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齿轮泵的轴向间隙的方法

合集下载

水泵机组轴向和径向间隙测量与调整方法

水泵机组轴向和径向间隙测量与调整方法
2 轴向和径向间隙测量
为了使水泵和电动机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需要测量两轴的相对位置,即测量水泵和电动机连 轴器的轴向和径向间隙。用百分表可精确测量水
收稿日期:2018-03-20 作者简介:刘家春,男,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泵和电动机两轴相对位置。 用 2 支百分表可同时测量两轴的轴向和径向间
· 35 ·
2018 年 5 月
水泵的联轴器
水泵轴 D
水 利 水 电 快 报 EWRHI
Δb 电动机的联轴器 电动机满足安装要求 动机轴 时的轴线位置
第 39 卷 第 5 期
y1 y2
水泵轴线
电动机前地 脚螺栓位置
L1
图 2 调整轴向间隙计算
安装时电动 机轴线实际位置
L2
电动机后地 脚螺栓位置
向间隙不能大于 0. 10~0. 16 mm,弹性联轴器径向 间隙不能大于 0. 12~0. 24 mm[1]。如果轴向和径向 间隙超出以上要求的数值,需对水泵机组的轴向和 径向间隙进行调整,使其满足安装要求。
2018 年 5 月
水 利 水 电 快 报 EWRHI
文章编号:1006 - 0081(2018)05 - 0035 - 02
第 39 卷 第 5 期
水泵机组轴向和径向间隙测量与调整方法
刘家春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水泵机组安装时,用百分表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机组的轴向和径向间隙。根据所测轴线和径
水泵机组的安装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用户用 水的需要,而且对水泵机组的正常和安全运行、管 理、维护都有较大影响;同时会影响到水泵机组的 运行效率以及使用寿命。
水泵机组安装时,用百分表能够准确、快速测 量水泵和电动机连轴器的轴向和径向间隙,根据测 量的轴向和径向间隙值对其进行调整,可确保水泵 机组的安装质量,并加快安装进度。

磁力泵轴向间隙

磁力泵轴向间隙

磁力泵的轴向间隙是磁力泵转子与前后端盖之间的间隙,是磁力泵设计和运行中的重要参数。

以下是关于磁力泵轴向间隙的介绍:
1.轴向间隙大小:一般来说,磁力泵的轴向间隙应控制在0.1mm左右。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整磁力泵的叶轮和泵壳之间的间隙来实现轴向间隙的控制。

2.轴向间隙的检测:检测磁力泵的轴向间隙时,可以采用压铅丝法进行规范测量。

具体操作是将铅丝放在泵的进出口法兰之间,然后安装泵盖,使泵转子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取出铅丝,测量铅丝的厚度即为轴向间隙的大小。

3.轴向间隙的影响:磁力泵的轴向间隙大小对泵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如果间隙过大,会降低泵的容积效率和总效率,增加泄漏量,导致泵的运行不稳定;如果间隙过小,会增加泵的摩擦损失,使泵的润滑和冷却效果变差,甚至引起轴的弯曲和断裂。

4.调整轴向间隙:调整磁力泵的轴向间隙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和测量仪器,并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在调整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垫片的材质和厚度,以保证调整后的间隙大小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磁力泵的轴向间隙是磁力泵设计和运行中的重要参数,需要严格控制并定期检查和调整。

正确的轴向间隙可以提高磁力泵的性能和寿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水泵间隙测量与调整

水泵间隙测量与调整

1.水泵轴的弯曲:高压水泵的结构精密,动、静部分之间间隙小,转子转速高、轴的负荷重。

因此对轴的要求比较严格。

轴的弯曲度一般不允许超过0.02mm,超过0.04mm 时就应该进行直轴处理,轴的弯曲过大势必将增加水泵转子的晃度,晃度大势必要增加密封环及导叶衬套间隙,如果间隙过大,还会形成涡流,引起水泵振动。

