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件第2章1课件资料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第二章第一节讲稿gaofenziPPT课件

耐腐蚀泵 接触液体的部件(叶轮、泵体)用耐腐蚀材料制 成。要求:结构简单、零件容易更换、维修方便 、密封可靠、用于耐腐蚀泵的材料有:铸铁、高 硅铁、各种合金钢、塑料、玻璃等。(F型)
油泵 输送石油产品的泵 ,要求密封完善。(Y 型)
杂质泵
2020/10/30
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悬浮液、稠厚的浆液等的泵 ,又细分为污水泵、砂泵、泥浆泵等 。要求不易 堵塞、易拆卸、耐磨、在构造上是叶轮流道宽、 叶片数目少。
起到密封作用。
2020/10/30
13
2020/10/30
14
3、离心泵的分类 1)按照轴上叶轮数目的多少
单级泵 轴上只有一个叶轮的离心泵,适用于出口压力 不太大的情况;
多级泵 轴上不止一个叶轮的离心泵 ,可以达到较高的 压头。离心泵的级数就是指轴上的叶轮数,我国 生产的多级离心泵一般为2~9级。
如何确定转速一定时, 泵的压头与流量之间 的关系呢?
实验测定
2020/10/30
20
H的计算可根据b、c两截面间的柏努利方程:
P b gu 2b g 2HZP g c u 2cg 2(hf)bc
HZP c gP buc22 gub2(hf)bc
H Z(P cP b)/g
离心泵的压头又称扬程。必须注意,扬程并不等于升举高 度△Z,升举高度只是扬程的一部分。
2020/10/30
4
2020/10/30
5
气缚
离心泵启动时,如果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远 小于液体的密度,叶轮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很小,叶轮中心 处产生的低压不足以造成吸上液体所需要的真空度,这样, 离心泵就无法工作,这种现象称作“气缚”。
为了使启动前泵内充满液体,在吸入管道底部装一止逆 阀。此外,在离心泵的出口管路上也装一调节阀,用于开 停车和调节流量。
化工原理第二章01PPT课件

400
0.5419kg / m3
4
主要问题:
1、顶部压强计算错误。 2、没有考虑伯努利方程应用条件 2、温度理解错误。
管路系统中总能量损失公式
hf
(li le
d
)u 2 i2
hf
( li
le d
)u 2 i2
5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液体输送设备 气体输送设备
6
第一节 液体输送设备
一.离心泵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 二.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 三.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 四.离心泵性能参数的改变及换算 五.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允许吸上的高度 六.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七.离心泵的组合操作——串、并联 八.其它类型的泵
19
20
21
离心泵的工作过程: 开泵前,先在泵内灌满要输送的液体。 开泵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液体在
此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叶轮外周,使其机械能增高,并 以很高的速度(15-25 m/s)流入泵壳。
在蜗形泵壳中由于流道的不断扩大,液体的流速减慢, 使大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最后液体以较高的静压能从排 出口流入排出管道。
结
体悬浮物。
构 半闭式叶轮 只有后盖板,可用于输送浆料或含固体悬浮物
的液体,效率较低。
14
15
按 单吸式 液体只能从叶轮一侧被吸入,结构简单。
吸
液
方
相当于两个没有盖板的单吸式叶轮背靠背并在了
式 双吸式 一起,可以从两侧吸入液体,具有较大的吸液能
力,而且可以较好的消除轴向推力。
16
2)泵壳
A. 泵壳的作用 • 汇集液体,作导出液体的通道; • 使液体的能量发生转换,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B. 导叶轮
化工原理第02章课件

②管路特性曲线下移,
p
因 g ↓,图解思维
qV↑,H↓,η不定
例2 图示管路输送液体, 泵转速n=2900r/min时, 泵特性曲线为
He=40-0.1qV2 (He单位为m,qV单位为m3/h) 流量为10m3/h, 现欲采用 降低转速的办法使流量
减少30% (流动处于阻力 平方区) 。 求:转速n’应降至多少?
