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认识数字1-5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1-5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1-5的读写。
2. 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
3.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字1-5的认识。
2. 数字1-5的大小顺序。
教学难点:1. 数字1-5的写法。
2. 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画有数字1-5的图片。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学习数字1-5的读写。
2. 通过数数,让学生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
3. 利用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1-5。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6-10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6-10的读写。
2. 了解数字6-10的大小顺序。
3.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字6-10的认识。
2. 数字6-10的大小顺序。
教学难点:1. 数字6-10的写法。
2. 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画有数字6-10的图片。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学习数字6-10的读写。
2. 通过数数,让学生了解数字6-10的大小顺序。
3. 利用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6-10。
第三章: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平面图形。
2.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感知和分类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感知和分类能力。
教学重点:1. 平面图形的认识。
2. 平面图形的分类。
教学难点:1. 平面图形的特点。
2. 对平面图形的分类能力。
教学准备:1. 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
2. 画有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平面图形卡片,学习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特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认识数字1-5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1-5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字1-5的认识2. 数字1-5的书写3. 数字1-5的运用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数字1-5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数字1-5的书写。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2. 画有数字1-5的图片3. 黑板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数数游戏:让学生从1数到5,鼓励学生大胆地数数。
2. 点名回答: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回答数字卡片上的数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老师通过展示画有数字1-5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5。
2. 学生跟读,理解数字1-5的含义。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数字,用数字卡片进行交换练习。
2. 老师出示数字,学生快速拿出对应的数字卡片。
四、书写数字1-5(10分钟)1. 老师示范书写数字1-5,讲解书写的顺序和规则。
2.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数字1-5,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老师提问:今天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6-10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字6-10的认识2. 数字6-10的书写3. 数字6-10的运用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数字6-10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数字6-10的书写。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2. 画有数字6-10的图片3. 黑板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数数游戏:让学生从1数到10,鼓励学生大胆地数数。
2. 点名回答: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回答数字卡片上的数字。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认识数字1-51.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理解数字的含义。
培养学生数数、点数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学习数字1-5的读音和写法。
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含义。
进行数数、点数的实践活动。
1.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字的含义。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数数、点数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数、点数的实践活动。
1.4 教学步骤:1. 展示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5。
2. 教授数字1-5的读音和写法。
3. 进行数数、点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2.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10,理解数字的含义。
培养学生数数、点数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学习数字6-10的读音和写法。
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含义。
进行数数、点数的实践活动。
2.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字的含义。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数数、点数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数、点数的实践活动。
2.4 教学步骤:1. 展示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6-10。
2. 教授数字6-10的读音和写法。
3. 进行数数、点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加法运算3.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的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习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
进行加法运算的实践活动。
3.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法的含义。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加法运算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加法运算的实践活动。
3.4 教学步骤:1. 展示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
北师大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5篇

北师大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5篇北师大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书中练习题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花、○和△等卡片。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伸出我们的左手,再伸出我们的右手,请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还是右手的手指多还是一样多呢你怎么知道的呢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2、创设情景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边请看大屏幕,边听故事。
看这是谁这又是谁呢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在做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在帮小兔盖房子等。
(渗透互相帮助的德育教育)数一数,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了几块砖二、观察交流,探究新知1、理解“同样多”。
就像一位小朋友说的那样,有4只小兔,1只小兔搬1块砖,你能摆出来,让大家一眼就看清楚吗学生活动。
学生尝试摆,拿出手中的学具盒,用三角表示小兔,用○表示砖。
对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有代表性方法的学生展示。
小朋友们评一评,你认为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课件操作(1只小兔搬1块砖。
边说边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学生读。
你能边指图边用“同样多”说一说吗同桌互说。
请同学们找一找,在图中还有同样多的事物了吗2、认识“多”、“少”。
我们会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比较小兔和砖的数量了。
