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周教案(222324课)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人物描写一组》这一课,主要通过一组描写人物的短文,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也有对人物内心的刻画,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人物描写有一定的了解,但如何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仍然是他们的写作难点。

此外,学生对于不同人物描写手法的认识和运用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

2.难点: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人物描写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人物描写的手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人物描写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人物描写一组,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教材中的人物描写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物描写的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选取一个熟悉的人物,尝试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技巧进行写作。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享,互相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3.人物描写一组(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评价人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篇课文:《跳水》、《我的战友邱少云》、《七根火柴》。

这三篇文章都是描写人物的优秀作品,通过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了解不同人物的品质和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手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三篇课文,引发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学生通过课文找出自己觉得有趣或感人的部分,做好笔记。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课文进行讨论。

2. 讨论议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手法。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和描写有趣的人物。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板书设计:1. 人物描写一组2. 跳水:勇敢、智慧3. 邱少云:忠诚、勇敢、奉献4. 七根火柴:坚定、无私作业设计:1. 根据本课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身边有趣人物的小练笔。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互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了解不同人物的品质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评价人物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十三周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十三周
课 题
回顾•拓展五
课型






知识与
能 力
1.通过阅读课文后,能与同学就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完成表格。
2.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培养合作学习的兴趣。
过程与
方 法
积累八条谚语,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谚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教法
指导法、范文引路法
学法
讨论法
教具
投影
教学过程:
一、讲评第一课时写的片断
1.出示学生写的缩写片断。
2.重点讲评以下几方面:
(1)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2)该压缩的是不是都压缩了?
(3)语句是否简洁、通顺、连贯?
二、学生修改片断
1.听老师、同学讲评片断后,修改自己写的片断。
2.四人小组对照上面3点要求,评价同学的片断。
2.交流自学情况。
3.指导朗读方法。
例1:“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例2:“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三、再读(快速浏览)课文,整体了解
1.再读课文,思考:猴王是怎样出世的?
2.反馈交流
四、三读(跳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猴王的印象。
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
完成口语交际,尝试角色表演。
难点
通过编排课本剧,加深对人物特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法
情景教学法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周教案(22、23、24课)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周教案(22、23、24课)
基础达标:
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我一定扫清文字障碍,能做以下试题:
2、初读课文,我知道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
我能把生字写正确美观,“擞、监、敛、骚、媳”等字我要多写几遍。
学生读中感知,读中领悟。
1、把词语补充完整。





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认真读文,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
2、感受人物的外貌。读懂人物语言。
3、分析人物的行动。
4、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
5、联系人物所处的环境。




14课时
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导学案
集体
备课成员
单 元
第七单元
内 容
作家笔下的人
主备教师
李慧香




本组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3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3个片段组成。这3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这3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此外,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内容,也就是说,本组教材以“人”为主,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的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学习时,要抓住这一特点,把对“人物”的读、说、写紧密地结合起来。
本课总课时数
两课时
本节课是第几课时

五年级下汉语13周教案

五年级下汉语13周教案

第十三周第六、七课时课题:第十三课和时间赛跑(词语)教学目标:1、掌握词语的正确读音,写法和维语意思。

2、能正确理解甲乙级词的应用范围。

3、能用本课学过的生字组词,用词语组成词组再造句。

教学重点:会读会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用字组词并造句。

难点解决方法:教师引导、举例,学生模仿并练习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用讲解法来讲授并组织学生练习组词,组成词组造句。

教学手段: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学会珍惜时间的故事。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这课的词语,为我们学习词语打下好的基础。

二、学习词语1、组织学生朗读词语,然后老师纠正发音错误的地方。

2、老师领读一遍词语。

3、老师讲解重点词语,跟同学们一起组成词组,造句。

三、讲解难点词语1、解决难写的词语哀痛狂奔输赢日月如梭庭院欺骗将来忧伤2、难理解的词语哀痛:悲伤;悲痛。

日月如梭:形容时间过得快。

狂奔:猛烈地跑。

受益:得到好处。

无穷:没有尽头。

光阴:时间。

形容:用语言对事物进行描述说明。

与其:表示选择舍弃某事而选择另一事。

“与其”和舍弃的事搭配,置于句首;“不如”与选择的事搭配。

板书设计:第十三课和时间赛跑(词语)学习词语:哀痛狂奔输赢日月如梭庭院欺骗将来忧伤作业:抄写词语审批意见:课后反思:第十四周第一、二课时课题:第十三课和时间赛跑(课文一)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本课课文。

