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施工技术交底
水利水电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施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
二、交底对象水利水电工程全体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现场监理人员。
三、交底时间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在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四、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和安全要求。
(2)检查施工机械、设备、工具和材料,确保其安全可靠。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场地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警示区域和警示内容。
(3)施工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4)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5)施工用电应严格执行“三措”(停电、验电、接地)制度。
(6)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施工通道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3. 常见事故预防措施(1)高处作业:使用安全带,设置安全网,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2)起重作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起重机械和吊装作业安全。
(3)施工用电:严格执行“三措”制度,确保用电安全。
(4)施工排水: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防止积水。
(5)施工防火:严禁施工现场吸烟,禁止使用明火作业。
4. 应急处理措施(1)发生事故时,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救援。
(2)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五、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将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书面化,并签字确认。
2. 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理解并掌握。
3.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技术交底公示栏,方便施工人员查阅。
4.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
六、附则本安全技术交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七、交底负责人(姓名)八、交底日期年月日---本模板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施工。
F 水利水电机电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已修改

水利水电机电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1. 项目概述水利水电机电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是指对水力发电装置、水力调度设备、水工机械等进行安装、试车、调试、运行、维护、保养、改造以及金属结构安装等工作,主要包括机组安装、设备安装、金属结构安装、机电试车以及工程维护等方面。
2. 工程流程2.1 前期准备水利水电机电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前期准备包括工程计划编制、材料及设备选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现场勘测等。
在工程计划编制方面,需要根据技术需求、工期要求及资金预算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并据此确定施工组织、设备材料及人员配备方案。
在材料及设备选型方面,需结合工程设计及实际需要,选择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等方面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
2.2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环节包括机组安装、水工机械、水力调度设备等的安装和试车调试等工作。
在机组安装方面,需在建筑基础施工完成后,按照机组安装图纸要求,对机组进行吊装、安装、调整等工作。
在机组调试方面,需要严格执行工程验收标准和规范,进行机组各类参数测试、设备运行试验、泄水试验等。
2.3 金属结构安装金属结构安装环节主要包括钢结构、金属悬挂等工程的安装工作。
在钢结构安装中,需要按照钢结构安装图纸的要求,进行钢结构的组装、焊接、吊装和连接工作。
在金属悬挂安装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悬挂安装点的计算,并进行预埋件、钢绳、吊钩等的安装工作。
2.4 试车调试试车调试环节是验收工程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一环,其主要任务是对设备、机组等进行正常运转、泄水等试验。
在试车调试工作中,需要通过机房监测系统对机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和记录,并根据机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运行参数调整、水流调整等工作。
2.5 工程维护水利水电机电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的维护工作包括对机组、设备、钢结构等的定期检查、保养、维修、更换等工作,以保证其运行安全、稳定和可靠。
在维护工作中,需要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规划要求,建立健全的维护制度,并落实好工程维护的各项工作措施和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施工技术交底要点

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施工技术交底要点引言金属结构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其施工技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在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了解金属结构施工的技术要点和安全保障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本文将从金属结构施工的前期准备、安全保障、施工流程、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前期准备施工前,需要进行场地勘察,进行地基处理,对金属结构进行制作、运输、组装等。
其中的主要措施为:1. 场地勘察1.确定放置金属结构的具体位置和高程标高,满足设计要求,避免金属结构处于水平不良或者不稳定的情况。
2.分析场地环境,必要时进行地下管线的搬迁或者加固,保证金属结构的安全性。
2. 地基处理1.根据场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地基处理方法,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2. 正确施工基础,确保基础的平整与承重力。