降低水泵效率。

2.叶轮与泵轴的装配间隙:多级给水泵的叶轮与泵轴装配一般是间隙配合,其间隙在0.00mm-0.04 mm,这是由水泵轴及叶轮加工公差决定的,间隙过或过盈一方面增加组装难度,另外影响转子部件热膨胀,增加水泵转子后天性晃度的产生引起转子质量不平衡,间隙过大增加水泵转子晃度,造成水泵转子动平衡不稳定,叶轮内孔与轴的配合部位,由于长期使用和多次拆装,其配合间隙增大,此时可将配合的轴段或叶轮内孔用喷涂法修复。

3.泵轴键及键槽间隙的调整:水泵叶轮与泵轴靠键传递转动。

键和泵轴键槽应该是过盈配合,紧力在0.00 mm-0.03 mm,键和叶轮键槽应是间隙配合,其值也在0.00 mm-0.03 mm。

4.转子小装:a )小装的目的•转子小装也称预装或试装,是决定组装质量的关键,其目的为:测量并消除转子紧态晃动,以避免内部摩擦,减少振动和改善轴封工况;调整叶轮之间的轴向距离,以保证各级叶轮的出口对准;确定调节套的尺寸。

b)转子套装件轴向膨胀间隙的确定,因为转子套装件与泵轴材质不一样。

另外,泵轴两端均在泵体以外,所以在热态下,泵轴与转子套装膨胀量大于泵轴,所以在转子的膨胀间隙的数值是根据转子的长短及水温确定的,一般在10个叶轮左右的转子其膨胀间隙在1mm 左右,膨胀间隙过大,则不能很好紧固转子套装件,膨胀间隙过小,则可能造成转子热态下的弯曲。

造成动静摩擦,损坏设备。

c)小装前的检查,检查转子上各部件尺寸,消除明显超差。

轴上套装件晃度一般不应超过0.02 mm,对轴上所有的套装件,如叶轮、平衡盘、轴套等,应在专用工具上进行端面对轴中心线垂直度的检查。

齿轮泵轴向间隙补偿及其零件安装

齿轮泵轴向间隙补偿及其零件安装
液压气动密封 Hydraumatic & Pneunatic & Seal
■ 辽宁辽中县/ 薛志成
齿轮泵轴向间隙补偿 及其零件安装
泄漏分析
液压系统的齿轮泵工作时,低 压腔从油箱中吸油,高压腔给液压 系统供给压力油。由于液压泵两端 压力不相等,油液要通过运动副间 隙从高压腔向低压腔泄漏,随着工 作压力的升高,泄漏量也随之增加。 引起泄漏的途径通常有 3 个,即 有三种间隙: (1) 两齿轮啮合处的啮合间隙。 (2) 两齿轮齿顶与壳体内缘之间 的径向间隙。 ( 3 ) 齿轮端面与壳体端面( 或轴 套、侧板端面) 之间的轴向间隙( 又 称端面间隙) 。 由于齿轮端面面积较大,进出 口距离最短,从轴向间隙处泄漏的 油占整个泄漏量的 7 0 % ~8 0 % 。油 液过多的泄漏将引起液压缸动作缓 慢,系统工作压力上不去以及油温 升高等故障。因此,为了保证压力 在中高压(≥8 M P a ) 以上的齿轮泵能 正常工作,减少泄漏量,通常都采 取补偿措施以消除轴向间隙。常用 的补偿措施有浮动轴套与挠性侧板 两种,现以农业机械常用的齿轮泵 为例,谈谈这两种端面间隙补偿措 施及其零件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图 1 CB32 型齿轮泵的结构
1.导向钢丝 4.密封圈 3.卸压片 2、
图 2 轴向不平衡力的产生和消除
高,此油液经卸荷槽进 入端面补偿引油通道 1 0 ,
而输入 V 形密封橡胶垫 6 与泵盖和壳体之间的油腔,产生一个轴向推力,将 密封橡胶垫 6 、保护垫片 5 、酚醛支承垫片 4 及侧板 3 紧压在齿轮端面上,从 而补偿轴向间隙。V 形密封橡胶垫 6 在压力油作用下将唇边推开起密封作用, 防止补偿压力油渗漏。同时,补偿油压与系统工作油压同时变化,保持密封 橡胶垫与齿轮端面有适当的压紧力。因此,安装 V 形密封橡胶垫时,要注意 方向,使其唇边向下对着前盖及泵体的凹处,密封垫的凸起在泵壳的表面上, 再依次安装保护密封垫片、酚醛支承片和金属侧板。安装时应使侧板青铜表 面向上,朝向齿轮端面。