解:应当满足①安装高度②扬程
①
[Hg ]
p0
g
pV
g
H
f
01
[( NPSH
)r
0.5]
=10.33-0.24-1-3.5=5.59m>Hg=3m ②两槽液面之间列管路方程
H=ΔZ+ΣHf=20+1+6=27m<32.6m 该泵可以用,在使用中用阀门调去多余的能量。
2.2.5 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 2.2.5.1 类型 (1)清水泵——单级、多级、双吸 (2)耐腐蚀泵——用耐腐蚀材料 (3)油泵——密封良好 (4)液下泵——转轴特别长 (5)屏蔽泵——无密封、无泄漏 2.2.5.2 选用 (1)根据泵的工作条件,如腐蚀性、潜水等
应用过程分解法,将整个问题分解为泵特性 和管路特性,分别加以研究,然后通过供需平衡 的原则加以解决。
2.1.3 流体输送机械分类 按作用原理分:
动力式(叶轮式):离心式,轴流式; 容积式(正位移式):往复式,旋转式; 其它类型:喷射式,流体作用式等。 按流体可压缩性分: 液体输送机械:统称为泵; 气体输送机械:通风机
Pe=ρgqVHe Pa基本上随流量qV单调上升 泵启动时关出口阀 (3)泵的效率 Pe
Pa
容积损失: 根据需要可选用不同类型的叶轮
化工原理完整教材课件 PPT

基本原理及其流动规律解决关问题。以
图1-1为煤气洗涤装置为例来说明: 流体动力学问题:流体(水和煤气)
在泵(或鼓风机)、流量计以及管道中 流动等;
流体静力学问题:压差计中流体、 水封箱中的水
图1-1 煤气洗涤装置
1.1 概述
确定流体输送管路的直径, 计算流动过程产生的阻力和 输送流体所需的动力。
根据阻力与流量等参数 选择输送设备的类型和型号, 以及测定流体的流量和压强 等。
流体流动将影响过程系 统中的传热、传质过程等, 是其他单元操作的主要基础。
图1-1 煤气洗涤装置
1.1.1 流体的分类和特性
气体和流体统称流体。流体有多种分类方法: (1)按状态分为气体、液体和超临界流体等; (2)按可压缩性分为不可压流体和可压缩流体; (3)按是否可忽略分子之间作用力分为理想流体与粘
化工原理完整教材课件
第一章 流体流动
Fluid Flow
--内容提要--
流体的基本概念 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 机械能衡算式及柏努 利方程 流体流动的现象 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
1. 本章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管 内流动的规律,并运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去分析和解决流 体流动过程的有关问题,诸如:
气体的密度必须标明其状态。 纯气体的密度一般可从手册中查取或计算得到。当压
强不太高、温度不太低时,可按理想气体来换算:
(1-3)
式中
p ── 气体的绝对压强, Pa(或采用其它单位); M ── 气体的摩尔质量, kg/kmol;
性流体(或实际流体); (4)按流变特性可分为牛顿型和非牛倾型流体;
流体区别于固体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流动性,其形状随容器形状 而变化;受外力作用时内部产生相对运动。流动时产生内摩擦从而 构成了流体力学原理研究的复杂内容之一
化工原理第二章1

②泵的工作点对应的泵压头既是泵提供的,也是管路需要 的;
③工作点对应的各性能参数反映一台泵的实际工作状态。
14
3.离心泵的流量调节 (1)改变管路特性------变出口阀的开度
15
(2)改变泵的特性 ----变叶轮转速 nA<nB,转速增加,流量和压头均
增加。
(3)改变泵的特性 ----切削叶轮直径
调节范围不大,只能变小,适合 长期性调整,操作中调整不可行
P63
例2-3
16
四
离心泵的组合操作
1.双泵并联 ①理论上,H不变,Q加倍; ②实际工作流量并未加倍(QB<2QA),压头有所增加 ;n台完全相同的泵并联,组合泵的特性方程为: ③
H A B Q2 n2
2.双泵串联 ①理论上,Q不变,H加倍;
θ
28
3.往复泵特点:
(1) 流量只与泵缸尺寸、冲程、活塞往复次数有关,与泵的压
头、管路等无关。
(2) 理论上
单动泵的流量:QT=ASnr 双动泵的流量:QT=(2A-a)S nr 式中: QT —— 往复泵理论流量,m3/s; A —— 活塞截面积,m2;
a —— 活塞杆截面积,m2;
有效功率Ne :单位时间离心泵对流体做的功。 Ne=gQH ;
轴功率N:单位时间内由电机输入离心泵的功。 效率η :泵对外加能量的利用程度。 η = Ne /N 2.离心泵的性能曲线 ①H-Q曲线:随着流量的增加,泵的压头下降, 此规律对流量很小的情况可能不适用。 ② N-Q曲线: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离心
部真空,周围液体以很高的流速冲向真空区域; ③当汽泡的冷凝发生在叶片表面附近时,大量液体以高频冲 击力冲击叶片,使叶轮损伤,这种现象称为“汽蚀”。
