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蓝色的树叶》同步阅读:一朵不结果的桃花素材鲁教版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课时同步练习19《蓝色的树叶》无答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课时同步练习19《蓝色的树叶》无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课时同步练习—
19蓝色的树叶(2)无答案
一、根据课文组词
由( )术( )吐( ) 注()课( ) 铅( )笔( )桌( ) 景()拿( )
二、填填记记
4、美术课上,李丽的____铅笔不见了,她向林园园借,可是林园园却说:“我还没
______呢”。
等林园园画完了,可是又说:“我怕你________________了。
你要
注意,不要______,画的时候不要______,不要画得______。
”李丽没有接她的
____铅笔,拿起自己的____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
林园园看着这些____
树叶,不由得______了。
三、读一读,写出带有下面标点的句子。
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
李丽用蓝铅笔认真地画着树叶。
__________________。
四、品味探究
1、我想对林园园说:“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你应该___________。
我们新世纪的
小主人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本课中的林园园是自私的,你相信以后她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吗?为
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同步备课资料包-19.蓝色的树叶

【精品】二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同步练习及解析)人教新课标版19蓝的树叶一、拼音写词语。
méi máo wén ùhébùóu de tūn tūn tǔ tǔ()()()()áng biān huō i ián máng hùè()()()()náchū fēng ǐngǐngèwén ué()()()()这是最基础的题目。
考察的是生对生字识记的情况。
生在习生字时只要认真记忆,此类题还是很容易做对的。
参考答案:眉毛文具盒不由得吞吞吐吐旁边桌子连忙树叶拿出风景景文二、组词语。
消()等()盒()削()诗()给()田()木()毛()由()术()笔()土()主()果()吐()注()课()这类题考查的是生辨识形近字,并能组词的能力。
平时应该加的强词汇积累,对于容易记混的字要多比较,多识记。
参考答案:消失等待盒子削铅笔诗歌送给田地木头毛笔歌曲美术笔记土地主要果实吐出注意上课三、选一选,连一连。
皱吃削惹人爱眉头铅笔对词语搭配的考察,属于基础题。
只要了解搭配的规律,熟悉课文内容就容易完成。
参考答案:皱眉头吃苹果削铅笔惹人爱四、想一想,写一写。
远——(近)借——()()——接吞——()难——()老——()参考答案还送吐易少五、给多音字组词。
iāo tǔiāoiào()tù()uē ()参考答案教师吞吐削铅笔教育呕吐剥削六、照样子,写句子。
你把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吗吗吗参考答案:你是小红吗那是你的铅笔吗你认识那个人吗你帮我做事好吗七、照样子写句子。
例:家里有猫在喵喵叫。
1大海里有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
例:船上的锚能停船。
衣机能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语文上册19、《蓝色的树叶》ppt课件

术课 景 削 铅 惹tŭ zhuō hé zhù
吐桌 盒
注
zhòu ná yóu
皱拿
由
精品文档
术课 景 削 铅 惹
吐桌 盒
注
皱拿
由
精品文档
shù kè
术课
jĭng xiāo qiān
景 削铅
tŭ
吐
zhòu
皱
zhuō
桌
ná
拿
hé
盒
yóu
由
rĕ
惹
zhù
注
熟字加偏旁: 木+ 、= 术 口+土=吐 合+皿=盒 合+手=拿 若+心=惹 曰+ | =由 日+京=景
精品文档
你都见过哪些颜 色的树叶?存在蓝 色的树叶吗?
精品文档
1 (黄色)的银杏树叶 2(绿色)的梧桐树叶
精品文档
(红色 )的枫叶
精品文档
(蓝色 )的树叶
精品文档Βιβλιοθήκη 自读课文,想一想蓝色的树叶是 怎么出现的。生字词试学会先自 己拼读,不会的再互相交流。
精品文档
shù kè jĭng xiāo qiān rĕ
熟字换偏旁: 沿 铅 住 注 消 削
邹 皱 棵 精品文档 课
shù kè
美术课
jĭng xiāo qiān
rĕ
风景 削铅笔 惹人喜爱
tŭ
zhuō
吞吞吐吐 桌子
hé
盒子
zhù
注意
zhòu
皱起眉头
ná
拿出
yóu
不由得
精品文档
术铅 惹 吐桌 盒
注削 皱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19蓝色的树叶(2)_人教版新课标(,无答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19蓝色的树叶(2)_人教版新课标(,无答案)
花儿那么艳,真。
3、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 )
A 林园园还没画好树叶呢!
B 林园园不想把绿铅笔借给李丽。
五、写话。
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她会想些什么呢?写一写。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马长大了
小马长大了,老马请黑狗来教小马跑路,请山羊来教小马爬山,请黄牛教小马拉车。
小马都学会了,一样一样地做给老马看。
老马看了很高兴,亲亲小马的脸说:“你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真是一个好孩子。
”
小马说:“从明天起,我就可以帮助妈妈做事了,也可以出去为大家做事了。
”1.短文有()段。
2、小马向_____________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
小马向_____________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
小马向_____________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
3.小马学好本领是为了帮助妈妈做事,也是为了。
二年级语文上册《蓝色的树叶》教案