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数量同样多的物体进行比较,另一种是数量不一样多的`物体进行比较。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3只小猪和4根木头,你能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摆一摆,比一比吗1只小猪对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而木头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买铅笔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学习目标: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8= 6+4= 9+6= 10-8= 15-5=8+7= 4+9= 16-5= 8+8= 5+9=3、填一填9+( )=13 ()+9=15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5—9=师:说说你为什么用减法呢?师:15—9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从15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2)把15分成5和4师:你为什么要分成5和4呢?师板书:15-5=10 10—4=6(3),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 先用10-9=1,再用1+5=6师板书:10-9=1 1+5=6(4),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师板书:9+()=15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认识数字1-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数字1-10。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0-9的写法和读法。
2. 学习数的顺序,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0-9。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数数,从0数到10。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操作,理解数的顺序。
4. 学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
第二章: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 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人民币实物,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 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第三章: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技巧。
教学步骤:1. 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 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加减法运算。
第四章:几何图形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
2. 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几何图形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基本几何图形。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几何图形的特征。
3. 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创作。
第五章:简单的数据处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篇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教材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比和比例,小学阶段主要知识的复习四个部分。
长方体等立体图形是在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简单的统计图表是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比和比例主要是进一步研究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例,学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和化简比、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反比例等归后安排了总复习,对小学阶段的主要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的复习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编排特点上有以下特点:1、突出重点,加强操作,认识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2、继续进行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加强分析统计图表的训练;3、突出比和比例的概念教学,加强知识间的有机联系;4、加强数学知识的复习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二、全册教材的重点与难点:1、长方体的特征、体积、表面积的计算是重点,体积概念的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圆锥体积是难点。
2、识图是统计图表单元的重点,绘制统计表是难点。
3、比、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是重点,也是难点。
4、小学阶段知识的事理、复习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又是难点。
三、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
2、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3、巩固和深化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能力目标: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学会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正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3、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整理,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
情感目标:1、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2、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细致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认识数字1-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数字1-10。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1-10的读写。
2. 通过数数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字1-10的顺序。
3.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字1-10的读写。
2. 数字1-10的顺序。
教学难点:1. 数字1-10的写法。
2. 快速准确地数数。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计数器。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数一数班级里的人数,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字1-10。
2. 新课导入:讲解数字1-10的读写和顺序。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活动,巩固数字1-10的认识。
第二章: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学习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2.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加法和减法运算卡片。
2. 实际问题情境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 新课导入:讲解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货币、合理消费的观念。
教学内容:1. 学习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人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第六章:几何图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单元名称:加与减(一)教材分析: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
它与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单元教学目标20 以认知目标: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能力目标:应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1.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教学难点20 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1.理解十几减9 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2.能解答求另一个加数以及相差数的应用题。
单元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买铅笔捉迷藏快乐的小鸭开会啦跳伞表演美丽的田园练习一做个减法表课时33111买铅笔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会“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能力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情感目标: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重点: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铅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谈话:爱学习的同学们一定经常购买文具吧,小动物们非常喜欢学习,它们也经常买一些学习用品。
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动物文具店去看一看,看看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独立观察,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2.请学生上台表演,师口述内容,生表演,袋鼠妈妈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袋鼠妈妈说:“我买9 支铅笔”。