③工作点对应的各性能参数反映一台泵的实际工作状态。
14
3.离心泵的流量调节 (1)改变管路特性------变出口阀的开度
15
(2)改变泵的特性 ----变叶轮转速 nA<nB,转速增加,流量和压头均
增加。
(3)改变泵的特性 ----切削叶轮直径
调节范围不大,只能变小,适合 长期性调整,操作中调整不可行
P63
例2-3
16
四
离心泵的组合操作
1.双泵并联 ①理论上,H不变,Q加倍; ②实际工作流量并未加倍(QB<2QA),压头有所增加 ;n台完全相同的泵并联,组合泵的特性方程为: ③
H A B Q2 n2
2.双泵串联 ①理论上,Q不变,H加倍;
θ
28
3.往复泵特点:
(1) 流量只与泵缸尺寸、冲程、活塞往复次数有关,与泵的压
头、管路等无关。
(2) 理论上
单动泵的流量:QT=ASnr 双动泵的流量:QT=(2A-a)S nr 式中: QT —— 往复泵理论流量,m3/s; A —— 活塞截面积,m2;
a —— 活塞杆截面积,m2;
有效功率Ne :单位时间离心泵对流体做的功。 Ne=gQH ;
轴功率N:单位时间内由电机输入离心泵的功。 效率η :泵对外加能量的利用程度。 η = Ne /N 2.离心泵的性能曲线 ①H-Q曲线:随着流量的增加,泵的压头下降, 此规律对流量很小的情况可能不适用。 ② N-Q曲线: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离心
部真空,周围液体以很高的流速冲向真空区域; ③当汽泡的冷凝发生在叶片表面附近时,大量液体以高频冲 击力冲击叶片,使叶轮损伤,这种现象称为“汽蚀”。
(完整版)化工原理课件(天大版)

以 F = 1000 kg/h 的流量送入蒸发器,在422K下蒸发 出部分水得到50%的浓KNO3溶液。然后送入冷却结晶器, 在311K下结晶,得到含水0.04 的KNO3结晶和含KNO3 0.375的饱和溶液。前者作为产品取出, 后者循环回到 蒸发器。过程为稳定操作,试计算KNO3结晶产品量P、 水分蒸发量W和循环的饱和溶液量R。
返回 30 03:06:50
4. 流体的特征
具有流动性; 无固定形状,随容器形状而变化; 受外力作用时内部产生相对运动。
不可压缩流体:流体的体积不随压力变化而变化, 如液体;
可压缩性流体:流体的体积随压力发生变化, 如气体。 返回 31
13.7
QL 13.7kW
热损失:
100% 6.54%
257.3 47.8
返回 23 03:06:50
例4 非稳定热量衡算举例
罐内盛有20t重油,初温
T1=20℃,用外循环加热法 水蒸气
进行加热,重油循环量
W=8t/h。循环重油经加热
冷 凝
器升温至恒定的100℃后又 水
W=8t/h T3=100℃
基本单位:7个,化工中常用有5 个,即长度(米),质量(千 克),时间(秒),温度(K), 物质的量(摩尔)
➢ 物理单位 基本单位:长度(厘米cm),质 制(CGS制) 量(克g),时间(秒s)
➢ 工程单 位制
基本单位:长度(米),重量或力 (千克力kgf),时间(秒)
我国法定单位制为国际单位制(即SI制) 返回 11
化工生产过程中,流体(液体、气体)的流动 是各种单元操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
传热 — 冷、热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 传质 — 物料流间的质量传递。 流体流动的强度对热和质的传递影响很大。 强化设备的传热和传质过程需要首先研究流体的流动 条件和规律。 因此,流体流动成为各章都要研究的内容。流体 流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是“化工原理” 的重要基础。
返回 30 03:06:50
4. 流体的特征
具有流动性; 无固定形状,随容器形状而变化; 受外力作用时内部产生相对运动。
不可压缩流体:流体的体积不随压力变化而变化, 如液体;
可压缩性流体:流体的体积随压力发生变化, 如气体。 返回 31
13.7
QL 13.7kW
热损失:
100% 6.54%
257.3 47.8
返回 23 03:06:50
例4 非稳定热量衡算举例
罐内盛有20t重油,初温
T1=20℃,用外循环加热法 水蒸气
进行加热,重油循环量
W=8t/h。循环重油经加热
冷 凝
器升温至恒定的100℃后又 水
W=8t/h T3=100℃
基本单位:7个,化工中常用有5 个,即长度(米),质量(千 克),时间(秒),温度(K), 物质的量(摩尔)
➢ 物理单位 基本单位:长度(厘米cm),质 制(CGS制) 量(克g),时间(秒s)
➢ 工程单 位制
基本单位:长度(米),重量或力 (千克力kgf),时间(秒)
我国法定单位制为国际单位制(即SI制) 返回 11
化工生产过程中,流体(液体、气体)的流动 是各种单元操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