轴向间隙与配合的测量与调节

轴向间隙与配合的测量与调节

轴向间隙与配合的测量与调节轴向间隙和配合是机械加工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转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轴向间隙与配合的测量和调节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轴向间隙的定义与测量方法轴向间隙是指两个配合零件之间的空隙或间隔,它对于设备的装配精度和传动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轴向间隙测量方法:1. 游标卡规法游标卡规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测量轴向间隙的方法。

使用游标卡规时,先将游标对准合适的刻度,然后将卡规夹持在需要测量的零件上,通过移动游标,测量出间隙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直径小于100mm的轴向间隙测量。

2. 定位卡规法定位卡规法是一种利用卡规固定测量装置位置的方法。

首先,将定位卡规夹持在一固定位置,然后将测量装置与待测零件相对应的位置,通过卡规的固定点来测量间隙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直径大于100mm的轴向间隙测量。

3. 传感器测量法传感器测量法利用各种传感器来获取轴向间隙的变化情况。

例如,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等,测量零件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轴向间隙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轴向间隙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场合。

二、轴向配合的定义与调节方法轴向配合是指轴与轴承孔之间的装配关系,是保证轴与轴承之间传递力和传递矩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轴向配合调节方法:1. 加热组装法加热组装法是一种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来实现轴向配合的方法。

通过加热轴或冷却轴承孔,使轴热胀冷缩或孔收缩,然后迅速将轴插入孔中,等到轴冷却或孔回复原状时,形成紧固的配合。

这种方法适用于轴与孔之间的干配合。

2. 液压组装法液压组装法是一种利用液压力来实现轴向配合的方法。

首先,将轴放入轴承孔中,然后通过液压力使轴与孔紧固配合。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设备中的轴承安装。

3. 冷却组装法冷却组装法是一种利用冷却物质来实现轴向配合的方法。

通过将轴放入冰水或其他冷却物质中冷却一段时间,在轴收缩的状态下装配到轴承孔中,待轴回升至正常温度后,形成紧固的配合。

ZDS60—150注水泵转子部件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的测量与调整

ZDS60—150注水泵转子部件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的测量与调整

ZDS60—150注水泵转子部件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的测量与调整摘要:通过测量和调整全抬量和半抬量,合理分配径向间隙;通过测量和调整全窜量、半窜量和工作窜量,合理分配轴向间隙。

两大间隙的调整保证了转子部件的同心度,提高了泵的运转稳定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泵;转子;间隙调整;1.引言水泵检修的质量完全靠间隙的正确测量与调整来保障,在水泵众多的间隙及检修数据中,每种间隙及检修数据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

其中转子部件的径向间隙和轴向窜量的的测量与调整直接影响装配的成败。

转子部件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如果调整不当,将导致转子同心度差,从而造成叶轮口环摩擦、振动大、噪声大、转子抱死、滑动轴承损坏、机械密封泄露、泵的效率降低等故障。

2.径向间隙调整在转子的装配过程中对径向间隙的测量与调整是保证叶轮口环与中段口环等之间的间隙均匀,尽量避免由于转子的挠度造成的口环摩擦等问题,具体调整如下:2.1 将前后端上下轴瓦,对应于轴承体确定方向后,分别在上下轴承体及轴瓦上打上相同1、2、3……编号,将上下轴瓦外圆分别与上下轴承体合瓦背。

