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东油田稠油热采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现场应用效果剖析

合集下载

稠油热采井氮气泡沫应用技术研究

稠油热采井氮气泡沫应用技术研究

稠油热采井氮气泡沫应用技术研究摘要:针对稠油油藏多轮次蒸汽吞吐开采,油藏压力大幅度下降,边底水推进,周期油汽比低以及吞吐效果逐渐变差等问题,开展了蒸汽吞吐加氮气泡沫调剖的试验研究,从而改善稠油油藏开发效果。

根据研究结果对胜坨油田胜二区东二段的两口井进行了注蒸汽吞吐泡沫调剖现场试验,试验过程中,注汽压力明显升高,发挥了预期的增压调剖效果,通过实施泡沫调剖,试验井均从根本上改变了高含水、产量低的状况。

关键字: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高温氮气泡沫调剖引言胜坨油田胜二区位于区位于胜利村构造西南翼,北面与坨21断块相邻以七号断层为界,东面与坨11断块相邻以九号断层为界,构造简单,它是受北、东两条断层夹持,为一扇形单斜断块构造油藏,油层主要分布在扇形断块的高部位上,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控制的层状稠油油藏。

一、胜坨油田目前开发形势胜二区东二段含油面积为3.5 km2,有效厚度8.6 m,石油地质储量527×104t。

总井41口,开井36口,区块日产油水平99.1t/d,综合含水88.34%,目前蒸汽吞吐5年,累积注汽3.5×104t,累积热力产油5.75×104t,平均油汽比1.62,总累产油37×104t,有力的弥补了产量递减,热采稠油储量的动用已成为胜二区接替稳产的主战场。

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1、原油性质差,平面上,原油顶稀边稠,纵向上,原油性质随深度增加逐渐变差;2、平面层间矛盾大;3、边底水能量充足,水淹程度高,高含水井注汽波及范围有限。

二、氮气泡沫调剖的机理蒸汽吞吐采油的特点是采油速度快,油汽比较高,但蒸汽波及范围有限。

胜坨油田地层非均质性强,边底水比较活跃,在注蒸汽开采过程中,热量易向高含水区扩散,同时出现蒸汽超覆和汽窜,导致蒸汽沿高渗透带突进,大大降低蒸汽有效波及面积,从而影响了蒸汽吞吐开采效益。

三、氮气泡沫驱可行性研究蒸汽吞吐过程使用的泡沫剂需要较强的耐高温性能,经过筛选对比,选用地质院研制的新型高温泡沫剂DHF-2,经评价该剂起泡能力强,稳定性好,经过300℃,72h耐温性试验,化学性能稳定,250℃封堵调剖能力良好,在残余油条件下,仍然能够起到封堵调剖作用。

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唐永江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05期摘要:在注氮气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实施过程中,易出现重力超覆及粘性指进现象,造成气体过早从油井中突破,室内实验研究表明,在注氮气过程中加入发泡剂及稳泡剂可以减少重力超覆、降低气体的指进(或突进速度),调整注采剖面。

关键词:氮气泡沫调剖;室内实验研究;现场应用;增油降水1 油田概况油田某块构造位置位于辽河断陷盆地中央凸起南部倾没带的南端,含油面积5.6km2,石油地质储量2067×104t。

储集层为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体系,区块内小断块较多,砂体多呈透镜本分布,储层连通性差,连通系数为0.59~0.61。

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东营组马圈子油层,油层埋深-1500m~2700m,平均有效厚度19.4m,平均有效孔隙度29.11%,渗透率780×10-3µm2,层间渗透率变化范围为116~1202×10-3µm2,非均质系数在1.07~2.36之间,级差在1.2~20.2倍之间,变异系数在0.06~0.96之间。

油藏类型属于构造控制的边水油藏,边底水油藏及岩性构造油藏,油层薄且多,油水关系复杂,具有多套油水组合,油水界面参差不齐。

原始地层压力17.95MPa,饱和压力13.7MPa。

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油井普遍高含水,水驱效果差。

目前该块综合含水已达89.86%,有117口油井含水高达90%以上,低液高含水是该断块开发中的突出问题。

主要是由于油水粘度比大,导致单层突进、层内舌进、指进严重,水驱波及程度低,水驱波及体积系数仅为49.7%。

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导致注水井层间吸水不均匀,对应油井层间剩余油饱和度差异较大,纵向上储量动用不均,d2层系采出程度为24.27%,d3层系采出程度为26.44%。

