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3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3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3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部编版下面是收集的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3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部编版最新,以供参考。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通过读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体会说话人的情感,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通过读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体会说话人的情感,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父母对我们的爱会呈现出不同的方式。

妈妈对我们的爱如春风,那么温柔,那么温暖;爸爸对我们的爱是秋风,能扫去我们的浮躁。

爸爸妈妈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父母是怎样用爱引导孩子不断成长的吧!板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梳理课文内容。

2.标出自然段的段落序号,把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理清脉络层次。

生总结,汇报生认清字形,并能一字组多词,规范书写,理解词语。

板书:主要内容:作者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一首小诗,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有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他从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父母的爱。

板书:脉络层次。

第一部分(1-14):写“我”创作的小诗得到了母亲“精彩极了”的表扬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

第二部分(15):写几年之后,“我”意识到了父亲的评价是对的,并继续坚持写作。

第三部分(16-17):写“我”成年后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功,归功于父爱和母爱的共同力量。

三、精品细读,感悟表达。

1.品读巴迪情感变化。

(1)在这三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巴迪对父母两种截然不同评价的认识一样吗?速读1-14自然段,用横线标出表示巴迪心情的词语。

得意洋洋迫不及待立刻自豪满怀信心紧张极了湿润沉重失声痛哭板书:童年写诗,母亲表扬,父亲批评表扬与批评共存(2)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读懂此时巴迪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巴迪对两种不同的声音的认识吗?矛盾不解困惑不知所措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1)父母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声音,让幼小的巴迪迷惑不解。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芝、遂”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

2.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词句试着猜一猜。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听到这首曲子,大家想到了什么?(西游记)说起西游记,我们都知道《西游记》讲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孙悟空本领高强,大家对他一定非常了解。

本文中的“石猴”就是指孙悟空。

那么,石猴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他又是如何成为猴王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猴王出世》。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相关资料)了解作品和作者。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为文章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石猴第一个跳入瀑布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众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3.再次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事情发展的顺序)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第一部分。

(1)说一说,石猴是怎么来的。

(一块仙石孕育了仙胞,一日迸裂,产一个石卵,因见风,化作了一个石猴。

)(2)石猴出世之后是什么样的?(那猴在山中……朝游峰洞之中。

)几笔就勾勒出一个自由自在、快活逍遥、喜好交友而又顽皮可爱的石猴形象。

2.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石猴的生活,使他摇身一变,成了猴王,发生了什么呢?(一天,群猴发现一个瀑布。

)和石猴成为猴王有什么关系?(有猴子说谁能进去找到源头且不伤身体,就拜谁为王),听到这句话,石猴的表现如何?(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石猴的性格(争强好胜)。

3.说完,他是怎么做的呢?后面又发生了什么?齐读相关片段,找出问题答案。

(1)发现了这样一个好地方,石猴很高兴(喜不自胜),连忙出来告诉其他猴子,又把其他猴子带进了水帘洞。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详细版)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详细版)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详细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掌握课文中的语法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语法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本单元主题为“春天的故事”,主要内容包括《春》《雨》《雷》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 第二单元:本单元主题为“科技与生活”,主要内容包括《神奇的网络》《未来的世界》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第三单元:本单元主题为“人与自然”,主要内容包括《大熊猫》《可爱的动物》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奥秘,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4. 第四单元:本单元主题为“我们的祖国”,主要内容包括《我爱祖国》《我们的家乡》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5. 第五单元:本单元主题为“我们的梦想”,主要内容包括《我的梦想》《我们的未来》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

6. 第六单元:本单元主题为“成长的故事”,主要内容包括《我长大了》《我们的友谊》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体会成长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策略1.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1改编之后的新语文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根据专题组织单元。

在教材整合的优势下,单元内部各部分之间联系更紧密,导语、课例、练习、资料链接、回顾、口语、习作一挥而就,为师生整体驾驭把握材料,独立学习思索供应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经过调查发觉大部分学生因为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的因素,普遍缺乏语文积累,阅读量小,学问面窄,严峻缺乏独立思索实力,在课堂上经常处于人云亦云的状态,这对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特别不利。

针对学生实际状况,借助于新教材的得力编排方式,我尝试以单元合并的方法进行教学,不再一篇篇文章单独讲解,而是围绕一个大主题阅读学习,把单篇课文放在专题的大环境里领悟,以导语为依据,提高整体感知实力。

在围绕主题的阅读过程中,学会取舍,加强对重点内容的提取处理实力,给了学生对课文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的机会,也因此为学生供应了更充分的独立思索作业的空间和时间。