清理上下轴承体与瓦背接触高点,在瓦背上涂红丹后与轴承体配研,检查瓦背接触面,要求接触面≥70%。

2.2 将前后轴承体分别装入前后托架上。

2.3 在转子上箍表架,打进水段装前节流衬套处轴孔和高压进水段装密封套处轴孔的跳动量,校正转子部件中心,使水平方向偏差<0.02mm。

2.4 全抬量和半抬量的测量。

上下以抬量来衡量,由于转子太重,不可能两侧同时抬起,所以需要将前后端分别抬起。

测驱动端轴全抬量时需要将非驱动端轴瓦装上,但是驱动端不能装轴瓦,在驱动端一侧选一个支撑点,将转子抬到顶部限位位置为止,此时为驱动端全抬量;测驱动端上半抬量时需要将两侧轴瓦都装上,然后将转子抬到顶部限位位置为止,此时为驱动端上半抬量。

非驱动端全抬量和上半抬量依法炮制。

总抬量在0.6~0.7mm,上半抬量比下半抬量小0.1mm 左右,刮瓦深度为0.05mm左右。

齿轮式机油泵的检

齿轮式机油泵的检
齿轮式机油泵的检修
齿轮式机油泵的检修
(1)检查齿轮啮合间隙。如图所示,将泵盖拆下,用塞尺 在互成120°角三个位置处测量机油泵主、从动齿轮的啮合 间隙。新机油泵啮合间隙为0. 05 mm,磨损极限值为0. 20 mm,若测得的间隙超过规定值,则应更换齿轮。
(2)检查齿轮与泵盖轴向间隙。将泵盖拆下,检查方法如 图所示,正常间隙为0. 05 mm,磨损极限值为0. 15 mm,若 测得的间隙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规定值,则应修复。
(3)检查齿轮与泵壳径向间隙。将泵盖拆下,检查方法如图所示,选 一对啮合齿相对的轮齿,用塞尺测量齿顶与泵壳之间的间隙,其标准值 为0. 03~0. 06 mm,磨损极限值为0. 20 mm。若测得的间隙超过规定值, 则应更换齿轮或泵体。 (4)检查限压阀。检查限压阀弹簧有无损伤、弹力是否减弱,必要时 予以更换。检查限压阀配合是否良好、油道是否堵塞、滑动表面有无损 伤,必要时更换限压阀。