3. 金属结构的制作1.确认金属结构图纸,制作合适数量的钢材和配件,配套储备相关材料的库存。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焊接、切割、打孔等加工工艺。
在加工之前,需要对钢材和配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3.确认加工完成的产品尺寸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相关质量档案的记录工作。
4. 运输和组装1.设计合理的运输方案,确保金属结构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金属结构的组装,同时对连接处进行焊接和加固。
二、安全保障在金属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安全保障工作,尤其对于高空作业,更应严格把关。
常见的安全保障措施有:1. 防护措施1.给施工现场划定安全区域,并加装警示标志,防止保护区外人员进入。
2.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网、安全线和安全带等。
2. 施工人员安全1.严格对施工人员进行资质审核和培训,确保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2.安排专人对施工过程进行把关,特别是钢结构的起吊、安装等高空作业部分,在高风险的位置设置临时安全防护设备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三、施工流程金属结构的施工流程包括铺设基础、安装主体结构、安装连接部件和施工检验等,其中重点在主体结构的安装上。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交底(模板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交底(模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交底(模板工程)引言概述: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利用水力资源进行发电和水资源利用的工程,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技术交底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涉及到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等方方面面,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交底的模板工程内容。
一、设计方面1.1 设计要求:技术交底中应明确工程的设计要求,包括设计标准、规范、技术参数等内容。
1.2 设计方案:交底中应详细介绍工程的设计方案,包括工程布局、结构形式、设备选型等内容。
1.3 设计变更:如有设计变更,应及时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最新的设计要求。
二、施工方面2.1 施工工艺:交底中应介绍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关键节点等内容。
2.2 安全措施:交底中应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2.3 质量要求:交底中应明确工程的质量要求,包括验收标准、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三、材料设备3.1 材料选用:交底中应介绍工程所需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标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3.2 设备安装:交底中应详细说明设备的安装方法和要求,确保设备安装正确、稳固。
3.3 设备调试:交底中应介绍设备的调试方法和流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运行维护4.1 运行管理:交底中应介绍工程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设备运行参数监测、故障处理等内容。
4.2 维护保养:交底中应说明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和周期,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4.3 应急措施:交底中应介绍工程的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
五、验收交接5.1 验收标准:交底中应明确工程的验收标准和程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5.2 交接手续:交底中应介绍工程的交接手续和程序,确保工程的顺利交接。
5.3 资料归档:交底中应说明工程资料的归档要求和方法,确保工程资料完整保存。
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工程名称:(此处填写工程名称)二、交底日期:(此处填写交底日期,格式为年月日)三、施工单位:(此处填写施工单位名称)四、分项工程名称:(此处填写分项工程名称)五、交底提要:为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六、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工程图纸及施工方案,明确施工任务及安全注意事项。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检查施工机械设备、工具、材料等,确保其安全可靠。
(4)制定施工安全措施,明确各施工环节的安全责任。
2. 施工现场管理:(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如:危险区域、施工区域、休息区等。
(2)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及时清理施工垃圾和杂物。
(3)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人员、设备、材料等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 施工人员安全防护:(1)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2)高空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并系好保险绳。
(3)施工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4)施工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 施工机械与设备安全操作:(1)施工机械与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2)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3)设备运行过程中,应确保设备周围环境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 施工支护与防护:(1)施工支护应根据地质条件、结构断面尺寸、开挖工艺、围岩暴露时间等因素进行设计,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可靠。
(2)施工人员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施工区的围岩稳定情况,需要时应进行安全处理。
(3)作业人员应根据施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及时进行支护。
(4)开挖期间和每茬炮后,都应对支护进行检查维护。
6. 临时设施与材料管理:(1)临时设施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搭建,确保其安全可靠。