2 氮气泡沫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原理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氮气的封堵作用。

氮气泡沫在稠油油藏中的现场应用

氮气泡沫在稠油油藏中的现场应用


翱I :6 2 0 l H I 墨 0 々 ‘
于层问矛盾的存在 ,注入蒸汽沿着高渗层窜流,造成蒸汽热量的
大量浪费和油层纵向动用程度大幅降低,同时对受干扰油井的正
常 生 产带 来 危害 。
图2 NI A T g 2 P 2 井第二 轮 注汽 时压 力 曲线
( 2 )氮气泡沫压水锥技术 。稠油底水油藏经过多轮次蒸汽
比累增 油 8 2 4 吨。

O O
东由厚变薄 ,物性 由好变差 ,有少量底水 ,地层胶结疏松极易出
砂 ,总 体评 价 为常 温 常压 中强水 敏 的砂 砾岩 特 稠 油油 藏 。
1 坨8 2 油藏 开采现 状 及 面临 的 问题


1OBiblioteka 口e 9



技 术 创 新
南I I =科 技 2 0 1 3 年第1 期
氮 气泡沫在 稠 油油藏 中的现 场应用

胜 利 油 田胜 利 采 油厂 2 5 7 0 0 0 山 东 东 营
摘 要 王庄油 田坨8 2 断块作为低品位稠油油藏 ,具有薄、差 、稠 、敏、中深的特点。在经数年蒸汽吞吐开发后 ,稠油 开 发 面 临诸 多难 题 。 氮 气泡 沫在 治理 井 间 热干 扰 和 边底 水 入侵 方 面发挥 了重 大作 用 ,如 氮 气 泡沫调 剖 技 术 可 以改 吾地 层 的
题 ,严 重制 约 了 稠 油油藏 的高效 开 发 。
( 1 )井 问热 干 扰 现 象 加剧 。随 着 注汽 轮 次 的 不 断增 加 ,由
注汽压力
l f 1 是 j 佘 叠 一 一 :
l 燃l 蝴
……

氮气泡沫凝胶调剖技术改善超稠油水平井开发效果

氮气泡沫凝胶调剖技术改善超稠油水平井开发效果

26一、概况曙一区超稠油油藏杜84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主要开采兴隆台油层。

截止到2019年底,区块共有吞吐水平井110口,年产量15.2×104t,是区块稳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主要开发矛盾1.水平段动用不均在开发过程中,水平井水平段长,受油层非均质性及周边采出程度的影响,井间汽窜矛盾突出,油层难以有效动用。

通过大量的水平井井温监测资料分析发现,80%的水平井水平段都存在动用不均的情况,30%的水平段基本未动用,20%的水平段弱动用(超稠油油藏可流动温度70-80℃)。

究其原因,主要是油藏非均质性和水平井间剩余油分布不规律,造成注入的蒸汽沿水平渗透率较高或沿周边采出程度较高的通道突破,而渗透率低或采出程度低的部位吸汽强度弱,甚至不吸汽而得不到有效动用。

2.井间汽窜严重区块水平井主要为直井间的加密水平井,由于超稠油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加之储层发育好、原油粘度高、井距近等因素都易导致汽窜。

水平井汽窜具有周期低、距离远、强度高、方向多、规模大等特点。

近年统计水平井汽窜比例高达70%以上,年汽窜影响产量超过1.5万吨。

水平井汽窜一方面影响注汽井生产效果,造成能量外溢,蒸汽利用率降低,降低油井开发效果;因汽窜发生周期普遍较低,油藏动用程度低,而汽窜易在高渗层中形成通道,使油藏动用不均的矛盾加剧,不利于油藏开发效果的改善和采出程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影响受窜井生产效果,导致受窜井有效生产时率下降,影响产量,严重受窜井出砂、出水、套坏,导致报废关井。

3.传统封窜方法的局限性目前所采用的封窜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一、颗粒堵剂封堵半径小,蒸汽易绕过封堵带后沿原有汽窜通道继续汽窜。