袋鼠妈妈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 支)和散的 5 支。
你知道总共有几支笔吗?生:有15 支铅笔。
10+5=15袋鼠妈妈想出个问题考考小兔,同学们,你们觉得袋鼠妈妈会用什么数学问题来考小兔呢?问题:总的有15 支笔,卖出了9 支,还剩几支铅笔?(生说不完整教师加以引导)二、想一想,列算式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2.列出算式,15—9三、讨论15—9 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1:一根一根地减。
算式:15-1-1-1-1-1-1-1-1-1=6生2:倒着数:从15 根小棒中一根一根地拿,14、13、12 6生3:15 分成10 和5,10 -9=1 1+5=6-4=6生4:把9 分成5 和4,15 -5=10 10生5:根据加法。
因为9+6=15,所以15-9=6(多媒体课件演示计算方法。
)联系情境图师总结:小兔遇到了困难,大家积极动脑,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真了不起,那以后遇到此类问题,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4.做一做、说一说(书 2 页)(1)让学生拿出计数器摆一摆,想一想应该怎样拨珠子。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边拨珠子边说计算过程。
5.算一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2—9 17 —9四、巩固练习(3 页练一练)1.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1)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
(2)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圈一圈,算一算(1)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说算法和得数。
3.看图列算式学生体会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4.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任选5.说一说,算一算。
(1)看图说图意(2)列算式(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五、拓展练习(投影出示图片)2 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交流,归纳十几减六、总结9 的退位减法算式。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生1:我学会了计算15-9=6 的几种方法。
生2:我学会了十几减七、作业:制作口算卡板书:(1)15-9=610-9=19 的多种方法。
买铅笔(2)15-9=6 15 -5=10-4=61+5=6(3)15-9=610因为9+6=15 所以15-9=6教学反思:捉迷藏教学目标:认知能力: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8 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8 的退位减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铅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捉迷藏吗?你们都是怎样玩捉迷藏的?今天小红家来了好多小朋友,他们正在玩捉迷藏,我们一起去看看。
2.投影出示教材P4的主题图,认真观察,说一说图意:13 个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现在草地上有8 个小朋友。
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描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说出。
二、列算式1.想一想,猜一猜,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2.列出算式,13—8三、讨论13—8 的算法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小组展示。
生1:一个一个地减,13-1-1-1-1-1-1-1-1=5)生2:倒着数13,12,11 ,,5生3:13 分成10 和3,先用10-8=2,再用2+3=5生4:把8 分成5 和3,先用13-3=10,再用10-5=5生5:根据加法。
因为8+5=13,所以13-8=5(板书学生的算法。
)师:这么多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四、巩固练习(5 页练一练) 1.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11 —8 14 —8(1)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建立实物和算式的联系。
(2)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理解运算的道理。
2.画一画,填一填(1)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说画法和算法,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
3.看图列算式(2)看图说明图的意思,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
(2)指名说算法,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4.算一算。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任选 2 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3)认真观察说一说每组算式的规律。
5、摘苹果(1)看图说图意(2)独立计算得数(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出得数怎样连线的。
五、拓展练习(投影出示图片)(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交流、归纳十几减六、总结8 的退位减法算式。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生1:我学会了计算13-8=5 的几种方法。
生2:我学会了十几减七、作业:制作口算卡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1)13-8=510-8=28 的多种方法。
捉迷藏(2)13-8=5 13 -3=10-5=52+3=5(3)13-8=510因为8+5=13 所以教学反思:13-8=5快乐的小鸭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在具体的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 等数的减法,并能简单应用。
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情感目标:学生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7、减6 的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具准备:课件、圆片。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8—8= 13—8= 1517—9=—9=((7+(7+()=11)=157+7+)=13)=16指名回答15—9 是怎么计算的,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方法。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十几减9、8,找到了好多方法,那么这些方法还能解决其他问题吗?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十几减二、师生互动,激发学习热情1.教学例题。
7、6。
主题图:在青青的草地上有一圈可爱的小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给我们到来了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出示两幅图,在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总的有12 只小鸭。
生2:有7 只小鸭在河里游泳。
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草地上还有多少只小鸭?师: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生:12-7=5 (板书)三、探究解题策略1.12 -7=5 的5 要怎么算出来的。
(1)教师示范先摆了12 个圆片,然后拿走7 个,剩下5 个(2)学生说说教师刚才做的过程。
(3)学生说说为什么要拿走7。
(4) 启发回忆:十几减9、十几减8 是怎么计算的?(5)学生尝试其他方法来算一算,小组内互相分享方法,比比看哪一组的方法多又对。
(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6)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生1:因为生2:因为生3:因为7+5=12,所以12-7=5。
(师表扬:你真聪明,看到减法,就马上联想到加法。
12=10+2,可以先算10-7=3,再算3+2=5所以12-7=5)7=2+5,可以先算12-2=10,再算10--5=5 所以12-7=5(6)请几名学生上台讲述以上方法。
2.小练习11-6= 14-6=(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说明计算方法。
四、试一试,完成练一练第 1 题出示幻灯片:14-7= ,12-6=(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本子上试一试。
(2)学生做完后反馈,并说说方法。
五、巩固练习1.画一画。
课本P7, 第2 题。
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反馈。
2.比比谁算得快。
课本P7第4 题,用最快的速度写出答案。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请个别学生说一说。
五、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小伙伴的吗?六、作业:制作口算卡板书设计:快乐的小鸭有12 只小鸭,7 只到河里游泳了,草地上还有多少只?12-7=5①7+5=12 12-7=5②12=10+2 10-7=3 3+2=5③7=2+5 12-2=10 10--5=5教学反思:开会啦学习目标:认知目标: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初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能力目标:理解20 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情感目标: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20 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