(2)材料堆放应整齐有序,不得超高堆放,防止发生坍塌事故。
(3)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材料管理,防止材料丢失或损坏。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交底(模板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交底(模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交底(模板工程)引言概述: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交底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向相关人员进行工程技术的详细说明和交流的过程。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设计要求、施工流程、质量控制和安全注意事项。
一、工程概况:1.1 工程背景:介绍工程的目的、规模和重要性。
1.2 工程位置:详细描述工程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1.3 工程布局:说明工程的整体布局和主要设施。
二、设计要求:2.1 结构设计:介绍工程的结构设计要求,包括承载能力、抗震性能等。
2.2 水文水资源设计:阐述工程的水文水资源设计要求,包括水源、水质等。
2.3 施工工艺设计:说明工程的施工工艺设计要求,包括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三、施工流程:3.1 前期准备:详细介绍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材料准备等。
3.2 主体施工:阐述主体施工的步骤和流程,包括土方开挖、混凝土浇筑等。
3.3 收尾工作:说明施工结束后的收尾工作,包括设备拆除、场地清理等。
四、质量控制:4.1 施工质量要求:介绍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包括尺寸精度、材料质量等。
4.2 检测与验收:阐述工程质量的检测与验收标准,包括工程验收和材料检测。
4.3 质量管理措施:说明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质量监控和质量纠正措施。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施工安全:介绍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5.2 环境保护:阐述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保护要求,包括噪音、污染等方面。
5.3 突发事件应对:说明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包括火灾、地震等。
总结: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交底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和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文件交底规定

(3)工程施工技术文件交底规定(局工程管理部工管部[2004]1 号2004年10 月12日颁发)依据《水电七局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结合我局工程项目施工情况,特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作出如下规定:1、技术交底目的技术交底是在正式施工之前,对参加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班组长、技术骨干及班组的工人交待工程情况、技术要求及施工程序和方法,使之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避免发生指导和操作的错误,以便科学、有序、安全地组织施工,使施工工序、工艺流程合理受控。
2、技术交底的要求技术交底必须满足施工合同条款、施工规范标准、质量标准、安全要求、工艺标准及操作规程。
3、技术交底的类型(1)设计交底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合同文件要求,在工程主要单位工程项目施工前,应书面致函监理工程师,要求设计单位的相关设计人员对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及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设计交底,以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2)一级交底施工总组织设计、阶段性施工组织设计、重大施工组织设计、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交底,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或副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安全、质量、生产(调度)、计划、经营管理、设备物资供应等有关部门人员及工区(队、厂、分包人)的主管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参加,并填写“技术交底记录表”,并归档保存备查。
对于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认为有必要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或副总工程师)负责组织进行技术交底的,应按上述程序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对于一般的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部工程部负责组织、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或副总工程师)参加,对项目部机关部门、施工工区(队、厂、分包人)的主管领导和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填写“技术交底记录表”,并归档保存备查。
(3)二级交底工区(队、厂、分包人)的技术负责人,应根据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编制详细的工序技术措施和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并负责向工区(队、厂、分包人)班组长、生产技术骨干或班组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填写“技术交底记录表”,并归档保存备查。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交底记录1. 背景介绍本文档主要是记录水利水电工程中技术交底的相关内容,以及交底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方便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工程进展情况、把握工程细节。
2. 技术交底的目的技术交底是指工程建设中,由施工单位将工程设计细节、建设方案、工艺要求、施工规范以及各种质量、安全、环保要求等,向各个工程参与人员作出、传达、明确、确认和承诺的交流活动。
其主要目的是加强相关人员对工程建设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在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好各种风险。
3. 技术交底的内容技术交底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工程设计细节施工单位应在技术交底过程中向相关人员介绍工程的设计要求、建设标准以及设计计算和设计图纸等,确保各个工艺设计及实施相互协调,达到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的要求。