二、普通凝胶型堵剂流动性好,但耐温性差,有效时间短。

三、泡沫型调剖剂流动性好,作用距离远,但封堵强度弱,蒸汽易突破。

针对造成汽窜的主力吸汽层同时也是该井主要的生产层的油井,要做到“堵而不死”即注汽时封堵高吸汽层,改善油层吸汽剖面,生产时释放高渗透层增加产油能力。

氮气泡沫流体技术在孤东油田的推广应用

氮气泡沫流体技术在孤东油田的推广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使 更 达 酸 化 后 .酸 液 和 岩 石 反 应 的 生 成 物 若 在 地 层 中 停 留 时 间 过 长 , 堵 . 主 体 酸 液 转 向 主 要 进 入 低 渗 透 层 。 高 效 和 均 匀 的 分 布 , 到 扩 提 将 发 生 某 些 反 应 . 成 二 次 沉 淀 , 时 与 悬 浮 在 残 酸 中 的 一 些 不 溶 转 向 酸 化 的 目 的 . 大 了 酸 化 的 面 积 , 高 了 酸 化 效 果 。 同 时 主 体 泡 生 同 增 并 使 物 质 沉 降 堵 塞 地 层 孔 道 . 响 酸 化 施 工 效 果 。 常 规 酸 化 后 往 往 由 于 沫 酸 酸 化 反 应 较 慢 . 大 了 酸 化 半 径 , 利 用 泡 沫 液 返 排 工 艺 , 井 影
1 55 l 2 3 l l 1 3 35 l 7 8 2 6 74 8. 1 2 O3 9 2 0 8. 3 2 7 1 5 00 1 1 2
】 D1 9 S ‘ 3 ¥ 3 ¥ ‘ 35 00 .1 25 2 G 8— 2 S3 3 35 g 2 7 0 9
沫 流 体 具 有 许 多 优 点 . 低 漏 失 , 油 层 伤 害 小 。 携 砂 能 力 以 及 在 td。 2 0 如 对 强 / 至 0 7年 l 1月 , 计 增 油 10 t 表 1 。 着 生 产 周 期 的 逐 步 延 累 80( )随 地 下与 天 然气 混合 不 易 发生 爆 炸等 性 能 。
2 0 1 0 6 7 2 0 7 5 1 2 0 6不 供液 关 4 4 5 5 7 5 l 0 2 7 0 l
20 7 2 3 3 0 6 6 . O 9 9 l 7 2 3 l
1 泡 沫 液 体 的 形 成 、

氮气泡沫技术在稠油水平井中的应用

氮气泡沫技术在稠油水平井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 E 5 . T 3 5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6 78 (0 11—0 5一o 10- 9 12 1 )7 1 4 2
封 堵层 内高 含水 段 , 高 富集油地 带 的动用程 度 i 提 ④ 氮 气泡 沫 的破灭 和 再 生 同时 进行 , 够 实现 对地 层 能 深 部 的封堵 调剖 ; ⑤氮气 泡 沫具 有一定 的界面 活性 , 能够提 高洗 油效率 ; 氮气 具有一 定 的超覆性 , ⑥ 能够 运 移 到 油层 顶 部 , 形成 “ 顶 ” 增 加 油藏 能量 的 同 气 , 时, 还能 将位 于油层 顶 部 的剩余油 压制下来 乜。 ] 1 室 内筛选 评价 实验
1 1 发 泡剂 的 筛选 .
由于水 平井 具 有 泄 油面 积 大 , 产压 差 小 的优 生 势 , 以被 广泛应 用 于底水 油藏 及稠 油油 藏 的开发 。 所 如何 控制 水 平井 底 水 向油 层 推 进 , 长期 以来 的一 是 大技术 难题 [ 。 1 目前 , 东油 田含 水 大于 9 的水平 ] 孤 5, 9 5 井4 1口, 已经 占水 平 井 总数 的 3 . % , 均 含 水高 63 平 达 9% , 呈现逐 年递 增趋 势 。因此 , 8 且 首先 在稠 油潜 力水 平井开 展 了氮 气泡 沫调 剖 注蒸汽 吞 吐控含 水试 验 。选择 氮气 泡沫 , 是基 于 以下 几点 考虑 : ①氮 气泡 沫 压水锥 是 一项 比较 成熟 的工 艺 , 美 国和 前 苏联 在 都有过应 用 的历史 。在 我 国 , 早在 1 6 9 5年 就在 玉 门 油 田开展 过先 导 试验 ; 氮气 泡 沫 具有 视 粘 度 高 的 ② 特点 , 能够 压 制层 内高 含 水 , 高 开发 效 果 ; 氮气 提 ③ 泡沫具 有 遇 水稳 定 遇油 不 稳 定 的特 点 , 特 点 能够 该