这样的方法比常规分篇教学节约了时间,这些时间又可以还给学生进行阅读和积累,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最大信息量。

详细操作一般分为四次不同层次的阅读和一次自我反思回顾,细微环节上可依据学情适当调整。

1、第一读(一课时):通读整个单元课文,初步相识生字,读准字音,能把课文读下来,基本读通句段,大致了解每课内容。

可以自由朗读和默读训练交织进行。

2、其次读(两课时):⑴ 读导语,体会导语中指出的重点,抓住核心词汇,明确单元主题。

老师依据主题确定阅读提纲。

⑵ 学生依据阅读提纲读课文、选读课文、资料袋等内容,提炼与主题亲密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在笔记本上做记录。

⑶ 通读过程中,你还对哪些话题、内容感爱好?简要列出,老师帮助做适当删减,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

借助图书馆、校内网进行查阅,查阅以大量阅读为主,可做提要式记录。

⑷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沟通,同时融合口语交际内容。

3、第三读:精读品析与跳动阅读,品析精读课文中的重要段落,结合课后练习进行指导,进行朗读训练。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3、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二、呈现目标三、解题《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四、作者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五、朗读全诗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六、理解诗句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

七、理解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7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7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7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堂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教学重难点: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研究文章中心,初知珍贵1、板书课题,提问:见到“水”这样的题目,通常我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整体把握水的珍贵1.轻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水的珍惜的?2.文章先总体写水的珍贵,后具体写人们怎样珍惜水的,全文可以分为几段?三、精读课文,体会水的珍贵1.学习第一段(1)“珍惜”是什么意思?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说。

画出第一段中写水珍贵的句子。

(2)学生回答后,教者逐句引导理解。

①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人,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②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③你是怎么理解“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话的。

(3)再读全段,反复体会水的珍贵。

2.学习第二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写“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句子。

①相互交流所选择的句子,说说理由。

②理解“期盼”(期待、盼望),盼望下雨天的原因是什么?③欣赏有关句子: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只有在下雨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在雨中奔跑踊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④研究“先是……然后……”“只有……才……”的用法。

⑤各自朗读体会。

第二课时1、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找出写水珍贵的句子,重点研究: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

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

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这里的6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是作者小编为您分享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一、课时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召集、商议、隆重、约定”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3、深入学习一个小故事,体会人物形象。

二、教学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导入师:今天,让我们随着要学的。

这篇课文,走进中国的古代名著,去认识几位中国古代的名人。

先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齐读课题)(二)检查词语自学师: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那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的预习是不是到位了。

出示词语,指生读,正音,齐读。

——名师指点:有些词语应该拿出来让学生理解一下,比如“缶”、“瑟”、“上卿”、“上大夫”、“和氏璧”,这些离我们平时的生活比较远,也不常用,所以教师应强调一下。

(三)、检查课文自学师:词语过关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这篇课文的题目,结合你的预习,你能不能来谈一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题目是什么意思呢?——名师指点:此处时间再少点,不需要再让学生起来讲,就教师引,学生一起答就可以了。

现把课文的一自然段解决掉。

(让学生理解: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

也就是说课文主要讲了蔺相如和廉颇从不和到和好的过程。

)(四)、理清课文脉络师:那课文围绕蔺相如和廉颇从不和到和好这一件事,讲了几个小故事呢?再给你几分钟时间,打开课文快速地读一读,找一找。

(出示要求:读课文,找找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自然段,并给每个小故事加上一个小标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二教材简析:《牛和鹅》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8个主题单元“角度”里的一篇主体课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案5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案5篇

五班级语文下册课堂教案5篇五班级语文下册课堂教案1《巩乃斯的马》学问目标:1、生疏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

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2.过程与方法: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

2.体会“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孩子们好!我叫周涛,原名周小涛,生于1946年,1965年毕业于新疆高校中文系。

最令我难忘的是1970年的一天,正值“十年动乱”之期,我真正感觉到那种丑恶、冰凉的生活实体,不正常的政治气候像潮闷险恶的黑云压在我头顶上,精神上压抑到不能在忍受的地步,强度的体力劳动并不能打击我对生活的宠爱,值此之余,今日,我们就学习我的一篇散文———《巩乃斯的马》。

二、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一)学习第一段1、指读第一段,知道了什么?(草原上的雨来势凶狠,我见到了最壮阔的群马奔跑的场面。

)2、用“——”画出描写暴雨的句子。

3、从哪儿看出暴雨来势凶狠?(孤鹰击落,草原烟尘滚滚,真是一场来势凶狠的暴雨。

)4、谁能把暴雨凶狠的样子读出来?自由读,个别读、齐读指导朗读时,留意读出击落、瞬间的感觉。

(二)学习二、三段师:读了《巩乃斯的马》之后,作者笔下的马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1:群马奔腾时很有气概。