2、要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的句型,分析课文。

难点解决方法:教师引导,采用问答式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教师引导,讲解课文,学生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词语卡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时间就是生命,所以要珍惜,课文中的“我”是怎样产生了和时间赛跑的念头的?怎样认识到珍惜时间就可成功这个道理的?让我们一起学课文,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课时二、阅读课文1)老师先提出阅读要求和阅读线索,然后安排学生自由阅读。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 人物描写一组》重点教案练习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 人物描写一组》重点教案练习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重点教案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的内容。

本课选文丰富多彩,通过描写一组鲜活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感受作者对人物的细致观察和精确刻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人物描写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方面,还需要加强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课文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人物图片3.课文PPT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听课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随后,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人物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说出这些人物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通过哪些词语和句子来描写人物的,让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写作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新统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13《人物描写一组》优质精品公开课教案

新统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13《人物描写一组》优质精品公开课教案

新统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13《人物描写一组》优质精品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3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材通过一组描写不同人物性格特点的片段,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人物描写的文章,对人物描写的概念和基本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还相对较弱,往往停留在表面描述,缺乏深入的内心活动和细节描写。

因此,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来把握人物性格,提高学生在写作中的描写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提高学生在写作中的描写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

3.写作法: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集中注意力。

2.相关人物描写文章:用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能力。

3.写作练习纸:用于学生课堂练习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本课课题《人物描写一组》,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集体备课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集体备课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13课 人物描写一组2024年1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教案第13课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目的1.默读课文,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结合文章中的语句,体会描写方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2.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所运用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嘎、绊”等5个生字,会写“跤、搂”等8个字,会写“摔跤、手疾眼快”等4个词语。

2.默读课文,体会小嘎子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刻画人物时运用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导人:同学们,我们以前在不同文章中学到过不同的人物,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回忆一下作者刻画这些人物形象时都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继续了解作家们所塑造的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板书:人物描写一组)2.过渡:本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它们分别选自三本名著《小兵张嘎》《骆驼祥子》《儒林外史》。

这三个片段运用不同的描写手法塑造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每个人物形象都特点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一个片段——《摔跤》,去认识两位很有特点的新朋友,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特点。

(板书:摔跤)3.简介《小兵张嘎》及其作者徐光耀。

4.谈话引人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小胖墩儿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小嘎子与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这个片段去了解他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五(5)班
一、情况分析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

本次试卷题型多样,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覆盖面较广。

试卷紧扣语文训练的三大板块:基础知识、阅读、作文,对五年级的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考察。

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课内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及格率是68.4%,优秀率是26.3,平均分是56.58,大部分同学能正确完成大部分基础知识,个别同学失分较多。

大部分同学失分的地方就属第七题按要求写句子中的(1)缩写,还有第九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多数学生不会写字。

以后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在阅读方面,这次的阅读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两个阅读有一定的难度,相对一部分学生失分较多,一半以上学生做的比较好。

习作,在单元作文中写过,可以说不是多大的难题。

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在写作方面有待加强。

大部分学生导致失分的情况是做题不认真,没有理解其中的重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语文基本功方面:
试卷答题中可以看出:字、词、句基本功的训练基本到位,近义词也能正确辨析,改写句子也容易出错,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还不是多大的问题,对要背诵的语段大部分学生能准确记忆。

2、阅读积累方面: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强,学生缺乏对一篇文章整体意思的把握能力,对部分含义深刻句子不能准确领会,特别是语言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欠缺,缺乏从文字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习作方面:
个别学生习作审题不清,选材新颖的不多,不善于从生活中选取真实、鲜活的事例,所选事例不够具体生动,思路不够开阔,部分学生习作内容空洞,能把一件事情完整、具体清楚表达的能力较弱。

文中出现错字、错句情况严重。

反映出学生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

学生的试卷书写不够工整、卷面不够整洁。

三、反思整改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本次考试中,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掌握得最好。

对此我们不能有所松懈,而是必须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要鼓励学生多多积累课文内外的生字,整篇的课文。

其次要利用教材,让学生多读至诵,尤其是“成语、俗语谚语、格言名言、歇后语、惯用语、古诗”等等。

再次要在平时多积累些美文美句,陶冶情操,颐养性情。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这是常识,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精读课的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老师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

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

3、习作教学要在文从字顺上下功夫。

本学期的要求,是让绝大多数同学写“不少于400字的文从字顺的作文。

”说的普通点,即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没有明显的毛病。

重点还是写好记实文,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