稠油热采井强化泡沫体系研究及应用

稠油热采井强化泡沫体系研究及应用

稠油热采井强化泡沫体系研究及应用发布时间:2022-06-13T06:37:38.34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2月第4期作者:何海峰[导读] 孤东采油厂稠油吞吐井多轮次吞吐后,地层能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现场采用氮气泡沫调剖等工艺见到了良好效果,但随着注入轮次增多,增油效果和效益明显变差,研制以泡沫剂、钠土、粉煤灰颗粒为配方的强化泡沫体系,其封堵能力是普通泡沫体系的2-4倍,现场试验应用5井次,平均单井增油377.5吨,创造经济效益356.6万元。

何海峰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山东东营 257237)摘要:孤东采油厂稠油吞吐井多轮次吞吐后,地层能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现场采用氮气泡沫调剖等工艺见到了良好效果,但随着注入轮次增多,增油效果和效益明显变差,研制以泡沫剂、钠土、粉煤灰颗粒为配方的强化泡沫体系,其封堵能力是普通泡沫体系的2-4倍,现场试验应用5井次,平均单井增油377.5吨,创造经济效益356.6万元。

关键词:热采;调剖;封堵;强化泡沫前言孤东油田稠油多发育边底水,以热采吞吐开发为主[1]。

经过多轮次的吞吐后,地层能量下降快,边底水快速侵入,吞吐周期递减大,含水高,采收率低[2, 3]。

泡沫流体具有“堵水不堵油、堵大不堵小”的特点,通过叠加的贾敏效应能够封堵边底水[9]。

现场采用氮气泡沫调剖等工艺见到了良好效果,但随着注入轮次增多,常规氮气泡沫体系控制边水能力较差,无法有效抑制边水指进,导致汽窜及水侵现象加剧,在仅增加氮气泡沫注入量的情况下,增油效果和效益明显变差,现场矛盾呈现多元化,单纯的氮气泡沫已无法解决,需要研发强化泡沫体系,以改善蒸汽吞吐井多轮次调剖后期泡沫控制边水能力,进一步扩大蒸汽波及体积,提高单井产能。

1 强化泡沫体系配方研制及性能评价1.1配方研制1.1.1 配方筛选随着纳米颗粒等新兴材料在油气田开发领域的应用,颗粒强化泡沫体系因其良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逐渐用于调剖封堵[4-9]。

孤东油田九区蒸汽驱开采效果分析

孤东油田九区蒸汽驱开采效果分析

孤东油田九区蒸汽驱开采效果分析2008-10-30:数字油田一、地质概况孤东油田稠油区块为岩性-构造油藏,油层薄、埋藏深、生产中易出砂、边底水活跃、净总比低,属于高孔、高渗油藏(表1-1)。

九区位于孤东油田的南部,为岩性-构造层状油藏。

其主力含油层Ng4-6为稠油层,含油面积1.2km2,地质储量375×104t,可采储量103×104t。

主力层为42、52+3、55+61,构造高点位于GD6-1井附近,由此向南倾没。

油藏埋深为1320~1400m左右,50℃时地面原油黏度一般在1153~4660 mPa·s。

其中42层原油物性较好,一般在1600~2200 mPa·s,平均为1982 mPa·s。

九区馆上段为河流相沉积,砂体自下而上表现为由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构成的正韵律组合,岩石颗粒分选中等,粒度平均分选系数1.6,粒度中值0.12mm,泥质含量6.5%,平均孔隙度33~35%,平均渗透率为1000~3000×10-3μm2。