传热 — 冷、热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 传质 — 物料流间的质量传递。 流体流动的强度对热和质的传递影响很大。 强化设备的传热和传质过程需要首先研究流体的流动 条件和规律。 因此,流体流动成为各章都要研究的内容。流体 流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是“化工原理” 的重要基础。
化工原理课件第2章:流体输送

3. 离心泵安装时,应注意选用较大的吸入管路,减少吸入管路的弯头、 阀门等管件,以减少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
4. 当液体输送温度较高或液体沸点较低时,可能出现[Hg]为负的情况, 此时应将离心泵安装于贮槽液面以下。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2.2.6 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 1. 类型 ① 清水泵——单级、多级、双吸 ②耐腐蚀泵——用耐腐蚀材料 ③油泵——密封良好 ④液下泵——轴封要求不高 ⑤屏蔽泵——无密封、无泄漏
qV' D' qV D
H
' e
He
D' D
2
Pa' Pa
D' D
3
——切割定律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2.2.4 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1. 管路特性曲线
K:由管路特性决定, 一般为高度湍流,与流 量无关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管路特性的影响因素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7. 效率: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即
Pe
Pa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8. 泵内的能量损失 a. 容积损失
高压液体泄漏到低压处,qV
b. 水力损失 液体内摩擦及液体与泵壳的碰撞,He c. 机械损失 轴与轴承,轴封的摩擦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轴功率:电机提供给泵轴的功率,W
Pa
Pe
H串 2 A 2BoqV2串
并联时的特性曲线为:
H并
A
Bo
qV并 2
2
H串<2H单 qV串>qV单
qV 并<2qV 单 H并>H单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4. 当液体输送温度较高或液体沸点较低时,可能出现[Hg]为负的情况, 此时应将离心泵安装于贮槽液面以下。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2.2.6 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 1. 类型 ① 清水泵——单级、多级、双吸 ②耐腐蚀泵——用耐腐蚀材料 ③油泵——密封良好 ④液下泵——轴封要求不高 ⑤屏蔽泵——无密封、无泄漏
qV' D' qV D
H
' e
He
D' D
2
Pa' Pa
D' D
3
——切割定律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2.2.4 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1. 管路特性曲线
K:由管路特性决定, 一般为高度湍流,与流 量无关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管路特性的影响因素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7. 效率: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即
Pe
Pa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8. 泵内的能量损失 a. 容积损失
高压液体泄漏到低压处,qV
b. 水力损失 液体内摩擦及液体与泵壳的碰撞,He c. 机械损失 轴与轴承,轴封的摩擦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轴功率:电机提供给泵轴的功率,W
Pa
Pe
H串 2 A 2BoqV2串
并联时的特性曲线为:
H并
A
Bo
qV并 2
2
H串<2H单 qV串>qV单
qV 并<2qV 单 H并>H单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化工原理第二版第二章PPT

20
问:为什么泵采用后弯叶片的居多?