3.2 建设方案施工单位应在技术交底中明确工程建设方案,包括施工进度计划、人员配备、机械设备配置及使用、协调管理、安全计划等。
3.3 工艺要求施工单位应在技术交底中向相关人员介绍各项工程建设的工艺要求,明确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工作过程的控制、施工注意事项和技术要点等,并就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和交底。
3.4 施工规范施工单位应在技术交底中向相关人员介绍施工规范,包括各项技术标准、工程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等。
3.5 各种质量、安全、环保要求施工单位应在技术交底中向相关人员介绍各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环保要求和标准,明确各项要求、控制措施和监督措施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环保达到要求。
4. 技术交底流程技术交底是有效控制工程风险、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般技术交底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提前准备工作在技术交底前,相关人员需提前阅读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规范等相关资料,并对工作任务和施工难点有所了解。
4.2 召开会议由施工单位召集工程建设项目的相关人员进行一次会议,主要包括交底主讲人、交底记录者、相关监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监理工程师、施工队长、质量安全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主轨的安装
3.1在底槛上划出主轨安装基准找正正点线。与主轨所放出的找正线相对应,以便安装时粗调主轨安装位置。
3.2吊装就位后,上部两个方向上安装两个调谐螺丝,底部用千斤顶将主轨微顶到位(主轨端部安装基准与底槛上找正线重合),用调谐螺丝调整主轨的垂直度,测量垂直基准线。
10.7.埋件的二期砼拆模后,应对埋件进行复测,并作好记录,同时检查混凝土面尺寸,清除遗留的钢筋和杂物,以免影响闸门启闭。
10.8.工程档水前,应对门槽进行试槽。
11.固定式启闭机安装工艺和方法
11.1安装要求
①根据设计图纸在启闭机安装基础平台上,预埋启闭机基础板,埋入位置及平面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合格后填写“工序交接单”交监理复查后才能开仓浇砼。
(1)两主轨相对平面度;
(2)两反轨下段相对平面度;
(3)两主轨与门楣的平面度;
(4)两主轨与两反轨下段工作面的平行度。
6.清除安装时各处留下的工艺定位块和能取样的工艺支撑,点焊部位的表面进行补焊和修磨。
7.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验确认合格后,办理移交单由土建施工单位进行主轨,反轨二期砼浇筑施工。浇筑施工中应有措施保证埋件不发生位移和变形。
8.按上述埋件的安装方法,分别进行主轨、反轨,侧轨的组拼安装,直至符合要求的安装高程。
9.按设计图样要求安装锁锭轨道及组拼锁锭案。
10.埋件安装一般规则
10.1.预埋在一期砼中的锚栓在安装前必须进行位置检查、校对。
10.2.安装前,门槽中的模板等杂物必须清除干净。一、二期砼的结合面应全部凿毛,二期砼的断面尺寸及预埋锚筋的位置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
**省**县
****枢纽工程金属结构及启闭机
制造、安装
(合同编号:*****)
技术交底
批准:
审核:
编辑:
*********有限公月
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
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
交底日期
交底人签字
接受人签字
安装顺序:门槽→启闭机→门叶→试验。
2.5待全部焊接完成,检查有无焊接变形,测量安装精度,抽出千斤顶。
2.6底槛安装精度要求:
(1)安装基准相对门槽中心线偏差±5mm。
(2)安装基准相对孔口中心线偏差±5mm。
(3)底槛高程偏差±5mm。
(4)工作表面一端对另一端的高差3mm以内。
(5)工作表面平面度2mm。
(6)工作表面扭曲2mm。
4.4调整好后,搭焊一期砼锚筋,焊接时随时监视并控制焊接变形。切除调谐螺丝。
4.5反轨安装精度要求:
(1)安装基准相对门槽中心偏差+2mm~-1mm。
(2)安装基准相对孔口中心线偏差±2mm。
(3)工作表面组合处的错位1mm。
(4)表面扭曲控制在2mm内。
(5)垂直度2mm/6500mm。
5.主轨,反轨安装好后,二期砼浇筑前应进行全面的基准和安装精度测量,除各埋件的安装偏差要求外应综合测量出:
(5)垂直度2mm。
(6)两主轨承压面的不平面度2mm。
4.反轨安装
4.1在构件组拼工艺平台对反轨进行检查和拼接,单根构件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吊装,放出安装找正基准线。
4.2在底槛上划出反轨安装基准找正点、线。与反轨所放出的找正线相对应,以便安装时粗调反轨的安装位置。
4.3吊装就位后,上部两个方向上安装两个调谐螺丝。底部用千斤顶将反轨微顶到位(反轨端部安装基准与地槛上找正线重合),用调谐螺丝调整反轨下段的垂直度,测量垂直基准线。
2.2将全部螺柱穿带上,适当力量拧紧上下螺母、螺栓头均露出螺母30mm长。
2.3按照底槛相对门槽的安装位置吊装就位,底部用四个千斤顶支撑以便高程和水平的调谐。用测量仪器找正基准线和水平度。
2.4搭焊螺柱与一期锚栓,焊完后,再次测量各处基准,如有变动,调谐螺柱螺母,直至符合要求,拧紧螺母,将各处扦筋搭焊,搭焊长度50 mm搭接扦筋直径,焊完及进清除焊渣。
3.3调整好后,搭焊螺栓与一期锚筋,切除调谐螺丝。
3.4校核安装精度,微调各处螺柱螺母,拧紧螺母。
3.5主轨安装精要求;
(1)主轨安装基准对门槽中心线偏差+2mm~-1mm。
(2)主轨安装基准对孔口中心线偏差±2mm。
(3)工作表面组合处错位不大于0.5mm。(此项在主轨组合时控制)
(4)工作面扭曲控制在2mm内。
1.7埋件安装前,清除门槽中的杂物。检查一、二期混凝土的结合面凿毛质量,二期混凝土的断面尺寸及预埋锚栓的位置应符合图样要求。
1.8用测量仪器放出门槽安装基准,确定各埋件的安装高程和里程,并在相应的位置打上永久的基准标记。
2.底槛的安装
2.1在构件组拼工艺平台上检查底槛的各部分尺寸及形位公差,并算出安装基准找正线。
1.3起吊能力:运用塔吊、卷扬机、汽车吊及其它辅助起重设备。
1.4安装顺序:底槛→主轨工作段→反轨工作段→侧轨下段→主轨非工作段→反轨非工作段→侧轨上段。
1.5主要辅助器具及设备:千斤顶、葫芦、脚手架、电焊机、氧气、乙炔气,适量的工艺钢板块,支撑块,调谐螺丝等
1.6测量检测器具:水平仪、经纬仪、大号铅坠、钢板尺、皮卷尺、墨线仪等。
1.平面闸门门槽的安装。
1.1按照设计图样要求,编制闸门的安装工艺和施工计划书。检查土建施工单位预埋在一期混凝土中的锚程位置、坝轴线、孔口中心、高程,确认正确无误。如果有问题,提出书面检查结果报告,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单位。待解决方案确定,进行下一步施工。
1.2在闸门启闭设备处(充分考虑吊装的最简化)搭设埋件的拼装焊接施工平台。按设计图样和制造的具体工地拼装要求进行各埋件的现场拼接,拼接时掌握好拼装基准。保证埋件各构件安装单元的准确性和质量。
10.3.埋件安装调整好后,应将埋件与锚筋焊牢,确保埋件在浇筑二期砼的过程不发生变形或位移。
10.4.埋件工作面对接接头的错位均应进行缓坡处理,过流面及工作面的焊疤和焊缝余高应铲平磨光,凹坑应补焊平并磨光。
10.5.埋件安装测量时,测量点间隔1m。
10.6.埋件安装后,经检查合格,应在5-7天内浇筑二期砼,如过期或有碰撞,予复测,复测合格后,方可浇混凝土,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不宜超过5.0m,浇筑时,应注意防止撞击,并采取措施捣实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