岩石润湿性属中性,储层为弱速敏性、中等偏弱水敏性、中等偏弱碱敏性、弱温敏性。

从各层的小层平面图上可以看出,各层的边水主要位于油层的东部和西南部,纵向上愈向下水体体积愈大。

Ng52水体体积约为油体体积的1.2倍,油水体积约占总孔隙体积的一半,表明Ng52水体较小。

Ng55水体体积约为油体体积的1.5倍,油水体积约占总孔隙体积的2/5,水体积约占总孔隙体积的3/5,表明该层边底水不活跃。

Ng61水体体积为油体体积的1.4倍,油水体积约占总孔隙体积的2/5,水体积约占总孔隙体积的3/5,表明该层边底水不活跃。

孤东九区馆上4~6油层除受时间单元-岩性控制外,主要受构造控制,其油藏类型为岩性-构造层状油藏(表1、图1)。

原油组分中,烷烃占37.30%,芳烃占23.15%,非烃占25.84%,沥青质占4.72%,总烃占60.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沫段塞。
3 现 场 应 用效 果
针对孤东部分区块 压力下 降快 , 含水快速 上升的情况 ,为 了提高多轮次蒸汽吞吐井 的热 采 效 果 ,孤 东 采 油 厂 2 0 0 9年 先 后 在 R 一 9 3 l、 G 87 1 D 2 ~ 0和 G g 7 9 D 2X1 C井实 施 了氮气 车注 氮气 热 采 调 剖技 术 。 R — 9是 孤 东 九 区 的 一 口多 轮 次 井 , 井 31 该 生 产 N 2层 , 效 厚 3 m , 停 产 前 产 量 . 8
重。
过滤 器
根据孤东油田的生产经验 , 如果压力低于 8 a那 么 注 汽 后 出水 时 间会 超 过 l MP , 5天 , 期 周 油汽 比小于 05 大大低于吞 吐井油 汽比( ., 吞吐 井油汽 比达到 0 . 9汽驱对应井约 03 ,为解决 .) 这一矛盾 , 需对稠油热采井进行调剖封窜 , 封堵 高渗透层和大孔道, 改善吸汽剖面, 提高注汽效