w2 2 c2 u2 w2 2 c2 u2 2 w2 u2 c2
后弯叶片
径向叶片 叶轮出口速度三角形
前弯叶片
后弯叶片:理论压头随流量增大而减少;径向:无关; 前弯:增大。在一定的叶轮尺寸、转速和流量下,前弯叶 片产生的理论压头最大。但压头的提高包括静压头和动压 头的提高。对后弯叶片静压头的提高大于动压头的提高,而 对前弯叶片则相反,液体动压头的提高较大,同时液体在泵 壳流动部分动压头转换为静压头时能量损失较大。为获得较 21 高的能量利用率,离心泵总是采用后弯叶片形式
叶轮轴向力问题
轴向力 叶轮轴向力将导致轴 及叶轮的窜动和叶轮 与泵壳的相互研磨。
8
4-8个叶片(前弯、后弯,径向) 液体通道。 前盖板、后盖板,无盖板
闭式叶轮
半开式 开式
9
(2)泵壳: 泵体的外壳,包围叶轮
截面积逐渐扩大的蜗牛壳形通道 液体入口——中心 出口——切线 思考:泵壳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问:由(1) 、 (2)可以得出什么结果?
由(1) 液体在泵内无摩擦阻力损失
由(2) 流体与叶片的相对运动的运动轨迹 可视为与叶片形状相同。
18
Qu2 Q 2 u ctg 2 r2 ctg 2 2r2 b2 2b2 H g g
2 2
1 理论压头与液体密度无关。 这就是说,同一台泵无论输送何种液体,所 能提供的理论压头是相同的。 注意:泵对单位体积流体所加的能量 =gH 讨论: 与密度呈正比。 (1) 理论压头与流量 Q、叶轮转速、叶轮的尺寸和构 造(r2、b2、2)有关;
Hz (4)轴功率N: 单位时间原动机输入泵轴的能量
有效功率Ne:单位时间液体获得的能量 N e HQ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由(1) 、 (2)可以得出什么结果?
由(1) 液体在泵内无摩擦阻力损失
由(2) 流体与叶片的相对运动的运动轨迹 可视为与叶片形状相同。
三.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 1. 理论压头表达式的推导
液体在高速旋转的叶轮中的运动分为2种:
周向运动
u r
2 c2 u2
1 1 c1
u1
三.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 w2
又 Q 2r2 b2 c 2r
u2 c 2 u ctg 2 c 2r
c 2u
2 2
c2u
2
c2r
c2 u2
w1 1 1 c1
Q u2 ctg 2 2r2 b2
r2
u1
代入式 5 得: Qu2 2 u2 ctg 2 2r2 b2 H g
2 2 p2 p1 w1 w2 g 2g 2
w2 2 2
2
c2 u2
w1 1 1 c1
u1
于是:
三.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
2 2 2 2 p p p p p p u u w w 1 2 1 2 1 2 1 1 2 故: 2 ( 2) g 2g g 1 g 2 将式 2 代入式 1 得:
2.0 概述 2.1 液体输送机械——泵 2.1.1 离心泵 一、离心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离心泵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功能 三、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
2.1.1 离心泵 四、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 五、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六、离心泵的组合操作——串、并联
七、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八、离心泵的类型和选用
二.离心泵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功能
1.叶轮
闭 式 叶 轮 敞 式 叶 轮 半 闭 式 叶 轮
思考:三种叶轮中那一种效率高? 闭式叶轮的内漏较弱些,敞式 叶轮的最大。 但敞式叶轮和半闭式叶轮不易 发生堵塞现象
二.离心泵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功能
叶轮轴向力问题
叶轮轴向力将导致轴及叶轮的窜动和 叶轮与泵壳的相互研磨。
r2
w2 2 2
2
c2 u2
r1
g
1
1
2 rdr /g
r1
r2
w1 1 c1
1 2 2 r2 r12 2g