生2:群马奔腾时的场面很壮阔。

生3:我觉得格外壮丽。

师:马群在怎样的天气中奔腾?生:在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的冲打下……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马群的壮阔、气概磅礴的?就让我们细细地、投入地、来读这一段,一边读一边找,把你感受深的句子画下来,体会体会,为什么在这里感受深呢?生:(默读,找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马群的壮阔?生1:我从“马,这不愿安分的生灵从很多的谷口、山坡涌出来,出洪奔泄似的在这原野上汇合了”这句话感受到了马群的气概磅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每一段话的主要内容。

X为五年级语文老师整理了教学设计,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2.比较本文与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奇特小艇,
今天我们要去美丽的泰国游玩。

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

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二)大家在课后收集到有关泰国的资料,小组交流,小组派生汇报。

(三)学习课文,我们要扫清文字的障碍,提示以下读音:
1.“驰”(chí)和“绅”(shēn)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摩”(mó)不要读成一声;“彬”(bīn)的韵母不要读成后鼻音;“氛”(fēn)不要读成四声;“尴尬”(gān g à)
2.词句解析。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

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原形容军队勇敢善战。

文中指一头大象抵得上十个人、一百个人,为泰国人做工服役作用巨大。

驯服:使顺服。

按摩:用手(文中指大象用脚或鼻子)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功
能,也叫推拿。

尴尬:文中指神色、态度不自然。

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四)学习课文:
1.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

第二自然段: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

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自然段: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

第四自然段:讲述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很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第五自然段: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2.课文写大象,抓住大象的什么特点来写?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外貌:性格:
神志:聪明
动作:善于表演: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
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

4.课文2—5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每一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并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

师小结:这样,大家读起来就能比较快地抓住课文的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说说与本文在表达上有哪些共同这处?
共同点不同点
1.抓住事物特点写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别叙述
2.抓住人与物(或动物)之间相互紧密关系来写
3.叙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按照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

(六)讨论归纳
1.说说学习这课后,比有什么感受?
2.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七)你还了解哪些异国风情,说给大家听
2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独立成段,紧紧围绕着泰国人与大象关系亲密进行层递式描述:第1自然段概述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

第2自然段讲大
象是泰国的国宝。

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3自然段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

第4自然段讲述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一语双关,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难点:比较本文与在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如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河道上一只只往来自如的小艇,是威尼斯一道独特、耀眼的风景,而当你置身于有“万象之国”美称的泰国时,将体验到另一种风情。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

课前要求大家带着问题进行了预习。

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词语。

出示词语驯服、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绅士、屈膝礼等,检查认读。

出示第二组词语进行认读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摇头晃脑。

观察这几个词语是文中是用来写谁的?(大象)
2、作者是怎样写大象的呢?我们看——
出示: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

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

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

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大象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

多么独特的风情啊,六个词语,六句话,都是用来描写大象的,印象中庞大、魁梧、粗壮的大象居然会与人一起跳舞,你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在泰国大象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三、构建话题,质疑问难
1、带着这些问题,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有五个自然段,看看每个自然段都在写些什么?用一句简单的话进行概括。

2、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每一段话的主要内容,通过“摘录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3、五个自然段,五个中心句。

通过概括段意的方法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象是泰国的国宝,在泰国人与象之间没有距离,大象用他们的行动证明它们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性的动物,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四、重点提升,品读感悟
1、课文题目叫,作者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写的都是和大象一起跳舞吗?真正写到与象共舞的在哪儿?
2、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

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通过抓住词句“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读出欢乐、读出热烈、读出舞蹈的节奏,感受人与象之间的和谐,人与大象之间的亲密无间。

3、作者赵丽宏在经历了这样的场面之后也曾这样说:“那真是天地间的美妙奇观,那真是匪夷所思的天作之合。


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这与象共舞的美好奇观,再一次感受这人象合一的天作之合!(配乐朗读)
4、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人与大象之间的亲密和谐表达得细致入微,与上一篇文章比较,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
相同之处:都是写人与动物之间的事;都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语言优美、生动。

不同之处:一课是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的,本课采用的是先概述后分述的表达方法,每段都有一个中心句。

五、拓展学法,训写结合
1、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可以让读者很容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下面我们也来尝试一下这种写法。

2、小练笔:选择下面的句子做为总起句,再进行分述写几句:
(1)地震灾难后的情景令人震惊!
(2)他是一个合格的值日生。

3、课堂交流。

六、,拓宽视野。

↓↓↓下页更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