不料马失前蹄,刘备大呼“,(写马名,喊了两遍),今日妨吾”(1分),不想,那马从水中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1分)《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第三十六回默写检测学号姓名一、填空1.刘备在过檀溪后,遇到了,人称“水镜先生”,对玄德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此两人分别是、2.刘备在的计谋下成功击败曹仁,夺取了樊城。

3.《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__________,被赞誉的人是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判断:单福即见玄德,称其所乘的卢马将妨主,但可赠予所仇怨之人,先妨仇人再乘之,可谓“禳马”。

玄德闻之,为之色变,称单福初来不教其正道,只做利己妨人之事,甚为不好。

单福乃明言,以此着试玄德仁德之故。

()订正:2.判断:曹操利用徐庶至孝的特点,派人取徐母至许都。

又由程昱诈称与徐庶结为兄弟,诱使徐母写信召徐庶来许都。

徐庶中计入了曹营。

()订正:3.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

()订正:三、简答1.简述刘备的治理新野(34-35回,这是很能说明刘备明君“仁德”之心的事例。

)答:刘备受命屯驻新野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的批评,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

他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

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2.简述元直走马荐诸葛答:徐庶之母被曹操取许都,仿徐母字写信叫徐庶归曹。

徐庶接信后念母,与刘备别,刘备置酒饯行,泣留不肯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

徐庶匆匆离去。

后因树林隔断视线,刘备命尽伐之,以免阻挡自己望徐庶之目。

忽徐庶拍马而回,荐诸葛亮后再别刘备,之后刘备便有三顾茅庐之美谈。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第三十八回默写检测学号姓名一、填空1.孙权商议讨伐黄祖,拜周瑜为大都督,总统江东水陆军马;为前部先锋,得“锦帆贼”相助大破黄祖。

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判断:徐庶被骗至许昌后,徐母得知徐庶为尽孝而离开刘备后,痛斥徐庶,并上吊身亡以绝徐庶尽孝之念。

曹操亲自前来祭奠,并送来祭礼,徐庶坚决不受。

徐庶虽身在曹营,却终生不曾为曹操献一计。

此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订正:2.判断:在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下,刘备与关、张前去拜访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的诸葛亮。

在三顾茅庐中,刘备、关羽和张飞始终都保持谦卑、恭敬的态度,最终用诚意打动了卧龙先生,卧龙先生与三人同会荆州,共论天下大事。

()订正:3.判断:孔明认为孙权不可取则结之。

曹操虽不可取,而终当伐之。

乃示中国图画,综述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刘备可占人和。

()订正:三、简答1.请简述刘玄德三顾草庐的故事。

(第37回)答:由于的推荐,求贤若渴的刘备便带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亮外出,无缘谋面。

回路遇崔州平,以为孔明,与交谈,然性寡淡不好功名。

第二次,刘备他们冒雪来访,路遇石广元、孟公威,然孔明亦非在此间,至草庐只见到孔明之弟诸葛均,得知明已出游,备留信表敬慕之情。

归途再遇黄承彦,确是其岳父。

新春来临,刘备第三次去隆中,正遇诸葛亮昼寝未起,刘备拱手立于阶下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

诸葛亮终为刘备的诚心所感动,终于答应出山。

2.请简述诸葛亮隆中决策的内容。

(第38回)答:刘备第三次去隆中时,敞开肮腑,向诸葛亮请教天下大势。

(1分)诸葛亮遂为刘备定下了的决策。

(1分)他建议刘备先取,后取,以成鼎足之势,继而再统一中国。

(1分)刘备告之荆州刘表、益州刘璋都是汉室宗亲,不忍夺取。

(1分)诸葛亮说,刘表将不久于人世,刘璋不足成大业,不久后必归刘备。

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1分)《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默写检测学号姓名一、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判断: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答应出山。

刘备和他一起回到新野,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

有一日,刘备亲自结帽送给孔明。

孔明看见,非常感动,便立即把帽子戴在头上。

()订正:2.判断:蔡夫人与蔡瑁按照刘表的遗嘱立刘琮为主,恐刘琦来攻,并不发丧告之于刘琦、刘备。

待得曹兵南下,方议降操。

使宋忠送降书于操,操许刘琮永为荆州之主。

归途为关羽所截,刘备、刘琦乃知刘表已死,荆州更已赴操之手。

孔明献火烧博望坡之战计,玄德携民逃脱。

()订正二、简答题1.简述上屋抽梯的故事(39回)答:蔡氏害怕刘琦得势,影响到儿子刘琮的地位,非常嫉恨他。

刘琦感到自己处境十分危险,多次请教诸葛亮,但诸葛亮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

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一座高楼上饮酒,等二人正坐下饮酒之时,刘琦暗中派人。

诸葛亮见状,无可奈何说:“申生在内而亡,在外而安。

”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

2.简述火烧博望坡(39回,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答;曹操派大将进攻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地点)左右,调担任前部诱敌深入,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果然中计。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3.请简述诸葛亮火烧新野的情节。

(第40回)答: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派和曹洪率10万大军进攻新野。

(1)诸葛亮让刘备率领军队和新野百姓弃新野而移兵(地点),留下空城,在民房屋上藏(东西)。

(1)曹军未知是计,造饭安歇。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1)军士飞报火起,曹仁还言是造饭不慎所致。

(1)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1)31-40回参考答案31-32回填空 1.田丰 2.袁绍判断 1.对 2.错赦免陈琳,命为从事简答 1.程昱 2.许攸、审配、陈琳33-34回填空 1.沮授、审配、王修 2.郭嘉判断 1.对简答 1.许褚 2.郭嘉 3.煮酒论英雄 4.伊籍、的卢35-36回填空 1.司马徽、诸葛亮、庞统判断 1.对 2.错。

程昱仿写,不是徐母亲写 3.对简答 2.程昱37-38回填空吕蒙、甘宁判断 1.对 2.错“关羽张飞始终保持谦卑恭敬”错 3.对简答 1.徐庶 2.三分天下、荆州、益州(西川)39-40回判断1.错诸葛亮骂刘备“无复有远志” 2.错。

不是按刘表的遗嘱简答1.拆走了楼梯(“抽梯”)、重耳、江夏 2.夏侯惇、博望坡、赵云 3.曹仁、樊城、硫磺等引火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