齿轮泵的拆装与检测

齿轮泵的拆装与检测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检查 七.齿轮泵的间隙测量
1. 用压铅法测量齿轮泵的啮合间隙。具体方法为:选择合适的软 铅丝, 一般软铅丝直径在0.5~1mm,截取三段软铅丝,每段长度能 围住一个齿面为宜,用机械用凡士林将三段软铅丝等距粘在 从动齿轮一只轮齿的齿宽方向上,装好主、从动齿轮(注意啮合 软铅丝的齿应处于排出腔), 并在泵壳外部做好标记,装配好 齿轮泵盖和传动装置,然后顺泵的转向转动齿轮泵的主动轴,将 啮合软铅丝的齿转到吸入腔, 拆解齿轮泵, 拆卸主、从动齿轮, 取下软铅片并清洁,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每道铅丝片在轮齿啮合处 的厚度, 将同一铅丝片厚度相加, 即为齿轮泵齿与齿的啮合间隙。 对于直齿型齿轮泵, 也可用塞尺测量齿与齿间啮合间隙,即装配 好主、从动齿轮,用塞尺测量两啮合齿接触面的间隙,测量点要 选在齿轮上相隔大约120的三位置上, 然后求平均值,齿轮啮合 间隙应在0.04~0.08mm, 最大不超过0.12mm,间隙过大时, 应成 对更换新齿轮。
实验三 齿轮泵的拆装与检查
一.拆装要点
1.正确选取拆装工具和量具; 2.拆卸程序是否正确; 3.所使用的工艺方法是否得当,是否符合技 术规范; 4.能够正确地对零件进行外部检查; 5.拆装完毕后工具的整理是否合符规范。 6.测量数据分析和结论是否正确。
二.齿轮泵的拆装
齿轮泵虽然结构简单, 但种类较多, 结构各异。实验室内供 拆装的为CB--B型齿轮泵, 其排出最高压力为2.5MPa。 1. 拆装应注意事项 (1)预先准备好拆卸工具。 (2)螺钉要对称松卸。 (3)拆卸时应注意作好记号。 (4)注意碰伤或损坏零件和轴承等。 (5)紧固件应借助专用工具拆卸, 不得任意敲打。 2. 拆装步骤 (1)切断电动机电源,并在电气控制箱上打好 “设备检修, 严 禁 合闸” 的警告牌。 (2)关闭管路上吸、排截止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测量齿轮泵的轴向间隙的方法
1、选择合适规格的梅花扳手(优先选用)或开口扳手;选用0~25mm的外径千分尺;
2、选用合适的软铅丝直径(0.5<d<1.3mm)2段,每段长度约为齿轮节圆周长;
3、压铅丝操作
(1) 装配好主、从动齿轮;
(2) 用油脂将三段软铅丝分别粘贴于主、从动齿轮的节圆上;
(3) 装上泵盖(包括垫片及轴套),分2~3遍对称均匀地拧紧螺母;
(4) 对称均匀地拧下泵盖螺母,取下泵盖,取下软铅丝片并清洁;
(5) 在每根铅丝片上选取4个测量点,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软铅丝片厚度并作测量记录;
4、测量数据分析
(1) 计算出8个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轴向间隙;
(2) 根据所测轴向间隙数值与正常值范围(一般为0.06~0.10mm,低压齿轮泵允许到0.10~0.25mm)相比较,作出可继续使用或者需要维修的结论。

延长离心泵使用寿命的方法
离心泵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化学工业中,输送不同性质的液体,提供化学反应所需要的压力,流量。

离心泵的种类繁多,根据输送介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酸泵,碱泵,清水泵,泥浆泵等。

输送介质的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不同,因此,有效延长离心泵的使用周期,减少维修量,对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作用。

1、离心泵的选择及安装
离心泵应该按照所输送的液体进行选择,并校核需要的性能,分析抽吸,排出条件,是间歇运行还是连续运行等。

离心泵通常应在或接近制造厂家设计规定的压力和流量条件下运行。

泵安装时应进行以下复查:
①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地脚螺栓必须恰当和正确地固定在混凝土
地基中,机器不应有缺件,损坏或锈蚀等情况;
②根据泵所输送介质的特性,必要时应该核对主要零件,轴密封件和垫片的材质;
③泵的找平,找正工作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若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④所有与泵体连接的管道,管件的安装以及润滑油管道的清洗要求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离心泵的使用
泵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驱动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同;
②查明管道泵和共轴泵的转向;
③各固定连接部位应无松动,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④有预润滑要求的部位应按规定进行预润滑;
⑤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
⑥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
⑦高温泵在试运转前应进行泵体预热,温度应均匀上升,每小时温升不应大于500℃;泵体表面与有工作介质进口的工艺管道的温差不应大于4090;
⑧设置消除温升影响的连接装置,设置旁路连接装置提供冷却水源。

离心泵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禁止无水运行,不要调节吸人口来降低排量,禁止在过低的流量下运行;
②监控运行过程,彻底阻止填料箱泄漏,更换填料箱时要用新填料;
③确保机械密封有充分冲洗的水流,水冷轴承禁止使用过量水流;
④润滑剂不要使用过多;
⑤按推荐的周期进行检查。