2 2 u2 u1 2g
u1
三.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 原因二:液体由1流到2时,由于流动通道逐渐扩大, w逐渐变小,这部分能量将转化为静压能。
w1 1 1 c1
式 3、4 代入上式得:
u1
三.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
c 2 u2 cos 2 c1 u1 cos 1 H g
一般地,1=90 则 cos1=0,于是:
c 2 u2 cos 2 c 2 u u2 w (5) H 2 g g
2 2
2
c2 u2
二.离心泵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功能
2.泵壳
思考:泵壳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①汇集液体,并导出液体; ②能量转换装置
二.离心泵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功能
3. 轴封装置
减少泵内高压液体外流,防止空气侵入泵内。
填料密封 ------填料不能压得过紧,也不能压得过松,应以 压盖调节到有液体成滴状向外渗透。 常用填料为浸透石墨或黄油的棉织物或石棉。 机械密封
气体输送机械
2.1 液体输送机械——泵
按泵的工作原理分:
离心式 、轴 流 式 、 喷 射 式 等 速 度 式 : 如 特点:使流体获得速度 泵 容 积 式 : 如 往复式 、回转式等
特点:机械内部的工作容积不断发生变化。
离心泵的外观
2.1.1
一.离心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离心泵
w2 在 1 与 2 之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式,得: 2 2
H
2 p 2 p1 c2 c12 g 2g
w1 1 1 c1
(1)
u1
三.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
p2 p1 使静压头增加 的原因: g 原因一:离心力作功 F
C
r
2
p2 p1 1/g F dr c
2 2 2 2 2 2 u2 u1 w1 w2 c2 c1 H 2g 2g
根据余弦定理可知:
w c u 2c1 u1 cos 1 (3)
2 1
2 2
2 1
2 1
w2 2 2
2
c2 u2
w c u 2c 2 u2 cos 2 (4)
2 2 2 2
三.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
压头: 泵提供给单位重量液体 的能量称为泵的压头, 用H表示,单位m。
三.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
理论压头:理想情况下单位重量液体所获得的能量称为 理论压头,用H表示。
(1)流 体 为 理 想 流 体 ( 2)叶 轮 的 叶 片 数 目 为 无 穷 多,且叶片厚度不计。
c2r
c2u b2
c2
r2 2
Q ctg 2 2b2 g
三.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
Qu2 Q 2 u ctg 2 r2 ctg 2 2r2 b2 2b2 H g g
2 2
请思考:与H有关的因素有哪些?分别是怎样的关系? 讨论: (1)理论压头与流量Q、叶轮转速、叶轮的尺寸 和构造 ( r2、b2、2)有关; (2)叶轮直径及转速越大,则理论压头越大;
1.离心泵的构造:
1、叶轮: 2、泵壳: 3、泵轴及轴封装置:
思考: 为什么叶片弯曲? 泵壳呈蜗壳状?
一.离心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思考: 流体在泵内都获得了哪几种能量? 其中哪种能量占主导地位? 思考:
泵启动前为什么要灌满液体?
气缚现象
离心泵的操作 灌液——克服气缚现象 启动——先关闭出口阀门,再合闸 运转——逐步开启出口阀门,调节流量 停车——先关闭出口阀门,再拉闸
2.2 气体压送机械 一、离心通风机 二、往复式压缩机
自学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重点掌握
液体输送机械 泵 流体输送机械 通风机 鼓风机 气体压送机械 压缩机 真空泵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离心泵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