科 技论 坛 ff【
孤东油 田稠油热 采氮气泡沫调 剖技术现场 应用 效 果剖 析
程 聪
( 中国石 化胜 利 油 田有 限 公 司孤 东采 油厂 采 油 四矿 , 东 东营 2 7 0 ) 山 50 0
摘 要 : 东油田属疏松砂岩油藏 , 孤 目前稠 油热采区已进入 多轮次吞吐 阶段 , 开发效果 变差 , 低渗透层动 用差异 大, 、 高、 汽 水窜状况 日趋严重, 部分井注汽压力低 , 注汽效果差 , 汽驱井注汽压力低 , 汽驱井与对应油井存在 汽窜现 象, 为解决这一矛盾 , 需对稠 油热采 井进行调剖封窜, 封堵 高渗 透 层 和 大孔 道 , 改善 吸 汽剖 面 , 高 注汽 效 果 , 加 稠 油 井产 量 目前较 为 成 熟 的技 术 就 是 氮 气 + 泡沫 热 采 调剖 技 术 。 该 项技 术 可 以 大 幅提 高注 入 蒸 提 增
1. 129.% ,由 于 该 井 上 周 期 平 均 含水 水平 1 , 43 . 1 1 / 6 9 t 日油 1 , . t含水 9 %左 右 , 剖失 5 2 调 6 %, 于 典型 含 水 突 然升 高 。 7 属 效。 G 87 9 D 2X1C是孤东 8 7块 20 2 09年 注汽投 4原因分析 产新井 , 生产 N + 2 3层 , 效厚 75 , .m 该井生产 根据临近孤岛采油厂 的调剖井况看 ,该厂 过程中, 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 , 吞吐效果逐渐变 选 的氮气 调剖井注汽初始压力在 9 1Mp , - 4 a 调 差, 含水逐渐升高 , 日油逐渐下降 , 到生产末期 , 剖后压力根据孤东 的实际经验 , 注汽压力在 1 2 日油 由初期的 9吨下降至 2吨 ,含水 由 5 . 2 % Mp 5 a以上的井 , 正常注汽能够取得较好的产量 , 上升 至 8 %。 5 而 氮 气 泡沫 调 剖 选井 应 满 足 以 下条 件 : G 87 1 D 2 — 0是 孤 东 8 7块 一 口 多 轮 次 井 , 2 a多 轮次 注 汽 后 注 汽低 压 井 ; . 生 产 N5+ g2 3层 , 效厚 8 m , 井 目前是第 四 . 该 4 h边底水活跃 , . 含水突然上升的稠油井 ; 周期 生产 , 含水率 已上升到 9 %, 井供液 能 8 该 c . 含水 > 0 剩余油丰富的稠油井 ; 9 %, 力下 降 , 日液从最 高峰 2 . 下降到 50, 2i t .t 日油 d注汽压力低 , . 地层 亏空严重 , 有大孔道或 从最高的 35 降低到 o2, .t t含水率在 9 %左右 , 汽窜现象的汽驱井。 6 需要转周 。 而孤东在调剖选井上没有综合考虑注汽和 为提高 以上 3口井本 轮吞 吐生产 效果 , 施 氮气泡沫调剖两者的实施条件 , 导致调剖失败 , 工 中 采 取 注 汽 前 注 入 氮 气 排 水 并 补 充 油 层 能 因此 , 何 根 据 注 汽 井 ( 吐 、 驱 ) 注 汽 压 如 吞 气 的 量, 以提高蒸 汽的热效 率 , 防膨剂预处理地层 。 力 , 剩余油分布来选井还需要讨论 。 注蒸汽过程中注入氮气 +泡沫连续调剖封堵汽 参考文献 窜孔道 , 提高蒸汽的波及 面积 , 从而提高单井产 … 张锐 . 油热采技 术( 稠 中国油藏管理手册七 分 量。 册)[ . 京: 油 工业 出版 社,19 M】 北 石 99 3口井实施后 ,均采用常规有杆 泵 +泵上 [ 陈荣灿, l 2 ] 霍进 稠油注蒸汽加 氮气吞 吐试验研 掺水工艺配套生产 , 开井后均无 法正常生产 , 主 究『. J特种油气田,9963: — 4 】 】 9,f) 9 6 5 要表现为井 口脱气严重 , 导致油井 出现气锁 ; [ 王 嘉淮, 同 3 ] 李允. 注氮气改善稠 油蒸汽吞吐后期 时泵上掺水压力高 , 掺不进水 , 导致泵筒堵无法 开采效果 『l J_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 0 22 ,) 20, ( : 4 3 正 常生 产 。 过 对脱 气 气 体 成分 分 析 , 主 要成 4 — 9 通 其 64. 分为氮气 。 【 曹正权, 4 】 马辉等. 氮气泡沫调剖技术在孤 岛油 3口井 通 过 1 2 月 的脱 气 生 产 后 ,脱 气 田热 采 井 中 的应 用 『. 气地 质 与 采 收 率 ,06 ~个 J油 1 20 , 现象消失 , 恢复生产正常 , 但产量均保持在 日液 59: 5 7 . () 7 — 7
果 , 加稠 油 井 产 量 。 增
a.
1调剖 机 理 扩 大 油层 加热 带 ;. 加 弹 性 气 驱 能 量 ; b增
稀释降粘 ;. d强化助排作用 优 先进入水体, 降低油水界面; £ 提高驱油效率;减少热损失 。 g . 2 施 工 工 艺介 绍 采用 制氮车从空气 中分离出氮气 与蒸汽 进行混注 ,同时伴注发泡剂 ,周期氮气注入量 1—0 1 0 2 *0m ,相 当大体积的氮气注入到地层 , 局部提高了地层压力 ,从而大幅度提高注汽压 力 , 油 蒸 汽携 带 的热 焓 , 而提 高 注 汽效 果 。 增 从 又 因为 氮气 具 有 较 大 的压 缩 系数 ,形 成 驱 油 的 弹性 能 , 有 较 强 的 助排 作 用 , 具 因此 可 以 在 生产 过 程 中较 大 地 提 高 油井 产 能 。
c.
图 1 氮 气泡 沫 调 剖施 工流 程 图
21注 入方 式 .
氮气 、 泡沫剂从 隔热管段塞注入 , 蒸汽从 隔热管连续注入 。 22 注 入 时机 、 数设 计 . 参 泡 沫 剂 和 氮气 分 三 个 段 塞 注 入 , 别 于 注 分 汽第 一 、 、 注 入 , 三 五天 间隔 2 h 4。 首 先 , 汽 前 注入 氮 气 。 注 接着 , 开始注入蒸汽 , 连续注入 , 直到注入 完设计总量。 然后 , 注汽 第 一 、 、 天分 别 注人 三个 泡 三 五
汽 的 波及 系数 , 效 地 降低 油层 水 的相 对 渗 透 率 , 制 水 的指 进 或锥 进 , 高蒸 汽吞 吐 开 采 的 阶段 采 收 率 。 有 控 提 关键词: 油热采; 稠 吞吐 ; 汽窜; 调剖 ; 采收率
目前 , 孤东油 田稠油油藏大多数油井已进 人 了高轮次蒸汽吞吐周期 ,吞吐效果随着轮次 的增加 , 逐渐变差 , 开采成本逐年提高 , 严重影 响了稠油开采的经济效益。随着吞吐轮次 的增 加, 地层能量逐渐枯竭 , 地层压力大幅下降 , 吞 吐 中后期油层亏空大 ,大孔道高渗透层 汽窜严

3பைடு நூலகம்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