建立运行记录,包括运行小时数,填料的调整和更换,添加润滑剂及其他维护措施和时间。

对离心泵抽吸和排放压力,流量,输人功率,洗液和轴承的
温度以及振动情况都应该定期测量记录。

3、离心泵的维护
3.1、离心泵机械密封失效的分析
离心泵停机主要是由机械密封的失效造成的。

失效的表现大都是泄漏,泄漏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动静环密封面的泄漏,原因主要有:端面平面度,粗糙度未达到要求,或表面有划伤;端面间有颗粒物质,造成两端面不能同样运行;安装不到位,方式不正确。

②补偿环密封圈泄漏,原因主要有:压盖变形,预紧力不均匀;安装不正确;密封圈质量不符合标准;密封圈选型不对。

实际使用效果表明,密封元件失效最多的部位是动,静环的端面,离心泵机封动,静环端面出现龟裂是常见的失效现象,主要原因有:
①安装时密封面间隙过大,冲洗液来不及带走摩擦副产生的热量;冲洗液从密封面间隙中漏走,造成端面过热而损坏。

②液体介质汽化膨胀,使两端面受汽化膨胀力而分开,当两密封面用力贴合时,破坏润滑膜从而造成端面表面过热。

③液体介质润滑性较差,加之操作压力过载,两密封面跟踪转动不同步。

例如高转速泵转速为20445r/min,密封面中心直径为7cm,泵运转后其线速度高达75 m/s,当有一个密封面滞后不能跟踪旋转,瞬时高温造成密封面损坏。

④密封冲洗液孔板或过滤网堵塞,造成水量不足,使机封失效。

另外,密封面表面滑沟,端面贴合时出现缺口导致密封元件失效,主要原因有:
①液体介质不清洁,有微小质硬的颗粒,以很高的速度滑人密封面,将端面表面划伤而失效。

②机泵传动件同轴度差,泵开启后每转一周端面被晃动摩擦一次,动环运行轨迹不同心,造成端面汽化,过热磨损。

③液体介质水力特性的频繁发生引起泵组振动,造成密封面错位而失效。

液体介质对密封元件的腐蚀,应力集中,软硬材料配合,冲蚀,辅助密封0形环,V形环,凹形环与液体介质不相容,变形等都会造成机械密封表面损坏失效,所以对其损坏形式要综合分析,找出根本原因,保证机械密封长时间运行。

3.2、离心泵停止运转后的要求
①离心泵停止运转后应关闭泵的人口阀门,待泵冷却后再依次关闭附属系统的阀门。

②高温泵停车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停车后应每偏20一30min盘车半圈,直到泵体温度降至50℃为止。

③低温泵停车时,当无特殊要求时,泵内应经常充满液体;吸入阀和排出阀应保持常开状态;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的低温泵,液位控制器和泵密封腔内的密封液应保持泵的灌浆压力。

④输送易结晶,易凝固,易沉淀等介质的泵,停泵后应防止堵塞,并及时用清水或其他介质冲洗泵和管道。

⑤排出泵内积存的液体,防止锈蚀和冻裂。

3.3、离心泵的保管
①尚未安装好的泵在未上漆的表面应涂覆一层合适的防锈剂,用油润滑的轴承应该注满适当的油液,用脂润滑的轴承应该仅填充一种润滑脂,不要使用混合润滑脂。

②短时间泵人干净液体,冲洗,抽吸管线,排放管线,泵壳和叶轮,并排净泵壳,抽吸管线和排放管线中的冲洗液。

③排净轴承箱的油,再加注干净的油,彻底清洗油脂并再填充新油脂。

④把吸人口和排放口封起来,把泵贮存在干净,干燥的地方,保护电机绕组免受潮湿,用防锈液和防蚀液喷射泵壳内部。

⑤泵轴每月转动一次以免冻结,并润滑轴承。

参考文献:
[1]原化学工业部编。

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 0。

[2]HGJ207一1983。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3]崔继哲。

化工机器与设备检修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