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_防溺水、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2023防火防盗防溺水教案(精选6篇)

2023防火防盗防溺水教案(精选6篇)

2023防火防盗防溺水教案(精选6篇)防火防盗防溺水教案1活动分析:大班幼儿随着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不断丰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但当意外灾害真的发生时,他们会感到束手无策。

本活动除了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知识处,更重要的是教给幼儿当意外灾害真的来临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学会自我保护、自救。

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2、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4、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过程:活动一:1、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幼儿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纸点燃后发出光和热火焰是红色的。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2、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

(烧饭、取暖、照明等)(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3、实验:火的熄灭(1)老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焰熄灭的原因。

(燃烧需要空气)(2)老师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同时扣住三只燃烧的蜡烛,观察哪去蜡烛先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杯中空气的多少,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小结:如果想使火焰熄灭,必须使火和空气隔绝。

活动二:1、组织幼儿讨论:(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3)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a: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

2024关于防火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参考篇

2024关于防火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参考篇

2024关于防火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参考篇1.1 设计背景:1.1.1 随着季节的变化,火灾和溺水事故时有发生,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1.1.2 通过本次班会,提高学生防火防溺水的安全意识,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培养学生自我防护能力。

1.1.3 增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让学生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二、知识点讲解2.1 防火知识:2.1.1 火灾的成因:电线短路、火源失控、易燃物堆放等。

2.1.2 火灾的预防:定期检查电器设备,正确使用火源,禁止玩火等。

2.1.3 火灾的逃生:熟悉逃生路线,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逃生等。

2.2 防溺水知识:2.2.1 溺水的原因:不会游泳、体力不支、水域环境复杂等。

2.2.2 预防溺水:不私自下水游泳,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等。

2.2.3 溺水时的自救与救援:保持冷静,尽量抓住岸边物体,及时呼救等。

三、教学内容3.1 防火教育:3.1.1 讲解火灾的成因和危害。

3.1.2 演示火灾逃生的方法。

3.1.3 学生进行火灾逃生演练。

3.2 防溺水教育:3.2.1 讲解溺水的原因和危害。

3.2.2 演示溺水时的自救和救援方法。

3.2.3 学生进行溺水应急救援演练。

四、教学目标4.1 增强学生防火防溺水的安全意识。

4.2 使学生掌握防火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3 培养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防火重点:让学生了解火灾的成因和危害,掌握火灾逃生的方法和技巧。

5.2 防溺水重点:让学生了解溺水的原因和危害,掌握溺水时的自救和救援方法。

5.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运用防火防溺水知识和技巧。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防火教育教具:6.1.1 火灾逃生面具6.1.2 火灾逃生绳索6.1.3 火灾报警器6.1.4 灭火器6.2 防溺水教育教具:6.2.1 救生圈6.2.2 救生衣6.2.3 救生杆6.2.4 人工呼吸模型七、教学过程7.1 防火教育环节:7.1.1 教师讲解火灾的成因和危害。

防溺水防火安全教育教案(3篇)

防溺水防火安全教育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溺水、火灾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防溺水、防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1. 溺水、火灾的危害。

2. 防溺水、防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处理溺水、火灾事故。

2.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安全教育宣传册、安全标志等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危险?如何保护自己?2. 学生分享生活中的危险及保护自己的方法。

二、溺水安全教育1. 教师讲解溺水的危害,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溺水事故的严重后果。

2. 教师讲解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a. 不私自下水游泳;b.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c.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d.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e. 学会基本的自救、互救方法。

三、防火安全教育1. 教师讲解火灾的危害,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火灾事故的严重后果。

2. 教师讲解防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a. 不玩火,不携带火种;b. 发现火灾时,立即呼救,不惊慌;c. 学会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材;d. 熟悉逃生路线,学会使用逃生器材。

四、互动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防火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防溺水、防火技能。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示今后要时刻注意安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防溺水、防火知识?2.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

二、案例分析1. 教师通过案例展示溺水、火灾事故的严重后果,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析案例,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三、应急处理演练1. 教师讲解溺水、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防火灾、溺水-踩踏、食物中毒教案

防火灾、溺水-踩踏、食物中毒教案

预防火灾教学目标:1、继续认识火灾的危害性。

2、知道怎样预防火灾的发生。

教学准备:1、防火标志挂图。

2、火柴、爆竹等。

教学流程:一、情境教学发生火灾真可怕,怎么样就能预防火灾的发生呢?发展学生求异思维二、合作交流:1、不在容易着火的地方玩火。

2、那些东西容易着火呢?3、这些东西容易着火,别人不知道怎么办?4、出示防火标志,让学生说出防火标志的意思。

三、讨论:你是怎样预防火灾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做法:比如春节时不随便放爆竹,不带火柴等危险品。

四、活动延伸把自己想到的办法回去告诉家里人。

校园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公共场所,教学仪器多、科研设备价值昂贵、用电量大,各类试验、实习项目和易燃物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影响大、损失大,直接影响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因而,我校多年来高度重视校园防火工作,始终把防火工作放在各项预防工作的首位。