教案:二年级语文上册《蓝色的树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和人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景。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2)培养学生懂得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想象和联想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对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和人物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蓝色的树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树叶的认识和观察。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2)学生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4. 想象与联想(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一片蓝色的树叶,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景。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意境。
(2)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以树叶为主题进行创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创作等。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生字词接龙游戏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3. 课文理解: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七、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抄写生字词,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2. 拓展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一幅与课文相关的画面进行绘画创作,下节课分享。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蓝色的树叶》课文及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蓝色的树叶》课文及知识点小学二年级语文《蓝色的树叶》原文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
李丽画好了近处的房子,远处的小山。
她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
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
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
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等她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
”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李丽看了看林园园,没有接她的绿铅笔。
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
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蓝色的树叶》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一篇课文,9个会认的字,10个会写的字,两道课后题。
本课使我们懂得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
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
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装着“自己”和“他人”这两样东西。
在许多情况下,这两样东西都在进行着斗争。
斗争的结果,要么是自私,要么是无私。
经过不断的自我修养,人应该逐步达到无我的境界。
雷锋心中装着他人,唯独没有自己,成为世人效仿的典范。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
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切忌把她当作批判的对象。
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会用“吗、吧”造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蓝色的树叶(第1课时) 鲁教版

3.哦,原来蓝色的树叶是因为李丽小朋友向林圆圆借绿铅笔,林圆圆不结,李丽才画了蓝树叶,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李丽小朋友为什么没有借到绿铅笔,现在同学们小组合作,找出三次借铅笔的过程,在文中勾画出来。
4.最后老师留一个小问题:林圆圆为什么脸红了?之后我们再一起找答案。
个别难字指导:
铅左右结构钅写在田字格的左边,注意右上是横折弯
拿上下结构合手拿,两只手合在一起就能拿起东西
笔上下结构毛笔是竹子在上面,毛在下面,就是写字的笔
你们也动手写一写。
采用多种方法读,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巩固的作用。
让学生自己说,自己去发现识字方法,不仅可以巩固以往的知识,也是鼓励学生去探究,发现,创造新的识字方法,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
一、导入
谈话导入
1.小朋友,春天到了,你们看外面的景色多美啊!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一起来看几幅美丽的风景图。希望小朋友们能把你看到的美景说一说。
2.欣赏了美景,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你能在括号里填上树叶的颜色吗?
3.引入课题“蓝色的树叶”,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蓝色的树叶(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
课名
蓝色的树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探究人物对话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难点:弄明白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兴趣。
引入课题,揭示课题。
2016年秋季鲁教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上学期5.19、蓝色的树叶同步练习

蓝色的树叶班级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
tūn tūn tǔ tǔ zhù yì qiān bǐ fēng jǐng ná chū zhuō zi( )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木()注()船()教jiāo()只zhī()术()住()铅() jiào( ) zhǐ()三、把下面的字去掉部首变成新字再组词。
吐( )( ) 注( )( )笔( )( ) 课( )( ) ,四、读一读,照样子填空。
1.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下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2.现在你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五、照样子用字组词,再写句子。
叶树叶李丽画树叶。
笔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照样子写一写。
七、读一读,认一认,记一记。
美术铅笔惹入喜爱吞吞吐吐桌子铅笔盒注意削铅笔八、日积月累。
rén shēng zì gǔ shuí wú sǐ liú qǔ dān xīn zhào hàn qīng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格言大意:自古以来,有谁不死?我只求用一颗赤诚的心照亮历史的记载。
这是文天祥被俘后写的诗句,表现了他宁死不屈的气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上册:一朵不结果的桃花
春天,桃花盛开。
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
所有的桃花都张着笑脸,欢迎蜜蜂的光临,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他们授粉的酬谢。
其中只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她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
当蜜蜂飞到她的花蕊中来时,她便大骂大叫:“去,去,去!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好处!”并且拼命摇动花枝,把蜜蜂赶跑了。
后来,所有的桃花都结成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谢了。
自私和吝啬不仅会失去朋友,也会毁掉自己。
【迁移导读】
林园园看到李丽的蓝色树叶脸都红了,不知她是不是对自己的自私行为感到后悔了呢?唉!自私和吝啬有时不仅会失去朋友,还可能会毁掉自己。
瞧,在茂盛的桃花丛中有一朵桃花没有结果就可怜地凋谢了。
谁让她赶走了小蜜蜂,要是那时她将一点花蜜送给蜜蜂,相信早已结出又大又甜的桃子了!小朋友,读过这篇文章你想对这朵桃花说点什么呢?
1。