预防校园火灾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学习消防知识是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可或缺的一课。

为了增强广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便于同学们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我们编辑了这本《中学生消防安全常识》。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火灾基本常识、灭火器基本常识、初起火灾扑救方法、人员疏散和火场逃生知识、消防知识问答等,并收集了校园火灾案例、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试题等方面的内容。

其目的是让中学生通过学习这本读物,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熟悉消防器材的性能特点,掌握灭火、疏散、逃生技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预防校园火灾。

同时,也为广大学生和中学生义务消防队提供了学习、宣传资料。

我们期望,通过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广大同学做到“三懂三会”,即:懂火灾的危害性、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会逃生自救。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希望同学们自觉承担起校园防火工作的责任与义务,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遵守各项防火制度,积极参与校园消防工作,使我校形成“人人关心消防、处处注意防火”的群防群治的局面,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

防踩踏、防溺水安全教育(图文)

防踩踏、防溺水安全教育(图文)

及时呼救
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并拨打急救电话。
正确施救
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救援措施,如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将其头朝下 ,按压其腹部,以排出胃里的水。但要注意不要过度用力或倒置溺水者,以免造成更严重 的伤害。
03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安全意识
意识到安全风险
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安全 风险的认知,使他们意识到身边 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学会主动预 防。
防溺水安全课程
讲解溺水危险、溺水原因 及预防措施,教授溺水自 救和救援技能。
安全教育课程形式
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等多 种形式,如模拟演练、角 色扮演等,提高安全教育 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安全教育活动
安全知识竞赛
组织安全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形 式增强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
记忆。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定期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邀 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组织学生
防踩踏、防溺水安全教育
目录
• 防踩踏安全教育 • 防溺水安全教育 •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 安全教育实践
01 防踩踏安全教育
了解踩踏事件
踩踏事件定义
踩踏事件发生的原因
踩踏事件是指大量人群在狭窄空间内 聚集,由于过度拥挤、恐慌或意外事 件导致人员伤亡的情况。
踩踏事件可能由人群聚集、恐慌、意 外事件或恶意行为引发,常见于节日 庆典、大型集会、商场等公共场所。
预防溺水事件
01
02
03
学习游泳技能
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有助 于提高自救能力,降低溺 水风险。
注意安全警示标识
在有水的地方,如游泳池、 湖泊等,要留意安全警示 标识,遵守相关规定。
家长陪同与监护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护, 特别是在无人看护的情况 下,不要让孩子单独接近 水源。

《小学生防溺水防火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生防溺水防火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生防溺水防火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防溺水和防火安全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防溺水和防火安全的基本知识,以及急救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准备防溺水和防火安全的演示道具。

3. 安排实践环节的场地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溺水事故和火灾事故的案例,引起学生对防溺水和防火安全的重视。

2. 讲解防溺水知识:介绍防溺水的原则、方法,如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等。

3. 讲解防火知识:介绍火灾的危害、预防火灾的措施,如不玩火、不私自使用电器等。

4. 演示急救技能:现场演示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如何处理烫伤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

5.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和防火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次教学中收获的知识和感悟,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防溺水和防火安全的原则。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家后与家人分享防溺水和防火安全知识,提高全家人的安全意识。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防溺水和防火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技能应用:通过实践环节的演练,评估学生对急救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态度与行为: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践行防溺水和防火安全的原则,如是否遵守水域规定、是否注意用火安全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队员或医生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或医院,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防溺水和防火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教育教案防火防溺水

安全教育教案防火防溺水

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火灾和溺水的危害,掌握防火防溺水的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应对火灾和溺水事故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防范观念,养成安全习惯。

教学重点:1. 火灾和溺水的危害。

2. 防火防溺水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1. 如何在火灾中迅速逃生。

2. 如何在溺水时自救和互救。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火灾和溺水的危害,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火灾和溺水事故吗?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二、火灾预防与逃生1. 教师讲解火灾的危害,如烧伤、窒息、财产损失等。

2. 讲解防火知识,包括:a. 家庭防火:不乱拉电线,不使用劣质电器,不堆放易燃物品等。

b. 学校防火:不玩火,不乱扔烟头,不使用大功率电器等。

c. 公共场所防火:不乱扔垃圾,不携带易燃物品,不随意使用明火等。

3. 讲解火灾逃生技能,包括:a. 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势和逃生路线。

b. 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

c. 如遇火势无法控制,可寻找安全出口或利用逃生通道。

三、溺水预防与自救1. 教师讲解溺水的危害,如生命危险、财产损失等。

2. 讲解溺水预防知识,包括:a. 不私自下水游泳。

b. 不在无救生员的情况下游泳。

c. 不在野外水域游泳。

3. 讲解溺水自救技能,包括:a. 保持冷静,尽量放松身体。

b. 用手抓住水中的漂浮物。

c. 如有人救援,积极配合。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火灾和溺水事故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事故原因和教训。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防火防溺水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防火防溺水。

六、作业1. 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掌握防火防溺水知识。

2.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写出自己在防火防溺水方面的行动计划。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火灾和溺水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

防踩踏安全主题班会教案(7篇)

防踩踏安全主题班会教案(7篇)

防踩踏安全主题班会教案(7篇)防踩踏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活动名称:争做安全小卫士活动目标:1、学习防溺水、防踩踏、交通安全、食物中毒等安全知识。

2、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交通安全图片、及踩踏图片。

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始。

教师:刘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看看!(教师让幼儿观看图片)教师:看完了图片,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完图片后的感受。

)教师小结:这些图片都是小朋友受伤的图片,看完后感觉特别的难过,就是因为许多的不小心,所以发生了事故。

我们要从小学会保护自己。

二、了解安全知识,教育幼儿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了解预防踩踏的方法。

(1)教师:(出示拥挤的图片)这张图片上的人怎样?(挤在一起)这样挤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出示受伤的图片)那他们怎么会受伤?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当有拥挤人群时该怎么做呢?教师小结: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如果路边有超市、理发店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

记住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若已经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2)教师: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教师小结: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3)教师:平时我们上下楼梯该注意什么呢?教师:平时我们在上下楼梯时候,小手扶好扶手,靠右行,不推不挤。

2、出示交通安全标志。

教师:这些图片你们还记得吗?都是什么标志?我们一起来看看。

平时我们在出门的时候看见这些标志应该怎么做呢?(按标志的行驶)平时你们都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出门呢?我们乘坐这些交通工具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小结:平时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要按交通标志来行驶,在做公交车的时候一定要抓好把手,要和大人一起;还要系好安全带,不在车厢内乱走,不把头探出窗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踩踏、防溺水、防暴恐、消防安全教育》教案授课班级:五二班班主任:南卡
教学目的:
1、使同学们知道有哪些社会、家庭、校园的暴力伤害。

2、了解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3、懂得一些溺水急求知识和消防安全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如何防范和应对暴力伤害,保护自身安。

2、懂得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

3、预防溺水事件发生懂得急救。

教学准备:文档资料
教学过程:
一、防踩踏事件
(一)、出示案例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目前已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学会避免踩踏事故的相关知识,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二)讨论:
1、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2、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
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伤者怎么办?
4、怎样面对学校踩踏事件?
(三)学生发言,同学指正补充。

(四)、预防踩踏发生
1、要时刻保持冷静,提高警惕,尽量不要受周围环境影响。

2、要事前熟悉所管辖范围内所有的安全出口,同时要保障安全出口处的畅通无阻。

3、当身不由己混入混乱人群中时,一定要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

安全脱险
4、在行进中,发现慌乱人群向自己方向涌来,应快速躲到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过去后再离开。

5、在拥挤混乱的情况下,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栏杆或柱子),但要远离店铺和柜台的玻璃窗。

6、在人群拥挤中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7、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8一旦被人挤倒在地,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

9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二、防溺水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
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

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

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教师详细讲解急救步骤:
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

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

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第二步:控水。

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

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三、消防安全
(一).引入案例
案例回放一9月20日晚23时许,深圳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舞王俱乐部发生一起特大火灾事故,经龙岗区消防部门全力扑救,火灾快被扑灭。

据初步统计,截止9月21日凌晨3:30,事故共造成43人死亡,住院51人。

案例回放二:某校通往学校的巷子不到两米宽,仅能容摩托车通过,两边都是拥挤的店铺,消防车根本就开不进去。

另外,该校教学楼与一住宅楼相邻,住宅楼的阳台都差不多接到了学校的围墙上,两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几乎为零。

居民楼底是一家专卖纸张的商场,一旦火
灾发生,火势将无法控制。

(二).小组讨论(每四个人为一小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消防安全隐患。

(三).消防安全具体防范措施:
(同学在一边听讲同时要做好相关笔记)
1、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什么?
(l)不玩火。

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不吸烟。

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要遵守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吸烟。

(3).爱护消防设施。

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2、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
家庭中的火灾常由用火不慎和使用电器不当引起,同学们要注意:
(l).使用火炉取暖,火炉的安置应与易燃的木质家具等保持安全距离,在农村,则要远离柴草。

(2).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长时间离开。

(3).火炉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4).生火时,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烧发生火灾。

(5).掏出的未熄灭的炉灰、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引起别的物体燃烧起火。

(6).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发火灾
(7).使用发热的电器(如电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

(8).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9).使用煤气器具要防止煤气泄露,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

小结: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

学校是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生活,学生是未成年、缺乏责任感的人群,安全隐患难以避免。

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患于未然。

防患于未然,重中之重是扎扎实实抓好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文明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

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认真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

以此去占领学生课余时间和空间,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学校安全无小事。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做有心人,安全教育从点滴小事抓起,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

那时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